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英语教学里面的英美文化的认知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把文化知识导入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美文化英语教学文化影响一、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第一,从文化的内涵的角度看来,包含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
而语言恰恰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和文化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第二,语言就像文化一样,不具有生物的遗传性,而是人类后天习得的。
第三,文化和语言一样都是全国民族的共同财富,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目的语文化认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目的。
语言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并且可以加入到这种语言社会的交往中。
我们语言教学工作者应当明了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应当包括目的语言的文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适当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
这样学生在相关文化背景下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
背景知识的内容多而杂乱。
学生在获得了文化知识后,他们就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把该知识分别运用到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的学习中。
由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在跨文化交际时注意某些“文化禁忌”。
目的语言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及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二、教学中几种英美文化渗透策略及其意义1.任务教学型方法。
每当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应预先对学生们布置任务。
使其对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进行提前的课外的查阅。
教师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划定需预习的文化知识的内容。
预习过程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个提前布置任务的预习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很牢固的从中吸收文化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领域。
此教学法的优点是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且可以大量的快速传递信息。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英美文化教学

2 1 6月 0 1年
岱 宗 学 刊
J RNA 0U L OF DAI O Z NG
V0 . 5 NO. 11 2
Jn 2 1 u Ol
浅 谈 中学 英 语 课 堂 中 的英 美 文 化 教 学
孙 博
2 10 ) 7 0 0
(010 一 14 O 09 12 2 1 )2 O0 一 2 2
文化 、 和信仰等各个 领域 , 语教 学 中适 当融 人英 风俗 在英 美文学 , 不但 可 以从 中增长 知 识 , 大视 野 , 富生 学生 扩 丰 活 , 能使 他们认识 到学 习英语 的意义 和价值 , 验学 而且 体 习英语 的乐趣 , 让枯燥乏 味的学 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4 课堂教学中融人英美文化。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 . 授和渗透应该贯 穿在教 学 的各 个 阶段 、 项任 务 中, 各 做到 随时遇到 随时教授 。新 课标 实施后 , 教材在 编写上有 了很 大 的改革 , 每一单元都有英 、 美等 国家 的文化背景介绍 , 并 且在考试题 目方面也有 所增 加 。这样 , 生学 习英 、 学 美等
[ 收稿 日 ]0 l 4 7 期 2 1—0 —2
[ 作者简介 ] 孙
博 (9 1 , , 17 一)男 山东泰安人 , 泰安一 中教师。
18 2
质量和归档效率 。
岱 宗学 刊 工作 的有 力保 障
第 1 卷 5
二、 档案 形成 过程 中承上 启下 的 “ 梁 ” 桥
兼职档案员 是整 个档 案形 成 过程 中承上 启下 的 “ 桥 梁 ” 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 的同时 , , 还要做好兼 职的档案工 作, 要接受学校档案室 的业务 指导 , 要熟 悉相 关档 案业务
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与热情

者 为学 生放 了一段 关 于此 的交 际录 像 。在 录 像 中 ,一个 依 据 教 学 计 划 进 行 删 减 , 增 加 新 的教 学 内容 。 如 教 材 外 国人 在一 个 中 国家 庭 中做 客 ,这 个 外 国人 在看 了主人 在 四年 级 又 重现 “ o l r y u ,由于 学 生在 一 Hwo dae o ” 家的一 件工 艺品后 ,说 “ l k t i ”。第 二天 后 ,这 年 级 就 会 说 了 ,所 以此 课 可 让 学 生 先 合 书 听磁 带 回 答 I ie h s
什 么 这 个外 国人接 到 礼物 不 高 兴 ?学 生们 各 抒 己见 。从 于 活 跃 状 态 , 从 而 来 活 化 教 材 ,激 活 学 生 思 维 。另 外 这段录 像可 以看 出, 中国人和 外 国人 对 “ lk ( )” I ie 教 师 应 依 据 教 材 来 进 行 思 想 品 德 的教 育 和 爱 国 主 义 的 的不 同反应 , 中国人 认 为 外 国人 说 “I i e ( ) ”意 教 育 。 比如 ,教 材 中有 一 课 是 D n e 摘 花 的 故 事 ,教 l k a ny 思是 喜 欢它 ,所 以为 表示 中 国人 的好 客 ,就 把此 工 艺 品 材 是 以一 种 黑 色 幽 默 的 形 式 出 现 的 。根 据 此 课 可 进 行 送 给 了他 。而外 国人说 “ l k ( )”时 ,只是 表示礼 爱 护 花 草 的 教 育 。在 学 习 圣 诞 节 和 洋 餐 课 后 , 针对 现 I ie 貌 的赞 美 ,并 不 表 示 想得 到它 。从 中 ,学 生 明 白 了 “I 在 社 会 上 盲 目过 洋 节 和 吃洋 餐 的 情 况 ,进 行 爱 护 本 国 ¨k ( ) ”的 正确 使 用 。像 这种 情 况 很 多 , 比如 在 学 文 化 的教 育 , 从而 真 正做 到 教材 与 生 活相 联 系 。 e 习圣 诞节 互 送 礼物 时 ,扩 展 延伸 情 景 表现 中国人 与 外 国 总 之 ,教 材 是相 对 固 定 的 ,但 教 学 情 景 是 不 断 变 人 对接 受礼 物 的不 同态度 ( 国人 是 收到 礼 物 , 日后打 化 的 。这 就要 求 教 师在 具 体教 学 情景 下 根据 不 同 的教 学 中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和语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历史和社会现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 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英美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首先,通过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理解和解释复杂的语言结构和意义。
此外,英美文学作品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学习如何写出清晰、流畅的英语文本,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结构来传达其思想。
2. 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和历史英美文学作品反映了丰富而独特的英美文化和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英美社会的背景和发展。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英美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化价值观的信息。
比如,《傲慢与偏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十八世纪英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则可以展示美国西部繁荣时期的文化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主题、情节和角色,提高其文学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和解读文本,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将各种文本元素(如符号、主题、情节、角色等)联系起来来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外,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和观念。
4. 帮助学生发展文学爱好和鉴赏能力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发展文学爱好和鉴赏能力。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独特氛围和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文化和思想。
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总之,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了解英美文化和历史、提高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发展文学爱好和鉴赏能力,这些都对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词汇和语法方面,西方文化的表达方式和用词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在听力和口语方面,通过接触西方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地道英语的发音和语调。
在阅读和写作中,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和表达习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也促进了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西方文化, 英语教学, 词汇, 语法, 听力, 口语, 阅读, 写作, 跨文化交流, 综合语言能力, 促进, 重要性, 影响, 结合, 作用, 目共睹, 积极促进.1. 引言1.1 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西方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教师可以借助西方文化元素丰富课堂教学,引入西方文学、电影、音乐等多样化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
通过与西方文化的互动,学生的语言学习将更具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够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可以说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1.2 西方文化如何影响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上。
西方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对英语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在英语词汇和语法方面,西方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英语单词和语法结构都来源于英美文化,例如“democracy(民主)”、“apple pie(苹果派)”等词汇和句式。
通过学习这些词汇和语法,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自觉地构建起了一幅西方文化的图景,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运用英语。
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方面,西方文化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差异教育的意义

英 语 不 仅 要 作 为知 识 来 掌握 ,更 要 作 为 一 种 语 言 ,一 种 交 流 工具 来 使 用 ,这 就 要 求学 生 在 学 习运 用 英 语 时 ,不 仅 要 “ 合乎语法” ( g r a mma t i c a l i t y ),而且 要恰 当 、 得体 ( a p p r o p r i a t e n e s s ), 可 以 为 人接受 ( a c c e p t a b i i f t y),同时也要 求 教 师 除 了传 授 正 确 的语 音 、语 调 、语 法 知 识 ,也不 可 忽视 语 言 背 景 ,文 化 的 参 透 。正 因如 此 , 英 美 文化 知 识不 再 是 英 语教 学 中 可有可无部 分 , 相 反的 , 它的传授 , 不 仅 将正 确 引导 学 生如 何 用英 语 进 行 大 方 、得 体 交 际 ,而且 将 对 中学英语教学起相 当的推 动作利 自然地进行 着这样的对话练 习 : ( 1 )一 一 … ' w h a t , s y o u r n a me ?
一
亮 。”这样 ,相 信学生都能在笑声 中轻而 易举地 记住在 英美国家中应 用 “ t h a n k y o u ”来 回答别 人 的赞 美 ,而且学生也会 以更 大的热情投 入进一步 的学 习中去 。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 ,调 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提高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是学生非智 力因素中最可利用的 有效因素 ,兴致高 了 ,学 习 自然就 成 了一种乐趣 ,对知识 能力的培养 也就容易多 了。 再 如 ,在 学 习单 词 “ d o g ” 时 ,不 妨 介 绍 这 样 的两 句 “ l o v e me , l o v e my d o g . ”( 爱屋 及 乌 ) 和 y o u a r e a l u c k y d o g . ”( 你是个 幸 运 儿) ,相信 这两 个 句子 也 同样能 激起 学生的学 习热情 ,激 发他 们的 积 极性 。此 时 ,英 语 中 “ d o g ”与 我 们汉语中 出现 的 “ 走狗 ” “ 狼 心 狗 肺”中的 “ 狗”大同小异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导入摘要:语言和文化之间以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二者之间是存在着不可密分的关系,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表现的载体,而文化又可以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反映。
因此说,在学习一门语言时,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导致学习理解的最高层障碍。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从英美文化知识导入的意义以及导入的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英美文化知识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的途径,使得老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遵循文化之间的相关联性,灵活的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p1 英美文化导入的意义英语作为一科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学科,其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更好能够进行一个异族文化的交流,以此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
语言学家彼得·海姆斯(Peter Hyams)曾经说过: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读、听、说、写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五个方面[2]。
而在我们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只是注重了前四个的训练却忽悠了最后一者的重要性,并没有把在学习英语当中的英美文化融入到其中,使得在语言的实际交流过程中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从而会导致交流的双方会出现理解性地错误而引发尴尬的局面。
因此说,加强大学数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融入,可以更好的让学生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发生,促进异族文化的交流。
2 英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原则2.1 相关性原则对学生的任何培养都要综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大学英语教学也一样。
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住相关性原则,做到所导入的内容能够和教材的内容有关,并且在此过程还要综合学生的情况将英美的一些习俗习惯导入到其中,使得学生能够学到哪相关的文化就了解到哪。
2.2 有序性原则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序性原则指的是在英美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利于学生的吸收和消化。
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是单方面的存在于语言方面的教学,其更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导入相应的文化事件,以辅助学生对于该语言的全面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学习的几点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学习的几点思考摘要:英语语言知识是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为载体的,因此掌握更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教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针对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了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美文化英语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
学习语言,要充分理解与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语言,不考虑这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就不能保证沟通的顺畅。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英语教学不应只注重语言知识传授,更应该考虑所教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使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尝试在传授学生英语语言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修养。
1 注意传授文化内涵,提高学生英语文化修养比如:COUNTRY、NATION、STATE 都是国家的意思,为什么美国就一定要说成是THE UNITED STATES而不是THE UNITED COUNTRY?这是因为COUNTRY是强调领土意义上的国家,NATION 是强调民族意义上的国家,而STATE则是强调政权意义上的国家。
所以,同为国家的意思,三个词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用法也就大不相同。
为了能将跨文化意识培养融合在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除了讲解课文相关的语言点外,还要根据时间和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比如说,在讲解“weather”这个词时,代写英语论文可有意识的举这样的例子:“weather the storm”(战胜暴风雨),“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修帆趁天晴),这些都是英语中的习语,学生会觉得比较有兴趣去学习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习语都是和海洋及航海有关的,而且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海洋及航海有关的习语,这样就会启发学生联想已有的地理知识,顿悟原来英国是个岛国,所以英语才有这个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要求我们克服文化差异,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明显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
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每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文化交流;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这套教材将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交织在一起,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渗透文化教育,使语言技能的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和物质产品的加速流通,将世界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各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国际交往的顺利实现,除了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这些外语技能,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渗透在外语中的外国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线教师,要想让今天的受教育者在将来能够顺利完成其交际活动,就必须增强文化思维的观念,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必然造成日后交际上的重大失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
《英语课程标准》也列出了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要达到的七、八级目标,其中七级为必须达到的目标。
以下是七级目标描述: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极其文化内涵;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和传说;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与此相适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是在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实践性方面有了明显的延伸和拓展。
试题内容更贴近生活,反映着当前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内容。
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方面要求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这里就既有语言是否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有关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问题。
高考命题的走势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学习英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
二、英美文化对高中教学的作用学习英语不能不注意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文化,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常常发现毫元恶意的语言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则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
如果了解了这些不同的英美文化背景,就不会产生这些误会了。
英美文化除了对口语教学及交际至关重要外,对英语教学中的其他内容,如听力、阅读及翻译写作也有影响。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听力训练上花费的工夫不少,但成果却不如人意。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英美文化了解太少。
如与英美文化有关的材料,即使内容简单,有时也只是听明白了字面意思不能了解真正的内涵。
英美文化在英语阅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同样也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
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典故和名人名句。
中国人的典故多出自《论语》、《孟子》、唐宋诗词、四大名著及民间传说等等。
而英美人用典故也多源于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及《圣经》、莎士比亚、名人演讲等等。
例如,这句话:“When I met her again afew days later,it happened to me that she didn’t know me from the Adam.”这里有一个习语:“not know someon e from Adam”.字面上看是说:“不知道某人与亚当有何区别”,实际上这个习语源于圣经中的故事,亚当是人类之祖,无人见过,所以它的意思是说“完全不知道”。
了解了这个习语的来历,这句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英语阅读中这样的问题随处可见,只有了解了英美文化深层次的内涵,才会真正理解类似的句子和文章。
翻译及写作能力同样离不开英美文化知识。
比如,汉语中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气壮如牛”,而英语则说“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用“马”代替了“牛”。
原因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地劳作,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吗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为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好帮手。
由此可见,若想确切地学好翻译及写作,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知识。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实施方法1.在口语训练中渗透文化教育在日常交际中,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跨文化因素。
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其中的文化因素。
对中国学生而言,真正的困难不是如何正确地发音或拼写,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情境有针对性地介绍其中包涵的文化因素,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向教师问候说:“Good morning, teacher!”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作一种称呼,但是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
因此,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教师为Sir,Madame或Mr.,Mrs.,Miss,在日常交际中,关系比较密切还可以直呼其名。
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当我们称赞一个外籍朋友“You speak very good Chinese.”时,他总是笑着回答:“Oh,thank you!”其实他只会说一点极简单的汉语;而当我们称赞中国学生“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时,他不管心里多高兴,嘴里却会说:“No,no,my English is not good enough.”其实,他英语说得真得不错。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当别人夸你时应回答“Thank you”或“I’m glad to hear that”。
2.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
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以“dog”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没有区别,但在两个文化群体里,它的文化意义却相差甚远。
“dog”一词在中国人看来除了忠诚的含义之外还有贬义,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
但是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
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我们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就教材教教材,给学生讲知识点、讲语法、讲考点,期望学生在考试中能够轻松应对。
这样的做法,学生可能考试没有问题,但是削弱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交际功能,又因为纯粹语言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应该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掘教材,渗透文化教育,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英语的能力。
如:有一篇中学课文,以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主题为假期计划,以计划假期活动为主要话题。
其中有一个活动;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I’m going to Hawaii for vacation.知识点就是句型:你打算去哪里度假?我准备到夏威夷度假。
为了掌握句型,我们会让学生做替换练习,谈论去某地度假。
这能收到必要的效果。
但是夏威夷这个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本单元出现,如果只是当作一个地名,就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应该介绍夏威夷美丽的海滩,正好可以用上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单词和句型:be famous for Hawaii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beaches. Many people go to Hawaii for vacation. You can enjoy the sunshine, swim and play beach volleyball.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练习使用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学中用,用中学。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包括英美社会文化等其它方面的教学。
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是全面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才是全面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 7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