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讲解模板: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1)排斥反应类型:同种心脏移植后, 机体发生排斥反应的过程是异体抗原刺激 受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反应,导致移植器官组织损伤。依据排斥 反应发生的时间快慢,把排斥反应分为三 种: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①超急性排斥反应:这种反应是受体对移 植物的一种迅速而激烈的排斥现象,可在 受体与供体间建立起血液循环后数分钟至 24小时内发生。主要多见于受体血中已存 在对抗供体的抗体,移植后,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释放出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引起广泛性的急性动脉炎和小 动脉炎、微血栓形成及组织缺血性坏死。
术后处理: (4)连续作血、尿、痰及各种引流管周 围皮肤的拭子细菌培养,以监测可能的早 期感染。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5)药物预防感染除了术后应用广谱抗 生素外,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给予更昔 洛韦及免疫球蛋白。针对真菌感染可使用 两性霉素B、酮康唑或大蒜素。针对弓形 体感染可给予乙胺嘧啶。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前准备:
供心采取中均有一个心肌缺 血过程,从脑死亡到供体阻断升主动脉开 始冷灌注为热缺血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3~5min)。从冷灌开始到完成移植 开放升主动脉阻闭这一段为冷缺血时 间,一般认为供心耐受缺血最长时间为 3~4h,在这里若预留进行心脏移植操作 时间1h,则在路上运送时间应限制在2~
手术资料:左心并列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②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半年内, 2~10周发生率最高。急性排斥是由细胞 免疫反应引起。受体的T淋巴细胞在移植 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导致细胞免疫反应。 病理检查为心肌间质水肿,血管周围及心 肌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可出 现浊肿、空泡变性、细胞溶解及凝固性坏 死。
《心脏移植》PPT课件

2、异位心脏移植术:实际上是增加 一个生物 性辅助循环装置,将供心与病变心脏并列。
•
• • • • • • • •
•
优点:适用于 1)重度肺动脉高压 2)有助于克服移植心脏发生急、慢 性功能失常。 3)某些心脏病只要给予充分时间 完成自然病程,可自行恢复。 4)弥补供心不足(如体重过重) 5)如某些免疫学问题解决,异种移 植,以异位为好。
1980 年以前,排斥药物仅有激素和 硫唑嘌呤等,由于副作用大,移植结 果不理想,心移植进入低潮期,从 1969 -1979 年,全世界不足 50 例。 1981 年由英国剑桥大学的 Sir Roy Calne 教授发表临床应用 CsA 报告,提 供了一种重要抗排斥药物,使心脏移 植成功率大大提高。
此外定期做细菌、霉菌培养及病毒血清学 检查,特别是巨细胞病毒。尽早拔除所有 插管(动脉、静脉、气管、导尿管、胸管 等),合理使用抗菌素,抗 G+与 G-菌各 一种,抗霉菌一种,抗病毒一种。
七、其它护理 循序渐进地促进心功能恢复,注 意加强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的术 后指导。
八、排斥反应的监测与防治 排斥反应是心脏移植后最严重的并 发症之一,是机体(受体)的免疫机制对 抗外来脏器(供心)的结果,分超急性、 急性和慢性。超急性是受体血中存在已致 敏抗体,导致心缩无力;急性是 T 淋巴细 胞活化引起细胞免疫,导致心肌坏死,而 发生低排死亡;慢性排斥以冠状动脉硬化 为主要表现。
3)泌尿系统:合理使用利尿剂,注意 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值,保证 1500 -2000ml 尿量/日(早期) 4)消化系统:主要是预防应激性溃疡 发生,使用泰胃美、洛赛克等。
六、预防与控制感染 据文献报导,心脏移植后感染在 死亡原因中列第一位( 20 %),故预防措 施尤为重要。手术过程中参与人员需严格 无菌操作,术后最好有层流监护病房。每 日定时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穿隔离衣,戴 口罩、帽子、换鞋等,有感冒或其它呼吸 道感染者严禁入内。食品、衣物需消毒后 进入。
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研究进展自开展原位心脏移植以来,手术术式虽不断改进,但可归纳为全心原位心脏移植术(TOHT)、双腔原位心脏移植术(BOHT)及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SOHT)[1-3]。
本文拟对这3种手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SOHT)1. 手术方法:受者的心脏保留左心房后壁、右心房后壁和侧壁。
将供心左心房后壁的4条肺静脉口剪通,修剪后以备与受者的左心房吻合。
供心的右心房自下腔静脉口前壁中份向右心耳剪开,以备与受者的右心房吻合。
吻合顺序为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
考虑到右心房的下腔静脉插管影响手术视野,Dong等将下腔静脉插管于上腔静脉与心房交界处向下插入,使它通过受者残余的右心房腔,但由于上腔静脉插管也将同时插于上腔静脉,故术后可能因荷包收紧而致狭窄。
目前临床一般于右心房侧壁行腔静脉插管。
此外,受者的心脏经常因病变而肥大,而由于供心来源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供、受者的心脏体积相差较大,给吻合带来困难。
为此,Duncan等[4]将受者的左、右心房下缘缝合折叠,缩小至合适口径后再进行吻合,这样便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在长期的应用中,尽管手术的一些细节有所变动,但以左、右心房进行吻合的原则始终未变。
2. 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右心房的后壁、侧壁及上腔静脉口周围有传导组织,因此,供者心脏的切口不能在这些部位。
SOHT选择心房前壁斜行切口,若不考虑力学因素,这种切口应是最佳的选择。
在SOHT中,两条腔静脉和4条肺静脉通过两个吻合口连于供心,使手术明显简化,这是SOHT的最大优点。
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并发症。
心率失常是SOHT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
有作者[5-7]将SOHT与TOHT和BOHT进行比较,发现SOHT术后早期缓慢性心律较多见,有的甚至需要用起搏器;SOHT术后后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发生率较高,这提示手术方式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心动过缓主要由于窦房结功能不全所致,可能有如下原因[1,7]: (1) 供心右心房切口距房间沟较远,吻合后使窦房结扭曲; (2) 手术操作可能损伤窦房结; (3) 心房操作可能损伤窦房结血供。
手术讲解模板:心肺移植术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手术步骤:
”字缝合,也可以连续缝合(图6.58-7)。 吻合完成后,开始肺通气,按标准心脏移 植的方法从下腔静脉向上弧形切开供心右 心房,用4-0聚丙烯线将供、受体右心房 开口做连续缝合(图6.58-8),最后用40聚丙烯线连续吻合主动脉(图6.58-9)。 开放上、下腔静脉,排尽心内气体,开放 升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手术步骤:
肝素3mg/kg,并给予前列腺素E120ng/ (kg·min),以消除肺血管对冷灌注液 的反应。高位结扎、切断上腔静脉,紧靠 横膈,用血管钳夹住下腔静脉,在钳的上 侧将其切断。待心脏停搏后阻断主动脉, 自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搏液500~ 1000ml,用French 14号吸引管向主肺动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术后处理: 水肿。对个别病人可能须考虑应用血液透 析以去除过多的体液,或作气管插管正压 通气以支持呼吸功能。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并发症: 1.排斥反应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并发症:
心肺联合移植后,心和肺的排斥反应既可 同时发生,也可各自分别发生。肺排斥反 应常见,较心脏排斥反应出现早,可以与 心脏排斥反应无关。心肺移植病人术后早 期由于肺水肿引起肺功能轻度低下,经适 当治疗后1~3周多会逐渐恢复。大多数排 斥反应表现为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呈 低氧血症,如果1秒钟用力呼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概述: 移植2510例次,病人年龄从新生儿到59.3 岁。心肺移植成为人们可以接受的治疗终 末期心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适应证: 心肺联合移植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适应证: 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手术资料:心肺移植术
适应证: 2.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
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配合路径——附2例报告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配合路径 。方法 : 2 对 例原位心脏移植 手术 患者的护理路 径结合临床 实际工作进
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 : 2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 , 无术后并 发症 的发生 。结论 : 心理 移植 手术可 以挽救 部分终末期心脏 病患者
的生命 , 并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交流 沟通 , 获得病情的信息资料及存在 的问题 , 有针对性地进
行健康宣教 , 提高了护生的人际沟通 能力 , 提高了患儿及家长
[ ] 耿笑微 , 4 刘
5 . 9
宇, 岩 , 以问题为基 础的教学 法在 张 等.
对其 的信任感 , 也增强 了护生的 自 信心 , 提高 了护生在儿科的
・
个 案研 究 ・
原 位心 脏移 植手术 配合 路径—— 附 2例 报告
潘国艳 许 , 吉林 长春 晶 陈 杰’常娅洁 田振莲 ( . , , , 1吉林心脏病 医院, 吉林 长春 10 2 ;. 30 13 中华护理学会长春分会 , 吉林 长春 102 ) 30 1 10 2 ;. 30 1 2 吉林大学第二 医院急诊科 ,
维普资讯
・
1 406 ・
吉林 医 学 20 08年 8月 第 2 9卷 第 l 6期
讨论 、 记录等进行具 体分工 , 并通过团 队合作来共 同完成 , 整
须 具 有 丰 富的 临床 基础 知 识 和 专科 知 识 , 断学 习 , 新 知 识 不 更
现将手术配合路径报告如下。
1 病 历摘 要
22 供体选择准人原则 : . 从供体年 龄、 供心大小 、 性别 、 、 病史
组 织 、 疫 配 型 几 个 方 面 的 资 料 中 选 择 脑 死 亡 患 者 。在 器 官 免
心脏移植医学课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 移植已成为治疗某些严重心脏疾 病的最终手段。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心脏移植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初 期,当时手术成功率很低,但随着免 疫抑制药物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 心脏移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医学技术 。
发展
目前,全球每年有数千例心脏移植手 术成功完成,为患者带来了新生。
手术过程及步骤
麻醉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 术过程中保持无意识状态。
02
供体心脏取出Biblioteka 医生通过剖开胸骨,将供体心脏从胸 腔中取出,并保持供体心脏的活性。
01
03
受体心脏切除
将患者原有的心脏切除,为新心脏的 植入做好准备。
止血与缝合
对手术部位进行止血,并将切口缝合 ,以促进伤口愈合。
05
04
新心脏植入
心脏移植术后康复与护理指 导
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况和需求。
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包 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情绪管理
教授患者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指导
饮食调整
01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包括控制盐、糖、脂
胸腔内出血
胸腔内出血是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方法包括密 切观察病情、及时输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方法包括禁食、使用止血 药物、补充血容量等。
其他部位出血
包括颅内出血、皮下出血等。处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输 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心脏移植操作流程

心脏移植操作流程心脏移植是一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手术,它涉及将捐赠者的心脏移植到接受者的身体中。
下面是心脏移植的一般操作流程:1. 病人评估和准备- 医生会对患有终末期心脏病的病人进行评估,确保他们符合接受心脏移植的条件。
-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脏功能、肺功能和肾功能等。
- 另外,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
2. 捐赠者选择和评估- 通过捐赠者注册和筛选,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心脏捐赠者。
- 对捐赠者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捐赠者的心脏健康,并进行相关测试,如血型匹配等。
3. 手术准备- 在手术前几天,病人需要停止食物和饮水,以确保手术时胃部为空。
- 病人会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手术无痛苦。
4. 手术进行- 医生会进行心脏切开手术,将病人的病态心脏切除。
- 换心手术进行时,医生会将捐赠者的新心脏置于正确位置。
- 医生会连接心脏血管、心脏壁和心脏腔进行修复和重建。
5. 手术结束和恢复-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关闭胸腔,并确保病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正常。
- 病人会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进一步监护和观察。
- 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对病人进行一段时间的免疫抑制治疗,以避免移植排异反应。
6. 术后护理和监测- 病人需要接受术后的护理和监测,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和康复计划。
- 医生会定期进行心脏功能检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测,以确保移植的心脏正常运作。
总结:心脏移植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医生和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手术流程大致可以分为病人评估和准备、捐赠者选择和评估、手术准备、手术进行、手术结束和恢复以及术后护理和监测等阶段。
术后的护理和监测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以确保移植的心脏能够正常工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操作流程,具体情况可能会因医生和病人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之前,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心脏移植护理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脏移植的基本知识,包括手术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培养学生对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重视,掌握术后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心脏移植患者的护理工作。
教学内容:一、心脏移植的基本知识1. 心脏移植的定义、原理及发展历程2. 心脏移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心脏移植的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二、心脏移植术后护理1. 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生理变化及心理特点2. 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原则3. 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心脏病患者的治疗现状,激发学生对心脏移植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术后如何进行护理?二、心脏移植的基本知识1. 讲解心脏移植的定义、原理及发展历程。
2. 介绍心脏移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播放心脏移植手术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手术过程。
三、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原则1. 强调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对心脏移植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2. 讲解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原则,包括:a.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b. 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压疮、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c.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课时一、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1.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2.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3. 药物护理:按时按量给患者服用抗排异药物,预防排斥反应。
4.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膳食,保证营养摄入。
5. 活动与休息: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确保患者充分休息。
6. 并发症护理: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心力衰竭等,进行针对性护理。
二、课堂小结1.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
2. 强调护理工作在心脏移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质水肿、出血及血管炎。施行心内膜心肌 活检的时间在术后1个月内可以每周1次; 术后3个月内每2周1次;术后4~6个月每 月1次;半年后再作1次,以后每年1次。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Sarsam于1993年报道了双腔静脉原位心脏 移植的方法。此种方法具有全心脏原位移 植的优点,即只有一个窦房结,心房收缩 时不再像标准法原位心脏移植那样引起心 房内血流的紊乱,造成二尖瓣及三尖瓣瓣 叶关闭不全,而且还可克服全心房原位移 植吻合肺静脉时操作困难缺点。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1)排斥反应类型:同种心脏移植后, 机体发生排斥反应的过程是异体抗原刺激 受者的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反应,导致移植器官组织损伤。依据排斥 反应发生的时间快慢,把排斥反应分为三 种: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①超急性排斥反应:这种反应是受体对移 植物的一种迅速而激烈的排斥现象,可在 受体与供体间建立起血液循环后数分钟至 24小时内发生。主要多见于受体血中已存 在对抗供体的抗体,移植后,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释放出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引起广泛性的急性动脉炎和小 动脉炎、微血栓形成及组织缺血性坏死。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1.常规处理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术后送入单人隔离监护室,加强无菌操作 和监护,病人醒后循环功能稳定尽早拔除 气管插管,术后2周内每日除进行全套血、 尿、便常规、咽拭子、痰、尿细菌和真菌 培养,以及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查外, 还应作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心电 图、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加强精 神和思想护理和营养支持治疗。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1.1~1.6kPa);血压100~110mmHg (13.4~14.6kPa);心率100~120次 /min;尿量100ml/h。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容易出现右心衰竭。这 是因为心脏移植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由 于长期心衰,左房压增高,慢性肺郁血, 肺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器质改变,导致肺 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高。而习惯于正 常肺血管阻力和压力的供心,移植后面对 突然过高的右心室后负荷,常难以适应, 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因此加强术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Reitz等提出了全心脏切除后的原位心 脏移植。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1)切取供心:主、肺动脉切取平面与 传统方面相同。上腔静脉应于奇静脉汇入 处切断,下腔静脉于膈肌心包返折处的略 远侧切断。切除左心房时于左心房后壁将 左肺上、下静脉保留在一个袖口内,右肺 上、下静脉在另一个袖状切口内。待与受 者左心房左、右袖口分别吻合。
术后处理: (4)连续作血、尿、痰及各种引流管周 围皮肤的拭子细菌培养,以监测可能的早 期感染。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5)药物预防感染除了术后应用广谱抗 生素外,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可给予更昔 洛韦及免疫球蛋白。针对真菌感染可使用 两性霉素B、酮康唑或大蒜素。针对弓形 体感染可给予乙胺嘧啶。
术后处理: (1)加强术前受者和供者全面体检。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2)使病人处于保护性隔离状态,室内 严格消毒,医务人员进入房间要戴口罩、 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监护室。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3)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控制 感染途径。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适应证: 4.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伴有广泛 的心肌病变者。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适应证: 5.供体要求同前。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禁忌: 1、患有不可逆的严重的肝脏、肾脏或肺 部疾病;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禁忌: 2、严重糖尿病伴有终末器官损伤(糖尿病 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治疗无效、心功能Ⅳ级的晚期 心脏病病人。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适应证: 1.各种严重的心肌病。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适应证: 2.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而无冠状 动脉搭桥术的机会者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适应证: 3.无法矫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6)一旦出现感染,早期若病原体难以 确定且病情发展迅速,主张联合用药,即 广谱抗生系、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 抗原虫药物联合应用,同时调整免疫抑制 剂用量,加强支持治疗。一旦病原体明确, 应立即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进行调整。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4.免疫排斥反应的监测及治疗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前准备: 4、 其他对症治疗,如调整体温、伤口包 扎止血等措施。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1.全心房心脏移植(Total Atrial Heart Transplantation)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近年的研究发现,Shumway等介绍的原位 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存在一些解剖学 和生理学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受 体及供体各具有自己的窦房结,使受体与 供体心房收缩不同步,远期可能存在心律 失常及二、三尖瓣反流的可能性。以及凸 向心房内缝线缘,使心房内产生涡流,易 在心房内形成血栓。为此
改良原位心脏 移植术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科室:心胸外科 部位:胸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概述:
原位心脏移植是将受体病变心脏切除后在 原位植入供体的心脏。按照右心连接方法 不同又分为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法和改良原 位心脏移植法。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后右心功能支持显得特别重要。防止右心 衰竭时应注意:①供心保护,切取供心防 止心室发生膨胀。②选用体重大于受者的 供心。③认真纠正pH、PO2、PCO2在正常 范围内,防止肺血管收缩。④给予前列腺 素类药物减轻右心后负荷,前列腺素E1用 量20~50μg/(kg·min)。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2.血流动力学支持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心脏移植术后病人循环功能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移植的供心完全去神经,切断的神 经12h其末梢将不再有递质释放;其次供 心在移植前经受了完全性缺血损害,因缺 血而顿抑(stun)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因 此心脏移植后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系统需要 予以支持,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为直接 拟交感类药物,能直接作
手术禁忌: 6、6个月内药物或者酒精滥用史。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前准备: 1、呼吸系统的处理,对于脑死亡病人心 脏尚未停跳,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进行辅助 呼吸,以确保供体的呼吸功能。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前准备: 2、循环系统的支持。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前准备: 3、调整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力求调整在 正常生理状态。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②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术后半年内, 2~10周发生率最高。急性排斥是由细胞 免疫反应引起。受体的T淋巴细胞在移植 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导致细胞免疫反应。 病理检查为心肌间质水肿,血管周围及心 肌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可出 现浊肿、空泡变性、细胞溶解及凝固性坏 死。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在不同部位取4~6块组织,其中至少2 块有足够诊断的心肌组织。1990年8月在 Stanford大学医学中心召开国际心脏移植 学会上确定了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 组织学诊 断标准。0级:无排斥反应;ⅠA级:血管 周围或间质内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ⅠB 级:血管周围或心肌组织内出现弥漫性淋 巴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用于β受体而产生正性肌力及增加心率作 用,同时还可增加心室舒张期充盈,提高 每搏输出量。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用药 剂量可维持在0.05~0.5μg/(kg·min)。 此外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米力农等强心 药也可考虑使用。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比 较理想状态的指标为:中心静脉压8~ 12mmHg(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③慢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1年之后。 主要引起冠状动脉内膜发生广泛性,进行 性增生和血管周围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浸 润,最终可导致供心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 和闭塞,心脏缺血和梗死。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术后处理:
(2)免疫排斥反应监测及分级:目前认 为心内膜心肌活检是诊断排斥反应惟一可 靠的方法。右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心肌 活检最常用的途径。其方法为病人仰卧, 通过股静脉,右侧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在X线透视下,将活检导管钳沿鞘管和相 应的静脉送入右心室尖部,钳取1mm左右 心内膜组织。为了防止假阳性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禁忌: 3、严重外周血管/中枢血管疾病,不能介 入/手术治疗的外周血管疾病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禁忌: 4、肺动脉高压或肺循环阻力增高;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禁忌: 5、年龄>65岁(各个移植中心对年龄上限 掌握有所差别)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
手术步骤:
原位心脏移植相同(图6.57.1.2-4)。
手术资料:改良原位心脏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