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背诵短文。

5.《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

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背诵课文。

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延伸阅读法。

第一课时《咏雪》

导语设计

1、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2、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自主学习: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9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

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傅fù 俄é而雪骤zh?u 欣xīn 然柳絮xù 奕yì 凝níng 哉zāi

朗读停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合作探究:

1、分析课文层次结构:

一层()交代谢家咏雪的背景。

二层(2—4句)交代咏雪第一句话。

三层(最后两句)对儿女们的回答。

第一部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寒雪日、内集、谢太傅、讲论文义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雪骤”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的咏雪作铺垫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融洽欢快轻松)(内集,欣然,大笑)

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古代“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④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⑤归纳主题:《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练习反馈: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2.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差可拟”或者曰:“未若”

⑴“撒糖空中差可拟。”⑵:“未若槐花迎风飘。”⑶“未若鹅毛当空舞。” ⑷“棉絮纷飞差可拟。”⑸“未若梨花漫天飞。”⑥“未若天仙散百荷。”⑺“樱花飘落差可拟。”⑻“未若玉屑静静落。”⑼“未若白蝶翩跹舞。”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研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取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自主学习:

1、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

[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而去(离开)。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不:(fǒu)同否,表疑问。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引]拉。 [顾]回头看。哉(zāi)哉,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本句表示强烈愤怒的感情。【朗读停顿】

2、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

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合作探究:

1、分析陈太丘与友期的结构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交代事物的发生

第二层(第二自然段)事件的发展,突出主要人物元方

第三层(第三自然段)事件的结束,友人惭而元方“入门不顾”

2、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

各小组提问,教师归纳所提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的行为——陈太丘?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文中交代“元方时年七岁”的目的是什么?(或用意是什么?)

交代元方年龄幼小,为下文设下伏笔,从而突出其年幼机智、聪明、明礼、诚信。

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⑶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4)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有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

(5)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6)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可肯定,也可否定。认为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

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7)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

(8)归纳主题:《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表现了元方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9)有关中外名人讲诚信的名言警句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法] 谚语

练习反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

.行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入门不顾.回头看

不期.而遇去.日苦多瞻前顾.后

下车引.之拉太丘舍.去放弃则是无信.诚实,讲信用

引.吭高歌放开舍.己为人牺牲信.口开河随意、随便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①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敬词有③④⑥⑦⑨谦词有①②⑤⑧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发言次数:

书写情况:

不过关的知识:

8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8 《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1.分析理解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深入体会元方批评父友无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趣入题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喜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关于背景,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义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形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

《世说新语》的优秀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三)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一)导入 1.讲述故事 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呢?(教师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注意技巧,恰当运用形体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生复述故事作铺垫。)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大家想想,老师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如此刻骨铭心呢?(引导学生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 2.导入新课 “诚信”是立世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诸如“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简介《世说新语》及其作者 (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板书)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解说: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②调动原有的积累,运用工具书,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③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④小说的审美评价是多方面的,就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评价人物的根据是人物的言行,评价人物的标准是正确的、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组织学生学习《期行》 1.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一阶段的学习。 (1)注意下列加下画线字在文中的读音。 期行尊君在不 (2)学生自读课文,推敲朗读停顿;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二阶段的学习。 (1)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字句。) (2)通过讨论,梳理故事情节。(可板书)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世语新说〉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1、学习要专心,观察事物要细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2、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分析: 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刘义庆(公元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优秀的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着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着。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着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 一、疏通句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 2、请学生试读课文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二、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 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 2、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2)空中撒盐差可拟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4)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会,约定。委:舍弃。(6)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2)“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3)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5)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6)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7)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 4、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

世说新语两则 优秀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咏雪》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咏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

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我准备了几个智慧少年的故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播放图片) 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大家打开课本《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多媒体显示) 三、诵读 1、生自读 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习惯,看在那些地方需要停顿。 2、字音学习 3、断句分析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w ww.5 Y K https://www.360docs.net/doc/8a8049594.html, 22、《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期行》 一、导入: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世说新语的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世说新语两则的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着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一、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三、疏通文意

《世说新语》教案

5 《世说新语》教案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

世说新语2则

5 世说新语二则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能辨析一些形近字、反义词和近义词。 2.阅读浅易得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文词语。能借住注释工具理解基本内容。 3.了解古代机智聪颖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用法以及让学生积累相关联的词语。 2.诵读课文、掌握文言文的词语 三、教学难点 1.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四、教学准备 练习册 PPT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都应该听说过《司马光砸缸》这个小故事,其实除了司马光,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1:...... 生2:...... 师:你认识中的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生1:...... 生2:...... ...... 师:…… (二)新课 环节一:学习生字和词语。 1.学生初识,并试读,抽读,纠错。 2.学生教读,教师纠错,学生边读边记。 3.师教识生字词语:书写、形近字、组词、释义、造句。

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讲论文义(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⑤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未若(不如,不及)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明确: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明确:“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丰富,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目标导学三:想象拓展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明确:“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33-135页。讲述的是古代聪明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并注意积累 文言词语。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从文中信和礼的重要性上去体会这样为人的道理, 同时去体会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难点 1.体会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 2.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 ◆教学突破 1.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 ◆学生准备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2.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从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入手,导入新课。1.交流故事,进入新课。 2.熟悉课文,整体感知。2.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3.设置问题,研读交流。3.疑讨论,相互交流。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约分钟) 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约分钟) 三、设置问题,探究学习《咏雪》(约分钟)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复习上课知识,学习《陈太丘与友期》。1.复习上课知识,进入新课。 2.设置问题,研读交流。2.提出问题,相互交流。 3.联系生活,注重应用。3.联系生活谈读后感。 一、复习已学知识,进入《陈太丘与友期》的学习(约分钟) 二、设置问题,探究学习(约分钟) 三、小结全文,布置作业(约分钟) 本课总结 本文所选的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练,语言简洁隽永。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的志人小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体现了学习古文要古为今用的原则。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25、??世说新语?两则?教案(2课时) 第一课时(?咏雪?) 一、出示目标 1、疏通字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谢太傅对两种咏雪佳句的评价。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二、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1、了解《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今作3卷),按事情性质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述汉末到东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和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代笔记体作品影响颇大。 (二)朗读课文,翻译理解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给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fù差.可拟.chànǐ柳絮.xù撒.盐空中sǎ雪骤.zhòu无奕.女yì 2、听读课文,掌握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探究课文,把握形象 小组讨论: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三种理解:一种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二种认为是“笑”前者,“乐”后者;三种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没有具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其他喻体:“鹅毛”“飞花”“梨花”“蒲公英的孩子”“翩翩起舞的蝴蝶”等 3、本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4、写出你所知道的咏雪的名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渭 5、背诵课文 三、当堂训练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

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咏雪》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二释题: 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 2教师再放幻灯片,进行补充说明 《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7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7 【学习指导】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LM〗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

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课文剖析 1.写法精讲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的,你学习起来会很容易的。 2.重点精讲 (1)《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

《世说新语》 教案示例

《世说新语》教案示例 导读: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二)能力训练点 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三)德育渗透点 从古人身上学习吸取做人的道理:人应谦虚;与人相处应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诚实守信。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作者绚丽多彩的文笔,体会其遣词的隽永。 二、学法引导 学会翻译古文,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语句通顺忠实原意。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借鉴现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制作投影解决字词。

2.学生准备抽取三则中一则表演课本剧。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介绍《世说新语》的有关知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2.示投影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教师点拨分析形象。 3.学生认真预习、疏通文章大意。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2.流利地翻译全文,达到自动讲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也是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有许多作品,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世说》三则故事,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的独特语言风格。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刘义庆的有关知识以及《世说新语》这部小说的特色。 2.检查预习出示字、词、翻译,点拨重点词义。 3.要求学生根据书后注释翻译三则的故事。 附:译文: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一、文本分析 这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言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字:导与趣。 所谓“导”,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了解最基础的常识,从而培养最主要的学习习惯。所谓“趣”,需要将文章上出情趣来,让学生意识到文言文并非难懂、难学,只要发现了其中的兴趣就能主动地学习。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将学习的方法分为最基础的两条:一是依据注释解读文本;二是在翻译中牢记译(翻译)、留(专业名词、人名等不用翻译)、调(为保持语句通畅可调换顺序)、增(补充语句中的省略部分)四字。同时,我补充了《世说新语》的创作背景(魏晋至唐的门阀制度),同时还将文中一些有趣的故事按照难易程度依次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发现故事蕴涵的趣味。接下来,再通过朗读体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情,从而亲身地体会这些简单文字背后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文言学习基本方法,通读全文。 2、结合《世说新语》编写背景,了解文章特点。 3、品读文章描写手法,分析人物个性。 三、教学准备: 《世说新语》相关篇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世说新语》简介,强调其因为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世说新语》编写背景:东汉末年兴起了品评人物的风气,后来发展成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而出身官僚世家的名人自然成为别人的关注与仰慕的对象,他们的生活逸事常常被人们记录下来,这些小事也往往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与他们后来的作为息息相关。这些故事最终在南朝刘宋时期被刘义庆编辑成书,就是这本《世说新语》。 小故事:王羲之坦腹东床,王敦入石崇家的豪厕面无羞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