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医药普及情况调查分析

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医药普及情况调查分析
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医药普及情况调查分析

74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r of Chinese Minorities February2019,Vol.25No.2调查研究

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医药普及情况调杳分析丄

杨新周,段聪丽2田先娇,马艳粉'林惠昆'田素梅'

(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医药研究所,云南德宏678400;

2.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云南德宏678400)

摘要民族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德宏州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统计方法对德宏州760名青少年的民族医药普及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德宏州青少年对民族医药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对民族医药持认可态度。然而,德宏州民族医药的总体普及情况并不理想,针对德宏卅民族医药普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民族医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奠定基础,为民族医药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民族医药;青少年;普及情况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810(2019)02-0074-06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统称,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叫2016年国务院印发7(2016-2030中医药发展纲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联合印发《民族医药“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两个纲要主旨是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提质增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普及和宣传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知识。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海外创新发展。

德宏州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傑傑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多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发现德宏州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拥有其民族医药体系,在民族医药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根据《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云政办发[2016J14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J82号,德宏州制定了民族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并致力于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民族医药的普及是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调查法首次对德宏州青少年民族医药普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对策,为民族医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奠定基础,为德宏州和其它地方普及民族医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民族医药的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同时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区域概况

△基金项目: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ZY1602);云南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2017ZZX277);德宏州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7-5);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

作者简介:杨新周(1986-),男,云南腾冲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药物研究,Email:YXZ1149@https://www.360docs.net/doc/861240567.html,

德宏州位于我国西南部,中缅边境,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800-1300米,年均气温18.4t~20.3t,年降雨量1436-1709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花开四季,素有“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之美称。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人,德宏州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傑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叫全州各县均有少数民族,其中傣族分布于各县市,景颇族主要集中于陇川县、盈江县、芒市西山乡、五岔路乡,阿昌族集中于陇川县、梁河县,傑傑族集中于盈江县,德昂族集中于芒市三台山乡。

2德宏州民族医药概述

德宏州5个少数民族均有本族医生,其中傣族、景颇族医生较多,阿昌族医生较少。各族民间医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形成了用药多样、广泛,注重便、廉、验、快、医药相兼的传统民族医药体系。

1955年德宏州收集、整理了《德宏州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秘方验方汇编》,共收录经方、秘方697个。1985年,德宏州召开了首届民族医药代表大会,1989年4月召开了第二届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近年来,通过挖掘民族民间医药,积极推进民族医药研究,德宏州中医院研发了傣药“风湿康”、景颇药“磨瓦氏散”,傣医药“睡药疗法”,被国务院、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宏州以傣医药发掘整理为重点,共收集傣医药古籍58册,收集傣药.500余种、验方1400余方,相继编写并出版了《德宏民族药志》、《德昂族药集》、《德宏傣医药及验方》、《德宏民族药名录》、《傣族医药验方集》(二册)、《滇西民族民间秘验单方》等书籍。2012年,整理翻译出版傣医经典《为天下人民都健康》,此后编写了《德宏州中医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辑)》、《陇川县民族民间中草药集》和《陇川县民族民间偏方验方集》叫

3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从2017年8月到2018年3月,历时8个月;调查对象为德宏州各县市中、小学生及2个大专院校德宏籍学生;被调查总人数为760人,其中汉族437人,傣族160人,景

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环保药剂与材料走俏环保型医药包成为趋势 近几年来,医药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OTC药品政策的出台,药品包装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医药企业发展趋势是:大型制药厂都拥有自己的包装企业。而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中,开发环保塑料医药包装材料逐渐成为药品包装技术发展的方向。 外资制药企业历来十分重视药品包装,因为他们认为包装是产品形象的重要部分,产品外观应当与内在品质一致。近年来,中国医药包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药品包装将呈现出更加方便、安全,更加符合环保要求的趋势。 当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在硬件上与国外医药企业相差不大,但软件环境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相关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外,药品流通体制也存在弊端。药品大多数在医院药房销售,在药店销售的仅是很小一部分,这限制了药品参与直接竞争,从而制约了医药包装业的发展。另外,现行的某些招标制度挫伤了医药厂商的积极性,企业无力在药品包装环节上下大气力,长期保持着“旧面孔”。 目前,由于国内部分企业的包装意识不强,对包装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包装的作用重视不够。制药企业大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白板纸作为药盒包装材料,这主要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很多企业一般不愿在包装上多花钱,普遍的做法是能省则省。这是我国制药企业的一大错误观念。 随着医药工业的蓬勃之势,医药市场将愈来愈广。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产品外包装正在成为突显特色的一种有效方式。制药企业应积极追寻新方向,将产品品质摆在第一位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环保药剂与材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问诊处方药网售医药电商崛起待时机 自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网上售卖处方药后,业内一直关注处方药“解禁”政策何时落地。不过,遗憾的是,多次被传出将于2015年初出台的“正式版”文件,如今仍不见踪影。对此,业界认为,网售处方药推广困难,主要受到处方药性质限制。

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5所

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5所小学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8T09:42:28.007Z 来源:《知识-力量》3中作者:彭娟 [导读]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对民族地区的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中,经常要面对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现实,对教师素养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民族地区学校里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现状。 (西南大学,重庆 400700) 摘要: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对民族地区的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中,经常要面对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现实,对教师素养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民族地区学校里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现状。本研究选取了云南边疆地区德宏州具有,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化特点的5所小学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不足,学校缺乏多元文化相关教育。因此,加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培训,增进教师多元文化教育是提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师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中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在国内外都已经取得了诸多的成果,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教育领域,国外研究主要探究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停留于理论探讨层面,而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缺少实证调查。本文基于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调研的复杂性,选取了云南德宏州部分小学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在呈现德宏地区部分小学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反映出德宏地区小学教师的某些共性问题。把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融入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之中,从探究小学教师多元文化教育对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现实意义以及提高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等方面进行思考。 一、德宏州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云南德宏州地处中国边境,北、西、南三面与缅甸相交。这里边境口岸开放,货物流量较大,人流量多,不少缅甸人来到这里求生存,德宏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口,境内有九条公路与缅甸北部城镇相通,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口岸,盈江、章凤两个省级口岸。德宏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这里汇聚了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州总人口的一半。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繁荣的边境贸易,使得德宏地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元文化社会。在德宏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并存的地区,民族基础教育中的教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教学情景,也必然接触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特别是我们的小学教师,其基础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的教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持理解与宽容态度,尊重、欣赏他们的不同文化,让我们的教师能够站在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来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抵制偏见与歧视,追求教育公平。 基于此,我们选取了德宏州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学校做了实地调查。它们分别傣族村寨内的2所小学,以景颇族学生为主的一所小学,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处在畹町口岸的一所小学。 (一)调查总体情况 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来考察德宏地区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识现状,问卷由教师的背景资料、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认识等部分组成。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共回收问卷50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共有42份,问卷有效率为 84%。 (二)具体调研情况分析 在围绕“教师对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认识”这一设置问题时占86%的教师认为“教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会让自己收益良多”,100%的教师同意“教师有必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说明绝大多数老师认同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并乐于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92%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责任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86%的教师同意“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学业应该有不同期待”,76%的教师同意“自己了解自己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多元性”,说明教师认为自己有责任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期待,会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来要求学生。 在围绕“教师对民族文化差异的认识”这个题目时有62%的教师赞同“感觉与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群体相处困难”,这说明在德宏小学教师群体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起来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存在语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障碍;45%的教师不同意“能够从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群体中学到很多东西”,说明教师在民族文化的交流学习方面还比较欠缺,对其他民族的了解还不够;46%的教师表示同意“住在单一文化地区比多元文化地区好”,而81%的教师同意“愿意学习和接触不同民族的文化”,79%的教师都同意“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彼此的友谊和交往”,83%的教师同意“德宏州的每一种民族的文化都应得到传承和发扬”,79%的教师不同意“少数民族应当放弃自身融入主流文化”,说明大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多元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绝大多数教师对社会文化多样性持有积极的态度,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接纳和喜爱,但是对多元文化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缺乏相应的跨文化认知能力,还没有领会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深刻价值。这也说明德宏州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多元文化社会和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到民族之间的融合。 在“教师对学生多元文化的认识”这一题目中有76%的教师表示不同意“学生只需要用汉语来沟通”,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可以用其他语言与学生沟通交流,折射出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认可,以及在工作中已经初步具备了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83%的教师同意“所有学生不论其文化背景如何,都应知道文化的多元性”,说明了大部分的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是积极正向的,都认为学生应该了解文化的多元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自己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应该学习接纳尊重其他的民族文化;90%的教师同意“要做一位好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文化的差异”,说明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了解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重要性;90%的教师同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到学生文化的差异”,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这也与他们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多元文化背景的经验有关。 而在“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现状的认识”这一题目中 40%的教师同意“我国目前的课程设置没有重视多元文化的内容”,37%的人表示中立的态度,23%的教师表示不同意;83%的教师同意“教师在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培训不足”,说明德宏州小学教师在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还比较欠缺;67%教师同意“信仰自由是多元文化社会主要特色之一”,这反映出教师对社会宗教问题的开放与宽容态度;100%的教师认为“加强对多元文化的认识有助于与不同背景的学生相处”,充分说明教师掌握多元文化知识,对其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教师专

医院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情况汇报

***中医院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情况汇报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已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不可或缺的部分。我院坚持中医特色,在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传统,突出中医特色的同时,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注重中西医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将我院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确定发展战略和规划,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我院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体现了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并将其作为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在每年度工作计划中加以细化,并强化落实。在日常管理中,我院不断完善促进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调动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诊疗技术和方法的积极性。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制定和落实一系列具体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中医药疗效 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对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标准进行修订,将门诊中药饮片使用情况、非药物中医治疗技术应用情况、中医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指标。 通过对临床科室中医药医疗服务质量实行考核制度,中

医药临床规范应用、中医诊疗质量如中医治疗率、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入院证候诊断准确率、辨证论治优良率、中药饮片处方率是其中重要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劳务费挂钩,引导和促进临床科室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加强中医内涵建设,提高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出台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奖惩制度,定期对科室进行考核,这些制度和机制保障了我院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2、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 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队伍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得到落实。为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医院制定了《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分别在骨科、针灸推拿科、内科、外科、儿科等确定了学科带头人,选送业务骨干参加中医药知识培训。 三、加强临床科室和重点专科建设 我院骨科为省重点专科项目建设科室,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以骨伤科为龙头的重点科室建设。我院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开展中医诊疗项目达到78种。 从2010年开始,所有临床科室均制定有本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每年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针对难点进行分析并制定措施加以解决,并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科室根据方案开展诊疗活

2014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三项教学技能评比结 果

2014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三项教学技能评比 结果 学段:小学学科:品德与生活(社会)内容: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姓名单位等级 罗开萍思茅市镇沅县九甲镇中心小学一等奖 易云保山市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一等奖 李丽敏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一等奖 普雁华玉溪市易门县铜厂乡中心小学一等奖 彭勤红河州开远市东城小学二等奖 陈羲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二等奖 方玉杰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二等奖 陈慧琼云南大学附属小学二等奖 黄春燕普洱市思茅第一小学二等奖 徐家会昭通市永善县示范小学三等奖 王绍文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三等奖 张铮丽江市古城区白龙潭小学三等奖 杨志梅怒江州兰坪县啦井中心校三等奖 余杨德宏州陇川县第一小学三等奖 叶鹏楚雄州楚雄开发区永安小学三等奖 张月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红旗小学三等奖 罗凤鸣临沧市凤庆县洛党镇大兴中心学校三等奖

学段:小学学科:科学内容:青年教师基本功评比姓名单位等级 樊桦云南大学附属小学一等奖 张佳凤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中心完小一等奖 肖明楚雄州开发区实验小学一等奖 许艳梅曲靖市麒麟区沿江街道示范小学一等奖 和雄武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二等奖 江南普洱市景谷县第一小学二等奖 马幼林红河州个旧市人民小学二等奖 何腾飞大理市下关第七小学二等奖 张陈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中心小学二等奖 刘婷德宏州芒市第一小学三等奖 钟海涛迪庆州德钦县示范小学三等奖 山伟文山州砚山县第二小学三等奖 蔡家伟玉溪市通海县杨广小学三等奖 和灿英丽江市玉龙县玉龙中学(小学部)三等奖 陈贵珍昭通市泸水县大兴地中心校三等奖 蒋伶俐红河州开远市灵泉小学三等奖 冯开友昭通市实验小学三等奖 包昌沫昆明市禄劝县民族小学三等奖

全国各地初级中学名称

广东省清新县三坑镇初级中学 邵阳县塘渡口镇玉田初级中学 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老君山镇初级中学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玉湖初级中学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普棚初级中学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安乐初级中学云南省南华县马街初级中学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 云南省红河洲泸西县金马镇职业初级中学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第四初级中学 云南省辛屯初级中学 安徽省肥西县铭传初级中学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初级中学 贵州省织金县三塘中学 贵州省水城县勺米乡初级中学 贵州省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 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初级中学 贵州省贞丰县牛场初级中学 贵州省安顺市旧州初级中学 贵州省铜仁市和平初级中学 贵州省思南县东华初级民族中学 贵州省安顺市蔡官初级中学 贵州省福泉市龙昌初级中学 贵州省大方县理化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 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乐泉初级中学 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初级中学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 贵州省安龙县笃山初级中学 贵州省泮水镇初级中学 贵州省金沙县化觉乡初级中学 贵州省赫章县铁匠苗族乡初级中学

贵州省凯里市鸭塘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双流县彭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绵阳市黄林初级中学 四川省绵阳市光辉初级中学 四川省绵阳市芦溪初级中学 四川省绵阳市建平初级中学 四川省安县花荄初级中学 四川省营山县化育初级中学 四川省岳池县大佛初级中学 四川省简阳市禾丰镇初级中学 宜昌市三斗坪初级中学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 深圳市碧波初级中学 深圳市坪洲初级中学 深圳市宁海县深圳镇初级中学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N5区初级中学 东莞市凤岗侨诚初级中学 深圳市布吉第二初级中学 深圳市坪山新区光祖中学 广东西乡第二初级中学 东莞东城初级中学 中山市东升镇旭日初级中学 东莞市长安镇培英初级中学 中山市古镇镇初级中学 广东省潮阳市河溪镇华阳初级中学 中山市西区初级中学 广州市新华云山初级中学 广州市芳华初级中学 广州市金华初级中学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第二初级中学 广州开平市金鸡镇初级中学 广州市花都区金华中学 广西陆川县初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新靖镇城郊初级中学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资本

Analys is of the Social Capital in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hong,Yunnan Yu Cuie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 Abstract Social capital are those resources which are contribute to the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good social order in the civilian areas.Th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s has vast importance to effectively dealing with social problems and promotion social management.In the work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hong,social capital such as minority traditional art,customary law,village regulations,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so on had play an important function.Further analysis showed management that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still relatively simple,and facing th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and shrinking,th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would wait for further strengthening and reconstruction to give better play.Which make the policies and activities more available,get a double effect.Social capital reduces the resistance,expand the resources of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for infected,mobilize folk force participate and so on. Key Words AIDS;Prevention and Control;Social capital 艾滋病防治是一项综合工程,除了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投入以外,民间社会资本的作用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资本具有相对丰富的存量,可以在艾滋病防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重视这些社会资本的作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艾滋病防治的效率。然而,当前艾滋病防治中传统社会资本也存在一些问题。 1社会资本的涵义 社会资本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内涵的概念。有的学者注重从个人的角度界定,把社会资本理解为嵌 入社会关系网络中并能够为个人带来收益的资源或资本。从这种角度进行的研究比较关注社会交往、关系网络等方面。例如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在社会结构中那些有助于做成某事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产生了可以带来资源的行动。有的学者倾向于从集体或社会的角度界定,把社会资本理解为群体或组织中存在的有利于协调和合作的资源,这个角度的社会资本往往与集体行动有关。例如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可以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等,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1]。也有的学者从综合角度界定,例如纽顿认为,社会资本至少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是存在于公民之间的信任、互惠与合作等一系列态度和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余翠娥 云南大学,昆明,650091 摘 要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民间的那些有助于社区居民相互合作和支持以及良好社会秩序形成的各种资源。少数民族传统 社会资本对于有效应对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习惯法、村规民约、民间组织资源等社会资本发挥了重要功能,使各项政策和活动具有可及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州社会资本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艾滋病防治的阻力,拓展了艾滋病防治的资源,促进了感染者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调动了民间力量的参与等。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些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单一,而且面临现代化的冲击而日益萎缩,要想更好地发挥这些社会资本的作用,传统社会资本还有待进一步强化与重构。 关键词 艾滋病;防治;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2.12.001 第25卷第12期 2012年12月医学与社会 MedicineandSociety Vol.25No.12%Dec.20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医改背景下边 疆地区的艾滋问题治理”,编号为09YJC840040。 ·医学社会学研究· 1··

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题库

郑州华信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 XXX 学号:XXXXXXXXXX 系部: 药学系 专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 班级: 药品经营与管理班 指导老师:XXX XXXX年 XX 月 XXx 日

浅谈中国医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医药业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回顾,评价医药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研究医药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探讨加快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认为,近年来,国家众多部门积极参与支持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一大批医药科研项目和产业政策列入了研究计划,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医药业,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非处方药产业发展的落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假劣药品不止﹑药品虚假广告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医药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对医药业的科学理论认识不足﹑科研与教育存在误区﹑管理与立法滞后等原因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制约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医疗改革﹑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政府监督﹑提高医药研发水平等七条对策和建议,以加快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医药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医药市场,中药材,跨国,竞争力,安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国内医药的发展 (2) 第一节我国医药的历史 (2) 第二节我国医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第三章规范我国药品市场的对策 (7)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绪论 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只要生命不息,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由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因此,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永远没有成熟期;同时也是高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医药产业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 后,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均分别将医药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支柱行业,纷纷建立生物医药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来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没有体现出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如何从高新技术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质量监管,以促进我国医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医药产业改革升级的主旋律。 本选题在国内的研究方向重点是研究我国医药的现状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和发展好我国的中药材资源,提高它的内在价值,强调产品的研发和专利保护,及现在我国医药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和改善。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精)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2002-04-22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还比较落后,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为此,政协委员李连达在去年政协会议上提出0875号提案《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提案》,就发展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一、政协0875号提案的主要内容 1.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江主席曾多次指示:“发展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也应该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灵魂。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全力推进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 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 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 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

恩施市盛家坝乡民族初级中学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方案

恩施市盛家坝乡民族初级中学法制宣传进校园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法制进校园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广泛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二、加强领导 成立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由谢应峰校长担任组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为组员。聘请盛家坝司法所所长欧阳平为法制宣传员。 三、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阵地建设 1、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校法制建设,使法制教育成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导处抓好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确保每月安排法制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一学期不少于4课时,并组织授课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各班除了落实课堂教学外,还要在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法制教育。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依托乡派出所在村内的机构,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 依托家庭、社会和校内及关工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会活动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法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组织有关部门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的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的商业摊点,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教师队伍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法制教育水平。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聘请司法所所长欧阳平为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合格中学生。 四、工作步骤 “法制进校园”活动是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我校的“法制进校园”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9月) 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法制进校园”活动作出部署要求,广播站、宣传栏等开辟“法制进校园”活动专栏,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广泛深入的发动宣传。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 各教研组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制定的“法制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典型培育工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推动“法制进校园”活动的全面开展,学校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下旬至2013年1月上旬) 学校将根据检查情况对各种活动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班级、个人予以表彰。 恩施市盛家坝民族初级中学 2012年秋季学期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_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为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8(2):60-64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240567.html, ISSN 1004-390X ;CN 53-1044/S E -mail :sk@https://www.360docs.net/doc/861240567.html, 收稿日期:2013-08-16 修回日期:2013-11-21网络出版时间:2014-3-1716:5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模式研究”(10XMZ050)。作者简介:侯丹(1987-),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反贫困研究。 *通信作者:起建凌(1971-),男,云南牟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反贫困研究。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240567.html, /kcms /detail /53.1044.S.20140317.1651.012.html DOI :10.3969/j.issn.1004-390X (s ).2014.02.012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为例 侯 丹,起建凌* ,金 璟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目前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有28个,云南省占有8个。其中,阿昌族、景颇族和德昂族聚集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陇川县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比较滞后。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以德宏州陇川县地区的阿昌族、景颇族为例,全面分析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实际,探讨该地区的发展经验和问题,提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相关对策。关键词:陇川;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图分类号:F 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 (2014)02-0060-05 Research Report on Less Populated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Longchuan County in Yunnan Dehong HOU Dan ,QI Jianling ,JIN J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28ethnic groups with small population ,eight of them are inhabit ting in Yunnan.Among them ,Achang ,Jingpo and De'ang gathers in the Longchuan county locating in Dehong Dai and 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Less populated nation in Longchuan lags behi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because of restri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n minority areas ,promoting leapfrog development and long period of sta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in “Twelfth Five Year Plan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Achang and Jingpo nationality in Dehong Longchuan area for example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ethnic group areas with small populations ,combing with practice ,exploring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t last ,puts forwar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Longchuan ;less populated n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由于历史、地理和自然的因素,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社 会总体水平发展较低,虽然经过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集中扶持,但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产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罗三强工商管理 1046710 摘要:概述我国目前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政府应该如何和面对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药行业现状发展前景 医药产品(含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完成1423.3亿元;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571.5亿元;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完成791.4亿元;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完成2604.4亿元。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644.1亿元,同比增长24.8%。 2010年1-9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8%,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在医药行业主要产品中,中成药产量152万吨,增长23.1%,当月增加值增长15.1%,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19.9%。2010年1-8月,国内医药行业实现利润788亿元,同比增长32.8%,增幅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截止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中,中成药179万吨,增长23.4%;化学药品原药产量204万吨,增长20.1%,11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从这也可以看出2010年1-11月我国医药行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推动了相关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还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进出口方面,2010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283.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出口188.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6%,进口9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1%。2010年8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5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0%,其中出口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4.87%,进口17.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6。 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进出口额15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09%,出口值10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3%,进口值5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5.51%。2010年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值为4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出口为3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

试论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 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题目: 学号: 姓名: 工作单位:

研究主题试论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实践地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实习时间指导教师李俊清 正文主体(正文主体包括调查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和体会。5号仿宋体,2000字左右,不够可加页) 一、调查内容 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我国民族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较快,随着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一批颇具规模的民族医药代表企业发展壮大,民族医药企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也逐渐加快。截至2009年底,已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共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全国共有民族药医院191所,床位8694张,另外民族地区的综合医院大多建有民族医药科室。尽管如此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中任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是笔者想要讨论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首先,笔者根据此次的研究问题制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访谈提纲。其次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或者面谈,访问时间品均为40分钟。在与每位访谈对象进行初步的交谈后我们就开始按照提纲进行深入细致的访谈,同时也有灵活的根据被访者的需要转换问题,并进相关记录。随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反复的整理和分析,结合前认得出的研究结论形成了此次的研究报告。 三、民族医药传承、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民族药企业的出现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时期。当时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它的前身是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门孜康”合并而成的拉萨藏医院)因门诊量增大,国内外对藏药的需求明显增加,藏医不仅要在门诊看病,还要自己动手配药、粉碎、制丸、包装甚至发药。1964年,为了满足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医院扩建藏药厂,同时派专人到北京同仁堂学习先进的制药技术。1982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筹划并投资,在内蒙古的通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蒙药厂。1996年,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时,由江苏省投资近7000万元在拉萨援建了现代化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今西藏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传统藏药进入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发和西部大开发形势的鼓舞下,一批民营的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如奇正藏药创办于1993年,金诃藏药创办于1996年。

建立德宏州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

建立德宏州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保护、传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地方民族文化对外进行宣传的一种途径。本文结合云南省德宏州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对建立德宏州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背景、技术支持、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德宏州;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1 背景分析 处于云南西部边疆地区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全州2011年总人口约12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的52%,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栗粟族等5大主体民族。德宏州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智慧的积累与结晶,在对外宣传德宏州民族文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德宏州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民俗民风、宗教信仰、民族饮食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等吸引了无数的投资者、游客以及专家学者对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的向往。 基于德宏州州内基本情况建立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保护、传承、发展德宏民族文化的基本保障;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为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数据资源;为德宏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平台;为德宏与发达地区、先进地区的交流与沟通提供必备条件。 2 技术支持分析 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基本步骤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发布四个步骤。 2.1 信息收集技术 信息收集主要是对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文本资源、图像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以及分散于网络中的各种介绍民族文化的资源等的收集。其中文本资源通过对书刊的数字化扫描后实现;图像资源通过扫描仪或数码拍摄获得;视频信息通过视频捕捉技术来实现;音频信息数字化通过音频录制抓轨技术实现;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检索工具检索整理所得。 2.2 信息存储技术 对信息数字化处理后进行分类标引或主题标引完成加工后,采用直接存储技术存入数据库中。

关于做好德宏州芒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思考3

根据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可以看出芒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家、省、州之间的差距。截至2013年末,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141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少2755元、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数的69%;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5608元,比全国少3288元、占全国总数的63%,比云南少5333元、占云南总数的91%;德宏州瑞丽市姐相乡(是一个典型的以傣族为主体聚居民族的边境农业乡,傣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比全国少2496元、占全国总数的72%,比云南省和德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259元和792元;德宏州盈江县卡场镇(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镇,景颇风情、傈僳文化在这里交融,其中,景颇族占全乡总人口的56%、傈僳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3937元,比全国少4959元、仅占全国总数的44%,比云南省少2204元、占云南总数的64%,比德宏州少1671元、占德宏总数的70%;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是一个阿昌族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773元,比全国少4123元、仅占国家总数的54%,比云南省少1368元、占云南总数的78%,比德宏少835元、占德宏总数的85%;德宏州盈江县苏典乡(是德宏州唯一的一个傈僳族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482元,比全国少6414元、只占全国总数的28%,比云南省少3659元、仅占云南总数的40%,比德宏州少3126元、仅占德宏总数的44%;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比全国少5004元、仅占全国总数的44%,比云南省少2249元、占云南总数的63%,比德宏少1716 元、占德宏总数的69%。 (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造就一支适应德宏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芒市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民族干部后备不足。由于芒市的少数民族绝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群众素质低、意识落后以及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等原因的影响,使芒市地区的基础教育滞后。加之就学地点较远,相当一部份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学,导致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萎缩,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十分困难;二是少数民族干部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不相适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截至2012年底,德宏州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为48.07%,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为33.75%。而芒市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为49.4%,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只占全市领导干部的38.3%,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三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从芒市少数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来说,学历层次普遍偏低,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太少,尤其是对理论学习不积极主动、理论素养不高。并且由于芒市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文化基础较为薄弱,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干部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鲜事物较慢、开拓创新精神不强、有等靠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办法少、思路窄,科学决策水平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