MRP运算学习资料

MRP运算学习资料
MRP运算学习资料

一、MRP在软件中的概念是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它的作用是将指定的订单中所需要的原材料的用量做统计,以使生产部门、仓库了解当前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多少的原材料,这是因为在一般的工业企业里,产成品它是有很多的原材料组成的(即在ERP里称之为BOM),但是在下订单时,一般只会选择某一个产成品,而不会列出它是由哪些原材料组成的,不过到生产部门时,他们所要关心的是生产产品时所需的原材料数量,而并非单单的产品数量,所以此时MRP运算的作用可以体现出来了。

二、基本逻辑

净需求=毛需求+预计出-预计入-期初库存+安全库存

可按自由项匹配相应的BOM分解,如找不到相应的BOM,系统按默认版本BOM分解

虚项及生成子订单物料不生成计划订单,按净需求分解下级物料

三、MRP的基本任务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四、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要生产什么东西?

2、什么时候需要?

3、要生产多少?

主生产计划是独立需求,主要是根据客户合同或者对市场的预测,把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生产的产品一一预测,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

主生产计划是MRP的源头,所以,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若其包含的以上三个主要参数有错误,则下面的计算肯定是错误的。所以,主生产计划编制时,一定要准确,否则,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NC对主生产计划的说明:

包括主需求计划和主生产计划,可满足工业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与管理的要求,并提供主生产计划的生成模拟与能力分析。

主需求计划是主生产计划的驱动数据,其主要来源是销售订单与销售预测,并可在不同的时区设定不同的需求合并策略。

主需求计划考虑库存,批量,提前期等计划因素后,经过运算或编制就得到主生产计划。它将生产计划转为产品计划,是在平衡了物料和能力的需要后(主要是粗能力的平衡),精确到时间、数量的详细的进度计划。

五、产品结构信息

产品结构信息即通常所说的物料清单,主要是帮助企业判断企业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材料。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产品结构列出构成成品或装配件的所有部件、组件、零件等的组成、装配关系和数量要求。

在这个信息表中,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生产一个产品需要哪些材料,数量是多少?

2、损耗率是多少?

3、工时等信息

这个信息表可以说是ERP中最重要的信息表之一,该信息不准确,ERP的所有计算都会造成影响,所以,一般要求该信息要百分之一百的准确。

六、库存信息档

库存信息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存在状态的数据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企业的仓库中有哪些材料,结合产品结构信息中得出的需要哪些材料,就可以计算出要采购哪些材料。

七、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在此起的作用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根据主生产计划(生产什么)、产品结构信息(需要什么)、库存信息(有什么)三个数据表的内容,计算出企业最后要采购什么,要生产什么。

其最后会得出如如下数据:

1、生产信息

(1)需要生产什么?

(2)生产数量是多少?考虑生产计划中的生产数量与企业实际的库存数量等因素。(3)什么时候生产?根据主生产计划中的需求时间与提前期等因素确定。

2、采购信息

(1)需要采购什么的东西?

(2)需要采购多少数量?此会考虑库存因素,还会判断是采用净需求,还是毛需求?一般会考虑十二大量或九大量的关系。

(3)什么时候到货?什么时候采购?ERP系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提前期和生产计划,推算出物料的需求时间。

NC对物料需求计划的说明:

根据物料清单将生产计划分解为自制物料的生产计划、委外物料的外协计划和采购物料的采购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与主生产计划、车间作业管理、重复生产排程、能力需求计划、库存管理等集成,可及时动态的反映企业需要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生产多少?从而构成一个闭环计划系统。

八、毛需求

1.MPS件在MPS计划(或独立需求)中的计划需求量按BOM展开产生的子项的需求量2.MRP子件在独立需求中的计划需求量

3.自由项不完全相同的毛需求,视为不同的需求(在需求不合并情况下)

4. 物料生产档案节点下的计划属性可以判断物料是MRP件还是MPS件

九、独立需求

1.当对某项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物料的需求无关时,则称这种需求为独立需求。例如对成品或维修件的需求就是独立需求。

2.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

物料的需求不依赖于其他物料的存在:成品不难理解,作为企业的最终产品,在物料清单的最上层,他是企业要销售的物品;

维修件,是指某一个机械的维修零件,它相对其他物品来说是一个独立需求,因为是更换其他零件,并不与其他物料发生关系,也不产生相互约束的关系。

3.毛需求是为了完成某成品所需求的总的数量。

十、相关需求

当对一项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物料项目或最终产品的需求有关时,称为非独立需求。这些需求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预测的,对于具体的物料项目,有时可能既有独立需求又有非独立需求。

相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相关需求是指一个物品的存在要依赖于其他物品的存在,其他物品是构成他的基础。

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是物料的计划属性,不是物料的物品属性,主要是针对计划来说的,计划的内容决定了当前物料是独立需求还是相关需求

十一、预计出

备料计划(计划态+审核态)表体的未出库量,需求日期按表体的需求日期运算

十二、预计入

1.非结束态的生产订单未完工量(或未入库量),日期按订单计划完工日期,如脱期,按预计完工日期

2.非完成态的计划订单的计划数量,如已生成生产订单,则找生产订单

3.非关闭态的请购单的请购数量,如生成采购订单,则找采购订单

4.非关闭态的采购订单未到货量(或未入库量),日期按订单计划到货日期

十三、计划订单的概念

1.计划订单泛指MPS计划和MRP计划所产生的订单,它们只是物料的计划类型不一样,单据是一样的,(本文没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都是所有计划订单)。MRP运算只产生MRP 计划订单。

2.MRP运算的来源才是MPS计划订单,(当然不只是MPS计划订单,还有独立需求与备料计划)

十四、MRP全重排、MRP净改变

1.MRP全重排是在独立需求或MPS计划调整的情况下操作的

2.MRP净改变是在mrp计划订单发生调整(指手工修改)情况下,需要局部重新运算,这样可节省运算时间

3.MRP重新运算(全重排、净改变),都会删除“计划”状态的MRP计划订单,并重新生成MRP计划订单,原因是“计划”状态的MRP计划订单表示该订单可随时变更

4. 第一种方式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效率比较高。但由于每次更新要间隔一定周期,通常至少也要一周,所以不能随时反映出系统的变化。第二种方式可以对系统进行频繁的,甚至是连续的更新,但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效率不高。

以上两种方式的主要输出是一样的,因为不论以何种形式执行MRP系统,对同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两种方式的输入也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在物料库存状态的维护上有些

不同。两种方式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计划更新的频繁程度以及引起计划更新的原因。第一种方式中的计划更新是由主生产计划的变化引起的;第二种方式中的计划更新则是由库存事务处理引起的。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标准的MRP系统都只能是以上两种形式中的一种,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很难分出两种形式的界限,一个全重排式系统可能会渗入一些净变化系统的特点,反之亦然。实际上,一般MRPⅡ软件系统都提供两种运行方式可供选择。

这里所讨论的是全重排式系统和净改变化系统的标准形式。

MRP系统的传统做法是建立在计划日程全面重排的想法之上的,根据这种做法,系统要将整个主生产计划进行分解,求出每一项物料按时间分段的需求数据。在使用全重排方法时,主生计划中所列的每一个最终项目的需求都要加以分解,每一个BOM文件都要被访问到,每一个库存状态记录都要经过重新处理,系统输出大量的报告。

在全重排式MRP系统中,由于主生产计划是定期重建的,所以每次所有的需求分解都是通过一次批处理作业完成的,在每次批处理作业中每项物料的毛需求量都要重新加以计算,每一项计划下达订单的日程也要重新安排。由于采用批处理方式,这种作业也就只能按一定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在两次批处理之间发生的所有变化,如主生产计划的变化,产品结构的变化,以及计划因素的变化等等,都要累计起来,等到下一次批处理作业中一起处理,重排计划的时间间隔,常要从经济上考虑其合理性。

就制造业已安装的MRP系统来说,全面重排的时间间隔通常为一到两周,又由于全面重排计划的数据处理量很大;所以计划重排结果报告的生成常有时间延迟,这就使得系统反映的状态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现实状态。

在具体情况下,这个缺点的严重程度取决于MRP系统的作业环境。

在一个动态的生产环境中,生产状态处于连续的变化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主生产计划经常更改,客户需求时时波动,订货每天都可能发生变化,常有紧急维修的订货,也有报废的情况发生。产品的设计不断更新———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每项物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也要随之迅速改变。在这类生产环境中,要求系统有迅速适应变化的能力。而全重排式MRP系统至多也只能每周重排一次计划。所以这类系统不能适合生产作业的节奏,因为相对来说,它的反应是太慢了。在比较稳定的生产环境中。仅就物料需求而论,全重排式MRP系统或许能满足需求。然而MRP并不只局限于库存管理,它还要确保已下达订单的到货期符合实际需求。已下达订单的到货期是正确制定车间作业任务优先级和作业顺序的基础。因此保证订单的完成期能随时更断,使它总能符合当前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一个以周(甚至更长时间)为周期重排计划的MRP系统,显然不能使订单的完成期时时处于与当前情况相符的状态。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MRP系统的使用中,重排计划的时间间隔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要想以小于一周的时间间隔来运行全重排式系统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能以更小的时间间隔重排计划,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考虑到数据处理的经济性(重排计划的范围、时间区段和输出数据量),又能避免批处理作业中时间滞后的弊端。于是,净改变式MRP系统便应运而生。在运行MRP系统时,需求分解是最基本的作业。它既不能省略,又无捷径可走,仅可以将分解的工作分散进行。净改变式就是从这一点出发,采用频繁地进行局部分解的作业方式,取代以较长时间间隔进行全面分解的作业方式。局部分解是使净改变式系统具有实用价值的关键,因为局部分解缩小了每次作需求计划运算的范围,从而可以提高重排计划的频率。由于分解只是局部的,自然作为输出结果的数据也就少了。在净改变式MRP系统中,所谓局部分解是从以下两种意义上说的! ①每次运行系统时,都只需要分解主生产计划中的一部分内容; ②由库存事务处理引起的分解只局限在该事务处理所直接涉及到的物料项目及其下属层次上的项目。从净改变的角度看,主生产计划是一个连续存在的计划,而不是一份一份间断产生的计划。主生产计划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去各种

需求量的净改变量而不断得到更新。定期发布的新计划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处理,事实上是一种计划更新的特殊形式。连续更新的概念可以用图1来说明,图中的主生产计划好象是中国古代书画的卷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点点展开。展开的这段形成计划期,在计划期内,主生产计划的每一个时间单元上都含有具体的数据。卷轴是向未来无限延伸的。在计划期之外的时间单元上没有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时间单元进入计划期,于是,在这些时间单元上便填上了确定的数据(下达新计划)。

十五、需求合并

只对运算产生的需求日期在同一天的计划订单进行合并

自由项不同的需求也合并

十六、二个时界

1.需求时界=本物料的固定提前期

2.确认时界=下级物料的累计提前期,计划时界为确认时界后至展望期结束

3.MRP运算时,如产生的MRP计划订单的开始日期落在需求时界内,说明该订单的下级件已经完工或采购到货,该订单应该投入生产,不能修改,否则不能按期交货,系统可自动将该订单下达

4.MRP运算时,如产生的MRP计划订单的开始日期落在需求时界外、确认时界内,说明该订单的下级件已经部分完工或采购到货,该订单应该考虑投入生产,但有变更的余地,由于要考虑相关订单是否继续执行,变更要谨慎,系统可自动将该订单确认定为计划

当前时间

十七、时界与计划订单三个状态的关系

时界是所有计划订单的时界(MPS计划订单与MRP计划订单),与计划订单三个状态相配合

1.“下达”状态是指计划订单处于需求时界内(或者不处于需求时界内,但手工改变了状态),表示该订单应该投入生产,不能修改

2.“确认”状态指计划订单处于需求时界外、确认时界内(或者不处于确认时界内,但手工改变了状态),表示该订单有变更的余地,由于要考虑相关订单是否继续执行,变更要谨慎3.“计划”状态指计划订单处于确认时界外(或者不处于确认时界外,但手工改变了状态),表示该订单可随时变更

十八、计划订单三个状态

1.手工增加的计划订单都是“确认”状态,表示只能手工修改、删除,可通过按纽改变状态

2.一般MRP运算后产生的计划订单是“计划”状态,只有在运算界面选择参数“过需求

时界直接传送”、“过确认时界直接确认”是勾选时,运算后,才有可能产生“下达”与“确认”状态的MRP计划订单(只有MRP运算才有此功能,会自动改变MRP计划订单的状态),具体哪种情况会自动改变MRP计划订单的状态,(请看十一、二个时界的说明)

3.计划订单在“确认”状态下,通过按纽“取消确认”改变为“计划”状态

十九、提前期(Lead Time)

提前期是产品或零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的时间比最后完工出产的时间所提前的天数。

提前期是确定由MRP计算出来的计划下达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一个产品来说有一个交货期,而对这个产品的下一级部件来说,完工日期必须先于产品交货期,而对于部件的下一级零件来说,完工日期又先于部件的完工日期,如此一级级往下传递。

在产品结构树梢上的零件或原材料必然交货期最早

因此,提前期是产品及其零部件在各工艺阶段投入的时间比出产时间提前的天数。

从产品至零件或原材料均按各个部分提前期进行递推。

产品第8周交货,产品装配必须自第6周开始,它的提前期为2周;部件装配必须从第5周开始,它的提前期为1周;

零件必须从第3周开始生产,它的提前期为2周;原材料必须在第1周开始采购,它的到货期为2周。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产品交付日期一旦排定,就可以按照提前期推算出零部件的计划交付日期。

提前期,前面所说的提前期仅仅只是计划提前期,它与实际提前期不同

前者是假定情况顺利时由计划下达至计划完成的时间;后者是完成计划实际花费的时间,这个时间往往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是在事后才掌握的。

MRP系统使用的是计划提前期,执行中往往要检查这些计划下达的订单是否到期,是否需要调整其优先度,当实际提前期和计划提前期之间有差异时,MRP系统具有不断地修正其优先度功能,通过修正以适应实际需要。

由于提前期因素的介入,物料需求的计算就变得更为复杂了,即需要根据提前期来倒推出计划下达的时间,而产品结构中上一级零部件的计划下达时间即为下一级项目的毛需求量的需要时间。

提前期有两种:一种为固定提前期;另一种为变动提前期。

固定提前期是不论批量大小,都以一定时间为提前期,它适合于用作采购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提前期。

变动提前期是提前时间的长短随着每批加工量大小而变动的,它适合于用作自制件的提前期。

变动提前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LT=调换工具时间+运输时间+每批加工量大小×每个单位加工时间(传递时间及等待时间或者通过经验方法进行估算: LT=2N+6(工序数)

在以上各项时间中,以等待时间为最长,一般约占提前期的90%,待工时间的长短由优先度来决定,

优先度高的待工时间最短,如果是紧急件,则待工时间最短。

计算机自动地产生各种物料零件生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订购计划。

这就是说,凡是未来各种物料的一切净需求的数量和时间都可以有计划地进行运筹。

在确定了批量计算方法和提前期的前提下,可以由计算机下达零部件生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订购计划,这些计划正确地展示了零部件和外购件、原材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为未来的预测打下了基础,使管理者对未来的库存量,订购量以及生产能力需求都做到心中有数。

二十、工程基础数据

集中维护企业计划控制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物料主文件、BOM、工作日历、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等等,同时也对工程的变更进行管理。

二十一、互斥令牌

MRP 通用计算公式

MRP 通用计算公式 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 可用库存 一,毛需求量: 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 如果是独立需求,毛需求= 主生产计划需求量/(1 –料品不良率)。 独立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与其他项目需求没有关联,如生产的最终产品, 它是企业生产的可以销售的产品项目通常位于产品结构表的最上层。 如果是相关需求,毛需求= 上层料品的下达量。 相关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是由另一项目需求有关并可因而推算,如半成品、原料。它是可以 通过最终产品的需求量而计算得到半成品、原料的需求量。 成品的毛需求即订单欠交量(生产欠交量)。一阶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即是抓的成品的净需求。而二阶或其以下的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又是抓的二阶或上一阶半成品的净需求。 二、已分配量: 尚保存在仓库中(假想入足库的状况)但已分配给制单的料品数量。实际上就是物料控制档中欠发数量。即已分配量=应发数量-实发数量。 三、安全库存量:为防止各种异常导致缺料从而特地额外增加的需求量,通常也可以理解为备品数量 四、计划在途量:跑出MRP后从已生成了采购计划到生成采购单的中间过程的需采购数量 五、实际在途量:分为采购在途和制造在途。 采购在途:已审核未结案的采购单的欠交数量。 制造在途:已审核未结案的制造单的未入库数量 六、可用库存量:一般是指所有仓别中可用的的良品实物库存数量(可用库存= 库存量- 安全存量.) 但对于跑MRP时运算公式中的可用库存则是本次抓上一笔订单(制造单)的预计结存,是理论可用库存!其实假想有按日期先后顺序下的三个订单(制造单)A、B、C,A 的预计结存就是B 的可用库存,B 的预计结存就是C 的可用库存.依此类推下去就是本次跑MRP时的物料的可用库存。就是用到或生产些物料的上一笔订单或制造单的预计结存量. 七、预计结存量=下达量+可用库存+在途量+计划在途量-毛需求-已分配量,是物料整体上的存量结算 八、净需求量:依MRP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数量. 九、逾期计划量:指在物料的需求日期之后总的的物料计划在途数量. 十、逾期在途量:指在物料的需求日期之后的总的物料采购在途数量. 十一、下达量:指物料的实际下达量,通常就是净需求量实际下达的需求量,其数据来源为净需求量,但可能由于料品订货规则不同而和净需求量有一定的差异。

MRP通用计算公式

MRP通用计算公式: 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毛需求量: 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 如果是独立需求,那么毛需求=主生产计划需求量/(1–料品不良率)。 如果是相关需求,那么毛需求=上层料品的下达量。 其中独立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与其他项目需求没有关联,如生产的最终产品,它是企业生产的可以销售的产品项目通常位于产品结构表的最上层。 而相关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是由另一项目需求有关并可因而推算,如半成品、原料。它是可以通过最终产品的需求量而计算得到半成品、原料的需求量。成品的毛需求即订单欠交量(生产欠交量)。一阶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即是抓的成品的净需求。而二阶或其以下的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又是抓的二阶或上一阶半成品的净需求。 已分配量: 尚保存在仓库中(假想入足库的状况)但已分配给制单的料品数量。实际上就是物料控制档中欠发数量。即已分配量=应发数量-实发数量。 安全库存量: 为防止各种异常导致缺料从而特地额外增加的需求量,通常也可以理解为备品数量 计划在途量: 跑出MRP后从已生成了采购计划到生成采购单的中间过程的需采购数量实际在途量: 分为采购在途和制造在途。采购在途:

已审核未结案的采购单的欠交数量。制造在途: 已审核未结案的制造单的未入库数量 可用库存量: 一般是指所有仓别中可用的的良品实物库存数量(可用库存=库存量-安全存量.)但对于跑MRP时运算公式中的可用库存则是本次抓上一笔订单(制造单)的预计结存,是理论可用库存! 其实假想有按日期先后顺序下的三个订单(制造单) A、 B、C,A的预计结存就是B的可用库存,B的预计结存就是C的可用库存.依此类推下去就是本次跑MRP时的物料的可用库存就是用到或生产些物料的上一笔订单或制造单的预计结存量.预计结存量: 预计结存量=下达量+可用库存+在途量+计划在途量-毛需求-已分配量,是物料整体上的存量结算 净需求量: 依MRP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数量. 逾期计划量: 指在物料的需求日期之后总的的物料计划在途数量. 逾期在途量: 指在物料的需求日期之后的总的物料采购在途数量. 下达量: 指物料的实际下达量,通常就是净需求量实际下达的需求量,其数据来源为净需求量,但可能由于料品订货规则不同而和净需求量有一定的差异。料品订货规则计算方法

MRP运算规则

平衡公式: 本日期末可用量=本日期初可用量+本日预计入库量-本日毛需求量+计划订货量 系统根据平衡公式进行MRP运算,以天为周期逐日计算,得出每天的计划订货量(计划生产量),其中MRP采购计划为计划订货量,MRP生产计划为计划生产量。 期末可用量: 根据MRP运算得出,昨日期末可用量即是次日期初可用量,依次类推。 期末可用量=期初可用量+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计划订货量(计划生产量*成品率) 选项-MRP运算-考虑成品率:考虑则计划生产量乘以成品率,即扣除废品后的生产量;不考虑则不乘。 期初可用量: 第一天的期初可用量=可用量+未更新现存量表的到货单待入库数量-冻结量,以后的昨日期末可用量即是次日期初可用量。 可用量=现存量+待入库量(到货/在检量+调拨在途量)-待出库量(待发货量+调拨待发量) 未更新现存量表的到货单待入库数量:未录入仓库或批次存货未录入批号的到货单记录,待入库数量=到货数量-抽检数量-拒收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合格品入库数量。 选项-MRP运算-现存量包括冻结量:选择则不减冻结量;不选则减冻结量。 MRP运算应该在《库存管理》期初结存审核后进行,否则现存量数据不准确。 预计入库量: 预计入库量=采购订单预计入库量+生产订单预计入库量 采购订单预计入库量=采购订单数量-已入库量。 处于采购过程中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增加库存的量,来源为已审核未关闭的采购订单,根据选项也可以包括未审核的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的订单数量-已入库量≤0,表示该张订单已经采购完成,不再计算预计入库量。 生产订单预计入库量=(生产订单父项数量-父项已入库量)*成品率% 选项-MRP运算-考虑成品率:考虑则乘以成品率,不考虑则不乘。

金蝶MRP计算公式相关参数解释

净需求的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1-损耗率)-现有库存+安全库存-预计入库量+已分配数量)或者净需求=(毛需求/ ( 1+损耗率)-现有库存+安全库存-预计入库量+已分配数量)u计划订单量的计算公式计划订单量二批量调整(净需求数量/成品率)。 其中,如果进行批量调整,不同订货策略批量调整的原则如下: u 期间订货量(POQ): 计划订单量=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u 固定批量(FOQ): 计划订单量二取大整数[净需求/(固定/经济批量)]*(固定/经济批量)u批对批LFL): 计划订单量=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 批量增量。 u 再订货点(ROP): 计划订单量=固定/经济批量。 u毛需求指未扣除现有库存及预计入库时的需求,来源有以下三种类型: 销售订单;产品预测单;上级物料的计划订单对下级物料的相关需求。 u 销售订单的毛需求数量: 取剩余未出库的订单数。 即总的订单数减去已经出库的数量。 如果销售订单进行了锁库,锁库部分的数量不作为毛需求参与计算。 u 产品预测单的需求数量: 取预测单的数量-执行数量或者数量,具体请参考《产品预测单下推生成销售订单》中MRP计算时,需求数量的取数原则。

u 上级物料的计划订单对下级物料的相关需求: 取审核的计划订单的建议订单量u已分配量任务单计划确认字段为“丫勺单据状态为计划”或确认”或下达”且作废标志不为“Y勺才计入已分配;已分配量指被其他销售订单、生产任务占用的物料数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u 拖期的销售订单(订单剩余数量);u 生产任务、委外订单相关联的投料单中没有领用物料的数量;u 物料替代清单中替代料的实际替代量。 u预计入库量任务单计划确认字段为“ Y”单据状态为计划”或确认”或下达”且作废标志不为“Y勺才计入预计入库量;预计入库单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u 生产任务单和委外订单(总计划生产数-已完工入库),在计算预计入库量时,联副产品也可以作为预计入数量;u 采购申请单(数量-审核的采购订单数,采购申请单行关闭的不考虑)u采购订单(总的订单数-已入库数量)u计划订单(建议订单量)u 物料替代清单(被替代料的实际需求量)。 u工厂日历对计划计算的影响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其组织结构可能还包括 一些子公司、部门、生产车间等下级部门,而各自的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安排,因此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存在,系统制定了工厂日历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各自部门的实际需要确定各自的工厂日历。 计算时,自制件物料考虑的工厂日历先取物料来源部门对应的工厂日历, 如果物料来源部门为空,就取主工厂日历。 如果物料的需求日期刚好处于对应工厂日历的非工作日,就要将需求日期逐日向提前,直到找到工作日为止;如果计算日期到需求日期之间都没有工作日,就往后找到第一个工作日作为需求日期。 如果上级物料的需求日期处于下级物料对应工厂日历的非工作日,按下级物料的工厂日历调整需求日期。 如果物料的预计入库或已分配日期处于对应工厂日历的非工作日,就要将需求日期逐日向提前,直到找到工作日为止;如果计算日期到预计入库或已分配日期之间都没有工作日,就往后找到第一个工作日作为预计入库或已分配日期。 计算公式

MRP计算案例

(同运算MPS类似) 第1步:推算物料毛需求: 考虑相关需求和低层码推算计划期的全部毛需求(由MPS决定)第2步:计算当期预计可用库存量:考虑已分配量 当期预计可用库存量=现有量-已分配量 第3步:推算PAB:考虑毛需求,推算特定时段的预计库存量。 PAB初值=上期末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接收量-毛需求量 第4步:推算净需求量:考虑毛安全存库存量,推算特定时段的净需求量。 若PAB初值>=安全库存量则NR=0 否则 NR=安全库存量–PAB初值 第5 步:推算计划产出量 若NR>0 则计划产出量=N*批量(注N为批量的倍数) 满足:计划产出量>=净需求量>(N-1)*批量 第6步推算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产出量+PAB初值 第7步:递增一个时段,分重复进行第3到第6步 第8步:推算计划投入量:考虑提前期与制成率

一.非通用件物料需求计划计算 1、列出产品结构BOM:产品的BOM结构如下:假设制造批量与提前期已定好,在MPS给定的情况下计算A、B、C、D、H的提前期分别为1、1、 2、2、3,试对物料A、B、C、D、H进行MRP 物料需求的计算。各种物料的制成率为100%,

2、列出产品产出计划(来源于MPS) 批量LT 1 安全库量0 批量=净需求量

物料号 B 批量=净需求量LT: 1 安全库量0 批量=净需求量

物料号H

批量400 LT 3 安全库量批量=400 二、通用件的计算 在企业产品中的BOM中,多个母项物料品目共用一个同一种物料,如下图中三中产品X、Y、Z中物料F,假设X、Y、Z、F、P、G、K、N的提前期分别为1、1、1、1、4、2、2、2,计算各种物料的投入量,(各子物料的制成率100%,MPS批量=净需求量,期初可用量库存量为0,安全库存量为0,计划接收量为0)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计算模型

物料需求计划M R P的基 本计算模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计算模型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需要三个关键信息:MPS、BOM、库存记录。MPS是指主生产计划,BOM是指物料清单。在MRP的制定过程中,库存记录的计算方法构成了MRP的基本计算模型。所以,我们主要介绍一下MRP中的库存记录形式、以及如何计算和使用MRP的库存记录。 MRP中的库存记录又称为MRP表格。MRP表格在很多方面都与MPS记录表格类似。它所包括的内容有:计划因子、粗需求量、预计入库量、现有库存量、计划订货入库量和计划发出订货量等。它与MPS类似,将未来的需求分成一个个时间段来表示,这种时间段的单位通常是周,但有时也用日或月来表示。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MRP表格的计算过程。 某办公家具公司,其两种主要产品(即企业要出厂的最终产品)是办公用椅A和B,其需求大致稳定:产品A每周需30个,产品B每周需20个。这两种产品都需要用到一种支架部件C。因此,对C的平均需求量是每周50个。A和B的装配期是1周。 下图1是办公椅A和B的主生产计划表格以及部件C的库存记录表格(尚未完成)。这种表格没有标准格式,该例所用的是一种常见格式。 如上图示,在这种格式中,左上方通常要标出产品名称及其性质(如上图中,表明C是支架部件),右上方表示计划因子,通常包括三项: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和安全库存量。在本例中,C的批量是230个,生产周期为2周,安全库存量为50个。这些计划因

子的量都需要预先选定。当这些值发生变化以后,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库存记录。下面首先来看库存记录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一、库存记录要素及其计算 ????1、粗需求量。上例中未来8周的粗需求量如图1所示。其需求量是根据C的最终产品A和B的主生产计划所决定的,但有时候需要加上一些作为配件(更换件)使用的量。 对C的需求之所以比MPS中A、B的时间提前1周,是因为MPS中所表示的各周的量实际上是指当周应该完成的量。但由于生产或装配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因此该生产指令的发出必须给出这部分时间的提前量。在该例中,第2周需150个A,其装配周期为1周,故第1周应发出生产订单,开始装配。上图1中的第2个表格表示的是考虑了生产周期之后,MPS生产订单发出的时间和生产量。同样,MRP库存记录中粗需求的需要量是指当周应准备好的量,例如,为了在第2周装完150个A,第1周必须准备好150个C。 2、预计入库量(scheduled?receipts,简称SR)。它是指订单已发出,、但货尚未收到的量。对于外购件,它现在可能处于几种状态之一:买方刚发出订单,供应商正在加工;正在从供应商至卖方的途中;已到买方、买方正在验货等。对于自加工件,它现在可能的状态包括:正在生产现场被加工;等待他的原材料和零件的到达;正在机床前排队等待加工;正从一个工序移至下一个工序等。第1周需150个C,其生产周期为2周,故至少在2周之前已发出了该生产的订单,但通常不会比提前2周更早地发出订单。 3、现有库存量(POH)。其概念与MPS中的概念相同,指每周需求被满足之后手头仍有的库存量。该记录随着每周进货或出货的情况而更新,未来各周的POH则可计算德 出。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t--t周末的POH; ?????SR,t--t周的预计入库量; ?????PR,t--t周的计划订货入库量; ?????GR,t--t周的粗需求; 可见,上式与MPS中的计算方式是一致的,即SR,t+PR,t相当于MPS量,GR,t相当于max(Ft,COt),这里不存在预测值或订单值的选择,因为需求是相关的、确定的。上面图1只给除了前4周的POH,在第4周,POH只剩7个,少于所要求的50个安全库存量,这是一个要求生产的信号,即要求增加PR的信号。 4、计划订货入库量(planned?receipts,简称PR)。其含义是,计划订货或生产、但订单尚未发出的订货量。这个量的意义是要保持POH的量不低于安全库存(在MPS中未考虑安全库存,保持POH非负即可)。对于某些不需要安全库存的中间物料,则如同MPS,其意义是要保持POH非负。在库存记录中所表示的PR量应包括这两种情况。

MRP计算原理

MRP计算原理: 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 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 计划库存量=上期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 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 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 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 作个转换或许就很容易理解了: 净需求量=毛需求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 毛需求量:总共需要的需求量 [(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目前可满足的需求量 净需求量:还需要满足的需求量 MRP计算是对所有零件进行“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计算。计算的顺序按照零件的低阶码由小到大顺序平衡计算。其中不能平衡掉的零件“需求”需求量,是MRP的计算结果。MRP 的计算结果分“外购件”和“自制件”两类,分别对应于零件的外购、自制两类属性。其中,“外购件”的采购时间是需求时间提前一个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自制件”的生产时间有两种情况: 1.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为独立需求,则开工时间按照其需求时间提前一个其BOM的

生产工期时间。 2.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隶属某成品,则其开工时间按照隶属成品的工艺路线计算提前时间。 MRP的计算分以下几个步骤: 1. 展开需求成品的BOM,获得单位成品的物料需求。需求成品主要源于MPS计算结果、生产任务、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 2. 展开需求成品的工艺路线,获得单位成品的作业需求。 3. 展开需求成品的资源需求,获得单位成品的资源需求。 4. 需求成品需求数量和时间于步骤1展开的BOM交叉乘积,获得展开后实际的物料需求、作业需求和资源需求。 5. 按照优先级顺序:“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生产任务、MPS计算结果”,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对应资源的需求时间,并且把作业需求量和资源需求量按时间比例分解到每一个工作日。 6. 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时,系统按照【系统参数表】中的“生产排程约束”参数是否为1来判断是否考虑工作中心的“饱和日最低负载率”来计算有限能力排程,如果参数为0,系统则按企业是无限生产能力来排程。 7. 按照低级码顺序来计算零件的工序平衡。产生自制件清单和外购件清单。 8. 寻找采购的供应商,计算订购日期、订购批量。 9. 计算自制件的开工日期。 BOM中各物料的数量关系 高层次与其下一层在数量上的倍数关系,由下一层旁边括号内的数字决定。 例如: A B

金蝶MRP计算公式相关参数解释

净需求的计算公式 净需求= ( 毛需求/ ( 1 - 损耗率) -现有库存+ 安全库存-预计入库量+ 已分配数量) 或者 净需求= ( 毛需求/ ( 1+损耗率) -现有库存+ 安全库存-预计入库量+ 已分配数量) ü计划订单量的计算公式 计划订单量= 批量调整(净需求数量/ 成品率)。 其中,如果进行批量调整,不同订货策略批量调整的原则如下: u 期间订货量(POQ): 计划订单量= 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u 固定批量(FOQ): 计划订单量=取大整数[净需求/(固定/经济批量)]*(固定/经济批量) u 批对批(LFL): 计划订单量= 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 u 再订货点(ROP): 计划订单量= 固定/经济批量。 ü毛需求 毛需求指未扣除现有库存及预计入库时的需求,来源有以下三种类型:销售订单;产品预测单;上级物料的计划订单对下级物料的相关需求。 u 销售订单的毛需求数量: 取剩余未出库的订单数。即总的订单数减去已经出库的数量。如果销售订单进行了锁库,锁库部分的数量不作为毛需求参与计算。 u 产品预测单的需求数量: 取预测单的数量-执行数量或者数量,具体请参考《产品预测单下推生成销售订单》中MRP

计算时,需求数量的取数原则。 u 上级物料的计划订单对下级物料的相关需求: 取审核的计划订单的建议订单量 ü已分配量 任务单计划确认字段为“Y”,单据状态为“计划”或“确认”或“下达”且作废标志不为“Y”的才计入已分配;已分配量指被其他销售订单、生产任务占用的物料数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u 拖期的销售订单(订单剩余数量); u 生产任务、委外订单相关联的投料单中 没有领用物料的数量; u 物料替代清单中替代料的实际替代量。 ü预计入库量 任务单计划确认字段为“Y”,单据状态为“计划”或“确认”或“下达”且作废标志不为“Y”的才计入预计入库量;预计入库单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u 生产任务单和委外订单(总计划生产数-已完工入库),在计算预计入库量时,联副产品也可以作为预计入数量; u 采购申请单(数量-审核的采购订单数,采购申请单行关闭的不考虑) u 采购订单(总的订单数- 已入库数量) u 计划订单(建议订单量) u 物料替代清单(被替代料的实际需求量)。 ü工厂日历对计划计算的影响 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其组织结构可能还包括一些子公司、部门、生产车间等下级部门,而各自的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安排,因此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存在,系统制定了工厂日历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各自部门的实际需要确定各自的工厂日历。 计算时,自制件物料考虑的工厂日历先取物料来源部门对应的工厂日历,如果物料来源部门为空,就取主工厂日历。

mrp等计算题

MRP计算原理: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 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 计划库存量=上期期末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 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BOM中各物料的数量关系 高层次与其下一层在数量上的倍数关系,由下一层旁边括号内的数字决定。 例 如: A B ┌───┼───┐┌───┼───┐ D(1) E(2) C(1) E(1) F(2) C(1) ┌─┴─┐┌─┴─ ┐┌─┴─┐ E(1) F(1) F(2) D(1) F(2) D(1) ┌─┴─ ┐┌─┴─

E(1) F(1) E(1) F(1) C、D、E、F的相关需求关系式为: C=A+B D=A+C E=2A+B+D F=2B+D+2C 计算MRP时注意三个问题 1.是否有安全库存 2.是否有批量限制 3.提前期是多少 例题1:已知1个A由2个B和1个C组成,1个B由1个D和1个C组成,各物料的提前期均为1周,下表是客户对产品A的订单需求表,运用MRP求A产品的物料需求计划。 表1

例题2.某家具公司组装餐桌,具体部件包括4个桌腿和1个桌面,提前期分别为2周和3周,组装需要1周的时间,公司接到40张餐桌的订单,需要在第5周交货,另外70张要在第7周交货,当前库存中有6张完工的餐桌,80张桌腿和44张桌面,请利用MRP求出公司的订货计划。

练习题:主生产计划: BOM: 现有库存量 净需求量 计划订单产出量 计划订单投入量 桌面的生产作业计划12345678毛需求量 计划到货量 现有库存量 净需求量 计划订单产出量 计划订单投入量

Mrp系统

Mrp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是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如何实现制造业库存管理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MRP是当今众所周知的ERP的雏形,MRP与ERP的库存管理思想又源于求解制造业基本方程。 目录 简介 一、MRP——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Metal reinforced Polyethene(PE) spirally corrugated pipe for underground sewer” 二、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

为物料管理这一块。主要用于非独立性需求(相关性需求)性质的库存控制。 从MRP到ERP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简称MRPⅡ:将公司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结合在一起,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活动核心,促使企业管理循环的动作,达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其涵盖范围包含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体系,包括经营目标、销售策划、财务策划、生产策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现场管理、运输管理、绩效评价等等各个方面。 企业怎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换句话说,就是库存管理怎样才能符合生产计划的要求,这是物料需求计划所解决的。MRP起初出现在美国,并由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倡导而发展起来的。 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编制生产与实行控制的系统,它不仅是一种新的计划管理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方式。MRP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生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革。MRP是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生产部门应进行加工生产的时间和数量。一旦作业不能按计划完成时,MRP 系统可以对采购和生产进度的时间和数量加以调整,使各项作业的优先顺序符合实际情况。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一种企业管理软件,实现对企业的库存和生产的有效管理。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物料管理这一块。 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编制所构成最终产品的装配件、部件、零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的采购计划、对内的生产计划。它可以用来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降低库存量。[1] 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MRP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system)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

MRP运算

一、MRP在软件中的概念是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它的作用是将指定的订单中所需要的原材料的用量做统计,以使生产部门、仓库了解当前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多少的原材料,这是因为在一般的工业企业里,产成品它是有很多的原材料组成的(即在ERP里称之为BOM),但是在下订单时,一般只会选择某一个产成品,而不会列出它是由哪些原材料组成的,不过到生产部门时,他们所要关心的是生产产品时所需的原材料数量,而并非单单的产品数量,所以此时MRP运算的作用可以体现出来了。 二、基本逻辑 净需求=毛需求+预计出-预计入-期初库存+安全库存 可按自由项匹配相应的BOM分解,如找不到相应的BOM,系统按默认版本BOM分解 虚项及生成子订单物料不生成计划订单,按净需求分解下级物料 三、MRP的基本任务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四、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通常包括如下内容: 1、要生产什么东西? 2、什么时候需要? 3、要生产多少? 主生产计划是独立需求,主要是根据客户合同或者对市场的预测,把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生产的产品一一预测,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 主生产计划是MRP的源头,所以,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若其包含的以上三个主要参数有错误,则下面的计算肯定是错误的。所以,主生产计划编制时,一定要准确,否则,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NC对主生产计划的说明: 包括主需求计划和主生产计划,可满足工业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与管理的要求,并提供主生产计划的生成模拟与能力分析。 主需求计划是主生产计划的驱动数据,其主要来源是销售订单与销售预测,并可在不同的时区设定不同的需求合并策略。

MRP的几种公式

MRP的几种公式 1.净需求量=订单量*BOM(或叫毛需求量)-库存量-己分配量+在途量+安全库存量 或: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库存量-己分配量+在途量+安全库存量)*(1+损耗率)如不考虑安全库存,则该项为零。还要考虑不可用量 ...... 2.毛需求量-库存量-己分配量+计划交付量,如果当前库存量包括了安全库存量的话可以不考虑(看企业物料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定) 3.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毛需求量: 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如果是独立需求,那么毛需求= 主生产计划需求量/(1 –料品不良率)。如果是相关需求,那么毛需求= 上层 料品的下达量。其中独立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与其他项目需求没有关联 4.我的理解为: 物料需求数量=(所有销售订单欠货量-产品库存) X 相关BOM表物料用量- 物料库存- 采购订单欠料量 如果分析所有销售订单的话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数量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只要分析其中一张销售订单,就不知要怎样计算物料需求数量了 要考虑计划采购量 更有一个物料可用量 物料可用量=现库存中的物料可以分配的数量(不是现库存数量) 在任何一个订单来时,按BOM算出物料需求数量,与物料可用量相比即可 关键是算物料可用量 物料可用量=库存量+(计划采购量+已采购量-计划生产量*BOM-已生产量*BOM) MRP 通用计算公式 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 毛需求量: 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如果是独立需求,那么毛需求= 主生产计划需求量/(1 –料品不良率)。如果是相关需求,那么毛需求= 上层 料品的下达量。其中独立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与其他项目需求没有关联 MRP 概念 MRP 通用计算公式: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计划在途-实际在途-可用库存毛需求量: 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如果是独立需求,那么毛需求= 主生产计划需求量/(1 –料品不良率)。如果是相关需求,那么毛需求= 上层料品的下达量。其中独立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与其他项目需求没有关联,如生产的最终产品, 它是企业生产的可以销售的产品项目通常位于产品结构表的最上层。而相关需求是指某一存货项目的需求是由另一项目需求有关并可因而推算,如半成品、原料。它是可以通过最终产品的需求量而计算得到半成品、原料的需求量。成品的毛需求即订单欠交量(生产欠交量)。一阶半成品或物料的毛需求即是抓的成品的净需求。而二阶或其以下的半成品

MRP的计算步骤

MRP的计算步骤 物料需求计划(简称为MRP)与主生产计划一样属于ERP计划管理体系,它主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物料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无论是对独立需求的物料,还是相关需求的物料,物料需求计划都要解决“需求什么?现有什么?还缺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等几个问题。它是一个时段优先计划系统,其主要对象是决定制造与采购的净需求计划。它是由主生产计划推动运行的,但反过来,它又是主生产计划的具体化和实现主生产计划的保证计划。 由于物料需求计划是把主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分解为各个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件的采购计划,因此,制订物料需求计划前就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数据: 第一项数据是主生产计划(MPS),它指明在某一计划时间段内应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和备件,它是物料需求计划制订的一个最重要的数据来源。 第二项数据是物料清单(BOM),它指明了物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种物料需求的数量,它是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中最为基础的数据。 第三项数据是库存记录(Inventory),它把每个物料品目的现有库存量和计划接受量的实际状态反映出来。 第四项数据是提前期(LT),决定着每种物料何时开工、何时完工。 应该说,这四项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或任何一项中的数据不完整,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都将是不准确的。因此,在制订物料需求计划之前,这四项数据都必须先完整地建立好,而且保证是绝对可靠的、可执行的数据。 一般来说,物料需求计划的制订是遵照先通过主生产计划导出有关物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然后,再根据物料的提前期确定投产或订货时间的计算思路。其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物料的毛需求量。即根据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得到第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再通过第一层级物料品目计算出下一层级物料品目的毛需求量,依次一直往下展开计算,直到最低层级原材料毛坯或采购件为止。 2.净需求量计算。即根据毛需求量、可用库存量、已分配量等计算出每种物料的净需求量,即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可用库存量-在途量。 3.批量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对物料生产作出批量策略决定,不管采用何种批量规则或不采用批量规则,净需求量计算后都应该表明有否批量要求。 4.安全库存量、废品率和损耗率等的计算。即由相关计划人员来规划是否要对每个物料的净需求量作这三项计算。

ERP作业--第六章MRP运算

参考:教材P135-139物料需求的计算 1、物料清单(参考教材135页X、Y产品结构树-图6.8) 2、C物料MRP运算过程: (1)表头栏目 ?批量:对采购件而言是订货批量,对加工件而言是加工批量,它们均可对应的批量规则 确定。 ?已分配量:指库存量中仍在库中但已为某订单配套而不可动用的数量。在计算预计可用 库存量时,已分配量要从现有库存量中扣除,然后再运算MRP。 ?安全库存:安全库存量与已分配量不同,它的数量仍包括在预计可用库存量中,只是当 库存量低于安全库存量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净需求量,以补充安全库存。 ?低层码:是该物料出现在系统中各种产品中最低的那个层次。MRP运算时,只在到该最 底层次时,才把MPS中所有产品对该物料形成的需求量汇总起来,合并计算它们在各个时段的需求量。 (2)表体栏目 ?MRP的计划对象是相关需求件,它的毛需求由上层物料的计划投产量确定。某时段下层 物料的毛需根据上层物料在该时段的计划投入量和上下层数量关系计算的。当物料同时有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时,把独立需求加到相应时段的毛需求。要考虑低位码对不同层次物料毛需求的汇总,考虑不同产品对物料的总毛需求。 ?由毛需求引发净需求。这里辅助设置“PAB初值”以进行净需求的判断和核算。进行净 需求核算要考虑安全库存量的要求。根据净需求量的计算公式、批量和提前期等条件就可以推算出物料需求计划,即产生零部件生产计划和原材料、外购件的采购计划。这个推算过程是从最终产品开始层层向下,一直推算到所采购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为止。

第一步:MPS传送给MRP。根据已确认的主生产计划,以及已知所含物料的提前期,批量、安全库存、现有量、已分配量等,X产品、Y产品的计划产出量和投入量如下表1: 表1 X产品、Y产品的计划产出量和投入量 第二步:A物料需求计算。根据各时段上X产品的计划投入量,触发该时段上对A物料的需求。由于A物料的底层码等于计算的层次码(LLC=1),所以先计算A物料的毛需求,进而计算出净需求,生成A物料计划产出量和投入量,C物料暂不计算。计算时注意结合产品结构树(物料清单)、以及A物料的提前期,批量、安全库存、现有量、已分配量。A物料计划产出量和投入量如下表2: A物料计划产出量和投入量 第三步:C物料需求计算。MRP 根据各时段上A物料和Y产品的计划投入量,触发了该时段上对C物料的需求。此时,C物料的底层码等于计算的层次码(LLC=2),C物料的计划产出量和投入量结果下见表3,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计算模型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计算模型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需要三个关键信息:MPS、BOM、库存记录。MPS是指主生产计划,BOM是指物料清单。在MRP的制定过程中,库存记录的计算方法构成了MRP的基本计算模型。所以,我们主要介绍一下MRP中的库存记录形式、以及如何计算和使用MRP的库存记录。 MRP中的库存记录又称为MRP表格。MRP表格在很多方面都与MPS记录表格类似。它所包括的内容有:计划因子、粗需求量、预计入库量、现有库存量、计划订货入库量和计划发出订货量等。它与MPS类似,将未来的需求分成一个个时间段来表示,这种时间段的单位通常是周,但有时也用日或月来表示。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MRP表格的计算过程。 某办公家具公司,其两种主要产品(即企业要出厂的最终产品)是办公用椅A和B,其需求大致稳定:产品A每周需30个,产品B每周需20个。这两种产品都需要用到一种支架部件C。因此,对C的平均需求量是每周50个。A和B的装配期是1周。下图1是办公椅A和B的主生产计划表格以及部件C的库存记录表格(尚未完成)。这种表格没有标准格式,该例所用的是一种常见格式。

如上图示,在这种格式中,左上方通常要标出产品名称及其性质(如上图中,表明C是支架部件),右上方表示计划因子,通常包括三项: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和安全库存量。在本例中,C的批量是230个,生产周期为2周,安全库存量为50个。这些计划因子的 量都需要预先选定。当这些值发生变化以后,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库存记录。下面首先来看库存记录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一、库存记录要素及其计算 1、粗需求量。上例中未来8周的粗需求量如图1所示。其需求量是根据C的最终产品A和B的主生产计划所决定的,但有时候需要加上一些作为配件(更换件)使用的量。对C的需求之所以比MPS中A、B的时间提前1周,是因为MPS中所表示的各周的量实际上是指当周应该完成的量。但由于生产或装配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因此该生产指令的发出必须给出这部分时间的提前量。在该例中,第2周需150个A,其装配周期为1周,故第1周应发出生产订单,开始装配。上图1中的第2个表格表示的是考虑了生产周期之后,MPS生产订单发出的时间和生产量。同样,MRP库存记录中粗需求的需要量是指当周应准备好的量,例如,为了在第2周

MRP计算方法

1.为处理因素⑥,物料主文件中需要设置物料“低位码”(LLC:Low Level Code)。 目录 =-=-= 影响MRP计算的八个因素-=-=-=-=-=-=-=-=-=-=-=-=-=-=-=-=-=-=-=-=-=-=-= =-=-= MRP 的四步计算-=-=-=-=-=-=-=-=-=-=-=-=-=-=-=-=-=-=-=-=-=-=-=-=-=-=-= =-=-= MRP 的第一步计算━━计算毛需求量-=-=-=-=-=-=-=-=-=-=-=-=-=-=-=-= =-=-= MRP 的第二步计算━━计算净需求量-=--=-==-=-=-=-=-=-=-=-=-=-=-=-= =-=-= MRP 的第三步计算━━计算订单的(自制或采购)数量和时间-=-=-=-= =-=-= MRP 的第四步计算━━计划订单下达的两个后果-=-=-=-=-=-=-=-=-=-=-= =-=-= MRP 的提前期、批量、展望期-=-=-=-=-=-=-=-=-=-=-=-=-=-=-=-=-=-=-=-=-= =-=-= MRP日历、周期、冻结计划表、出库码等-=-=-=-=-=-=-=-=-=-=-=-=-=-=-=-= =-=-= MRP 的使用方法-=-=-=-=-=-=-=-=-=-=-=-=-=-=-=-=-=-=-=-=-=-=-=-=-=-=-=-= (重新生成/净改变、确认机制、需求反查、预防性维修) =-=-= MRP 的使用方法(重新生成/净改变、确认机制、需求反查、预防性维修)-=-=-=-=-=-=-=-=-=-=-=-=-=-=-=-=-=-=-=-=-=-=-=-=-=-=-=-= =-=-= 影响MRP计算的八个因素-=-=-=-=-=-=-=-=-=-=-=-=-=-=-=-=-=-=-=-=-=-=-= ①BOM ②批量(在物料主文件中) ③提前期(在物料主文件中) ④最终物料(产品)需求,贯穿在很长的展望期各时段(周期)内,即反复出现需求 ⑤通用物料在BOM多处出现,因此重复出现需求 ⑥有的物料出现在某种物料BOM的不同层,或出现在不同物料的不同层。 ⑦相关需求与独立需求同时存在 ⑧工厂日历不同于自然日历 ⑨其它计算因素:冻结计划表、出库码的设置等(如铁丝论卷、捆,金额小的物料)。 ●冻结计划表: 下达的主生产计划,称为冻结计划表,MRP系统在调整计划时,对冻结者,应当跳过《计划下达时间》部分,使其不变动。一般当净需求变动时,MRP系统可自动修改有关的计划时间,调整计划。 ●出库码的设置: 有的物料不是按MRP计算结果发出库单(一般物料出库时按照工作令号发出库单),例如,铁丝按卷、捆、公斤,螺钉螺帽按包盒,这种物料的出库码为“R”,系统遇到“R”,则按按照工作令号发出库单。金额小的物料,以及连续消耗的物料,出库码为“S”,其需要量直接放在其父项的工作令单上。这样可以减少出库次数和出库信息处理次数,但生产部门需要代为保存物料。 =-=-= MRP 的四步计算-=-=-=-=-=-=-=-=-=-=-=-=-=-=-=-=-=-=-=-=-=-=-= ⑴计算毛需求量: ⑵计算净需求量: ⑶计算(自制或采购)计划订单下达的数量和时间 ⑷计划订单下达的两个后果(产生下层物料毛需求,“订单下达”向“计划收到”转移) ⑸ ⑹

MRP计算原理

MRP计算原理 2008-08-14 16:26 MRP计算原理: 根据主生产计划(MPS)、库存计划、物料清单(BOM),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 主要公式:毛需求量=独立需求量+相关需求量 计划库存量=上期库存量+本期订单产出量+本期预计入库量-毛需求量 净需求量=本期毛需求量-上期库存量-本期预计入库量+安全库存量 MRP计算是对所有零件进行“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计算。计算的顺序按照零件的低阶码由小到大顺序平衡计算。其中不能平衡掉的零件“需求”需求量,是MRP的计算结果。MRP的计算结果分“外购件”和“自制件”两类,分别对应于零件的外购、自制两类属性。其中,“外购件”的采购时间是需求时间提前一个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自制件”的生产时间有两种情况: 1.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为独立需求,则开工时间按照其需求时间提前一个其BOM的生产工期时间。 2. 如果该项对应的需求隶属某成品,则其开工时间按照隶属成品的工艺路线计算提前时间。 MRP的计算分以下几个步骤: 1. 展开需求成品的BOM,获得单位成品的物料需求。需求成品主要源于MPS计算结果、生产任务、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 2. 展开需求成品的工艺路线,获得单位成品的作业需求。 3. 展开需求成品的资源需求,获得单位成品的资源需求。 4. 需求成品需求数量和时间于步骤1展开的BOM交叉乘积,获得展开后实际的物料需求、作业需求和资源需求。 5. 按照优先级顺序:“未分解任务的工令单、生产任务、MPS 计算结果”,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对应资源的需求时间,并且把作业需求量和资源需求量按时间比例分解到每一个工作日。 6. 计算作业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时,系统按照【系统参数表】中的“生产排程约束”参数是否为1来判断是否考虑工作中心的“饱和日最低负载率”来计算有限能力排程,如果参数为0,系统则按企业是无限生产能力来排程。 7. 按照低级码顺序来计算零件的工序平衡。产生自制件清单和外购件清单。 8. 寻找采购的供应商,计算订购日期、订购批量。 9. 计算自制件的开工日期。 BOM中各物料的数量关系 高层次与其下一层在数量上的倍数关系,由下一层旁边括号内的数字决定。 例 如: 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