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低庄镇中心医院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培训总结

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培训对象:辖区内所有公共卫生项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卫生人员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相结合

一、按照上级文件的安排,结合我辖区实际,对我辖区医务人员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主要采取集中培训。

二、培训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通过此次的培训,使我辖区卫生人员进一步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等内容。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 1、人口基本信息,重点人群动态数字(服务人口、常驻人口、纸质档案、电子档案) 2、满7岁建档体检,满65岁及时纳入老年人管理—评估、体检、辅助检查并附化验单 3、慢性病规范管理—内容要求:(1)健康档案、每年一次年检、一年4次以上随访(随访时测血压血糖)、一次血压或血糖控制不理想调整药物(增加原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2周后随访、2次控制不满意开具转诊单转诊,2周后随访。? 4、每次测量血糖值必须填写化验单并附随访表后面.? 5、现场测量血压、血糖了解控制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合格率:?健康档案合格率=抽查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填写合格的档案—项目填写完整不漏项、填写规范符合要求(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中有1项漏填或填写错误为不合格档案) 常出现的错误如下:?编号(□□□□□□-□□□-□□□)-□□□□□??居民健康档案? ?姓名:?现住址: 户籍地址: 联系电话:( 无联系电话或未及时更新) 乡镇(街道)名称: ?村(居)委会名称:?建档单位: 建档人: 责任医生:(多份档案填写一名医生) ?建档日期:年月日 终止日期:年月日 终止缘由:

规范要求:?1、每一份健康档案编码都要填写完整,不能户主填写完整而其他家庭成员只填写后5位档案号。?2、规范填写:341282+乡镇编码+行政村编码+档案号 二、健康档案填写?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2、存在问题?(1)索引与档案号的一致性 不能通过索引随时随机找出对应的档案 (2)多份档案填写一名责任医生,未体现团队服务精神(团队化、网络化责任化)。 (3)以前建立的档案多少无联系电话,之后在进行服务时也未更新联系方式。 (4)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体检表填写缺项或填写不规范(靳寨等问题) 体检时为什么测量左右侧血压: 1、正常人左右血压有5—10mmHg的差别,多是主力手较高。 2、一些疾病可导致左右血压差别,如主动脉夹层B型,左上肢血压可明显低于右上肢 3、大动脉炎,患侧血压低于健侧 4、乡镇0~6岁儿童基本信息、体检信息在保健机构,乡镇没建档. 要求:乡镇为0~6岁儿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档案只填写基本信息,满7周岁开始按照正常人群管理,每年健康体检一次。?三、发现并规范管理慢性病人: 高血压发现率:总人口的15。04%;?糖尿病发现率:总人口的6.4%;?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2.24%; 重性精神病发现率:总人口的3.5‰ 1、慢性病人规范管理:?(1)建立健康档案 (2)每年一次年检

最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全套)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逐步为服务对象制作发放居民健康卡,替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作为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身份识别和调阅更新的凭证。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按照标准规范上传区域人口健康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规范上报。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四)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和保存 1.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失访等,均需记录日期。对于迁出辖区的还要记录迁往地点的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等。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篇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 诊记录、会诊记录等。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臵等信息。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建康档案管理规的重点人群包括() A、0-6岁儿童 B、孕产妇 C、老年人 D、慢性病患者 E、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居民健康档案的容包括以下哪些容() A、个人基本信息 B、健康体检 C、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D、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健康体检包括以下项目() A、一般健康检查 B、生活方式 C、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 D、健康评价 4、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5、首诊血压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35 D、18 6、预约65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服务()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7、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服务服务对象() A、老年人 B、孕产妇 C、辖区居民 D、外来务工人员 8、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岁以上常住居民

)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 式指导。 )填写。 B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 D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参与体检的医务人员 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 等方式。 、和 等。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基层医疗卫 6、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 作为身 份识别码。 三、简答题(15分) 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哪两种形式建立? 答案: 一、 1、ABCDE 2、ABCD 3、ABCD 4、C 5、C 6、C 7、C 8、B 9、A 10、AB 二、 1、体重,身高 2、自愿,引导 3,、门诊就诊;追踪;入户访视 4、健康教育折页; A 、60 B 、65 C 、55 D 、7020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管理 9、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测量( 的平 方。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10、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容应由( A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 C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 体重指数= / 2、 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 的。 3、 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 4、 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 生机构对辖区居民从 到 的连续性服务过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流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 服务对象分类 确定建档对象 您是在本辖区常住么? 慢性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您建立过健康档案吗? 您愿意建立健康档案吗?(解释健康档案作用) 入户前责任人员检查受访者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 已经建档 您的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 更新档案内容 还不想建立 建立健康档案 是 更新档案内容 辖区重点管理人群 到机构接受服务者 否 0~6岁儿童 入户服务等 新生儿访视 预约建档即时建档 责任人员调取并携带受访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 是 复诊 首诊 尚未建档 否 同意建立 携带相关材料做好建档准备 产后访视 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建立健康档案填写个人基 本信息表 填写健康体 检表 发放健康档案信息 卡(医疗保健卡) 填写各相关 服务记录表 核查 归档 保存 电子健 康档案 数据库 (档案 袋) 核查填写内容的 完整性、准确性 老年人 0~6~儿童 一般人群 就诊者 必要时更新个 人基本信息 孕产妇 传染病患 者 慢性病患 者 填写 相关 重点 人群 管理 记录 表 询问病情,并 填写接诊记录 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维护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填写转、 会诊记录 表 ●到机构就诊者或随访者 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就诊者健康档案。 ●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 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 填写档案封 面 重 点 管 理 人 群 复 诊 或 随 访是 否 需 要 转 、 会 诊 是 否 调 取 档 案 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 传染 病报 卡流 程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是关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一、年度工作目标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100%。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全体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所有村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率大于95%,其它一般人群大于90%。 3、年内65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达100%。所有建档人群电子档案录入率100%;健康档案真实率达100%;电子化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9%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50%;健康档案及时更新维护达到80%以上。 二、主要工作内容 1、完善纸质与电子化健康档案内容: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今年重点做好个人的电话与疾病史的录入。 2、完善未建档人群补建档:通过日常门诊、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网格化入户服务等多途径,采集到没有建立档案的人员的信息,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由中心或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为他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录入电子档案系统,提高建档率。 3、完善档案使用:中心或村卫生室要在居民诊疗、医护人员网格化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其它工作人员在居民外出就诊、转诊、会诊等服务记录,通过不定期进行信息沟通,及时将资料录入系统,保持资料的连续

居民健康档案第三版培训试卷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培训试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健康体检、 ()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对于需要()、()的服务对象,由接诊 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3.用法、用量按()、填写,用法指给药途径,如: ()、()等。 4.服药依从性是指对此药的依从情况,“规律”为 (),“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5.健康评价:无异常是指()、原有疾病控 制良好无加重或进展,否则为有异常, 6.健康指导:减体重的目标是指根据居民或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需要减重的目标值。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2.高血压、糖尿病填写在“其他系统疾病”栏内()

3.信息表中联系人可以填写乡医等服务提供者电话() 4.建档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 5.建档是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 三、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是()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2.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A.月收入B.家族史C.既往史D.药物过敏史 3.体质指数测量方法是() A、身高(m)/体重的平方(kg2) B、身高(m)/体重(kg) C、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D、体重(kg)/身高(m) 4.建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不包括() A、0-6岁儿童 B、成年人 C、老年人 D、高血压患者 5.首诊测血压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 住居民。 A、30 B、50 C、35 D、18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指南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 案管理服务指南 什么是居民健康档案? 答: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库。记录着居民疾病家族史、遗传史和生活、工作环境等状况。从出生开始,记录着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其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与预防保健管理信息;妇女人生各期,特别是怀孕期的健康管理信息;老年人健康管理与各时期患病时的医疗保健信息,等等。总之,健康档案应是陪伴居民终生的全面、综合、连续性的健康资料,它详实、完整地记录居民一生各个阶段的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信息。 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什么好处? 答:对于居民个人,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居民看病时,医务人员通过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可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存在的危险因素,

所患疾病的检查、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对居民的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健康指导,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健康档案还将逐步实现计算机化管理,到那时,居民无论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到大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健康信息,减少重复检查、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医务人员通过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还可以发现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怎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在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咨询,或接受群体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医务人员还会走进社区、家庭开展建档工作。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个人基本情况。(2)健康体检记录。(3)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与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记录。(4)患病就医时的有关接诊、转诊、会诊与住院等住院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篇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5个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 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由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居民建立,并根据服务提供情况做相应记录。 2.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应当齐全完整、真实准确。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及使用健康档案时,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3.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具体内容和方法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xx年版)》有关要求。 4.健康档案统一存放于村卫生室,要做到一人一档一个编号、一户一袋、一村一柜一个档案保管室,确定专人管理。 5.档案管理质量考核,采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半年一考核,县对乡镇一年一考核,并不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档案管理人员变动或机构变更时,由乡镇卫生院监督移交给相应人员或机构。 6.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在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方面要遵守相关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一经建立,要为居民终身保存,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档案中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隐私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 第 2 页共 2 页

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 7.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调取查阅居民健康档案,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 8.做好健康档案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居民健康动态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实现对居民的健康管理。 9.健康档案要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 出现,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10.居民健康档案存放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 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慢性病管理制度 1.按规定成立慢性病科室,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慢性病年度工作计划、方案,年终写出。 2.对辖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居民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定期举办慢性 第 2 页共 2 页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模板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 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2、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 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 指定专人保管, 转诊、借用必须登记, 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 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 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 只写转诊单, 提供有关数据资料, 只有在十分必要时, 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 动态管理, 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 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 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 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 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 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 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 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 以户为单位, 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 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 档案专柜存放, 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 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 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 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 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 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 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 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 并进行分析统计, 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鼓励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管理办法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管理办法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岁以老人、

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四 、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防备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鼓励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二、公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五、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六、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一、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为了您的健康,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以在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同时为您建立健康档案,并保证您的隐私不被泄露。我们还面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为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

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 (二)健康教育服务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6.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1、预防接种管理:1.及时为辖区内所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操作手册V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操作手册V7 1:进入谷仓医疗软件系统如下图: 双击IE游览器,输入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8b18604604.html, 进入网页后,选择文件,发送,桌面快捷方式,然后桌面上面就会出现一个谷仓医疗软件快捷方式。如下图:

双击桌面的快捷方式,就可以直接进入系统。如下图: 输入自己的库号42068400007XX(XX代表自己村的编号,是由我们公司编写的,没有的人可以找任丽丽要。)密码是最后的4位数07“XX”。进入系统以后,点击健康档案管理V7系统站点1。 进入后。如下图:

输入自己的工号及密码,第一次和村卫生室一样输入Superman密码是12345 健康档案的功能分别有: 系统管理:建立工号,密码,权限,基本资料(人口总数,男人口数,女人口数等)等。健康档案管理:个人建档,家庭建档,个人体检录入,个人健康档案调阅等。 健康教育: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的健康教育,如印刷资料,教育资料等。 预防接种:小儿预防接种,防疫针,接种配置等。 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录入,疾病直报系统。 儿童健康档案:儿童健康管理,出生医学证明。 孕产妇管理:孕产妇管理录入。 老年人管理:老年人管理录入。 慢病管理: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慢病随访任务。 重性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病管理。 公卫服务报表:档案分类,重性病管理,辖区档案管理等。 其他的都是一些报表功能自己多看看就可以了。 鼠标左键双击系统管理,然后进入用户组权限,点新增,然 后再用户组下面的空白处写入自己的村卫生室名字,然后点保存。然后鼠标左键点击建立好的用户组,前面的星号也会到你点击的用户组的前面,然后点击右边的选项打钩,选项自己 的权限。然后点医护人员维护,点新增然后补全个人信息,点保存。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培训试题(一)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培训试题(一)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建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重点人群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3、体重指数= (体重)kg/ (身高)cm的平方 4、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5、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 二、选择题(单选题) 1、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 C )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2、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第( B )段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 B、4 C、5 3、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 C )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35 4、预约60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 C )。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5、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 B )次的面对面随访。 A、1岁 B、4岁 C、2岁 三、简答题 1、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哪两种形式建立? 答:(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其建立。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

广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2-1 广东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总目标 到2020年,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率达100%。分几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到2009年底,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率达30%,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率达5%;健康档案使用率达50%,合格率达80%以上; 第二阶段:到2010年底,城市居民建档率达5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30%;健康档案使用率达60%,合格率达80%以上; 第三阶段:到2011年底,城市居民建档率达7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70%,合格率达90%以上; 第四阶段:到2020年底,实现全民建档,健康档案使用率达80%以上,合格率达100%。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三、实施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 四、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 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转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 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

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 1、人口基本信息,重点人群动态数字(服务人口、常驻人口、纸质档案、电子档案) 2、满7岁建档体检,满65岁及时纳入老年人管理—评估、体检、辅助检查并附化验单 3、慢性病规范管理—内容要求:(1)健康档案、每年一次年检、一年4次以上随访(随访时测血压血糖)、一次血压或血糖控制不理想调整药物(增加原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2周后随访、2次控制不满意开具转诊单转诊,2周后随访。 4、每次测量血糖值必须填写化验单并附随访表后面。 5、现场测量血压、血糖了解控制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合格率: 健康档案合格率=抽查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填写合格的档案—项目填写完整不漏项、填写规范符合要求(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中有1项漏填或填写错误为不合格档案) 常出现的错误如下: 编号(□□□□□□-□□□-□□□)-□□□□□ 居民健康档案 姓名: 现住址: 户籍地址: 联系电话:(无联系电话或未及时更新) 乡镇(街道)名称:

村(居)委会名称: 建档单位: 建档人: 责任医生:(多份档案填写一名医生) 建档日期:年月日 终止日期:年月日 终止缘由: 规范要求: 1、每一份健康档案编码都要填写完整,不能户主填写完整而其他家庭成员只填写后5位档案号。 2、规范填写:341282+乡镇编码+行政村编码+档案号 二、健康档案填写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存在问题 (1)索引与档案号的一致性 不能通过索引随时随机找出对应的档案 (2)多份档案填写一名责任医生,未体现团队服务精神(团队化、网络化责任化)。 (3)以前建立的档案多少无联系电话,之后在进行服务时也未更新联系方式。 (4)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体检表填写缺项或填写不规范(靳寨等问题) 体检时为什么测量左右侧血压: 1、正常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 1 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三)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四)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三、服务流程

1. 进行体格检查 ·询问慢性疾病常见症状 ·健康状态自评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等 ·口腔、视力、听力和活预约:动能力的粗测判断 辖区内65 2. 辅助检查; 检测血常 岁及以上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常住居民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3. 询问生活方式和健康状 况 ·吸烟、饮酒、体育锻 炼、饮食 ·所患疾病 ·治疗情况 ·目前用药情况 既往确诊高血压纳入相应疾病 或糖尿病等疾病管理 进行有针对性 根据评估结果存在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定进行 分类处理 期复查 无异常发现 1.告知健康体检 结果 2.进行健康指导 ·生活方式 ·疫苗接种 ·骨质疏松预防 ·预防意外伤害 3.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服务时间 四、 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 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 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 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 年内辖区内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 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 六、附件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2021新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样本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840 2021新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Sample of residents' health records management plan

2021新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 划样本 一、工作目标 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2.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城乡局面提供联系、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1.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以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档案表单,发放信息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填写要求,填写居民基本信息,记录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并发放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详细说明用途与保管要求。初次建档,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表、信息卡。要求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医疗技术人员填写初建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实施健康体检并填写体检表。 5.表单记录归档。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农村可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存放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建立健康档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送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以便归档。按照自治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实施步骤和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使用与居民健康管理 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其它医疗机构在居民就诊、转诊、会诊时负责填写接诊、转诊、会诊等服务记录,通过例会等形式定期进行信息沟通,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对需要转诊、会诊的居民,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负责向社区转诊医疗卫生机构双向反馈。所有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已建档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须持健康档案信息卡。 2.及时分析居民健康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每半年整理、分析辖区内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信息,列出各类人群健康状况、主要健康问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doc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国家及省已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全市基本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年度目标 2010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达到60%(40%)和20%。2011年分别达到70%(50%)和30%。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2010年项目在全市所有县(区)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如下:(一)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2010年1月1日起,新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必须符合卫生部制

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和省卫生厅颁布的相关规定。2010年1月1日前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应在2010年年末前逐步完善,使其达到上述要求和规定。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培训 1.培训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人员。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主要教学资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卫生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病历管理规范》,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3.培训计划: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完成50%培训任务。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