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站综合枢纽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研究

深圳北站综合枢纽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研究
深圳北站综合枢纽国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研究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最新)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 “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办法 一、活动目的 根据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意义重大、工期极其紧迫、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特点,以及目前工程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在《深圳地铁枢纽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办法》(深地铁[2009]513号文)的指导下,特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本次活动是继09年开展“大干四季度”劳动竞赛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又一次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如下: 1、平南铁路新线于1月10日晚拨接开通,其便线已于1月16日拆除完毕,制约枢纽工程建设的平南铁路问题已全部解除,平南铁路所占压的场地,已具备全面开工的条件。 2、由于枢纽工程没有现成的可利用的城市排水管网,且整个枢纽工程位于低洼处,为此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枢纽工程的市政排水管网,使其具备向外排水的条件。 3、在推进枢纽东、西广场主体工程施工的同时,要加快枢纽周边道路的建设速度,尽快形成顺畅的疏解道路,为东、西广场的安装装修工程提供良好的进场条件。 4、根据枢纽总体工期策划,在3月底要对部分工程的土建结构进行中间验交,为此需在雨季来临之前的施工黄金季节开展大干活动,加快施工进度,使其达到中间验收条件。 拟通过此次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工程力量的投入,在抓好安全、质量和文明

施工的同时,紧紧抓住年初旱季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全力推进枢纽工程的建设步伐,形成枢纽工程建设大干快上奋勇争先的局面。从而实现今年年底配合国铁提前建成通车而提供西广场的换乘条件,并确保按期完成枢纽工程其它各项政府责任目标。 二、活动依据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深圳地铁枢纽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办法》(深地铁[2009]513号文) 三、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10.1.21~2010.4.30(100天) 四、适用范围 本活动适用于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施工合同(BT-B1)范围内的在建工程。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大干100天”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竞赛活动顺利推进,并收到实效,特成立“大干100天”专项领导小组,并在专项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本次活动的组织机构与“大干四季度”中的组织机构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一)领导机构 组长: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王敏远副总经理、中铁南方公司张淦华副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枢纽项目部部长杨树云 副组长:枢纽项目部副部长容建华、中国中铁深圳地铁枢纽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沈建湘 成员单位:地铁公司企管部、安质部、合约部,中国中铁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发改基础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11~2020年)调整方案的批复 发改基础[2015]2147号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 你委《关于呈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年)>的请示》(深发改[2013]1654号)和《关于呈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年)>优化方案的请示》(深发改[2015]718号)均悉。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支撑引领重点区域发展,完善交通网络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意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及目标进行调整。 二、规划调整内容 (一)调整方案 新增2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南延、东延)、4号线三期、5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9号线二期工程和10号线工程,线路长度85.1公里。 2号线三期工程自新秀至莲塘东站,线路长3.9公里,设站3座,投资3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3号线三期工程包括南延和东延工程。南延工程自益田至保税区站,线路长 1.5公里,设站1座,投资10.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东延工程自双龙至六联站,线路长9.4公里,设站7座,投资6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4号线三期工程自清湖至牛湖站,线路长10.6公里,设站8座,投资96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5号线二期工程自前海湾至赤湾站,线路长7.6公里,设站7座,投资70.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19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深圳北至科学馆站,线路长11.5公里,设站6座,投资77.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9号线二期工程自红树湾至航海路站,线路长10.7公里,设站10座,投资90.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 10号线自福田口岸至平湖中心站,线路长29.9公里,设站24座,投资285.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预计到2020年,形成11条运营线路、总长434.9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二)主要技术标准 2、4、5、6、9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其中2、4、5、9号线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6号线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3号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10号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三、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为730.6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292.24亿元,由深圳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分类,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的定义、特点,介绍了网络化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设置要求,从管理模式、行车 组织管理、客运组织管理原则、应急处理管理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运营管理;模式;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城市综合客运网络的重要节点,其规划、设计、建设、 运营管理都对客运网络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更与乘客在 枢纽站换乘效率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在人们 出行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向于综合化、立体化、大型化,其设施种类和数 量不断增加,交通流线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高,在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运营 进行管理之前,有必要了解、掌握枢纽的设施组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由各种交 通设施构成,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车站、换乘设施、疏解道路。图1列出了城市轨 道交通枢纽的交通设施。 图1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设施构成 1.1通道类 通道类设施主要包括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中通道这一 通行设施的作用是连接枢纽的不同功能空间,引导乘客流线。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中的通道包括封闭式、半封闭式、敞开式三类。封闭式通道位于地下,功能为连 接不同功能区域;半封闭式通道将车站与地下层商业空间直接连接在一起;地面 层敞开式通道是用于客流集散、换乘的步行道,地下宽阔的用于通行的通道建筑 也可被归类为敞开式通道。楼梯是一种垂直移动设施,是乘客实现空间层面转换 的功能设施。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楼梯分为单向使用楼梯和双向使用楼梯。自动扶梯是一种单向通行设施,能使枢纽内乘客快速、平稳地实现空间移动。 1.2服务类 服务类设施包括检票设施和售票设施。检票设施是一种专用于检查行人交通 服务凭证的设施,见于交通服务提供方。检票设施可细分为人工检票设施和自动 检票设施自动检票设施需借助检票闸机完成检票工作。售票设施则是为行人提供 合法交通服务凭证的功能设施,通常被设置在站厅较宽敞的位置,以便为乘客预 留排队空间。 1.3换乘类 换乘类设施蛀牙有站台和停车场,其中站台的作用主要是为行人提供等车、 登车、下车、疏散出站的场所。站台的形式、宽度、长度由车站规模、车站客流 等多个因素决定。停车场就是行人停放车辆的场所。 1.4信息类 信息类设施在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信息设施能 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服务。如,在枢纽出入口等乘客经过的地方,通过 指示牌、广播等方式提供给乘客运行、换乘的相关信息。 2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定义、特点 2.1定义

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简要报告

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简要报告 1.项目概述 2001年底编制完成的《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依据,提出了由15条线路组成,总长为365.2公里的深圳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在此基础上,2003年编制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评估,作为二期工程建设的规划依据。目前深圳市地铁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中1号线续建工程、2号线、3号线、4号线续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5号线、2号线东延段、3号线西延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二期工程线路将于2011年7月大运会召开前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市将形成约178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市总体规划修编、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及珠三角城际轨道的规划建设,使深圳市轨道网相关规划背景发生了变化。首先,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空间发展趋势,需要在更高层面考虑轨道交通在区域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中长距离运输中的优势,增强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南北贯通、西联东拓的发展战略;其次,特区内外二元化严重,城市面临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为有效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需要积极发挥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发展的引导作用,以“TOD”理念带动土地的集约化开发,支持网状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形成,以轨道交通支持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再

次,城市交通需求结构及形态变化较大,拥挤区域迅速扩大,城市核心区及组团部分道路拥堵严重,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需要采用大运量交通方式,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公共交通体系;最后,以轨道交通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为适应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推动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促进特区内外的一体化进程,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拓展轨道交通规划的广度与深度,深入研究深圳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战略性的问题,构筑科学合理、前瞻性的轨道交通发展方案,开展本次《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 2.发展目标及策略 2.1发展目标 深圳市的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远期公交在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达到80%,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率达到50-60%。根据深圳市城市及交通发展的内在要求,轨道交通发展具体目标为:(1)提高与内地联系的便捷性,扩大深港双城经济腹地。 (2)加强与珠三角其它地区的联系,强化深圳区域中心地位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东岸都市圈的形成。

深圳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岗厦北枢纽位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处,汇集了地铁2、10、11(东延线)、14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公交首末站等常规交通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其中,既有2号线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车站设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东北侧绿化带内;10号线为南北方向,沿彩田路地下敷设;11号线东延线与14号线也均沿深南大道东西方向地下敷设,在岗厦北站设站。 未来岗厦北站是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四条线路的换乘站。其中2号线已建成通车,10号线正在施工,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为近期规划线路。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①地铁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岗厦北站,东西长约365.4米,南北宽约222.7米,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上方局部设置夹层; ②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东侧开挖区域(简称东配线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约235米,南北宽约37米; ③地铁11号线东延线和14号线轨道西侧开挖区域(简称西配线地下空间):地下一层为地下空间,地下二层为配线区,东西长296米,南北宽约53米; ④岗厦北站~岗厦站区间地下空间(简称岗岗区间地下空间):地下一层,南北长约398米,东西宽约32米; ⑤接驳公交首末站:设置于枢纽东北角2号线岗厦北站上方绿地内。 (2)工程总平面布置 岗厦北枢纽车站部分以新建10号线、11号线(东延线)、14号线与已建2号线地铁换乘、集散及市政过街功能为主,兼顾商业,为地下三层结构,地下一层局部上方设置夹层。地下一层主要设置四线换乘站厅、设备房、地下商业及夹层过街回廊;地下二层为2号线站台层,11、14号线站台层、10号线设备层以及东西配线轨行区;地下三层为10号线站台层;其余车站东、西、南侧分别为地下一层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岗厦北枢纽总建筑面积为224119.38m2,其中轨道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_2035)(草案)

今日,乐居拿到一份由市规土委制定的《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满满46页亮点太多。 据规划显示,到2035年全市城市轨道共32条,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长425. 9公里,普速线路24条,总长839.1公里。与将有10条线路衔接,与共3条线路衔接。同时,在地区规划了7条城际线路,形成约278.4公里的城际线网,形成了城际线、市域快线、普速线路三层次的轨道线网体系。 本次规划围虽是市行政区围,但研究围拓展到了、、、、、和深汕合作区等地。规划还提出,要不断强化与莞惠和、“3+2”经济圈、特别是深汕合作区的辐射带动力。 以下是乐居提炼的重点信息,这也许是你最新的买房指导路线图。 △市轨道线网总体方案(2016-2035)

△市轨交线网总体布局一览 来源|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新浪房产综合整理 请注明 1、在现有5条快线基础上再增3条快线

△新增及调整快线一览 在既有6号线及支线、11号线、13号线、14号线、18号线5条市域快线的基础上,新增3条中心区对外放射的市域快线。新增和调整线路具体如下: (1)调整6号线支线南延至光明城:6号线支线由翠湖站延伸至光明城站,延伸段长约4.8公里。 (2)调整11号线至福华路布设:11号线东段沿福华路至大剧院,调整后线路全长约57.1公里。 (3)调整14号线南延至福田会展中心西:14号线由岗厦北延至福田会展中心西,线路全长53.7公里,延伸段长约1.8公里。 (4)调整18号线南延至盐田路:线路自平湖枢纽经白泥坑、横岗南延至盐田路(与8号线换乘),线路长约65.5公里。

《轨道换乘枢纽单体规划与设计(2号线)》

《轨道换乘枢纽单体规划与设计(2号线)》 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 轨道换乘枢纽单体规划与设计(2号线) 二、规划背景 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已开工建设,建成之后对缓解城市南北向交通压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轨道交通2号线北起京沪高铁苏州站,南至吴中区迎春南路站,全长26.4km,共设22个车站,已于2009年年底动工。 依据《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及《苏州市公交场站与公交主干线规划》,结合轨道交通2号线部分站点规划有轨道换乘枢纽,这些枢纽节点在承担城市内外交通中转换乘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为周边居住和商业组团通勤交通服务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轨道换乘枢纽的最大效益,协调处理好轨道站点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成为下一阶段枢纽规划和设计的重点。 为此,结合轨道交通2号线的建设,围绕部分重要站点进行轨道换乘枢纽的规划与设计,依据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原则,将换乘枢纽承担的各种功能最佳的结合在一起,在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范围的同时,也方便城市各种交通设施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和换乘,节约城市用地,更好地促进了轨道站点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设计任务

根据现状条件和规划情况,目前,2号线沿线共有2个换乘枢纽具备单体规划设计的条件,分别为阳澄湖中路站、迎春南路站。规划设计应理顺公交枢纽的内部各类功能布局,提出换乘枢纽的空间设计和换乘方案。 四、规划和参考依据 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苏州市城市交通白皮书》 3、《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4、《苏州市公交场站与公交主干线规划》 5、《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研究》 6、《苏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站点周边规划优化研究》 7、《轨道交通2号线综合开发策划研究》 五、设计原则 应通过设计构建人性化的环境空间最终达到出行者、运营单位、城市和交通系统协调受益的目的。 (1)以枢纽站内外和换乘设施之间的人行交通组织和系统设计为纲领进行交通流组织设计; (2)充分重视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特性,扬长避短.交通流之间应尽量避免交叉干扰; (3) 换乘枢纽应与周边建筑、道路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枢纽应进行地区性交通与环境规划; (4) 满足枢纽的功能要求,交通方式之间应实现联运.协调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 摘要:换乘方式首先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相互交织形式,一般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织等多种形式,可分为同站台换乘、结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等基本形式。 关键词:站厅换乘站台换乘同站台换乘“十”字换乘“T”换乘“L”型换乘平行换乘通道换乘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交通拥挤、行车难、乘车难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发展大运量、快捷、安全、准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网络也正逐渐形成。在线路建设的过程中,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与换乘效率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换乘问题没有解决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国外轨道交通系统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换乘方式,合理地设计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使得轨道交通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换乘的概念及原则 1.1换乘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出行者为达到目的地,进行轨道交通间的换乘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的一种行为活动。轨道交通换乘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换乘、轨道交通与私人小汽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换乘。本文中的轨道交通换乘特指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 1.2换乘遵循的原则 确定轨道交通的换乘形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满足换乘客流量的需求: ②调整线路方向,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③尽是缩短乘客的换乘步行距离、换乘时间;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规划方案

一、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规划方案 遵循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按照“对外强轴、中心加密、外围联通”的总体原则,全市共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2条,总规 模约1142km(含弹性发展线路约53km),由市域快线和普速线路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市域快线8条,总规模约412km,普速线路24条,总规模约730km。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为支撑深圳建设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发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空间结构的作用,规划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与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实现“45/70/70”发展目标。 1.轨道交通出行“45目标”:城市主副中心之间45分钟通达; 2.公共交通出行“70/70目标”: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7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70%以上。 (二)规划策略 1.区域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国家铁路、城际铁路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大力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城市发展协调策略:构建与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相协调的城市轨道网,积极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 3.综合交通协调策略: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持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4.弹性发展协调策略:构建适应未来都市圈发展和通勤交通需求的城市轨道网,充分预留城市轨道网的发展弹性。

三、市域快线方案 规划构筑“双心放射、外围串联”的市域快线体系,实现城市主副中心快速联系,发挥城市主中心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外围副中心发展。 既有规划6、11、13、14、18号线共5条市域快线,规划延长1条线路,新增3条线路。规划延长18号线串联外围副中心和组团中心,新增20号线实现空港新城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1号线实现龙岗副中心与前海中心的快速联系,新增22号线实现龙华副中心与福田中心的快速联系。规划形成“七放射、一半环”的市域快线布局结构,总规模约412km。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范(2017-2022)

附件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 (首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规划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六年五月

1规划概况 1.1规划背景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建成一期、二期工程,于2011年底全部建成1、2、3、4、5号线,共计178公里线路投入运营。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深圳市城市近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1~2016)》,即轨道三期工程,包括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以及11号线。目前,7、9、11号线预计2016年开通运营,6、8号线正在建设。 为适应深圳市社会经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的发展变化,深圳市于2012年组织编制完成新一轮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对深圳市城市综合交通和轨道交通发展目标进行了调整,提出由20条线路总长约753公里的远期线网以及分期建设方案。 2014年初,深圳市政府组织编制完成《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11~2016)》,新增8条(段)线路,即2号线三期(东延)、3号线三期(东延、南延)、4号线三期(北延)、5号线二期(南延)、6号线二期(南延)、9号线二期(西延)及10号线,线路总长约85公里。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5]2147号文予以批复。目前各线路正在进行工程前期工作。 根据规划安排,至2020年,三期及三期调整工程全部建成后,深圳市将形成11条线路总长约430km的轨道交通网络,但是,轨道交通仍仅仅只覆盖主要“轴带组团”中的发展轴和部分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城市次一级交通走廊、城市近期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原特区外的一些组团中心和密集建成区尚没有被轨道交通覆盖,难以满足城市和特区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按照建设一批、研究一批滚动发展的思路,以及根据国办发[2003]81号文要求,为给后续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立项报批依据,深圳市于2014年底组织开展第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研究。同时,根据2016年2月18日深莞恵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九次联席会和深恵两市合作対接有关会议精神,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惠州段)拟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并与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同歩建设与运营。 1.2规划概况 经过深入的研究论证,前后共三轮广泛征求意见,与各区(新区)充分对接协调,以及市政府办公会议多次审议,并经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第24次会议审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一、枢纽的功能定位 深圳北站是京广深港客运专线的重要车站之一,也是深港莞都市圈重要的对外门户。深圳北站是集口岸、高铁、公路客运等多种对外交通方式于一体满足对城市轨道、常规公交、出租车、小汽车、慢行交通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接驳需求以及龙华新城周边的出行需求。 深圳北站枢纽定位为区域性铁路枢纽、深圳市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目标是: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综合、布局合理、换乘便捷、运作高效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枢纽的区位优势也为龙华城市副中心发展打下基础。 图1 深圳北站的地理位置 二、枢纽的总体布局 深圳北站综合枢纽总体布局的特点是空间多层次立体化布局与平面十字形结构布局相结合。 1、平面总体布局:以铁路站台及与之垂直联系的东、西广场的步行平台为十字形轴线。东广场是以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为主导的主广场,西广场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副广场。其中,如图2所示,东广场的东北象限布设常规公交接驳设施,东南象限布设出租车接驳设施;西广场的西北象限布设长途客运汽车接驳设施,西南象限布设社会车辆及出租车接驳设施。 图2 深圳北站的平面总体布局

2、国家铁路及城市轨道布局:国铁站房采用“上进上出”的客流组织方式,国铁站台设于地面层,旅客进出大厅设在站台上方高架平台层。城市轨道4、6号线高架于平台层上方,5号线下穿铁路站台层。 图3深圳北站的国铁、城市轨道布局以及接驳设施立体布局 3、东广场接驳设施立体布局:以连接铁路车站、地铁站、接驳设施和城市步行系统的步行平台为中轴线,北侧设置公交专用场站、南侧设置出租车专用场站,立体布局上结合接驳设施进行上盖开发。东广场在竖向上分为地面层(标高78m),夹层(标高84m)和高架层(标高90m)的三层空间,如图3、4所示。 图4深圳北站东广场接驳设施立体布局 北侧公交接驳设施中高架层和夹层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长距离公交场站,高架层为上客区,夹层为下客区,主要为组团间公交接驳服务;地面层设置短距离公交场站,主要为组团内公交接驳服务。 南侧出租车接驳设施,利用高架层、夹层和地面层分别布设服务不同区域的两组接驳场站。其中,高架层和夹层的场站主要服务由玉龙路进出枢纽的远距离出租车,高架层下客区,夹层为上客区和车辆排队等候区;地面层场站主要服务由新区大道地面辅道和上塘路方向进出的短距离出租车。 4、西广场接驳设施立体布局:纵向布局也采用三层设置,其中地面层与东广场高架平台层同标高。地面层中轴以步行广场为主;长途客运汽车场站设置在

国内外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项目开发模式之研究

1引言 城市主要是由建筑物与交通设施组成的。交通设施为人 们的各种活动服务。我们将城市功能分解为生活起居、休息和工作功能单元。如何通过城市交通设施将各个部分联合成统一的整体显得十分重要。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作为一个交通转换点,乘客可在地铁、公交或其它交通方式之间转换,连续地完成出行目的,其交通设施强度非常之高,附近往往规划为各种设施集中的地区或商务中心,地价昂贵。为此,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城市匮乏的土地资源并最大程度的提升其利用价值,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与配套商业物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商业”,使城市有限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各种设施的功能综合协调,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交通设施投资巨大,资金来源问题己成为影响交通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从多方面解决资金来源,通过集约利用枢纽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发展配套商业物业,采用“以商建站,以商养站”的投资模式进行建设,既减少政府建设资金的投入,又方便市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提升枢纽的服务质量,增加和平衡公共交通客流量,并使 枢纽站实现自我改造、更新和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站点自身的交通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站点周边工作和生活,提高了公共交通使用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状况。 事实上,从过去单纯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建设转变为与配套商业物业综合开发,也是国际城市发展的趋势。日本、美国等国家建设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都是采用的这种综合开发的模式。目前, 国内各大城市己经开始尝试这种建设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国外情况 2.1 日本 商业协同城市交通枢纽发展,最早的雏形是东京上野和 须四町地铁车站地下街。到了上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交通在世界各大城市快速发展,不仅推动轨道交通自身作为一个特定产业发展,还带动城市布局、相关产业,尤其是商业协同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在城市建设中崛起的微型CBD (商务集聚区),都是依托轨道交通,勾连地下建筑,集聚多种功能的商业商务设施。 2.2新加坡 [收稿日期]2010-01-26 [作者简介]薛东(1980-),男,安徽阜阳人,广东南沙港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经营部副经理,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港口、公路、桥梁和物流 设施的开发经营管理及研究工作。 国内外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项目开发模式之研究 薛东 (广东南沙港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1400) [摘 要]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项目的建设经验,提出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与配套商业综合开发,并创新思 路,对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规划、土地、建设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创新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综合开发;建设模式[中图分类号]F531.3;U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 (2010)07-0137-03 Research on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Mode of Rail Transit Hub Stations Both Abroad and at Home XUE Dong (Guangdong Nansha Hongkong Bridge Co.,Ltd.,Guangzhou 5114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both abroad and at home,of constructions of rail transit hub stations,points out that the projects should be developed jointly with compatibl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and blazes a novel path toward the solution of issues such as urban planning,land use,construction mode and others that are prone to arise in the projects. Keywords:rail transit;hub station;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mode 薛东:国内外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项目开发模式之研究国际物流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0.07.045 137--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不能只强调单一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而忽略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衔接;或只重视单一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和工程设计层面上的研究,而忽视轨道交通系统内各条线路之间的整合。 通过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提高轨道交通集聚和疏解客流的能力,为乘客提供快捷、方便、舒适、安全的换乘环境,为城市枢纽地区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开发环境,最终实现城市综合客运交通系统的最佳运输效益和效率。 一、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的换乘 1、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紧密衔接的公交换乘枢纽,实现立体化“零换乘”。一方面,尽可能地为客流量大的综合枢纽站和一般枢纽站提供衔接公交站场的用地,设置公交换乘枢纽,通过立体换乘通道实现立体化衔接和“零换乘”;另一方面,根据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交停靠站的分布,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公交停靠站与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的距离(如有必要,可设置立体步行换乘通道),缩短换乘时空距离,方便乘客换乘。 2、调整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客运走廊的公交线路,形成相互支援、优势互补的公共交通网络,稳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结合道路的结构和功能,从“线、面”两方面优化重组公共交通系统资源,实现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优势互补。 3、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组织短途接驳公共汽车,加强对大型公建、主要居住区等客流的收集,延伸网络的辐射。 4、依据车站地位的不同,设计衔接形式。 (1)综合枢纽站。综合枢纽站一般采用先进的设施和空间立体化衔接,合理组织人、车流分离,以使人流换乘便捷,车流进出顺畅,便于管理。 (2)大型接驳站。大型接驳站是指位于城市轨道交通首末站、地区中心及换乘量较大的车站的换乘点,在此布置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主要为某一个扇面方向的地区提供服务。 (3)一般换乘站。一般换乘站是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中间站的换乘点,一般多位于土地紧张的市区。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量大的特点,将公交车站设置成港湾式停车站,并尽可能地靠近

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保证及时、高效、有序、妥善地处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防止事件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轨道交通运营秩序和社会稳定.结合深圳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评估与考核等活动。 对于国铁或城际铁路在深圳市范围内发生的、涉及深圳地方救援力量参与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应急协调工作可参照本预案执行。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轨道交通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1.4.2统一指挥.职责明确 在市轨道交通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市区两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军队、武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明确专职人员.落实应急处置的责任。 1.4.3相互协调.有效应对

轨道交通应急各相关单位或职能部门应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积极配合、密切协作.保证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以高效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 1.4.4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平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临战的标准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坚持应急处置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确保需要时用之能战.战之能胜。 2分类和分级 2.1分类 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将深圳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类如下: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强台风、龙卷、冰雹、雷雨、水灾、地震、山体崩塌、滑坡等造成或可能造成轨道交通浸水、脱轨或倾覆等严重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灾害事件。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火灾、爆炸、行车、工程等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大面积停电、突发性大客流和其他可能造成轨道交通发生一条线路全线停运或两条以上线路同时停运的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生化、毒气和放射性污染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乘客等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在轨道交通车站内发生聚众闹事、劫持人质等突发事件。 2.2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可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等级。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习题2教学文案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城市远景人口600万人,出行强度1.61次/(人·日),若未来公交出行比例为52%,轨道交通方式占公交出行比例的45%,线网负荷强度为3.67万人次/(公里·日),试按交通需求推算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解:城市出行总量根据公式Q=m*t=600* 1.61= 966线网规模:L = Q·α·β·K/ γ得L=600×1.61×0.52×0.45×1 / 3.67 = 61.6公里 2.已知某地铁车站拟设计为侧式站台,其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每列车单向上下车人数为1359人,人流密度按0.4平方米/人计算,站台有效长度180米,试求该站台宽度应设计为多少? 解:站台宽度为B1=M*w/L=1359×0.4/180+0.48= 3.5米 1.分析盾构法施工的利弊及适用性。答:盾构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振动小,噪声低等优点,且对隧道上方地面的副作用很小,在松软含水地层中及城市地下管线密布、施工条件困难地段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优点尤为明显。缺点是对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的适应能力差。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太经济。 2.较理想的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型式是什么?为什么?答:较理想的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型式是以放射型路线为基础,在市中心区相交,为了避免中心站超载,各条放射线的交叉点不集中于一点,而是在若干个车站相交。当沿城市边缘地区人口稠密时,应考虑用环线路线。这种类型线网方向可达性较高,减轻市中心区压力,环线加强了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截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通过环线进行疏解,以减轻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3、简述侧式站台与岛式站台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答:岛式车站空间利用率高,可以有效利用站台面积调剂客流,方便乘客使用,站厅及出入口也可灵活安排,与建筑物结合或满足不同乘客的需要。缺点是,车站规模一般较大,不易压缩。侧式车站不如岛式车站站台利用率高,对乘客换方向乘车也造成不便,但由于站台设置在线路两侧,售检票区可以灵活地设置,车站两侧也可结合空间开发统一利用,设置单层车站的条件也优于岛式车站。 4.简述在换乘站设计中如何依据线路位置和客流方向确定换乘关系。答:两条线之间的换乘关系一般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站位条件,在两条交叉的线路一般采用“十”字型换乘、“T”型换乘或“L”型换乘。在两条平行的线路上,可选择“一”字型换乘或“工”字型换乘。换乘站周围的客流来源和方向是在考虑换乘站关系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T”型、“L”型、“工”字型照顾的客流面比较大,可以使车站的客流吸引范围增大,但其客流换乘不如“十”字型和“一”字型。“十”字型和“一”字型换乘站可以提供很好的换乘条件,在换乘客流为主的车站应尽可能采用。 5、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的功能。答:ATP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停车点防护,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列车间隔控制;测速与测距;车门控制;其他功能上述5项功能是ATP系统的主要功能。除此之外,ATP 系统还具有其他一些功能。 6、选线的实施流程:1、确定初步线站位方案;结合沿线主要客流集散点,确定初步线站位方案2、现场踏勘;初步方案确定后,应组织经调、行车、建筑、结构、区间、暖通、车辆等相关专业沿线踏勘,确定工程的重点和难点3、方案优化。结合踏勘情况,落实规划,道路红线,管线,文物及其他控制性建筑物基础资料的收集。4、征求规划部门意见线路方案初步稳定后。根据相关部门意见,进一步完善线路、车站和场段方案5、坐标定线。待可研评审确定列车编组、交路等边界条件后,基本确定线路走向及车站分布方案。 6、轨道交通站点设置的基本原则1、车站设置原则:车站直接服务于旅客,其设置应满足以下原则:1) 应尽可能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为乘客提供方便的乘车条件;2) 在城市交通枢纽、地铁线路之间与其他轨道交会处设置车站,使之与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为乘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3) 应与城市建设密

(完整版)深圳北站

深圳北站 特征码标签特征码 深圳北站是深圳目前唯一的特等站,站址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占地240万平方米。深圳北站是深圳铁路两主三辅客运格局最为核心的车站,也是当前我国建设占地最大、建筑面积最大、接 驳功能最为齐全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铁路新型房站的标志性工程。 深圳北站是深圳铁路四主四辅客运格局(四主为深圳北站、深圳站、深圳机场东站(规划)、深圳坪山站,四辅为福田站、西丽站(规划)、深圳东站、平湖站。)最为核心的车站,也是深圳当前建设占地面积最大、接驳功能最为齐全的特大型综合铁路枢纽,成为我国铁路新型房站的标志性工程,是深圳市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客流 量最大的火车站。 深圳北站是已开通的广深港客运专线(京港客运专线南段)、厦深铁路(杭福深客运专线南段)和规划中的深茂高速铁路,在建的昌 吉赣铁路,规划中的赣深铁路的交汇点及客运枢纽站,和深莞城际铁路(规划中)经停车站,于2007年动工,2011年6月22日试运营。 深圳北站设11个站台(2个侧式站台和9个岛式站台,共20站

台面)20条股道,预计年发送旅客达到5200万人次。其中往广州方向每日发车133对,往香港方向发车60对,最小发车间隔仅为3分钟。 车站位置 2015年,该车站开行深圳北始发往京广高铁,广深港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南广铁路,贵广铁路,渝利铁路,郑西客运专线, 合福高铁沿线的客车。另外逢每周一,五,六,日还会开行至北京西 站和上海虹桥站方向去的高铁动卧。 2018年,将会开通由深圳北站开往香港西九龙站方向去的城际 列车,深圳北站将成为广深港客运专线、新衡阳方向高、中速铁路、 以及杭福深客运专线厦门方向的起讫站,至2020年每年旅客发送量将达到4450万人次。 深圳北站工程有两大亮点。一是与传统火车站相比,深圳北站将公交、地铁、出租、长途客运、小汽车等城市交通形式全部整合进来,旅客在站内就可以享受零换乘的便捷。 二是与国内的火车站都采取的从上层进站、下层出站的人流组织形式不同,为了配合枢纽以步行人流换乘集散交通层为中心的流线组

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公开招聘雇员计划表

考生 性别最高年龄 学历学位 所学专业 职称 与岗位要求有关的其它条件 户籍 建设工程管理师(专 技初级) JT20140083 不限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士及以上本科:0807土建类、081202交通工程、 07070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 划管理 研究生:0814土木工程类 、0823交通运输工程类、0813建筑学通过深圳市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A类),具有初级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 不限 建设工程管理师(专 技中级) JT20140092 不限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士及以上本科:0807土建类、081202交通工程、 07070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 划管理; 研究生:0814土木工程类 、0823交通运输工程类、0813建筑学通过深圳市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A类),具有中级职称或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不限 地铁运营管理师(专 技初级) JT20140102 不限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士 及以 上 本科:0812交通运输类、0803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0806电子信息 类; 研究生:0823交通运输工程类通过深圳市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A类),具有初级职称或全日制本科学历。 不限 综合事务管理师(专 技中级) JT20140111 不限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士及以上本科:010101哲学、0301法学类、050101汉语言文学、050102汉语言、 050301新闻学、1103公共 管理类 研究生:0501中国语言文 学类、0301法学类、1204公共管理类、0503新闻传播学类 通过深圳市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A类),具有中级职称或全日制研究生学历。 不限 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招考单位 招考职位 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公开招聘雇员计划表 职位编号 雇用人数 所需资格条件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