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F和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优劣差异

合集下载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分析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HD组(对照组)每周行常规透析3次,每次4小时;HF组每周常规透析2次,血滤1次;HP组每周透析3次,每个月血液灌流2次;HF+HP 组在HF组的基础上每个月行HP治疗2次。

结果:四组在治疗前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ATII、R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HP组、HF+HP 组和HF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HP+HF组与HP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有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MHD患者,可以采用透析和血滤的基础上,给予每个月2次的HP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伴有高血压[1],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近年来采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2月~2012年6月应用血液滤过(H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并发顽固性高血压患者60例,均为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每周透析3次,4~4.5小时/次,其中男22例(36.7%),女38例(63.3%),男女之比0.58∶1;年龄28~74岁,平均55.3岁,均应用3种或3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但血压仍持续在160/100mmHg以上。

患者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5例,多囊肾5例,高血压肾损害1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

治疗方法:60例患者按透析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

分为HD组(对照组)每周行常规透析3次,每次4小时;HF组每周常规透析2次,血滤1次;HP组每周透析3次,每个月血液灌流2次;HF+HP组在HF组的基础上每个月行HP治疗2次。

结果四组治疗前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ATII、RA比较:四组在治疗前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ATII、R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HP 组、HF+HP组和HF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HP+HF 组与HP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分析

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分析

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HDF)与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单项治疗组(26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与联合治疗组(26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压指标低于单项治疗组,<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肾素与血管紧张素均低于单项治疗组,<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单项治疗组,<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风险事件与单项治疗组并无显著差异,>0.05。

结论:患有顽固性尿道高血压的患者,接受血液输注+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更为明显,降低了肾脏和血管紧张素的生理指标,保护了患者的肾功能,保证了安全治疗。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引言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各种晚期肾功能疾病,因为肾功能的基本丧失是通过血液净化来稳定患者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会出现持续的高血压。

血液透析(HDP)可以去除毒素并改善血压。

研究表明,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HP)疗法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它提高了消除不同分子量毒素的有效性,同时对已经生根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信息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尿毒症阻塞性高血压患者被选入灌注+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研究,患者分为单一治疗组(26例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联合治疗组(26例患者,血液透析+血液透析)。

每个治疗组的年龄为23-75岁,平均61.71±0.71岁。

病程为3至9年,平均为5.07±0.51年。

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灌流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目的探究血液透析(HD)-灌流(HP)串联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顽固性高血压(RH)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尿毒症合并RH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为HD组,HP组,HD-HP 组,每组16例,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各组及组别间患者的甲状旁腺素(PTH)、血管紧张素ATⅡ的变化与血压控制情况。

结果HD组治疗前后血压及与血浆AT Ⅱ、PTH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及HD-HP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间差异明显(P<0.05),HD-HP治疗前后指标改善与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单纯HD组或HP组(P<0.05)。

结论与单纯血透或血液灌流相比,HD-HP 串联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更好,术中严密观察静脉压与血压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合理的透析频率等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标签: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维持性血透(MHD)患者中有75%伴随高血压,约60%~85%的患者使用降压药,然而多数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不理想[1]。

一部分患者在充分透析,足量联用三联甚至以上降压药物后仍发生持续性高血压,即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RH)。

RH容易诱导心血管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积极控制RH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院对伴随RH的MHD患者采用HD-HP疗法串联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为伴随RH的尿毒症患者,病程均>6个月,充分透析时间6个月以上,2~3次/w,4h/次,均已达到干体重。

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45.5 12.4)岁。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9例,慢性肾炎27例,多囊肾7例,小动脉肾硬化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RH标准,除病程与透析频率外,在透析间歇期间的体重增加160/100mmHg。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7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2~3次/w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同时7~1Od加1次血液灌流,连续治疗3个月。

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和甲状旁腺激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结果。

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例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均明显下降。

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有确切疗效。

标签: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在终末期肾脏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占80%,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不良反应直接影析患者的生存以及心血管并发症,血压的控制需采取综合措施[1]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治疗此类患者75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8岁~71岁,平均年龄47.5岁。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肾功能不全25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3例,多囊肾2例,血压经多次监测收缩压为180~220mmHg,舒张压为100~140mmHg.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5.8)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6例,成人型多囊肾2例。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原发病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75例均为维持性透析达1年以上患者,透析2~3次/w,4h/次,已达干体重,间歇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且透析充分,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已达3种以上,血压仍高,透析时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18O~250m/min,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145mmol/L,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HD HP HF HDF的区别

HD HP HF HDF的区别

HD HP HF HDF的区别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透析不能清除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药物或代谢废物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

主要用于抢救药物和毒物中毒,也可与血液透析合用以清除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体内的大分子毒素。

血液滤过(HF)是指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不使用透析液,而是在血管通路中持续补充一定量的置换液,与血液充分混合,再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超滤,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和毒素的目的。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

血液透析滤过(HDF)综合了血液透析(HD)和血液滤过(HF)的优点,即通过弥散高效清除小分子物质和通过对流高效清除中分子物质。

普通HD由于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不足,且可诱导新的毒素产生,引起的并发症较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升高。

血液透析(HD)一、HD的原理溶质转运(1)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

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

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

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

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RH)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HD治疗组和HDF治疗组。

HD组应用标准血液透析治疗,每2周5次,4 h/次;HDF组常规血液透析每2周3次,同时接受每周一次H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较血液透析更加明显控制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高血压;治疗;肾衰竭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80%~90%伴有高血压。

部分患者经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充分透析和超滤脱水后,达到干体质量,并经联合应用足量的降压药物三联或三联以上,仍出现持续性高血压,临床上称之为顽固性高血压(refractory hypertension,RH)。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顽固性高血压成为影响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达80%,其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存在严重影响,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病死率。

限制钠盐、控制干体重和使用足量降压药物等效果欠佳。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5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充分控制干体质量使用三联或三联以上足量降压药,血压仍居高不下。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HDF组和HD组,每组25例。

HDF组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0~68岁,平均(45±30)岁。

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4例,多囊肾4例。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摘要:目的:对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方法: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HD联合HDF治疗,治疗组予以HF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指标和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磷、β2-MG、血压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血磷值和血压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的5.0%与对照组的22.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D联合HDF方案和HFHD方案的疗效相当,但HFHD方案血磷的清除、血压的控制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尿毒症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可有效清除大、中分子物质,且是临床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1]。

本研究以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对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与HFHD治疗尿毒症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证实了HFHD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现报告有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2.5±4.6)岁;透析时间6个月-14年,平均(10.2±3.5)年。

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0-77岁,平均(52.8±4.2)岁;透析时间6个月-13年,平均(10.1±3.7)年。

对照组和治疗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讨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讨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将50例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常规组给予HD治疗,观察组给予HD联合HP治疗,8 周后比较两组降压效果。

结果结合血压改变与降压药使用情况作出判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率76%,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HD联合HP治疗MHD合并难治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临床效果难治性高血压是尿毒症患者常有的一种并发症,难治性高血压不仅能够加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够导致患者心力衰竭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有资料[2]报道:目前此病的在尿毒症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2.54%。

该病患者临床症状是通过充分血液透析、超滤后达到干体重,经足量和足疗程降压药治疗仍体现持续高血压的现象, 这也是引起各种心肾疾病发生和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

我们临床实践验证: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MHD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疗效,能持续、稳定发挥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1月—2019 年1月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

观察组中男17 例,女8例,年龄26~59 岁,平均(44.7±2.7)岁,其中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2例,慢性肾病 12例,多囊肾2 例,尿酸性肾病3例,狼疮性肾病1例;参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6~60 岁,平均(42.5±3.4)岁,其中高血压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3例,慢性肾病10 例,多囊肾3例,尿酸性肾病4例狼疮性肾病 1 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P、IL-6、IL-8、TNF-a 水平均低于A组(P<0.05), 这与吴业俊等⑸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亦进一步证实 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对患者刺激作用更小。
综上所述,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 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更佳 ,患者术后 恢复快,术后炎症反应较小,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40/90mmHg,为无效⑷。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
例数x 100%o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量资料用(壬土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计 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疋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
收稿日期:2019-03-11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Jul 30(14)
• 2477 •
应蛋白(Hs-CRP)等水平差异。疗效判定标准:治 疗后,患者口服单一降压药即可稳定血压不高于
140/90mmHg,为显效;治疗后,若患者仍需口服两种
或两种以上药物可稳定血压不高于140/90mmHg, 为有效;治疗后,若患者口服药物无法将血压控制在
(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o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n
显效
有效
无效
试验组 30 17(56.67) 11(36.67) 2(6.67)
对照组 30 10(33.3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13(43.33)
7(23.33)
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⑶:447・ 450. [4] 吴克松,黄 宇,吴振宏,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前三角与胆囊 后三角入路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8-9. [5] 吴业俊,王贤.经后三角入路解剖胆囊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临床价值分析[J ].安徽医药,2015,19⑶:556-558.
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氐
血清PTH及Hs-CRP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较血液透
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76・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Jul 30(14)
HDF和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咼血压的 优劣差异
彭俏颖,许进雄,卢松钊(汕尾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汕尾5166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差
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11例、梗阻性肾病3例、其他 类型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原发病等一 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Q0.05),具有可比性。纳入 标准:(1)均符合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⑶ ; ⑵年龄18-65岁;(3)规律透析24周以上。排除标准: 伴有其他脏器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异常。 1.2方法对照组采用HDF治疗,血流量设 定200~300ml/min,透析温度设定接近正常体温 36.5七,流量设定为500mVmin,Na+浓度为140mmol/ L, Ca"浓度为1.5mmol/L,治疗后使用含肝素的0.9% 氯化钠注射液冲管,采用预冲模式进行,2次/周,4h/ 次。试验组给予HD联合HP治疗,灌流器与透析器前 后连接,灌流器位置高于透析器,按普通常规模式进 行,每周治疗2次,每次先灌流+透析2h,饱和后单 纯透析2ho治疗期间规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骨化 三醇、叶酸及降压药,避免出现透析相关并发症。两 组患者均12周观察疗效。 1.3临床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舒 张压、收缩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
异。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9月来我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6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HDF,试验组采用HD联合HP。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效果及舒张压、收缩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水平差异。结果经12周治疗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⑼14,尿毒症 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高血压症状的高达90% 左右,在给予充分、规律的降压治疗后,仍有部分患 者持续高压,临床称这类患者为尿毒症顽固性高血 压“⑵。常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 压,效果不理想,故而探索尝试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 睫。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 析(HD)与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 血压疗效差异。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9 月来我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60例尿毒症 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16例、女14 例;年龄 31-62(49.2 ±6.1)岁;病程 8-15(12.5 + 2.1) 个月;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糖尿 病肾病10例、梗阻性肾病2例、其他类型2例。对照 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2-61(48.8±5.9)岁,病程 8-16(12.7 + 2.3)个月;高血压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
[1]华伟,梁志宏,刘书强,等.经后人路解剖胆囊管切除胆囊在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0):26-27. [2] 宋延军,程秀峰,李四伟.胆囊后三角应用解剖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中的临床意义[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9):17-1 & [3] 牛四明.不同Calot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