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前指导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

概览:

★中考数学考前心理指导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考前心理指导

同学们经过紧张而又艰苦的几个月的复习,你们即将走进中考考场。你们已经经历过系统的知识复习,多次规范的模拟考试;大家对于自己的成绩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到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复习得是否全面,而是问一下自己是否有自信心。通过最后一个阶段的查漏补缺,我们大家的头脑中是否对自己常常出现的问题了然于胸。

我将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我们同学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对策。

、匕 J、\人一lv 、「、?、八—

一、数学考试前一天确立信心,我一定能考好。考试前一天,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复习得是否全面,而是问一下自己是否有自信心。在具备自信心的状态下,可以使学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很多学生平时成绩一般,考试时常能爆冷门,得高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稳定好情绪,避免恶性刺激。考前当夜睡眠充足是十分重要的。许多考生想抓住这“黄金时间”多复习一会,殊不知,考试前夜用牺牲睡眠时间去复习是得不偿失的。如果精神不振,心里就觉得不踏实,到时想控制都很难。只有让脑细胞有机会补充能量,才能在考场上正常地驰骋。

二、考前心理

1、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告诉自己:“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盼着有一天和别人一比高低。”“我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要沉住气,就能理想地发挥”,“我怎么又紧张了?别紧张!”“紧张就紧张吧,一会儿就好了。”

2、要学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假如你过分地担忧,就会使它在你心理上留下的印迹愈加深刻,症状也会越来越重。反之,若能平静地接受这种现实,顺其自然,就会打破产生该体验的“恶性循环”,使其自然消失。

3、准备好考试用品(圆规直尺与三角板),一般用品要考虑备用品,防止因为这些问题引起自己的恐慌。

三、考中注意

1.从前至后,先易后难任何一套试题必然包含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但不一定是按顺序出现的,我

们盐城市数学中考第8 题、第18 题是小压轴题,第27、28 题压轴题的第 1 小题较容易,甚至第 2 小题也不太难。所以应先解决容易题和中档题,难题一时想不出来可以暂时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它,可能后面的题能够激发难题的做题灵感。。

2.仔细审题,沉着答卷审题是答题的前提,既要看清楚题目中的显性条件,又要注意字里行间的隐性

条件。要将每句文字叙述的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图表,乃至于括号里的补充说明都要准确把握,然后联想已有的知识,识别题型,选择恰当的方法。

3.不急不躁,努力做好对于通过自己努力有希望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要急,尽最大努力,不到最后一

刻决不放弃。要能解决多少做多少,哪怕根据题目信息只能解决一点的也写上去,因为中考评分是按步评分,这样可以使自已尽可能多得分。就拿中考压轴题来说,压轴题一般都由 3 个小题组成.第(1) 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 以上;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 与0.7 之间,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 与0.4 之间. “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是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4.理想得分,三个抓手抓基础,向准确性要分;抓审题,向严谨性要分;抓表述,向规范性要分。

四、各类题目解答要点

1.选择题选择题灵活做,坚持“小题小做”原则,采用间接、直接、特殊值代入法、排除法等各种方法并用,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提高解题效率。

2.填空题填空题仔细做。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规范。审题不清、考虑不周是此类

题目失分的主要原因。特别注意的是:⑴所填结果要完整,必要的限制条件,不可少;⑵对于计算类填空题要运算到

底,结果要规范;⑶注意一题多解。

3.计算题计算要细心,步步关注符号,最后答案要最简。

4.化简求值题要先化到最简,代入求值须注意分母不为零。适当考虑技巧,如整体代入。

5.解分式方程一定要有检验步骤,应用题中也是如此。

6.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注意交待辅助线作法(常见的是作一边上的高,构造直角三角形),关注特殊

角,取近似值一定要按题目要求,计算过程中尽量保留准确值,最后取近似值。

7.实际应用问题此类问题题目较长,要多读题,找准关系,列出方程、不等式(组)或函数关系式,

最后要注意检验和作答。

8.概率题仔细读题,要明确可能出现的一种结果的情形,再通过画树状图、列表或列举,列出所有等

可能的结果,最后计算概率,一定要注意概率题中是有放回还是无放回的情形。

9.证明题在证明过程中,只能用《中考说明》第7、8 页中的所列的结论作证明依据,其余用到平时补充的结论,要写出推理过程。

10.阅读理解题这类题目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和文字表达冗长,关键是要读懂题意,读懂后就能顺利解答。

11.动态(几何)题注意化为“ 动”为“ 静”,抓住瞬间的“静”就可转化为熟悉的几何图形。此类题目解题时要统揽全程,寻找关键点,分时画图。

12.探究型判断说理题此类题目较难的有两类:一是条件探索型,即结论明确,需探索使结论成立的条

件。解题时,我们常从已知的结论出发来探求成立的条件,要紧扣已知的结论这一“条件”;二是存在型,常以“是否存在”的形式设问,答案有两种可能:或存在,需找出来;或不存在,需说明为什么不存在。解题的思路是先假设所探索的结论是存在的,并把它当作已知条件,结合题设进行探索、推理、计算,如能求出合理的结果,则说明假设成立;如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或得到与题设、实际生活相矛盾的结果,则表明假设不成立,探求的结论也不存在。

13.综合题和压轴题此类题目要边读题,边分析,尽可能向题目探求更多的解题信息。要注意每大题题组之间的内在联系,前边题目往往是后面题目的铺垫和方法的借鉴。特别是要关注和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和特殊条件,它们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解题中要多画符合各小题题意的图形,这是解题的前提,还要注重将所求的结论进行等价转换,转化为常规的、熟悉的和与已往解题经验相联系的问题。解综合压轴题时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他的各小题之间的关系是“ 并列”的还是“ 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跳步解答,或利用上一步结论结论解答下一部问题)同学们,加油,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中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中考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盐城市中考数学共有8 道选择题,总分值为24 分,正确地解好选择题就成为中考中夺取高分的必要条件。选择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因此应试时可走捷径,运用一些答题技巧下面举例谈谈解数学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一、直接法即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及运算,求出正确的结果,然后把此结果和四个备选答案进行比较,最后作出判断.

例1.若2x 3,4y 5,则2x-2y的值为()

即由题目的已知条件,对供选择的答案一一进行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

解析:本题可以直接解方程组,再根据所得的解选择答案

.但考虑到第二个方程为 x +y =3,排除了

A 、

B 两个答案分别代入原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进行验算,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为B.

例6.若最简根式3a b 2a 3b 和.a 2b 6是同类二次根式,则 a 、-的值为(

A 、a =1 b =1

B 、a =1 b =-1

C a =-1 b =-1

D 、a =-1 b =1

解析:由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知最简根式

3ab

2a 3b 和-a 2b 6的根指数相同都是 2,被开方数也相同,这样便可列

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用求出的解去检验给出的 a 、b 的值,显然比较麻烦,如采用将给出

a 、

b 的值分别代入最简根式中,再做出判断便容易多了。当把

a =1、

b =1代入根式后分别得出.5和.5 ,显然它们为同类

根式,故应选Ao 四、取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得出答案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

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

解析:数出第一个图形中有 6个平行四边形,第二个图形中有

18个平行四边形,取n=1,分别代入A 、B C D 四个答案

的代数式,发现只有 B 、C 符合,再取n=2分别代入B 、C 的两个代数式,发现只有 B 符合,故答案为B.

总之,考试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能运用好考试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题目,就有更多的胜算,

无论从题目数量上,还是心态上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多积累这方面的技巧知识,考试时一

(A )

(B ) -2

(D )

解析:此题考查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由于

2x 2y

2x

2x 4y ,且 2x

3,4y 5 ,即 2x 2y

例2.如图, 在菱形ABCDh , AB = 5 ,Z BCD= 120°,则对 角线AC 等于(

A. 20

B. 15

C . 10

D . 5 解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 BCD= 120°,可推出三 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因此 AC=AB=5.

二、排除法

即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唯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 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

例3.把多项式2x 2 8x 8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2 2

A. 2x 4

B. 2x4

C. 2 x

解析:不难发现 A 、B 两个答案的式子展开后的常数项分别是 与原式

2x 2 8x 8的形式不符,应排除,故答案选

C.

2 2

2

D. 2 x 2

16和32,答案D 的式子展开后的一次项符号为正,这些都

例4.若ab 0 ,

解析:由于ab

C 、D.故选B.

一、验证法

K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x ,所以两个图像不可能在相同的象限内,排除了

A 、

例5.方程组2x y 3的解是(

)

x y 3

x 1, x 2,

x

1,

A .

B.

C .

y 2. y 1. y 1. D.

x 2, y 3.

C D 两个答案,只需将

例7.若0

1

x 1,则 x,-, x

x

的大小关系是(

B. x

1

2 2

x C . x

x

1 ......................... 1,取x =,不难发现答案应选 2

例8.根据如图所示的(1),( 2),( 3)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 n 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解析:由于

C.

A. 3n

B. 3n(n 1)

(1)

C. 6n

x

中考数学填空题的解题技巧

一、 数学填空题的特点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 一正确,答卷方式

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 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复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选择题略大。

二、 主要题型

初中填空题主要题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题,二是定性型填空题,前者主要考查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同时也考查考生 对题目中所涉及到

数学公式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后者考查考生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性质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 练程度。当然这两类填空题也是互相渗透的,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只不过是考查有所侧重而已。我们盐城中考 数学填空题一般是一道题填一个空格。 三、基本解法 (一)直接法

例1 如图,点

DBC 110,则

DAC 15 DBC 110,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知识,通过计

(二)特例法

为等边三角形,马上得出

BOC =12°°

例3、已知a<0,那么,点P (-a 2-2,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在第 _____________ 象限.

解:设a=-1,贝V P (-3,3)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3,-3)在第三象限,所以点 P (-a 2-2,2-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 在第三象限.

例4、无论m 为任何实数,二次函数 y=x 2+(2-m )x+m 的图像都经过的点是

解:因为m 可以为任何实数,所以不妨设m=2则y=x 2+2,再设m=Q 贝V y=x 2+2x 解方程组 以二次函数y=x 2+(2-m )x+m 的图像都经过的点是(1 , 3). (三)数形结合法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数学中大量数的问题后面都隐含着形的信息,图形的特征上也体现着数的关

系。我们要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形象、直观揭示出来,以达到 律、数值的计算,来寻找处理形的方法,来达到 "数促形"的目的。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若能数中思形,以形

助数,则往往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5、在直线丨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2、3,正放置的四

定会受益匪浅的

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DAC 15,

D 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

分析:由题设知 算可得出

D =95

例2已知△ ABC 中,

A 60o 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0 ,则BOC 的度数为

分析:此题已知条件中就是 △ ABC 中,

A

60°说明只要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都一定能够成立。故不妨令

△ ABC

解得

"形帮数"的目的;同时我们又要运用数的规

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S 、S 、S3、S ,可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 b = 2 * 解得 a+b+C+d 2=4,则 S+S+S 3+S=4.

?+rf 3

= 3

a 、

b 、

c 、

d ,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可得

(四)猜想法

分析:从第1个图中有4枚棋子4=3X 1+1,从第2个图中有7枚棋子7=3X 2+1,从第3个图中有10枚棋子10=3X 3+1,从而猜想:第n 个图中有棋子3n+1枚. (五) 整体法

例7如果x+y=-4 , x-y=8,那么代数式x 2— y 2的值是

分析:若直接由x+y=-4 , x-y=8解得x , y 的值,再代入求值,则过程稍显复杂,且易出错,而采用整体代换法,则 过程简洁,妙不可言.x 2— y 2=(x+y )(x-y )=-4 X 8=-32 (六) 图解法

例8如图为二次函数y=ax 2 + bx + c 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 ① ac v 0;

② 方程 ax 2 + bx + c=0 的根是 X 1= — 1, x 2= 3 ③ a + b + c > 0

④ 当x >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的说法有 ________________ 。(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分析:本题借助图解法来求 ①利用图像中抛物线开口向上可知 a >0,与y 轴负半轴相交可知c v 0,所以ac v 0.②图像 中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 , 3可知方程ax 2 + bx + c=0的根是X 1= — 1, x 2= 3③从图中可知抛物线上横坐标为 1的 点(1 , a + b + c )在第四象限内所以

a +

b +

c v 0④从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为-1 , 3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1且开口 向上,所以当x >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④ (七)等价转化法

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9、如图,在 Rt △期°中,E 为斜边AB 上一点,AE=2, EB=1,四边形DEFC 为正方形,贝V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ABE 的面积,因为 AE=2 EB=1,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X 2X 仁1.

2

(八)观察法

分析:通过观察已有的四个式子,发现这些式子前面的符号一负一正连续出现,也就是序号为奇数时负,序号为偶数 时正。同时式子中的分母

a 的指数都是连续的正整数,分子中的

b 的指数为同个式子中 a 的指数的3倍小1,通过观察得

20

3n 1

出第7个式子是

与,第n 个式子是(。

a

a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填空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它能够帮助我们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选择方法,是快速准确地解数学填空题的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对初中数学知识和技能做到

"

透彻理解,牢固掌握,融会贯通 "进而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提高思维水平,运用数学思想方 法达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提升素养 "的目的。 四、认真作答,减少失误

填空题虽然多是中低档题,但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出现失误,这是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的。 首先,应按题干的要求填空,如有时填空题对结论有一些附加条件,如用具体数字作答,精确到

0.1等,有些考

生对此不加注意,而出现失误,这是很可惜的

例4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 n 个图形需棋子

枚(用

含n 的代数式表示)

解:将直角三角形 EFB 绕E 点

,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为CDEF 是正方形,所以EF 和ED 重合, B 点落在CD 上,阴影

例10 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

(n 为正整数).

b l

3

a

b

11

呂,…(ab a

0),其中第 7个式子是

_____ ,第n 个式子是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例1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米,它的高为2米,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为 __平方米。(精确到0.1平方米)。

有的考生直接把求出的4八作为结果而致错误,正确答案应当是 12.6。

其次,若题干没有附加条件,则按具体情况与常规解题。 第三,应认真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

例1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4, 一边等于9,则它的周长等于___。

个别考生认为9和4都可以作为腰长,而出现两个答案 22和17,这是他们忽视了 “三角形二边之和应 大于

第三边”这个隐含条件,应填 22。

总之,填空题与选择题一样,因为它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直接写出最后结果。因此,不填、多填、填 错、仅部分填对,严格来说,都计零分。虽然近二年各省市中考填空题,难度都不大,但得分率却不理想,因 此,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双基”扎实,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才能既准又快解题。另一方面,加强对填 空题的分析研究,掌握其特点及解题方法,减少失误,这将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有限道题的学习培养起无限道题 的数学机智,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数学综压轴 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集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方法的综合性,多数为函数型综 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函数型综合题:是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先求函数的解析式,再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

的某

些性质。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 代数法(解析法)。

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 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 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 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 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

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求

x 的值等,或直线(圆)与圆的相切

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 x 、y 的方程),

变形写成y = f ( x )的形式。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 等方法。求函数的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端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 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

x 的值。

解中考压轴题技能:中考压轴题大多是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 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关键是掌握几种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列(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其解析式、研究其性质。 对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进行考察和探究。

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中考压轴题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 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可把压轴题分离为相对独立而又单一的知识或方法组块

去思考和探究。

解中考压轴题技能技巧:

一是对自身数学学习状况做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试的时候重心定位准确,防止

“捡芝麻丢西

瓜”。所以,在心中一定要给压轴题或几个“难点”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超过你设置的上限,必须要停止,回头认真 检查前面的题,尽量

要保证选择、填空万无一失,前面的解答题尽可能

的检查一遍。

二是解数学压轴题做一问是一问。

第一问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不是问题;如果第一小问不会解,切忌不可轻易放弃

第二小问。过程会多少写多少,因为数学解答题是按步骤给分的,写上去的东西必须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布局要合理; 过程会写多少写多少,但是不要说废话,计算中尽量回避非必求成分;尽量多用几何知识,少用代数计算,尽量用三角函 数,少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三是解数学压轴题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认真审题,理解 题意、探究 解题思路、正确解答。审题要全面审视题目

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解数学压轴题要善

于总结解数学压轴题中所隐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的思想等。认识条件和 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 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 思路难觅,解法灵活。所以,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 件不能忘,化动 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中考压轴题示例】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 ABCD 勺三个顶点B (4,0)、C (8,0)、D (8,8).抛物线y=ax +bx 过A 、C

两点.(1) 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 AB 向终点B 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终点D 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 个单位长度,运

动时间为 t 秒.过点P 作PEL AB 交AC 于点E.

一是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二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三是运用转化的数学的思想

①过点E作EF l 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

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厶CEC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解:(1)点A的坐标为(4,8) ............. 1分

将A(4,8)、C(8, 0)两点坐标分别代入y=ax+bx

得8=16a+4b

0=64a+8b 解得a=- - ,b=4

I 2

二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X2+4X

2

PE RC PE 4

(2)①在Rt △ APE和Rt△ ABC中,tan Z PAE= = ,即=-

AP AB AP 8

11 1

??? PE=-AP=丄t . PB=8-t. ???点E 的坐标为(4+ t

2 2 2

???点G 的纵坐标为:-1(4+11 ) 2+4(4+l t) =- l t2+8.

2 2 2 8

1 2 1 2

? EG二丄t2+8-(8-t) =- t2+t.

8 8

1

??? - — v 0,二当t=4时,线段EG最长为2.

8

②共有三个时刻.

t=16 t=40 t= 8苗

3 13 2 .5 8-t ). ........................ 6分

8分

■ 9分

12分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综合复习(三)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综合复习(三)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所在象限为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是( ) A .(-4,3) B .(0,3) C .(-2,5) D .(-2,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与点B 关于y 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A.(3,2) B.(-2,-3) C.(-2,3) D.(2,-3) 4、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是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 1<00时,y 值随x 值增大而减小的是( ) A.2 x y = B. 1-=x y C. x y 43= D. x y 1= 9、(11·永州)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垂直于对角线BD 的直线l ,从点B 开始沿着线 段BD 匀速平移到D .设直线l 被矩形所截线段EF 的长度为y ,运动时间为t ,则y 关于t 的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D C B A y t y t y t t y F E A D C B

2019中考数学考前指导

英杰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审查组长:

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 X 公因式要回头检验! 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 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检验跟,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三、函数 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易错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易错点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 易错点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 易错点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 易错点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面积最大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最大值的求解方法。 易错点7: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结合图像性质解题。函数图象与图形结合学会从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为图像提供数据或者图像为图形提供数据。 易错点8: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 0,0指数底数不为 0,其它都是全体实数。 四、三角形

易错点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特征与区别。 易错点2: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最短距离的方法。 易错点3: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内外角性质,特别关注外角性质中的“不相邻”。 易错点4: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着重学会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综合运用以及线段相等是全等的特征,线段的倍分是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与三角函数的结合。边边角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易错点5:两个角相等和平行经常是相似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线段成比例,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易错点6: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运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这里需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渗入。 易错点7: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8:将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探究各种解题方法。 易错点9:中点,中线,中位线,一半定理的归纳以及各自的性质。 易错点10: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的确定与底上的高(特别是钝角三角形)。 易错点11: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对应线段的比经常出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五、四边形 易错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如何灵活、恰当地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不稳定性。 易错点2:平行四边形注意与三角形面积求法的区分。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2020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试题-中考考前冲刺

(满分120分,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a,b在数轴上位置如图K101,则a,b,-a,-b 的大小顺序是() A.-a<b<a<-b B.b<-a<a<-b C.-a<-b<b<a D.b<-a<-b<a 图K101图K102 2.如图K102,a∥b,∠1=158°,∠2=42°,∠4=50°,那么∠3=() A.50°B.60°C.70°D.80° 3.将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按如图K103方式摆放于一墙角,图①中摆放有1个小正方体,图②中摆放有4个小正方体,图③中摆有9个小正方体,…,按此规律,图⑥中摆放的小正方体个数为() 图K103 A.25B.36C.49D.50 4.如图K104,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AC都是圆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1,那么△ABC的面积为()

图K104 3 A.3 B.3C.4 D. 3 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6.如图K105,A点在半径为2的⊙O上,过线段OA 上的一点P作直线m,与⊙O过A点的切线交于点B,且∠APB=60°,设OP=△x,则PAB的面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图K105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分解因式:m2n+6mn+9n=________. 8.a,b是两个连续整数,若a<7<b,则a-1+b+5=________. 9.如图K106,将△ABC绕点C旋转60°得到△A′B′C,已知AC=6,BC=4,则线段AB扫过图形(阴影部分)的面

中考数学复习辅导

2019中考数学复习辅导 近年来,杭州中考数学成为拉开学生学习程度的科目,所以家长和考生逐渐重视起来。要想中考考得好,考得稳,数学很关键。 解读《考试说明》整理并分类知识点 锦绣中学教导处主任,数学教师陈雄杰老师说,杭州是教育发达地区,这么多年的中考数学卷,与全国各地的中考卷横向比较,水平肯定算高的,所以考生和家长很少会去关注或质疑信度、效度,大家最关心的是考试的难度。程度比较好,对数学学习有很大自信心的考生希望难度大一点,便于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建立自己的优势,多数考生和家长则害怕考试会太难,这门学科拖了总分的后腿。 其实客观规律要求中考的难度控制在0。65-0。70,也就是平均分在78-84分对高中生源的选拔比较有利,由于杭州市区每年参加重高保送和部分职高提前自主招生的毕业生不 参加中考,所以实际的难度控制在0。7-0。75对各方面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现在我们听到比较多的信息是2019、2009年的中考数学卷偏难,2019年的难度控制到2019、2019年的水平应该是中考数学命题小组的愿望,也是一线数学教师们的愿望。 中考试卷命题有其原则要求,一般有以下几条: 1、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 2、控制难度,调节效

度、保证信度;3、科学规范、语言简洁、长度适中;4、突出重点、着重三基、兼顾覆盖;5、背景设计力求公平、贴近、实际;6、力求原创、避免陈题、远离资料。 命题组会根据这些原则制定命题计划,计划会以知识内容双向细目表来呈现,例如下表就是2019年数学中考命题的知识内容双向细目表。 这个表中的知识领域、内容及考试要求完全是从我们每位考生手里的《考试说明》中截下来的,截的过程中还遵循了重点只是重点考的原则。不过,大多数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投身于题海,几乎做遍了近两三年全国各地中考卷上的典型题,做得多,做得好便成了复习得好的标志,忽略了对《考试说明》的解读。陈老师认为,学生还是要对考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类,绝不能留下知识盲点。 讲课结束,家长们围着讲课老师有问不完的问题。 有些练习中不太出现的题目也会考 例如2019年杭州市中考数学卷中的第18题如果①,②两个条件分别是: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那么请你对标上的其他6个数字序号写出相对应的条件。这样的题目在当年的模拟卷或平时练习中是几乎不可能练 到的,对于那些做了大量练习题后整理考点的同学来说,这样的题虽然陌生,但把握仍然很大。

2019-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资料

200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一、中考数学总复习策略 (一)做好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1、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指学科组复习计划、教师个人复习计划、学生自己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要结合本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阶段要求、采取的措施、想要达到的效果等。 2、加强学科内集体研究 中考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比较分散,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果,我认为必须加强集体的力量,进行集体研究。 (二)阶段复习的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阶段——全面复习夯实基础沟通联系 时间:3月中旬——5月上旬。 要求:以“中考纲要”为标准,以“单元”、“章节’为顺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课前自主复习——课堂讲练结合——课后精简作业——自习反馈矫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1)明确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2)充分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形成网络;(3)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训练;(4)精选例题、精简作业,以中低档题训练为主,避免重复;(5)适当控制教学的难度,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避免在一个问题上讲解过深、过难,偏离复习方向。(6)注意复习的“新意”,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复习中,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通过提问和一组练习复习知识点:不等式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有关概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如何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在习题的选择上注意了平时教学中学生易混点、易错点,进行了归类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含参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化简含绝对值、根号的代数式,一次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配置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每道习题的讲解,力求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由于内容较多,提倡用多媒体教学,或提前将习题课前印发给学生,以节省时间。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阶段——把握重点抓住考点训练思维 时间:5月中旬——6月上旬 要求:以专题的形式,关注中考热点问题,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常见的复习专题:(1)知识综合型专题:代数综合问题(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几何综合问题(三角形四边形、几何变换),几何代数综合性问题。 (2)重点题型突破:规律探索性型、开放探究型、实验与操作型、方案设计型、阅读理解型、图表信息型、学科综合型、实际应用型。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注重“四基”所谓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基本原理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载体,而学科主干知识一直是近年来中招命题的重中之重。“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注重命题依据及内容,注重“四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重点章节考试的难易程度(如圆简单的切线证明,《相似形》很少单独考,在综合题中出现,《四边形》及《二次函数》考核力度最大)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归纳。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不作为考试内容,如:(1)有效数字。(2)一元一次不考试的应用。(3)近似解。(4)视角视点肓区。(5)圆柱(锥)侧面积。(6)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7)不能用计算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数与代数部分45--55分,空间与图形45--60

分,统计与概率15--25分,主干知识方程函数不考试,四边形、圆、三角形、概率与统计。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这也是好学生失分的原因,基础知识不牢,考试紧张,平时不太注重解题过程,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理解和掌握。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老师要给学生精选题,尽可能把知识点在解题中体现,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同时观注学生的差异。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我们是每学一章及时测验,并且要给学生认真批改,然后有针对性的找同学失分的原因,查出错误,及时纠正,尽可能每次都批改,这样同学们会注重视作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过程。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18中考数学考前指导及知识梳理

2018中考数学考前指导及知识梳理 中考数学试题分为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其中分为基础题、中档题、压轴题三类。 合理运用以下几点应试技巧来解各种题型: 在做选择题可运用各种解题的方法:如直接法,特殊值法,排除法,验证法,图解法,假设法(即 反证法)动手操作法(比如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对于选择题中有“或”的选项一定要警惕,看看要不要取舍。 注意一题多解的情况。 (2)计算题一定要细心,最后答案要最简,要保证绝对正确。 (3)先化简后求值问题,要先化到最简,代入求值时要注意:分母不为零;适当考虑技巧,如整体代入。 (4)解分式方程一定要检验,应用题中也是如此。 (5)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注意辅助线的作法,解题步骤。关注直角、特殊角。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按照题目 要求。 (6)实际应用问题,题目长,多读题,根据题意,找准关系,列方程、不等式(组)或函数关系式。最后 要注意验根和答。 (7)概率题:要通过画树状图、列表或列举,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然后再计算概率。 (8)证明题:在证明时只能直接用教材中所列的证明的依据,其余遇有用到平时补充结论,要合情推理。 (9)若压轴题最后一步确实无从下手,可以放弃,不如把时间放在检验别的题目上,对于存在性问题,要 注意可能有几种情况不要遗漏。对于运动型问题,注意要通过多画草图的方法把运动过程搞清楚,也要考虑可能有几种情况。 (10)中考对答题的要求很高,所以同学们在答题前应设计好答案的整个布局,分成几栏来答题,字要大 小适中,不要把答案写在规定的区域以外的地方。否则扫描时不能扫到你所写的答案。 画图添加辅助线用2B 铅笔多描几次,答卷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 若试题难,遵循“你难我难,我不怕难”的原则, 若试题易,则遵循“你易我易,我不大意”的原则。 考试时牢记以上几点,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第一大类:选择题与填空题知识点 【知识点一】相反数、倒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 1、3-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 2、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3= ; 的平方根是 4、估计 19 的值在整数 与 之间 【知识点二】整式、整指数幂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及基本公式: 16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考前必看系列

模块一:考试技巧 一、选择题:前面几题都很简单,估计 1分钟可以完成,还是劝你不要粗心。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第一种是回忆法 例1 ?在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菱形、等腰梯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 对称图形的是() 第五种方法特殊化求解法 2019年中考数学考前指导 考前必看系列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边三角形 梯形 C.菱形 D .等腰 第二种是直接解答法 例2.二次根式'12化简结果为( ) A . 3 2 B. 2 :3 C. 2 :6 D. 4 第三种方法是淘汰错误法,俗称排除法 例3.如图,菱形ABC [的边长为1,BD =1,E, F 分别 点,且满足A 曰CF=1, 设厶BEF 的面积为S,则S 的取值范围是( ) A . W S <1 16 4 33 .3 D .

特别强调,对于某些几何题在各种方法都不能作出判断时,可以按比例准确地画出图形,通过用刻度尺或量角器的测量得出答案。 第六种方法排除法: 例5:如果表示a, b两个实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丨 a — b 1+ (7研的结果等于() A.—2b B. 2b C.—2a D. 2a 第七种方法特殊值法 例6:如果;X2x 0成立,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 x > 0 B. x>0 C x < 0 Dx<0 特殊值法不仅仅在选择题可以使用,在填空题也可以使用 1.旋转问题-确定旋转中心,并用圆规和尺子画出图形,注意旋转出现的等腰 三角形 2.求方程解,考的就是根的检验,将选项代入检验。 3.无奈之举:求角度的题目—量角器,求线段—尺子,并对比已知线段,对应线段 成比例。翻折—用草稿纸折 4.忽略隐含条件而错解:例7:关于x的方程x23k 1x 2k 1 0有实数解,则k的 取值范围_____ . 二、填空题注意事项: 1 .有些题目空格后没跟单位,写答案卷时必须记得写单位。 2 .弄清:仰角,俯角,外心,内心,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正弦,余弦。

2012中考数学考前冲刺专题——实数的概念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专题——实数的概念 一、中考考查知识点: 1、有理数、有理数大小比较 2、绝对值、相反数、倒数 3、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 4、科学计算法、近似值、有效数字 二、中考试题回顾: 1、(6)--= . 2、-8的绝对值是 . 3、﹣2的倒数是 _________ . 4.21-的相反数是 . 5.16的算术平方根是 。 6.4的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2± 7.8的立方根是( ) A .2 B .2- C .3 D . 4 8.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大陆总人口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3个有效数字)为( ) A. 1.33109人 B. 1.34 109人 C. 13.4108人 D. 1.341010人 9.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我国某监测点监测到极微量的人工 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为0.000 0963贝克/立方米.数据“0.000 096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 . 10.下列各数中,比0小的数是( )

A .-1 B .1 C .2 D .π 三、中考专题冲刺训练 1.2 1 -的相反数是( ) A .21- B .21 C .2 D .2- 2、49的平方根为( ) A 、7 B 、7- C 、±7 D 7 3、︳-3︳的值等于 ( ) A .3 B .-3 C .±3 D .3 49 A .3 B .-3 C .±3 D . 35.下列等式成立是( ) A. 22=- B. 1)1(-=-- C.1÷3 1)3(=- D.632=?- 6. (2011湖南衡阳,2,3分)某市在一次扶贫助残活动中,共捐款3185800元,将31858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两个有效数字)为( ) A .3.1×610元 B .3.1×510元 C .3.2×610元 ????????D .?? ??×610元 ??.我国以?? 年 月 日零时为标准记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得全国总人口约为l?????? ??

中考数学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教学计划 【一】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下限,以《考试说明》为上限,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以学案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以知识立意,突出基础性,追求数学内容的本质理解,全面梳理知识,侧重双基,所选素材难度以中档以下为主,时间为3月中旬到5月上旬,约两月时间;第二轮时间以能力立意,突出发展性,追求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适当加强综合,所选题难度以中档为主,时间为5月中旬至六月上旬。第三轮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追求数学水平的有效发挥,侧重培养学生应试技能,训练应试心理,时间为6月中旬,约一周时间。 、教研组的集体教研的效度影响了中招复习的方向。 1、集体教研首先应解决研的问题,即①《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是什么?具体到每一模块、每一节的目标要求是什么?②《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意见又是怎样理解基本理念的?对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怎样定位的,是体验、感悟还是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③河南省近四年课改试卷的特点是什么?对每一部分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具体定位是什么,考查形式是什么?考生的答题情况是什么样的?④本

校学生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在知识、思想、学法上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在学法上应给予哪些具体指导?⑤每一部分的复习过程中,从教材中必选例习题有哪些?意图是什么? 2、集体教研接着要解决教的策略,即①根据《息县中学数学教学达标评价表》的要求,课堂有哪些环节?每一个环节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②对学案中重点要求的例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各应怎样体现?提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怎样参与?反思什么? 3、集体教研要把计划做真做实,即①第一轮复习划分多少课题?结合本校实际又应该分为多少课时?把考试评讲安排在内,必须具体到天,每周可以有机动时间供各位教师根据本班情况调整。②学案的编写应以骨干教师为主,必须经组长审核,必须要做到杜绝超标题、错题,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学案中的习题部分必须分a组、b组,应赋分,必须有批改。③安排的校内测试必须考前三有 : 有命题人及审核人,有考试目的及难度预测,有备用的平行测试试卷;考后二有 : 有数据统计,有跟踪补缺题组。三次大考后还应在数据分析中加入与同类学校的对比及调整措施。 、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在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对学情了解情况。所要复习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是断裂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通过什么手段可以弥补?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专题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专题——方程和不等式 一、中考考查知识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解法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4、分式方程的解法 5、不等式的性质 6、不等式的解法和解集 7、不等式组的解法和解集 二、中考试题回顾: 1、请写出一个解为x =2的一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21-=x y 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的是( ). A .0 12x y =???=-?? B .11x y =??=? C .10x y =??=? D .1 1x y =-? ?=-? 3、如果a >b ,c <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 +c >b +c ; (B) c -a >c -b ; (C) ac >bc ; (D) a b c c > . 4、不等式x x +<-353的解集是( ). A 、4≤x B 、4≥x C 、4x 5、若|x -3|=x -3,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x -3>0 B. x -3<0 C. x -3≥0 D. x -3≤0 6、不等式312->+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7、不等式组???≤> 21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8、分式方程23 1-=x x 的解为 . 9、解方程组:???=+=②13y 2x ① 113y -4x 10、已知不等式组:36 280x x ≥??-≤? . B 2 1 0 C 2 1 0 D 2 1 0 A 2 1 0 0 -0 --0 0 -A B C D

三、中考专题冲刺训练 1、一元一次方程240 x+=解是_________ 2、方程 21 11 x x -= +- 的解是_________ 3、不等式10 x->的解集是. 4、不等式组 24 348 x x +> ? ? -≤ ? , 的解集是. 5、解方程组: 38 534 x y x y += ? ? -= ? . 6、解分式方程: 23 2 11 x x x += +- 7、解不等式:() 4156 x x ->-。 8、解不等式组 21 1 46 1 x x x x ->+ ? ? -<+ ? ① ② 9、(湖南湘西)解不等式组: 12 12 x x -< ? ? +> ?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如何进行中考数学复习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中考复习 辽中县肖寨门九年一贯制学校董春艳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的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纠正复习偏差,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平时考试中,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试题来源于课本改编及自编,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奋力拼争。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在做题中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做到举一反三,有些中考题就在书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动点问题,既是方程、不等式与函数问题的结合,同时也常涉及到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导等等。 第二轮,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练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

2019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A卷,含解答提示与评分标准)-中考

A B C D O D C B A O D C B A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A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抛物线y=ax 2 +bx+c(a ≠0)的顶点坐标为(a 2b -,a 4b ac 42-),对称轴公式为x=a 2b -.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各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 、2; B 、1; C 、0; D 、-2. 提示:根据数的大小比较.答案D. 2.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立体图形,其主视图是( ) .答案A. 3.如图,△ABO ∽△CDO ,若BO=6,DO=3,CD=2,则AB 的长是( ) A 、2; B 、3; C 、4; D 、5. 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答案C. 4.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BC 与⊙O 交于点D ,连结OD .若∠C=50°,则∠AOD 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80°; D 、100°. 提示:根据圆的切线性质及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性质.答案C. 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提示:根据矩形的判定.答案A. 6.估计3 1 )2632(? +的值应在( ) A 、4和5之间; B 、5和6之间; C 、6和7之间; D 、7和8之间. 提示:化简得622+.答案C. 7.《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题: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甲乙二人,不如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数为50;而甲把其 3 2 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为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设甲的钱数为x ,乙的钱数为y ,则可建立方程组为( ) A 、?????=+=+50y x 32 50y 21x ;B 、?? ???=+=+50 y 32x 50y 21x ;C 、?????=+=+50y x 3250y x 21;D 、?? ???=+=+50y 32 x 50y x 21. 提示:根据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答案A. 8.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y 值为1的是( ) A 、m=1,n=1; B 、m=1,n=0; C 、m=1,n=2; D 、m=2,n=1.

【含答案】中考数学考前冲刺练习、测试卷11

中考数学考前冲刺练习、测试卷11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0.149×106B.1.49×107C.1.49×108D.14.9×107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某校四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x,10,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8B.9C.10D.12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2+x3=x5B.(x﹣2)2=x2﹣4 C.2x2?x3=2x5 D.(x3)4=x7 5.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A(x1,y1),B(x2,y2)在此函数图象上,且x1y2 6.某种花卉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有一定的关系,每盆植3株时,平均每株盈利4元;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每株盈利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5元,每盆应多植多少株?设每盆多植x株,则可以列出的方程是( ) A.(3+x)(4﹣0.5x)=15B.(x+3)(4+0.5x)=15 C.(x+4)(3﹣0.5x)=15D.(x+1)(4﹣0.5x)=15 7.如图,任意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分别是E、F、G、H,若对角线AC、BD的长都为20cm,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

A.80cm B.40cm C.20cm D.10cm 8.如图,在矩形ABCD中,BC=8,AB=6,经过点B和点D的两个动圆均与AC相切,且与AB、BC、AD、DC分别交于点G、H、E、F,则EF+GH的最小值是( ) A.6B.8C.9.6D.10 二、填空题: 9.将因式内移的结果为_______ 10.关于x对不等式(2a-b)x+a-5b>0的解集是x<1,则关于x的不等式2ax-b>0的解集是 11.一个矩形的长为a,宽为b(a>b),如果把这个矩形截去一个正方形后所余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那么a:b= . 12.如图,抛物线y=﹣x2+2x+m+1交x轴于点A(a,0)和B(b,0),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下列四个命题: ①当x>0时,y>0; ②若a=﹣1,则b=3; ③抛物线上有两点P(x1,y1)和Q(x2,y2),若x1<1<x2,且x1+x2>2,则y1>y2; ④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E,点G,F分别在x轴和y轴上,当m=2时,四边形EDFG 周长的最小值为6.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2017中考数学考前指导——考前必看系列

2017年中考数学考前指导——考前必看系列 模块一:考试技巧 一、选择题:前面几题都很简单,估计1分钟可以完成,还是劝你不要粗心。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第一种是回忆法 例1.在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菱形、等腰梯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边三角形 C .菱形 D .等腰梯形 第二种是直接解答法 例2. 二次根式12化简结果为( ) A .3 2 B. 2 3 C. 2 6 D. 4 3 第三种方法是淘汰错误法,俗称排除法 例3.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BD =1,E ,F 分别 是边AD ,CD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 +CF =1, 设△BEF 的面积为S ,则S 的取值范围是( ) A . 4 1≤s ≤1 B . 433≤s ≤3 C .1633≤s ≤43 D .833≤s ≤23 第四种方法是数形结合法 例4. 已知二次函数342 --=x x y ,若-1≤x ≤6,则y 的取值范围为__ __. 第五种方法特殊化求解法 例6.若抛物线22 332y ax bx y x x =++=-++与的两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分别为 . 特别强调,对于某些几何题在各种方法都不能作出判断时,可以按比例准确地画出图形,通过用刻度尺或量角器的测量得出答案。 第六种方法排除法... : 例:如果表示a ,b 两个实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a -b 的结果等于( ) A .-2b B .2b C .-2a D .2a 第七种方法特殊值法 例: 0x =成立,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 0 B .x ≥0 C . x < 0 D .x ≤0 特殊值法不仅仅在选择题可以使用,在填空题也可以使用. 注意:1.旋转问题→确定旋转中心,并用圆规和尺子画出图形,注意旋转出现的等腰三角形 2 .求方程解,考的就是根的检验,将选项代入检验。 3.无奈之举:求角度的题目→量角器,求线段→尺子,并对比已知线段,对应线段成比例。翻折→用草稿

2020年中考数学考前冲刺(一)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 1.实数的分类 ????????? ??? ??? ? ??????????? 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 注意: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注意“无限不循环”,归纳起来有四类: (1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23 π +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 001 000 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等. 2.实数大小的比较 实数大小的比较可以利用数轴上的点,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以及绝对值比较法等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除此之外常用的方法有“差值比较法”适用于比较任何两数的大小;“商值比较法”只适用于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平方法”、“倒数法”常用于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底数比较法”、“指数比较法”常用于比较幂的大小. 3.解决与非负数的性质相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掌握 (1)常见的非负数有:任何一个实数a 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a |≥0;任何一个实数a 的平方是非负数,即a 2≥0;若a 为非负数,则a 也为非负数,即a ≥0; (2)非负数具有的性质是:非负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0;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仍是非负数;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在解决非负性为0的问题上通过运用方程思想方法来求相关实数的值. 4.对于实数的运算关键就是掌握运算法则、规律及顺序 (1)实数的加减法则.注意异号两数相加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2)实数的乘除法则.注意“异号”得“负”,除法中的除数不等于0.两数的积为0,则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0. (3)实数的乘方开方运算中,乘方时,注意底数相同,开平方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4)实数的混合运算中,在同一个式子里,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 (5)实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6)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的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分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写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写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等于原数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前的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及知识梳理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和知识梳理 中考数学试题分为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分为基础题、中档题、压轴题三类。注意各种题型规律。 一、选择填空题知识点: 考点一:实数有关概念:倒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等。考点二: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考点三:科学记数法。考点四:因式分解与分式运算。考点五:特殊角三角函数值、零指数、负指数等运算。考点六:几何基本运算与证明。1、平行线性质与识别;2、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特殊三角形性质与识别; 3、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识别; 4、圆的有关性质及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中的计算。考点七:统计与概率。考点八:求代数式的值。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根定义等数学方法、概念。考点九:方程及不等式的基本解法。考点十: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关系。考点十一:相似三角形的识别与性质,注意不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考点十二:图形与坐标。(注意位似,如学案中的题目)考点十三: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等)考点十四:格点图形中的有关计算(勾股定理、面积等),图表信息问题。考点十五:函数中K、a、b、c等系数的几何意义。特别是反比例函数中K的含义。考点十六:函数图象的平移,对称等。考点十七:图形折叠、勾股定理、相似比例的计算。考点十八:圆中的几种位置关系判别。圆周长、弧长以及圆、扇形和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考点十九:函数性质与图象。 考点二十:其它重要知识,如二次根式、幂运算、位似、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三角形及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等。

二、解答题题型及知识点:(考试时题目顺序有所变化) 19.计算题:零指数公式:0a =1(a ≠0)负整指数公式:1 (0,)p p a a p a -=≠是正整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三角函数等。 20.解方程(分式方程不忘记检验): 21.化简求值: 22.解不等式(组); 23.统计与概率题; 24.直线型几何证明与计算; 25.函数题(一次及反比例函数); 26.解直角三角形题; 27.阅读理解应用题(方程或不等式、函数等)或探究题: 28.几何综合题(主要以相似形与圆为主); 29.压轴题。 三、知识梳理: 1、幂的运算公式: (1)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 m n m a a a +=? (2) 同底数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3) 幂的乘方法则:(a ≠0)() mn n m a a =(m 、n 都为正整数); (4) 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5) 零指数幂:)0(10≠=a a (6) 负指数幂:)0(1 ≠=-a a a αα 2、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2)完全平方公式:()222 2b ab a b a +±=± 3、科学记数法的形式:n a 10?±,其中1≤a <10,n 为正整数 ; ①15876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②用科学计数法:0.000021= 4、注意:a a =2 例如 (1)|010230tan 3)31 (2014)23(+--+-- = (2)3a -= 5、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