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研究
【作者】徐 亮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

声明:为了促进大家的共同学习,我特别提供了这篇稿件!【标题】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作者】徐亮【关键词】赵树理小说新农民形象【指导老师】冉易光【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引言在现代文学里,赵树理以其独有的风格开创了“山药蛋派”作家群,他的作品具有耐人咀嚼的泥土芳香,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农民人物形象,尤其是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农民出身的赵树理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认识。
因而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更鲜明,从而使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原汁原味”的展现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能够完美的结合起来。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
他最熟悉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因而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一批真实丰满的农民形象,特别是在人民政权下翻身农民的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一.与农民群众结合的创作道路赵树理出生在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贫农家庭里。
他在农民的泪水和汗水中泡大,在农民们苦中作乐的丝竹管弦鼓板声中上了民间文艺的最初一课。
青年时代,他在外出求学和流浪期间,受到“五四”新文学和左翼文艺思想的影响,满怀热情的接受了它们。
同时又敏感地发现新文学圈子狭小,“打不进农民中去”。
与农民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对乡村民间文艺的强烈兴趣,使赵树理产生了最初的,也是最终为之实践的意愿:为了农民,为了让文学“变成为大众的,由大众的东西”,做个“文摊文学家”[1]。
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农民作家,赵树理关注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农民在时代中前进的步伐。
他亲自参加农村中的各项工作,观察和体验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反应和心态。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当时农村生活真切的反映。
他自己也说过:“我写的小说,都是我在下乡工作时所碰到的问题。
”[2]赵树理又是一个热爱农民,关心农民,立志为农民写作的农民作家。
他观察事物,描绘生活的视角和出发点,总是从农民的立场出发,与农民取得一致。
最重要的是,赵树理处于土地革命的新时代。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浅析

论文标题(中文)《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浅析目录内容摘要 (Ⅰ)关键词 (Ⅱ)一、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三仙姑 (1)二、新一代农民代表——小二黑、小芹 (3)三、农村封建恶势力——金旺、兴旺兄弟 (4)四、《小二黑结婚》中人物形象创作手法的几个鲜明特征 (5)参考文献 (7)后记(致谢) (7)《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浅析摘要: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
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小说成功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1。
老一代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2.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3。
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
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小二黑结婚》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创作手法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成为赵树理的成名作。
小说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结合当时农村斗争的需要加工提炼而成,故事通俗完整,情节贯穿自然.作者把人物的活动放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不久、某些基层政权为封建恶势力把持、部分群众仍存在浓厚的落后意识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成功塑造了三类神情各异的农民形象。
一、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三仙姑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中刻画的第一类农民形象是二诸葛、三仙姑, 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他们属于老一代农民。
二诸葛是落后农民的代表,他满肚子封建迷信,“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因命相不对极力反对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
归根到底,这都是封建思想造成的,那时的穷苦农民任人宰割,只能寄希望于迷信,借以麻痹自己.由于宿命思想使二诸葛失去了对生活的自信,养成了怯弱自卑、逆来顺受的软弱性格。
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

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赵树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描写农民生活为主题的小说享有盛誉。
他以生动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和细致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本文将从赵树理农民题材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学特色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这个时期,领导对在农村的土地、资产和人口进行全面的改革。
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变革的影响。
赵树理作为一位对社会变革敏感的作家,透过故事,反映了当代农民生活的各种问题,如土地改革、合作化、集体化、劳改、移民等等。
他的小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时期的深层次变革,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潜在素材。
二、文学特色1、真实的生活赵树理非常注重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他通过小说描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让农民和农村成为小说的主角,将他们的习俗、文化、闲话、神话、梦想等等细节化地展现出来。
这样的细节描述,不仅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也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赞颂。
2、细腻的情感描写在赵树理的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被精心地刻画。
他不仅描写了人物之间的爱情、友情、亲情,还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感受,为人物塑造了更为生动立体的形象。
3、生动的故事情节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生动,悬念丛生,精彩纷呈。
他通过复杂而紧凑的结构组织,将故事情节加以补充和丰富。
在许多作品中,他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沉浸在故事当中,使人物和情节逐步展开,让人们对生活的际遇更加共情。
三、社会意义赵树理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通过诸如土地改革、集体化等社会变革为主题,探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人类的生存本质,揭示出生产资料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的矛盾,呼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我建构。
同时,他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性,揭示人们之间的贪婪和冲突,呼吁社会公正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论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在 他答复 《邪不压 正》时真 诚表 白:“据我 的经 验 ,土 改 中最 不 容 易 防范 的就 是 流 氓 钻 空 子 ,因为 流
氓 也是穷人 ,其身份很容 易和贫民相混 。在土改时 期 ,忠厚的贫 民,早 在封建压力之下折 了锐气 ,不经
过相当时期鼓励不敢 出头 ;中农顾虑多端 ,往往要抱 一 个时期 的观望态度 。只有 流氓 毫不顾忌 ,只要 眼前
那些气有什么好 处?”县农会 主席 老杨来 了以后 ,他 一 听说老杨是长 工出身 ,便立 刻变 了脸 ,大有不 屑一 顾 的样子。后来 又听说老杨跟村长说话 很 “硬气”,
“自然又恭敬起来 ,把晌午剩 下的面条热 了一热 ,双 手捧 了一碗送给老杨 同志 ”。当老杨把他押给恒元的
地夺 回来后 ,又是他拦住老杨“跪在地上咕咚咕咚磕 了几个头道 :‘你老先 生真是救命恩人呀 !”’这里 “唯
关 键 词 :农 民形 象 ;乡 土 ;描 述
正因为赵树理 的笔一生耕耘与农村 ,所 以他被 誉为“现代 的农 民作家”。这不仅是对他的小说创作 的概括 ,更是对赵树理一生致力于关注农 民和揭示
农 民问题的肯定 。在赵树理 的笔下成功地塑造了许 多 农 民典 型 ,主要 可 以 分 为 四大 类 :新 农 民形 象 、旧
品 质 。 二 、旧农 民形 象
以(UJ,-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二诸葛 ”,《锻炼 锻炼》中的“小腿疼 ”“吃不饱 ”等形象 为代表 。在他们
的身上或展现农民的落后思想——封建迷信 ,或展 现农 民身上的奸懒 习气等 ,无不 淋漓尽致 ,在此不在 累赘 。
三 、赵 树 理 对 于 农 民的 劣 根 性 暴 露 最 为 成 功 的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赵树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描写了中国农村的种种变迁和人民的生活感受,其中尤以老一代农民形象的描写最为深刻。
本文旨在就赵树理小说中老一代农民的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老一代农民的形象特点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综合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 素朴、淳朴老一代农民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的表现上都非常的沉稳、素朴、淳朴,他们的言行显得非常的朴实无华,不张扬也不浮夸,更多的是以老实待人的姿态来表现出他们的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态度。
2. 坚忍、顽强在小说中,这些老一代农民历经多年的辛苦劳作和社会的冷漠与不妥协,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通过顽强不屈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克服了多种困难,最终获得了自己应有的生活尊严。
3. 品慎、恭谦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也普遍表现出了品慎和恭谦的特征:他们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非常清醒,他们的言谈举止充满了谦和的精神,凭着顽强的毅力、过硬的品德,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关注。
二、老一代农民形象的文化内涵赵树理的小说融合了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多种文化背景,对于老一代农民的形象深刻描绘不仅给予了他们更多个性和人文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广泛世界意义。
1. 民间文化背景作家通过对老一代农民生活细节的描写,切实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民间文化。
这些文化特征包括三令五申、信口开河、互相礼让以及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民间文化与土地、生活、信仰、宗教、文明等方面的元素相融合,描绘出一幅具体、真实与多姿的乡土风貌。
2. 传统文化背景赵树理小说中老一代农民形象的塑造,彰显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农村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们尊重传统的道德伦理、尊卑礼节和家风家训等,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能依据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和价值。
3. 宗教文化背景赵树理小说涵盖了宗教文化的浓淡关系,揭示了在农村社会中的信仰文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论《李有才板话》的农民形象

论《李有才板话》的农民形象关键词:李有才;农民形象;民间《李有才板话》是一部具有中国民族气派,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中篇小说。
它描写的是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
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同他们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
作品采用又说有偿唱、夹叙夹议的板话形式,生动活泼。
在这部小说里,赵树理主要塑造了三类不同的农民形象。
一、新农民形象赵树理笔下的新农民以李有才、小顺等为代表。
在他们身上,作者倾注了极大地热情,赞颂了在追求自由中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
他们除了具有敦厚、善良的美好品质,还敢于与剥削人民的地主作斗争。
李有才虽然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饱经风霜,但他仍然不放弃希望,不向恶势力低头。
村西头老槐树底下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气不死”,这是对他,也是对所有新农民性格特点的概括。
他的名字叫“有才”,在小说里他也是一位善于把各种人物、各种现象编成快板的能手,这种歌谣顺口又好记,体现了李有才的机智和聪慧。
还有心直口快的小顺,敢于向老杨(真正的农民干部)说真话,另外还有小元、小保等小字辈的年轻人。
他们都是以农民中的战斗者的姿态出现的,敢于揭穿阎恒元父子一次次的阴谋诡计,暴露了腐败干部剥削农民的丑恶嘴脸。
二、旧农民形象旧农民身上有着中国大地上几千年来被剥削,被压迫,具有落后思想的农民传统,他们秉承“随遇而安”的守则过日子,面对权贵的欺压敢怒不敢言。
代表人物是老秦,他是阎家山里无所作为的“中间人”,胆小怕事,村里要重新选举村长,别人都要把阎恒元拉下台,而他却说道:“不妥不妥,指望咱老槐树底人谁得罪的起老恒元?他说选广聚就选广聚,瞎惹那些气有什麽好处?”但老秦这人有点古怪,只要年轻人一发脾气,他就不说话了。
有一年轻人说道:”你这老汉真见不得事!只怕柿叶掉下来碰破你的头,你不敢得罪人家,也还不是照样替人家支差出款?”老秦一扭头走了。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农民,是社会中职业分工中的一种。
他们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以继夜地努力耕作,养活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
那么这样一种伟大的职业,在作者们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鲁迅和赵树理先生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先生,是稚子都耳熟能详的文坛大家。
那个时代,他深刻同情农民们的遭遇,他深知中国农民具有病态和孱弱之处,所以通过一个个农民形象的塑造,意在振动农民麻木的神经,揭示国民性的弱点,继而引起人们的自救自疗,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鲁迅笔下的农民是愚昧的,麻木的,安守本分的,仿佛认为自己的命运就该如此,继而不去斗争,死气沉沉。
比如《故乡》中的闰土一角,他也成为了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
闰土天真活泼,敢于同鲁迅玩闹,然后当他长大了,他身上的那种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就浮现出来了,活成了一个精神麻木,少言寡语的人。
闰土就是当时社会的农民的缩影,对此我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有的时候不能怪命运不公,而是这个人就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从未想过为自己抗争什么,争取什么,这便是思想的麻木了吧。
对此,鲁迅先生有批判,但更多的是同情,同情闰土,也是同情和批判那个时代的农民。
这与赵树理先生小说中的旧农民形象是相同的,比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锻炼锻炼》中的吃不饱。
他们精神麻木,封建迷信,身上都是封建社会带来的臭毛病。
无论是鲁迅,或者是赵树理都用辛辣的文笔狠狠揭露了那时候农民思想的劣根性,意图激励他们奋发改进,这是两位作者创作的共同点。
但两位作者塑造的形象又不尽相同。
鲁迅塑造的另一种农民形象是在《阿Q正传》中被塑造的淋漓尽致,阿Q与闰土的区别是:他进行了反抗,但是却是消极地反抗。
阿Q之所以反抗,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觉悟了,而是他想报复那些轻视欺负他的人,他想获得那些所谓“上等人”拥有的财富地位美色。
与之相同的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她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也是消极地反抗。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赵树理的小说具有一种“文艺大众化”,他的风格所体现的农民艺术性给解放区下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赵树理方向。
本文以赵树理的代表小说《小二黑结婚》为例,对其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赵树理;农民形象在农民话语权利严重丧失的今天,我们要怎么样写才能写出农民愿意接受的作品,才能让农民的意识进入到主流意识领域被知识阶层所承认并参与流通呢,农民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审美是朴素的、粗犷的。
曾记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
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同时赵树理也深受鼓舞,《小二黑结婚》即是他在“讲话”精神鼓舞下完成的。
他的小说语言的那种朴实与自然使用词语和句式因此也符合了当时解放区下的农村文化人的阅读习惯。
一、作品分析《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两个新式青年小二黑与小芹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战胜邪恶乡村旧势力和思想陈旧的父母,喜结连理的故事。
小说精巧的结构设计,幽默、活泼的语调,浓郁的地方风俗描写,强烈的反封建、呼唤自由民主爱情的主题使得这部小说在解放区下焕发出新的魅力。
小说设置了三组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是封建家长、封建迷信和落后农民的代表,他们以家长的权威约束并干涉儿女的婚姻。
第二组人物是金旺兄弟,他们是农村恶势力的代表,新政权建立后,他们混进了村委会,为了满足个人,公报私仇。
第三组人物是与他们斗争的小二黑和小芹。
他们是解放区农民中一代新人的代表,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对于金旺等人的打击,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坚信政府的力量最终获得了胜利,并在新社会里树立了新的道德标准,新的思想品质和新的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2卷 第 9期 2014年 9月
淮 海 工 学 院 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1.12 No.9
Journal of H 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2014
DOI:10.3969/j.issn.2095—333X.2014.09.012
一 、 赵 树 理 塑 造 农 民 形 象 的 艺 术 方 法
(一 ) 纯 朴 的 外 号 赵 树 理 小 说 中 的 落 后 农 民 形 象 ,给 读 者 留 下 最 深 刻 的 印 象 是 什 么 呢 ? 是 落 后 农 民 形 象 那 一 顶 顶 幽 默 的 帽 子 — — 外 号 。这 是 一 种 对 落 后 农 民 形 象 独 特 的 形 象 概 括 ,最 能 引 起 人 们 的 注 意 。 人 们 一 提 起 赵 树 理 小 说 的 人 物 形 象 ,首 先 想 到 的 就 是 “三 仙 姑 、二 诸 葛 、老 定 额 、关 节 炎 、一 厘 诗 人 、小 腿 疼 、吃 不 饱 、铁 算 盘 、常 有 理 、能 不 够 、糊 涂 涂 、惹 不 起 ”,等 等 。 人 们 一 想 到 这 些 外 号 ,就 会 如 见 其 人 、如 闻 其 声 ,落 后 农 民 形 象 的 一 颦 一 笑 、一 举 手 一 投 足 、一 摇 头 一 扭 腰 , 都 会 出 现 在 读 者 眼 前 ;落 后 农 民 形 象 的 思 想 面 貌 也 能 从 这 一 顶 顶 幽 默 的 帽 子 上 反 映 出 来 ,形 成 一 个 立
说 中 的 农 民 形 象 进 行 了 简 单 的 总 结 与 分 析 。
关 键 词 :赵 树 理 ;农 民 形 象 ;形 象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I207.4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333X(2014)09—0040—03
赵 树 理 的 小 说 所 描 写 的是 特 定 历 史 时 期 新 的 生 活 、新 的 人 物 ,紧 密 配 合 社 会 变 革 ,直 接 融 入 广 大 农 民 的 生 活 ,展 示 了 农 民 新 的 精 神 风 貌 及 其 所 面 对 的 矛 盾 。 他 着 力 表 现 的是 农 民 在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下 摧 毁 农 村 封 建 残 余 势 力 ,走 上 彻 底 翻 身 的 解 放 道 路 。 他 笔 下 的 “老 一 代 农 民 形 象 ”如 二 诸 葛 、三 仙 姑 、老 秦 等 ,都 是 背 着 沉 重 的 封 建 思 想 包 袱 的 旧 式 农 民 ,他 们 面 对 巨 大 的 社 会 变 革 ,也 有 “翻 身 ”后 新 的 困 扰 与 痛 苦 ;还 有 年 轻 一 代 的 农 民 “新 人 ”形 象 ,如 小 二 黑 、小 芹 、李 有 才 等 ,他 们 都 是 试 图 掌 握 自 己 的 命 运 、敢 于 挣 脱 旧 的 精 神 枷 锁 的 “解 放 了 的 一 代 ”,他 们 的 行 为 性 格 被 赋 予 了 社 会 变 革 的 政 治 内 涵 ,又 很 自 然 地 根 植 于 解 放 区 的 典 型 环 境 ,有 着 深 厚 的 生 活 根 据 。
(二 ) 幽 默 的 语 言 文 学 是 语 言 的 艺 术 ,语 言 是 作 家 风 格 最 主 要 的 组 成 因 素 。 “山 药 蛋 派 ”运 用 山 西 农 民 群 众 的 口 语 来 写 作 ,于 朴 实 、严 肃 中 常 常 流 露 出 诙 谐 、调 皮 的 语 言 风 格 ,赵 树 理 把 这 一 语 言 风 格 使 用 得 得 心 应 手 ,塑 造 出 了 一 批 栩 栩 如 生 的 落 后 农 民 形 象 。 赵 树 理 把 群 众
体 的 、完 整 的 艺 术 形 象 。 “三 仙 姑 ”是 《小 二 黑 结 婚 》 中 小 芹 妈 的 外 号 ,读 者 一 看 到 这 顶 帽 子 ,一 个 神 婆 的 形 象 就 栩 栩 如 生 地 浮 现 在 读 者 眼 前 。 《锻 炼 锻 炼 》里 的 “小 腿 疼 ”那 顶 帽 子 ,读 者 一 看 ,落 后 形 象 的 形 、神 、 行 就 一 清 二 楚 了 ,就 是 不 看 作 品 ,也 会 准 确 地 猜 到 这 一 定 不 是 小 腿 疼 ,而 是 头 脑 疼 ,是 封 建 的 小 农 思 想 在 作 怪 。 赵 树 理 给 落 后 农 民 起 的 外 号 ,是 对 我 国 古 典 小 说 中 利 用 外 号 塑 造 人 物 形 象 这 一 方 法 的 继 承 。
赵 树 理 小 说 中 的农 民 形 象 研 究
任 志 华
(大 同煤 炭 职 业技 术 学 院 采 矿 工 程 系 ,山西 大 同 037003)
摘 要 :赵 树 理 以 其 对 农 村 生 活 和 农 民 心 理 的 真 切 深 入 的 理 解 以 及 从 生 活 实 际 出 发 的 现 实 主 义 艺
术 原 则 ,塑 造 了 新 一 代 的 农 民 形 象 。 鲁 迅 式 的 原 始 、愚 昧 、麻 木 的 农 民 形 象 被 健 康 、硬 朗 的 农 民 形 象
所 取 代 ,农 民 从 被 批 判 、被 改 造 的 对 象 转 而 成 为 革 命 的 中 心 、纯 洁 人 性 的 来 源 地 。 笔 者 就 赵 树 理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