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计划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和治疗计划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至全身,导致体内液体潴留和充血。
这种情况会引起各种明显的症状,包括以下方面:1. 呼吸困难: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感觉气喘或不能深呼吸。
这是因为肺部受到了液体积聚的影响,导致呼吸道受限。
2. 浮肿:由于液体潴留在组织中,特别是下肢、腹部以及静电aldosterone水平升高所造成。
3. 疲劳和乏力:由于心脏泵血不足,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患者经常会感到乏力和虚弱。
4. 心悸:患者可能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异常快速或跳动不规律。
5. 咳嗽和咳痰:由于肺部淤积的液体刺激呼吸道,引发持续性咳嗽以及有时伴随有血痰。
6. 食欲不振和消化问题:充血性心力衰竭也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情况。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辅助征象,例如焦虑、睡眠障碍、体重增加等。
这些不同的症状组合可根据个体情况而异,且与心脏未能有效泵血至全身有关。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计划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计划通常旨在减轻症状、控制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而言,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用于减轻体内液体潴留;血管扩张剂,如ACE抑制剂和β受体拮抗剂,用于降低心脏负荷并改善心脏功能;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等。
2. 膳食管理: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进行严格的膳食管理。
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量,以减少液体潴留和浮肿。
此外,饮食要注重均衡,并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给出的建议。
3. 心理支持:面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带来的症状及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因此,在治疗计划中也应包含心理支持措施或者适时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
4. 遵循医嘱:患者需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定期复诊以及接受必要的检查。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护理

护理措施
2
监测病情
01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02
观察患者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心悸等
03
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了解心脏功能变化
预防并发症
F
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
E
预防电解质紊乱,注意补充钾、镁等元素
D
预防心力衰竭恶化,注意休息和饮食控制
C
预防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
B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A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心理支持
01
02
提供心理支 持:帮助患 者了解病情, 减轻心理压 力
鼓励患者参 与治疗:提 高患者参与 治疗的积极 性和信心
03
提供情感支 持:关注患 者的情感需 求,提供情 感支持
04
提供社交支 持:鼓励患 者参与社交 活动,提高 社交能力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03. 康复计划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消除水肿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减轻心脏 负担
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 脏功能
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心律失常, 改善心脏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合治疗
谢谢
心脏泵血,为心脏移植争取时间
改善心脏收缩协调性,提高心脏功能
生活方式调整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 2 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3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4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6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讲解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讲解一、引言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因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1. 功能性原因功能性原因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类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等。
高血压可导致左室肥大和左室壁肌肉收缩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心脏泵送能力下降;冠心病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灌注减少,进而造成心肌损伤和功能异常。
2. 结构性原因结构性原因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包括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主动脉关闭不全、扩张型心肌病等。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得左心室收缩时一部分血液倒流回左房,导致血液充血;风湿性主动脉关闭不全使得左室舒张时一部分血液返流进主动脉,同样引起充血。
3. 心脏外原因除了心脏本身的原因,一些心脏外的因素也可以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肝硬化等都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尿剂是常用药物之一,在排除水钠盐潴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CE抑制剂和ARBs可降低体内Angiotensin II对末梢阻力和水钠潴留增加的影响;β受体阻滞剂能减轻心肌耗氧量、改善左室功能;洋地黄制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等。
2. 介入手术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介入手术可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好选择。
例如,对于合并严重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可以考虑行二尖瓣修复或替换手术;对于伴有冠脉病变的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植入左室辅助装置来支持心功能。
3. 心脏移植在某些无法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有效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脏移植是最后的救治手段。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除对病因或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改善心功能,去除过量潴留的钠和水,降低耗氧和纠正代谢紊乱。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对烦躁、哭闹的患儿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限制钠水的摄入,对气急和发绀的患儿及时给予吸氧。
2.洋地黄制剂地高辛为小儿时期最常用的洋地黄制剂,口服、肌注、静脉注射均可,作用时间与排泄速度均较快,需配合监测血药浓度调节剂量。
小儿心力衰竭多急而重,故多采用首先达到洋地黄化的方法,然后根据病情需要继续用维持量。
3.利尿剂对心力衰竭极重病例或肺水肿患儿,可选用快速强力利尿剂速尿;慢性心力衰竭一般联合应用噻嗪类和保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和安体舒通,并间歇用药,防止电解质紊乱。
4.其他药物治疗小动脉和静脉的扩张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搏出量,使肺部充血的症状得到缓解。
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苄胺唑啉)、硝普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课件

第一节 CHF的病理生理学 及其治疗药物的分类
一、CHF时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变化 1.功能变化
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加快,前、
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增加,收缩及舒 张功能障碍。
出现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体
循环、肺循环淤血等血流动力学的变 化。
第26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Drugs of treatment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 ( heart failure HF) 或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脏排出量减 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状态。 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未阶 段。
视觉障碍等。
[使用方法] • 目前倾向于小剂量化,已少采用全效量法,
可减少中毒发生率. • 小剂量维持疗法:地高辛每日0.25mg
(0.125-0.375mg),经6-7d达到Css. • 肾功能减退、老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
肺心病等患者剂量应减少.
第六节 扩血管药Vasodilators
硝酸酯类:主要舒张静脉,降低前负荷,略降 后负荷,可明显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耐 受性限制了其应用。
力上升。CHF者用药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而呈 外周阻力降低。
[临床应用]
1.治疗心力衰竭 (1)对症治疗 (2)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疗效不一 2.某些心律失常( Some arrhythmias)
(1)心房纤颤 (2)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 1.心脏反应:各种心律失常 1)快速型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最早出现 2)房室传导阻滞 抑制房室传导 3)窦性心动过缓 抑制窦房结自律性 2.胃肠道: 注意与心衰未控制的症状相区别。 3.神经系统: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色视
中医医案——充血性心力衰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真武合越婢汤加减治愈水气凌心两例病案一:董某,女,56岁。
入院日期:1963年12月28日。
主诉及病史:经常咳嗽气喘,已历20余年,屡治均未见效。
最近3日,咳嗽气急,吐白色泡沫痰,卧床不起,不能平卧,夜间尤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口渴不欲饮。
经西医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Ⅲ度心力衰竭、甲状腺腺瘤、双侧胸腔积液。
应邀会诊。
诊查:患者咳促日久,形瘦神惫,不得卧,动则喘息更甚,咳声低弱,吐白色泡沫痰,夜间咳喘加重,心悸纳呆,心下痞满,食后尤甚,口渴不欲饮,小溲不利,夜寐不安。
脉象细数无力,舌苔薄白、质淡。
辨证:肾者气之根,命门之所在,下元不固则气不摄纳,动则喘息更甚;肾阳虚衰,水无所主,水气上逆,上凌心肺,致使肺气失降,而症见喘咳心悸,不得平卧;溲少肢肿说明心阳亦衰。
正如《素问·逆调论》所云:“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治法:根据阳虚水逆,上凌心肺,心阳不振,肾不纳气,肺气不宣,法当温阳行水,养心宣肺,宜壮元阳,消阴翳,逐留垢,降水逆,以求心阳得振,肾气得纳,肺气得宣。
先用真武汤、生脉散、越婢加术汤化裁治之。
处方:黑附片9g 杭芍12g 生姜9g 大枣(擘)5枚党参18g 麦冬12g 五味子6g 鲜白茅根60g 生石膏15g 麻黄4.5g 甘草9g 云苓15g 白术9g二诊:配合吸氧,上方药服2剂后,喘咳气短悉减,睡眠好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减轻,但仍胸胁满闷,血压170/120mmHg。
遂于前方加入活血理气及镇摄之品(苏木12g,枳壳6g,龙牡各15g)。
三诊:入院后第19天已不喘,活动如常,心率减为90次/分,一般情况较好;仍有胃脘作胀,头痛,心下痞硬,血压180/130mmHg。
故改用通阳宣痹,利湿化痰之品。
处方:全瓜蒌30g 薤白12g 半夏12g 云苓12g 陈皮9g 枳实6g 竹茹12g 丹参12g 杜仲12g 桑寄生30g 牛膝12g四诊:前方药服2剂后,患者感冒,头痛项强,胁下苦满,改用和解之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病因和治疗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病因1.冠心病:冠心病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冠心病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进而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2.高血压: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心脏需要不断增加收缩力以推动血液循环,从而引起心室肥厚和心肌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瓣膜疾病:瓣膜疾病如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等可导致血液回流异常、心室负荷增加,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4.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病因不容忽视。
心肌病引起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可导致心室充盈不全和心室流出道阻塞,从而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进而诱发心力衰竭。
二、治疗1.控制基础疾病: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控制其病因所致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手段,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扩张血管、增加心脏收缩力等途径,改善心功能,减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3.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通过定期锻炼、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等方式,加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耐受力,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病因明确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手术等,通过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和修复异常瓣膜等途径,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5.心脏移植:对于极少数病情严重、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手段缓解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是最后的治疗选择。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23课件

Adverse reactions
胃肠道:厌食、恶心、呕吐等。注意与心衰未控制
的症状相区别。
神经系统: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色视障碍
(黄视症、绿视症、复视等,应停药)。
心脏毒性反应:各种心律失常,危险
– 过速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三联律、阵发 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与心肌细胞内失K+有关。
NO
PGI2
抗增殖、抗肥厚
逆转重构的机制
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都含有原癌基因,他们参与细胞 生长、分化、增生的调控
AngII具有促生长和激活某些原癌基因的作用,通过 原癌基因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对重构起了主要中 介作用
ACEI减少了AngII的形成,当可防止和逆转心肌重 构肥厚
Clinical uses of ACEI
地高辛每日0.25mg (0.125-0.375mg),经6-7d 达到Css.
肾功能减退、老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 肺心病等患者剂量应减少.
Other cardiac glycosides
洋地黄毒苷: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
(t1/2>7天),作用较弱。
去乙Hale Waihona Puke 毛花苷(西地兰):生物利用度低,作用
- 降低心肌氧耗、乳酸释放以及心脏作功,并纠正衰 竭心肌中异常的细胞内Ca2+的作用。
受体阻断药治疗CHF时应注意:
– 以NYHA心功能分类II-III级的患者为对象,基础病因 为扩张型心肌病者尤为合适
– 观察的时间应比较长:3个月,慢性效果显著 – 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 应合并应用其他抗CHF药,如利尿药、地高辛等 – 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低血压、哮喘者慎用或禁用
CHF treated with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收缩、舒张功能障碍 ,作功效率下降;心腔容积↑、 心肌耗氧量↑ 。
2.结构变化:凋亡、心肌细胞外基质增多、纤维化、心肌 肥厚、重构
3.神经内分泌变化:
(1)交感NS激活 最敏感的机制
(2)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AS)激活: AngII? ? 水钠潴留,心肌组织重构和肥厚。
2.5L/min 以下
静脉 淤血
动脉灌 注不足
病因
? 基本病因
后负荷过重(瓣膜狭窄、
? 心肌负荷过重 高血压等)
前负荷过重(瓣膜关闭不全、 心内分流等)
? 心肌病损: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中毒
? 诱发因素
在临床上,约90%的心力衰竭病人发病时存在明显的诱因
(一)感染 (二)心律失常 (三)妊娠和分娩 (四)长期使用抑制心脏功能的药物或滞钠药物 (五)其他
? [ 临床应用] 广泛应用于CHF治疗
? +利尿药: +利尿药+地高辛:
? 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延缓 早期心功能不全的进展,尤对舒张性心衰者疗 效显著。
? 血管紧张素受体(AT1)拮抗剂 ? 氯沙坦(losartar) 缬沙坦(valsartan)
? 厄贝沙坦药物分类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ACEI:卡托普利等 2)ARB:氯沙坦等 3)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 2.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3.Β阻滞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 4.强心苷类:地高辛等 5.扩血管药:硝普钠、硝酸异山梨酯、哌唑嗪等 6.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米力农、维司力农等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captopril) 依那普利(enalapril) 西那普利(cilazapril)、福辛普利等 [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1.抑制AngI转化酶(ACE)活性: ①血和组织中 AngⅡ生成↓②缓激肽(Bradykinin)降解↓。 结果: ①血管扩张→心脏后负荷↓; ②醛固酮? →水、钠潴留↓ →心脏前负荷↓; ③阻遏小动脉内膜和心肌重构和肥厚,并逆转
抗氧自由基 ? [应用] 扩张性心肌病及缺血性CHF。 ? 多数(80%)能耐受,少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 注意:应长期应用(平均奏效时间3月)、小
剂量开始 ,合并用利尿药、ACEI、地高辛等 ? 严重的左心功能不全、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
压、哮喘等禁用或慎用
(四)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s) 去乙酰毛花苷(deslanoside,西地兰)、
换言之,任何可能引起心肌损害或加重心肌负担的因素都 可能成为心力衰竭的诱因!
临床表现
左心 症状:呼吸困难
劳力性 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痰 夜间阵发性
端坐呼吸
右心
体征:
肝大 水肿 颈静脉怒张
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浆膜腔积液 肝颈静脉返流征
全心 左心衰+右心衰
二、病理生理变化
1.功能变化 :
收缩性↓ 、心率↑ 、前后负荷↑ 、CO↓、组织器官灌 流不足(大多数患者)
PDE抑制剂。 2.减轻心肌负荷:扩血管、利尿 3.阻遏或逆转心肌重构和肥厚:ACEI及血管紧
张素受体拮抗剂。 4.其他:? 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
CHF的治疗模式
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肾模式)—— 40-60年代—— 洋地黄,利尿剂 心室负荷过重(心循环模式)——70-80年代—— 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 RAAS,交感神经(神经内分泌紊乱)——90年代— —ACEI,β -阻滞剂 心室重构,心室扩张,肌细胞凋亡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概述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由于心脏工作能力减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 能障碍, 心排血量降低 ,静脉系统淤血及动 脉系统灌注不足的一组心脏循环症候群。
心脏能力减损
3.4~5.5L/min
cardiac output (CO)↓
长期用药后明显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1.拮抗交感活性
①阻断儿茶酚胺对心肌的作用,
②恢复? 受体与兴奋性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能力、 上调? 受体数目和改善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2.抑制RAAS的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
3.抗心律失常与抗心肌缺血:
?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 ?1受体 ? 卡维地洛 (-) ? 1、?2、? 1,抗生长、
? 直接(-)AngII与AT1结合(ACE、非ACE途径 产生的AngII)
? 抗CHF与ACEI相似。长期用,肾素分泌增加, 血管紧张素Ⅱ↑,兴奋AT2受体,扩张血管。
? 不良反应较少( 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少)
抗醛固酮药 --- 螺内酯(spironolactone ) 依普利酮(eplerenone)
(3)缩血管物(AVP、ET)? 、舒血管物(EDRF、 PGI2)? 、TNF-? ?
4.心肌? 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1) ?1受体:数目? 、与兴奋性Gs蛋白脱耦联、
cAMP ? ? 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2) G蛋白藕联受体激酶活性?
三、CHF的治疗方法 1.增强心肌收缩力:强心苷、 ?1受体激动剂、
④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 加心输出量,降低室壁张力,改善心脏舒张功 能,增加肾血流量
⑤抑制交感N活性 ?? 血中儿茶酚胺、加压素等、 恢复下调的?1、? Gs;
? 抑制心肌及血管的肥厚、增生,作用有时间依 赖性 >半年
? Ang II受体:AT1、AT2
? AT1(+) ? (+)PLC ? 信号转导? 原癌基因 (c-fos、c-myc、c-jun等)表达? 心肌细胞 增殖、结构重建。
+ ACEI→ ? AngII及醛固酮
(二)利尿药 目的:降低CHF时的体内钠和水的负荷,消除水肿
轻度CHF: 噻嗪类 ? 中度:po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留钾利尿药 ? 严重CHF、慢性CHF急性发作、急性肺水肿、全身
水肿:高效利尿药 iv +螺内酯 ? 注意补钾
(三) ?受体阻断剂 卡维地洛(carvedilol) 比索洛尔(bisoprolol) 美托洛尔(metoprolol ) [ 药理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