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复习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复习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归纳

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碳单质的存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_不同,导致它们在________性质上有很大差异。

1.金刚石是________色、透明、__________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________的物质。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石墨是________色、不透明的________形状的固体,质地________,有________感,有优良的________性,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木炭具有________的结构,故有________性;活性炭的吸附性比木炭的________(填“强”或“弱”),常用来作吸附剂。

4.C60的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它主要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1.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氧气不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性

(1)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①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

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类型: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属于________。该性质可用于________工业,如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铁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下与CO2反应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①“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在描述物质组成时用“碳”,如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炭”指具体物质,一般指木炭、炭黑、活性炭等。②不同的碳单质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

1.C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_____色、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____溶于水,固体CO2叫______,易______。

(2)化学性质

①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支持呼吸。

②CO2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________。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O2与碱溶液反应:如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该反应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也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用于除去H2、O2等气体中的CO2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CO2________(填“有”或“没有”)毒,________能供给呼吸。空气中CO2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干涸的深井时,必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途: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化工原料。

(3)温室效应

①大气中的CO2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________。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氟氯代烷(又名氟利昂)等。③温室效应的危害:导致两极的____________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减产等。④缓解措施:减少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多地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________色、________气味,________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比________。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产生________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性: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剧毒性:CO有剧毒是因为其极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结合,从而使________________,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3.用途: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 ①可以利用性质推断用途,也可以根据用途推断性质。如CO2用于灭火,是因为CO2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的大。②CO2不供给呼吸与CO的毒性易混淆。③CO2通入水中,一部分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是碳酸使石蕊变红,而不是CO2。

四、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见本书第三部分第一单元“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原理:用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2+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如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__________的木条,放在集气瓶_________,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易错点] ①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中,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来制取CO2,这是因为H2SO4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它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CO2,因为浓盐酸有________性,挥发出________气体造成产生的CO2不纯。

②收集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③“检验”与“验满”混淆:检验CO 2用的是澄清石灰水;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时,用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验满。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高温

CaO +CO 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 +H 2O===Ca(OH)2]

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例1 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黑色固体

B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考点2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例2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大气污染物

B .都能与水反应

C .都能还原氧化铜

D .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考点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操作的研究

例3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甲中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使用仪器a 时有很多注意事项,请任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小明在实验操作考查中抽到的考题是“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放置在实验桌上”。为完成该实验,他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检验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选用装置乙和己制取氢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经过学习,小明对气体的制取有一些心得,如选择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时应考虑的两个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要制取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小明收集了下列资料:

①制取NO 2的化学反应原理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②通常状况下,NO 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NO 2能与可溶性的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结合已掌握的知识,在实验室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氮,从左到右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序号)。

分层练习

A组

1.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单质 B.元素组成不同 C.硬度相同 D.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2.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 A.PM2.5与雾霾天气 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4.下面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用于人工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7.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

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剂NaOH溶液CuO固体浓硫酸Na2SO4溶液

部分装置

9.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

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

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法制氧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11.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最有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干扰。

B组

1.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即:①C→CO2;

②CH4→CO2;③CO→CO2。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C.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D.三种转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2.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毒 B.可以燃烧 C.密度比空气的小 D.能还原氧化铁

3.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

A.HCl和CO B.HCl、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4.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已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

中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

用的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Ⅱ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同学们经讨论发现,用丙装置(如图所示),在A、B中均加入实验Ⅱ中所用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的探究,其中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个猜想都成立。

[实验反思] 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可能错误使用了一种药品,她使用的

药品是____________。

5.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

Na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 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 ,关闭b ,由长颈漏斗注

入稀盐酸 A 中产生大量气泡; E 中出现浑浊

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当E 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 ,

关闭a ,点燃酒精灯 D 中Na 剧烈燃烧,产生白

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 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和_____ ③ 取D 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

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 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 中的药品是________;若无装置C ,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 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组

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 4、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将无色气体充分燃烧;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7.2 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8.8 g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 4和H 2

B .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H 4

C .原无色气体中可能只含有CO 和H 2

D .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2.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 2”“释放CO 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 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 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溶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后所得溶液体积为40 mL(假设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向该溶液中匀速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不断搅拌,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该过程共放出气体660 mL(密度为2.0 g/L),析出沉淀5.0 g。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Na2CO3首先与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反应。

(2)本实验制取CO2所用大理石中含CaCO3________g。

(3)已知制取CO2所用稀盐酸的密度为1.06 g/cm3,求这种盐酸的质量分数。(计

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初中化学各单元(1-6单元)反应方程式总结

绪言 1.电解食盐水:2NaCl+2H2O2NaOH+Cl2↑+H2↑ 2.孔雀石上燃烧炭火:Cu2(OH)2CO32CuO+H2O+CO2↑ C+2CuO2Cu+CO 2↑ 注意:(1)孔雀石为绿色固体; (2)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3)氧化铜可与炭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无色无味气体。 第一单元 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白色固体,溶于水后所形成的溶液为蓝色(所述性质为常温常压下,下同),可利用CuSO4的这一性质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2.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注意: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本实验为固液不加热反应,不需要酒精灯; 第二单元 1.空气中加热汞:2Hg+O22HgO 2.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 3.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注意:(1)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白色烟雾 (2)可用此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3)初中化学推断题中,见到“燃烧”,想到“氧气”; (4)反应条件为“点燃”,不可写“燃烧”,也不可写“加热”。 4.硫在空气中燃烧:S+O 2SO2 现象:在氧气中:(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现象:在氧气中:(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无色无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空气中:(1)发出红光;(2)放出热量;(3)生成无色无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注意:(1)此反应中涉及到的三种物质均为中考考查重点,注意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多关注与这三种物质相关的物质转化。 (2)木炭为黑色固体,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1)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2)铁在空气中只发热,不燃烧。 (3)在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可用铁丝代替红磷。 7.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紫色固体中逐渐出现深绿色固体(K2MnO4)和黑色固体(MnO2),并生成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注意:此实验为中考高频考点,实验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固固加热反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液知识点复习汇总

化学复习:知识要点(第六章) 溶解现象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但都属于混合物。 溶液大多数为无色,但如:含Cu2+,蓝色、含Fe3+,黄色、含Fe2+,浅绿色。 常见溶液:食盐水、石灰水、稀盐酸等。悬浊液:石灰浆、钡餐、面粉或粉笔灰放入水中、泥浆水等。 乳浊液:牛奶、油水混合物等。 2、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上污水的处理,农业上配制农药,生活 中洗洁精能去油污。 注意:汽油洗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NaOH、纯碱等洗去油污属于化学反应。 3、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通常伴随热量变化。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 水溶液的性质:具有导电性。常见酸碱盐溶液会导电,酒精溶液、蔗糖水不导电。应用:电解水 一般可用搅拌、振荡、研碎、加热等方法加快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5、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药匙。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所用仪器: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浓溶液稀释问题:m浓×w浓= m稀×w稀m水= m稀- 浓 6、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质性质(如:油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2)溶剂性质(如:食盐在水中和在油中溶解性不同)(内因) (3)温度(如:KNO3在0℃和100℃时溶解性不同)(外因) 7、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注:一定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不能再溶解NaCl,但还能溶解少量其他溶质如KNO3。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CaO十CO2↑,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高温

第六单元化学中考试题精选

第六单元化学中考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 2.重庆市)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 黑色固体 B. 易溶于水 C. 有吸附性 D. 能够燃烧 2.(2012?滨州)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3.(2012.重庆市)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 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O2分子间有间隔 B. CO2气体较易液化 C.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4.(2012.泰安市)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 ..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w ww . Xk b1. com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2012.肇庆市)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6、(2012.娄底市)“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 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7.(2012.株洲市)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B.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

06_初中化学_知识点总结_第六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三种单质: 1、金刚石: (1) 物理性质: A、颜色:无色透明 B、形状:正八面体 C、硬度:天然最硬的物质 D、导电性:不导电 (2) 结构:空间立体结构(常被用来解释熔点高,硬度大) (3) 用途: A、因为其颜色、状态:常被用来作装饰品 B、因为其硬度大,常被用来作钻探机钻头、玻璃刀头 2、石墨: (1) 物理性质: A、颜色:深灰色,有金属光泽 B、形状:新鳞片状固体 C、硬度:质软,滑腻 D、导电性:可导电 (2) 结构:层次结构(常被用来解释硬度小,可做润滑剂的原因) (3) 用途: A、利用硬度小,可用来做铅笔芯 B、利用其滑腻性质,可用来润滑剂 C、利用其导电性,可用来电极材料 (4) HB铅笔简介:H代笔硬度,数值越大,硬度越大,最硬为6H B代笔黑色,数值越大,黑度越大,最黑为6B 3、足球烯:(C60) (1) 物理性质:不导电

(2) 结构: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其结构类似足球4、注意事项: (1) 碳三种单质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2) 碳单质的构成微粒: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B、足球烯(C60)是由碳分子构成的 (3) 混合物与纯净物: A、金刚石、石墨、足球烯(C60)是三种不同的碳单质,因此三 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而由同种分子构成 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同种元素构成不同单质,在初中阶段主要有三种情况 ?由磷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红磷和白磷 ?由氧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氧气和臭氧 ?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 二、无定形炭: 1、无定形炭的种类: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 2、无定形炭的组成: 无定形炭主要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因为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叫无定形炭 3、木炭和活性炭: (1)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而具有吸附性,利用这个性质可吸 附一些色素或者异味 (2) 活性炭:木炭经过水蒸气高温处理后,可得到活性炭,活性炭的 吸附性比木炭还强,因而经常用在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制糖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考点】碳的单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2.书写重要文献时,要求再保存期内清晰不褪色,应选用() A.铅笔 B.蓝色圆珠笔C.碳素墨水 D.蓝墨水 【考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度】易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作为重要文献,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需要使用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的墨水签署文件. 【解答】解:碳素墨水、墨汁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或墨汁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褪色,其它材料均无该特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最小为1纳米左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氢 H 2、请写出四大反应类型,并写出其反应通式: 反应类型反应通式反应方程式举例 化合反应A+B=AB 3、同素异形体的定义为:,请举两例有关同素异形体的例子:①② 4、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 物质性质作用 金刚石 石墨 焦炭 炭黑 活性炭(或木炭) 5、为什么活性炭、金刚石、石墨、焦炭、炭黑它们都是碳的单质但是性质差异却如此的明显 6、请根据了解的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化学性质作用 稳定性 下面有关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 氧气不足时 还原性 碳和四氧化三铁 碳和三氧化二铁 碳和二氧化碳 碳和氧化铜 7、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哪些①②③ 8、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如下表格: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中酒精灯上加网 罩的作用为: 9、根据碳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10、我们已知,木炭或者活性炭有一定的(性质)作用,可以去除异味和部分杂质,我们如果将性质归为两大类,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的话,那么,这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方程式为: 在选取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选用稀硫酸、浓盐酸或碳酸钠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我们可以适用于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若我们收集的气体是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的,则 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若我们收集的气体密度远大于空 气密度,则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2)若我使用该装置收集氢气,那么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当我需要检验集气瓶中氢气是否已经收集满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发生的现象什么 若使用该装置收集的是CO,则需要在(a、b)口增加(实验仪器)来进行尾气处理,原因是CO (化学性质)。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 。 1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上图中,哪些是发生装置哪些是收集装置(填写序号) (2)根据所学气体收集装置填写下表: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次单元复习着重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将各物质之间的转化来一次整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另外针对本单元要求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用途之间的联系,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最后要求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答一些其它题型。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能够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从实际例题出发,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内容。 三、重点难点 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联系; 4、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四、教学过程 晰起来

深认识,请各位同学在学 学生思考并完成对应练习。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点,给大家练练手。 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 六、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在《课程标准》中,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分散提出的,而本单元根据全书体系结构的设计,采取了集中编排、集中处理的方式,因此很多学生一下子之间感觉较难适应,觉得知识点零散而凌乱,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有序的知识系统,因此本次复习课将重点放在第一部分,即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上面,通过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的化学知识,从而将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明确起来,让学生会加深理解从而加深记忆,这应该说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后半部分的练习设计也是经过精心的挑选,较好的将未提到的知识点概括到一起,给学生一个综合练习的机会,再次将重难点消化掉。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将重点内容再次清晰理解,最后用几道中考真题加强巩固一下,使学生真实认识到该单元知道的重要性,达到提炼复习的效果。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本单元还是有部分知识未能一一提到,这是略显不足的地方,而且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也未能较好的小结本节课内容,略显仓促,这是以后在类似复习课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 溶解现象 物质的溶解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1节物质的溶解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B.冰水混合物C.泥水D.牛奶2.(2007·福建厦门)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B.植物油C.二氧化碳D.酒精3.(2009·江西南昌)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硬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 4.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沸点B.导电性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5.(2008·甘肃兰州)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纯碱、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④⑤⑥D.全部6.(2008·江苏南通)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 A.碘加入汽油中B.面粉加入水中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D.植物油加入水中7.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8.以下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 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D.自制冰激凌时使用稳定剂使各种成分均匀分散9.(2009·湖北襄樊)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 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盐酸洗涤水垢10.(2009·江苏苏州)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 ...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1.2008年春节前,我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 1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初中化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 化学试卷-试卷下载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Fe----56,Cu---64 一、 选择题: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8 3,则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A、2 B、8 C、13 D、3 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3、下列给出的四种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A、8 B、11 C、10 D、15 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5、具有3个原子核,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是() A、HCl B、NH3 C、H2O D、H2S 6、已知56号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其电子数比中子数少 A、56 B、81 C、193 D、25

7、下列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A、ZnSO4 B、ZnO C、CO2 D、AlO2 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多2,则该原子是() A、氖 B、镁 C、铝 D、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原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 C、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D、稳定结构是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结构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B、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比相应的原子少 C、氯化钠和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但他们的本质是不同的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 11、元素X 的+3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X2O3 B、X3O2 C、2X3O D、O3X2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 电极、 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初三化学第六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溶解现象》测试题 班级座位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家庭中常见的调味品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食盐 C.白醋 D.白糖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A、蔗糖溶液 B、纯净水C、食盐水D、酒精溶液 3.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葡萄糖注射液 4、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NaCl B、FeSO4 C、CuSO4 D、FeCl3 5.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 A.溶解、计算、称量B.溶解、过滤、计算 C.计算、称量、溶解D.计算、溶解、称量 7.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它表示( ) A.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B.20℃时,l00g氯酸钾溶液中溶解氯酸钾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 20℃时,100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酸钾7.4 D.20℃时,l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9.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熟石灰 10.20XX年元月,我国南方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11 . 50℃时,NH4C1的溶解度为60 g,50℃时,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A.3:8:5 B.3:5:8 C.8:5:3 D.8:3:2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 点总结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一节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 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 6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三、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四、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化学式颜色形状 硬 度 导电 性 导热 性 润滑 性 熔 点 用途 金刚 石 C 无色透明 正八面 体 最 硬 无无无 高 划玻璃、切割金 属、钻探机钻 头、制装饰品等 石墨 深灰色、有 金属光泽、 不透明 细鳞片 状 最 软 之 一 优良良好良好 电极、铅笔芯、润 滑剂等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颜色、状态制法用途 木炭 灰黑色的多孔性固 体 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 燃料、黑火药、制活性炭、冶 炼金属 活性 炭 灰黑色多孔颗粒状 固体 木炭在高温下用水蒸 气处理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 面具 焦炭浅灰色多孔性固体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冶炼金属 炭黑极细的黑色粉末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 墨、油墨、油漆、鞋油、燃料 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五、 C 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 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六、 金刚石、石墨、C 60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七、 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具有可燃性:C+O 2CO 2(充分燃烧) 2C+O 22CO (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具有还原性: C+2CuO 2Cu+CO 2↑ 2Fe 2O 3+3C 4Fe+3CO 2↑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八、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 九、 【实验操作】① 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 心地铺放进试管; 十、 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 十一、 ③ 集中加热; 十二、 ④ 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 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木炭+氧化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溶解现象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基本概念。 【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A选项中,溶质不一定是固体,还可以是气体、液体,如汽水是二氧化碳溶于饮料中,医用酒精是乙醇溶于水中,说法错误;B选项中,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的说法正确。C选项中,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此说法错误;D选项中,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碘酒的颜色是紫色。故选B。 2.【答题】下列能组成溶液的混合物中,水是溶剂的是() A.碘酒溶液 B.医用消毒酒精 C.植物油滴入水中 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解答】碘酒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医用酒精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植物油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油脂溶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3.【答题】可以作为溶质的()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溶质。 【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可以是固体,还可以是气体、液体,如汽水是二氧化碳溶于饮料中,医用酒精是乙醇溶于水中。 4.【答题】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碘酒 D.氯化钠溶液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溶剂。 【解答】 A选项中蔗糖溶液的溶剂为水;B选项中酒精溶液的溶剂为水;C选项碘酒溶液中溶剂为酒精;D选项氯化钠溶液中溶剂为水;故选C。 5.【答题】下列有关蔗糖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 B.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 C.蔗糖溶于水体现了分子不断运动 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答】A、固体溶于液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所以蔗糖水中的溶剂是水,故A正确;B、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所以各部分一样甜体现了溶液的均一性,故B正确;C、蔗糖溶于水的过程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而消失的过程,故C正确;D、蔗糖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并不放热,故D错误。故选D。 6.【答题】变量控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在探究影响不同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时,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化学】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及测试题及答案【精】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提纲及测试题及答案【精】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 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_金属单元测试

粤教版初中化学第六章_金属单元测试

第六章金属单元检测题 H:1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l:35.5 Cu:64 Ag:108 Zn:65 第 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引起老年痴呆症,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一般无需控制的是( ) A.铝箔电容

B.牙膏皮 C.制造炊具和餐具 D.糖果香烟包装 2.第ⅡA族中的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化合物Na2BeO2,下列有关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质铍可溶于NaOH溶液生成H2 B.Na2BeO2溶液呈碱性 C.氢氧化铍易溶于水 D.氧化铍能溶于NaOH溶液 3.既可以通过单质与单质的化合,又可以通过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得到的化合物是 ( )

A.FeCl3 B.CuS C.Fe2O3 D.FeCl2 4.海水是镁资源的贮存库,从海水中提取MgCl2 用于制取金属镁,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 其制取镁的方法是( ) A.热分解法 B.用CO还原 C.电解法 D.湿法冶金 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 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 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它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如果正确选项为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该小题得2分,每小题中只要有错误选项的,该小题即为0分。) 6.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轮船水线下船壳上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C.纯锌与稀H2SO4反应时,滴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完整word)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学期单元达标检测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命题人:吕丽永 参考相对原子质量:Cu:64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单层石墨成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正确的是()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4.(2016·娄底中考)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硫酸, 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 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 门Ⅰ,紫色小花()。 A. 变红色 B. 变蓝色 C. 变白色 D. 不变色 5.下列除去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 选项混合物试剂或方法 A CuO(C)隔绝空气加强热 B CO(CO 2 )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O 2 (CO)点燃混合气体 D N 2(O 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6.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1~100 nm的材料。美国IBM公司科学家制造出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的波性为传递信息的“导线”。下列有关纳米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纳米碳管、金刚石、石墨、C 60 的结构相同 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常温下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 7.按下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 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D.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10.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 2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二、填空简答题(36分) 11.(6分)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图③单质的名称是,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2.(4分)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H2、CO、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2+CuO Cu+H2O 3CO+Fe2O32Fe+3CO2C+O2CO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