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宁南丘陵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研究

宁南丘陵地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筛选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处理编号折合单产(kg/hm 2)比CK 增减(%)差异显著性第1次药后7月25日第2次药后8月19日5%1%A 甲霜灵锰锌1350g/hm 222.2285.76100.0030.2720179.5020.40a A B 代森锰锌1125g/hm 218.7397.41100.0028.3018867.0012.00a A C 克露1050g/hm 29.8091.11100.0018.1018733.5011.80aA D百菌清1350g/hm 210.1599.43100.0027.4318288.09.10b A E 甲霜铜1350g/hm215.7288.10100.0026.8717911.50 6.90b A F消菌灵1875g/hm 25.8099.65100.0026.3317556.00 4.80b A G对照(CK)20.1399.00100.0025.9317290.50b B药剂处理病情指数%喷药前7月19日小区产量(kg)处理编号药剂处理病情指数%小区产量(kg)折合单产(kg/hm 2)比CK 增减(%)差异显著性喷药前6月25日第1次药后7月5日第2次药后7月15日第3次药后8月5日5%1%A 甲霜灵锰锌1350g/hm 2 4.22 5.89 6.62 6.9220.6013740.0055.30a A B 代森锰锌1125g/hm 2 5.07 6.407.5011.7419.2712853.5045.10a A C 克露1050g/hm23.42 5.627.298.5719.0712720.0043.60aA D百菌清1350g/hm 2 3.87 5.86 6.757.2718.0012006.0035.60b A E 甲霜铜1350g/hm 2 4.53 5.85 6.767.8315.6710452.0017.90c B F消菌灵1875g/hm 24.34 6.08 6.677.7715.0310024.5013.20c B G 对照(CK) 3.216.107.8312.4113.809204.00dC0前言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 ora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均有发生,也是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对各种类型的马铃薯均有危害,尤对加工型的马铃薯更为严重。

宁南山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比较

宁南山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比较
流 膜 际种植 技术 ,选用 008mm× 0e .0 8 m地 膜 ,垄
2 结果 与分析
21 不 同种 植 方式 对 马铃 薯 生 育进 程 的影 响 . 马铃薯 不 同种植 方式 生 育进程 差异 明显 ( 表 1 。从 表 1可 看 出 ,起 垄 覆 膜 微 集 流 膜 际种 植 与 )
其中,0 1 m土层起垄覆膜处理垄侧 的土壤水分 ~0e 明显高于起垄未覆膜垄侧 、双行靠株问,起垄覆膜
垄 中部和起 垄 未覆膜 垄 中部 的水分 次之 ,起 垄未 覆 膜 垄 中部水 分 最 差 ;1~ 0e 土 层起 垄 覆膜 处 理 0 2 m
靠 ,双行靠种植由于马铃薯生长量小 ,地面覆盖度 小 ,因此耕层 5c m升温 比较快 , 温高于起垄未 地 覆膜 。起垄覆膜处理马铃薯现蕾前期有 较好的增温 效果 ,起到了提前 出苗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及 2 m地 温 ;收获 时按 小 区收 获计 算产 量 ,取 样 5e 2 进行考 种 。 0株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试验材料及设计 . 1
试验 区选在原州区大堡村旱地上进行 ,土壤肥 力 中等。供试作物马铃薯品种为宁薯 4 号。 试验设 3 个处理 ,分别为 :( ) 1 起垄覆膜微集
垄侧和垄中部的土壤水分最高 ,起垄未覆膜垄侧 的
土壤 水分 次之 ,起 垄 未 覆膜 垄 中部 水 分 最 差 ;2 ~ 0
22 马铃 薯地 膜 覆盖 的水 温 效应 ,
作者 简介 :马养 仓(97 ) 17 一 ,男 .讲 师 ,主要 从事农 业 教学
工作 。
221 不 同种植 方 式 土壤 水 分 动 态 变化 . . 不 同种 植 方 式 0 10c 土层 土壤 含 水 量 差 异 — 0 m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综合技术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综合技术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综合技术的核心是在没有灌溉条件下,依靠自然降水,以科学蓄水、保水、节俭用水为中心,以整地改土、增施肥料为重点,把旱地耕作的传统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实现旱作马铃薯高产稳产。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品种尧种薯选择以及处理1.1品种选择选择品种时,不仅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和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还要根据市场需要、产品用途、价格等因素全面衡量取舍,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旱作区,更应选择抗旱性强的优良品种。

适宜宁夏种植的鲜食菜用型抗旱品种有宁薯10号、宁薯14号、克新1号、晋薯7号、青薯168、青薯9号等,淀粉加工型抗旱品种有宁薯4号、青薯2号、陇薯3号、庄薯3号、宁薯12号等。

1.2种薯选择优质种薯必须具有该品种的优良性状,必须是合格的脱毒良种,且大小适中,贮藏良好,没有腐烂和过分发芽,没有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没有感染当地主要的病虫害。

最好选择小整薯播种,不但可以避免病毒和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传播,而且出苗齐壮,抗旱耐寒能力强,即使播种后1个月内因干旱不能出苗也不会烂种,遇雨后仍能正常发芽出苗。

这主要是由于小种薯大部分是幼龄薯或壮龄薯,生命旺盛,体内的水分、养分能较好地保持,有没有病害传染,顶端优势明显,所以苗全苗壮。

1.3种薯处理播种前对种薯催芽,方法如下:先在阳光下晒种催芽,后选在有一定温度和光照条件的空房或场地,并平摊种薯;在向阳处挖坑,内铺熟土和消毒腐熟的牲畜粪,其上堆放几层薯块,上面再覆盖牲畜粪,顶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紧。

催芽一般需要10~15d ,一般以长出约0.5cm 粗壮的幼芽为标准,剔除病烂薯,放在阳光下晒种,使幼芽变绿或紫即可[1-2]。

2选地整地2.1选地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换茬。

因为连作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造成土壤养分的单一缺失,尤其是马铃薯需要量大的钾元素含量会很快下降。

比较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前茬作物以禾谷科、豆科、药材类为好,不宜与茄子、蕃茄、烟草等茄科作物连作,最好实行3~5年的轮作制。

宁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宁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宁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陈世平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2017(058)008
【摘要】为筛选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高产优质品种,在宁南山区开展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宁薯4号提前5~11d,出苗整齐,主要病害发生较轻,生理病害未发现;与对照宁薯4号相比,参试品种产量均有提高,以庄薯3号产量表现最好,其次为青薯6号,之后依次为天薯11号位和青薯9号.在彭阳县茹河川区川旱地种植马铃薯,应选择高产品种庄薯3号与青薯6号,因地制宜搭配种植天薯11号、青薯9号、宁薯4号.
【总页数】3页(P10-11,18)
【作者】陈世平
【作者单位】宁夏彭阳县种子管理站,宁夏彭阳 756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2
【相关文献】
1.宁南山区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J], 赵东;张艳玲;柯生飞
2.宁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J], 韩芳陵;赵东;柯生飞
3.宁南山区2002年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J], 杨琳;王锦连;吴林科;赵永峰;李淑英;买自珍
4.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J], 王爱学;王效瑜
5.宁南山区马铃薯优质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J], 王效瑜;张国辉;魏国宁;郭志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研课题论文: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发展与对策

科研课题论文: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发展与对策

农林学论文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开展与对策干旱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4.97%,普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l5亿hm2的耕地面积中,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仅占15.8%,其余部是靠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

我国旱农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6.0%,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5.4%,灌溉面积仅占全国的15.8%[1]。

宁南山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

海拔大局部在1500~2200m之间,辖4县1区,总面积10540km2。

耕地335221hm2,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逐年减少,干旱日趋加剧,对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干旱造成的困难和问题,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2],在国务院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旱作农业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抗旱减灾和节水增收效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较快开展做出了突出奉献。

1 开展历程总结宁南山区旱作农业开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开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为总结继承传统旱作农业技术经验阶段。

推广了以坡耕地打埂为主的水土保持技术、以“三犁三耱〞及轮作倒茬为中心的旱作节水技术。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为深化传统旱作农业节水技术经验与引进以机深翻为主的旱作耕作技术相结合阶段。

创立了“五墒耕作法〞为主体的蓄水保墒耕作体系,优化了轮作制度,建立了豆-麦-麦-油或秋〔秋粮作物〕的轮作制度,大力推行了以治沟打坝为主的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增强了蓄水保墒能力。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以肥调水〞旱作节水农业阶段。

在继续大规模兴修梯田的同时,积极推广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以无机促有机,有机肥、化肥秋施,基肥、种肥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以肥调水〞为中心的土壤培肥体系。

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旱作节水由单项措施向综合技术开展阶段。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喷施稀土旱地宝增产效果研究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喷施稀土旱地宝增产效果研究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喷施稀土旱地宝增产效果研究摘要在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上进行了喷施稀土旱地宝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现蕾期和膨大期喷施稀土旱地宝400倍液,马铃薯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地上茎部增粗、分枝增多,地下部大中薯块数比例显著增加,产量和商品薯率提高。

关键词稀土旱地宝;马铃薯;增产效果;宁南丘陵地区稀土旱地宝是由宁夏中天技术创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含有植物所必需营养元素N、P、K、微量元素、增效剂、助剂、ABT。

适用于块根、块茎类作物,能促进发根,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强度,加速光合产物向块根、块茎部位转移,从而提高产量。

为探索稀土旱地宝在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生产中的增产作用,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生长调节剂为稀土旱地宝;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宁薯10号。

1.2试验条件试验地设在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头营科研基地,土壤为湘黄土,有机质含量为0.5%~0.7%,全氮平均含量0.091%,全磷含量0.078%,全钾含量0.87%,肥力中等,前作亚麻。

1.3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叶面喷施稀土旱地宝400倍液、600倍液、800倍液和清水对照,采用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

1.4试验方法试验地马铃薯于4月26日播种,于现蕾期(6月26日)喷施第1次肥,膨大期(8月20日)喷第2次肥,对照区喷等量清水,使用常规喷雾器喷雾,生育期管理同大田,9月28日收获。

期间对其株高、茎粗、产量、大中薯率等有关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并作相应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稀土旱地宝不同浓度对产量的影响由表1可知,喷施不同浓度稀土旱地宝对马铃薯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产量随着浓度增加而提高。

以喷施稀土旱地宝400倍液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鲜薯11 750.0kg/hm2,增幅达31.3%;其次是稀土旱地宝600倍液、800倍液,分别较对照增产鲜薯4 500.0kg/hm2和2 500.0kg/hm2,增幅分别达12.0%和6.7%。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试验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试验

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品种筛选试验摘要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10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y05-4和虎头的产量高,薯块以中薯为主,而且平均穴薯数超过5个,穴薯重超过560g,商品率较高,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半干旱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其他品种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植株性状;产量;品质;宁南山区中图分类号s532.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1-0029-01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宜粮、宜菜、宜饲、宜作工业原料等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马铃薯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快品种更新,提高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种植水平,笔者对引进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为半干旱区推广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旱地进行,海拔1 570m,年平均温度为6.2℃,年降雨量415.2mm,无霜期140d。

土壤类型为湘黄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玉米。

1.2试验材料供试品种有宁薯4号、青薯3号、陇薯6号、内薯7号、晋薯7号、冀张薯8号、虎头、lk99、青薯168、gy05-4,其中以宁薯4号为对照。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0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距50cm,区组间及保护行设50cm 走道,行距50cm。

播深为30cm,每小区播5行,播种量按5.25万株/hm2计算,每小区播量为105株,株距32cm。

播前施入有机肥30t/hm2、氮(46%)153kg/hm2、五氧化二磷(14%)108kg/hm2、氧化钾(60%)37.5kg/hm2。

生育期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马铃薯品种出苗期及植株性状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材料的生育期以lk99最短为84d,属于早熟品种,其他品种生育期都在110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

宁南山区马铃薯种薯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适应性研究

宁南山区马铃薯种薯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适应性研究

宁南山区马铃薯种薯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适应性研究何进勤;桂林国;陈秉焱【期刊名称】《中国马铃薯》【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A research about cultivation pattern and variety sele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oess land of Xiji County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part of Ningxia.Various mulching models combined with various potato varieties were tested for its soil water content,yield,and value.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whole film coverage was suitable for potato production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Ningxia.When considered from both points of yield and value,the whole film coverage combined with the variety 'Jizhangshu 8' performed best,followed by the whole film coverage combined with the variety 'Qingshu 9' or half film coverage combined with 'Qingshu 9'.%本试验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旱作农业的特殊条件,开展了旱地马铃薯品种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适应性研究,试验以不同覆膜方式、不同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含水量、产量和产值的变化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抗旱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摘要】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10个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y05-4和虎头的产量高,薯块以中薯为主,而且平均穴薯数超过5个,穴薯重超过560g,商品率较高,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半干旱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其他品种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关键词】半干旱;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的宜粮、宜菜、宜饲、宜作工业原料等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马铃薯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快品种更新,提高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种植水平,我们对引进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为半干旱区推广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旱地进行,海拔1570m,年平均温度为6.2℃,年降雨量415.2mm,无霜期140d。

土壤类型为湘黄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玉米。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有:宁薯4号(对照)、青薯3号、陇薯6号、内薯7号、晋薯7号、冀张薯8号、虎头、LK99、青薯168、gy05-4。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0个处理(见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小区间距50cm,区组问及保护行设50cm走道,行距50cm。

播深为30cm,每小区播5行,每667m2播种量按3500株计算,每小区播量为105株,株距32cm。

播前每667m2施人有机肥2000kg、N(46%)10.2kg、P205(14%)7.2kg、K:0(60%)2.5kg。

生育期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出苗期及植株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材料的生育期以LK99最短(84d),属于早熟品种,其它材料的生育期都在110d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

宁薯4号的出苗率最高,
达到89.05%,以下依次是虎头、青薯3号、gy05-4、青薯168、冀张薯8号、陇薯6号、晋薯7号、内薯7号,LK99的出苗率最低,只有69.52%。

参试品种的出苗率都不高,可能和当时土壤水分不足有关。

试验结果表明,虎头的生长势最旺盛,株高最高(85.0cm),分枝数最多(3.7个),株型直立,叶深绿色,花白色,茎绿色;LK99的生长势最弱,株高最矮(50.3cm),分枝数少(1.7个)。

株型直立。

青薯168的花为浅紫色,叶色深,株型直立,分枝数1.7个。

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只有青薯168的茎为淡紫色,其它品种的茎全部为绿色。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结薯性及产量比较
参试品种gy05-4的穴薯重最大,以下依次是内薯7号、虎头、陇薯6号、宁薯4号、晋薯7号、青薯3号、冀张薯8号、青薯168,LK99最小。

穴薯数以内薯7号最多,LK99最少;参试品种的大薯率都比较小(小于30%);gy05-4、虎头、LK99、冀张薯8号、青薯168、内薯7号、晋薯7号以中薯为主,分别占到总重量的49.3%、45.6%、45.2%、42.8%、42.4%、41.7%、41.2%;宁薯4号、陇薯6号、青薯3号以小薯为主;参试材料的商品薯率均高于对照,其中LK99最高(见表2)。

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中虎头最高,gy05-4次之,与宁薯4号(CK)差异极显著,分别增产36.99%、34.15%;陇薯6号、晋薯7号、内薯7号与宁薯4号差异不显著,分别增产14.37%、10.80%、4.97%;青薯3号的产量较对照略有减少(减产0.95%),差异不显著;LK99的产量最低(10833.2kg·hm-2),比对照减产30.55%。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外观品质比较
各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如表3,青薯168的皮色为淡紫色,其它品种呈黄色或淡黄色;宁薯4号芽眼呈现淡紫色,且比较浅;陇薯6号、晋薯7号、虎头、gy05-4的表皮光滑,青薯3号、内薯7号、LK99的表皮较光滑,冀张薯8号的表皮粗糙。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试验表明,对照品种宁薯4号表现一般,产量中等(15599.5kg-hm-2),且小薯最多,商品薯率最低(53.0%),难以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Gy05-4和虎头的产量高,薯块以中薯为主,而且平均穴薯数超过5个,穴薯重超过560g,商品率较高,块茎扁圆、圆形,表皮光滑,综合表现良好,适合在干旱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虽然LK99的商品率最高,但是该品种的产量、穴薯数、穴薯重最低,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其它材料较对照相比表现增产幅度小或减产,由于该试验只进行一年,且在马铃薯生育前期、中期严重干旱及后期的阴雨影响,产量及一些性状表现可能失真,这有待于进一步再试验。

因此,为了评价正确,建议继续试验后决定取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