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例子

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例子
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例子

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政府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例如:国家收税后(国家会给鼓励项目优惠税收,压制项目重税,这是一种调控了),会将资金投入社保、公共设施建设等,相当于将比较富裕的人的财富—税,转移给了比较贫穷的人—保险金和工资。(解释下工资,公共设施建设会提供岗位,这就转换成了工资。)这就将财富进行了二次分配,缩短了贫富差距,就再次调控了经济。

目前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所以国家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发展,就利用税收的调节职能来压制,降低二手房买卖的使用年限,规范契税的征收等等;进出口业务可以利用提高进出、口关税税率的方式,促进或者抑制本地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这些都是很具体的例子。

本案例涉及三方当事人:美国ABC卫星公司、某电视台及其税务主管部门。

该电视台与美国ABC卫星公司签订《数字压缩电视全时卫星传送服务协议》.该协议有效期至2006年6月30日。1997年10月19日双方对《协议》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并签订《修正案入根据协议及修正案规定,ABC卫星公司向该电视台提供全时的、固定期限的、不可再转让(除优先单独决定权外)的压缩数字视频服务,提供27MHz带宽和相关的功率所组成的转发器包括地面设备。ABC只传送该电视台的电视信号.该电视台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允许中国省级以上的广播电视台使用其未使用的部分。在ABC提前许可下.该电视台也可以允许非中国法人的广播电视台使用其未使用的部分来传送电视信号。

协议还规定:A.电视台支付季度服务费和设备费;B.订金(此订金用于支付服务期限的头三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服务费);C.为确保电视台向ABC支付服务费和设备费.电视台将于1四6年5月3日向ABC支4寸近200万美元的保证金.保证金将在协议最后服务费到期时使用。

协议签订后,电视台按约定向ABC支付了订金和保证金;此后定期向ABC支付季度服务费和设备费,总计约2200万美元。1999年1月,主管税务稽查局向该电视台发出001号《通知》,要求该电视台对上述费用缴纳相应税款。ABC 对此不服.向对外分局提出复议申请,并按包括订金和保证金在内的收入总额的7%缴纳了税款.合计约150万美元。

同年8月.对外分局做出维持001号《通知》的行政复议决定。ABC据此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01年12月20日,中级人民法院判定维持税务局对外分局对该电视台发出的319号《关于对电视台与ABC卫星公司签署<数字压缩电视全时卫星传送服务协议>所支付的费用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的通知》,同时驳回ABC卫星公司的诉讼请求。

双方的争端焦点在于是否该由我国税务当局向ABC公司征收预提所得税。这一分歧源于双方对电视台向A BC支付的费用性质的认定不同。ABC公司认为该收入属于营业利润,我国税务当局认为该收入属于特许权使用费。

双方争论的焦点

(一) ABC卫星公司收到的是特许权使用费还是营业利润?

当地税务主管部门根据《中美税收协定》第十一条规定,认为是特许权使用费。因为按照《中美税收协定》第十一条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是指使用或者有权使用文学、艺术或科学著作,包括电影影片、无线电视或电视广播使用的胶片与磁带的版权,以及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设计、模型、图纸、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所支付的作为报酬的各种款项,也包括使用或有权使用工业、商业、科学设备或有关工业、商业、科学经验的情报所支付的作为报酬的各项款项。

即特许权使用包括对有形财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电视台利用ABC卫星公司设备的使用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是特许权使用。而我国和美国都是以特许权使用地为特许权使用费来源地,所以应在中国纳税。《中美税收协定》规定对特许权使用费征收10%的预提税,考虑到折旧等因素,对固定资产的价值7折计算.所以对ABC征收7%的预提所得税。

而ABC卫星公司根据《中美税收协定》第五条和第七条规定,认为是营业利润。因为这个收入是靠常年不断的工作取得的积极收入,应属于营业利润。而在中国未设立常设机构,故不应在中国纳税。

(二) 这是否是“使用”?谁是卫星的“使用者”?

税务当局认为特许权使用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使用”并非仅限于有形的使用。卫星转发器具有传输信号的使用功能,电视台需要利用ABC卫星转发器这一使用功能,使其信号被传输至太平洋、美洲等地区。每个转发器的部分带宽均可以被独立地用于传输信号。根据《协议》规定,在正常情况下,卫星中指定的转发器带宽只能用于传输该电视台的电视信号,即这些指定带宽的使用权为该电视台专有。带宽是卫星系统提供的,该电视台有权使用带宽应视为有权使用卫星系统。所以该费用属于特许权使用费,该电视台是卫星的使用者。而ABC卫星公司认为其从事了积极的经营活动,雇佣了人员,用其拥有和运营的设备向电视台提供通讯服务。ABC将设备用于从事自己的业务,并未将设备提供给该电视台从事经营业务。设备本身不能完成ABc据以向该电视台收款的业务。为了运营其卫星系统和有关地面设施,需要ABC人员的连续干预与检测。ABC耗费了巨资设计和发射卫星并安装、运营和维护地面设施。所以,ABC 是卫星的使用人,该电视台只是占用了一个特定的指配频率。“使用”应该理解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而不能扩大解释为“利用工业设备的功能”。

(三) 本案判决是否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原则和惯例?

中国与美国于1984年签订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均规定: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我国税务当局对ABC卫星公司征税.首先适用的是《中美税收协定》。

ABC卫星公司认为跨国征税应该遵循国际惯例。所得税协定是两个主权国家达成的协议,必须按照缔约国双方的意图和预期来解释。而双方的预期和解释只能参照获得全球范围内一致认可的国际税收与协定的原则和实践确定。

而税务当局认为不应该遵循ABC卫星公司坚持的所谓国际惯例。出租卫星通讯线路有复杂的国际背景.根本没有形成国际约束或惯例。

引发的思考

(一) 新行业出现对税制的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贸易和通信业领域的税收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原因是现行的税制比较复杂,在执行时需要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为基础.而通讯业和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国界性、流动性使之无法满足现行税制这一要求。它对税制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税收征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更加频繁。ABC卫星公司税收案反映出来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税收管辖权之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企业会更容易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易的发生地,这将导致交易活动普遍转移到税收管辖权较弱地区进行。

第二.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贸易、通讯业相比税负不公。各国现行税制普遍倡导税收中性原则,这要求征税不能因为企业贸易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电子商务和通讯业都是新兴事物,各国相应的法律框架尚在构筑,还不完善.传统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使得电子商务及通讯行业公司与传统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着税负不公的情况。这将诱导传统企业纷纷迈进“虚拟空间”这个免税区。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甘心大量的税收收入从指缝间溜走,采取新的措施导致新的税负不公。.

第三.税款流失风险加大。对电子商务免税不仅会导致销售税流失,高科技手段也为纳税人针对现行税制合理避税创造了又一机会和手段。取消实体商店和经营场所,就可以不交销售税,冠冕堂皇的享受免税的正当资格。

第四,税收转移问题加剧。税收转移是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税收转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前转、后转和税收资本化。前转是最常见的税收转嫁方式。本案例中.ABC卫星公司就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费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给我方电视台。

第五,“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电子商务不需要从事经营活动的当事人必须在交易地点“出场”,这就产生了对常设机构的认定问题,即位于一国境内的代理软件或服务器,在不需任何雇员到场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固定经营地点或常设机构?在网络交易和通讯业中,服务器或者卫星都允许国内外任何满足条件的客户下载数字化产品或使用其功能,那么该常设机构就可能有多个国家的来源收入,这部分利润如何统计、划分? 而ABC卫星公司认为其从事了积极的经营活动,雇佣了人员,用其拥有和运营的设备向电视台提供通讯服务。ABC将设备用于从事自己的业务,并未将设备提供给该电视台从事经营业务。设备本身不能完成ABc据以向该电视台收款的业务。为了运营其卫星系统和有关地面设施,需要ABC人员的连续干预与检测。ABC耗费了巨资设计和发射卫星并安装、运营和维护地面设施。所以,ABC是卫星的使用人,该电视台只是占用了一个特定的指配频率。“使用”应该理解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而不能扩大解释为“利用工业设备的功能”。

(三) 本案判决是否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原则和惯例?

中国与美国于1984年签订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均规定: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我国税务当局对ABC卫星公司征税.首先适用的是《中美税收协定》。

ABC卫星公司认为跨国征税应该遵循国际惯例。所得税协定是两个主权国家达成的协议,必须按照缔约国双方的意图和预期来解释。而双方的预期和解释只能参照获得全球范围内一致认可的国际税收与协定的原则和实践确定。

而税务当局认为不应该遵循ABC卫星公司坚持的所谓国际惯例。出租卫星通讯线路有复杂的国际背景.根本没有形成国际约束或惯例。

引发的思考

(一) 新行业出现对税制的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贸易和通信业领域的税收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原因是现行的税制比较复杂,在执行时需要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为基础.而通讯业和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国界性、流动性使之无法满足现行税制这一要求。它对税制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税收征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更加频繁。ABC卫星公司税收案反映出来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税收管辖权之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企业会更容易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易的发生地,这将导致交易活动普遍转移到税收管辖权较弱地区进行。

第二.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贸易、通讯业相比税负不公。各国现行税制普遍倡导税收中性原则,这要求征税不能因为企业贸易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电子商务和通讯业都是新兴事物,各国相应的法律框架尚在构筑,还不完善.传统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使得电子商务及通讯行业公司与传统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着税负不公的情况。这将诱导传统企业纷纷迈进“虚拟空间”这个免税区。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甘心大量的税收收入从指缝间溜走,采取新的措施导致新的税负不公。.

第三.税款流失风险加大。对电子商务免税不仅会导致销售税流失,高科技手段也为纳税人针对现行税制合理避税创造了又一机会和手段。取消实体商店和经营场所,就可以不交销售税,冠冕堂皇的享受免税的正当资格。

第四,税收转移问题加剧。税收转移是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税收转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前转、后转和税收资本化。前转是最常见的税收转嫁方式。本案例中.ABC卫星公司就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费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给我方电视台。

第五,“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电子商务不需要从事经营活动的当事人必须在交易地点“出场”,这就产生了对常设机构的认定问题,即位于一国境内的代理软件或服务器,在不需任何雇员到场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固定经营地点或常设机构?在网络交易和通讯业中,服务器或者卫星都允许国内外任何满足条件的客户下载数字化产品或使用其功能,那么该常设机构就可能有多个国家的来源收入,这部分利润如何统计、划分? 而ABC卫星公司认为其从事了积极的经营活动,雇佣了人员,用其拥有和运营的设备向电视台提供通讯服务。ABC将设备用于从事自己的业务,并未将设备提供给该电视台从事经营业务。设备本身不能完成ABc据以向该电视台收款的业务。为了运营其卫星系统和有关地面设施,需要ABC人员的连续干预与检测。ABC耗费了巨资设计和发射卫星并安装、运营和维护地面设施。所以,ABC是卫星的使用人,该电视台只是占用了一个特定的指配频率。“使用”应该理解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而不能扩大解释为“利用工业设备的功能”。

(三) 本案判决是否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原则和惯例?

中国与美国于1984年签订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均规定: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我国税务当局对ABC卫星公司征税.首先适用的是《中美税收协定》。

ABC卫星公司认为跨国征税应该遵循国际惯例。所得税协定是两个主权国家达成的协议,必须按照缔约国双方的意图和预期来解释。而双方的预期和解释只能参照获得全球范围内一致认可的国际税收与协定的原则和实践确定。

而税务当局认为不应该遵循ABC卫星公司坚持的所谓国际惯例。出租卫星通讯线路有复杂的国际背景.根本没有形成国际约束或惯例。

引发的思考

(一) 新行业出现对税制的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贸易和通信业领域的税收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原因是现行的税制比较复杂,在执行时需要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为基础.而通讯业和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国界性、流动性使之无法满足现行税制这一要求。它对税制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税收征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更加频繁。ABC卫星公司税收案反映出来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税收管辖权之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企业会更容易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易的发生地,这将导致交易活动普遍转移到税收管辖权较弱地区进行。

第二.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贸易、通讯业相比税负不公。各国现行税制普遍倡导税收中性原则,这要求征税不能因为企业贸易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电子商务和通讯业都是新兴事物,各国相应的法律框架尚在构筑,还不完善.传统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使得电子商务及通讯行业公司与传统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着税负不公的情况。这将诱导传统企业纷纷迈进“虚拟空间”这个免税区。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甘心大量的税收收入从指缝间溜走,采取新的措施导致新的税负不公。.

第三.税款流失风险加大。对电子商务免税不仅会导致销售税流失,高科技手段也为纳税人针对现行税制合理避税创造了又一机会和手段。取消实体商店和经营场所,就可以不交销售税,冠冕堂皇的享受免税的正当资格。

第四,税收转移问题加剧。税收转移是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税收转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前转、后转和税收资本化。前转是最常见的税收转嫁方式。本案例中.ABC卫星公司就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费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给我方电视台。

第五,“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电子商务不需要从事经营活动的当事人必须在交易地点“出场”,这就产生了对常设机构的认定问题,即位于一国境内的代理软件或服务器,在不需任何雇员到场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固定经营地点或常设机构?在网络交易和通讯业中,服务器或者卫星都允许国内外任何满足条件的客户下载数字化产品或使用其功能,那么该常设机构就可能有多个国家的来源收入,这部分利润如何统计、划分? 而ABC卫星公司认为其从事了积极的经营活动,雇佣了人员,用其拥有和运营的设备向电视台提供通讯服务。ABC将设备用于从事自己的业务,并未将设备提供给该电视台从事经营业务。设备本身不能完成ABc据以向该电视台收款的业务。为了运营其卫星系统和有关地面设施,需要ABC人员的连续干预与检测。ABC耗费了巨资设计和发射卫星并安装、运营和维护地面设施。所以,ABC是卫星的使用人,该电视台只是占用了一个特定的指配频率。“使用”应该理解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而不能扩大解释为“利用工业设备的功能”。

(三) 本案判决是否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原则和惯例?

中国与美国于1984年签订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均规定: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我国税务当局对ABC卫星公司征税.首先适用的是《中美税收协定》。

ABC卫星公司认为跨国征税应该遵循国际惯例。所得税协定是两个主权国家达成的协议,必须按照缔约国双方的意图和预期来解释。而双方的预期和解释只能参照获得全球范围内一致认可的国际税收与协定的原则和实践确定。

而税务当局认为不应该遵循ABC卫星公司坚持的所谓国际惯例。出租卫星通讯线路有复杂的国际背景.根本没有形成国际约束或惯例。

引发的思考

(一) 新行业出现对税制的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贸易和通信业领域的税收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原因是现行的税制比较复杂,在执行时需要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为基础.而通讯业和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国界性、流动性使之无法满足现行税制这一要求。它对

税制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税收征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更加频繁。ABC卫星公司税收案反映出来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税收管辖权之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企业会更容易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易的发生地,这将导致交易活动普遍转移到税收管辖权较弱地区进行。

第二.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贸易、通讯业相比税负不公。各国现行税制普遍倡导税收中性原则,这要求征税不能因为企业贸易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电子商务和通讯业都是新兴事物,各国相应的法律框架尚在构筑,还不完善.传统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使得电子商务及通讯行业公司与传统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着税负不公的情况。这将诱导传统企业纷纷迈进“虚拟空间”这个免税区。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甘心大量的税收收入从指缝间溜走,采取新的措施导致新的税负不公。.

第三.税款流失风险加大。对电子商务免税不仅会导致销售税流失,高科技手段也为纳税人针对现行税制合理避税创造了又一机会和手段。取消实体商店和经营场所,就可以不交销售税,冠冕堂皇的享受免税的正当资格。

第四,税收转移问题加剧。税收转移是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税收转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前转、后转和税收资本化。前转是最常见的税收转嫁方式。本案例中.ABC卫星公司就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费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给我方电视台。

第五,“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电子商务不需要从事经营活动的当事人必须在交易地点“出场”,这就产生了对常设机构的认定问题,即位于一国境内的代理软件或服务器,在不需任何雇员到场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固定经营地点或常设机构?在网络交易和通讯业中,服务器或者卫星都允许国内外任何满足条件的客户下载数字化产品或使用其功能,那么该常设机构就可能有多个国家的来源收入,这部分利润如何统计、划分? 而ABC卫星公司认为其从事了积极的经营活动,雇佣了人员,用其拥有和运营的设备向电视台提供通讯服务。ABC将设备用于从事自己的业务,并未将设备提供给该电视台从事经营业务。设备本身不能完成ABc据以向该电视台收款的业务。为了运营其卫星系统和有关地面设施,需要ABC人员的连续干预与检测。ABC耗费了巨资设计和发射卫星并安装、运营和维护地面设施。所以,ABC是卫星的使用人,该电视台只是占用了一个特定的指配频率。“使用”应该理解为积极主动的活动,而不能扩大解释为“利用工业设备的功能”。

(三) 本案判决是否应该遵循国际通用的原则和惯例?

中国与美国于1984年签订的《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均规定: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我国税务当局对ABC卫星公司征税.首先适用的是《中美税收协定》。

ABC卫星公司认为跨国征税应该遵循国际惯例。所得税协定是两个主权国家达成的协议,必须按照缔约国双方的意图和预期来解释。而双方的预期和解释只能参照获得全球范围内一致认可的国际税收与协定的原则和实践确定。

而税务当局认为不应该遵循ABC卫星公司坚持的所谓国际惯例。出租卫星通讯线路有复杂的国际背景.根本没有形成国际约束或惯例。

引发的思考

(一) 新行业出现对税制的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贸易和通信业领域的税收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原因是现行的税制比较复杂,在执行时需要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为基础.而通讯业和电子商务的数字化、无国界性、流动性使之无法满足现行税制这一要求。它对税制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税收征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更加频繁。ABC卫星公司税收案反映出来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税收管辖权之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企业会更容易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易的发生地,这将导致交易活动普遍转移到税收管辖权较弱地区进行。

第二.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贸易、通讯业相比税负不公。各国现行税制普遍倡导税收中性原则,这要求征税不能因为企业贸易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电子商务和通讯业都是新兴事物,各国相应的法律框架尚在构筑,还不完善.传统的征管手段相对落后,使得电子商务及通讯行业公司与传统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着税负不公的情况。这将诱导传统企业纷纷迈进“虚拟空间”这个免税区。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甘心大量的税收收入从指缝间溜走,采取新的措施导致新的税负不公。.

第三.税款流失风险加大。对电子商务免税不仅会导致销售税流失,高科技手段也为纳税人针对现行税制合理避税创造了又一机会和手段。取消实体商店和经营场所,就可以不交销售税,冠冕堂皇的享受免税的正当资格。

第四,税收转移问题加剧。税收转移是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税收转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前转、后转和税收资本化。前转是最常见的税收转嫁方式。本案例中.ABC卫星公司就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费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给我方电视台。

第五,“常设机构”的概念受到挑战。电子商务不需要从事经营活动的当事人必须在交易地点“出场”,这就产生了对常设机构的认定问题,即位于一国境内的代理软件或服务器,在不需任何雇员到场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固定经营地点或常设机构?在网络交易和通讯业中,服务器或者卫星都允许国内外任何满足条件的客户下载数字化产品或使用其功能,那么该常设机构就可能有多个国家的来源收入,这部分利润如何统计、划分?

税收是什么?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日本小川乡太郎说:“税收就是国家为了支付行政经费而向人民强制征收的财物。”英国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在合著的《税收经济学》中说:“税收是由政府机构实行不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那么,税收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向单位或个人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这一概念包含以下要点:

1.税收的主体。税收的主体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是指由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一定数量居民生存的一定领域建立的,凭借有组织暴力,并以全社会的名义实行阶级统治的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且阶级斗争激烈时产生的。例如古埃及、古罗马,现代的英国、美国、瑞士、日本等。纳税主体是单位和个人。单位包括经济组织和机关或团体,其中经济组织是指组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种专业机构,如企业、专业公司、银行等;个人是指自然人。征税主体凭借政治权力向纳税主体征税。

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关系是:征纳双方中,征税主体处于主动地位,纳税主体外于被动地位,必须无条件服从征税主体;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是一对矛盾,征税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纳税主体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办法,关键是解决国家税收政策的制定及税收法制的健全与完善;征纳双方代表相应的利益,征税主体代表整体利益,纳税主体代表局部利益;征纳双方共同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征税主体不生产社会产品,但却参与纳税主体生产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征纳双方形成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2.税收目的。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这是税收的目的。无论是用来取得财政收入还是用来调节经济,税收都是为实现国家的职能服务的,这是一切国家税收的共性,既是税收的始发目的,也是税收的最终目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目的,税收也是一样。明确税收的目的才能明确什么是税收。我们先看如下事实:当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的时候,税收就产生了并为国家取得谷物、蔬菜、皮革等物品,供统治阶级享受。我国夏代向平民征收的贡,是豢养国家机器的物质来源,春秋时期向臣属征收的车马兵甲用于国家对内对外的战争,汉代向商人征收的缗钱税是国家为了贯彻重本抑末政策和缓解财政困难才开征的。1799年英国开征的所得税是为了筹集英法战争经费;18世纪西方各国征收的反倾销关税是为了抵制他国商品倾销,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美国现代征收的限制消费税是为了限制某些特定消费和行为的发生;伊朗对市街征收的未利用土地税是为了促使土地的有效利用。所有的税收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古往今来,还没有不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税收例子。

税收既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那么它是怎样为国家职能服务的呢?首先,我们应明白国家职能有哪些。概括地说,国家职能可分为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主要是实行阶级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另外对外侵略扩张和反侵略反扩张。经济职能主要是组织经济建设,干预经济生活,维持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也可分为对内和对外的职能:对内主要实行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和组织经济建设;对外主要是推行侵略扩张,防御别国侵略,保护领土完整和维护本国权益。国家要实现这些职能,必须依赖于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一系列国家机器来完成,亦必须依赖于财政、信贷、罚没、价格和税收等一系列经济手段来完成。否则国家是无法生存的。

税收就是国家运用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它一方面通过无偿强制的征收,取得资财,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象石油使机器得以运转一样使国家机器顺利运转;另一方面,它通过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社会经济施加影响和干预,象杠杆使物体得以平衡一样使国民经济得以长期有效地运行,促进经济的发展。

从税收的目的上可以看出税收同国家的关系。税收同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具体体现在:首先,税收是构成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赋税是官僚、军队、教士和宫廷的生活源泉。一句话,它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强有力的政府和繁重的赋税是同一个概念。”其二,税收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马克思说:“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只有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国家才能巩固和强大。税收虽然表现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实际上国家通过税收取得财政收入,能够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发挥调节、控制和促进作用,为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第三,税收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税收通过税收制度加以规定,税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国家通过制定税收制度,为在国家中居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服务。归纳起来说,税收是国家手中的财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另一方面,税收的产生和存在由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所决定。没有国家,也就没有国家职能,也就无需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税收。税收的生命同国家共始终。

3.税收的征收形式。税收表现为国家取得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份额,可以是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税收是国家取得的财政收入,其征收形式则只能是实物和货币。实物与货币是税收的物质内容。力役虽也是税收的征收形式,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征收形式,其最终还是以实物形式为其物质内容的。

4.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外部特征。税收固有的外部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它是税收概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下要专门讨论。

5.税收的本质。税收虽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但从本质上看则体现一种分配关系。取得财政收入是税收的表象,实际上国家利用税收取得财政收入,必定发生同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之间对社会产品的征纳关系。这种征纳关系是一种利益分配关系,是税收的本质。以下有专门讨论。

认识税收的定义,应当把握以上几个基本要点。

一是税收收入的增加使政府可支配收入增加,这样政府可扩大支出,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二是,税收的增加意味着地方的工商业水平比较好,因为企业整体的税负是既定的。

举例:为限制进口的汽车,提高关税。让其售价偏高大家不买。

为控制房地产,提商税收。为加快农业发展,农业免税。

说白了就是一个杠杆的作用。

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税种、税率、减免税、税负、征管等要素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影响经济发展。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当税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税种对经济的影响。每个税种都有它的征收目的和范围。一般来说,主体税种侧重组织财政收入,税基广,具有普遍调节经济的作用;其他税种侧重调节某种经济行为,且有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

2.税率对经济的影响。税率是税制核心,它对企业实现的收益进行分配,确定国家与企业各占份额,最终确定财产归属。税率高低表明国家征税深度,亦称调节经济的程度。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用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表明,税收随税率增大而增大,当税率超过纳税人承受能力时,税收就随税率增大而减少。可见,税率适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税率过高则影响经济发展。

3.减税对经济的影响。减税产生扩张效应,如:刺激民间投资和需求、吸引外资、促进资本在地区之间和国际之间流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经济发展后劲。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采取了一轮又一轮的减税措施,但并没有减少税收总收入。各国减税后,宏观税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上升趋势。我国现行减免税虽有多种形式,但都是为了支持、鼓励、保护和照顾某类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发展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其中许多减免税带有歧视性,不但减少财政收入,而且影响企业公平竞争。中国应当选择无歧视性的减税政策。

4.税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也反映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把企业利润都拿走,资源由国家配置。发展市场经济,就要让企业有利可图,以激励民间投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增加经济活力。如果国家征税后,大多数企业微利甚至亏本,就会妨碍民间投资,削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影响经济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用税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一般不能把税收用于盈利性的生产投资,否则,国家配置资源,加重企业负担,部分企业受益,容易产生腐败,导致企业竞争不公平,影响市场经济发展。所以,税负高低关系到资源是由国家计划配置还是由市场配置,关系我国经济转轨和旧体制复归。

5.税收征管对经济的影响。税制靠征管来落实。科学严密的征管,不仅可以正确贯彻落实税收政策,把应收的税征上来,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而且可以发现税制中的问题,促进税制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可以方便纳税人,节省纳税人办税时间。反过来说,征管疏漏,税款流失,造成实际税负低于名义税负,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引起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影响经济发展。

一、调节需求总量:税收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以促进经济稳定(一)运用税收对经济的内在稳定功能,自动调节总需求。累进所得税制可以在需求过热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课税,以抑制过度的总需求;反之,亦然。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二)根据经济情况变化,制定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在总需求过度引起经济膨胀时,选择紧缩性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税率、增加税种、取消某些税收减免等,扩大征税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压缩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反之,则采取扩张性的税收政策,如降低税率、减少税种、增加某些税收减免等,减少征税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

二、调节经济结构:(一)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税收涉及面广,通过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可以鼓励薄弱部门的发展,限制畸形部门的发展,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二)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通过税收配合国家价格政策,运用高低不同的税率,调节产品之间的利润差别,促进产品结构合理化。(三)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对生活必须消费品和奢侈消费品采取区别对待的税收政策,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三、调节收入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决定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拉大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客观上要求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这种收入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公平收入分配。通过开征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可以适当调节个人间的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鼓励平等竞争。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资源等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平等竞争,需要通过税收进行合理调节,以创造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优化税收服务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

新《税收征管法》第一次将税收服务纳入税收征管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纳税服务工作的确立提出了法律上的依据和要求。结合税收特点,充分发挥国税职能作用,搞好优质服务,这不仅可以融洽征纳关系,也是优化税收环境的需要

。因此,优化税收服务成为当前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应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当前基层税务机关在优质服务上存在的不足

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只有有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也只有有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税收的高速增长。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既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几年来,馆陶县国税局在全县行风评议中连续夺冠,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成绩面前的不足,在为纳税人服务方面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近期,为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服务工作,我们深入辖区企业和纳税人中间,进行了广泛调研,经过在与纳税人面对面的座谈和交心,一些纳税人坦诚地道出了他们在服务上的新的要求和国税部门在纳税服务上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执法问题。希望不要再出现以往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虚收。在以往季度、半年、年终等重要时间阶段,基层征收机关存在重任务轻服务现象,这也是历年来国税一些领导和干部的一种思维定式,至今给纳税人留下阴影。二是“管理者”思想的问题。纳税人反映,随着全县国税行风建设的深入持久的开展,基层国税机关和税务干部以往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在为纳税人的服务态度上有了很大改进,但一些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公仆意识仍然不牢固,管理者思想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管理者”思想作怪,唱高调摆架子,遇到纳税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官腔十足,有管理身份的优越感。三是支持帮扶力度还需要加大。一个时期以来,国税机关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执行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上,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帮扶上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四是税法宣传和服务手段、形式、内容上单调。纳税人迫切希望税务机关提供更加便捷的税收信息反馈和政策指导咨询,形式和内容上要继续创新,使纳税人真正从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中受益。

面对新形势下纳税人对我们税务机关的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认真研究解决税收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基层国税机关搞好优质服务,必须做到“三个转变”“三个促进”

搞好优质服务,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必须树立公仆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以规范公正的执法,优质高效的服务、真正从思想上和感情上拉近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距离,做到三个转变:1、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在以往的工作中,税务机关的管理力度要远远大于服务力度。但随着法制化大环境的形成和纳税人纳税意识的不断提高,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的工作重心需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纳税人做好深入细致的税法宣传和服务。从近年来查出的很多纳税问题看,大多数属过失性违法,而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对过失、故意违法的处罚都是一样的,这样一来,纳税人反映就比较强烈。这里面虽然有税法设置的原因,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税务机关工作还不到位,为纳税人进行纳税服务和纳税指导还有缺陷。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就是要求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新的形势下,走出原来征收干部完任务、稽查干部找毛病的思维模式和误区,承担起为纳税人在纳税方面释疑解难的义务和责任,真正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站在纳税人角度上换位思考,为纳税人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服务和税法咨询。2、从传统手段向信息手段转变。为纳税人提供信息性服务,是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一项重要工作。上半年,我们已在全县500多户纳税人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发放了征求意见卡,从纳税人反馈的意见看,他们最企望的是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能为纳税人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对纳税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可以减少纳税人过失性违法,降低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同时也减少了税收征管难度。过去,我们在信息性服务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每月、季度、半年和年终按区域和行业划分,给纳税人开辅导课,讲解税收政策,听纳税人反映疑难问题,免费向纳税人发放有关税收资料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税收信息服务必须更加及时快捷,提高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因此,我们国税局下半年已在办税服务大厅安置了税收政策触摸屏,宣传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国税局各所、科室的职能分工等,使纳税人能在第一时间内全面快捷地了解所需各种信息。3、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应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注意倾听纳税人的呼声,切实解决纳税人在纳税中存在的问题。要特别关注在工作实践中国家政策没有考虑到,纳税人又有反映的一些问题。国家的税收政策,通常是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制定的,对于税收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性问题,凡纳税人有反映的,基层税务机关作为执行单位,就应主动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主动肩负起服务的责任。做到“符合政策的坚决办、手续齐全的立即办、行动不便登门办、有困难的帮助办、复杂事情协调办、份外事情协助办”,及时解决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做纳税人的贴心人。

搞好优质服务,还应以行风建设、文明创建、基层规范化管理为依托实现“三个促进”:1、以文明创建促进优质服务。广泛开展争创

“文明税务所”“最佳办税服务厅”“青年文明号”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大创建文明税务分局(所)、文明办税服务厅力度。把办税服务厅和基层税务分局变为纳税人的温暖之家,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真正从感情上拉近与纳税人的距离。2、以行风建设促进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对行风建设的认识,明确

“让社会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纳税人满意”的目标,自我加压,找准问题,以查促纠。通过在企业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特邀监察员和义务监察员的方式,定期征求他们对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认真进行对照检查,举一反三,找出原因,限期改正。3、以基层规范管理促进优质服务。把规范管理的重点放到漏征漏管、一般纳税人认定、专用发票发售管理、重点税源管理、小规模纳税人定额等关键环节,细化各项制度和责任。加大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部位和环节的监督力度。

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必须结合税收特点,充分发挥国税职能作用

1、做好规范执法的税官。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只有依法治税,规范执法,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只有在服务中全面掌握纳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才能赢得企业对税收工作的支持、参与和配合。比如,按照税收优惠政策,一些福利企业和出口企业的税收,应即征即退或先征后退。数年来,我局就把优质服务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相结合,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凡符合政策规定应退税的企业,都做到主动为企业退税。几年来,已为20余户(次)企业直接减免(含免抵税款)、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税款上百万元,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2、做好铺路搭桥的“红娘”。基层税务机关有较宽的信息渠道,税务人员在工作中对整个税源情况比较清楚。因此,在服务中要及时为纳税人传递沟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为企业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信息帮扶,增加企业效益。要把服务重点放在为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寻求信息帮扶上,使其能尽快摆脱困境。几年来,我局坚持深入辖区宣传国家的有关税收政策,为纳税人提供经营销售信息达200多条,送法上门上千次。

3、做好保驾护航的卫士。要从税源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在与各项税收政策相吻合的同时,尽力让纳税人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要用足用好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凡符合国家税法,符合税收管理权限规定等原则,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做到既用政策调控税收,又用政策扶植税源,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4、做好献计献策的参谋。税收工作既是调节经济的扛杆,又是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工具。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要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发挥自身优势,选择对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做为重点帮促对象。我局数年来一方面充分发挥税源大户驻厂员的作用,积极参与企业谋划,为企业培训财会人员,搞好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把下岗职工做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帮扶对象,采取送温暖、送信息、送优惠,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方便,搞好服务。

5、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员。把纳税人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当前税收宣传的重点,如:税务登记证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年审、撤户,哪些企业和产品可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为做好此项工作,仅今年税收宣传月期间,我局就印制了15000多份《税收征管法》、《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一般纳税人认定须知、优惠政策等宣传单,派出100名(次)干部,分成12

个税法宣传小组,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开展税法进社区宣传活动,在宣传中针对纳税人关心的问题,把下岗职工在就业、个体户起征点等优惠政策作为宣传侧重点,作为主要宣传内容,使群众和纳税业户明白了哪些个体户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也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减少了不少麻

烦。

6、做好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员。凡年初上级下达税收计划、季度、年终任务进展完成情况,工作有重大举措,我们国税机关都主动及时向地方政府领导进行汇报,使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税的工作情况,以取得对国税工作强有力的支持。主动协调好与公安、工商、地税、检察、法院等系统的关系,确保关系融洽,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为此,我局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与公安局联合成立了公安室,对群众举报的各类税务违法案件都做到及时互通情况,定期交换意见,各方合作非常融洽愉快;定期请县委、政府、人大代表对国税工作进行督导,使社会各界对国税既加强了监督,也增加了了解。

税收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税收与经济是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税收应该也能够为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贡献。”在京出席全国人代会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省地税局局长唐志萍说。

唐志萍代表说,我省地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为各级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证。在税收工作中,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到税收上来。

二是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近年来,全省地税机关不断强化税收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就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大力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优化税收服务、加强政行风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大发展、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三是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改善民生等经济社会重点工作开展。在地方税权有限的情况下,围绕全省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每年减免税收都在12亿元以上,有力推动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国企改革、工业提速增效、民营经济发展和服务业跨越、下岗再就业、棚户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经济社会重点工作的发展。

对于未来我国地方税制改革的方向,唐志萍代表认为,一是应抓紧进行资源税改革。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革资源税费制度,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尽管近年来国家对现行资源税进行了多次调整,提高了煤炭等资源类产品的资源税税额,但这种调整还是远远跟不上产品价格的上涨,应该及时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当务之急就是抓紧推进资源税的全面改革和完善,使资源税由过去的“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按照现行税收分成体制,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资源所在地群众的生存、生活和生产问题。

二是应抓紧开征物业税。物业税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税收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大中城市中居民住房不均衡的现象愈发严重,少数富人拥有多套住房,而部分低收入者无房可住。今后如果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开征物业税,能从一定程度上调控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效缓解这种不平衡现象,同时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应抓紧开征环境税。环境税的研究开征已被写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说明环境税问题已经进入了政府部门的视野。目前我国企业在使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上付出的成本很低,企业缴纳排污费的积极性很低,欠缴情况很严重,征收的难度也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依据不足。将目前对企业征收的排污费上升为环境税,将使国家对企业排污行为征收相应补偿的法律依据大大加强,将进一步增强这项收入的刚性和稳定性。

来源:吉林日报2008年3月15日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第10期(总第239期) 2003年10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Number10(General Seri al No 239) October,2003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 杨晓萌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而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消耗和惊人的损失浪费,并由此带来了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协调发展已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关键词:生态环境;税收制度;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 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3)10-0077-0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同样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方面,经济 持续、稳定、高速 增长是我国的中心任务。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状况的形势十分严峻:人均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和森林蓄积量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1/5,1/4,1/10。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其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有的资源甚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这种极大的数字反差已经反映出我国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据估计,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0亿元。基于以上国情,积极探索并使用税收政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超乎寻常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税制中环境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运用税收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在许多税种的具体规定中都体现环境保护的意图或作用。 1 增值税 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或减半征收。如 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余弃物油母页岩生产加工的页岩油及其他产品,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废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再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 以上货物的增值税即征即退。 利用煤矸石、煤泥、游牧沿河风力生产的电力 其增值税减半征收。 2 消费税 消费税的税目分类已经充分体现出 寓禁于征 的税收目的。如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卷烟、鞭炮、焰火、汽油、柴油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入征收范围。从消费税税率设置上也体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如对小汽车按气缸容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3 内资企业所得税 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物为主要生产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1)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在 资源综合利用目 收稿日期:2003-09-01 作者简介:杨晓萌(1981-),女,辽宁大连人。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学院·091·沈超·09271143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正文】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道德、、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论我国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税收征收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行政执法过程。因此,税收征纳各方只有按照财税政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自己的征纳税活动,依法行使征税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才能形成规范、有序的征纳关系和良好的税收征纳环境。当前,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我国正在积极建立统一、公平、法治、开放的税制。 为了保障新税制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工作,适应加入WTO和推进依法治税的需要,必须对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构建统一、公正、效率的税收程序法律体系,为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和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以充分发挥税收在组织收入、调控经济中的职能作用。 一、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形成、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形成。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律制度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依据税收征管的立法情况,可以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专门立法阶段。这一阶段自建国至1986年4月21日颁布《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前。为了统一全国财经政策,前政务院于1950年1月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统一的税收法规,即《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是一部综合性的税收法规,不仅对货物税、工商业税等14种税的实体问题进行了规定,而且还规定了高度统一的税收管理体制,即税收立法权和税种的开征、停征、税目与税率增减调整的权力都归中央,税收的减免权大部分由中央政府掌握,各级税务机关受上级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等,避免无谓的财税风险。因此,《要则》是一部“实体”与“程序”规范不分的法规。由于我

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税收的宏观调控和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被忽视,税收法制不健全,《要则》颁布后的很长时期一直没有制定专门的税收征管法,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的规定分散在各个实体税收法规之中,税收征管的程序法律制度处于“分散”状态。 第二阶段,统一立法阶段。这一阶段自1986年4月21日至1992年12月31日,即《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阶段。为了改变税收征管制度分散、混合、不规范的状况,适应当时正在进行的税制改革,1986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制度开始单独立法,初步实现了税收征管制度的统一化和法制化,对于促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条例》存在不少缺陷:一是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的适用不统一、不规范;二是税收行政执法权薄弱;三是税收征管法规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四是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和税务人员执法的制约不够;五是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的法律效力有待提高等。 第三阶段,开始进入法治化阶段。这一阶段自1993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正式实施至今。1992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于1993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个别条款作了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我国调整税收征纳程序关系的第一部法律,是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基本法。为了保证《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效实施,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颁布了《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发票管理办法》、《税务稽查工作报告制度》等。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颁布与实施,使税收征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浅析关于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论文从税制结构、立宪、环保3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税收制度经历了数次改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税制结构的缺陷 (-)税种结构不科学 经过多次税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流转税、所得税为主体,以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助税种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复合税制体系,且现行税制已经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但是,从主体税种的收入上看,所得税收入近儿年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近儿年一直维持在近70% 的高水平。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在充分发挥收入功能、保障税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弱化了所得课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而来源高收入者的比例还很低。2002-2004年,来自工资、薪金所得项LI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当年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 35%、52.32%、54.13%, 3年平均为50.93%。据统计,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如今,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改变。 (二)主要税种存在的问题 以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优化中应该格外注意的一个税种。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分人、分所得项目分别征收方法,不同项目之间的税率不同,税负轻重不一,存在问题很多。在整个税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偷逃税范围最大、各方面干扰最重、征收难度最大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增值税的设计与征管环境不配套,致使偷税、避税、逃税现象大量存

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本文分析了征收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外环境保护税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污染;法律的思考 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使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面临严峻挑战,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目前我国较多采用的是直接管制措施,例如规定排污标准、征收排污费,这些措施将污染者置于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其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环境保护税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措施,能够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取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我国现阶段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种。本文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一、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理论依据 (一)外部性理论

英国“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最主要的经济学依据〔1〕(P29)。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2〕(P569)。根据外部性理论,企业或个人在追求利润或利益最大化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得其他微观经济主体(企业或个人)的福利减少,形成外部不经济;同时,在代际之间也存在外部效应,上代人对资源的过度浪费和污染,也会造成下代人福利的减少。按照庇古的分析,自然环境为生产者提供的服务,并未在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中反映出来,因而会造成生产企业花费的成本与社会花费的成本之间的差异,这种边际净私人产品和边际净社会产品的差额即私人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成本。这种以危害自然为表现形式的外部性成本发生在市场体系之外,因而不能在市场上自行消除,只有政府采取税收形式,才能把污染成本增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假定政府征收等于边际污染成本的税收,那么可以使污染者的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即把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内在化〔2〕(P576),使其面对真实的成本和收益。如果没有内部化,一些行为的经济成本就不会被考虑,如果外部费用没有成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因素,就会引起严重的市场扭曲。〔3〕理论上把对单位污染所征的等于污染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的税收称为庇古税。此后,学者西蒙斯进一步发展了外部性理论,提出“社会成本”概念,认为企业应当承担其所造成的外部社会成本。因而,降低资源的社会成本,需要把外部性转移至企业内部,提

论述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概要:针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和金融开放加快都需要健全和完善文化体制和文化建设。社会基础、专业技术以及高端品质的文化体制和社会意识,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行业至关重要。 如果透彻分析当前全球面临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就会发现其独特性来自于国家文化意识和文化体制,就会发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对国家经济的利益支持。 以美国为例,观察美国非常独特的金融危机模式,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美国作为金融危机受害国,美元却受到极大的追捧和持有,完全有违于金融危机冲击货币和投资偏好这一普遍规律,全球都在积极购买美国国债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和例证。这种独特的现象来自于什么呢?据笔者观察,来自于美国有效和积极的文化战略和意识。也就是说,美国文化概念高度集中于对美国经济金融问题的表述,美国发达的网络和媒体的焦点都集中于美国的问题、压力、矛盾和困难,而严重忽略美国的实力、势力和地位,进而造成全球采取救助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倡议和行动。但实际上,发达国家才是财富积聚的主要地区,是经济发达繁荣的重要力量,更是经济体制和货币模式的主宰。 美国文化战略的有效性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07年7月美国暴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但是美国经济依然世界第一。美国经济率先发达国家走入经济复苏,美国金融率先国际金融进入稳定盈利,在此过程中美国的文化基础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因为美国文化的底蕴在于风险意识、紧迫意识、改革意识,进而不断渲染自己的问题,不断表述自己的压力,而不是宣传自己的优势、实力乃至霸权。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金融文化意识值得反思。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我们的总结和回顾更多停留在进步与发展层面,对问题和困难有所忽略,这是我们发展观念的巨大误区。其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意识以突出进步与发展为主,但结果却承受了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的汇率改革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状况,尤其是国情与特色。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金融危机,中国受到的打击和冲击并不亚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中汇率是一个重要环节,进而带来观念、制度和效率的严重不足与滞后。这就需要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向与模式,尤其是文化体制和观念的偏差带来对专业金融的认识不足和错觉。我们的金融改革过于注重形式上与国际接轨,严重忽略精神、文化和品质的对接,进而造成形似神不似的面子工程,使得我们的经济利益和金融利润受损,不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和长远的发展,所以说,怎样改变自己的文化意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30年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优良品德体现在全民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社会普遍性的文化概念是国家利益、企业责任和社会道德,先人后己、先大家后小家,这种朴素的文化概念使整个国家发展起来。然而市场经济改革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单纯的市场化、利润化、商业化出现一些发展扭曲现象,进而破坏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以文化体制、意识、观念的全面修复和改革,来促进和刺激中国经济正常、合理和高效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论证,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和金融

税收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doc

税收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纳税人 B.税率 C.课税对象 D.纳税义务 2.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A.课税对象 B.税收优惠 C.税率 D.计税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征税人 B.课税对象 C.纳税人 D.纳税义务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税收作用的是()。 A.实现国家职能 B.稳定经济 C.收入再分配 D.配置资源 5.税收部门规章是由()审议通过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6.《个人所得税法》是由()制定颁布实施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大授权国务院 C.国务院 D.财政部 7.我国税法构成要素中,能够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8.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种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转税的有()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土地增值税 9.我国的营业税的有关规定,营业额达到或者超过一定标准的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该标准的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 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 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 10.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税率形式属于()。 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11.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是()。 A.税基式减免 B.税率式减免 C.税额式减免 D.法定式减免 1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按税法规定,可以按扣除1600元后的金额计算应纳税额,该1600元指的是()。 A.起征点 B.免征额 C.税率式减免 D.税额式减免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具有( )特征。 A.无偿性 B.收益性 C.强制性 D.固定性 2.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原则的有()。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效率原则 D.无偿原则

表格_典型实例

典型实例—温馨设计装饰公司主页 参考书目: 《新编Dreamweaver 8 中文版商业网站设计入门与提高》 P87页6.6 典型实例—温馨设计装饰公司主页 下面以温馨设计装饰公司主页的制作为例,介绍使用表格布局网页的方法。 素材文件:6-6img文件夹 操作步骤: 步骤1:新建一个html文件,保存为bg.htm,标题设置为“温馨设计装饰公司主页”。 单击【属性】面板中的【页面属性】按钮,打开【页面属性】对话框,设置页面【背景颜色】为#FFCCCC(也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设置);上边距、下边距设置为0像素。如图所示: 步骤2:单击【常用】插入栏中的【表格】按钮,在页面中插入一个宽为760像素的1行*1列的表格,设置填充、间距和边框都为“0”,然后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表格为【居中对齐】。

步骤2 图 步骤3:将光标定位于表格中,单击【常用】插入栏中的【图像】按钮,在表格中插入图像,图像为6-6img\logo.jpg。 步骤4:在页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取消图像的选中状态,然后单击【常用】插入栏中的【表格】按钮,在页面中插入一个宽为760像素高为35像素的1行*1列的表格,然后在【属性】面板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步骤5:将光标定位于新插入的表格中,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单元格【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居中对齐。 步骤6:将光标定位于新插入的表格中,单击【常用】插入栏中的【表格】按钮,在页面中插入一个宽为100%的1行*5列的表格,然后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表格的【高】为25像素,【间距】为3、【边框】为0、【背景颜色】为白色#FFFFFF。 步骤7:将光标依次定位于新插入表格的第1至第4个单元格中,并在【属性】面板中将单元格的【宽】都设置为12%、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是居中对齐。

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分析研究4200字

关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分析研究4200字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税也是全世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我国今年召开的“两会”上,环境税收制度已是热点话题,同时也是“十二五”期间要重点进行调整和完善的税收制度。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套完全以环境保护为主的专项税收政策,使这方面的工作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很难保障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本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相关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积极措施,以期望对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税收 在我国目前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扩大绿化面积已经是我国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税收制度在保护环境方面已经具有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经济手段,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必须快速建立起一套以我国经济为背景、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环境税收制度。然而在经济学界,对于环境税制的制定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就必须要在已有的环境税制上进行优化和完善,调整相关的优惠政策,形成一套既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国民生活的专项环境税制。 新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会带来很多争议,但各类观点都是希望环境税制能够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为只有专项规定才能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无形的保障。比如荷兰实行的环境税收制度,荷兰政府在制度中专门制定了一些基础措施,以保证生态环境和税收之间的联系。而且因为荷兰的饮用水大部分是来源于地下水,所以荷兰政府为了保护土壤和水源不被破坏,专门成了地下水保护区,同时对于在保护区内进行生产经营的个人和企业征收土壤保护税,并将这些税收收入应用到那些因保护环境而受到经济损失的个人和企业当中。 一、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 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经济发展以及税收制度的差异,每个国家的环境税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有所差别,但整体结构通常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指对环境的污染、消耗和破坏等相关行为进行征税的税种,统称环境保护税,也是环境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环节。比如荷兰的地表水污染税、燃料使用税等;德国实行的汽车税、矿物油税;奥地利实行的标油消费税;还有一些共同合作发展的成员国征收的二氧化碳税等一系列小税种。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协调措施,包括鼓励纳税人进行环境保护所采取的各项优惠政策,还有对于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提高税收负担的措施,像荷兰的土壤保护税就是既惩罚了污染环境的人,又奖励了保护环境的人。从实际作用的角度来看,后者一般是作为辅助性工作进行开展,配合专门的环境税收制度而实行。 环境税收制度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够提供改善环境污染的资金、能够抑制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所以我国要实行环境税收制度;因为我国有坚实的政策基础、能够借鉴大量外国优秀的税收经验、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有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和理论基础、有优质的税收征管制度,所以我国要实行环境税收制度。所以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及税务部门要将建设环境税制和税制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同时与相关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进行相互配合,既要完善当前税制中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又要建立起新的环境税收制度,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货膨胀的防治与税收法律制度

通货膨胀的防治与税收法律制度 通货膨胀虽然从表面上看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但其潜在的可能性仍然十分巨大。税收行为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正确、适当的税收调控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完备的税收制度将税收行为纳入良性秩序,它鼓励与客观经济相切合的税收行为。因此,税收法律制度是防治通货膨胀的一个有力武器。 一、通货膨胀、税收调控和税法(一)通货膨胀问题不可轻视经济是否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总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平衡。当总供求平衡,就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可能引起经济萧条,失业增加。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持续上涨,价格过高地偏离价值。从1990年至1996年,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是通货膨胀问题,1994年物价在连续较高涨幅的基础上,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比1993年上涨了24.1%和21.7%。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6%。1997 年我国物价上涨率又进一步控制在3%以内,与此同时,gd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却达到8.8%。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方式已经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入“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商品市场整体上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走向买方市场。但是我们能不能说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呢?不能。1997年以来的东南亚危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1997年以前,东南亚经济就是处于“高增长、低通胀”阶段,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在东南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国的经济

结构已经严重不合理,过分依赖国际市场,银行有大量的坏帐、呆帐,经济泡沫比较严重。但这些问题当时处于隐蔽状态,并未引起政府的重视,其积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产生,货币大幅贬值,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从经济周期角度看,我国处于经济萎缩期,产品相对过剩,失业较为严重。政府要保持经济较快的增长速度,增加就业,就必须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但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必然引发货币数量急剧膨胀,货币扩张量加剧,而生产出的有效产品跟不上这个速度,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上我们有过这方面深刻的教训。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均衡,而且包括结构均衡。结构失衡,供求关系仍不平衡。在我国常常是有些产品过剩,而有些产品(如能源、、高)严重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投资结构不合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因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供给短缺性的通货膨胀。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清算银行(bis)在1998年6月8日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带来较大的不利,报告还说,在美国和英国,劳动力市场趋紧,贸易收支平衡恶化以及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等情况同时出现,表明通胀的危险正在加大,并建议美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注:参见《证券报》1998年6月10日第7版。)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决不能轻视通货膨胀问题,这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二)通货膨胀与税收调控及其税收法律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

2011年05月 财经视点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研究 文/张铁玲 摘 要:环境问题成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世界共识,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征税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推行。但我国尚无系统的法律法规规定,应调整我国现行税制,逐步建立相对完备的环境税收制度。 关键词:环境税收;环境污染税;环境资源税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21-0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人口膨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环保经济措施较为落后,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环境保护总处于“先污染,后罚款”的被动境地。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从真正意义上构建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税的概述 (一)环境税的概念。环境税收最早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又称生态税收、绿色税收,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环境政策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强化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开征的多个税种[1]。环境税收制度则是指由这些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税种和税收措施所组成的一个特殊税收体系。 (二)环境税的分类。它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的程度而开征的税种,按课税客体的不同分为两类:环境污染税和环境资源税。从各国税收实践来看,具体开设的税种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目的税,专为保护环境而设,又可分为资源税、排污税、产品税或原料税(主要针对那些在生产过程或消费及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产品,课税对象适用于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消费品,如硫铁矿、轮胎等);环境收入税,以筹集环境保护资金为目的,如意大利的废物垃圾处置税、美国的环境税等[2]。 (三)环境税的功能。环境税通过税收的形式对环境资源予以定价,并将其价格计入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中,实现外部成本的内在化,从而改变市场价格信号以矫正有害环境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发挥税收的行为激励职能;同时,利用环境税收筹集到的资金来支付相关的管理、监测和强制执行成本,还可建立专项基金,为政府治理环境及保障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挥税收的资金筹集职能[3]。 二、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资源环境面临严峻形势。资源方面,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利用效率低下、供需矛盾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等逐步恶化:这些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 (二)对比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制度现状找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欠缺。通过分析和总结世界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制度,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环境税收制度特点非常鲜明,主要体现在:环境税种多样化、以能源税法为主、运用税式支出(指国家对生产者改进技术和工艺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所给予的一种正面的税收鼓励或间接的财政援助)、运用差别税率,同时还注重税收负担转移以及税收中性政策(指国家在不增加纳税人总体税负水平的基础上为增加环境税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以使纳税人所获得的与其所支付的环境税款等值)[5]。这些特点通过实践证明了环境税收无论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方面,其正面效应均大于负面效应。 然而,我国目前的环保经济措施仍是以传统的行政收费为主,以市场工具和经济激励为主导的税收措施为辅,这就导致了我国在环保税收方面存在着征收体制不合理、征收范围偏窄、征收标准偏低、计税依据不合理、税收优惠不完善、费用管理和运用不规范等弊端,这些方面不但使环境税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更不利于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三、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设想 在明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并坚持税收立法、污染者负担与受益者付费并存的基础上,参照公平与效率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充分发挥环境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调整,防止和减少污染行为的发生,推动和迫使企业转产或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努力方向如下:[6] (一)调整现行税制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首先,从征收范围、征收标准和计税依据上对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进行必要的调整。其次,拓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根据不同产品对环境的友好程度设计差别税率,以引导消费与生产方向。再次,强化关税在调节稀缺资源进出口方面的作用。还有,对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财产税进行相应调整,充分发挥其在环保节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开征必要的与环境相关的新税种,如生态补偿税等,积极推进“费改税”进程。此外,还要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我国环境形势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发展,陆续开征和调整其他环境专项税种,逐步推进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税收征管制度。税务部门要加大与环境保护部门、资源管理部门等的协作,正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辖权,开展多种多样的征收方式,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 (四)完善与环境税收制度有关的各项配套措施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而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循序渐进、逐步推行税收制度改革。此外,还应建立合理高效的环境税收优惠政策等。 总之,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税收为主,以各个相关税种为辅的环境税收体系。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参考文献: [1]成桂芳,成功.对我国环境税收研究的几点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3]温尚杰,何亮亮.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南宁).2006.2. [4]李加志,高瑞华.保护资源和环境——一个重要的税收话题.石家庄市地税局办公室冀ICP备010031号. [5]谢海.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研究.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合订本. [6]苏雅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选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税收制度初探.秀屿新闻网. 2011.05 121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2018最新】excel表格范例下载-优秀word范文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excel表格范例下载 篇一:Excel电子表格函数实例教程 Excel电子表格函数实例教程 1.求和函数SUM 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数值(包括逻辑值和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各参数之间必须用逗号加以分隔。 注意:参数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逻辑值 被转换为1,文本则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 参与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则被忽略。 应用实例一:跨表求和 使用SUM函数在同一工作表中求和比较简单,如果需要对不同工作表的多个区 域进行求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选中Excel XP“插入函数”对话框中的函数,“确定”后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切换 至第一个工作表,鼠标单击“number1”框后选中需要求和的区域。如果同一工作表中的其他区域需要参与计算,可以单击“number2”框,再次选中工作表中要计算的其他区域。上述操作完成后切换至第二个工作表,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完成输入。“确定”后公式所在单元格将显示计算结果。 应用实例二:SUM函数中的加减混合运算 财务统计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例如扣除现金流量表中的若干支出项目。按 照规定,工作表中的这些项目没有输入负号。这时可以构造“=SUM(B2:B6, C2:C9,-D2,-E2)”这样的公式。其中B2:B6,C2:C9引用是收入,而D2、E2 为支出。由于Excel不允许在单元格引用前面加负号,所以应在表示支出的单 元格前加负号,这样即可计算出正确结果。即使支出数据所在的单元格连续, 也必须用逗号将它们逐个隔开,写成“=SUM(B2:B6,C2:C9,-D2,-D3,D4)”这样的形式。

当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

浅析当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湖北孝感市为例【摘要】孝感是一个典型的孝文化城市,也是一个特色民俗和民间艺术丰富的城市。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与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孝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孝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携手共进,以孝文化为主题,在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区域经济影响 【引言】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武汉为核心,以孝感等周边城市为外围的“1+8”城市圈正在形成,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分布,优化资源配置,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华中地区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实现整个区域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对孝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巨大发展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孝感文化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对促进孝感市经济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正文】 一、孝感文化独特,别具魅力,孝文化尤为突出。 孝感有秦代的竹简、楚国的墓群、伍子胥避难的庙宇、新四军的旧址、李白生活过的白兆山等文化遗存;汉川的花鼓、云梦的皮影、安陆的漫画等民间文艺;还有孝感的米酒麻糖、云梦的鱼面、安陆的银杏、大悟的板栗等商业品牌;以及应城的温泉、孝昌的观音湖、孝感的双峰山等旅游景点。 然而,孝感最为突出的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孝感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孝文化资源。史料记载,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有感于当时安陆县东部一带孝风昌行,孝子甚多,将此地单独建县,取名为孝昌。后唐同光年间,为避皇帝讳,而将“孝昌”改为“孝感”,孝感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1000多年来,在孝感这块土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孝行感天”的孝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西汉时“卖身葬父”的董

税收制度作为规范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

税收制度作为规范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 征税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方面,任何国家都有权对其管辖权范 围内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征税权力。而征税权力的行使最终都要通过税收制度反映出来,没有相应的税收制度,国家征税就缺乏必要的依据,税收收入的取得就没有保障。所以,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在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指导下,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对满足国家财政需要、充分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税收制度不完善或不健全,国家的征税权力就很难充 分发挥出来,税收应有的职能作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 标和社会目标,必然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在总经济政策下,还需制定相关的分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均需依赖于相应的经济制度的确定,税收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制定税收制度,可以把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政策,如对鼓励发展或优先发展的产业、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公平税负、合理负担、促进平等竞争等经济政策在各项具体的税收法律规定中体现出来。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调节的重要经济杠杆,其调节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税收制度的基础 之上。 (三)税收制度是国家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税收分配的过程 中,必然会涉及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如,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等等。再加上国家征税不能是随意性的,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税收法律制度,并在此制度当中将国家处理各项分配关系的政策加以规范,使其具体化。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税收制度,也使税 务机关征税和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有了法律依据。 总之,税收制度是税收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实现的基础,没有税 收制度,征税机关就缺乏行使征税权力的依据,纳税人也无法正常履行纳税义务。同时,没有税收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很难得以实现,国家的财政收入就很难及时足额地筹集上来,税收调节的功能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税收制度在现实经济生活 中确实不可缺少,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税收制度完善.docx

绿色税收制度完善 随着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纳入经济范畴,从而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其中绿色税收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基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政F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即对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特别税种,使外部成本内在化,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拓展和深化后,绿色税收概念被赋予更新、更广阔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绿色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从狭义上看它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排放税;对生产出来能危害环境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如xej-~油征收的消费税);在其他税收上提取与环境相关的备抵;对于能够节约能源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和生产方法给予可以采用加速折旧备抵法或降低税率的优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世界银行与环境经济专家在《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世界上最严重的,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的恢复,并且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律息息相关。如何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遏止人类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美一些国家通过改革调整现行税制,开征环境税(包括废气税、水污染税、固液体废物税、噪音税),实行xej-环境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使税收对改善环境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更好地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原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中就曾规定对工业企业以废渣、废液、废气等“三废”和其他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生产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给予定期免税照顾。此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虽然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但也始终将保护环境作为税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上述税收措施采取“奖限结合”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