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谷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研究之道德与操作风险终审稿)

融资谷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研究之道德与操作风险终审稿)
融资谷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研究之道德与操作风险终审稿)

融资谷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研究之道德与操

作风险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互联网金融的道德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理念之一,就是实现全民共享的“普惠金融”,即将那些有着融资需求却因融资额较低或缺少收入证明、抵押担保而被排斥在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体系以外的普通民众,纳入到互联网金融体系中。这对于满足中小额贷款、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就像在所有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都存在的问题一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仍然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电商小贷为例,主要有独立电商金融模式以及电商与商业银行合作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其中,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独立电商模式更受到市场认可,发展规模也较大。由于电商小贷的资金需求一般以短期、小额的流动贷款为主,通过传统商业银行的线下审核与风控管理成本过高;而互联网企业依托交易量巨大的电商平台,则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功能,通过对贷款人物流、资金流等交易信息的实时监控,有效识别不同贷款人的行为特征,并据此对贷款人进行自动化、批量化处理,通过模型对风险进行归类和量化统计分析,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必须注意到,一方面,如何避免虚假交易和虚假信用仍然是技术上需要不断攻克、完善的难题;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公民征信系统建设尚不够完善,公民征信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合理的信息共享,容易造成不同体系、不同平台下的信息套利,再加上当前中国信用违约的成本很低,其对借款人究竟能否起到激励和惩罚的作用,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学界和业界都对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抱有很高的期望。从目前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来看,无论是电商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还是基于第三方支付的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都具有成功案例。但这是否就能说明基于更多数据的生产与挖掘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乃至化解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似乎否定了这一结论。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抵押贷款还是信用卡的申请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以至于不需要与借款人有私人接触”(Allen,2002)。但在后期,由于美联储出于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考量一直将利率维持在低位,使得资金借贷成本较低;而按揭贷款公司则出于追逐高额利润的动机,诱骗甚至串通无偿债能力的借款人申请次级贷款,导致市场利率上行,最终借款人无法偿还按揭,出现道德危机。这也是引发次贷危机的直接诱因。

道德风险的问题同样存在于P2P网络借贷中。在充分的信息披露、动态完善的风险管理基础上,P2P平台的整体风险是可控的,因为P2P网贷模式与传统模式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在这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作为连接投资者与融资者的中介,是平台、配套金融服务和金融信息的提供方,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期限、风险和收益的识别与匹配。金融机构本身并不以自有资本参与筹融资和抵押担保等第三方行为,因而可以将外部风险与平台自身运营风险有效隔离,并不会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道德风险。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平台越俎代庖,直接成为了借款人或贷款人的交易对手。由于投资者本身很难具备对项目真实性和潜在风险的专业鉴别能力,主要依靠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做出判断,因此,一旦

平台方为了吸引投资者资金而构造虚假标的,或是隐瞒、修改项目的真实信息,投资者很难获得投资保障。更严重的是,一些平台以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名,行“庞氏骗局”之实,借助互联网玩借新债还旧债的把戏,一旦因资金链紧张出现流动性问题,就卷款出逃,造成投资者的惨重损失。从实际情况看,多数平台确实存在隐患。很多P2P公司强调保证投资的本金安全,还保证10%以上(多者甚至超过20%)的年化收益率,并大肆宣传公司的项目违约率非常低,风险管理稳健云云。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过高的收益率被视为高利贷行为,在我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投资者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1];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目前P2P平台的违约率相对较低,但毕竟目前中国已有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成立的时间较短,多数成立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违约率数据普遍积累不足,缺少完整经济周期下贷款人的数据,因此很有可能会低估实际违约风险。而相比于实际风险,普通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又过高,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达到18%以上[2]。

二、互联网金融的操作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来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操作风险的频频发生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其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两次修订,将操作风险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新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补偿做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基于人的行为和程序技术所产生的操

作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隐患之一。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从这个定义上来看,所有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内部程序在任何环节出现的问题、相关业务人员有意无意的疏漏,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大数据时代对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以减少因人为操作或者系统缺陷导致的问题,避免因系统延迟、瘫痪造成的信息遗失和信息拥堵导致交易失败和客户财产损失。外部事件包括黑客团伙的恶意攻击导致的系统瘫痪、信息泄露等一系列危害金融机构安全性和金融稳定性的事件。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植根于互联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信息技术部门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黑客攻击、资金盗用、信息篡改和窃取等行为。

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前提在于掌握操作风险的来源。操作风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操作风险。以第三方支付为例,中国电子商务交易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兴起[3],为商户和用户提供了便捷、简易的支付交易功能;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业务也暴露出不少风险。2009年3月,银监会下发的《关于“支付宝”业务的风险提示》,明确提出了五大风险,分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信用风险、网络黑客盗用资金风险、信用卡非法套现风险、发生洗钱等犯罪行为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在这五大

风险中,网络黑客盗用资金风险和信用卡非法套现风险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这些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技术安全和信息的真实性。再以P2P网络借贷为例,一方面,由于P2P网络借贷看似参与门槛低、模式复制成本低(实则不然),因而使得相当数量的P2P企业在内部建设和风险防范上存在诸多漏洞;另一方面,P2P的客户主要是小微企业和普通个人用户,客户个体资质相对较差,信贷审核环节薄弱,因此P2P企业面临的操作风险要大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结合新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指引,对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来源的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脱胎于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因此其沿袭了金融的所有本质特征。其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分散和化解部分风险的同时,也通过传导效应放大了一部分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其内部各部分的风险权重相对于传统模式会有所不同,其中由内部程序和系统所造成的损失风险比传统模式有所上升,在监管时应引起重视。

(二)互联网金融的操作风险与金融脆弱性、金融稳定性

1.操作风险与金融脆弱性

Minsky认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创造机构和借款人的相关特性,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随着经济周期的进展,现实经济中,谨慎融资、冒险融资和“庞氏融资”这三种融资行为中的后两者将越来越多。其中任何打断信贷资金进入生产部门的事件,都有可能

引起一连串的破产。最终如导致金融机构破产,特别是银行的倒闭,会引发金融危机的出现。同时,在经济高涨时期,会出现所谓的市场换位,即谨慎融资逐渐换位于冒险融资,冒险融资则换位于“庞氏融资”。基于这一假说,随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在传统商业银行体系难以满足中小额贷款需求的制约下,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将进入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担保。如果出现这种换位,由于操作风险所引发的信贷资金的投放、使用不当,有缺陷的融资机制设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可能会造成金融体系局部的不稳定,并可能使这种效应在金融各部门之间传导。

Diamond和Dybvig(1983)认为,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其基本功能是把不具流动性的或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资产。由于银行的负债和资产在时间、数量上不对称,因此在面临信贷风险时如果各类准备金总和低于同期贷款损失,银行就会失去清偿能力。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这种资产质量的总体恶化就可能触发挤兑风潮。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羊群效应”的存在,银行的挤兑会变成整个银行业的恐慌,甚至是金融体系的崩溃。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越来越多的信贷服务类企业正扮演着商业银行这一中介机构角色。这些互联网金融中介机构在功能上弥补传统商业银行不足的同时,也面临和承担着与商业银行类似的风险,而且所面临的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不稳定因素比传统商业银行更多、更难以预测。因

此,如果其由于操作管理上的不善和信息系统漏洞而导致操作风险,则很可能带来更大的恐慌,引发挤兑风潮。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将不再是简单的数量加总,而是相互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一旦某一环节产生风险,如果没有必要的风险隔离与保险制度设计,风险很容易传导到其他互联网金融业务中,甚至放大到整个金融体系中。这也就是说,由操作风险所暴露出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企业和监管部门能有效地防范操作风险,建立起良好的协调运作机制,则有可能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好地分散、吸收风险,将损失减到最小,进而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2.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与金融稳定性

保证金融稳定性才能保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从而保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上看,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辐射和普及作用,这种模式可以使普通民众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能够帮助企业部门更为有效地筹措和运用募集资金,使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其传导链条也更加多元和复杂[4]。所以,很多政策不但会产生直接的效果,更有可能产生间接渠道的溢出效应。金融风险对于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会因此变得更加深远和复杂。操作风险作为主

要金融风险之一,在金融体系中无处不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金融风险,尤其是很多业务模式下由于模式的设计缺陷而隐含的操作风险,也会逐渐增多[5]。在金融与实体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如何减少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对金融体系稳定性与实体经济的冲击,是需要有关部门加以认真思考的。

[1]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则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各地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也基本遵循了央行对此的界定。

[2]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和网贷之家发起的《P2P网贷投资者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的投资者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18%以下。

[3]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开展需要取得人民银行发放的经营牌照。自2011年5月26日人民银行首次发放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至2013年年底,央行已经先后七批次共计发放了250张牌照。

[4]以电商小贷模式为例,从服务对象上看,电商小贷旨在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短期或中期的流动资金。这种模式的定位未来完全可以拓展到基于客户端和移动终端支付的消费者信用贷

款,从资金来源上看,电商小贷的资金渠道也会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自有资金渠道、发行股票和债券(企业债、中短期票据等)以外,企业完全可以借助资产证券化、P2P网络借贷以及众筹融资的方式实现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的匹配,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全部模式打通。

[5]康奈尔大学的两位计算机学者Emin和Eyal指出:“比特币矿工合作进行挖矿的时候,他们有可能获得超出自己劳动所得的比特币数量,而当这一规模不断发展变大后,作为一种货币体系的比特币将不再具备资金分化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之后,这一坐拥更高比例比特币数量的团体将可以决定有资格参与挖矿的人员数量和进行的具体交易,甚至可以随意取消比特币交易。”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控制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控制 一、互联网金融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并对传统金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余额宝的横空出世,P2P的迅猛发展等,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其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从互联网发展历程上看,互联网金融是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是伴随着电子商务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其核心资源是大数据,核心技术是云计算。 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多的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特征,包括资源开放化、成本集约化、选择市场化、渠道互联网化、运营高效化、用户行为价值化等。这些特点是传统金融所不具备的,也是互联网金融独特的优势,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弱,行业内部自律松散,外部监管及法律规范的缺失.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信息交换有困难、风险高。今年7月,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针对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指导意见。但是对于风险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兴行业,其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行业本身所存在的高风险特征,两者结合之后所存在的风险将比单个行业所存在的风险可能更大。具体来看,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的风险包括: 1.市场风险;由于便捷性和优惠性,互联网金融可以吸收更多的存款,发放更多的贷款,与更多的客户进行交易,面临着更大的利率风险以及价格波动风险; 2.操作风险;目前互联网公司在没有法律法规规范、监管政策监管等外部监控环境下,互联网企业仅是通过自律来经营金融业务,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为赢取不正当收入,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详细介绍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详 细介绍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摘要】互联网金融持续火爆的今天,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相关资讯,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系统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将逐一为您解析。 当“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当下社会最热、几乎平均薪酬最高的行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发出何种火星撞地球的碰撞?这是笔者在2012年下半年时的思考,但是当进入2013年秋季之时,才发现金融已经完全从一个高贵、专业、远离大众的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持续占据着诸多媒体重要版面。 “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上市两周就吸金66.01亿元;互联网门户巨头新浪也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发行“微博钱包”;京东商城刚对外宣布经成立金融集团,融360的3000万美金融资案例让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心动不已,苏宁银行、阿里银行或真或假的传闻一再牵动人们的神经……一个未来金融的新格局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逐渐成型。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几乎各大金融网站、杂志、金融论坛都在谈它的前世今生,都在猜测它会何去何从。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能够通过网络直接对接,交易成本大大减少。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概念的出现,大多数人是激动的、狂喜的,以至于把任何带点互联网和金融表象的事物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很多,却很少有人站出来将其做一个系统的分类。虽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其2012年8月主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个核心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但也仅主要分析了手机银行和P2P融资模式。最近业内也有人将众筹、比特币、余额宝等都作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分析剖析

防灾科技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分析 专业 层次 学号 答辩人张全东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分析 防灾科技学院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专科)****级*****专业 *****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业已经进入互联网金融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互联网用户急剧增多,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习惯逐渐形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2014 年,互联网金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出我国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信息技术革新、普惠金融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这一新生金融事物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的研究,更是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本文论述,以期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国金融业影响风险监管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2) 二、互联网金融理论概述 (3) (一)互联网金融 (3) (二)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3)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 (4)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5) (一)现有金融体制方面的不足 (5) (二)现实供需矛盾的存在 (5) (三)低成本高收益的盈利模式 (6)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6) (一)市场机制不完善 (6) (二)现行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适应 (7) (三)政府监督体系不健全 (7) 五、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8)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8) (二)创建互联网金融监督机构的行政管理机制 (9) (三)健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 (9) 六、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实现中国金融的新发展 (11) (一)转变观念,认清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11) (二)提高金融机构电子化 (11) (三)提高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安全性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1、互联网的技术风险显而易见。计算机病毒可通过互联网快速扩散与传染。在传统金融业务中,电脑技术风险只会带来局部的影响和损失,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技术风险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进而导致体系的崩溃。此外,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就存在漏洞,且层出不穷。当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资或融资业务时,也就将个人信息及资产暴露于互联网风险之前。 2、互联网金融机构往往发挥资金周转的作用,沉淀资金可能在第三方中介处滞留两天至数周不等,由于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容易造成资金挪用,如果缺乏流动性管理,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引发支付危机。 3、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在流动性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经验往往不足,金融人才可以引进,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其中的“学习成本”不容忽视,客户资产可能因此出现严重损失。 4、互联网金融不断涌现的各种创新行为,为客户提供了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新产品、新服务,但新的风险也潜藏其中。比如缺乏保本承诺的协议条款,一旦投资失败,就可能导致客户本金出现亏损。 5、金融监管滞后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可能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如有关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企业准入标准、运作方式的合法性、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等方面,尚无详细明确的法律规范。网民在借助互联网提供或享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将面临法律缺失和法律冲突的风险,容易陷入法律盲区的纠纷之中,不仅增加了交易费用,还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6、此外,由于便捷性和优惠性,互联网金融可以吸收更多的存款,发放更多的贷款,与更多的客户进行交易,面临着更大的利率风险。 7、网络交易由于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业务活动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易双方互不见面,只通过互联网联系,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就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风险极大。 8、互联网金融平台因技术缺陷在某些特殊时刻无法及时应对短时间内突发的大规模交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该风险主要存在于“七夕”、“双十一”、“圣诞节”等传统电商打折促销日。由于巨量网上交易集中在一天甚至某个时点,数据量远超于日常基准数量,极易出现系统不稳定、服务器故障等问题。

吴晓求:中国金融的深度变革与互联网金融【宜信观点】

自1984年以来,经过3O年的改革开放,宜信采集,中国金融体系沿着市场化方向取得了巨大进步,无论在规模、结构、产品和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等方面,还是在制度、规则、治理结构、透明度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都有根本性的变化,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着眼于未来的竞争态势和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在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造一个与大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这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国金融,其核心标志是:结构上要富有弹性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金融功能的高效率;既要有趋优的资源(资金)配置机制,又要有很强的风险平滑(或风险配置)能力。这样的大国金融,既是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性的,又是开放的、国际性的,还是高技术化的、便捷的。按照这样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能力明显不足,具有重要缺陷。 一、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缺陷 1.存在较大程度的垄断性,市场化程度不够,金融效率相对较低 中国金融体系的垄断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准人垄断、价格管制、市场封闭。其结果是,竞争不够充分,超额垄断利润明显,客户对金融服务满意度低,从而造成了在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资金提供者(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收益的不平衡。金融效率低是中国金融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的广义货币(M2)存量与GDP之比接近200%,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美国约为6O%,日本约140%,欧盟约6O%)。M2与GDP之比,既反映出潜在通胀的压力,也反映金融体系的效率。垄断和市场化程度不高是金融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2.金融结构弹性较低,吸收和平滑风险的能力较弱 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金融结构的弹性既来自于竞争、透明度和市场化机制,更取决于金融体系的证券化程度或者说取决于金融资产中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在于价格波动,而在于风险的持续积淀或风险的存量化趋势。要使一国金融得以安全有效运行,必须创造一种风险流量化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资产证券化和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风险流量化机制是金融结构富有弹性的前提。无论是从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看,还是从金融资产的证券化率看,中国金融结构都是相当刚性的。刚性化的金融结构为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3.开放度不够,国际化程度低 中国金融体系之所以要开放、要大幅度提升国际化程度,是因为要维系日益庞大的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必须要有一个能在全球配置资源又能在全球分散风险的金融体系。从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现状看,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力不从心,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也不相匹配。中国金融体系开放度较低的一个表现是,除QFII之外的外国投资者进人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还存在制度性障碍,人民币还不是可自由交易的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的表现是,外国(境外)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比例低,外国(外资)企业还不能到中国市场上市,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影响力。 二、中国金融体系的“三维”改革 要实现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目标,必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相对于中国金融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我们必须推进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概括为“三维”改革。 1.中国金融之“宽度”改革 “宽度”改革的核心是推进金融结构的市场化、证券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主要是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特别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不断提高金融资产证券化率。资产证券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一国现代金融体系形成的基石,是金融结构市场化变革的主导力量。广义的资产证券

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何防范

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何防范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推出来的新型金融行业模式,相信也是投资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那么互联网金融风险如何防范?下面律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结合的新兴领域,它的内涵之广,包括了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络投资等一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将传统金融业带入一个更加拥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发展前景的新纪元。然而,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存在着不成熟和欠缺,导致一些列特殊风险的存在。本文从几个方面细致阐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并深入肌理,探求防范风险之道,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互联网金融概论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计算机连接终端和网络服务平台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所形成的虚拟金融市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则包括了一切依托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的实体机构和约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活动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 互联网金融除了兼具有互联网平台所赋予它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全球性等特性,还具有高科技、高风险,监管难度大等特点。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以及互联网理财四类。近年来,我国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出台,互联网金融产业正朝着健康、法制化的轨道上飞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金融固有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社会环境,互联网金融风险仍不可小觑。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涉及政府、金融业、投资方等多个利益主体,要想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几个利益主体必须齐心协力为之做出努力: 1.政府方面。第一、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由互联网金融基础法和详细规章条纹的法规组成的完整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着重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第二、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加强网络银行监管力度,细化监管制度条例,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网络防护体系。我国目前的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都落后于网络金融发展的要求,增大了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安全风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上的一种重大创新,它结合了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来开展金融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我国金融行业迎来了巨大的转变,有助于金融机构的改革。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风险的存在将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道门槛,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不仅会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影响,故此,必须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 网络安全风险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着网络安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来窃取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信息,如用户密码等,一旦密码泄露,就容易造成利益损失,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资金风险 在现代社会里,依托网络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为越来越频繁,而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依托网络进行金融业务的时候,网络上的信息都可能是虚假的,使得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着较大的信誉风险。如某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企业

可以利用网络来制造一些虚假的信息,如果银行不能做好相关工作,一旦企业破产,就难以偿还贷款,从而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就是金融交易双方不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履行金融业务要求的一种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活跃了金融市场,同时也带来互联网金融信誉风险。例如,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求,向银行申请贷款,并签订在规定期限规范的合同,然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经济活动在市场环境下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使得企业蒙受损失,如果企业亏损,企业就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贷款,从而造成信誉风险。 竞争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的竞争性会越来越激烈,互联网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来获得客源,获得效益,从而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竞争。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的出现也会恶化金融市场环境,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互联网来扰乱金融市场,从而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竞争,带来竞争风险。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它融合了互联网技术,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得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金融风险也不断增加。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当下,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风险防范研究

毕业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别: 金融1201B 学生姓名: 王燕 指导教师: 曲建忠 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至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共十三周

摘要 作为互联网和金融深度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同时,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高速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由于法规缺位、监管不力造成的问题和风险。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的研究,对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亟需消除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传统金融 Abstract As a product of Internet and financial depth,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is flawed.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Internet financial developing at high speed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due to absence of regulations, poor supervision and risk.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Internet financial risk and it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heal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et financial . This article use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qualitativ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the system analyzes the Internet financial needs to eliminate the risk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Keywords: Internet financial,risk,the traditional finance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0280570.html,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谷雯玉 来源:《商情》2014年第27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加宽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加多样的投资选择,更是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近期,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互联网基金成为了大众的新宠儿。然而,互联网基金的崛起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银行业,同时,互联网基金存在着许多风险问题,如何规范互联网基金,从而使其健康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互联网基金才能走得更远些。 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互联网基金风险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3年6月13日在支付宝平台基础上推出了余额增值服务功能的理财工具——余额宝。通过与天宏基金公司合作,使用余额宝的用户不仅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比存入银行多10倍的利息,同时还可以随时消费、转账。在余额宝推出7天后,用户量便突破了100万,并使天弘基金成为中国第一大基金。 以“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的高收益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这使得人们更愿意将手中的资金进行投资。那么,传统银行的存款量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不仅是互联网巨头们对传统银行高利润的挑战,也是我国金融业的一大变革。然而互联网金融也与传统银行业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何能够规避风险,继续保持发展态势,走向未来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1、创新产品后劲不足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下降,部分产品的收益开始上演渐渐回落,各大互联网理财产品无一逃脱收益率一路下滑的命运。目前,理财通、余额宝等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已跌破6%。数据显示,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6470%;3;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 5.8420%,相比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大跳水,银行理财收益则显得更为平稳,部分银行在售的短期产品收益率甚至还出现了反超。 虽然说网络金融已经在我国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多,年轻人可能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而大部分年长者还不太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方式,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进行投资。此番,人们被互联网基金的高利率所吸引,可是当收益下滑之后,互联网基金的魅力就大大减值,人们还是更加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 2、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七个基本特征

互联网金融的七个基本特征 文/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建华 源自《清华金融评论》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年度购物节中,各大电商再次联袂奉献了一场狂欢般的消费盛宴。根据披露的数据,11月11日当日仅天猫的交易额就突破了912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国社会消费单日平均的零售金额。窥斑见豹,从不断升温的在线消费中,足见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场景和行为方式的重塑正持续加强。另一方面,作为交易便利和交易成本的双重受益者,我们也欣然拥抱互联网带来的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无疑是这场互联网商务地质结构运动中崛起的高峰。自2012年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历经野蛮生长的洪荒开拓、各领风骚的模式分化以及暗流涌动的风险激荡,正逐步迈向政策包容、市场成熟、用户依赖、生态井然的阳光地带。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共性特征。本文不妨对此做一些简单梳理。 一是伴生于商务平台 何为互联网商务平台?应当说,互联网时代的商务平台,是一种轻资产形式的虚拟营业场地。传统的经济活动和金融交易行为往往高度依附于重资产形式的物理场所。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网络通信技术把独立的个体和分散的经济活动通过网络串联在一起,形成了

一个无形却真实、虚拟却有效的交易场所。平台大如连接了超过800万商户和近3亿用户的淘宝,小如连接超过1.5万商户和700多万用户的苏宁易购。相比于传统的物理交易场所,互联网平台虚拟营业场所高度集中,大大降低原始投入,从而使交易成本更低、交易规模更大、撮合效率更高,经济活动的规模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杠杆实现了倍增。 互联网商务平台作为虚拟的营业场地,其价值通过其广泛连接的商务机构网络得以充分体现。平台在与各类外部机构建立连接的同时,平台与所连接机构双方的资源也实现了有效的互补。一方面,平台为外部机构提供了用户、账户、支付工具等一系列的基础资源;另一方面,外部机构为平台增添了各类业务、产品资源。双方通过彼此连接快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彼此经营能力都得以快速提升。广泛连接下的资源聚合,成为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价值体现。 互联网平台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往往是在以某个独特新颖的商务应用开发出有待拓展或提升的市场需求后,首先构建一个专业化的业务服务网站,如始于电子商务的阿里巴巴、始于个体网络借贷(P2P)的陆金所等,并凭借在该领域建立的先发优势快速形成规模化扩张和服务路径依赖,完成初始用户及各项资源的积累,再凭借既有用户、入口以及各项基础服务资源优势,构建广泛的连接网络,实现业务、产品资源的进一步扩展与聚合,基于互联网快速传播以及入口依赖等特性,快速形成平台放大效应。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破之道,也是一种互联网科技与金融行业交合之下的产物。如今的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就展示出了鲜活的生命力,而在这生命力之下存在的诸多风险是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本文在阐明了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的定义和主要类型之后,从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规模和融资规模分析了其发展态势,并对近年来发生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思考,从行业监管措施、企业安全技术、相关法律制度、投资者投资意识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政府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强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安全技术、完善互联网金融商品和服务相关法律、树立投资者互联网金融风险识别意识等优化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化的如今,大部分业务都开通了互联网的办理功能,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省了大量时间的同时,也转变了人们的传统消费理财方式。与此同时,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行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地办理各种金融业务,用户只需要将自己的身份证等信息拍照上传进行审核,金融机构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进行核实之后,就可以为客户办理好相关业务,有效节省了运作的成本。但是,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也还有许多未能解决和完善的不足之处,如互联网技术不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及相关法律条文不够明确和规范等,这些都影响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顺利发展。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不少,要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中所存在的风险,并思考了其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详细介绍

【摘要】互联网金融持续火爆的今天,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相关资讯,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系统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将逐一为您解析。 当“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当下社会最热、几乎平均薪酬最高的行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发出何种火星撞地球的碰撞?这是笔者在2012年下半年时的思考,但是当进入2013年秋季之时,才发现金融已经完全从一个高贵、专业、远离大众的行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持续占据着诸多媒体重要版面。 “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上市两周就吸金66.01亿元;互联网门户巨头新浪也已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发行“微博钱包”;京东商城刚对外宣布经成立金融集团,融360的3000万美金融资案例让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心动不已,苏宁银行、阿里银行或真或假的传闻一再牵动人们的神经……一个未来金融的新格局正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逐渐成型。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几乎各大金融网站、杂志、金融论坛都在谈它的前世今生,都在猜测它会何去何从。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能够通过网络直接对接,交易成本大大减少。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概念的出现,大多数人是激动的、狂喜的,以至于把任何带点互联网和金融表象的事物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很多,却很少有人站出来将其做一个系统的分类。虽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在其2012年8月主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个核心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但也仅主要分析了手机银行和P2P融资模式。最近业内也有人将众筹、比特币、余额宝等都作为互联网金融单独的模式,并有不同的分类说明。但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以及社会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不断加深,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定义及模式分类还是难以全面覆盖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态。 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从2012年开始,通过持续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企业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解析互联网金融相关资讯,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系统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并由罗明雄于2013年4月21日举办的“清华金融周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首次提出。 基于最近互联网金融火爆现象,为了更好的将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研究成果与业界进行交流探讨,笔者将基于

浅谈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管理

浅谈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措施。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现状、风险、防范措施 正文: 随着以网络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诞生了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金融行业中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改变着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金融运行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在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尽管着墨不多,但简短的内容已然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最高决策层的视野。因此了解、分析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开展风险管理将是保障金融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

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体系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行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上面很大的改变。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互联网金融的普遍性 由于小微企业、部分个人客户等大众客户群体信用记录很少,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加上交易金额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运营成本较高,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这部分客户的金融需求。而在互联网金融下,通过网络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上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加的广泛。 以阿里金融为例,截止2014年2月,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已超过70万家。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和天弘基金联合推出余额宝,仅仅17天吸引用户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人均投资额仅2624.03元,远远低于传统基金户均6-8万元,满足了最普通老百姓碎片化的理财需求,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覆盖面更为普遍,有利于提升资源配臵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相互融合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跨界竞争合作搭建了多元化平台,创造了共生与竞合的业态环境,深刻改变了银行业发展格局。同时,银行业利用资本、客户资源、信用和风控能力等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已有优势与新兴网络技术更有效地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由于互联网金融所涉足的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当前开发并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与社会变革 课后测试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与社会变革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1、互联网金融存在诸多问题,排在首位的是()(10?分) ?A 流动性问题 ?B 法律问题 ?C 安全问题 ?D 监管问题 正确答案:C ?1、以下属于同业业务的是()(10?分) ?A 非标资产投资 ?B 债券投资 ?C 外汇买卖 ?D 资产证券化 正确答案:A B C D ?2、整个市场包括()(10?分) ?A 信贷市场 ?B 货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金融市场

正确答案:A B C ?3、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10?分) ?A 主板 ?B 创业板 ?C 新三板 ?D 区域股权交易中心 正确答案:A B C D ?4、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解决资金问题()(10?分) ?A 商业保理公司 ?B 融资租赁公司 ?C P2P公司 ?D 财务公司 正确答案:A B C D ?5、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存在三个角色()(10?分) ?A 资源提供者 ?B 资源享受者 ?C 资源购买者 ?D 资源配置者 正确答案:A C D ?6、就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来看,哪些问题最为突出()(10?分) ?A 安全问题 ?B 流动性问题

?C 法律问题 ?D 人才问题 正确答案:A B C ?1、当前,我们国家要从股权融资转型为债权融资。(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股权融资,只有大企业可以做,小企业是不可以做的。(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3、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技术。(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对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思考2400字

对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思考2400字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时代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势不可挡,为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效益,防范风险就成为最需要关注的主题。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生,在埋头读书之余也应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所以下面就立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思考有效的防范策略,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 进入新世纪以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金融迎来第二轮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具备即时性、互动性、成本低等特征,在对传统金融构成挑战的同时促进金融改革,如何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 风险大是互联网金融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国家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失公平、消费者与投资者等市场主体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些金融违约、网络诈骗等现象屡禁不止。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技术的限制下容易被黑客或病毒攻击,导致互联网难以正常运转,对互联网金融形成较大的风险。加上互联网金融覆盖范围很广,不被时间和地域所局限,主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便捷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增加风险防范难度。传统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局部性的,而互联网金融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是系统性的、全局性的,风险以惊人的速度由传输介质传递给传统金融,不能在短时间里纠正偏差、勘误,影响着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鉴于此,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势在必行。 二、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策略建议 1.建立健全安全体制,防范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运营情况以及信息数据等特色进行整改,加强管理、开发技术,创设有效的、科学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制。整改运营情况时应从网络运行和硬件层面着手,增加安全技术投入,提高系统防入侵、防范病毒攻击的能力,保障在安全环境下运行互联网金融系统;针对网络运行要实行身份认证登录、分级授权等方式,尽可能预防部分用户非法登录。在管理信息数据方面则应加强对数字验证技术的使用,为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引入密钥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等,提升互联网金融的保密技术水平,有效减少、防范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的技术风险。 2.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强化风险监测 为确保市场对有效配置资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预防市场缺陷,就必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现有金融法律法规则是创建优良市场环境的基础性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准确辨析违法犯罪行为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不管是金融机构的在线业务或线下业务均要严格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坚守互联网金融活动底线,拒绝制定提前终止、提前支取存款等不合理的条款,不合理的金融服务也不得依旧原有约定计息或定期收取费用。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及时而有效地获取数据信息,奠定监测数据、分析数据的基础,同时把识别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监测风险、控制风险,基于风险原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弥补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漏洞。 3.完善系统保护机制,保护市场主体 保护消费者、投资者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是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市场主体保

互联网金融的几种模式

互联网金融有哪些模式? 为了对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做一个清晰的界定,调研走访,深度解析资讯,最终梳理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 由于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的分类也仅仅是一个阶段的粗浅分类,即使在将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归入第三方支付这一模式之后,六大模式也无法包容诸如比特币等新兴互联网金融创新产物。 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一方面将持续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将联合相关金融投资机构,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融资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模式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根据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给出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定义,从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互联网支付,而是成为线上线下全面覆盖,应用场景更为丰富的综合支付工具。模式2:P2P网贷 P2P即点对点信贷。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目前,出现了2种运营模式,一是纯线上模式,其特点是资金借贷活动都通过线上进行,不结合线下的审核。 通常这些企业采取的审核借款人资质的措施有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 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线上提交借款申请后,平台通过所在城市的代理商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情况。 模式3:大数据金融

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对策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对策的分析 一、互联金融的运营模式与特征 互联金融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依托于互联电子平台,以第三方支付、P2P络贷款、络众筹等为主要模式的新型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较,互联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短时期内开拓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显示出超强的发展潜力。互联金融业态包括络支付结算、络借贷、理财中介、络信息服务、虚拟货币、传统金融机构的络平台(上银行、上保险和上证券)等。目前,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互联金融模式是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络支付结算类、以P2P平台为代表的络融资类以及络投资理财中介类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所代表的络支付结算业务是互联金融业态中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模式,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互联平台和移动终端对接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的第三方平台。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XX年第一季度我国第三方互联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亿元,比20XX年同期增长了%。P2P络平台是指个人通过络平台直接将闲置资金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络融资模式。根据谢平的定义,P2P络贷款平台需要依法注册,其特征是通过互联来为投融资双方提供包括信息沟通、信用评价等在内的媒介服务。P2P平台近年来发展异常迅猛。根据贷之家的统计,截至20XX年6月底,P2P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028家,比20XX年底新增了%。20XX年上半年P2P贷平台的成交总额达到了亿元。络投资理财类指络投资中介机构利用其互联门户和移动终端,将对第三方支付的在途资金、支付工具吸存的资金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以达到保值增值目的。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络投资理财产品是余额宝,截至20XX年2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亿元。互联金融的特征可以归纳为:虚拟化、直接性、高效性、资源共享性、普惠性和风险性。互联金融主要利用络交易平台作为虚拟的交易场所,通过平台进行的交易、支付、结算,使用的是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即虚拟的运营方式。直接性表现为投融资双方通过互联金融平台直接完成交易,不需通过银行等中介,既给投融资双方带来了便利,又降低了融资成本。高效性体现为互联金融在提供服务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共享性反映了互联金融混业经营,同时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特征。普惠性则反映了互联金融所面临的客户以个人、小微为主的普惠金融的特征。传统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个人以及小微存在一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互联网金融主要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有力推进了我国传统金融业的改革,但也对风险防控、金融稳定、监管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风险防控到位,亟需加强研究。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风险以及当前的管理政策,提出强化互联网风险防控、创新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一、国内互联网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蓬勃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9.22万亿元,P2P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众筹市场规模约100亿元,网络小贷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基金销售约6000亿元,金融机构创新约1000亿元,财富管理约100亿元。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与传统金融相比,网络技术使金融信息和业务处理方式更加先进,能为客户提供更自主灵活和方便快捷的金融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 (一)对互联网金融本质认识不清导致投资者风险意识薄弱。 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功能和本质,创新之处在于创造了新的业务技术、交易渠道和方式,主要功能仍是资金融通、价格发现、支付清算等方面,没有超越现有金融体系范畴。这也说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同样会具有较大风险,甚至面临的局部风险远大于传统金融。比如,“余额宝”等产品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忽视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特征。再如,人人贷(P2P)型网上借贷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行为缺乏足够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一部分网贷企业因为不良贷款不断积累或突发贷款损失而无法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没有认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很多投资者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救命稻草”,一旦互联网金融局部风险扩大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二)混业经营加大分业监管风险。 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普遍具有跨行业、跨部门、业务交叉性强等特征,形成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和交叉的模式。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下,对于涉及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体谁来监管、如何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