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溶解度》课件

《七年级科学溶解度》课件

讲解影响溶解作用的因素,如表面积、搅拌和溶剂特性。
3
化学反应与物理混合的区别
对比化学反应和物理混合,强调溶解是物理变化。
溶解度的实验
溶解度实验的注意事项
介绍进行溶解度实验时需要注 意的事项。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详细描述进行溶解度实验的步 骤和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溶解度的 变化和原因。
溶解度的应用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 方法
解释溶液浓度的概念,介绍 计算浓度的方法。
溶解度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举例讲解溶解度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如煮咖啡和制作 果汁。
溶解度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
探讨溶解度在工业生产中的 重要性和具体应用领域,如 药品制造和化肥生产。 Nhomakorabea结语
1 总结与复习
重申溶解度的概念和关键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溶解度》 PPT课件
七年级科学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溶解度?
解释物质在溶剂中最大溶解量的概念。
溶解度的计量单位
介绍用于表示溶解度的常用单位。
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探讨温度和压强对溶解度的影响。
溶解的过程
1
溶解的定义及过程
解释溶解的定义和描述溶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
溶解作用的影响因素
2 学习策略和方法
分享一些学习科学的策略和方法。
3 对于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启示
展望溶解度知识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应用和影响。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 铵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C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 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为_1_0_0_克。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通常以质量单位(如克)表示在 一定量的溶剂(如100克水)中 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单位
01
02
03
质量百分比
以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 比表示,常用于固体溶解 度。
摩尔浓度
以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 积之比表示,常用于气体 溶解度。
其他单位
如ppm(百万分之一)、 g/L(克每升)等。
溶解度影响因素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02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力等。
溶解度与溶解速率的关系
03
溶解度大不一定溶解速率快,溶解速率与溶质颗粒大小、溶剂
温度等因素有关。
溶解度研究前沿动态
超临界流体溶解度研究
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研究不同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为化 工、医药等领域提供新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温度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溶解 度增大。但某些物质(如气体和 某些盐)的溶解度可能随温度降
低而增大。
压力
对于气体溶解度,压力增大通常会 使溶解度增大。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
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可能相差很大,这与溶质和溶剂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CHAPTER 02
固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定义
定义
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质 量。
单位
通常用g/100g溶剂表示。
固体溶解度测定方法
静态法
在一定温度下,将过量的溶质加入一 定量的溶剂中,搅拌并静置,测定上 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溶解度。
动态法
通过测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绘制溶解度曲线,利用曲线推算出 其他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24
Q P
A的 不饱和溶液,ω(C)= 20g/120g×100%
20 15
B ② 在t2℃时,将25gA放入到100g
C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物质
的 饱和 溶液,ω(A)=20g/120g×100%
0
t1 t2 t3 温度/℃
③ t3℃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g/115g×100% 在230g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 物质__3_0___g
采取措施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加入溶剂 升高温度同时加溶质
70 KNO3饱和溶液的W/%
60 M
50
40
N P
30
Q
Y 20
10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⑥沿曲线向下移动
降低温度
如上的六种操作中,能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的是第⑥种情况。
如何使溶液 从P点Q点?
D
大册P17 基础测评 1.2.3
D A C
大册P18 基础测评 4.5.6
A
C C
大册P18 拓展提升7
AB D B
C 不能
大册P18 自主梳理
大册P19 合作探究 问题1
31.6
100
131.6
饱和
C
(1)已知20℃时,S(蔗糖)=204g,将200g蔗糖放入100g水 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蔗糖的 不饱和 溶液,其ω= 66.7%。 (2)已知20℃时,S(氢氧化钙)=0.2g,将1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 饱和 溶液,其ω= 0.2%。 (3)已知20℃时,S(氢氧化钙)=0.2g,将0.15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不饱和 溶液,其ω=0.15。% (4)已知75℃时,S(氢氧化钙)=0.1g,将0.1gCa(OH)2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Ca(OH)2的 饱和 溶液,其ω=0.1%。

第七节物质在水中溶解----溶解度[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七节物质在水中溶解----溶解度[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是( B ) A、增加溶剂
B、升高温度
C、增加硝酸钾固体 D、用玻璃棒搅拌
下列四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1)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8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 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克。( X )
(2)5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30克氯化钾, 所以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克。( X )
(3) 在d℃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KNO3,所以 d℃时KNO3的溶解度为75克。( X )
(3)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 (X)
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
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X)
讨 • 根据刚才的实验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 和溶液的知识:
论 • 请同学们思考影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
表示 难溶、微溶粗 100克溶剂制成的
方法 略表示
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表示
联系
在一定温度下, 溶解性越大,溶解度也越大
4、表示方法 温度 溶解度
1、列表法
0 13.3
(硝 酸 钾) 10 20.9
20 31.6
30 45.8
40 63.9
50 85.5
60 110
70 138
80 169
90 202
氯 化钠
硝酸钾
氢氧化钙
蔗糖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0.185 0.176 0.165 0.153 0.141 0.128 0.116 0.106 0.094 0.085 0.077 179.2 190.5 203.9 219.5 238.1 260.4 287.3 320.4 362.1 415.7 487.2

课题2溶解度课件ppt.ppt

课题2溶解度课件ppt.ppt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20ml水
操作
现象
硝酸钾溶液 有固体剩余
冷却
结论
结论
加入5克硝酸 钾,搅拌
再加入5克硝 酸钾,搅拌
……
溶解 部分溶解
加热
溶解
再加入5克硝 酸钾,搅拌
溶解
冷却 有晶体析出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 能使饱和 溶液变成 不饱和溶 液。降低 温度能使 不饱和溶 液变成饱 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饱和 1.增加溶剂 2.升高温度 不饱和
溶液
3.蒸发溶剂 2.降低温度
溶液
1.增加溶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把烧杯中80℃时硝酸钾饱和盛液冷却至室温,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B A.烧杯中溶剂的质量不变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 C.烧杯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变D. 烧坏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
体; 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
中的溶液倒出一些; 依然是不饱和溶液.
4.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 溶液的相互转化: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化学《溶解度》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化学《溶解度》课件

( A)
A.易溶 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溶 200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
度 190
g 180
(1)列表法:
170
.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60
150

140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30

120 溶
解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10
(填大于、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5、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铵、硼酸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氯__化__铵__、__氯__化__钾__、__氯__化__钠__、__硼__酸__。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从 溶 固体溶解度曲线
2.比较硝酸钠与硝酸钾的溶 解度大小
90

80

在680C时,NaNO3与KNO3
70
氯化铵
的溶解度相等
60
50 40 30
氯化钾 氯化钠
温度大于680C时, KNO3 的溶解度大于NaNO3
20
硼酸
温 度 小 于 6 8 0 C 时 , NaNO3
10
的溶解度大于KNO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温度/℃
110
讨论:
100

90


80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练习
4.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 一瓶常温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要使它变成 不饱和溶液而又保持其溶剂的质量不变,可 采用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 。
5.室温时,在各盛有10ml水的两个小烧杯中, 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 加入边搅拌,到烧杯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 溶 解 为 止 。 这 个 实 验 说 明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到一定量的溶剂中 。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 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 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溶液中没有溶质剩余,是不是一定为不
饱和溶液呢?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增加溶质、改变(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思考:
• 如果将大量的糖放入一杯水中,会产生 什么现象? •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 中呢?它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实验探究
待溶解后
再加5克氯化钠
5ml水
5克氯化钠
20ml水
氯化钠溶液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克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克氯化钠, 再加入5ml水,搅拌 搅拌
氯化钠晶体溶解 氯化钠晶体中, 部分不再溶解 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 续溶解最后消失
溶解度
D
B.Y的溶解度比X大。
C.随温度升高,X和Y的溶解度增大的数值一样。
温度
D.在X和Y溶解度曲线中,只有一个温度,X饱和溶液的质量 分数与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随堂练习
3、右图分别表示A、B、C三种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t20C时, 其溶解度由大小的顺序是: B
A.A、B、C
B. B、 A 、 C
随堂练习
1 . 1000C 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 300C ,滤去晶体后, 饱和 溶液(饱和、不饱和)。 所得溶液是________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铵 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 C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3.200C时,要使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可采取下列措施中的: B A.温度升高至600C C.加入水 B.加入硝酸钾 D.加入200C硝酸钾饱和溶液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A
B C
溶解度
C . B、 C 、 A
D .C 、A、B
t1 t2 t3 温度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1
微溶
<1ຫໍສະໝຸດ 难溶<0.01溶解度 >10 0 (20 c/g)
2.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溶 解 度
温度
通过绘制、观察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你得到什么信息?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增加溶剂、改变(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3、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稀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4、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热溶液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小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它是 受到温度、物质本身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等条件的影响。
讨论: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 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质量 饱和溶液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随堂练习
1、加热盛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会看 到 有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 。 2、根据右图的X和Y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A.X的溶解度比Y大。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37.5 37
溶解度/g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A
B
C
D
讨论: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
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何硝酸钾的质 量是否相同?
总结:在同一条件下,(相同温度,一定
量的水),它们在水中溶解的最多量接近 相同,但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水中溶解的 硝酸钾的质量比氯化钠的质量要大得多。
二、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
在 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g溶剂 里达到饱和 状 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克数。 条件: 一定温度 标准: 100g溶剂(一般指水) 状态: 饱和 溶质单位: 克
第九单元 溶液
1、了解饱和的含义; 2、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 4、初步学会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 取相关的信息,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 中的有关现象; 6、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
硝酸钠溶于水
5克硝酸钠
5克硝酸钠
5克硝酸钠
20ml水
硝酸钠溶液
有固体剩余
冷却
操作
加入5克硝酸 钠,搅拌 再加入5克硝 酸钠,搅拌 ……
现象
结论
加热
再加入5克硝 酸钠,搅拌 冷却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在 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随堂练习 6、 A 、 B、 C 、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 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 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 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
A B (1)_____________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2)_____________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D (3)_____________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