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o-3 AM_钙离子荧光探针_
钙离子荧光探针

钙离子荧光探针
钙离子荧光探针(CalciumIonFluorescentProbe)是一种特殊的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钙离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激活细胞内酶、转录因子和神经元信号传导。
因此,准确地检测和监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将有助于深入研究细胞环境中的生物学过程。
钙离子荧光探针的原理是:钙离子的参与荧光探针的改变使其荧光发生变化,以反映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这种类型的荧光探针有多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以蛋白质或小分子化合物为基础,其中荧光活性位点上结合有一种特定的钙离子侦测分子。
在细胞内,当钙离子浓度增加时,这种侦测分子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引起荧光发生变化,可用来监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钙离子荧光探针的优势有两个方面:其一,它非常灵敏,能够有效检测钙离子的浓度,从而预测和研究细胞内环境的变化;其二,它具有极高的特异性,能够单独检测钙离子中的杂质,而不受其他可能存在的离子的干扰。
结果,它能够准确反映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为研究细胞生物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由于钙离子荧光探针的优势,它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
例如,它可用于检测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以及在疾病发生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可用于监测神经元细胞中钙离子的活动性,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增殖调控中钙离子的作用机制。
总而言之,钙离子荧光探针是一种新颖、灵敏、特异性较高的荧光探针,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精准监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为深入探索细胞环境中的生物学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钙荧光指示剂

分子式: C51H50Cl2N2O23分子量: 1129.85外观: 红色粉末别名: Fluo 3-AM纯度: 85%以上(HPLC)储存条件: -20℃运输条件: 室温Fluo 3-AM是一种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
Fluo 3若以游离配体形式存在时几乎是非荧光性的,但是当它与钙离子Ca2+结合后荧光会增加60至80倍,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钙离子荧光探针。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具有氩激光器,所以Fluo 3可被广泛使用于这种显微镜上。
这种荧光信号发出来的长波也便于减小对样品细胞的光损伤。
Fluo 3也可用来检测紫外光照射下可裂解的螯合钙或其它形式的钙。
Fluo 3-AM是Fluo 3的一种乙酰甲酯衍生物,通过培养,能够轻易进入细胞中。
Fluo 3-AM (钙离子荧光探针) 需用无水DMSO (anhydrous DMSO)配制。
Fluo 3-AM是一种可以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
Fluo 3-AM进入细胞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剪切形成Fluo 3,从而被滞留在细胞内。
Fluo 3可以和钙离子结合,结合钙离子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为506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6nm。
50 μg Fluo 3-AM的配制操作说明(for Human T cells)*试剂:2 mM的Fluo 3-AM/DMSOPluronic F127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HBSS)HEPES buffer saline (10 mM HEPES, 1 mM Na2HPO4, 137 mM NaCl, 5 mM KCl, 1 mM CaCl2, 0.5 mM MgCl2, 5 mM glucose, 0.1% BSA, pH 7.4)操作:1. 配制2mM的Fluo 3-AM/DMSO溶液即:将1mg Fluo 3-AM溶于442ulDMSO中(推荐现配现用)。
2. Pluronic F127先用DMSO配制成20%(W/V)的溶液,室温保存。
钙离子荧光探针步骤

钙离子荧光探针步骤
1. 准备材料
- 钙离子荧光探针试剂盒
- 培养皿或载玻片
- 细胞或组织样本
- 细胞培养基或生理盐水
- 荧光显微镜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2.细胞或组织样本准备
- 将细胞或组织样本转移到培养皿或载玻片中
- 用适当的培养基或生理盐水覆盖样本
3.加入钙离子荧光探针
- 根据试剂盒说明,配制钙离子荧光探针工作液
- 将工作液小心加入到样本中,避免干扰细胞或组织
- 在适当温度和时间下孵育,让探针与细胞内钙离子结合
4.清洗
- 用新鲜培养基或生理盐水轻轻冲洗样本,去除未结合的探针
5.观察和成像
- 将样本置于荧光显微镜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
- 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观察钙离子荧光信号
- 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成像和记录
6.数据分析
- 使用专业软件分析荧光强度和分布
- 根据荧光信号强弱评估细胞或组织中钙离子的水平和动态变化
7.实验结束
-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后续处理或保存样本
- 妥善处理废弃物品和溶液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 谨慎操作,避免污染和失活探针
- 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获得可靠数据。
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应用详解

一、Fluo-3AM的理化性质颜色及形状:橘红色液体纯度:,大于95%(高效液相)溶解性:溶于DMSO吸收波长/发射波长:506nm /526nm(低/高钙)消散系数:86000/Mcm(506nm)保存与使用:粉状的FLUO-3AM应保存于-20度以上。
建议使用DMSO作为溶媒。
在溶解前,FLUO-3AM和DMSO均须放置至室温。
溶解过程可能会比较慢。
用无水的DMSO溶解的FLUO-3AM长期保存,应严格密封,并保存于-20度。
使用前,将保存液放置至室温后再打开。
可避免AM探针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水解。
二、Fluo-3AM的工作原理FLUO-3广泛用于长波长的荧光钙指示剂。
其在506NM处被吸收,可以被氩离子激光的488nm激发光激发,便于检测。
FLUO-3在没有同钙结合的情况下,无荧光产生。
但是,在与钙结合后,荧光(526nm)增强至少40倍。
Fluo-3 AM是一种可以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
Fluo-3 AM的荧光非常弱,其荧光不会随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强。
Fluo-3 AM进入细胞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剪切形成Fluo-3,从而被滞留在细胞内。
Fluo-3可以和钙离子结合,结合钙离子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为506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6nm。
实际检测时推荐使用的激发波长为488nm左右,发射波长为525-530nm。
三、Fluo-3AM的应用1、过程概述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时,Fluo-3 AM的常用浓度为0.5-5μM。
通常用含有0.5-5μM的Fluo-3 AM的适当溶液和细胞一起在20-37℃孵育15-60分钟进行荧光探针装载,随后适当洗涤,洗涤后可以考虑适当再孵育20-30分钟以确保Fluo-3 AM在细胞内完全转变成Fluo-3。
然后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检测。
2、Fluo-3AM使用液的配置100ug的Fluo-3AM,分子量是1219.9。
按实际需要的摩尔浓度折算,无水DMSO溶解。
细胞内ca离子的检测方法

细胞内钙离子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探针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电极法等。
下面我将结合以上方法给出详细的说明:
1. 荧光探针法: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细胞内离子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钙离子检测。
钙离子荧光探针如BCECF、Fluo-3、Fura-2等可以嵌入细胞,特异性地与细胞内的钙离子结合,从而改变其荧光特性。
例如,当钙离子结合到Fluo-3等染料上时,染料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会发生变化,使其在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时可以被仪器检测到。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时可能伴随其他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结果复杂。
2.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放射性标记的物质,如Ca45,将其引入细胞内,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复杂,且有一定的放射性污染风险,因此较少使用。
3. 电极法:这是一种通过在细胞内放置一个微电极,该电极可以测量钙离子的电化学变化。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体外实验,如组织块或单个细胞的钙离子测定。
在实际操作中,荧光探针法更为常用,因为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然而,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需要在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以上就是细胞内钙离子检测的一些常见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激光共聚焦

一、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的测定按经典方法,以钙离子敏感的荧光探针Fura-2/AM或Fluo-3/AM来检测细胞内[Ca2+]i。
Fura-2的结构类似于四羧酸的Ca2+螯合剂EGTA,能以1:1的比例特异性地与Ca2+结合,与EGTA不同的是Fura-2可发出荧光,并且结合Ca2+后荧光特性有改变,Fura-2及其与Ca2+结合后的复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分别为380 nm和340 nm,这种变化可指示Ca2+的存在及其浓度。
Fura-2为一极性很大的酸性化合物,不能进入细胞内,但在其负性基团部位结合上乙酰氧甲酯基后则成为Fura-2/AM。
后者脂溶性很强,又消除了负电荷,容易通过细胞膜,随后被细胞内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掉分子中的酯基后又变为Fura-2,与胞浆中的游离Ca2+结合后即可被特定波长的紫外光(340 nm)激发产生荧光。
并且,Fura-2与Ca2+解离容易,随着游离Ca2+的增加或减少,其荧光强度便随之变化。
因此,Fura-2的荧光强度与[Ca2+]i呈比例关系,据此可以测定[Ca2+]i及其变化(Malgaroli, A., et al., 1987)。
Fluo-3/AM是继Fura-2/AM等之后研制的新一代Ca2+ 荧光指示剂,与Fura-2/AM类似,Fluo-3/AM进入细胞后,酯基被水解掉,Fluo-3与细胞内游离Ca2+ 结合,因而其荧光强度可以反映细胞内游离Ca2+ 的浓度。
但优于Fura-2/AM的是,Fluo-3与Ca2+ 结合时的荧光强度较未结合Ca2+ 的游离形式高40 ~ 100倍,避免了自发荧光的干扰,因而直接在单波长激发光下检测其荧光强度即可反映[Ca2+]i的变化。
此外,Fluo-3与Ca2+ 亲和力低,易解离,适合测定细胞内Ca2+ 的快速、微量变化。
Fluo-3 在可见光光谱激发,激发波长为488 nm,可避免紫外光对细胞的损伤(Greimers, R., et al., 1996)。
荧光分光光度f7000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f7000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内离子浓度测定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本文中,将介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原理荧光分光光度法利用荧光探针与目标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测定细胞内离子浓度。
荧光探针是一种能够与特定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当与离子结合时,荧光探针的荧光性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测量到荧光信号的强弱。
对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通常会使用钙选择性荧光探针Fura-2或Fluo-3。
这两种荧光探针在与钙离子结合后,荧光发射峰会发生位移。
其中,Fura-2在结合钙离子后的荧光发射峰位移从380 nm至500 nm,而Fluo-3在结合钙离子后的荧光发射峰位移从510 nm至540 nm。
二、步骤1. 细胞处理:将待测细胞种植在培养皿中,使其附着于培养皿底部。
然后,用含有钙选择性荧光探针的培养基处理细胞,使荧光探针能够进入细胞内。
2. 荧光探针染色:将细胞孵育在荧光探针染色溶液中一段时间,确保荧光探针能够与细胞内的钙离子结合。
3. 荧光信号测定:使用荧光分光光度仪进行荧光信号测定。
将含有染色细胞的培养皿放置在荧光分光光度仪样品舱中,选择相应的激发波长和检测波长,然后开始记录荧光信号。
4. 数据分析:使用荧光分光光度仪软件对测得的荧光信号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计算出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三、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在许多生物学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生物医学研究:钙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参与调节许多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
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以揭示这些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
例如,在研究神经元突触传递过程中,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可以了解神经元活动的程度和时间。
2. 药物筛选: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在药物筛选过程中用于测定药物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钙离子荧光探针原理

钙离子荧光探针原理钙离子荧光探针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探针,用于观察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及其参与的生理过程。
钙离子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其浓度变化对细胞生命活动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研究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和调控机制对于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钙离子荧光探针的原理是利用一些特定的化合物,如螯合剂和荧光分子,通过与细胞内的钙离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发生荧光变化。
当钙离子浓度变化时,探针的荧光信号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检测。
最常用的钙离子荧光探针是Fura-2和Fluo-3。
Fura-2是一种螯合荧光探针,它的结构中含有两个螯合基:一个对钙离子具有高亲和力,另一个对镁离子具有较低的亲和力。
Fura-2与细胞内的钙离子结合后,发生吸收和荧光变化,荧光的激发波长为340 nm,发射波长为510 nm。
当钙离子浓度升高时,其螯合基的受体位发生形变,荧光强度会发生变化。
Fluo-3是一种单倍体异硫氰酸荧光探针,它通过选择性结合细胞内的钙离子而变成荧光形式。
Fluo-3在荧光组成的过程中使用了一对吸收波长(495 nm)和发射波长(525 nm)。
钙离子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例如,它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和参与的生理过程,如细胞的周期性运动、原癌基因表达的调控、神经元的活动等。
此外,钙离子荧光探针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和评估,评估药物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总之,钙离子荧光探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探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及其参与的生理过程,对临床诊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luo-3 AM (钙离子荧光探针)产品简介:Fluo-3 AM是最常用的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荧光探针之一。
分子式为C51H50Cl2N2O23,分子量为1129.85。
Fluo-3和Fura-2相比,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被氩离子激光(argon-ion laser)的488nm激发光激发,便于检测;另一方面,Fluo-3和钙离子结合后荧光变化更强,即对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检测更加灵敏;同时,Fluo-3和钙离子的结合能力较弱,这样可以比Fura-2检测到细胞内更高浓度的钙离子水平;此外,对于细胞内的钙离子的即时变化反应得更加准确,减小了因为和钙离子解离速度慢而导致的荧光变化滞后。
本Fluo-3 AM (钙离子荧光探针) 是配制于无水DMSO (anhydrous DMSO)中的储存液,浓度为5mM。
Fluo-3 AM是一种可以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
Fluo-3 AM的荧光非常弱,其荧光不会随钙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强。
Fluo-3 AM进入细胞后可以被细胞内的酯酶剪切形成Fluo-3,从而被滞留在细胞内。
Fluo-3可以和钙离子结合,结合钙离子后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最大激发波长为506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6nm。
实际检测时推荐使用的激发波长为488nm左右,发射波长为525-530nm。
Fluo-3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参考下图。
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时,Fluo-3 AM的常用浓度为0.5-5μM。
通常用含有0.5-5μM的Fluo-3 AM的适当溶液和细胞一起在20-37℃孵育15-60分钟进行荧光探针装载,随后适当洗涤,洗涤后可以考虑适当再孵育20-30分钟以确保Fluo-3 AM在细胞内完全转变成Fluo-3。
保存条件:-20℃避光保存,6个月有效。
注意事项:本Fluo-3 AM在4℃、冰浴等较低温度情况下会凝固而粘在离心管管底、管壁或管盖内,可以20-25℃水浴温育片刻至全部融解后使用。
荧光染料均存在淬灭问题,请尽量注意避光,以减缓荧光淬灭。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本产品的文献:1. Li H, Wang L, Ye L, Mao Y, Xie X, Xia C, Chen J, Lu Z, Song J.Influe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quorum sensing signal molecule N-(3-oxododecanoyl) homoserine lactone on mast cells.Med Microbiol Immunol. 2009 May;198(2):113-21. Epub 2009 Apr 1.2. Kuang CY, Yu Y, Guo RW, Qian DH, Wang K, Den MY, Shi YK, Huang L.Silencing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by RNA interference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398(2):315-20. Epub 2010 Jun 25.3. Li C, Sun Y, Yi K, Ma Y, Sun Y, Zhang W, Zhou X.Detec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and its specific receptor (TrkA) in ejaculated bovine sperm, and the effects of NGF on sperm function. Theriogenology. 2010 Dec;74(9):1615-22.4. Shi Y, Song M, Guo R, Wang H, Gao P, Shi W, Huang L.Knockdown of 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 attenuates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induced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proliferation.Exp Biol Med (Maywood). 2010 Mar;235(3):317-25.5. Jin H, Zhong X, Wang Z, Huang X, Ye H, Ma S, Chen Y, Cai J.Sonodynamic effects of 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on CNE-2 cells detected by atomicforce microscopy.J Cell Biochem. 2011 Jan;112(1):169-78.6. Gao X, Luo Z, Xiang T, Wang K, Li J, Wang P.Dihydroartemisinin induc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ediated apoptosis in HepG2 humanhepatoma cells.Tumori. 2011 Nov-Dec;97(6):771-80.7. Jiang S, Zu Y, Wang Z, Zhang Y, Fu YInvolvement of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 in 7-xylosyl-10-deacetylpaclitaxel-induced apoptosis.Planta Med. 2011 Jul;77(10):1005-12.8. Li X, Ye X, Li X, Sun X, Liang Q, Tao L, Kang X, Chen J.Salidroside protects against MPP(+)-induced apoptosis in PC12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NO pathway.Brain Res. 2011 Mar 25;1382:9-18.9. Wang M, Ruan Y, Chen Q, Li S, Wang Q, Cai JCurcumin induced HepG2 cell apoptosis-associate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intracellular free Ca(2+) concentration.Eur J Pharmacol. 2011 Jan 10;650(1):41-7.10.Yang F, Zhang M, He W, Chen P, Cai X, Yang L, Gu N, Wu J.Controlled releas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encapsulated microbubbles to tumor cells viasonoporation and associated cellular bioeffects. Small. 2011 Apr 4;7(7):902-10.11.Zhao L, Ju D, Gao Q, Zheng X, Yang GOver-expression of Nkx2.5 and/or c ardiac α-actin inhibit the contraction ability of ADSCs-derivedcardiomyocytes.Mol Biol Rep. 2012 Mar;39(3):2585-95.12.Zhang J, Song W, Guo J, Zhang J, Sun Z, Ding F, Gao M.Toxic effect of different ZnO particles on mouse alveolar macrophages.J Hazard Mater. 2012 Jun 15;219-220:148-55.13.Zhang L, Li K, Bing Ma L, Gong SB, Wang GY, Liu Y, Ji XY, Xu L, Liu SK, Chen P, Ouyang RY, Xiang XD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rsenic Trioxide on Reversing the Asthma Pathologies Including Th17-IL-17 Axis in a Mouse Model.Iran J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2 Jun;11(2):133-45.14.Li SP, Xie WL, Cai HH, Cai JY, Yang PH.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mechanism of human erythrocytes by quercetin-germanium (IV)complex.Eur J Pharm Sci. 2012 Aug 30;47(1):28-34.15.Jin H, Yang P, Cai J, Wang J, Liu M.Photothermal effects of folate-conjugated Au nanorods on HepG2 cells.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2 Jun;94(5):1199-208.16.Zhang HY, Wang WX,Yin H, Zhao XM, Du YGOligochitosan induc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tobacco suspension cells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Feb,87(3),2270-227817.Li XY, Jing CQ, Zang XY, Yang S, Wang JJ.Toxic cytological alteration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PC12 cells induced by 1-oc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Toxicol In Vitro. 2012 Jul 23.18.Che T, Sun H, Li J, Yu X, Zhu D, Xue B, Liu K, Zhang M, Kunze W, Liu COxytocin hyperpolarizes cultured duodenum myenteric intrinsic primary afferent neurons by opening BK(Ca) channels through IP3 pathway. J Neurochem. 2012 May;121(4):5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