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共26页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

⑷桥涵变形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关于发布沉降 观测测量标志技术要求的通知》沪昆浙工函〔2010〕115号),确定其位置。 ②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③变形观测中应符合以下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2. 沉降变形观测装置的规格、材料及埋设深度应符合《客运 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 158号)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第8页/共27页
6. 严禁采用单一附和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
第24页/共27页
7. 低矮墩身无法观测,应将承台观测标挖出,埋入127PVC管 且露出回填土10Cm,并加护盖,观测承台观测标即可。
8. 桥梁铺架段应严格按照沉降观测细则要求的频次,对架梁 前、架梁后、运粱车通过三个阶段进行观测。 9. 应及时完成连续梁徐变观测数据的处理工作,并应尽快对 已完成的连续梁进行初始徐变观测。
第7页/共27页
5.观测期内,墩台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 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 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 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二)主控项目 1.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标布设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高速铁路工 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的规定。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
第1页/共27页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目的和范围:明确地质勘察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包括勘察内容、勘察区域等。
2.工程背景和需求:概述铁路工程的背景和需求,包括工程类型、设计要求、勘察目标等。
3.工作组织和管理:描述地质勘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包
括勘察组成员、工作分工、资料管理等。
4.地质勘察基本原则:介绍地质勘察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等。
5.地质勘察内容和方法:详细说明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方法,包
括地质地貌调查、岩土力学试验、地下水位测试等。
6.资料采集和处理:要求地质勘察中采集和处理资料的规范,
包括勘察报告、勘察数据、样品分析等。
7.风险评估和灾害防范:强调对地质灾害和风险的评估,包括
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估、灾害防范对策等。
8.质量控制措施:规定地质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勘察
成果的准确和可靠。
9.勘察报告编制要求:要求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报告目录、格式、标准等。
10.附录:附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供地质勘察人员参考和遵循。
通过遵循以上规范,可以保证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全面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勘察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为铁路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浅谈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

浅谈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
蔡守志;范静昊;毕成城
【期刊名称】《矿产勘查》
【年(卷),期】2000(000)012
【摘要】对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地质工作特点、工程地质勘察要点、测绘方法、外业勘察注意事项作了分析与讨论。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蔡守志;范静昊;毕成城
【作者单位】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天津300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2.24
【相关文献】
1.浅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 [J], 李庆鑫
2.浅谈武川至呼和浩特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J], 王永军
3.浅谈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 [J], 蔡守志;范静昊
4.浅谈山区公路隧道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J], 姜兴武
5.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工作研究 [J], 杨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桥梁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

铁路桥梁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摘要】某特大桥处于剥蚀低缓丘陵高岗与长江冲湖积平原区。
桥址处为冲洪积粘土和粉质粘土,桥基埋深较大。
本文介绍了某特大桥的地质背景,采用的综合地质勘察方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勘察等相关情况,可为类似工程的地质勘察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质勘察;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1.工程概况拟建某特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境内。
桥梁起止里程:DK1+869.36~DK3+836.23,全长1966.87米。
孔跨布置:19-32.6m简支梁+1-(32.65+48+32.65)m连续梁+37-32.6m简支梁,两端与路基相接。
某特大桥跨越剥蚀低缓丘陵高岗与长江冲湖积平原区,两侧桥台分别位于长江冲湖积平原区之上,中间跨越一低缓的丘陵高岗。
高岗地势起伏小,多种植旱地农作物。
高岗与平原区高差4m左右,平原区地表水系较发育,多分布有人工开挖的鱼塘,水深约为1.2-2.2m;桥梁中部有条宽约1-2.5m的沟渠,平原区多辟为种植旱地、经济林田,相间人工鱼塘及村庄农舍。
2.采用综合地质勘察方法针对某特大桥工程地质情况采用机械钻探、标准贯入原位测试、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等手段获取岩(土)样品及物理力学参数,并结合室内土工实验对场地岩土进行综合勘察及评价。
查明了桥址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基岩面的埋藏深度及起伏状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取得了较为齐全、准确的物理力学指标。
钻探使用机械为XY-100型液压工程钻机。
基岩的钻探使用硬质合金钻头或金刚石钻头。
原状样的采取:硬塑土层使用国产标准厚壁活阀式取土器,采用液压法或重锤少击法;软土及松软土层使用国产薄壁取样器用液压法采取;碎石类土取扰动样。
终孔24小时后测定稳定水位,并对钻孔岩芯进行拍照存档。
现场标准贯入试验,使用国产标准贯入器,采用63.5kg标贯锤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落距为76cm,锤击速率30击/min。
N63.5圆锥重型动力触探采用国产圆锥头,使用63.5kg锤与自动落锤装置进行。
铁路工程地质实例(东北、华北地区分册)

铁路工程地质实例(东北、华北地区分册)1. 概述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铁路修建过程中,地质条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了保障铁路的安全和可靠,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结合东北、华北地区的地质情况,总结铁路工程地质实例,以期为今后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东北地区铁路工程地质实例2.1 长白山地区热岛铁路长白山地区地处东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地较多,地震活跃。
热岛铁路是连接长白山景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地质勘察时需特别关注山体稳定性和地震灾害风险。
在此铁路工程建设中,地质勘察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方案,从而确保了铁路的安全运行。
2.2 哈大铁路哈大铁路是连接哈尔滨和大连的重要交通干线,穿越了东北地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但在部分区段存在水文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设计时,需要特别考虑地下水对铁路桥梁和路基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
3. 华北地区铁路工程地质实例3.1 京哈高铁京哈高铁是连接北京和哈尔滨的高速铁路,穿越了华北地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在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以及土壤的承载力和渗透性。
通过科学的勘察和设计,京哈高铁的建设取得了成功,成为了连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通道。
3.2 京九铁路京九铁路连接了北京和九江,穿越了华北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地区段,工程地质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山体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通过科学的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设计,京九铁路的建设顺利进行,为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提供了重要支撑。
4. 总结以上就是东北、华北地区铁路工程地质实例的简要介绍。
铁路的建设离不开对地质条件的充分了解和科学合理的工程地质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行。
希望今后在铁路工程建设中,能够更加重视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设计的重要性,确保铁路的安全和可靠,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概要一、铁路工程各专业所需的地质设计参数(一)路基1、路堤1)一般路堤:基底土承载力小于200kP地段土的沉降计算,设计参数为e、e-p曲线2)高路堤(粗粒土>20m,细粒土>12m)(1)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最佳含水量—稳定分析,用于沉落加宽计算(2)基底土的γ、c、φ值,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3)陡坡路堤(横坡>1:1.25,即22°)(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稳定计算(2)基底土的γ、c、φ、σ(3)支挡建筑物基底与岩土的摩擦系数f4)浸水路堤(1) 填料的γ、c、φ值—稳定计算、f等(2)防水措施所需的设计参数,如支挡的σ2、路堑1)土质路堑(1)边坡土的γ、c、φ地下水位—稳定计算(2)基底土的σ、e、e-p,e-Lgp曲线—沉降计算(3)边坡率(4)支挡工程的设计参数(挡土墙、抗滑桩、锚杆等)2)石质路堑(1)石质边坡的γ、c、φ或φe(岩体,结构面)(2)边坡率(3)加固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3、不良地质地段路基1)崩塌地段(1)石块的弹跳高度、块度(2)各类防护和支挡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①遮挡建筑—棚洞、明洞(按隧道要求)②支挡建筑—按支挡建筑要求③拦截建筑—拦石墙等2)岩堆地段(1)路堑边坡率(2)路堑边坡土的γ、c、φ、σ、f—稳定计算(3)支挡建筑的设计参数3)岩溶及人工洞穴地段(1)洞穴顶板的安全厚度:完整基岩厚跨比为0.5,不完整基岩,顶板厚度>5倍洞高(2)洞穴距路基的安全距离:坡脚距洞穴的水平距离必须满足路堤填料扩散角的要求(3)处理工程的设计参数(视处理工程的种类而定)4)煤矿采空区地段(1)确定移动盆地范围(2)在路基范围内埋深<40m,宽度>2m的坑道必须处理5)地震地区路基(1)基底土计算沉降指标(2)液化土指标:按铁路抗震设计规范,采用标贯及静探来判定<80KPa,(3)软土的震陷指标:按软土层的承载力及平均剪切波速来判定,如7度区,fKVs<90m/s,即能发生震陷4、特殊岩土地段路基1)软土(1)软土的γ、c、φ—稳定计算,c、φ值应采用三轴试验(2)软土的压缩曲线e-p,e-Lgp—沉降计算,压缩指数法尚需Cc、Pc、Cs分别为压缩指数,前期固结压力,回弹指数(3)抗滑建筑所需的设计参数2)膨胀岩土地段除同一般路堤、路堑外,增加(1)膨胀性指标:膨胀土为自由膨胀率≥40%,蒙脱石含量≥7%,阳离子交换量≥170mmoL/kg,膨胀岩为自由膨胀率≥30%,饱和吸水率≥10%,膨胀力≥100KPa(2)大气影响层深度:由降水、蒸发、地温等气候因素引起土的膨胀变形的有效深度;影响特别显著的深度称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同一地基条件下,宽度相同的方形基础与条形基础,采用临界荷载P1/4计算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选项?()A.方形基础地基的安全度高于条形基础B.方形基础地基的安全度等于条形基础C.方形基础地基的安全度低于条形基础D.二者地基的安全度高低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于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使地基中塑性开展区达到一定深度或范围,但未与地面贯通,地基仍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变形要求的荷载,地基中塑性复形区的最大深度达到基础宽度的n倍(n=1/3或1/4)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被称为临界荷载。
条形基础由于一个方向的长度较长,实际地基承载力比方形基础的较大。
所以条形基础安全度高于方形基础。
2.如图所示,ABCD为矩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其上作用三角形分布附加压力,则基础边缘AB 下z(0<z<3b)深度处EF段的附加应力分布特征是下列那个选项?()题2图A.B.C.D.【答案】A【解析】合力点距A点2b/3处,故距A点2b/3处的附加应力最大。
3.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需要满足下列哪个选项的条件?()A.基础底面宽度不超过6mB.基础埋深不大于短边基宽的1倍C.偏心荷载下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与平均压力之比不大于1.2D.荷载偏心不超过基础底面宽度的1/6【答案】C【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5条知,式5.2.5的应用条件是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的基础宽度才可以。
也就是e/础宽度不大于1/30。
按式5.2.2-2式计算,当e/基础宽度=1/30时,Pkmax=1.2(Pk+Gk)/A,即C项。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16 年4 月目录一、编制目的 (3)二、编制原则 (3)三、编制过程 (4)四、主要修编内容 (4)五、需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7)一、编制目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于2007年8月8月31日发布实施以来,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铁路工程建设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虽在2009年4月和2012年3月进行了两次局部条文修订,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全面吸收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充分借鉴国内外铁路及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和成果,有效指导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对《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进行全面修订十分有必要。
二、编制原则1. 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落实《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规定要求。
2. 充分吸纳原规范发布以来铁路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及有关科研成果,适应铁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需求,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协调性,注重标准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3. 积极纳入“四新”技术,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重视遥感、原位测试、物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加强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的应用。
4. 注重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铁路行业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一致性。
全面修订工作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勘察行业的相关标准,体现新形势下铁路行业标准编制的特点三、编制过程本规范是根据国家铁路局关于印发《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铁科法函〔2014〕24号)的要求,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07版)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近年来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科研成果、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规定、现行规范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建议意见编制而成。
1. 2015年11月编制完成全面修订工作大纲,同年11月15日邀请了相关权威专家对工作大纲进行了审查。
2. 2015年12月,根据大纲审查意见,编制组完成全面修订大纲的修改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铁二院颁《新建铁路勘察细则》 (2019年)
•22.铁路工程地质手册(2019)
•23.新建云桂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24.新建云桂铁路定测技术要求
•25.新建云桂铁路初步设计设计原则
•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9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19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设【2019】152号) TB10504-2019 (P.99.—101)
•2.《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19]76号
•3.《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19
•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19
•5.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
GB50011-2019
•4.其它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细则、规定等。
总课题科研大
二纲 工作内容
(一)定测
•1.工程地质调绘:1/2000测绘及工点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勘探、原位测试及孔位布置(含测量放孔):
•深孔、浅孔钻探及静探
•3.取样、室内试验; •4.资料分析整理。
•暂不含物探
(二)初步设计
TB10018-2019
•11.《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0120-2019
•12.《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19
•13.《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19
•14.《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TB10115-98
•15.《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B10104-2019
总课题科研大
一纲 执行标准、规程和规定
•16.《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TB10013-2019
•17.《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
TB10041-2019
•18.《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TB/T10058-98
•19.《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TB/T10059-98
•20.铁二院颁《铁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图式图例》(1989年)
1.工程地质调绘工作根据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对初测地 质调绘成果资料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合 理布置勘探、测试工作,提出线路方案比选和工程设计所 需的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调绘范围与线路专业相同 。 2.钻探及原位测试应满足《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和《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 3.在钻孔中分层采取代表性岩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取样 数量应满足相关岩土参数的统计要求 ;取样应按规范要 求操作,并及时送样。
五 技术要求及勘察工作原则
(二)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对全线路堤、路堑、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站场及房屋建筑工程、供水工程、填 料及取土场进行详细勘察,原则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执行;勘察过程中
除执行现行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外,还应执行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及定 测技术要求。
(三)重点不良地质勘察原则
五 技术要求及勘目应根据工程类别不同而有所侧重,以满足 工程设计所需地质参数为原则。 5.物探应根据基本地形地质条件、勘察目的和物探方法的 适用性,合理选用;物探提供的成果资料,应注意与钻探 及其它地质勘察资料综合分析、互相验证。 6.水文地质试验应严格遵循《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 ,以获取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了解各含水层的水 力联系,评价含水层富水性,并计算隧道涌水量。
六 定测阶段资料整理
(一)分段工程地质说明的划分原则
•以下工点单独编写说明,各工点断面独立编号,并与说明对口。 •①车站; •②特大桥、高桥及特殊结构的桥; •③大于等于3km的隧道及有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隧道(如岩溶发育、膨胀岩 土、软土、采空区等); •④特殊路基工点,如高边坡、高填方工点、滑坡、顺层、软土、膨胀土等不良 地质、特殊岩土工点。
4.全线按隧道、桥梁、各类路基工程、建筑材料场地、站场和房屋 建筑工程分别编制工点详细工程地质说明。资料编制内容应满足有
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全部资料采用微机数字化编制。
应用程序: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系统 •AutoCAD 2019 •Microsoft Office
五 技术要求及勘察工作原则
(一)主要技术要求
按《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对全线砂土液化、滑坡及错落、崩塌、岩堆、 顺层、泥石流、人工坑洞及采空区、有害气体、岩溶等不良地质开展详细勘察。
(四)重点特殊岩土勘察原则
按《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对全线软土、松软土及膨胀(岩)土、红黏土等 特殊岩土开展详细勘察。
(五)勘探点的布置原则
执行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及定测技术要求。
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铁建设[2019]148号
•6.《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TB10027-2019
•7.《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10038-2019
•8.《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10014-98
•9.《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2019
•10.《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总课题科研大
三纲 准备工作
1.认真学习并熟练运用现行标准、规范、规程、规则,特 别是其中的新标准,当其它标准、勘察细则等与之有抵触 时,应以新标准为准。
2.搜集有关区域地质(地质、水文、矿产)、工程地质资 料,搜集沿线与线路有关的其它工程建筑地质资料。
3.搜集利用初测及可研地质资料。
总课题科研大
四纲 工程地质勘察总则
1.本次勘察应遵循现行国家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
2.本次勘察工作采用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室内 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成果资料相互印证。
3.勘察前应充分收集、利用与线路有关的其它工程建筑(例如公路 、煤矿等)地质资料,并熟悉初测及可研地质资料,掌握本线主要 工程地质问题,了解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 定测阶段地质工作,对于前期工作的资料应进行复核后加以利用。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
地勘岩土公司地质一所
一 执行标准、规程和规定 二 工作内容 三 准备工作 四 工程地质勘察总则 五 技术要求及勘察工作原则 六 定测阶段资料整理 七 初步设计交验资料 八 质量管理 九 安全生产管理 十 计划进度管理
总课题科研大
一纲 执行标准、规程和规定
•1.《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