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关系
中国老挝的发展历程

中国老挝的发展历程
中国和老挝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政治关系:中老两国建交时间可以追溯到1961年,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一直支持老挝的社会主义事业,并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资。
双方在联合国、东盟等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了双边和地区的稳定。
2. 经济合作:中国是老挝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对老挝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矿业等领域,为老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同时,中老两国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如中老铁路、水电站等,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3. 人文交流:中老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
两国相互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
中国的援助项目也有助于提高老挝的教育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两国的人员往来大幅增加,进一步加深了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4. 区域合作:中老两国是湄公河流域国家,双方在湄公河流域合作机制中保持密切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湄公河合作进程,与老挝等国共同推动湄公河流域合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种合作不仅对老挝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整个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和老挝的发展历程在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双方关系密切且互利共赢。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相信未来中老两国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潜力研究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挝与中国双边贸易潜力探究关键词:老挝,中国,双边贸易,潜力,机遇,挑战一、介绍老挝是中国的南部邻国,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挝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整理版)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的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
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
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
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
此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
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
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
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
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
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
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外交】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
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
与中国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两国自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老挝。
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老挝和中国都属于经济发展中国家,双方历来都十分重视中老贸易问题,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老挝成为了中国开拓东南亚市场的一个关键点。
对中老两国来说,在已有经贸发展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历史机遇,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对维护亚洲地区和平稳定与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中国与老挝的贸易发展问题,本文特别关注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中老贸易。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老贸易的发展情况,以中老贸易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政策和政治环境优势为依托,以中老贸易存在的问题为背景,如:基础设施落后、贸易逆差问题、差异性问题、高端贸易难以开展等等。
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利用有利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加强各方的合作等。
标签:老挝;中国;双边贸易;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目前中国与老挝经贸来往越来越频繁,两国人民关系也同时越来越密切,中国政府也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虽然老挝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老挝还属于非发达国家,不仅缺少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在政府方面又缺少足够的资金来开发这些丰富的资源,所以老挝政府为了开发市场和改善国内的经济现状,在对外开放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欢迎世界各国来老挝开发投资特此希望中国企业到老挝能顺利开办企业也衷心的祝愿中老关系越来越亲切,中老两国经济蓬勃发展。
在1986年,老挝政府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解决贫穷落后的经济问题。
老挝的“改革开放”使老挝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使老挝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老挝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区域合作,使老挝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老挝在1997年正式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充分抓住各个机会参加东盟组织合作,积极利用和东盟各个成员国开展贸易合作协议谈判,特别是大力推动区域合作的深化。
进入2000年之后,老挝政府不断推动经济改革,大力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到农业、旅游业、工业、能源、服务业、采矿业。
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_保建云

2007年第3期No .3,2007学 术 探 索Academic Exploration 2007年6月Jun .,2007 收稿日期:2007-04-20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The Asia Res earch Center in Renmin Univers ity of China )资助项目“中国与亚洲转型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项目批准文号:亚研字(2005002))和中国人民大学“985”自由探索项目“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与开放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与选择研究”(项目编号:0145823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也是作者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经济学系做Eras mus Mundus 访问学者(2006-2007)期间的研究成果,感谢合作教授Wim M eeus en 博士和项目主任M ieke Vermeire 女士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感谢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提供的研究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保建云(1970— ),男,云南陆良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经济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转型与区域发展、西方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① 目前,共产党继续执政并继续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五国。
② 于淼淼据2005年12月5日《万象时报》编译,《老挝最新国情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老挝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http : l a .mofcom .gov .cn aarticl e ddgk z w j ingji 200601 20060101351716.html ,2006年9月11日访问)。
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建云(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本文在分析老挝实施革新开放政策前后进出口贸易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中国与老挝双边贸易关系发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和老挝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模式探究

中国和老挝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模式探究摘要】基于“一带一路”的背景之下,加强我国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就中国和老挝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模式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国;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主要就是指在中国境内注册,并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
我国和老挝于2009年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中老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经贸合作成绩显著。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老挝的第一大投资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一、基于双边政府合作与保障机制老挝早在第25届东南亚运动会举办之前,为了建设国家体育场馆,便和我国开发银行签订了《老挝首都万象2009年东南亚运动会场及其综合开发融资框架协议》。
在此协议中,云南建工负责帮助老挝建设体育场馆,而相应的也获得10km2的土地70年使用权,以此来抵销场馆建设费用[1]。
2010年,老挝万象市政府与云南建工共同开发建设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项目,且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中国政府层面,每年给予其2-33亿元人民币的财政补贴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中长期贷款;而老挝政府层面,则是增加149 hm2土地用于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项目发展,并且还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二、坚持国情与发展需要的理念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于国情和发展需求的综合开发理念。
一方面,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将园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一城四区”,且分三期进行滚动开发,其中一期主要是发展工业产业,二期主要是发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三期主要是发展服务业和地产业,最终形成集加工制造、物流、商贸以及综合配套设施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与生活兼备的国际化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这样一种“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的发展定位,不仅全面符合了老挝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国情,还全面发挥了我国的实力。
老挝调研报告

老挝调研报告老挝调研报告一、引言老挝,正式名称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东南亚的内陆国家,被称为“百万象之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老挝在国际间的地位逐渐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老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中老两国的合作提供参考。
二、经济发展情况1. 经济增长:老挝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平均达到7%以上。
主要拉动经济增长的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出口,特别是电力和石油天然气。
2. 对外贸易:老挝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和农产品上。
中国是老挝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其次是泰国、越南和波兰等国家。
老挝的主要出口产品有电力、石油、矿石、纺织品等。
3. 劳动力市场:老挝劳动力市场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水平不高。
大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和服务行业,缺乏高技能人才。
4. 基础设施建设: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特别是交通运输状况较差,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交流情况1. 历史文化:老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佛教是老挝的国教,寺庙和佛塔遍布全国。
独特的寺庙建筑和佛教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教育与文化交流:老挝的教育体制仍相对不完善,教育资源有限。
在文化交流方面,老挝与中国的合作日益密切,两国间的交流项目越来越多。
3. 文化产业:老挝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逐渐显示出潜力。
传统手工艺品、丝绸和音乐等文化产品受到游客的欢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加。
四、社会发展情况1. 教育状况:老挝的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基础教育普及率不高。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正规教育。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争取改善教育条件。
2. 医疗保健:老挝的医疗保健体系相对薄弱,资源不足。
医疗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
政府致力于改善医疗保健条件。
3. 贫穷问题: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贫穷问题严重。
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依赖农业为生。
发展和深化中老经贸关系的意义及对策

发展和深化中老经贸关系的意义及对策摘要:中国和老挝的周边环境均在发生新的变化,发展和深化中老经贸关系的对中老双边的政治、经济、外交皆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老双边要进一步认识新时期深化中老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保持融洽的政治氛围,继续发展和深化中老经贸关系,利于双方的根本利益,利于和谐世界的建设。
关键词:深化;中老经贸关系;周边安全;和谐世界中国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周边环境。
当前,美国“重返东南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东盟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悬而未决的“南海争端”,伊朗、朝鲜的核问题,印缅合作的不断升温……中国的周边环境正在呈现出新的特征。
在这种格局下,中国一方面要坚决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另一方面要通过灵活、务实、针对性强、与时俱进的多种策略确保在与传统友好邻邦继续加强团结、深化发展的同时要与其他“潜力股”国家开辟出新的和谐共存、互利共赢的战略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老双边关系主要围绕着政治关系展开,双边的经贸关系远没有像中美经贸关系、中日经贸关系那样量大质优。
20世纪90年代起中老的经济关系才从原来单一的援助和贸易转向多元化的援助、贷款、投资和工程项目承建等。
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情况下,中老双方的经贸关系有必要在现在的水准上再上一个层次,为巩固传统的中老友谊、促成中老双边更加全面、共同发展的新型战略关系夯实基础。
一、当前中老经贸关系概况中老经贸合作是中老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和中老两国关系的不断提升,两国经贸合作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
至1995年底,中国在老挝的投资总额为6000万美元。
2000年双边贸易总额达4084万美元。
2009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达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12亿美元。
同时,中国各类型企业纷纷到老挝寻找商机。
据统计,至2010年已办理企业注册并登记备案的中资公司达200家,其中矿产企业60家、水电企业10家、工程承包企业10家、橡胶和林木企业60家及其他企业约60余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状况
•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 电力(亿度) 31.79 33.47 34.91 36.06 34.74 • 胶合板(万张) 155 130 132 76.5 95.2 • 盐(万吨) 2.2 2.5 1.9 2.0 2.49 • 卷烟(百万盒) 68 84 104 116 124 • 啤酒(万升) 7020 8270 9270 10588 12088 • 布匹(万米) 120 135 145 163 178 • 水泥(万吨) 28 28.2 40 50.8 52.7
经济状况
• 经 济 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 1988年起推行革新开放,对内实行农林业、 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优先发展农林业; 对外实行开放经济,颁布外资法,扩大对 外经济关系,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先进 技术和管理方式。 • 1991年至1996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 • 1997年后,老挝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 冲击,老挝政府采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 金融秩序、扩大农业生产等措施,基本保 持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
经济状况
• 2001年至2007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6.8%。 2008年经济增长7.9%。 • 国民生产总值(2008年):约53亿美元, 同比增长7.9%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8年):835美元。
• 货币名称:基普(KIP)。 • 汇率(2008年):1美元约合8400基普。
资源状况
【资源】 • 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等矿藏。 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金、铜、锡、钾、煤等。 • 水力资源丰富。
服务业状况
• 【服务业】 老挝服务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 执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老挝服务业取得很大 发展。近年服务业产值及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如下(单位:亿基普): • 2003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 产值 3379 3625 3869 4154 53450 • 占GDP比例 25% 25.5% 25.2% 25.4% 31%
交通运输状况
【交通运输】 • 无出海口,由万象通往老泰边境的国内首条3.5公里长 铁路已投入使用。运输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湄 公河可以分段通航载重20吨~200吨船只。2007年交通 运输情况如下: • 公路:总长36831公里,客运量3831万人次,货运量 332.2万吨。 • 水运:内河航道总长4600公里,客运量195万人次,货 运量76.7万吨。 • 空运:客运量701万人次,货运量4万吨。 • 老挝国际航班主要有:万象往返昆明、曼谷、清迈、 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暹粒。琅勃拉邦往返曼谷、 清迈、乌隆、暹粒、河内。巴色市往返曼谷、暹粒。 万象瓦岱机场、琅勃拉邦机场和巴色机场为国际机场。
• 其他中方访老团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 市委书记张高丽(11月)、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 (12月)等。
中老关系状况
• 3月,老挝国会主席通邢· 塔玛冯访华; • 8月,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 里· 赛雅颂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9月,常务副总理宋沙瓦· 凌沙瓦出席北京残奥 会闭幕式; • 10月,老挝总理波松· 布帕万出席第七届亚欧首 脑会议和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国家副 主席本扬· 沃拉吉出席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关系
小组成员:
一、老挝简况
•【简况】 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 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 西南毗连泰国。湄公河流经西部1900公里。属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年平均气温约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 毫米。
中老关系状况
•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老双边贸 易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57.5%,其中 中国出口2.7亿美元,进口1.5亿美元。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老关系状况
• 【同中国的关系】
1961年4月25日中老建交。
• 2008年,中老关系继续深入发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 不断扩大。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在老挝举行的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 并对老挝进行工作访问。
• 12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老挝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访老。
• 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1 %,产柚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材。
工业状况
【工业】 • 2007年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2亿美元。主要工业 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 炼铁、水泥、服装、 食品、啤酒、制药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 木加工等作坊。 • 从业人口约10万人,约占总劳动力的4.2%。近 几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如下:
对外贸易状况
【对外贸易】 • 老挝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与19个国家签 署了贸易协定,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 兰、瑞士、加拿大等35个国家(地区)向老挝提供贸 易优惠关税待遇。主要外贸对象为泰国、越南等东盟 国家、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和加拿大。 • 近几年贸易进出口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 •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 年 • 出口额 3.51 3.74 4.55 8.78 9.25 • 进口额 5.56 5.61 6.86 9.31 9.16 • 差额 -2.05 -1.87 -2.31 0.5 +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