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情况表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一、日本 FDI 的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经济陷于一片废墟之中。
但是进入 50 年代以后,日本开始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时期,其对外直接投资在 80 年代中期更是迅猛增长,以奇迹般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和投资大国。
其对外直接投资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见表 1)表 1: 1951-2005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单位:亿美元、件)注:1.资料来源:日本贸易振兴会网站 http://www.jetro.go.jp/en/stats/statistics/2.日本在 2005 年后开始采用国际收支的统计方法,不在公布申报额统计1战后恢复期(1951-1970)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其经济陷于一片废墟之中,战后的日本也几乎丧失了全部的对外投资。
战后的日本致力于经济复兴,工业生产设备等国内投资对于资本的大量需求,使企业在国内的投资也具有充分的商机,同时国家政策上对资本流出的限制,使得日本在该阶段不仅在经济上无力同时也没有更大的必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重新开始其对外直接投资是1951 年末,但是其规模相当小,1951-1962 年之间,年平均投资额仅为 0.439亿美元,年平均项目数为 61.8 件。
从 1963 年开始,日本开始加快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脚步,到 1967 年,累计对外投资总额为 14.51 亿美元。
1960 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比重为0.75%,同期美国占42.4%,德国占 1.21%,英国为 16.3%,到了 1967 年,日本这一数字虽然增长到了1.31%,但美国为 52.5%,德国为 2.63%,英国为 15.3%。
虽然日本的对外投资额有所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其他几个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额也处于增长态势,与他们相比,在此阶段,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仍然处于低水平,其规模较小。
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报告

第一篇发展概况篇本篇全面总结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现状与特点,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视角进行国际比较,并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展望。
第一章发展现状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在众多领域取得新突破,成为对外经贸合作的亮点。
一、总体情况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区域分布更加广泛,投资行业结构和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投资占比首次过半,投资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互利共赢效果显著,同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对外投资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3大对外投资国。
自2003年中国有关部门权威发布年度数据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连续12年快速增长。
其中2010-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15.7%。
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为8826.4亿美元,较上年大幅提高了33.6%。
图1-1:2002-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与吸引外资(FDI)首次接近平衡,中国即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图1-2:2009至2014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对比图(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二)区域分布更加广泛从洲别分布来看,2014年,亚洲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流量最大的地区,投资额达到84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4%,占当年流量总额的69%。
其中,流向中国香港的投资额为708.7亿美元,占中国对亚洲投资总额的83.4%。
此外,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也是中国在亚洲主要的投资目的地。
2014年,中国企业对北美洲、欧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分别达到88%和82.2%,投资金额分别为92.1亿美元和108.4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分别为7.5%和8.8%,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
日本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日本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一、日本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一)日本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速度加快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了长足发展,增长速度加快。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日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从1997年度连续4年持续增加,分别为1997年度的6782亿日元、1998年度的13404亿日元、1999年度的23993亿日元和2000年度的31251亿日元,年均增长率达%。
虽然2001—2003年期间各年度日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与2000年度相比明显减少,但远高于1998年度水平,如2001年度为21779亿日元、2002年度为21863亿日元、2003年度为21161亿日元。
而2004年度流入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猛增到40265亿日元,增长约%。
(二)日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小据UNCTAD公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统计,同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小。
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额在固定设备资产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上看,日本2003年度和2004年度均为%、2005年度下降为%;而其它发达国家相应年度该指标都远远高于日本,如美国各年度分别为%、%和%,英国各年度分别为%、%和%,法国各年度分别为%、%和%。
选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三)日本的服务业成为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尤其是金融业和保险业据日本财务省统计,1989—2003年日本引进的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了服务业,而且近些年来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在1989—1997年期间,日本制造业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占43%,1998—2003年降到28%,2004年仅为%。
与之相反,服务业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1989—1997年%,1998—2003年 %,2004年高达%。
并且在服务业中,金融业和保险业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最多。
日本对华投资发展史.doc

一一、日本对华投资的变迁图1 日本对华投资金额的变迁(单位:万美元)图2 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量的变迁(单位:件)1.1984~1985 年间的第一次对华投资热潮此阶段,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力,所以许多日本企业开始考虑把自己的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
这时候投资的主要地点是大连,因为从地理及历史的角度而言,日本和大连间有很深的渊源,且大连的日语人才资源相对其他城市而言较为丰富,所以日资企业大多集中于此。
日资投资的主要行业则集中于食品加工、纺织和杂货等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同时,中国国内的与外企投资相关的法令、法规建设逐步完善,中国经济整体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慢慢步入正轨,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由尝试向实际行动转化。
仅1984 年1 年间的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数量和金额,就超过了前5 年的总和。
1985 年全年的投资数量又增长了一倍。
2.1988~1989 年间的第二次对华投资热潮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国民经济,1986 年11 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8 年1 月中国政府提出并开始实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1989 年11 月的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对外资入华起到了有效地作用。
与1987年相比,1988 年全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数量有了大幅的增加,增量达到了70%强,从而形成了又一次投资热潮,这种热潮一直持续到1989 年5 月。
3.1991~1995 年间的第三次对华投资热潮形成这一投资热潮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政府根据实地发展需要,于1990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并实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决定》;1991 年起设立了新的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
小岛清模式下日本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小岛清模式下日本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王亚晨 郑州大学摘要:日本在二战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但由于其自身能源资源短缺、市场活力不足等局限,资金产品自身无法消化,日本国内相对劣势的行业需转移至海外。
本文在小岛清对外投资理论基础上,就日本处于衰退阶段行业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展开分析,分析日本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并总结出小岛清模式在日本式对外投资的理论应用。
关键词:小岛清模式;日本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140-02一、小岛清模式在1977年日本著名跨国公司理论著作《对外直接投资论》中,小岛清对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形成“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该理论是对H-O–S模型的继承和发展,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应考虑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要素联合投入。
小岛清模式对李嘉图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发展,认为应利用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将在本国处于劣势地位的行业转移到国外。
小岛清基于1966年美国弗农教授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行业间比较利润和比较成本分析,由于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利用国际间的交叉投资,得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二、日本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分析日本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受到其独特的环境影响,可以从主客观进行分析1.客观环境日本地理位置特殊,处于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上,但另一方面日本资源缺乏,国土面积狭小;外商投资规范,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
2.主观环境日本政局相对稳定,政策支持。
经济发展平稳,制造业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日本科学技术水平高,但市场活力有限,并经常性出现日元升值、通货膨胀现象,由于日语的自闭型导致“加拉帕戈斯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便成为解决过剩生产力、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活跃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Z表和A表

流量 A0132-A0137
备注 A0138
20
2.4 A01-1 存量(境外被投资机构逐家)
本机 构是 否通 期末( 期末 该SPV 过SPV 本机 (本 或壳 或壳 构)表 机构) 机构 机构 决权 持股 所属 持有 国家/ 比例 比例 该境 (%) (%) 地区 外被 投资 机构 A0108 1 A0109 2 A0110 辛 A0111 壬
Z-2: 填表情况
Z-3: 境内外投资关系图
推算:最终投资者
4
1.2 Z-1:单位基本信息
填报 单位 机构 类型 所属 经济 (法 所在 联系 联系 地址 地 人 电话 行业 类型 人、 代码 分支 机构、 个人) Z0105 Z0106 Z0107 Z0108 Z0109 Z0110 Z0111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3.被投资非居民机构应为有实际经营的机 构,而非境外特殊目的实体(SPV)和壳机 构。
特别说明:投资境外房地产也应纳入本表 统计!境外被投资机构栏目应填写相关房 产名称;存量为其市值;流量为本机构出 资购买金额。
17
2.2 统计内容
存量:按逐家境外被投资机构填报
◦ 应同时报送存量市值和账面值
27
三、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28
3.1 统计范围
在本统计期初或期末,境外机构跨境持有境内机构表决权 ≥10%的(不包括非参与性优先股、这部分优先股被视为 债券):
◦ 跨境拨付给境内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在境内的子机构、联营机 构和合营机构的股份,包括对上述境内机构的新设、追加、减少 或撤回股权或营运资金投资,但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代表处不纳 入本表统计。 ◦ 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买卖(含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或场外协议买 卖本机构股权,且在本统计期初或期末,持有本机构表决权≥10% 的,但境外结算代理机构(如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不是本 机构的投资者; ◦ 购买本机构境外发行的基金,且在本统计期初或期末,持有该境 外基金份额或单位≥10%的
2014日本国际收支平衡表

平成12年 17 21 22 23 24
2000 2005 2009 2010 2011 2012
12,876 18,297 13,736 17,888 9,551 4,824
7,430 7,693 2,125 6,565 -3,378 -8,304 4,929 410 -702 1,295 808 1,650 -2,723 2,225 201 -942 -11,579 -3,002 -615 -3,670 3,515 3,671 -148 45 -402 564 -1,661 256 -551 1,007 -365 -42 -99 -256 -668 258 21 -671 -646 -154 -2,906 -2,828 -80 -1.8 -
- 1 -
229364341.xls
15-17 国際収支 BALANCE OF PAYMENTS 「国際収支統計」による。 See "Statistics on Balance of Payments". A 総括表(平成12~24年) SUMMARY TABLE (2000--12) (単位 10億円) (In billions of yen ) 年次,国(地域)
Trade balance Services 輸出 輸入 Exports Imports 12,372 49,526 37,154 -4,942 10,335 62,632 52,297 -2,642 4,038 50,857 46,819 -1,913 7,979 63,922 55,943 -1,414 -1,617 62,725 64,341 -1,762 -5,814 61,442 67,256 -2,490 4,239 305 -810 1,762 530 1,752 -3,037 1,889 237 -1,068 -10,770 -2,675 -562 -3,565 4,885 5,043 -150 539 -463 497 -1,180 255 -442 901 -265 -52 -102 -272 -597 281 16 -593 -653 -171 -2,873 -2,855 -74 33,355 821 1,636 4,705 1,902 3,440 10,924 3,480 888 1,313 2,382 709 51 652 11,600 10,806 794 3,450 455 821 7,942 995 281 1,243 293 107 192 1,558 506 489 21 1,005 868 320 1,846 1,482 152 29,116 516 2,446 2,943 1,371 1,688 13,961 1,591 651 2,381 13,152 3,383 613 4,217 6,715 5,763 944 2,911 918 324 9,122 739 723 341 557 160 294 1,829 1,103 208 5.0 1,598 1,521 491 4,719 4,337 227 690 105 108 -467 277 -101 314 336 -36 126 -809 -327 -53 -105 -1,370 -1,372 1.8 -494 61 67 -481 1.1 -109 106 -100 10 3.1 15 -71 -23 4.9 -79 6.9 17 -33 27 -5.2 -1.8 -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1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中国对于发达国家的逆向直接投资也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
尽管2012年出现的钓鱼岛“购岛”事件,再次使中日关系处于紧张局面,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达到了冰点,这有可能会使中日双方投资者望而却步,但2012至2013年中日之间的直接投资仍然出现了较快增长。
统计显示,日本对华投资2012年达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而2012年中国对日本则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长47.8%。
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32008~2013年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合计65 90 114 109 131 112制造业 4 18 14 16 30 24比重(%) 6.2% 20% 12.3% 14.7% 22.9% 21.42% 非制造业61 72 100 93 101 88比重(%) 93.8% 80% 87.7% 85.3% 77.1% 78.57%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整理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2014年中国对日本的投资额约为600亿日元,另一方面,日本的对华投资额为7200亿日元。
两者相差12倍,JETRO 大连事务所的市场开拓部部长高山博表示“中国对日投资扩大的余地还很大”。
投资日本的中国企业Ctrip(携程旅行网)2014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株式会社CTRIP JAPAN。
为了满足急剧增加的中国赴日游客的需求,携程公司正在逐步扩大在日业务规模。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2013年 3月在爱知县名古屋市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株式会社Auto Tech Japan”。
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自1990年设立以来,以中国国内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商为中心,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扩大该公司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tes:
1. Figures were first released in Japanese yen and converted into US dollars using Bank of Japan quarterly average inter-bank rates.
2. Because the BOP related statistics have revised, there is no strict continualy in the data before 2013 and after 2014.
3. "-"(minus sign) indicates net inflow.
4. "0" indicates an amount of less than one million US dollars; "-" indicates no investment recorded during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5. % change derived over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of the year earlier. % share derived from division by world.
6. EU consists of 25 countries from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4, 27 countries including Bulgaria and Romania from the 1st quarter of 2007, 28 countries includ
7. Figures recorded under "World" include the undisclosed item. Therefore, "World" is not necessarily equal to the sum of regional component.
8. Some end figures may differ from those in original statistics as data processing is conducted using digital equipment.
9. For 2011, only figures of "World" are revised by the notice of correction, released in Dec.10, 2012. The figures of country breakdown data are not revised.
10. P is provisional
Sources: Prepared by JETRO from Ministry of Finance Balance of Payments Statistics and Bank of Japan fore
*Copyright (C) 2015 JETR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