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诊断治疗PPT
合集下载
脊椎结核诊断与治疗PPT

脊柱稳定性
手术方式:前 路、后路或前 后路联合手术
手术风险:神 经损伤、感染、
出血等
术后护理:卧 床休息,定期 复查,康复训
练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按摩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控制病情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提高免疫力Leabharlann 疫苗类型:卡介苗、BCG等
接种疫苗:预防结核病的最 有效方法
接种时间: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
接种效果:降低结核病发病 率,保护人体健康
PART FIVE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脊柱功能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脊柱畸形、神经损伤等
PART FOUR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 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 糖食物
坚持锻炼:每天进行适量的运 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有足够的 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
手术方式:前 路、后路或前 后路联合手术
手术风险:神 经损伤、感染、
出血等
术后护理:卧 床休息,定期 复查,康复训
练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按摩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控制病情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提高免疫力Leabharlann 疫苗类型:卡介苗、BCG等
接种疫苗:预防结核病的最 有效方法
接种时间: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
接种效果:降低结核病发病 率,保护人体健康
PART FIVE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脊柱功能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脊柱畸形、神经损伤等
PART FOUR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 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 糖食物
坚持锻炼:每天进行适量的运 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有足够的 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积 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
脊柱结核诊断与治疗进展护理课件

力。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
避免剧烈运动
在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 免加重病情。
注意保暖
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寒冷刺激 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面
对康复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脊柱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腰部 或背部僵硬,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是初步诊断脊柱结 核的重要手段,可发现骨 质破坏、椎间隙狭窄等异 常。
CT检查
CT能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 坏和椎旁脓肿,有助于脊 柱结核的诊断和手术规划 。
MRI检查
MRI可显示脊髓和神经根 受压的情况,有助于判断 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指征 。
辅助药物
如消炎止痛药、免疫调节剂等,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
通过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减轻压 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植骨融合术
在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以 促进脊柱的愈合和重建稳定性。
内固定术
在植骨融合的同时,使用内固定器 械,如钢板、螺钉等,增强脊柱的 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05
脊柱结核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 有效疫苗,建议新生儿
及时接种。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 患者,减少传染源的传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
避免剧烈运动
在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 免加重病情。
注意保暖
保持身体温暖,避免寒冷刺激 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克服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面
对康复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脊柱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腰部 或背部僵硬,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是初步诊断脊柱结 核的重要手段,可发现骨 质破坏、椎间隙狭窄等异 常。
CT检查
CT能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 坏和椎旁脓肿,有助于脊 柱结核的诊断和手术规划 。
MRI检查
MRI可显示脊髓和神经根 受压的情况,有助于判断 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指征 。
辅助药物
如消炎止痛药、免疫调节剂等,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术
通过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减轻压 迫,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植骨融合术
在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以 促进脊柱的愈合和重建稳定性。
内固定术
在植骨融合的同时,使用内固定器 械,如钢板、螺钉等,增强脊柱的 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05
脊柱结核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 有效疫苗,建议新生儿
及时接种。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 患者,减少传染源的传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病例1
男性,50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伴有午后发热,一般为 37.5~38.2摄氏度,夜间易出汗,无消瘦及夜间痛,无胸痛咳嗽,曾诊 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理疗、按摩等治疗无效。体格检查:腰部正中 压痛,腰3叩痛,前屈后伸均受限,局部无红肿,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膝 关节以下感觉减退,伸膝肌力3 ~4级,反射无异常。
脊柱MR表现:MRI检查中,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呈中、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椎旁脓肿。椎旁脓肿表现为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弥散呈不均高信号。干酪样组织及肉芽组织异质化的T1,T2像均 为高信 号。脊髓水肿,脊髓萎萎缩及脊髓空洞形成。
作用及意义:早期诊断 病变与脊髓的关系 脊髓受压的情况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五、脊柱结核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判定结核静止和有无复发重要指标。 C反应蛋白(CRP):用于判断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评估临床治
疗的疗效。 结核菌素试验PPD、抗结核抗体检查、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重要
的辅助诊断价值。
六、脊柱结核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诊 断困难病例可通过活检以及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明确。
六、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化脓性脊柱炎: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椎体骨质破坏的同时可见增生、硬 化及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少见,椎间隙不窄。 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椎体破坏多见于中后部呈跳 跃性,除椎体破坏,附件多同时受累,少数转移呈成骨性。转移瘤有明显 椎问盘回避现象,椎间盘呈嵌入征象,罕有破坏多保持正常形态。 脊索瘤:多发生于骶尾椎及斜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椎体膨胀,骨 皮质菲薄,侵及软组织时,皮质断裂并见软组织肿块,临床多有神经 症状。
临床病例1
男性,50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伴有午后发热,一般为 37.5~38.2摄氏度,夜间易出汗,无消瘦及夜间痛,无胸痛咳嗽,曾诊 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理疗、按摩等治疗无效。体格检查:腰部正中 压痛,腰3叩痛,前屈后伸均受限,局部无红肿,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膝 关节以下感觉减退,伸膝肌力3 ~4级,反射无异常。
脊柱MR表现:MRI检查中,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呈中、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椎旁脓肿。椎旁脓肿表现为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弥散呈不均高信号。干酪样组织及肉芽组织异质化的T1,T2像均 为高信 号。脊髓水肿,脊髓萎萎缩及脊髓空洞形成。
作用及意义:早期诊断 病变与脊髓的关系 脊髓受压的情况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五、脊柱结核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判定结核静止和有无复发重要指标。 C反应蛋白(CRP):用于判断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评估临床治
疗的疗效。 结核菌素试验PPD、抗结核抗体检查、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重要
的辅助诊断价值。
六、脊柱结核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诊 断困难病例可通过活检以及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明确。
六、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化脓性脊柱炎: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椎体骨质破坏的同时可见增生、硬 化及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少见,椎间隙不窄。 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椎体破坏多见于中后部呈跳 跃性,除椎体破坏,附件多同时受累,少数转移呈成骨性。转移瘤有明显 椎问盘回避现象,椎间盘呈嵌入征象,罕有破坏多保持正常形态。 脊索瘤:多发生于骶尾椎及斜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椎体膨胀,骨 皮质菲薄,侵及软组织时,皮质断裂并见软组织肿块,临床多有神经 症状。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护理常规 PPT课件

.
临床表现
3、姿势异常如头前倾、颈短缩、斜颈、头转动受限、手托 下颌,手扶腰部缓慢步行、拾物试验阳性。
4、活动受限。 6、冷脓肿形成。 7、瘫痪,程度不一
.
4、后突畸形
多见于少年儿童的胸椎 结核,多个椎体破坏形成后 突畸形,可伴有侧弯。
.
5、冷性脓肿
为病椎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性脓肿
• 颈椎结核----咽后壁脓肿:表现为咽 后壁软组织影增宽,呈弧形前突;
.
.
• 2.脊髓压迫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就诊时即出 现了脊髓压迫症状和无法耐受长期卧床的 患者也可以行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
– (1)经椎板间孔椎管减压,适应于有椎管内 压迫的病例;
– (2)经椎板间孔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 适用于有椎管内压迫,需要早期下地的患者。
.
疾病预后
• 一般经术前术后的抗结核治疗及微创治 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需要开放手术病灶清除,正在变得越来越 少。其中不合并截瘫的患者,优良率接近 100%,合并截瘫的患者优良率在90%左右。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
脊柱结核概论
1
概论 病灶形成与发展
2
临床表现
3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4
鉴别诊断
5
治疗与护理
.
骨与关节结核概论
1.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约90%继发于肺结核. 2.绝大多数是通过血液传播的. 3.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4.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0%以上. 5.好发于脊柱,占1/2,其次是膝、髋、肘关节。 6.好发部位胸腰椎椎体及长骨骨. 端等.
严重者脊柱呈锐角屈曲影响心肺功能,有些病变愈合后椎 管前方椎体后方形成一内在的骨嵴使脊髓受压、磨损、变 性造成难以恢复的截瘫。
临床表现
3、姿势异常如头前倾、颈短缩、斜颈、头转动受限、手托 下颌,手扶腰部缓慢步行、拾物试验阳性。
4、活动受限。 6、冷脓肿形成。 7、瘫痪,程度不一
.
4、后突畸形
多见于少年儿童的胸椎 结核,多个椎体破坏形成后 突畸形,可伴有侧弯。
.
5、冷性脓肿
为病椎周围软组织中的干酪性脓肿
• 颈椎结核----咽后壁脓肿:表现为咽 后壁软组织影增宽,呈弧形前突;
.
.
• 2.脊髓压迫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就诊时即出 现了脊髓压迫症状和无法耐受长期卧床的 患者也可以行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
– (1)经椎板间孔椎管减压,适应于有椎管内 压迫的病例;
– (2)经椎板间孔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 适用于有椎管内压迫,需要早期下地的患者。
.
疾病预后
• 一般经术前术后的抗结核治疗及微创治 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需要开放手术病灶清除,正在变得越来越 少。其中不合并截瘫的患者,优良率接近 100%,合并截瘫的患者优良率在90%左右。
脊柱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
脊柱结核概论
1
概论 病灶形成与发展
2
临床表现
3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4
鉴别诊断
5
治疗与护理
.
骨与关节结核概论
1.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约90%继发于肺结核. 2.绝大多数是通过血液传播的. 3.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发病. 4.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下者占80%以上. 5.好发于脊柱,占1/2,其次是膝、髋、肘关节。 6.好发部位胸腰椎椎体及长骨骨. 端等.
严重者脊柱呈锐角屈曲影响心肺功能,有些病变愈合后椎 管前方椎体后方形成一内在的骨嵴使脊髓受压、磨损、变 性造成难以恢复的截瘫。
脊柱结核的诊治PPT课件

脊柱结核的诊治
1
概述
❖ 脊椎结核为骨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总数的75% , 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少见。
❖ 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最多,近年来统计发现 40-60岁为高发年龄。
❖ 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但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 颈椎较少,骶尾椎较罕见。
2
❖ 约90%病例的椎体病灶只有一处 ❖ 有两处及两处以上约占10% ❖ 而椎体病灶其间为无病的
22
手术时机
❖ 脊柱结核手术时机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必须4周以上; ②肺结核和其他肺外结核处于静止或相对稳定; ③骨病灶基本稳定,脓肿不再增大,普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 长,混合感染得到控制; ④患者一般状况好转,食欲好,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血沉 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或接近正常; ⑤糖尿病、高血压经治疗血糖、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内, 无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 ⑥近期心脏、肺、肝、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等均无异常。
23
手术方式
1.局部病灶清除:结核病灶的彻底清除是控制感染
的关键,是各种术式的基础。
单纯病灶清除术主要用于腰大肌或髂窝脓肿而椎体 破坏不明显的腰骶椎结核、胸椎结核有局限性破坏 或单侧椎旁脓肿但无明显脊髓压迫的病例。
24
2.植骨融合术:植骨融合术是为了修复病灶清除后
的骨质缺损,以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重 建脊柱稳定性。 ❖ 文献报道自体游离髂骨或肋骨、带血管蒂的髂骨或 肋骨、同种异体骨均可用于病灶清除后的骨重建。
❖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于结核病的控制起着决定作用, 其必须严格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用的 原则并强调全程督导,
❖ 具体治疗方案可参考我国骨与关节结核标准化疗方 案和超短程化疗方案
21
手术治疗
1
概述
❖ 脊椎结核为骨关节结核的首位,约占总数的75% , 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少见。
❖ 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最多,近年来统计发现 40-60岁为高发年龄。
❖ 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但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 颈椎较少,骶尾椎较罕见。
2
❖ 约90%病例的椎体病灶只有一处 ❖ 有两处及两处以上约占10% ❖ 而椎体病灶其间为无病的
22
手术时机
❖ 脊柱结核手术时机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必须4周以上; ②肺结核和其他肺外结核处于静止或相对稳定; ③骨病灶基本稳定,脓肿不再增大,普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 长,混合感染得到控制; ④患者一般状况好转,食欲好,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血沉 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或接近正常; ⑤糖尿病、高血压经治疗血糖、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内, 无其他系统严重合并症; ⑥近期心脏、肺、肝、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等均无异常。
23
手术方式
1.局部病灶清除:结核病灶的彻底清除是控制感染
的关键,是各种术式的基础。
单纯病灶清除术主要用于腰大肌或髂窝脓肿而椎体 破坏不明显的腰骶椎结核、胸椎结核有局限性破坏 或单侧椎旁脓肿但无明显脊髓压迫的病例。
24
2.植骨融合术:植骨融合术是为了修复病灶清除后
的骨质缺损,以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重 建脊柱稳定性。 ❖ 文献报道自体游离髂骨或肋骨、带血管蒂的髂骨或 肋骨、同种异体骨均可用于病灶清除后的骨重建。
❖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于结核病的控制起着决定作用, 其必须严格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用的 原则并强调全程督导,
❖ 具体治疗方案可参考我国骨与关节结核标准化疗方 案和超短程化疗方案
21
手术治疗
脊柱结核的个体化治疗PPT课件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 骨质破坏和椎旁脓肿的情 况,有助于确诊脊柱结核。
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显示结核病 灶对软组织的侵犯情况, 以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 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组织活检
血液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增多、血沉 加快等感染迹象。
通过组织活检可以确诊脊柱结核,并 确定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 有助于指导治疗。
药物治疗应全程、规律、 足量,以确保最佳的治
疗效果。
药物监测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 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 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脊柱不稳定、脓肿形成或窦道 流脓等严重病情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灶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前路或后 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等。
脊柱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结核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通常由肺 结核、肠结核等血源性传播而来。
发病机制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杆菌在脊 柱内繁殖,导致骨质破坏、椎间盘感 染等病变。
02
脊柱结核的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
僵硬
脊柱结核患者通常会感到疼痛,尤其是在 活动或负重时。疼痛的部位和程度可能因 结核病灶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而异。
特点
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 不明显,易漏诊或误诊。
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尤 其在结核病高发地区,脊 柱结核的发病率较高。
人群分布
好发于儿童、青少年和老 年人,与免疫功能低下、 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脊柱结核诊治常规精品PPT课件

在腰椎表现为腰大肌影弧形外突 或肿大边缘模糊不清。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寒性脓肿形成。
李联忠159中2图,
颈
椎
结
核
累
及
椎
管
内
脊柱结核
如有一侧寒性脓肿形成而无 明显的椎体骨破坏时应特别注意 是否有附件骨结核。
椎旁脓肿经治疗后逐渐吸收, 往往遗留斑点状钙化。
平片
脊柱结核
4 脊柱变形:
因椎体破坏,重力线改变, 小关节破坏或错位。 可见以病椎为中心的脊柱 侧弯后凸、畸形。
脊柱结核
韧带下型
脊柱结核
附件型:
骨破坏较重时平片方能显示。附件骨 破坏较重时多有椎体脱位。
病变初期或进展期,骨破坏边缘模糊 不清。病变稳定时可见修复性骨质增生, 但远较化脓性炎症为轻。
附 件 型 结 核
附件型结核
平片
脊柱结核
L4、L5椎体骨质不规 则破坏致L4及以上椎 体向右滑脱并伴增生 硬化,L4/5间隙变窄。
脊柱结核
二 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病程进展缓慢。以局部 疼痛、脊柱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当累 及神经根时有神经根刺激症状与放射性 疼痛,可见脊柱畸形。侵及椎管内时可 出现截瘫。
脊柱结核
三 影像学表现:
大多数脊柱结核在平片 即可见明显的典型表现。
(一) 平片: 1 骨质破坏:
平片
脊柱结核
中心型: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因小儿椎 体内部血供主要来自椎后动脉,其分支从 后壁进入椎体中央部分,此时其周边部分 尚有一层较厚软骨,而软骨内几乎没有血 管,结核菌极难进入。
平片
脊柱结核
腰椎及骶髂 关节结核
平片
脊柱结核
平片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寒性脓肿形成。
李联忠159中2图,
颈
椎
结
核
累
及
椎
管
内
脊柱结核
如有一侧寒性脓肿形成而无 明显的椎体骨破坏时应特别注意 是否有附件骨结核。
椎旁脓肿经治疗后逐渐吸收, 往往遗留斑点状钙化。
平片
脊柱结核
4 脊柱变形:
因椎体破坏,重力线改变, 小关节破坏或错位。 可见以病椎为中心的脊柱 侧弯后凸、畸形。
脊柱结核
韧带下型
脊柱结核
附件型:
骨破坏较重时平片方能显示。附件骨 破坏较重时多有椎体脱位。
病变初期或进展期,骨破坏边缘模糊 不清。病变稳定时可见修复性骨质增生, 但远较化脓性炎症为轻。
附 件 型 结 核
附件型结核
平片
脊柱结核
L4、L5椎体骨质不规 则破坏致L4及以上椎 体向右滑脱并伴增生 硬化,L4/5间隙变窄。
脊柱结核
二 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病程进展缓慢。以局部 疼痛、脊柱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当累 及神经根时有神经根刺激症状与放射性 疼痛,可见脊柱畸形。侵及椎管内时可 出现截瘫。
脊柱结核
三 影像学表现:
大多数脊柱结核在平片 即可见明显的典型表现。
(一) 平片: 1 骨质破坏:
平片
脊柱结核
中心型: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因小儿椎 体内部血供主要来自椎后动脉,其分支从 后壁进入椎体中央部分,此时其周边部分 尚有一层较厚软骨,而软骨内几乎没有血 管,结核菌极难进入。
平片
脊柱结核
腰椎及骶髂 关节结核
平片
脊柱结核
平片
脊柱结核
脊椎结核讲课PPT课件

脊椎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与肺结 核相似,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脊椎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其中以胸椎结核最为常见。
脊椎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还与贫 困、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等因素 有关。
脊椎结核的临床表现
脊椎结核的症状表现
疼痛:腰部或背部疼痛,通常在 早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加 重。
畸形:由于骨骼破坏和塌陷,导 致脊柱畸形和弯曲。
脊椎结核的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结核 分枝杆菌通过血 液传播,感染脊 椎骨
病理改变:骨质 破坏、坏死和液 化,形成空洞和 死骨
发病部位:多发 于腰椎和胸椎, 其次是颈椎和骶 椎
症状表现:疼痛 、僵硬、活动受 限等
脊椎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脊椎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结 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 右。
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沉加快,结 核菌素试验阳
性等
鉴别诊断:排 除其他可能导 致类似症状的 疾病,如脊柱 肿瘤、脊柱退
行性变等
脊椎结核的鉴别诊断
脊椎肿瘤:脊椎肿瘤与脊椎结核在影像学上相似,但脊椎肿瘤进展较快,症状较重,且 多见于老年人。
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与脊椎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但通常 无全身中毒症状,且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
脊椎结核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治疗的阶段和方法
康复治疗后的效果评估
脊椎结核的预防与保健
脊椎结核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病,控制传染源。 避免长期劳累、精神紧张和不良姿势,减少脊椎负荷,预防脊椎损伤。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应注意保暖,避免脊椎受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症状 局部疼痛:最先出现的症状,痛点多固定于脊柱病变阶段
的棘突或棘突旁,有时存在放射痛。 角状后凸畸形 姿势异常和功能异常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体征 病变部位的局部压痛、叩击痛 局部角状后凸畸形:腰椎结核后凸畸形并不明显。 腰椎活动受限:被动体位、拾物试验阳性。 冷脓肿: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可看到或摸到脓肿。 神经损害时:感觉减退平面,肌力下降,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征阳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脊柱结核寒性脓肿流注途径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脊柱结核按原发部位可分为:
边缘型:常见于成人,病变位于椎体的上下缘,椎间盘破坏是其特征。 中心型: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病变起于椎体的中心部,一般只侵 犯一个椎体。 骨膜下型:多发生在椎体前缘,表现为多个椎体前缘出现散在的、表 浅的破坏病灶。 附件型:指病变发生于棘突、横突、椎板或上下关节突关节,多为溶 骨性破坏。
晚期截瘫原因:
病变组织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环形压迫,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局 部的磨损和牵张,脊髓血管病变等。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并发截瘫
胸椎及颈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胸腰段: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 腰椎: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急性瘫痪:病变活动期,较重 迟发瘫痪:后凸畸形,逐渐缓慢发生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寒性脓肿
椎旁脓肿:脓液汇集在椎体前方、后方或两侧,两侧和前方比较多见。 脓液将骨膜掀起,可沿着韧带间隙向上或向下蔓延,使数个椎体边缘都 出现骨侵蚀。还可向后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和神经根。
流注脓肿: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数量后,穿破骨膜,沿着肌筋膜间隙 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侧凸畸形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X表现: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
中心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 宽。边缘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进行性的椎间隙 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脊柱侧弯、后凸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CT表现:单个或多个椎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脊柱结核诊断治疗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临床病例1
男性,50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伴有午后发热,一般为 37.5~38.2摄氏度,夜间易出汗,无消瘦及夜间痛,无胸痛咳嗽,曾诊 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理疗、按摩等治疗无效。体格检查:腰部正中 压痛,腰3叩痛,前屈后伸均受限,局部无红肿,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膝 关节以下感觉减退,伸膝肌力3 ~4级,反射无异常。
性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X表现: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
中心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 宽。边缘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进行性的椎间隙 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脊柱侧弯、后凸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边缘毛糙不整齐。
病变的精确位置 椎旁脓肿 病变在椎管内外 比较早期发现病变和范围 制定手术方案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椎体破坏,角状后凸畸形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腰大肌脓肿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腰大肌脓肿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MRI检查中,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呈中、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椎旁脓肿。椎旁脓肿表现为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弥散呈不均高信号。干酪样组织及肉芽组织异质化的T1,T2像均 为高信 号。脊髓水肿,脊髓萎萎缩及脊髓空洞形成。
好发部位 腰椎结核最为多见,其次是胸椎、颈椎。 绝大数发生于椎体,附件结核少见,仅有1% ~2 %。
发病基础 脊柱椎着少,易受劳损有关。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增殖(Hyperplasia)性病变:结核结节形成 渗出(Exudation)性病变:寒性脓肿 坏死(Necrosis)性病变:干酪样坏死
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图1.患者腰椎X线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病原菌主要是牛型分枝杆菌。 多数经血液途径传播,少数为消化道结核。 脊柱结核发病率占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约为50%。 以往多见于儿童,近年来青壮年发病居多。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儿童脊柱结核流行特点
儿童脊柱内的纤维环和终板软骨存有相对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和成 人相比,结核分枝杆菌更容易在不同节段播散。
作用及意义:早期诊断 病变与脊髓的关系 脊髓受压的情况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五、脊柱结核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判定结核静止和有无复发重要指标。 C反应蛋白(CRP):用于判断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评估临床治
疗的疗效。 结核菌素试验PPD、抗结核抗体检查、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重要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发病多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活动期可出现 低烧、盗汗、乏力、贫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小儿性情急躁,夜啼。
混合感染,则全身中毒反应严重。 可并发截瘫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并发截瘫 早期截瘫原因:
结核性物质、死骨、椎间盘、病理骨折畸形及失稳定压迫脊髓, 及脊髓的血管病变。
儿童脊柱前方的椎前筋膜和骨膜与椎体连接相对松弛,如形成寒性脓 肿更易在椎体前方的潜在腔隙内扩散,累及的节段数更多。
儿童 处在生长发育期,脊柱受累多以前中柱为主,且椎体前后发育不 均衡,和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后凸畸形。
39%儿童脊柱结核发展为进展性后凸畸形,3%患儿的后凸畸形角度> 60°。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的辅助诊断价值。
六、脊柱结核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诊 断困难病例可通过活检以及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明确。
六、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化脓性脊柱炎: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椎体骨质破坏的同时可见增生、硬 化及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少见,椎间隙不窄。 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椎体破坏多见于中后部呈跳 跃性,除椎体破坏,附件多同时受累,少数转移呈成骨性。转移瘤有明显 椎问盘回避现象,椎间盘呈嵌入征象,罕有破坏多保持正常形态。 脊索瘤:多发生于骶尾椎及斜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椎体膨胀,骨 皮质菲薄,侵及软组织时,皮质断裂并见软组织肿块,临床多有神经 症状。
的棘突或棘突旁,有时存在放射痛。 角状后凸畸形 姿势异常和功能异常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体征 病变部位的局部压痛、叩击痛 局部角状后凸畸形:腰椎结核后凸畸形并不明显。 腰椎活动受限:被动体位、拾物试验阳性。 冷脓肿:腰三角、髂窝或腹股沟可看到或摸到脓肿。 神经损害时:感觉减退平面,肌力下降,生理反射亢进,病理征阳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脊柱结核寒性脓肿流注途径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脊柱结核按原发部位可分为:
边缘型:常见于成人,病变位于椎体的上下缘,椎间盘破坏是其特征。 中心型: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病变起于椎体的中心部,一般只侵 犯一个椎体。 骨膜下型:多发生在椎体前缘,表现为多个椎体前缘出现散在的、表 浅的破坏病灶。 附件型:指病变发生于棘突、横突、椎板或上下关节突关节,多为溶 骨性破坏。
晚期截瘫原因:
病变组织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环形压迫,后凸畸形压迫,脊髓局 部的磨损和牵张,脊髓血管病变等。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并发截瘫
胸椎及颈椎: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胸腰段: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 腰椎: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 急性瘫痪:病变活动期,较重 迟发瘫痪:后凸畸形,逐渐缓慢发生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寒性脓肿
椎旁脓肿:脓液汇集在椎体前方、后方或两侧,两侧和前方比较多见。 脓液将骨膜掀起,可沿着韧带间隙向上或向下蔓延,使数个椎体边缘都 出现骨侵蚀。还可向后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和神经根。
流注脓肿:椎旁脓肿积聚至一定数量后,穿破骨膜,沿着肌筋膜间隙 向下方流动,在远离病灶的部位出现脓肿。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侧凸畸形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X表现: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
中心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 宽。边缘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进行性的椎间隙 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脊柱侧弯、后凸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CT表现:单个或多个椎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脊柱结核诊断治疗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临床病例1
男性,50岁,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伴有午后发热,一般为 37.5~38.2摄氏度,夜间易出汗,无消瘦及夜间痛,无胸痛咳嗽,曾诊 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理疗、按摩等治疗无效。体格检查:腰部正中 压痛,腰3叩痛,前屈后伸均受限,局部无红肿,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膝 关节以下感觉减退,伸膝肌力3 ~4级,反射无异常。
性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X表现: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为主。
中心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 宽。边缘型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进行性的椎间隙 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
脊柱侧弯、后凸 腰大肌脓肿影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边缘毛糙不整齐。
病变的精确位置 椎旁脓肿 病变在椎管内外 比较早期发现病变和范围 制定手术方案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椎体破坏,角状后凸畸形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腰大肌脓肿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CT表现:腰大肌脓肿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MRI检查中,椎体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呈中、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椎旁脓肿。椎旁脓肿表现为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弥散呈不均高信号。干酪样组织及肉芽组织异质化的T1,T2像均 为高信 号。脊髓水肿,脊髓萎萎缩及脊髓空洞形成。
好发部位 腰椎结核最为多见,其次是胸椎、颈椎。 绝大数发生于椎体,附件结核少见,仅有1% ~2 %。
发病基础 脊柱椎着少,易受劳损有关。
二、脊柱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增殖(Hyperplasia)性病变:结核结节形成 渗出(Exudation)性病变:寒性脓肿 坏死(Necrosis)性病变:干酪样坏死
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图1.患者腰椎X线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病原菌主要是牛型分枝杆菌。 多数经血液途径传播,少数为消化道结核。 脊柱结核发病率占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约为50%。 以往多见于儿童,近年来青壮年发病居多。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儿童脊柱结核流行特点
儿童脊柱内的纤维环和终板软骨存有相对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和成 人相比,结核分枝杆菌更容易在不同节段播散。
作用及意义:早期诊断 病变与脊髓的关系 脊髓受压的情况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四、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
脊柱MR表现
五、脊柱结核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判定结核静止和有无复发重要指标。 C反应蛋白(CRP):用于判断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以及评估临床治
疗的疗效。 结核菌素试验PPD、抗结核抗体检查、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重要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发病多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活动期可出现 低烧、盗汗、乏力、贫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小儿性情急躁,夜啼。
混合感染,则全身中毒反应严重。 可并发截瘫
三、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并发截瘫 早期截瘫原因:
结核性物质、死骨、椎间盘、病理骨折畸形及失稳定压迫脊髓, 及脊髓的血管病变。
儿童脊柱前方的椎前筋膜和骨膜与椎体连接相对松弛,如形成寒性脓 肿更易在椎体前方的潜在腔隙内扩散,累及的节段数更多。
儿童 处在生长发育期,脊柱受累多以前中柱为主,且椎体前后发育不 均衡,和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后凸畸形。
39%儿童脊柱结核发展为进展性后凸畸形,3%患儿的后凸畸形角度> 60°。
一、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的辅助诊断价值。
六、脊柱结核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诊 断困难病例可通过活检以及术中病理检查结果明确。
六、脊柱结核鉴别诊断
化脓性脊柱炎: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椎体骨质破坏的同时可见增生、硬 化及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少见,椎间隙不窄。 转移瘤:常见于老年人,多有原发肿瘤病史,椎体破坏多见于中后部呈跳 跃性,除椎体破坏,附件多同时受累,少数转移呈成骨性。转移瘤有明显 椎问盘回避现象,椎间盘呈嵌入征象,罕有破坏多保持正常形态。 脊索瘤:多发生于骶尾椎及斜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病变椎体膨胀,骨 皮质菲薄,侵及软组织时,皮质断裂并见软组织肿块,临床多有神经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