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阅读答案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阅读答案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阅读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①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②,曰:祭酒③,布衣诸生耳,尔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④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节选自南朝宋范晔《班超传》)

【注释】①久事笔研:以舞文弄墨为生。研,同砚。②相者:算命的人。③祭酒:先辈的意思。④显宗,东汉明帝的庙号。⑤除,任命。

20.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不耻劳辱()(2)、尝辍业投笔叹曰()

(3)、久之,显宗问固()(4)、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22.请结合选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

20.(4分)①、对感到羞耻②、曾经③、凑足音节,无义④、用来

21.(2分)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日久,非常辛苦。

22.(2分)从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可以看出他孝顺、不辞辛苦;从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可以看出他胸怀大志。(答出一点即可)

岳飞传三年春阅读答案

篇一:岳飞传三年春阅读答案 篇二:岳飞传三年春阅读答案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1.这是文章的第几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这一层属略写还是详写?3.这一层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4.岳飞“治军有方”一共包括五个方面,这五方面在文中都有体现。我们一起把各个方面的表现与这五个字对应起来。细读这一层,然后回答问题。①找出与“仁”字对应的原句。②找出与“信”字对应的原句。③找出与“智”有关的原句。④找出与“勇”对应的原句。⑤找出与“严”对应的原句。5.翻译句子①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②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6.你读过《岳飞传》吗?请查阅有关资料,以标题形式写几个关于岳飞的故事。7.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岳飞精神。答案:解析: 1.第二层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 2.详写 3.写岳飞治军有方是正面描写,写治军有方产生的效果是侧面描写。如: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4.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仁)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信)③“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智)④“猝遇敌不动”。(勇)⑤“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严) 5.①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②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 6.略 7.略篇三:岳飞传三年春阅读答案 篇四:岳飞传三年春阅读答案 (二)岳飞传(节选)(9分) 【注释】①冠:古代的礼制,男子到了二十岁,即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②弩:箭。 ③周侗:陕西人,少年习武,后拜少林派武师谭正芳为师,得少林武术真传,且文武全才。 ④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⑤冢:坟墓。⑥黄潜善、汪伯彦:南宋抗金时主和派代表人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飞上书数千言\扶苏以数谏故 b.父义之\其徇国死义乎 c.尽其术,能左右射\林尽水源 d.已足伐敌之谋\十年春,齐师伐我 10.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11.选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岳飞的优秀品质和出众的才能?请你把几件事概括出来(3分)5. 9.d (3分) 10.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每处1分,错一处或多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1.(1)勤奋读书(2)刻苦练功(3)尊师好友(4)上书抗金(答对任意3点即可给满分) 篇五:岳飞传三年春阅读答案 岳飞传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

《班超投笔从戎》阅读训练题

《班超投笔从戎》阅读训练题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①彪②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③,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④被召诣校书郎⑤,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⑥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⑦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 ○1徐令:徐县县令。徐县,汉时属临淮郡,今江苏泗洪县一带。○2彪:班彪。○3执勤者:干辛劳的事。○4固:指班固,《汉书》的主要作者。○5校书郎,官名,负责校勘书籍,订正讹误。○6为官佣书:给官府雇佣抄写书籍之类。○7研:同“砚”。 [文化常识] 投笔从戎。这已成了成语或典故。班超投笔从戎是历史的美谈。后来他果真率领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鄯善、于阗贵族对汉朝与匈奴的挑拨,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他在西域活动前后达31年,封为定远侯,如愿以偿。后人用

“投笔从戎”来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修______________○2孝谨___________○3耻__________ ○4涉猎____________○5诣_______________○6效___________ 2.翻译: ○1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首词中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_______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的《渔家傲》 ○4陆游的《诉衷情》

《班梁列传》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班梁列传》选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

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 (1)不耻劳辱。(1分) (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1分)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文中画线的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2分) (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2分) 4.按要求填空。(2分) (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成语)的性格特点。(1分) (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 答案 1.(1)耻:认为……羞耻。(2)然:通“燃”,燃烧。 2.B 3.(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2)其余的

(现代文阅读题)贾平凹《静虚村记》阅读答案

平凹《静虚村记》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静虚村记 (1)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 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2)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3)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 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偏就空出这块乡里农舍来。 (4)常有友人来家吃茶,一来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发一通讨 论,或者说这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或者说这里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或者说这里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质朴,浑拙,典雅。 (5)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像一个公园,又 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被高高低低的绿树、庄稼包围。绿里才见村子,又尽被一道土墙围了,土有立身,并不苫瓦,却完好无缺, 生了一层厚厚的绿苔,像是庄稼人剃头以后新生的青发。 (6)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 一起,是个U形。屋舍相对,门 对着门,窗对着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 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进来。几乎都是茅屋, 并不是人家寒酸,茅屋是他们的讲究:冬天暖,夏天凉,又不怕被地 震震了去。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最高的,人字形搭得最起的,要算是我的家了。

(7)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 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8)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总是枯 死,或是萎琐。一老汉笑着说:村里女儿们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 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嫉妒她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得它们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 什么花都不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 (9)啥树都有,最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三搂粗的 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皮已发皱,有的如绳索匝缠,有的如渠沟排列,有的扭了几扭,根却委屈得隆出地面。槐花开放,一片嫩白, 家家都做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 (10)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 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 村人最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艳者 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了。 (11)门前的那棵槐树,唯独向横里发展,树冠半圆,如裁剪过 般。整日看不见鸟飞,鸟鸣声却不绝,尤其黎明,犹如仙乐,从天上飘了下来似的。槐下有横躺竖蹲的十几个碌碡,早年碾场用的,如今有了脱粒机,便集在这里,让人骑了,坐了。每天这里人群不散, 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直到夜里十二点,家家喊人回去。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呢。

岳飞传阅读答案节选

篇一:岳飞传阅读答案节选 (二)岳飞传(节选)(9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①挽弓三百斤弩②八石。学射于周侗③,尽其术,能左右射。侗死,朔望④设祭于其冢⑤。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继位,飞上书数千言,大略谓: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⑥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选自《宋史》) 【注释】①冠:古代的礼制,男子到了二十岁,即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②弩:箭。 ③周侗:陕西人,少年习武,后拜少林派武师谭正芳为师,得少林武术真传,且文武全才。 ④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⑤冢:坟墓。⑥黄潜善、汪伯彦:南宋抗金时主和派代表人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飞上书数千言\扶苏以数谏故 b.父义之\其徇国死义乎 c.尽其术,能左右射\林尽水源 d.已足伐敌之谋\十年春,齐师伐我 10.用三条 /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11.选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岳飞的优秀品质和出众的才能?请你把几件事概括出来(3分)5. 9.d (3分) 10.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每处1分,错一处或多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1.(1)勤奋读书(2)刻苦练功(3)尊师好友(4)上书抗金(答对任意3点即可给满分) 篇二:岳飞传阅读答案节选 篇三:岳飞传阅读答案节选 篇四:岳飞传阅读答案节选 内容摘要:阅读《宋史·岳飞传》(有节选),完成8-11题。(14分)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 阅读《宋史·岳飞传》(有节选),完成8-11题。(14分)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俄而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飞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名。 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8.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皆重铠以习之()②死国者,则育其孤() ③尽召诸统制与谋()④恂恂如儒生()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语文文言文译文及答案

文言文主题复习译文及答案 《中考指南》P170—P174 ·《后汉书.班超列传》 ①.原文翻译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 永平五年(63),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他家里很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因此长时间工作劳苦,曾放下工作投笔叹道:“大丈夫没有其他壮志大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从事笔砚的工作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们怎么知道壮士的志气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里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对显宗说:“他在给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 永平十六年,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到了鄯善国,国王广接待他们礼节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变得疏忽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著呢?!”于是班超找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诳骗他说:“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侍者吓不过,就吐露了全部情况。班超便把侍者关起来,把他的部属三十六人都召集起来一同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便用语言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处在极偏远的地方,想立大功以求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了才几天,而鄯善王广便取消礼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那我们的骸骨就会永远喂豺狼了。你们看怎么办呢?”部属都说“:现在处在危急存亡的地方,死活都听从司马的吩咐。”班超说“:不到老虎洞里,就抓不到小老虎。现在的上策,只有趁夜晚天黑,用火攻击匈奴人,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大为惊恐,我们便可全部消灭他们。消灭了匈奴人,鄯善王会因此吓破了胆,我们便大功告成,事情办好。”部属们说:“应当跟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怒曰:“是吉是凶,决定在于今日。从事是庸俗的文官,听了我们的计划必定会因害怕而泄露机密。死了不为人所称道,不是一个豪壮而勇敢的人。”大家说:“好!”初更时分,班超便率领部属奔向匈奴使者营地。这时,正刮着大风。班超叫十个人拿着鼓躲在匈奴使者驻地后边,约定说:“你们看到火攻起来了,就都击鼓大声呐喊。”其余的人都拿着弓箭武器,埋伏在匈奴使者驻地的门前两

弈人贾平凹阅读答案

篇一:弈人贾平凹阅读答案 篇三:弈人贾平凹阅读答案 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贾平凹阅读练习(三)《陋室》 1.文中陋室的主人是一位书法艺术家,名字叫。 2.综观全文,简要概述陋室的特点。 3.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作者评价说:“主人是搞艺术的人,人亦成了艺术。这艺术真美。”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三个“艺术”?请结合文意谈谈这句话给你的人生启发。《弈人》 1.中国人喜欢下象棋,以致词典上有了“”之句。《人病》 1.作者写了自己患我们有了宝贵的了和后的感受:我们失却了,理解了。(用文中语句回答),我们却获得了,,热爱了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荒野地》 1. 本文记叙作者和的身心体验和精神感悟。、、、等方面入手描绘客观景物,使散文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荒野地”实际象征着。" , ",它使人类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梦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幻想。面对这一切该如何自处?作者的回答是:" , "。《祭父》 1. 作者父亲名叫,是一位,因患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2.读了文章,你获得的启示?去世,只活了《好读书》 1.作者列举了好读书的坏处:受穷、别当官、没个好身体等;也谈到读书的好处: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2.尽管好读书确实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好之处,但作家是否出于告诫人不要好读书这一目的呢? 3.这篇文章用了什么写法? 4.读了本文,给你的启示?

孙权劝学》《岳飞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③,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宋史岳飞传》【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与蒙论议论议②以所爱良弓赠之之 1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B.肃/遂拜/蒙母 C.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D.飞/由是/益自练习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14.同样是关于读书学习,甲文采用了描写的方式,乙文采用的是描写方式;“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表明鲁肃(2分) 15.结合选文说说吕蒙和岳飞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 答案: 11、①谈论议事。②代词,指岳飞。(2分) 12、C (2分) 13、家里很贫穷,捡柴火点亮做蜡烛照明,通宵达旦的诵读学习,不睡觉。(2分) 14、侧面(分);正面(分);对吕蒙情不自禁的赞叹,从侧面说明吕蒙变化之大,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分)。(共2分) 15、吕蒙通过孙权的劝说,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岳飞少有大志,而勤学苦练不止,所以两人能成为一代名将。(2分)

《后汉书-班梁列传-班超传》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后汉书?班梁列传|班超传》中考初中文言文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不耻劳辱.( ) (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4.按要求填空。(2分) (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 _______ (成语)的性格特点。 (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 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1.(1)耻:认为……羞耻。 (2)然:通“燃”,燃烧。 2.B 3.(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 (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4.智勇双全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文言文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

贾平凹《一位作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位作家 贾平凹 东边的高楼是十三层,西边的高楼上也是十三层,南边是条死胡同,北边又是高楼,还是十三层。他家房在那里,前墙单薄,后墙单薄,方正得像从高楼抛下的一个纸盒,黝黑得又像是从地底冒出的一块仄石。他把楼不叫楼,叫山;三山相峙,巍巍峨峨,天晴之夜往上望去,可谓“山高月小”。 房子方位不好,光线也不足。十一点零五分,太阳准时照来;三点二十四,太阳准时归去。他会充分利用这天光地热:花盆端出来、浴缸端出来,还有小孩的尿布,用竹竿高高地挑起,那些虽然不金贵,但在他眼里,却是幸福的旗子。 他从来不奢华,口很粗,什么都能吃,只是嗜烟如命。烟吸多了,便喜食辣子,面条里要有,稀饭里也要有,当然面条最好,但愿年年月月如此。再就是爱看书,眼睛本来好好的,现在戴了眼镜,一圈一圈的,像个酒瓶底。于是,别人送他一副对联:“片片面,面片片,专吃面片;书本本,本本书,专啃书本。”他看了,也不恼,说是两句都用一个“专”字,不对仗,下联改成“尽”字为妙。 什么都可满足,只是时间总觉不够。白日十二个小时,他要掰成几瓣:要给吃喝,要给儿子,要给工作,要给写作。早晨吃罢饭,妻子工厂远先走了,他洗锅涮碗,送儿子到幼儿园。儿子不肯去,横说竖劝,软硬兼施,末了还得打屁股,一路铃声不停,一路哭声不绝。晚上回来,车后捎了菜,饭他却是不做的,衣服他也是不洗的,进门就坐在桌前写。妻子接了儿子回来,大声不出,脚步轻移,洗衣做饭。他写好了,妻子让念念他的著作,他绘声绘色,念毕了,妻子说“不好”,他便沉默,若说“好”,他又满脸得意,说是知音,一家人闹在一块儿,一个快乐顿时分成了三个快乐。 天天在写,月月在写,人变得“形如饿鬼”了。但稿子一篇篇源源不断地寄出去了,又一篇篇源源不断地退回来了。妻子说:“你没后门吧?”他说:“这不同干别的事!”一脸清高。妻子再说:“人家都千儿八百有稿费。你连个铅字都印不出。”他倒动气了:“写作是为了钱?” 他眼泡常常是红肿的,那是熬夜熬的。衣虽然肮脏,但稿件上却不允许有半个黑墨疙瘩,脸虽然枯瘦,但文中人物却都极尽俊美。他羡慕别人发表了作品,更眼红别人作品得奖。他有时很伤感,偷偷抹了泪。但他又相信自己,因为风声、雨声、国事、家事,他装了一肚子故事。他要用笔写出来给自己看,给世人看。世人都盼星期天,他也盼星期天。世人星期天上大街,他星期天关门就写作。写得累了,看看“山上”。“山上”层层有凉台,台台种花草,养鱼鸟;有的洗了被单挂着,他想象那是白云;有的办家庭舞会,他醉心是仙乐从天而降;当层层凉台都坐了人,他就乐得嗤嗤笑,说像是麦积山的佛龛。走出门去,碰到认识的,寒暄几句,有的问:“还在写吗?”答:“还在写。”有人劝他别受苦,他哼一声,进屋把门关了。 他最大的乐趣是把稿件往外投,信封严严实实地糊,邮票端端正正地贴,夫妻到邮局去,让儿子拿着往邮筒里塞。儿子问:爸爸挣钱了吗?做娘的说:爸爸是生活上的小人,道德上的伟人,经济上的穷光蛋,精神上的大富翁。儿子听不懂,问爸爸是干什么工作?回答是“作家”。“作家!作家!”外边人都知道了,都传说这里有一个下班回来“坐家”的人。有懂行的,说此人不可小瞧,说不定将来要去作协工作呢。楼上几个老太太便如梦初醒,但却瘪了嘴:原来是个“做鞋”的?(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宋史-岳飞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宋史?岳飞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 ..,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 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 ..,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B.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C.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D.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河”这里特指黄河。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贾平凹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贾平凹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作家速描】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著名作家。他以小说出名,小说曾获多项大奖,但他的散文也独具一格,深受港台读者喜爱,在他的散文里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他的散文常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总能反映一个深刻的主题,读之余味无穷,咀嚼不尽。读他的散文,要用一颗诚挚的心灵去领悟那纯净的情感、空灵的意境、古朴的语言,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才能感悟到他那颗始终不渝的对美的追求的心。他的散文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无论是对地域风情、平凡事物的赞叹,还是对生活哲理的揭示,都渗透了他对美的一往情深。他的散文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 【精品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溪流 贾平凹 我愈来愈爱着生我养我的土地了。 就像山地里纵纵横横的沟岔一样,就像山地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也活了。 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怜,细得伤感的一股儿水流。 我常常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许会成洪波,但它来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说山是庄严的,几乎是死寂的,其实这是错了。它最有着内涵,最有着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着很大很大的海的。永远在蕴涵着感情,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它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块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抔污泥,拔脱了一丛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 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聊作这本小书的小序了。 1. 结合原文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岳阳楼记》《宋史·岳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宋史·岳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3.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班超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后汉书·班超列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建初三年,率疏勒等国兵一万人攻姑墨石城,破之,斩首七百级。欲因此叵平诸国,乃上疏请兵。书奏,帝知其功可成,议欲给兵。平陵人徐幹素与超同志,上疏愿奋身佐超。先是莎车以为汉兵不出,遂降于龟兹,而疏勒都尉番辰亦复反叛。会徐幹适至,超遂与幹击番辰,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多获生口。八年,拜超为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以徐幹为军司马,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赐大小昆弥以下锦帛。李邑始到于,而值龟兹攻疏勒,恐惧不敢前,因上书陈西域之功不可成,又盛毁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超闻之。叹曰:“身非曾参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遂去其妻。帝知超忠,乃切责邑曰:“纵超拥爱妻,抱爱子,思归之士千余人,何能尽与超同心乎?”令邑诣超受节度。诏超:“若邑任在外者,便留与从事。”超即遗邑将乌孙侍子还京师。徐幹谓超曰:“邑前亲毁君,欲败西域。今何不缘诏书留之,更遣它吏送侍子乎?”超曰:“是何言之陋也!以邑毁超,故今遣之。内省不疚,何恤人言!快意留之,非忠臣也。”超在西域三十一岁。十四年八月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初,超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为都护。与超交代。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年老失智,任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数年而西域反罪被征如超所戒。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列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 B.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 C.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 D.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超眼光敏锐。洞悉西域发展形势。班超攻占姑墨石城以后。洞见平定西域各国的大好时机已至。就上书朝廷。请求增兵。得到朝廷的支持。 B.班超胸怀广阔。不与奸佞小人计较。李邑上书陈述西域之功不可成。又大肆诋毁班超。班超只是派遣李邑带着乌孙侍子返还京城。作为惩戒。 C.班超忠诚刚正。深受君主的信任。章帝深知班超忠诚。不仅没有因李邑而怀疑班超。反而严厉责备李邑。命令李邑到班超那里接受他的调度。 D.班超雄才大略。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班超根据塞外更士、西域民族的特点。确定减少约束。简单从事。宽容小过。把握大方向的管理方针。

贾平凹《草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草记 贾平凹 ①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竟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素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 ②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是:“他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 ③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的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 ④“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 ⑤“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 ⑥“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这种草?” ⑦“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 ⑧“它只能在沙地上长?” ⑨“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 ⑩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 (选自《西安晚报》)1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段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15.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分) 16.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分) 17.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曹刿论战》《宋史·岳飞传》比较阅读答案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释】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⑴三鼓:⑵败绩: ⑶不私:⑷恂恂: ⑸立斩以徇: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⑵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20.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4分) 【答案】17.⑴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⑵溃败,失败,败逃⑶不占为己有⑷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⑸立即斩首(来)示众(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⑴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⑵(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A(2分。甲选段未讲取信于民) 20.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2分,每点1分,用以逸待劳、随机应变的也对,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复给分。意对即可)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2分,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喜欢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驻扎休整,他就督促将士练兵,都穿上重重的铠甲来训练他们。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绳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斩首来示众。士兵晚上住宿,百姓开门希望他们进屋,没有人敢进去。军队号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飞亲自为他配药。(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一点不占为己有。(岳飞)擅长以少击多。凡是有进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员一起谋划,制定策略后再进攻,因此从未有过失败。敌人因此议论说:摇动山容易,摇动岳家军难。每次筹集军粮,(他)一定皱着眉说:东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飞)爱惜贤能,礼遇士人,谨慎谦和,极具儒将风度,每次辞谢升官,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 (201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