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第二课时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荷花》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提示: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
从“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可以看出。
)为什么他要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未见荷花先闻其香!)(板书:闻清香)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叶爷爷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呢?先自己试试。
(指名学生读,评议,全班齐读。
)2相机引入学习后面的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浓郁的清香,把人都给深深陶醉了!怪不得,叶爷爷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初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到底美在哪儿?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

《荷花》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荷花》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
课文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展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清晰。
【教学目标】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难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导入。
以杨万里的《小池》导入,对比学习,引入所学。
课件(或一师一优课调资料),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读结束后)师:这首诗里,哪一句写了荷花?这里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你?(生说一说)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生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荷花,一起去感受它的美!请同学们翻开第三课——荷花。
(老师适时板书3 荷花)二、读课文,想象画之美1.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生说一说这段写了什么。
)2.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
3.同桌分享,交流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指名回答。
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生评价——试着再读。
多种方式读,体会。
老师适时抓住挨挨挤挤像........比喻等来体会,以及“有的......有的.....有的......”排比)(板书:荷叶挨挨挤挤像...... 比喻荷花形状姿态有的......有的.....有的...... 排比)5.配乐朗读,想象画面美,读出喜爱之情。
女生读第二段,全班齐读第三段。
三、研读文,想象化荷之美1.请同学们默读4、5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写了什么?2.指名说一说。
适时抓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呢?(生说:因为荷花美。
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辨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清香飘然,清新脱俗,高贵盛开的美丽情境,以及“我”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与荷花融合为一体的奇妙想象。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作者通过丰宫的想象力,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写描写了一池荷花的姿态万千,色彩明丽,展现了一幅清新雅致、高贵脱俗、生机勃勃的池中荷花的画卷,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享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由"清香"引出"看荷花";第二、三自然通过描写荷花生长的优典姿态,美得看似一幅活的画;第四、五个自然段写通过自己观赏荷花时的美妙想象和感受,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入了文章中,把自已想象成了池增中的一朵荷花,翩翩起舞,随风飘动,展现动态美;荷花的优美姿态,供人观赏,又是一番亭亭玉立的静态美,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四、说学情(一)、学生学习基础分析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西或诗申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的读文章想画西训练冀定了基础。
(二)、学生学习困难点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必要时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学生身心特征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同时需要发挥三年级学生形象思准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8.1荷花淀(第二课时)课件

课后作业
《荷花淀》的语言具有特殊的美感,读罢全文, 我们会禁不住心驰神往地进入美丽的荷花淀。请 用“芦苇”“微风”这两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 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200字左右。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善统一,是孙犁作品 的风格。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语言艺术
①结构的散文化、描写的诗意化。 就全篇而言,没有曲折而又完整的故事,整篇只写了 几个场景。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明亮的、干净的 庭院、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新鲜的荷香,无不 给人以清新淡雅、如诗如画的感觉。
语言艺术
②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 ➢ 形象地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 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 ➢ 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
知识链接-环境描写的作用
(2)答题格式: ①XX具体描写了……风景,营造(创设)了一种……氛围,奠 定了……的抒情基调; ②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情; ③为下文……情节展开做铺垫,推动了……的发展, ④寄托(深化)了……的主题。
主旨思想
本文背景虽然反应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 是作者不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 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 通过展现人物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 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 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中国妇女为切 入点,再现了抗日战争重大题材。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 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 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 鲜的荷叶荷花香。
《荷花》第二课时

《荷花》第二课时导读: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美丽的荷花,培养审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并懂得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荷花》。
板书。
2、齐读课题。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我去看荷花时的心情怎么样?(2)指导朗读第2句。
2、讲读2、3自然段。
(1)讲读第2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一进门就会闻到荷花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个究竟。
①指名读。
提问。
指导读好第一句,要读出惊喜之情。
②是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荷花。
默读下面的几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读后,指名回答。
③细读描写荷叶的句子。
思考:荷叶有什么特点?提问后,指导朗读。
④(师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生读)谁能说说怎样的长才叫“冒”?从这个“冒”字,你觉得这些白荷花怎么样?⑤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作者根据自己观察具体描写了荷花哪几种不同的姿态?(才开、全开、将开)指导朗读。
满池的荷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你还能想象出荷花哪些不同的姿态?(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仔细欣赏着荷花,内心产生了哪些感受呢?①引读第3自然段。
②老师真想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究竟是谁给了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洁白如玉的花瓣,婀娜多姿的体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3)小结。
大自然造了荷花清雅秀丽。
那一池白荷花在作者眼里美到了极点。
让我们齐读2、3自然段,再一次细细品味这种美。
3、讲读4、5自然段。
过渡:美好的景物总能使人产生众多的联想。
作者在欣赏荷花时,联想到了什么呢?(1)讲读第4自然段。
①自读。
②作者产生了什么美妙的联想?他为什么会联想到自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③爱荷花,所以作者想变成荷花。
统编版高二语文 荷花淀(第二课时)-课件

含蓄之美
留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有 余之意常蕴空白之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无疑也促成了 作品更大的成功,带来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处无 声胜有声”的艺术美感。
含蓄之美
学习任务2:分析两段人物对话中的假言真情。
含蓄之美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 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 什么看头啊!”
含蓄之美
无论是刻意留白还是口是心非,这些人物语言描写都是 非常耐人咀嚼的。而人物语言中体现出的含蓄也正是中 国人传统的表现情感的方式,让人读起来特别容易感受 到浓郁的民族特色。
乡土诗情
学习任务3:比较三组不同的语言表达。
乡土诗情
学习任务3:比较三组不同的语言表达。 小说题为“荷花淀”好还是“白洋淀”好?
荷花淀(第二课时)
年 级:高二 主讲人:汤莉
学 科:语文(统编版) 学 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如果说作品是一个作家的生命,那么,语言就是这个生命的灵魂。 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感受作家的语言风格,是赏读小说的一条 重要途径。
荷花淀(第二课时)
1 含蓄之美 品析人物对话
2 乡土诗情 赏析叙述语言
3 诗化小说 联读总结特征
乡土诗情
白洋淀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大湖,荷花淀是其中的一部 分。
乡土诗情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 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乡土诗情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 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3.《荷花》第二课时课件(共23张PPT)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
)。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 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你认为什么样的画叫“活的画”?
小组合作
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 到这一池荷花是“ 一大幅活的画”?
作者用了很多富有动感的词语,请圈出来, 读一读,把画面读“活”。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画”?找到三处以上,摘录下来。
① ② ③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 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 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 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 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学习活动二: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3 荷花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的,像一个个( )。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有的才展开( )。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嫩黄色的(
)。有的
还是(
),看起来(
)得马上要(
)。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
(1)画一画;画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展示交流。 (2)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画面中的美感。 (3)品一品:可以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旁边。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 裳随风飘动。
3.读一读,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用上叠字,让我们 看到了更生动的画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第二课时课件(30张PPT)

蜜蜂告知我,在百花丛中采蜜的乐趣……
小鸟从远方飞来,告知我 森林的美丽……
青蛙告知我
它有时生活在 陆地上,有时生活 在水里。
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 荷花,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置身于姿态优美的姐妹中间,我感 到自己也是很美的,亭亭玉立的身姿, 俏丽的花瓣,芬芳的花香,真美!
想一想 课文第4自然段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
巧用修辞手法
比喻: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拟人: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公道展开联想: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就是一朵荷花
小练笔
请同学仿照文章的第4自然段,展开联想,描 写你喜欢的一种花。
我感觉自己好像就是一朵菊花,秋风抚摸着 我们,我们在秋风中跳起了摆手舞。小蜜蜂告知 我,他采的蜜是多么甜;头顶上的小鸟唱着,秋 天有多么美丽。我陶醉在这景象中。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 看荷花呢。
想一想 回顾全文,课文是怎样写出荷花之美的?
作者仔细视察,展开联想,从香味、颜色、开 花时的状态、风中的姿态等方面来描写荷花,写 出了荷花的静态美和在微风中摇曳时的动态美。
叶圣陶老爷爷用什么方法把荷 花写得这么美?
三大法宝
描写要有顺序: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
shɑnɡ
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
舞蹈。
看到的 拟人 动态美
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就是一朵荷花,穿 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 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 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 飞过来,告知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 下游过,告知我昨夜做的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