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文化简介 PPT
合集下载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ppt)

民间手工技艺(共计17项)
69.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晋城市阳城县
70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晋中市平遥县
71 .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吕梁市汾阳市
72 .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 太原市清徐县 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76.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长治市长子县
77 .交城琉璃咯嘣制作技艺 吕梁市交城县
歌) 朔州市朔城区 忻州市繁峙县 长治市襄垣县、武乡县、 壶关县 41.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神池道情戏、洪洞 道情戏) 朔州市右玉县 吕梁市临县 忻州市神池县 临汾 市洪洞县 42 .二人台 忻州市河曲县 44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侯马皮影戏) 吕梁市孝义市 临汾 市侯马市 47. 晋南眉户 临汾市 运城市临猗县 48 .上党落子 长治市潞城市 50 .孝义木偶戏 吕梁市孝义市
民间音乐(共计12项)
8. 左权开花调 晋中市左权县 9 .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县 10. 五台山佛乐 忻州市五台县 11. 晋南威风锣鼓 临汾市 12 .绛州鼓乐 运城市新绛县 13 .上党八音会 晋城市 长治市长治县、
长子县 15 .太原锣鼓 太原市
民间舞蹈(共计14项)
20 .狮舞(天塔狮舞) 临汾市襄汾县 21 .走兽高跷 运城市稷山县 22 .翼城花鼓 临汾市翼城县 30 .背铁棍(抬阁、挠阁) 太原市清徐县 晋
董永传说
例:董永传说( 运城市万荣县)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 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 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 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因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
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 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 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 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山西习俗简介PPT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 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 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 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山西面塑造 型夸张、生 动,用色明 快、大方, 风格粗犷、 朴实、简练, 并富有雅拙 的美感,而 且有着鲜明 的民间和地 方特色。
山西面塑特点
3、旺火被垒成塔状则可能是受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
发展趋势
新的演变
二十一世纪,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们意识到 旺火所带来的危害
民间逐渐出现了两种环保旺火 一种是一些煤场经营者着意进行煤质技术革新,
将煤进行洁净化处理,使其既具有低污染的特点, 又增加各种添加剂,使旺火焰高烟少不塌不谢。
另一种则是大同市率先发明并应用的环保型灯 艺电子旺火,通过把塑料加工成煤块状,垒成旺 火状,利用现代的光电技术,仿制电化旺火,同 时有鼓风机吹动旺火顶上的装饰条。
山西习俗
汇报人:
目录
01 旺火 02
习俗起源
1、有说法认为旺火起源于篝火,内蒙古作为游牧民族生活 的地区之一和旺火这种风俗习惯应该有一定的渊缘。 内蒙 古民俗专家郝云认为,旺火最早源自上古年间,是古人对 火的一种崇拜,相传始于祝融时代。
2、对于山西地区,有说法认为,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而根据煤炭开发使用的历史推断,现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 以上溯至汉代,并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故山 西北部地区形成了一种生旺火的风俗习惯。
一团面在手随意 搓揉,用小竹签 灵巧地刻画,短 短几分钟,动物、 花草、人物、吉 祥物等等各式面 塑作品就跃然指 尖,它们有的龙 腾虎跃,有的婷 婷玉立、栩栩如 生,见者无不为 之叫绝,具有很 强的艺术魅力。
04
戏曲
山西戏曲
山西面塑造 型夸张、生 动,用色明 快、大方, 风格粗犷、 朴实、简练, 并富有雅拙 的美感,而 且有着鲜明 的民间和地 方特色。
山西面塑特点
3、旺火被垒成塔状则可能是受佛教文化传入的影响。
发展趋势
新的演变
二十一世纪,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们意识到 旺火所带来的危害
民间逐渐出现了两种环保旺火 一种是一些煤场经营者着意进行煤质技术革新,
将煤进行洁净化处理,使其既具有低污染的特点, 又增加各种添加剂,使旺火焰高烟少不塌不谢。
另一种则是大同市率先发明并应用的环保型灯 艺电子旺火,通过把塑料加工成煤块状,垒成旺 火状,利用现代的光电技术,仿制电化旺火,同 时有鼓风机吹动旺火顶上的装饰条。
山西习俗
汇报人:
目录
01 旺火 02
习俗起源
1、有说法认为旺火起源于篝火,内蒙古作为游牧民族生活 的地区之一和旺火这种风俗习惯应该有一定的渊缘。 内蒙 古民俗专家郝云认为,旺火最早源自上古年间,是古人对 火的一种崇拜,相传始于祝融时代。
2、对于山西地区,有说法认为,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而根据煤炭开发使用的历史推断,现代形制的旺火最早可 以上溯至汉代,并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故山 西北部地区形成了一种生旺火的风俗习惯。
一团面在手随意 搓揉,用小竹签 灵巧地刻画,短 短几分钟,动物、 花草、人物、吉 祥物等等各式面 塑作品就跃然指 尖,它们有的龙 腾虎跃,有的婷 婷玉立、栩栩如 生,见者无不为 之叫绝,具有很 强的艺术魅力。
04
戏曲
山西戏曲
黄色中国风家乡介绍山西PPT模板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罗贯中、薛瑄、常伦、韩文、陈卿、乔 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 褚鈇、刘东星、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 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 “巧”下“言”}、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 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 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 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 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彦远、吕岩、 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 清朝(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 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 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 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 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 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 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 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著 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 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天龙山石窟、 窦大夫寺、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 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 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等等。其 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 “巧”下“言”}、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 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 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 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 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彦远、吕岩、 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 清朝(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 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 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 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 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 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关隘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 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 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著 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 山;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天龙山石窟、 窦大夫寺、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 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 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等等。其 中平遥古城和云冈石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民俗ppt

山西广灵剪纸艺术
广灵剪纸的独特性
1、虽是剪纸,但制作工具是刀而不是剪。
2、制作效率高。用剪刀一次只能剪一层、几层,最多
十几层,而刀刻一次就有十几层、几十层,多则可达约80层。
3、用色自如,要什么色就可以调什么色、染什么色。
颜色可调出五、六十种,而点染一幅作品用色最多可达30余
种,因此彩色剪纸可以达到绘画与剪纸的双重效果。
多姿多彩的 山西民俗文
化
主讲人:李俊婷 组员:张瑞萁、霍秀敏、
原玉芝、靳晓静、 郅艳霞
民俗的涵义
❖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中国是一个 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 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 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 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 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
4、酒剂的鲜艳水彩可以充分地向下渗透,能达到染上
面一张而得到下面数张的染色目的。
5、染色时,可以做深色在浅色之上或不同色块之间互
不干扰的处理,在酒剂作用下能达到自然的烟染效果。而阴
山西吕梁地区的剪纸含有汉代
三
石刻艺术所具有的质朴、粗犷、 雄浑、博大之气;
山
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
西
且具有粗中见细、拙中藏巧的
剪
特点; 雁北的广灵、灵邱剪纸凝重而
纸
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存
艺 术
关内之隽秀;
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 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
格
巨型剪纸艺术《开国大典》
剔尖
剔尖又叫拨鱼,是“八姑” 演变而成的,做法同“八 姑”大致相同,但和的面 没有“八姑”那么稀。做 时先用面、水5∶3的比例 加少许食盐和好面,然后 用手蘸上水在面上拍好后 置于碗内或铁板上醒放15 分钟。下锅时一手将盛面 的铁板向锅边倾斜,使面 流向碗沿,另一手用专用 的铁筷将碗沿的面往锅里 拨,拨成两头尖,中间粗 的小鱼形。
山西民俗文化ppt课件

晋商社火
每年2月的晋中市十分的热闹,晋商社火是山西省 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旧农村祭祀灶神时 所演的社戏和春节元宵节期间民间闹的红火的文艺演 出活动演变而成,晋升社火源于秦汉百戏。随着晋中 商业的繁荣,晋商对社会活动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几年的打造,内容,档次有了很大的提高,社火 节已经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引起国内乃至国外的广泛关注。中国晋中社火节同平 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古城,晋商大院,左权麻田八 路军总部成为晋中六张文化名片。知名海内外,推动 着晋中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快速提升。
晋祠古庙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会在太原 有晋祠古庙,会晋祠古庙,会有数百 年的历史,太原附近25公里处的 晋 祠 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游览地这里作为晋 国的祠堂,人们也往往寄予希望,而 且把这种希望神化了,因此晋祠古庙 又成为祭神的日子,晋祠古庙会期间 ,太原市郊各县的贸易公司到晋祠附 近摆摊设点,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晋 祠,节日期间在这里欣赏规模庞大的 物资交流会,商品交易会,民间生活 会,这时的幸福在人来人往,川流不 息 。 货物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多彩, 每天到这里赶会的多达几万人,可谓 人山人海,一派繁荣景象,节日期间 这里还有搭起戏台,唱起了大戏,烘 托热闹场面。
过唱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在太原郊区,都会有一种叫过唱的乡俗活动,在过唱时,乡里人邀 请成立的戏班到乡间演出过唱,一般一年一次多选在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 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时间也有农忙农闲错开,形成一种不比较固定的形式过唱,既是 民间的传传统风俗,也是乡间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是乡间串亲戚走朋友的节日。
跳 布 扎
在山西的五台山,每 年的六月十五都会举行一个 叫跳布扎的活动,跳布扎起 源于西藏,是五台山黄教每 年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在 活动的前一天,室内的喇嘛 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 在菩萨顶“镇鬼”15日百余 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 穿街绕巷前最前面架着弥勒 菩萨向其后大喇嘛坐轿,二 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 堂音乐,浩浩荡荡的往罗木 侯寺去跳神,通过此活动以 驱除邪恶,迎来吉祥安泰。
山西非物质文化专题课件

戏”“龙岩杂戏”,中国山西传 统地方戏曲之一。相传过去每年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庙会时,临 猗县村镇锣鼓杂戏班都要在县城 登台演出。临猗县的新庄、上里、 高家垛三个村的锣鼓杂戏班还相 互轮流到龙岩寺演出,已经成为 习俗,所以也为“龙岩杂戏”。
锣鼓杂戏每年在春节前后或秋收后农暇时演出。锣鼓杂戏的唱 腔为吟诵体,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它的 唱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耍句调,一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是 杂戏的主要腔调;一种为拧字调,一般为多字句;一种为宫字 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干唱",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和多 字句。锣鼓杂戏作为在村社迎神赛社活动中以驱邪纳福为目的 而演出的仪式戏剧,与成熟的观赏性戏剧相比,带有更多说唱 艺术的痕迹,是说唱艺术向戏曲转化的过渡形态。杂戏祭神所 构成的稳定性,使它具有了戏剧活化石的价值。
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 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 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 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 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 成为这些地区百姓中秋馈馔之 节日佳品。
1929年双合成太原老店迁入柳巷, 建成新的糕饼作坊,开启了晋饼新 的光辉。双合成极重视"郭杜林"饼 的选料做工,延请了数位正宗饼艺 传人,潜心研发制作,使得双合成 的"馈礼的不二 选择。"郭杜林"晋式月饼采用特殊 发酵揉捏、烫面等手法,通过窖圈 熟藏,形成了晋饼技艺"凭手感" "讲手法"的经验传承特色。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 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 行。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 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在 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 子大方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 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山西省 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 金枝》《含嫣》《小宴》《杀宫》 《算粮》等。
锣鼓杂戏每年在春节前后或秋收后农暇时演出。锣鼓杂戏的唱 腔为吟诵体,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它的 唱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耍句调,一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是 杂戏的主要腔调;一种为拧字调,一般为多字句;一种为宫字 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干唱",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和多 字句。锣鼓杂戏作为在村社迎神赛社活动中以驱邪纳福为目的 而演出的仪式戏剧,与成熟的观赏性戏剧相比,带有更多说唱 艺术的痕迹,是说唱艺术向戏曲转化的过渡形态。杂戏祭神所 构成的稳定性,使它具有了戏剧活化石的价值。
可上溯至清康熙年间,距今已 有三百多年历史。至光绪时期, 山西"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 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 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 成为这些地区百姓中秋馈馔之 节日佳品。
1929年双合成太原老店迁入柳巷, 建成新的糕饼作坊,开启了晋饼新 的光辉。双合成极重视"郭杜林"饼 的选料做工,延请了数位正宗饼艺 传人,潜心研发制作,使得双合成 的"馈礼的不二 选择。"郭杜林"晋式月饼采用特殊 发酵揉捏、烫面等手法,通过窖圈 熟藏,形成了晋饼技艺"凭手感" "讲手法"的经验传承特色。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 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 行。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 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在 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 子大方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 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山西省 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 金枝》《含嫣》《小宴》《杀宫》 《算粮》等。
《走进魅力山西》PPT课件

一、写宣传语的要求
1.抓住特征 2.语言简洁(15字以内) 3.语言精美(多用修辞) 总体要求:
内容浅显,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简洁易记。
魅 力 山 西 欢 迎 您
吃一年都不带重样儿的哟~
清徐是全国四大葡萄产地之一,清 徐葡萄起源远古,名盛汉唐。据《太 原府志》载,太原葡萄产于清源(今 清徐)者佳,是闻名全国的佳果之一, 有马乳、水晶、鸡心等许多品种。境 内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 前。汉朝时,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 的皮货商人,从大西北贩皮货,带回 葡萄枝条在当地栽植成功。到了唐代, 清徐葡萄已享誉海内,成为进贡皇帝 的贡品。清徐葡萄果粒形状有圆形、 椭圆形、束腰形或瓶形、鸡心等,色 泽有粉红、绿白、黄绿、金黄等;果 肉有多汁、软、较脆、脆等;口感有 极甜、甜酸、酸等。不管什么色泽、 什么肉型、什么品种的葡萄,只要在 清徐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栽种结果后,
山西因居太行
山之西而得名。春秋 时期,大部分地区为 晋国所有,所以简称 “晋”;战国初期, 韩、赵、魏三家分晋, 因而又称“三晋”。 全省总面积15.6万平
方公里,总人口 3374.6万人,辖11个 地级市,119个县、 市、区。山西地形多 为山地丘陵,山区面 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80%以上。
山西东有太行山, 西有吕梁山,西、南 以黄河与内蒙、陕西、 河南等省区为界。
西 名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 樱桃好吃树难栽》《挣不下银
钱过不了年》
《梳妆台》
歌 《大红公鸡毛毛腿》
民歌是方言的夸张、方言土语、野嗓子、环境声加旋律 才是真正的民歌。根不深则叶难茂,历史悠久的山西民歌深 深扎根在山西方言的沃土中,质朴而鲜活,言浅而意深;既
唱是新鲜活泼的民俗生活事象,又有古老深沉的文化内蕴,散 响发出浓烈的乡土气息。品味山西民歌,咀嚼山西民歌歌词,
我的家乡山西PPT课件

我 们 的 城
城市,我们有资源丰富的吕梁地
市
区、、、、、、
.
3
女娲补天”的传说发生在山西,中华民族的始
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 在旧石器时代山西已有了人类繁衍生息。尧、 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
我 们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建立在晋南。商代,
的
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周代,晋国由山西境 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秦、汉、
.
6
晋商文化
一说起山西人们的第一映像就是 煤,其实我们山西不光有煤,还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 我们山西的人名热情好客,我们 有着著名的晋商文化,清朝第一 家“银行”就是晋商乔致庸创立 的,在那时叫票号。晋商不仅给 我们留下了晋商文化,还给我们 留下来了建筑文化,其中代表性 的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
8
面食
.
9
.
10
拉面
.
11
.
12
壶口瀑布
.
13
.
14
云 冈 石 窟
.
15
遥
城
.
古
16
悬空寺
.
17
应县
木塔
.
18
.
19
谢谢观看
.
20
.
7
面食文化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 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称为“世界面 食之根”。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 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 “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 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 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 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特色文化简介
山还无在三山
西是论上晋西
,科政下文,
都技治五化表
占、、千,里
有文经年源山
其化济的远河
独、、中流,
特教军华长人
的育事文,杰
位等,明博地
置各
进大灵
。个
程精,
领
中深
域
,。
,
晋商文化 SHANXI MERCHANTS’CULTURE
晋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简称为“晋”。 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票号。 “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 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 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晋祠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
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
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 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
现在--我的家乡--山西朔州
煤 炭 产 业 为 主 , 煤 老 板 随 处 可 见
壶 口 瀑 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风景篇
晋祠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走西口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 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 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北岳恒山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美食篇
刀 削 面
平遥牛肉
太谷饼
历史事件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 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千叟宴
清代曾经举行过四次逾千人参加的盛大御宴,第一次于康熙五十二年60大寿之际, 地点在阳春园,邀请天下65岁以上老者参加,实际参与者近7000人。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也是康熙人生的最后一年。 正月里举行两次宴会,千人参加。席间皇帝作诗《千叟宴》,由此得名。 第三次千叟宴于乾隆五十年举行,地点在乾清宫,与宴者三千人。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决定来年传位于十五子颙琰。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 正月初四举行千叟宴,灵石王家16世王中极受邀参加。 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此后再也没有举办过千叟宴。
山还无在三山
西是论上晋西
,科政下文,
都技治五化表
占、、千,里
有文经年源山
其化济的远河
独、、中流,
特教军华长人
的育事文,杰
位等,明博地
置各
进大灵
。个
程精,
领
中深
域
,。
,
晋商文化 SHANXI MERCHANTS’CULTURE
晋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简称为“晋”。 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票号。 “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 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 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晋祠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
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
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 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
现在--我的家乡--山西朔州
煤 炭 产 业 为 主 , 煤 老 板 随 处 可 见
壶 口 瀑 布
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风景篇
晋祠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走西口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 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 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北岳恒山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美食篇
刀 削 面
平遥牛肉
太谷饼
历史事件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 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千叟宴
清代曾经举行过四次逾千人参加的盛大御宴,第一次于康熙五十二年60大寿之际, 地点在阳春园,邀请天下65岁以上老者参加,实际参与者近7000人。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也是康熙人生的最后一年。 正月里举行两次宴会,千人参加。席间皇帝作诗《千叟宴》,由此得名。 第三次千叟宴于乾隆五十年举行,地点在乾清宫,与宴者三千人。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决定来年传位于十五子颙琰。 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 正月初四举行千叟宴,灵石王家16世王中极受邀参加。 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此后再也没有举办过千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