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总产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和市场需求等。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具体的实证结果。
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农业总产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是关键因素。
文章指出,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有效开拓市场需求,将有助于提高农业总产值。
本研究对于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趋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文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农业政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业投入、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总产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农业总产值的变动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作用所致。
我国农业总产值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进而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变动。
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也是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价格波动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日益凸显。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等因素也都会对农业总产值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农民调整生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部分将在后续的章节中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具体而言,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农业总产值的变动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11010684_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二期收稿日期:2022-11-08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22AJY016)作者简介:刘春芝,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邵馨漾,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东北振兴研究。
我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刘春芝,邵馨漾(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地位,支撑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必要以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灌溉面积、农业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等指标为考量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影响我国未来农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是农业化肥施用量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确保农业化肥科学施用;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智慧农机应用。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农业化肥;农作物播种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3)02-0040-07我国是一个耕地面积辽阔、土壤肥沃、农村人口众多、农作物种类繁多的国家,自古以来被誉为农业大国。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支撑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协调发展。
作为三大产业的基础产业,农业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程度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因此,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1]。
在未来的几年中,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问题描述任何生产过程都是生产要素不断配合实现最终产出的过程。
浅析农业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

浅析农业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这种影响尤为重大,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仍然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积极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村地区人口的收入也随之增长缓慢,这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
一、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农业经济包含了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使农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状况,如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以往相比既有可喜成绩,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而且还对农业生产逐渐朝着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不少拥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也都纷纷加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中,为农民朋友传授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农业也努力探求新的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结构,有的乡镇地区根据自身农业特色,积极发展农业旅游、打造品牌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领当地农民朋友走上致富之路。
但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城乡经济的不对称,损害了对农民整体利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加强关于经济增长对农业的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规范农业活动,并根据不同因素制定适当的政策,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进一步改进国家政策。
我们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正从传统的扩大模式转变为密集模式,但由于各种因素,我国的农业经济仍然难以实现某种规模。
一方面,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不足,国家对农业经济的关注度和投入的资金都很有限;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发展受到当地技术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使农业经济增长缓慢。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对于整体国民经济起着无可替代的基本作用和保障作用。
本文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个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总也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STATA、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我国的农业进行研究,不论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还是对于充分发挥农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的作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数据(一)变量选择本文采用的数据为我国各省市2018年农产品的相关数据,数据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8》。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农业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1.数据整理本文共设置了13个变量,分别是城市、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把这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V1~V13,并分别给这些变量加标签说明。
样本是我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的相关数据。
图1 录入完成后数据三、回归分析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建立线性模型:Var2=a*Var3+b*Var4+c*Var5+d*Var6+e*Var7+f*Var8+g*Var9+h*Var10+i*Var11+u图2是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
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以及分析论文(共4篇)

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以及分析论文(共4篇)说到农业经济,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产业之一,而且这几年的发展也是更加的突出,农业经济也了当下非常热门的学科之一,下面就整理了关于农业经济的相关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中国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与调查系统分析星显珠(县域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青海海东810699)摘要:意谓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差异化发展态势,要依托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机制,建立市场管理结构中,强化现有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机制,提高经济增长模式,维护现代化建设情境,实现农业大力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此书该文简要建模了中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查背景,对其中存在具体措施的问题和优化措施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调查;问题;优化措施一、中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查21世纪,农村工作要将重心落实工作在经济结构优化方面,完善优质资源管理机制,需求对农业生产个体化差异和多元化有效之间进行平衡化管控。
尤其是农业经济结构中,要想保证管控机制和市场有心核心竞争力,就要业务整合区域性特征,为经济结构中的优化奠定基础。
若是从种植业果树类别和种植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国内粮食播种面积已经有效进行了总产调整,整合到400万公顷。
在2021年,农业农村部在财政部支持的基础上,支农项目资金为10416亿元,是目前整体财政支出金额的6%,在实际项目中,部门预算项目资金相较于去年有提升,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投资项目数额为151亿元,商业性同比持续增长投资主体的应用效率。
二、中国东亚农业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效率存在不足进程在亚洲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进程中,尽管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是相较于分配国家整体农业资源管理工作和西方结构依旧存在问题,要对农业基础设施配备管控机制进行管控。
一些地方政府在农业管理体系内,农业资源分配依旧存在倾向性关键问题问题,资金投入较少,乡镇农业基础设施也存在不健全以及不完整的问题,使得农业整体经济政策结构受到影响[1]。
计量经济学课题论文农业商品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农业商品产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弓I1—1••••••••••••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一)理论分析 ............. (.)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 .............1、计量分析的假设条件.2、基本思路 .............计量经济模型与估计 ......... (-)模型设定 .............. (二)数据处理 .............1、数据收集 .............2、 数据分析............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三、四、 216(-)1、(二)1、(三)1、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检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性异方差性的检验........随机干扰项的序列相关性….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15)2、序列相关性的修正 (18)(四)模型检验 (20)1、拟合优度检验 (20)2、F检验 (21)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21)4、经济意义检验 (21)五、研究结果及建议 (22)(-)结果分析 (22)1、总论说明 (22)2、政策解析 (23)(―)建议 (23)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矛盾的不断加剧,比如城市发展占用农业耕地面积、工业的发展抢占农业用地,使我市的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农业总产值是否会因此而下降,我市粮食危机是否会凸现,这逐渐成为了一些极受关注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农人员大量减少,导致农村的劳动力不足。
此时政府提出了确保亩耕地的红线和提倡农业高科技的运用,才让我市免于严重的粮食危机的困境。
重庆市近几年来粮食连续丰收,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132671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8700536万元,几乎增长了600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农业产值上重大的进步。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摘要L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分析,旨在得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产值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农业发展问题,重农学派把农业的发展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曾把农业看作是唯一具有生产价值的部门,并以著名的《经济表》分析作为纯产品的农产品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间的流动和交换。
古典学派的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不朽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农业的发展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之所以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一是因为如果农业本身不发展,农民和农村人口便无法摆脱贫困;二是因为农业的不发展将严重的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换言之,在经济发展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农业对发展屮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的增长依赖于农业的发展;2.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和农业人口作为工业品的市场的作用举足轻重;3.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经济构成屮的比例下降,农业部门构成其他部门的投资的主要来源;4.通过出口农产品和进行替代进口农产品的生产,国内农业可以为平衡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5.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乡村居民的福利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产值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农业产值的分析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选取了以下因素进行分析:a农作物播种面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落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值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
b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的发展贯穿着农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地通常对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报酬率。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分析)LT渐减少的局面,加上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比如西南地区的缺水危机和长江中下游的缺水危机,致使粮食危机也可能将要显现出来。
中国已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深受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生产年鉴,我国全年谷物总产3.6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若按人口平均,则我国平均每人谷物产量327公斤,低于年度世界人均的358公斤水平,更是远远低于美国1146公斤的人均水平。
如果我国的农业不发展,则会使我国的农民和农村人口无法摆脱贫困,也将会严重的妨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么,在如今我国农业落后的情况下,该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怎样发展才能更好的满足我国人口对于粮食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收集了从1995年至2009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及各种农业投入,并加以数据分析及比较数据分析,讨论影响农业总产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问题的提出(一)总论20世纪即将过去,在20世纪的后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也不断加剧,比如用地矛盾不断显现出来,工业抢占农业用地,城市发展不断占用耕地,从而使我国的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渐渐凸显。
但是好在政府提出了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才不至于让中国真正面临粮食危机。
而且近年来我国粮食连续几年丰收,农业年产值也不断增加,从1995年11884.6亿元到2009的30661.1亿元,几乎增长了近三倍左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农业生产上的成就与我国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有关,而且还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农用机械的增加,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化肥的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这些因素中那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就把大部分生产成本投入到这个方面上,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检验哪些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本文在模型中引入了三个变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并收集了中国31个省200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意见。
研究发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一、引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只有研究农业总产值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才能投入相应的对策,.-将基础产业发展上去。
选此模型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决定农业生产总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对生产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文献综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学术界历来重视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林毅夫(1994)、黄少安(2005)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我国农业问题,他们认为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农业总产出的增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郝利等(2010)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8.32%。
在农业总产出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董梅生(2009)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农业产出主要受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国家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和化肥投入量的影响,受播种面积的影响不大;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越多,农业产出反而越小。
廖翼等(2011)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986-2008年洞庭湖区农业总产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将分别上升1.17%、0.83和0.40%,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湖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显著。
漆文萍(2005)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江西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970-1998年间,江西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偏低,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为显著,化肥施用量其次,而政府对农业生产和事业财政支持的影响最小。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来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角度下,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例如,在董梅生的研究中农业总产出受播种面积影响不大,而在漆文萍的研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是影响农业总产出的最显著的变量。
同时,在廖翼等人的研究中,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却对洞庭湖区农业总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将多个变量引入模型,并通过各种检验方法研究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
三、实证过程及分析1.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的是全国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寻找了与农业有关的各种真实指标数据,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探讨农业生产总值的各种影响因素。
2.建立模型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以农业总产值(Y )为被解释变量,有效灌溉面积(1X )、农业机械总动力(2X )、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X )、为解释变量,建立如下回归模型:i i i i i X X X Y υ++++=3322110ββββ (试1)试1中,i Y 是第i 年的农业总产值,i X 1是第i 年的有效灌溉面积,i X 2是第i 年的农业机械总动力,i X 3是第i 年的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i υ为模型随机误差项。
通过自变量系数1β、2β、3β,可以判断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若1β>0,则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溉面积成正相关,若β<0,则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1溉面积成负相关,若β=0,则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溉面积无相关关系。
农1业总产值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判断同有效灌溉面积。
随机扰动项中代表对Y由影响但又未纳入模型的诸i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例如:一些未被认识或尚不能肯定的一些未知因素,模型设定的误差以及变量的观测误差等等。
3.数据的来源综合权衡数据可得性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全国31个省2013年的截面数据对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农业总产值、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数据。
4.数据的收集及处理为了研究农业总产值与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全国31个省2013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
其中,假设农业总产值(Y)为被解释变量,有效灌溉面积(X)、1农业机械总动力(X)、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X)为解释变量,样本数据如2下表所示:表3—1 中国31个省的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数据obs Y X1 X2 X31 170.4100 153.0200 207.7200 12.780002 217.1600 308.8700 554.1800 24.340003 3473.270 4349.030 10762.72 331.04004 932.1400 1382.790 3183.300 121.02005 1328.070 2957.760 3430.570 202.42006 1673.860 1407.840 2631.980 151.76007 1261.680 1510.130 2730.040 216.79008 2856.340 5342.120 4849.280 244.96009 172.2800 184.0900 113.1700 10.7800010 3167.780 3785.270 4405.620 326.830011 1336.790 1409.390 2462.200 92.4300012 2003.260 4305.530 6140.280 338.400013 1376.290 1122.420 1336.760 120.570014 1072.800 1995.600 2014.130 141.580015 4509.880 4729.030 12739.83 472.660016 4202.300 4969.110 11149.96 696.370017 2678.080 2791.410 4081.050 351.930018 2726.750 3084.300 5433.990 248.190019 2444.700 1770.760 2564.890 243.910020 1868.300 1586.370 3382.980 255.700021 485.4000 260.9300 502.1000 47.5700022 909.1800 675.1800 1198.880 96.6400023 2903.480 2616.540 3953.090 251.140024 997.1200 926.9000 2240.800 97.4200025 1639.400 1660.270 3070.330 219.020026 57.92000 239.2700 517.3000 5.70000027 1714.790 1209.940 2452.720 241.730028 1104.470 1284.080 2418.460 94.7100029 138.3500 186.9000 410.5800 9.80000030 269.0000 498.5600 801.9800 40.4400031 1806.110 4769.890 2165.860 203.2200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Y: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X:有效灌溉面积(单位:千公顷)1X: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位:万千瓦)2X: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单位:万吨)35.变量间相关关系分析(1)计算相关系数,如表3—2:(2)表3—2 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系数矩阵Y X1 X2 X3Y 1.000000 0.854972 0.893869 0.919006X1 0.854972 1.000000 0.804146 0.816556X2 0.893869 0.804146 1.000000 0.877528X3 0.919006 0.816556 0.877528 1.000000 从表2中看出,农业总产值(Y)与有效灌溉面积(X)的相关系数1.-为0.854972,呈高度正相关,与农业机械总动力(2X )相关系数为0.893869,呈高度正相关,与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X )的相关系数为0.893869,呈高度正相关。
(3)绘图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51015202530X1X2X3Y图3—1 Y 与X1、X2、X3的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明显,其变动的方向基本相同,相互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系。
01,0002,0003,0004,0005,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X1Y01,0002,0003,0004,0005,0004,0008,00012,00016,000X2Y.-01,0002,0003,0004,0005,000200400600800X3Y图3—2 Y 与X1、X2、X3的散点图从以上三个散点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散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说明农业总产值(Y )与有效灌溉面积(1X )、农业机械总动力(2X )、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X )之间近似于线性关系。
6.模型的参数估计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24/15 Time: 21:03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20.7614 124.4694 1.773619 0.0874 X1 0.175263 0.084105 2.083858 0.0468 X2 0.110792 0.052506 2.110101 0.0443 X3 3.724238 1.118091 3.330890 0.0025R-squared0.894734 Mean dependent var 1661.205Adjusted R-squared 0.883038 S.D. dependent var 1203.481 S.E. of regression 411.587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99783 Sum squared resid 4573910. Schwarz criterion 15.18286 Log likelihood -228.4664 Hannan-Quinn criter. 15.05815 F-statistic76.49777 Durbin-Watson stat 2.267030 Prob(F-statistic)0.000000 F图3—3 Y 与X1、X2、X3的回归分析结果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如图3—3,则回归结果为:321724238.3110792.0175263.07614.220ˆX X X Y i +++= S.E(124.4694)(0.084105)(0.052506)(1.118091) t (1.773619)(2.083858)(2.110101)(3.330890)894734.02=R 883038.02=R F=76.49777 DW=2.267030 n=31该模型中,可决系数2R =0.894734,修正可决系数2R =0.883038,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参数t 检验均显著,F 检验也显著,解释变量参数估计检验通过,各变量参数均为正值,说明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比较弱,不需要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