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细胞表达登革病毒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蚊子成虫的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

蚊子成虫的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蚊子是人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们传播着各种疾病,如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
虽然我们一直在使用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控制蚊子的数量,但蚊子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有其自身的天然免疫机制来抵御病毒感染。
本文将介绍蚊子成虫的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进展。
基础免疫反应蚊子成虫的基础免疫反应是其最初的防御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体液免疫中,诸如抗菌肽、蛋白酶及其他免疫蛋白等分泌物会直接攻击病原体,以抑制病原体对它们的感染。
在细胞免疫中,一些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如血球、髓样细胞和造血细胞等会发挥作用,它们会通过吞噬病原体、分泌胞外陷阱和产生小分子物质来直接或间接地抑制感染。
信号转导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信号转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是调节蚊子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许多重要分子,也是治疗病毒和其他疾病的潜在目标。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信号通路中的分子,如NF-κB、JAK-STAT和IRF3/7等,已经对蚊子成虫的抗病毒免疫做出了贡献。
RNA 干涉RNA干涉是RNA诱导的持续抑制的过程,它为蚊子成虫抵御病毒感染提供了另一种机制。
这个过程中,RNA干扰靶向来自少数阴性链RNA病毒的RNA。
通俗地说,RNA干扰就像一种抗病毒的倒转录,因为它是通过这个过程来识别和消除RNA病毒的。
幸运的是,蚊子成虫并不会受到RNA干涉的负面影响,因为它们的RNA并不会被RNA干涉机制所攻击。
这使得RNA干涉成为可能的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
基因调控蚊子成虫有许多基因与其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相关联。
其中一些基因编码抗菌肽、免疫蛋白和其他辅助蛋白,它们通过启动或转录RNA干涉、基础免疫反应和信号转导等过程来执行其逐渐线性的生命活动。
结论随着对蚊子成虫天然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不断寻找新方法来更好地控制蚊子的数量和减少蚊子传播的疾病。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研究了解障碍物的神奇生命永恒的机制,以便更好地驾驭这些具体的生物,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登革病毒E蛋白入胞机制研究现状

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登革病毒; E 蛋白; 入胞机制
中 图 分 类 号 :R373.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登 革 病 毒 (dengue virus,DENV) 是 黄 病 毒 属 的 主 要 成 员,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引起的登革出 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 登革病毒 为 有 包 膜 的 单 股 正 链 RNA 病 毒 , 基 因 组 长 约 11 kb, 病 毒 RNA 的 5′端 和 3′端 各 有 一 段 非 编 码 区 , 约 含 几 百 个 核 苷 酸,其余是单一的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至少 3 种结构蛋白 和 7 种非结构蛋白:C 蛋白 (核衣壳蛋白)、M 蛋白 (膜蛋 白 )、E 蛋 白 ( 包 膜 蛋 白 )、 非 结 构 蛋 白 NS1-2A-2B-3-4A- 4B-5[1]。 登 革 病 毒 根 据 E 蛋 白 的 抗 原 性 不 同 ,分 为 4 个 不 同的血清型,即登革病毒 1、2、3 和 4 型。 4 种登革病毒血 清型在我国均已发现。 感染一种血清型后能获得针对该血 清型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对其它血清型无效,患者仍 可感染第 2 种血清型(第 2 次登革热),并且登革热各型病 毒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现象,接种某一型登革热疫苗可能加 大 其 他 型 感 染 时 出 现 登 革 出 血 热 的 几 率 [2]。
2 登革病毒 E 蛋白入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Modis 等 [4,5]通 过 对 登 革 病 毒 2 型 E 蛋 白 晶 体 结 构 的 研究认为,E 蛋白的三维结构为 E 蛋白以延伸的二聚体形 式平铺在病毒表面,折叠成 3 个不同的区域。 Ⅰ区是一个 β 桶状中心结构,由氨基端及羧基端序列产生;Ⅱ区形成 一个延伸的指状结构,可能与 E 蛋白二聚体的形成及膜融 合 过 程 相 关 ,其 300~401 氨 基 酸 残 基 是 最 可 能 具 有 免 疫 优 势 保 护 表 位 的 区 域 ;Ⅲ 区 为 I毒与宿主受体的融合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图 1)。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_刘高强

收稿日期: 2004-02- 23 修回日期: 2004- 04- 2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627) * * 电子信箱: gqliugq@ sohu. com
第7 期
刘高强 等: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1
表 1 一些代表性的杆状病毒基因及其功能
基因
polh p10 gp64 p619 gp41 vp39 hel dnapol lef- 1 lef- 2 lef- 3 ie- 1 ie- 2 p35 pe38
表达产物和功能
多角体蛋白; 构成蛋白质晶体起保护作用 10 k 蛋白; 与多角体膜形成、病毒多角体聚集、细胞核解体有关 BV 包膜结构蛋白; 与病毒入侵细胞有关 核心蛋白, 使病毒基因组 DNA 浓缩 PDV 结构糖蛋白 壳体主要结构蛋白 解螺旋酶, 病毒 DNA 复制和晚期表达因子, 也与 AcMNPV 的宿主域扩大有一定关系 DNA 聚合酶; 病毒 DNA 复制必需 31k; DNA 复制和晚期表达因子 24k; DNA 复制和晚期表达因子 DNA 复制和晚期表达因子 67k 蛋白; 早期转录、病毒 DNA 复制和晚期表达因子, 刺激增强子活性 47k 蛋白; 早期转录、病毒 DNA 复制和晚期表达因子, 刺激增强子活性, 也与杆状病毒宿主范围有关。 35k 蛋白; 抗细胞凋亡, DNA 复制和早、晚期表达因子 38k; 参与病毒 DNA 复制的调节, 能激活解旋酶基因的表达, 也与杆状病毒宿主范围有关。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具有安全性高, 对外源 基因克隆容量大, 重组病毒易于筛选, 具有完备的 翻译后加工修饰系统和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 等特点[1 ] , 现已成为基因工程四大表达系统( 即杆 状病毒、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之一。近 年来, 昆 虫杆状病毒表 达系统的 发展很 快, 本文综述了它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蚊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蚊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代玉华;赵忠懿;程鹏;刘丽娟;公茂庆
【期刊名称】《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蚊虫是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日本脑炎等疾病的重要媒介,嗅觉
系统影响着蚊虫的栖息地选择、繁殖、觅食、吸血、趋避及信息传递等行为。
嗅觉受体是嗅觉系统的关键成分之一,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较多。
本文简介了蚊虫嗅觉受体蛋白的特征、表达与功能,此外,综述了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的Or83 b受体蛋白以及蚊虫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6页(P59-64)
【作者】代玉华;赵忠懿;程鹏;刘丽娟;公茂庆
【作者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宁272033;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450003;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45000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宁27203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宁27203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寄生
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宁2720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蚊虫细胞表达登革病毒受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J], 郑学礼;潘京;付宇姣
2.蚜虫嗅觉与嗅觉受体研究进展 [J], 马晓红
3.异位嗅觉受体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J], 闽敏; 张汝芝
4.昆虫嗅觉离子型受体的研究进展 [J], 杨小祯;倪雪琦;黄婉婷;陈静茹
5.异位嗅觉痕量胺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J], 王亚楠;黄昆仑;仝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法[发明专利]
![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314c50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d.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59260.7(22)申请日 2019.12.25(71)申请人 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1区20号楼(72)发明人 袁野 岳建新 王飞 孙灵睿 周蕾蕾 陈秋阁 向王震 张秀美 李浩鹏 李浩哲 朱昊敏 魏杰 安铁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 黄爽(51)Int.Cl.C12N 15/866(2006.01)(54)发明名称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法。
利用本方法可进行悬浮细胞摇瓶培养及发酵罐生产。
对基于Sf9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的重组蛋白表达效果进行检测,目的蛋白可达到分泌型表达,无需细胞冻融及其复杂的纯化工艺。
本工艺简单,易放大,无需换液,仅使用一种培养基便能够达到细胞生长繁殖及蛋白表达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序列表1页 附图2页CN 111019973 A 2020.04.17C N 111019973A1.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Bac -to -Bac系统,构建包含编码重组蛋白DNA片段的重组穿梭质粒Bacmid,然后将重组穿梭质粒Bacmid与转染试剂混匀后转染悬浮培养的昆虫细胞,当细胞活率降至60-80%时收获培养上清,即为P0代重组杆状病毒;(2)用P0代重组杆状病毒接种摇瓶中悬浮培养的昆虫细胞,在转数130-150rpm,温度27±0.5℃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当≥90%的细胞发生明显病变并失去活力时,收获培养上清;接种时,细胞密度为2×106-4×106个/mL,装液量为摇瓶体积的1/4~1/3。
登革病毒E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登革病毒E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仲华;曹虹;赵卫【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07(023)011【摘要】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急性蚊媒传染病-登革热的病原体,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
按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分为DEN—1、DEN-2、DEN-3和DEN-4四种血清型。
各血清型均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致死率很高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以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目前登革的预防主要依赖于切断蚊媒传播,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其预防。
【总页数】3页(P1147-1149)【作者】仲华;曹虹;赵卫【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3【相关文献】1.肌动蛋白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J], 刘妍; 潘丽; 秦贵信2.硒蛋白结构与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J], 张祺悦;张健;李赫;杨赏赐;于添;刘新旗3.高粱醇溶蛋白结构与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 [J], 蔡晓;李忍;姜鹏;阮长青;张东杰;王长远;李志江4.多酚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李亚丽;许玉娟;徐幸莲5.食品加工对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吴素娟;刘战民;王兆明;周辉;周凯;徐宝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摘要: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具有安全性好、重组蛋白表达量高、能同时表达多个基因、重组蛋白翻译后加工完整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重组杆状病毒构建技术的不断发展,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操作在逐渐简化,重组杆状病毒获得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昆虫细胞培养技术的改进和转基因昆虫细胞系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商品化药物、治疗性抗体、生物农药研发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尽管仍存在着重组蛋白降解的问题,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杆状病毒载体的研究与改造也会更加深入,未来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关键词:杆状病毒;多角体启动子;转基因昆虫细胞系;疫苗;治疗性抗体。
前言作为当今基因工程四大表达系统之一,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Insect cell baculovirus ex. pression vector system,IC-BEVS)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具有真核表达系统所具有的传统优势,同时兼具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表达量高的特点,且能同时在一个载体上表达多种蛋白。
由于昆虫细胞易于悬浮培养,细胞培养基的改进也使得悬浮培养的细胞活率不断提高,最终得以实现昆虫细胞的大规模培养,这使得其在商业领域如生物医药、农业、疫苗研发等方面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
1 杆状病毒的分类与分子生物学杆状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分为核多角体病毒属和颗粒体病毒属,病毒粒子呈杆状,是一类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并具有囊膜的DNA病毒。
基因组DNA以超螺旋形式压缩包装在杆状衣壳内,大小在90~180 kb之间。
杆状病毒基因组可在昆虫细胞核复制和转录,DNA复制后组装在杆状病毒的核衣壳内,因其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可容纳较大片段的外源DNA插入而成为表达大片段DNA的理想载体。
其中,目前用作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杆状病毒主要为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登革2型病毒及其NGC株、M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

登革2型病毒及其NGC株、M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任玮;左丽;吕秉乐【摘要】目的:研究登革2型病毒(DENV-2)、登革2型病毒国际参考株(NGC)E基因1-476序列原核蛋白、登革2型病毒贵州蚊虫分离株(M)E基因1476序列原核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DENV-2 M株和NGC株E基因1-476序列原核表达产物及DENV-2接种于HUVEC单层细胞,用tran-swell法检测HUVEC的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DENV-2、NGC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M株E基因的原核蛋白分别在30 min、3h、12 h时对HUVEC通透性的影响最为明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有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DENV-2、DENV-2 NGC株E基因原核蛋白、M株E基因原核蛋白对HUVEC 通透性、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影响.【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9)003【总页数】5页(P302-306)【关键词】登革热病毒;E基因;内皮,血管;脐静脉;细胞膜通透性【作者】任玮;左丽;吕秉乐【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5;R392.1登革病毒(DENV)是以蚊虫为媒介的RNA病毒,E蛋白是病毒体最大的结构蛋白和主要的包膜蛋白,决定着病毒的组织嗜性,影响病毒毒力,E蛋白介导病毒颗粒对宿主细胞进行黏附与穿入[1]。
登革出血热或登革出血综合征(DHF/DSS)是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的临床类型,其主要特点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血浆渗出和出血 [2]。
大量体外实验表明,内皮细胞是DENV的靶细胞[3-4]。
DENV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改变,引起血管局部内环境紊乱,造成血管局部炎症介质的大量聚集,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DHF/DSS病情的发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 TR ACT : De n gue vi r u s i s a m os qu i t o bo r n e hu ma n pa t ho ge n whi c h c a us e s a s e r i o us pu bl i c he a l t h c onc e r n a r ou nd t he wor l d . T he b i ndi n g o f vi r u s t o ho s t c e l l i s a f i r s t a nd c r i t i c a l s t a ge i n t he i n f e c t i ous pr o c e s s an d t he me c ha ni s m a n d i d e nt i t y o f c e l l ul a r pr o t e i n s i n v ol ve d i n t hi s pr o c e s s r e mai ns l a r ge l y unk no w n. Thi s s h or t r e vi e w a i ms t o pr ov i de a n upd a t e o n o ur c ur r e nt u nd e r s t a n di ng of t he p r o t e i ns e xp r e s s e d by mos q ui t o c e l l s t ha t me di a t e DEN V bi n di ng a s a p r e r e qu i s i t e t o DEN V e n t r y a n d r e p l i c a t i on . KEY W ORDS:A e de s,e n doc yt o s i s,f l a v i vi r u s,r e c e pt o r,ve c t or c o m pe t e n c e
已超过几 十年 , 登革 病 毒 复 制周 期 许 多 更 为详 细 的 资 料仍 然未 知 。由于较少 研究 重点结 合 蚊虫 阶段及 用 于蚊 虫 阶段 的研 究工具 较 少如抗 蚊蛋 白特异 性抗 体 和昆虫 信息 资料 , 了解 哺乳 类 细 胞 内有 关 DE NV 复 制环节 比蚊细胞 相对较 多 。一个病 毒 连接至 一个 宿 主细胞 是感 染过 程 关 键 性 的第 一 阶 段 , 该 过程 所 涉 及细 胞蛋 白鉴定 与机 制大 部分仍 然未 知 。本 文就 蚊 细胞 表达 登革病 毒 受 体 蛋 白的研 究 , 进 行 综 述如
登革 病 毒 ( d e n g u e v i r u s ) 是 世 界 范 围 内 由蚊 传
s h o c k s y n d r o me, D S S ) , 它 是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一 个 公
播 至人类 的最 为重 要 性 病毒 性 疾 病 , 尽 管研 究 强 度
关键词 : 登革病毒; 伊蚊 ; 受体 ; 媒 介 易 感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R3 7 3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2 6 9 4( 2 01 3) 0 6 —0 61 4—0 6
Re s e a r c h pr x pr e s s e d d e n g u e v i r u s r e c e pt o r p r o t e i n s
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 Na t i o n a l Na t u r a 1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No . 3 0 8 7 2 1 9 8,No . 3 0 9 7 2 5 6 6 ,No . 8 1 2 7 1 8 8 0 )
61 4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Chi n e s e J o ur n a l o f Zo o no s e s
D OI : 1 0 3 9 6 9 / c j z . j i s s n . 1 0 0 2—2 6 9 4. 2 01 3. 0 6 . 01 8
ZHE NG Xu e — l i 。 P AN J i n g。 F U Yu — j i a o
( De pa r t me n t o f Pa t h o g e n i c Bi o l o gy,C o l l o ge o f Pu b l i c He a l t h a n d Tr o pi c a l Me di c i n e ,
蚊 虫 细 胞 表 达 登 革 病 毒 受体 蛋 白的研 究 进 展
郑 学礼 , 潘 京, 付 宇姣
摘 要 : 登革病毒( D E N V) 是 登 革 热 病 原体 , 它 经 一 个 感 染 蚊 于 摄 取 血 餐 期 间将 病 毒 传 播 至 人 类 。登 革 感 染 是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一个 严 重 公 共 卫 生 问题 。一 个 病 毒 连 接 至 一 个 宿 主 细 胞 是 感 染 过 程 关 键 性 第 一 阶 段 , 其 过 程 所 涉及 细 胞 蛋 白鉴 定 与机 制 大部 分 仍 然未 知 。本 文就 蚊 细 胞 表 达 登 革 病 毒 的 连 接 分 子 研 究 概 况进 行 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