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的临床

编辑ppt
11
新型β-内酰胺类
•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 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泰 能(亚胺培南/西司他定)抗菌谱极广,对G- 杆 菌、G+ 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 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
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 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β-内酰胺类,剂 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编辑ppt
31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 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 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 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 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 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
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氯 林可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 主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编辑ppt
16
多肽类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
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及壁霉素。
多粘菌素B和E,肾毒性大,疗效差,只用于 严重耐药的G-杆菌感染。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对包括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肺炎球菌、粪链球菌等G+球菌有高度抗菌活 性,对G-杆菌多数耐药。
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很好的抗菌 活性,CAP治疗的第一选择
编辑ppt
15
四环素类 广谱抗生素
常见致病菌多已耐药
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军
团菌感染,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抗菌谱同 四环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5倍,后 者作用更强,对多数MRSA有效。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
肺部感染的病因与抗生素应用

肺部感染的病因与抗生素应用病因和抗生素应用在肺部感染中的重要性引言: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可能由多种微生物感染引起。
肺部感染的治疗中,抗生素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肺部感染的病因以及不同类型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一、肺部感染的病因分析1.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性肺部感染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而其他细菌如流行性咳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也可能成为潜在致病菌。
这些细菌侵入呼吸道并增殖,导致肺组织发生感染。
2. 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常常引起呼吸道合并继发性肺脏感染,而其他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如副流感嗜血杆菌、鹦鹉热等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肺部损害。
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尤为常见。
例如,念珠菌、曲霉和组织胞浆菌等可以通过空气进入呼吸道并引起肺部感染。
4.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主要由于人体受到寄生虫侵害,在肺部引起炎症反应。
肺囊虫病是一种在我国较为多见的寄生虫性肺部感染。
二、抗生素对肺部感染的应用1. 阿奇霉素: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有效对抗多种细菌感染。
它通常用于治疗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轻至中度肺部感染,并且对于耐药性不强的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2.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药物具有高效杀灭链球菌优势,在治疗获得性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等严重细菌感染时特别有效。
然而,不同地区的耐药性水平各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3. 喹诺酮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是治疗肺部感染的一线选择。
它们通过阻断细菌DNA合成而发挥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效。
但长期或滥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使用。
4. 复方磺胺:复方磺胺常用于治疗由肺卡他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该菌株对青霉素敏感度较低。
复方磺胺均可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和干扰微生物代谢等机制发挥杀菌效果。
5. 其他抗生素:对于复杂或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如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并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和新型四环素等抗生素可以提高治愈率。
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
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进行选择,一般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进展情况,可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给药。
2. 支持性治疗:包括休息、充足饮水以保持水分平衡、摄入高营养的饮食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加速康复。
3. 解热镇痛:针对发热和疼痛症状,可使用适当的解热药物和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物。
4. 氧疗:对于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或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等方式给予氧疗,以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
5. 支气管扩张剂:对于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从而缓解症状,促进呼吸道舒张。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对于某些病情较重或并发症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经支气管镜引流化脓液、使用呼吸机等。
总之,对于肺部感染的治疗,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有呼吸困难、持续高热、胸痛等情况出现,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应用

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一、引言呼吸系统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抗菌药物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药物选择、用药方案及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对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2. 早期治疗:一旦确诊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4. 病程监测: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种类和剂量。
5. 综合治疗: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
三、药物选择1.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适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适用于中重度呼吸道感染,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3.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适用于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4.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适用于中重度呼吸道感染,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5. 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适用于严重呼吸道感染,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四、用药方案1. 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可选用口服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疗程一般为5-7天。
2. 中重度呼吸道感染:可选用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
疗程一般为7-14天。
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抗生素应用

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抗生素应用引言: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肺组织并引起炎症反应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具有高发性、易传染性和严重损害呼吸系统的特点,对患者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本文将重点探讨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抗生素在治疗中的应用。
一、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1. 发病率高:肺部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受到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
2. 年龄分布差异:幼儿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
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受到多种致病菌侵袭;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身体条件的影响。
3. 季节性增加:肺部感染在冬季和春季往往发病率较高。
寒冷天气使得人们更容易在封闭的环境中聚集,增加了感染风险。
此外,低温天气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从而更容易受到感染。
4. 传播途径多样:肺部感染常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特别是在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由于接触机会增加,感染风险也相应提高。
二、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1. 抗生素选择原则:根据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类型不同,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对于细菌性肺部感染,青霉素类药物是常规治疗药物之一;对于淋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则推荐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2. 联合用药: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原体情况,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或存在多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联合用药更能有效对抗细菌。
3.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判断出患者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度,从而进行精准应用。
4. 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肺部感染极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可能导致耐药菌株形成,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肺部感染又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尽管当今抗菌药物的开发和诊断手段不断完善,使得不少肺部感染的预后得到改善,但是肺部感染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现就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分述如下:1 肺部感染概况肺部感染亦称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扩张、泛细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及其他肺部疾病继发感染及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人口死因中位居前列,老年患者病死率更高。
根据其病原来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社区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及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缺陷程度、以往抗菌药物应用历史及所在地区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等因素密切有关。
近20年来,尽管抗菌药物不断开发,重症护理水平迅速提高,但由于致病微生物的变迁,细菌耐药率的上升,人口趋于老龄化,特定高危人群的增加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难题的出现,肺部感染总体病死率并无明显降低,仍是临床上十分常见、治疗困难和棘手的疾病之一[1]。
2 肺部感染抗菌药物治疗2.1 社区获得性肺炎2.1.1 概念: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患者多为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少数伴有免疫受损及慢性基础疾病。
2.1.2 主要病原菌:CAP的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呼吸道病毒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AP病原体的构成谱有了一些变化,非典型病原体所占比例不断升高;同时也表现出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率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的诊断标准以及患者有无基础疾病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而不同;并且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愈来愈严重[2]。
2.1.3 抗菌药物治疗原则[3]:第一个原则是迅速给予抗生素,一般在诊断后4h内(住院2h内,住ICU 1h内)就要开始抗生素治疗。
肺部感染的症状和抗生素应用

肺部感染的症状和抗生素应用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部组织感染。
这种疾病可以导致各种不适和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的常见症状以及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一些考虑。
一、肺部感染的常见症状1. 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有干咳、咳出黏液或脓液等。
在一些情况下,咳嗽可能伴随着胸闷或呼吸困难。
2. 发热:由于身体对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产生免疫反应,患者往往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高温持续数天可能提示存在严重感染。
3. 胸闷和呼吸困难:由于肺组织受到感染和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或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二、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考虑1.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在治疗肺部感染时,医生通常会根据致病菌的类型和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2. 确定治疗时长:抗生素治疗的时长通常由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决定。
对于较轻的肺部感染,一周左右的使用可能足够。
而对于较严重或复杂的感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有效消除致病菌。
3. 注意耐药性: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因此医生在进行肺部感染治疗时需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并遵循规范用药原则,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发展。
三、不同类型肺部感染应用抗生素指南以下是一些常见肺部感染类型及其相应抗生素治疗的指南:1.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类型之一。
通常情况下,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该类型感染的首选药物。
对于耐药性较强的情况,可能需要其他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进行治疗。
2.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青霉素类抗生素并不有效。
相反,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常被用作治疗选择。
3. 副流感型噬血杆菌肺炎:副流感型噬血杆菌通常对青霉素敏感,因此首选为青霉素类抗生素。
然而,在耐药情况下,喹诺酮类或新四环黄腈酮也可用于治疗。
李坚---肺部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不应使用。
产ESBLs耐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部分属Bush分
2、病原菌上抗生素结合的靶位发生改变,使抗生素无法
与其结合而发挥其抗菌作用,如PBPs改变。 3、病原菌的膜孔蛋白(Porin Protein)发生改变,细 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抗生素难以进入细菌的胞内。 4、病原菌产生对抗生素的泵出机制,将进入细菌内的抗
生素主动泵出胞外。
目前临床感染中倍受关注的耐药菌
CAP常见病原体及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选用:大环内脂类、青霉素、多西环素、第
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
CAP常见病原体及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卡他莫拉菌。 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 β内 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
用药疗程应个体化。其长短取决于感染的病
原体、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临床治疗反应等。
HAP抗菌治疗无效常见原因:
①诊断不可靠;
②病原体清除困难(耐药);
③二重感染或肺外扩散;
④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受限。
重症HAP最初经验性治疗“猛击”
(Hitting hard)的原则:
及早、合理和足够的抗生素治疗:首次抗生
克雷伯氏菌 大肠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eudomonas aeruginosa
5 0
19 8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Non-ICU Patients
ICU Patients
Source: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NIS) System
—ATS CAP guidelines 2001
流行病学
• 肺炎的发病率:老年人群是青年人的20倍
• 往往是另一种致死疾病的晚期合并症
• 60岁以上尸检中有肺炎者45%(北京医院)。
“肺炎是老年人的自然终点 ”
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老年肺炎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 宿主因素
Percent Resistance
60
MRSA
VR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Pathogens Causing Hospital-Onset Infectionscephalosporin3 generation 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晚发
抗绿脓的Β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必要时加用万古
治疗的地区差异
•
• • • • 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巨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 医院大小、层次分布差异 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差异 没有万能的方案和指南 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省市、医院及科室 均存在差异
预防
• 流感疫苗 • 肺炎疫苗 • 防治胃食道反流 • 减少口咽部菌量
老年肺炎的诊断
肺炎的临床处理方法
呼吸系统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心悸
评价:症状,实变体征,X-线,痰的分析
是肺炎 评价危险因素 分级治疗
老年肺炎的诊断困难
• 临床表现不典型
• 辅助检查受限 • 微生物学方面
漏诊、误诊、过诊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 • • • • • 意识障碍 R>30次/分 PaO2<60mmHg, PaO2/FiO2<300 或需机械通气治疗 BP<90/60mmHg 胸片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小时病变扩大50% 少尿,<20ml/h 或<80ml/4h ,或出现急性肾衰需透析治 疗
rd
30 25 20 15 10
Percent Resistance
12 10 8 6 4 2 0
19 8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Percent Resistance
14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活动受限 稳定能力下降 便失禁 意识障碍
Immobility
Instability Incontinence Intellectual Inpairment
这组表现特别常见,几乎任何疾病都出现
临床表现特点
• • • • • • 多发生于基础疾病之上 原发肺炎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 常首先出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起病隐袭,病情进展快 病变吸收缓慢 易误诊和漏诊
疗程
老年肺炎的治疗困难
• • • • • • 缓慢吸收的肺炎 慢性细菌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 X-线阴性 多发小脓肿 真菌性肺炎
CAP的治疗
• 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 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 新喹诺酮类
• 联合抗厌氧菌药物
HAP的治疗
早发
• 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 素 • 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 喹诺酮类 • • • •
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 老年肺炎分为三类:
– CAP(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 NHAP( nursing home-acquired pneumonia) – HAP(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Pneumonia is the special enemy of old age” “Pneumonia is the friend of the aged”
-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
非典型 -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分代比较
分代 代表性药物 抗菌活性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对 β-内酰胺酶稳 定性 金黄色葡萄 球菌 革兰阴性菌 第一代 头孢唑啉 +++ + +++ + 第二代 头孢呋肟 ++ ++ ++ ++ 第三代 头孢噻肟 + +++ + +++ 第四代 头孢吡肟 ++ +++ ++ +++
经典的吸入性肺炎 ---Mendelson’s综合征
–一次急性吸入大量胃内容物,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若将咽部寄居菌带入肺内,可导致以厌氧菌为主 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神智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 误服大量镇静剂等情况。
王厚东等. Chest 1998,114(5):1496
隐匿性吸入性肺炎
• 改善脑血流,肺病医脑
• 改善咳嗽和吞咽反射
• 其它增强免疫治疗
• 护理
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应用
人体、抗菌药物和细菌的相互关系
人体
吸收 感 噬 染 疫 免 吞 不 良 反 分布 代谢 排泄
应
耐 药
细菌
抗菌药物
抗 菌 作用
-内酰胺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天然——PG、PV 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 氨基青霉素:氨苄、阿莫西林 广谱青霉素:哌拉、替卡、羧苄、磺苄 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克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哌酮、他啶 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先锋美他醇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单环类:氨曲南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AMO/CLA等
S. aureus Penicillin-resistant [1950s] S. aureus [1970s]
Methicillin-resistant S. aureus (MRSA)
Vancomycin
[1997]
[1990s]
Vancomycin[ 2002 ] Vancomycin intermediateresistant S. aureus (VISA)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
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
15
20
HAP病原分布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它革兰阴性杆菌
21% 20%
35%
6%
Adapted from Crit Care Med. 1999;27:889.
念珠菌属
2002年5地区肺链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120
%
100 80 60 40 20 0
Pen S Pen I Pen R
老年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欧洲41项CAP病因学荟萃分析
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门诊(n=9)
19.3 3.3
住院(n=23) ICU(n=13)
25.9 4.0 21.7 5.1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1.9
11.1 8
4.9
7.5 7
7.9
2
金葡菌
卡他莫拉菌 G-肠杆菌 病毒 不明原因
0.2
• 直接原因:咽喉功能减退或受抑制。 • 临床线索: –咳嗽和吞咽反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痰中P物质与对照组比明显减低。 • 直接证据:氯化碘111标记 –老年肺炎者:肺部放射性增高71% –对照组:阳性率为10%。 • 危险因素:酗酒、镇静催眠药物、脑血管疾病、 食道功能减退、鼻饲
老年肺炎的X-线表现
老年肺炎的病理特点
北京医院资料
1993~2001:老年尸检239例,肺炎126例,检出率 为52.7%。
肺炎作为主要疾病的为25例,检出率10.5%。
肺炎作为第二病理诊断即伴发性的有71例检出率 29.7%。 肺炎作为第一和第二病理诊断的共有96例检出率 40.2%。
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
不典型——四个“I”
州
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
汉
和
杭
沈
上
武
协
京
北
王辉,俞云松,刘勇,等.2002~2003年中国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3):155-160
1)
北
京
幼
儿
园
2002年5地区肺链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
120 100 Azi S Azi I Azi R
% 80
60 40 20 0
– 共性:适应能力减退,储备能力减少,抵抗能力下降。
• 免疫功能下降 ,基础肺脏功能下降
• 粘膜清除功能减退 • 有效咳嗽减少,隐性吸入增加
– 差异:遗传因素,慢性疾病
发病机制
• 环境因素:
–家中:3~9% –养老院:20% –慢性病房:40~60%
• 病原:寄植
相关危险因素
• 慢性的基础疾病——main risk factor,住院的 CAP老年患者60~91%患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
老年肺炎的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
• • • • 个案治疗成功 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抑制耐药产生 卫生经济学
追
Right drug at the right dose for the right duration in the right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