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测.ppt.ppt

合集下载

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

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
后进行。
5.抑肽酶:具有拮抗纤溶酶和抑制FⅫ、FⅪ和纤溶酶原活化的作用,适用于治
疗DIC、预防创伤或手术后局部或全身纤溶亢进出血,以及减少手术创面渗 血。
谢谢各位的聆听
传统凝血模式(瀑布学说)
近20年的研究结果证实组织因子(TF)才是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
从未发现有TF缺陷的病例,而且基因敲除TF的小鼠在胚胎期即难以存活,提 示TF在机体中的重要性;相反,携带Ⅻ因子、PK和HK基因突变的病人并没
有明确的出血倾向。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F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正常情况下与血液接触的细胞并
提升到(50~70)×109/L以上。 PLT<50×109/L者有可能会发生创面渗血难止 PLT<30×109/L或伴PLT功能减退者,术前可有皮肤、粘膜出血征象,手术创口
广泛渗血
PLT<20×109/L者即使不实施手术也会发生自发性出血。 继发性PLT减少时,只要解除病因或将PLT提高到70×109/L以上,即可实施各种
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血友病A、血友病B、假性血友病
DIC
维生素K(VitK)缺乏症
高凝状态
出凝血功能异常特征
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 出血呈广泛性或局限性,常发生于多个部位或寻常部位
出血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
无法解释的手术或创伤时出血 一般止血药物效果差,血液制品治疗效果好
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的出血史或家族史
出凝血功能异常危险性评估
1.PLT异常:任何手术术前都要进行PLT检测,确定PLT数量或质量异常,这对某些 特殊手术如神经外科手术、冠状搭桥手术尤为重要。
PLT>70×109/L且PLT功能正常者,术中和术后发生异常出血的可能性小
PLT>50×109/L者能经受直视下的手术,较大型或急诊手术前为了安全,应将PLT

实验十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及血型鉴定

实验十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及血型鉴定
实验十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及血型鉴定
目的: 1.学习测定出血、凝血时间的方法,熟悉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意义 。 2.学习鉴别血型的基本方法。3.观察红细胞凝聚现象,掌握ABO血的原理。 原理:1、出血时间(P68)、凝血时间(P68)。 2、ABO血型系统根据受试者红细胞上是否含有凝集原和所含凝集原种类 的不同,将血型分为A、B、AB、O4种基本血型。将受试者红细胞分别加入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进行鉴定。 实验对象: 人或动物。 用品和材料: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采血针、碘酒、酒精、棉签、牙签、标记 笔,双凹载玻片,小滤纸条、秒表。 实验步骤: 1、在双凹载玻片上分别滴1-2滴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 2、用酒精棉球对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无菌一次性采血针头刺破受检者,挤压出 血。在双凹载玻片两格中分别滴加受检者手指血1滴。用三根牙签分别逐个混 匀;室温静置10-15分钟后观察有无凝集。 3、出血时间的测定(P69)。(参考值1-4min) 4、凝血时间的测定(玻片法)(P69)。(参考值2-8min)
作业:记录自己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栓弹力图TEG-课件

血栓弹力图TEG-课件

IIa 生成, 纤维蛋白血小板 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旁路 凝血旁路 血小板
30 min 凝血因子 a MA R 纤维蛋白原 K
R 延长(min)
K延长 (min) a 变小(deg)
K缩短 (min) a增大(deg)
LY30
纤维蛋白溶解
血小板聚集功能
EPL
功能紊乱
低凝
13
MA降低 MA增大
多因素分析 MA>68mm会增加术后血栓并 发症的发生风险(OR:1.16)
Anesth Analg 2005;100:1576 –83.
28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协助诊断DIC
常规实验室检查诊断DIC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低[17]
普通TEG检测—评估缺血风险
MA值判断血小板功能
R值判断凝血因子功能
27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普通TEG检测—识别术后血栓高危患者
TEG检测的MA值与术后血栓并发症密切相关
对照组 MA>68mm组
240例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
2h内进行TEG检测;
血小板 (~80%) 纤维蛋白原(~20%)
血块稳定性 血块强度减弱 纤维蛋白溶解
IIa 生成, 纤维蛋白血小板 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旁路 凝血旁路 血小板
30 min 凝血因子 a MA R 纤维蛋白原 K
R 延长(min)
K延长 (min) a 变小(deg)
K缩短 (min) a增大(deg)
16
16
COL-COPY-000473-US(AA) © 2012 Haemonetics Corp

常用抗凝剂种类ppt课件

常用抗凝剂种类ppt课件

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
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 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 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 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 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 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 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 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

EDTA盐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
最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一般血液学检测。如果抗 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 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 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 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 Ca2+、Mg2+ 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 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 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 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盐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 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 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 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 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1、常规消毒,取下采血针护套,持 采血针(黑色柄)穿刺静脉,回血
2、பைடு நூலகம்采血针另端(黄色座)拔支护套, 然后刺入真空管,采血至需要量(3ml)
真 空 管 采 血 步 骤
多管采血顺序: 普通红头管→蓝 头管→其它管

APPT参考值医学

APPT参考值医学

APPT参考值医学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

延长可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肝脏疾病、肠道灭菌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轻型血友病;FXI、FXI l缺乏症;血中抗凝物质(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华法林或肝素)增多;大量输注库存血等。

APTT称为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来测量血块行程的速度,来评估凝血功能。

造成APTT延长的原因可能有:
1.凝血因子缺损、维生素K缺乏、白血病、血友病。

2.因为凝血因子在肝脏制造,患有肝细胞疾病或者肝硬化时,APTT会延长。

3.使用一些抗凝血的药物。

不过你不用太担心啦!你APTT的数据只有大标准值一点点,还没到危险值(APTT大于70)的范围。

抗凝药 ppt课件

抗凝药  ppt课件
PPT课件 18
利伐沙班
注意事项:
• • • •
有明显肝脏损害或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预防使用不推荐联合用药。 当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后出血并危及生命时,最佳处理方 案可能是选用大剂量新鲜冻血浆或重组活化VII因子 接受X a因子直接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避免或谨慎使用所 有CYP3A4诱导剂或抑制剂(例如利福平、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苯妥英钠、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抗抑郁药、钙 拮抗剂、类固醇和吡咯类抗真菌药)以及P-糖蛋白类药物 (例如地高辛、胺碘酮和免疫抑制剂等)。
PPT课件 13
一、直接凝血酶( IIa )抑制剂
达比加群酯
TF/VIIa
X VIIIa
IXa
IX
Va Xa
II 达比加群 Dabigatran 纤维蛋白原
PPT课件
IIa 纤维蛋白
14
达比加群酯
达比加群酯是第一个进入临床的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药物。 是一种新型、非肽类、竞争性、可逆的凝血酶抑制剂。 特点: 前体药物代谢为达比加群发挥抗凝作用 达比加群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6% 浆达峰时间为2h,半衰期长 14-17h 主要由肾脏清除。 对游离和结合的凝血酶都有抑制作用 还可以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其不依赖于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因此在治疗剂量 下,本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达比加群酯比华法林可显著减少出血和卒中事件,且没有 肝毒性
抗血小板聚集
尿激酶 链激酶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双嘧达莫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阻止纤维蛋白形成抗凝血药种类 1、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2、肝素
3、低分子肝素
4、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 5、X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

凝血六项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凝血六项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添加页脚
2020年3月21日
22
(一)、 D-二聚体临床意义: 参考值为D-二聚体:0-0.55 mg/L
•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 会升高。
• 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 当肝脏实质受到损伤,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可呈不 同程度的减低,常引起出血、淤血等临床表现,如如牙 龈出血、鼻出血、青紫色淤痕等。
添加页脚
2020年3月21日
16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 37℃条件下,以白陶土激活因子Ⅻ和Ⅺ,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 酶)代替血小板,在Ca2+参与下,观察贫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时 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内源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 的筛选试验。
• 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 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
•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 抗体。
• 用于香豆素类等口服抗凝剂的监测,维持在PT参考值的2倍左右,INR 在2.0~3.0为宜。
• 2.缩短:
• 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Βιβλιοθήκη 致D-二聚体升高。添加页脚
2020年3月21日
23
(二)、 D-二聚体用于临床诊断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

vte的预防和护理ppt演示课件

vte的预防和护理ppt演示课件

VTE的危害包括:导致肢体残 疾、引起剧烈疼痛、诱发肺栓 塞危及生命等
5
02
VTE的危险因素和评估
2024/1/26
6
危险因素
静脉损伤
任何因素造成静脉壁损伤时,都会使 静脉内膜下胶原裸露,血小板黏附、 聚集于裸露的胶原上,激活血小板及 凝血系统,从而形成血栓。
血液缓慢
血液高凝状态
创伤、手术、烧伤、妊娠、肥胖、吸 烟、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均可使血 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VTE的发生风 险。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通 过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 复血管通畅。
12
04
VTE的护理措施
2024/1/26
13
常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 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024/1/26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 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选择低 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保持大 便通畅。
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充气 加压,促进血液流动。
静脉足泵
使用静脉足泵,通过模拟 人体行走时小腿肌肉的收 缩和舒张,促进下肢静脉 血液回流。
11
药物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
如肝素、华法林等,通过 抑制凝血过程,减少血栓 形成的风险。
2024/1/26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 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日常 生活照顾。
19
长期随访和管理
定期随访
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 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