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委发布新棉花国家标准
ccia棉花质量标准

ccia棉花质量标准
CCIA棉花质量标准是指中国棉花协会(CCIA)制定的棉花质量评定标准。
该标准针对棉花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便确保棉花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贸易要求。
CCIA棉花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纤维长度:评价棉花纤维的长度,主要有短纤维、中等纤维和长纤维三个等级。
2.纤维强度:评价棉花纤维的强度和抗拉性能,以确保纺纱和织造过程中的稳定性。
3.垦黑度:评价棉花纤维的颜色深浅,主要有淡垦、中垦和重垦三个等级。
4.回潮率:评价棉花吸湿性和含水量,以确保纱线和织物的稳定性。
5.杂质含量:评价棉花中杂质(如棉籽、杂草、叶片等)的含量,以确保纺纱和织造过程中的质量。
6.短绒含量:评价棉花中短纤维的含量,以确保纺纱和织造过程中的稳定性。
CCIA棉花质量标准通常适用于棉花出口和国内贸易,以确保棉花的质量符合行业要求,并促进全球棉花贸易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标准要求可根据不同贸易合同和国家标准进行调整和运用。
棉花标准

棉花标准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细绒白棉----国家标准(GB1103--1999)长绒棉----地方标准(新疆)彩色棉----企业标准机采棉----企业标准下面重点介绍细绒白棉国家标准:(一)几个主要概念1.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以上的品级。
2.毛重:棉花用其包装物之和。
3.净重:毛重扣掉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
4.准重:净重按棉花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
5.公量重或公定重量:准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
6.危害性杂物:指金属、砖头及异性纤维或色纤维。
7.短纤维率:长度短于16毫米及以及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8.棉结:棉花加工过程中,纤维纠缠在一起的死结。
(二)棉花质量主要指标1.品级。
品级是指棉花品质的级别。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分为7个级,7级以下为级外。
品级标准级是3级。
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
同一批棉花中,除了主体品级的比例达到80%及以上外,还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
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
(注:跨主体品级是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其它品级,即同一批棉花中,不能有与主体品级相差2个级及以上的棉花)。
如:一批棉花中,(1)若1级占10%,2级占80%,3级占10%,该批棉花的主体品级是2级。
(2)若1级占10%,2级占75%,3级占1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级别),需重新整理。
(3)若1级占90%,3级占10%,虽然主体品级1级的比例达90%,但有3级棉花存在,属跨主体品级1级的范围,该批棉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需重新整理。
2.长度。
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伸直后的长度。
国家标准规定:以1毫米为级距,采用“保证长度”的原则,分为7个级。
分级如下:25毫米,包括25.9毫米及以下;26毫米,包括26.0—26.9毫米;27毫米,包括27.0—27.9毫米;28毫米,包括28.8—28.9毫米;29毫米,包括29.0—29.9毫米;30毫米,包括30.0—30.9毫米;31毫米,包括31.0毫米及以上。
棉花等级标准

棉花等级标准(上)棉花标准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细绒白棉----国家标准(GB1103--1999)长绒棉----地方标准(新疆)彩色棉----企业标准机采棉----企业标准下面重点介绍细绒白棉国家标准:(一)几个主要概念1.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以上的品级。
2.毛重:棉花用其包装物之和。
3.净重:毛重扣掉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
4.准重:净重按棉花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
5.公量重或公定重量:准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
6.危害性杂物:指金属、砖头及异性纤维或色纤维。
7.短纤维率:长度短于16毫米及以及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8.棉结:棉花加工过程中,纤维纠缠在一起的死结。
(二)棉花质量主要指标1.品级。
品级是指棉花品质的级别。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分为7个级,7级以下为级外。
品级标准级是3级。
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
同一批棉花中,除了主体品级的比例达到80%及以上外,还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
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
(注:跨主体品级是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其它品级,即同一批棉花中,不能有与主体品级相差2个级及以上的棉花)。
如:一批棉花中,(1)若1级占10%,2级占80%,3级占10%,该批棉花的主体品级是2级。
(2)若1级占10%,2级占75%,3级占1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级别),需重新整理。
(3)若1级占90%,3级占10%,虽然主体品级1级的比例达90%,但有3级棉花存在,属跨主体品级1级的范围,该批棉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需重新整理。
2.长度。
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伸直后的长度。
国家标准规定:以1毫米为级距,采用“保证长度”的原则,分为7个级。
分级如下:25毫米,包括25.9毫米及以下;26毫米,包括26.0—26.9毫米;27毫米,包括27.0—27.9毫米;28毫米,包括28.8—28.9毫米;29毫米,包括29.0—29.9毫米;30毫米,包括30.0—30.9毫米;31毫米,包括31.0毫米及以上。
国家棉花新标准体系下棉花质量的分析预测与改善措施

独计 价核算 , 更加 真实地体现 了棉花 的优质优价 。 这 对机 采棉 而 言 , 是 一个 绝佳 的发展机 遇 。
从 另外 一 个角 度来 说 , 机采 棉 由于其 采 摘特 性 , 含 杂多 、 含 水高 、 纤 维成熟 差异大 , 再 加上 过度排 杂清 理, 易造成 纤维长度 、 长度 整齐度 、 强力下 降 。若存 储 保 管不到位 、 晾 晒不 及 时 , 还易 出现霉变 , 既降低 了颜
上 要再 扣减 1 8 3 . 6 3 元, t ; 相 比品级手 摘棉 的颜 色级 要
增加 1 0 5 . 1 5 元h, 长 度要 扣 减 2 4 . 1 4 元/ t , 综 合 全 指 标 比较 : 新 标 准下 手摘 棉要 扣减 4 5 . 5 4 元/ t , 老标 准下 要 增加 6 8 . 3 4 元/ t , 即手 摘 棉 在 2 0 1 2 年 价位 的基础 上 要
手 摘棉 成 熟 好 、 含杂少 、 加 工工 艺 成 熟 , 加 工 中纤 维
在棉花新标准与新的结价体 系下 , 针对 2 0 1 2 年 度 的棉花质量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统计 分析与核算 , 结 果显 示 如下 。 新老标准体系下 , 相 比品级机采棉 的颜色级要
增加 1 4 1 . 0 0 元, t , 长度要扣减 4 . 5 8 元/ t , 综 合 全 指 标 比较 : 新 标 准 下 机 采棉 要 扣 减 5 4 4 . 0 6 元, t , 老标 准 下 要扣减 3 6 0 . 4 3 元, t , 即机采棉在 2 0 1 2 年 价 位 的基 础
种 措施 多 环 节 把控 , 趋 利避 害 , 切实 提 高 棉 花质 量 , 在新 标准 的利 好形 势 下 , 提 高棉 花 的经济 效益 。
四项机采棉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发布了四项机采棉国家标准。
这四项标准均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全国棉花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工业分会等单位共同起草。
GB/T35834-2018《机采棉加工技术规范》于2018年6月1日起实施,GB/T35327-2017《籽棉打模机》、GB/T35328-2017《棉模运输车》、GB/T35326—2017《棉模开松喂料机》将于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这四项国家标准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形成了以GB/T35834-2018《机采棉加工技术规范》为中心的机采棉加工标准化体系。
随着我国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棉花从种植技术到加工各环节的工艺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新疆地区在棉花产量、质量及相关技术提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特别是在近十年当中,机采棉已从试验发展到推广阶段,在新疆兵团的植棉农场,机采棉已经达到90%以上。
同时自治区地方植棉模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机采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传统的植棉团场的籽棉转运采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即把散装籽棉直接由拖拉机拉运到棉花加工厂,这种方式费工费时,效率低,不利于棉花储运和实现自动均匀连续喂花等,而且在棉花装卸过程中容易混入化学纤维、铁丝、布条、农用地膜等有害杂质。
此外,在机采棉转运过程中,受到劳动力资源紧张,籽棉运输和加工不及时等方面的影响,造成部分籽棉出现发霉发黄甚至腐烂现象,严重影响了皮棉品质及加工厂的经济效益。
机采棉加工技术是世界发达国家棉花产业发展的一项常规技术,但是在我国推广机采棉技术,却是对棉花传统种植、采摘及加工模式的挑战和改变。
机采棉加工工艺和技术与手摘棉有较大的区别,对排杂、清理、水分控制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机采棉采摘时间集中,含杂、回潮率较高,如果加工不及时,籽棉容易发霉甚至腐烂,因此加工厂不得不定期对机采棉进行翻垛。
新国家标准中的重量概念分析

新国家标准中的重量概念分析佚名【期刊名称】《中国棉花加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6页(P34-39)【正文语种】中文本标准和原标准相比,对重量检验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修改了“公定重量”的定义原标准中公定重量的定义是:“准重按棉花实际回潮率折算成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
而准重是指净重按棉花实际含杂率折算成标准含杂率后的重量”。
本标准将公定重量的定义修订为:“净重按棉花实际含杂率和实际回潮率折算成标准含杂率和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
这两个定义本质是一样的,修订后的定义不再需要通过“准重”进行过渡,显得更直接。
(二)删除了“准重和籽棉准重衣分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准重和籽棉准重衣分率在1972版棉花标准中是贸易结算指标,当时棉花水分的考核指标是含水率,是对实际含水率、含杂率之和折算成标准含水率、含杂率之后的结果,是最终的计算结果。
在1999版棉花标准实施后,棉花水分的考核指标变为国际通用的回潮率指标,准重和籽棉准重衣分率的定义也随着发生的变化,变为棉花实际含杂率折算成标准含杂率后的结果,仅与含杂率有关,与含水率(或回潮率)没有关系,变为过渡性指标,已不是最后的计算结果。
本标准考虑到准重和籽棉准重衣分率已不是贸易结算指标,仅仅是过渡性的指标,没有保留的必要,故进行了删除。
对于准重和籽棉准重衣分率的计算也同样予以删除。
如果进行保留,就会变成计算公定重量和籽棉公定衣分率的中间过程,它的计算结果势必要进行数值修约,造成修约误差,对带有误差的数据再进行下一步计算,必然后影响最后公定重量和籽棉公定衣分率的计算结果,这也是删除中间指标的原因之一。
(三)将成包皮棉质量检验修改为品质检验和重量检验可以分开抽样、检验、出证本标准将成包皮棉的质量检验分为品质检验和重量检验两个部分,从抽样、检验到出证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分开进行,更加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
如国储棉的出库检验,有时只需要进行品质检验,因为棉花的内在质量在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后会发生变异,而重量(这时指公定重量)检验结果在理论上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解读棉花国家标准

解读棉花国家标准作者:郑和贵来源:《中国纤检》2014年第17期根据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棉花检验设备的完善,我国于2012年11月适时出台了新一版的棉花国家标准。
到目前为止,棉花国家标准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GB 1103—1972、GB 1103—1999、GB 1103—2007和GB 1103—2012(现分为GB 1103.1—2012和 GB 1103.2—2012两部分)。
以上四版标准是我国棉花检验技术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产物,在不同的时期对我国的棉花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检验、使用以及进出口各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深远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涉棉各部门的密切合作,维护了农、工、商之间的贸易公平,适应了各部门的发展需要。
标准每一次修订的版本都是对前一版本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检验水平,新标准与旧标准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一、各版本标准所体现的检验水平1.GB 1103—1972《棉花细绒棉》是我国制定的首版棉花国家标准,考核指标有品级、长度、含水率、含杂率,品级、长度为品质指标,含水率、含杂率为重量指标。
品级和长度全部采用感官检验方式。
在品质指标方面,依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的综合水平将棉花分为七个品级(1~7级),七级以下为级外棉;依据棉花手扯尺量长度值将棉花分为六个长度级(23mm~33mm,级距为2mm),每个长度级都为范围长度(如29mm长度级包括28.01mm~30.00mm)。
因为此标准的品质指标全部采用感官检验,该标准的水平也被认为是完全的感官检验水平。
2.GB 1103—1999《棉花细绒棉》是我国首次修订棉花国家标准,考核指标有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品级、长度、马克隆值为品质指标,回潮率、含杂率为重量指标。
在品质指标方面,品级没有发生变化;长度的变化为长度级距由2mm变为1mm,范围长度变为保证长度(如27毫米长度级包括27.0mm~27.9mm),长度由25mm~31mm分为七个级,长度标准为仪器检验的主体长度;增加了仪器检验分级指标马克隆值;提出了仪器检验指标断裂比强度(3.2mm隔距ICC水平)。
棉花质量监督处罚暂行办法

棉花质量监督处罚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对外经济贸易部(已更名),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国家计划委员会(已更名),国内贸易部(已撤销),农业部(已撤销),中国纺织总会•【公布日期】1994.05.10•【文号】国经贸[1994]234号•【施行日期】1994.05.1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行政处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的部门规章目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24号)》(发布日期:2001年12月4日实施日期:2001年12月4日)废止(原因:已被2001年8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代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内贸易部农业部中国纺织总会关于发布《棉花质量监督处罚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经贸〔1994〕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技术监督(标准计量、标准)局、供销社、农业厅(局)、计委、纺织工业厅(局、公司):为切实加强棉花质量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棉花国家标准,保证棉花质量,保护农、工、商各方的利益,维护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棉花工作及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61号)中关于“国家技术监督局要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订棉花质量监督处罚实施办法”的精神,根据我国标准化、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棉花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经贸委、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委、国内贸易部、农业部、中国纺织总会共同制定了《棉花质量监督处罚暂行办法》,现予发布,请按照执行。
针对当前棉花流通秩序较为混乱,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尤其各级棉花经营、棉纺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内部管理,督促棉花经营单位和棉纺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棉花国家标准,积极配合各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棉花质量监督工作和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各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要同棉花经营、棉纺工业主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经营沟通情况,认真搞好棉花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共同建立良好的棉花流通秩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