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意象融入小说将哲理化为表述——当代小说《白色鸟》鉴赏
白色鸟读后感

白色鸟读后感《白色鸟》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白色鸟生活的描述,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都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白色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色鸟是一只普通的小鸟,但它的坚强和乐观却让人感动。
在生活中,白色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地克服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白色鸟的坚强和乐观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像白色鸟一样,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小说中的情节和描写也让我深受感动。
作者通过对白色鸟生活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
白色鸟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地克服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让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白色鸟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坚强和乐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这些人物一样,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白色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像白色鸟一样,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珍惜每一天,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让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者用诗化含蓄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十年骚乱的残暴、荒谬,摧残了少年一切美好的生活的社会现实。
《白色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即不以塑造人物、编织故事为重,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白色鸟》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了解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的正确认识。
3.体会小说当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培养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应出来的深入的社会主题。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知道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净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随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白净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随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爱好他。
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净的少年也就极爱好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XXX又暖和”、“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知道“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
”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遭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3、仔细浏览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产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净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呢?引导浏览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
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何立伟《白色鸟》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 1954年出生。
析《白色鸟》的悲剧艺术

析《白色鸟》的悲剧艺术摘要:何立伟在其代表作《白色鸟》里将现实与自然分离为两个世界,却又巧妙地将这两者统一于同一意象白色鸟;作者运用留白笔法凸现了这两个世界背后的悲剧色彩,却又运用语言诗意美来解构这种悲剧意味。
正是在这两者的二律背反中,《白色鸟》的悲剧艺术尤为感人。
关键词:《白色鸟》凸现解构悲剧艺术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在精致如诗的语言下构建了一个如《边城》般的世外桃源,却又在最后给我们留下如《受戒》般的幻灭感。
在这一正一反的变动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家笔下流露出的独属于中国人的苦茶主义的悲剧美。
一、以留白笔法凸现两个世界的悲剧色彩《白色鸟》里的悲剧色彩很淡,淡的几乎会让人忽略,但在最关键的地方又会突然跳出来,提醒你这一因素的存在。
小说里,作者构建了两个世界:河边的大自然世界与文革年代的现实世界。
这两个世界被放在对立面上,属于两个不兼容的空间。
在小说开头,两个世界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河边小世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可是在小说的结尾处,之前所有的诗情画意通通被那声锣声打碎,白色鸟代表的那个世界也在瞬间被打破,两个世界以痛苦为仪式被瞬间打通。
“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
‘做什么敲锣?’‘呵呀,’黝黑的少年,立即皮球似的弹起来,满肚皮都是泥巴。
‘开斗争会!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啪啦啪啦,这锣声这喊声,惊飞了那两只水鸟。
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
”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作者有意地将现实世界隐匿起来,对它进行朦胧化处理。
读者都知道被推到幕后的现实世界中正展开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才是文章的主题,但它被搁置了。
作者把这样一个空白留在小说中,形成了小说内在的某种巨大张力,让读者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再创造,这就把小说的内容陡然扩展到了无限。
读者可以逃开作者设定的框架,随意勾勒故事背后的故事。
这样一来,小说的容量也被无限的放大。
同样地,小说的悲剧意味也被悄无声息的提升。
白色鸟_教案教学设计

白色鸟教学建议一、主题和题目含义小说通过描写两位天真纯朴的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以及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和残酷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歌颂了美丽、纯真的自然与人生,批判了残酷的阶级斗争,揭示了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题目“”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手法的体现。
白色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也象征了宁静、和平与自由,小说中这一形象已不仅是自然界中美好的物象,更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社会与人生的象征,描写白鸟戏水的美丽画面,暗示着作者对安详、自由、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作者借白色在传达着自己的理想。
二、事件和场景的描写这篇小说情节的发展脉落并不十分突出鲜明,而是着力表达一种感觉、氛围。
事件场景有:少年河边挖马齿苋、扯霸王草、弹弓射水面、智力测验、划水比赛、捉蛇偷觑水鸟。
事件场景的描写,把人们带入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之中,反衬了十年动乱给原本平静、详和、幸福的生活带来的动荡、不安与痛苦。
三、穿插写“外婆”的作用文中外婆莫名其妙地从城里打起包袱来到乡下,外婆叮嘱白皙少年与黝黑少年玩到天黑回家,不让白皙少年睡午觉等。
外婆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通过写外婆,间接地揭示十年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天奈。
四、象征手法的运用课文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象征。
那片河滩象征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童年,那片“汪汪的”、“无涯的”的绿芦苇林象征童年,那轮“陡然一片辉煌”夏日的太阳象征童年。
这些象征中,最核心的一处便是以“”来象征两个少年,象征了两个少年的美好,自由自在的童年。
教学设计示例一、整体感知导入课文、介绍作者。
二、通读概括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大意。
概括少年的生活,可用哪两个词形容?小说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来表现少年的生活的?提示:宁静、美好。
事件、场景:①在沙堤旁扯霸王草。
②采写齿苋。
③在沙堤旁歇憩(扔石子,白皙少年教黝黑少年地理知识)。
④划水(划到河堤的对岸)。
⑤在河对岸抓蛇。
⑥共同观看两只白色小鸟在水草边美丽、安详、自由自在。
三、分析环境描写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白色鸟》-白色鸟何立伟讲了什么

《白色鸟》:白色鸟何立伟讲了什么教学设想这篇小说与一般的小说笔法不同,运用的是一种散文的笔调,表现了一个沉重的主题。
它充满着欢快的情绪,却不乏动荡社会的沉重,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学习时,可以从了解故事所叙述的基本事件和场景人手,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从情节的理解中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如何理解“白色鸟”以及相关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并自行圈注其中的字词。
注意以下字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读音:热辣苍凉迤逦歪歪趔趔粼粼闪闪黝黑.白皙疖子歇憩马齿苋陡然熠熠泱泱葳蕤踉踉跄跄呢呢喃喃倏忽2.学生读记上述词语。
并从中选取几个说一段话,要求说得尽可能的生动优美。
三、朗读课文1.学生迅速默读全文。
2.提问:这篇文章中描写了哪些事件和场景?明确:这篇文章所写的场景比较多,看起来也比较细碎,如,比赛扯霸王草,比赛射石子,拿河岸考黝黑少年,比赛划水,抓水蛇等等,这些场景都是围绕着两个少年展开的,表现出两个少年欢快的生活。
3.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放声朗读,并在读中品味,感受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原因所在。
4.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选定的文段,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了解两个人物形象11.学生默读有关两个孩子的片段。
2.提问:文章记叙了哪些场面来表现两位少年的?3.学生讨论交流,评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4.指名学生按照下列句式回答:(1)黝黑少年是一个——的人。
(2)白皙少年是一个——的人。
注意:对于这两个人,文章并没有采用精雕细刻,但人物性格却已经跃然纸上,少年的天性也一览无遗。
要求学生注意抓住其中的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来进行分析。
五、寻读鉴赏,深入理解文章主旨1.学生齐读有关白色鸟的段落,即“在那边,白皙的少年看见了两只水鸟……空气在燃烧。
无声无息,无边无际”。
2.提问:你读了这几个段落之后,有什么感受?明确:这几段描写,极力表现出了白色鸟之美。
2_白色鸟

小说的作者打破语言的逻辑语法规范,在 习惯的语言方式上另辟蹊径,多方组织声、 色、味、形、光等画面,意念闪烁不定,情 绪氤氲流动,构成了一种浸透无限情蕴透明 而又朦胧的意绪氛围。 小说的语言还具有地域特征,流动着乡 土文学的隽永气息。
小说风格细腻清新、 素朴自然,如田园诗。
小说“喧宾夺主”地用绝大部分或全部篇 幅描写两个无名少年的戏嬉玩耍。 从两个孩子的外表与玩耍中的神态举止, 当然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但这与主题无 关紧要,作者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写人物、写 人物性格,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美的 境界,(白色鸟将这种美推向了极至),并以 这种美的瞬间毁灭来控诉丑,诅咒丑。
三、艺术手法
A 、 象征手法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无论是赤条 条的两个少年,还是白色鸟,还是小说创造的 整个画面、情调,都极富象征意味。 如果大自然、河滩、白色鸟、孩子是真善 美的化身的话,那么“如烧红的一柄烙铁”的 太阳、“哐哐的锣声”便是毁灭真善美的“文 革”恶势力象征。
小说的哲理喻意深长而令人回味:小说描写 了天真的两个少年,吸引他们的是两只天使般的 白色鸟,童心的天真无邪与白色鸟的纯洁无瑕内 在含义是深刻一致的。 “白色鸟”似乎是童稚世界、和平世界的象 征。 惊扰了黑少年“皮球似的弹起来”,同时也 惊飞了白色鸟的批判会的锣声,似乎就是充满 “文革”“阶级斗争”火药味的严酷现实世界的 象征。
B 、以喜衬悲 寓悲于喜
少年们沉浸于自然美的天性,陶醉于自然天地的 欢乐,形成了与“文革”时代总体气氛的强烈的反差, 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 在孩子们的欢乐背后,是残酷的斗争会。但作者 没有正面去写斗争会上声嘶力竭的声讨批判、目不忍 睹的戴高帽挂黑牌架飞机以及被批斗人的低头认罪, 心底哭泣……而是以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回归大自然 之喜写人世社会的悲。读者自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得知 斗争会真相后在心灵深处留下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白色鸟-教案

《白色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重在表达一种情绪和氛围的构思特点。
2.揣摩作者诗意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3.体味题目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揣摩作者诗意的语言风格和心灵世界。
教学重点:体味题目的象征意义,领悟小说的主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赏析讨论式教学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探究赏析讨论式教学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由诗歌讲究意境入手,点出何立伟用小说来表达意境的特点。
二.课文探究:1.第一板块:赏析片断,体味童心童趣。
(1)小说描写了两个少年在河滩上的哪些活动?(2)你最喜欢哪个活动?说明原因。
赏读提示:(1)活动表达了两少年怎样的心情(2)体现了两少年什么性格(3)你最欣赏哪个细节或哪一句话也可以这样赏读:抓住活动中一个细节或一句话,看他表达了两少年怎样心情或体现了两少年什么性格。
(3)从这些活动中能体现出少年们怎样的生活?2.第二板块:品读语言,理解环境描写。
(1)你认为哪个语句(段)写得最富诗情,轻轻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意境?并适当做好批注。
赏读方法:(1)修辞手法或词语表现力(动词、叠词)(2)句子表现的本体特点(3)表达出人物的心情或所表现的精神。
(2)课堂练笔:从小说中选取几种景物,运用上面赏析的方法写一段景物,注意修辞、用词等方法,要能体现诗意化。
3.第三板块:理解象征,感受思想感情。
(1)根据全文内容,给这篇小说换个题目,你觉得什么样的题目更好?(2)小说为什么用白色鸟作题目?(3)理解小说象征的写法。
(4)理解小说的思想感情?三.课外练笔伴随着“夏天到来,令我回忆”这美丽而有点忧伤的句子,你回忆到了什么事什么情景?为什么而欢喜为什么而忧伤?请试着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流畅地进行表达。
《心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2、能力目标⑴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⑵通过复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⑶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人绝句。我以为。短篇小说很值 得借鉴唐人绝旬那瞬间的刺激而博 取广阔意境且余响不绝的表现方式。 我一直就想尝试着写一种‘绝句’ 式的短篇小说。不特在有限的篇幅 里追索无限。更有着我的意念。”在 “这方寸之间”,<白色鸟>却创造 出了一个诗意葱茏的世界。 在小说构筑的天、地、人这些 自然界中,作品充溢、流淌着作者 一种深挚而充沛的感情。他虔诚而 又宁静地描绘着夏日中午河边的寥 廓、优美、静谴。他喜悦而又调皮 地勾勒出一白一黑职个少年饶有兴 趣的玩乐。他以一种震惊甚至恐惧 的心理描写了河边疯狂的锣鼓声。 整个作品情深意密、张弛有致,撩 拨、感动着读者的心灵。这些创作 的触动点,据作者所说,他当时就 是深受中国唐诗宋词韵律的影响。 再加上,当天中午受到一首美丽而 忧伤的日本民歌的魅发.在顷刻之 间。就完成了小说的创作与叙述。 意象是诗歌中富有意义的一种 主观形象。 <白色鸟>在意象的营
体的时代和事件,沟通了历史发展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变成了一个 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任 何时候我们都要珍视美、捍卫美。 批判丑、抵抗丑。这是惨痛的历史 告诉我们的。 当代许多评论家都指出,何立 伟走的是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路 子。这条“诗意小说”路子其实很 难走。它需要作家有较深厚的古典 文化、艺术、文学修养,有淡泊、 超然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追求,有纯 熟的结构、抒情、白描、留空白等 艺术表现能力.还要有简练、精湛 的描述语言,等等。正因为这条路 子的艰难和曲折,所以成功者寥 寥。因此分析、研究何立伟的《白 色鸟>等小说,对于我们学习和继 承中国的传统小说.就有着特别的
眼”和“诗眼”。
何立伟爱诗、写诗。还爱画 画。特爱画漫画。他的漫画在作家 圈子里颇受欢迎。他说:
“绝句类
如中国国画中的文人画,重简约、 空灵、含蓄、淡雅,还特讲究留空 白。”他把这种中国画的审美追求 也运用到了<白色鸟>的创作之 中。先说布局。<白色鸟>的布局 用的是散点透视。晴朗而寂寥的天 空下。热辣的太阳、不息的蝉鸣、 美丽的河滩,是一个大背景;两个 少年的挖野菜、扯霸王草、赛凫 水、观水鸟,是画中流动的前景; 而远处村子里的锣鼓声和批判会。 又构成了一道不和谐的阴影。这 景、人、声几大块,相对独立,错 落有致。组成一幅完整而有序的图 画。再说色彩。作品的着色很讲
把意象融入小说将哲பைடு நூலகம்化为表述
——当代小说《白色鸟》鉴赏
文/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秘书学系2011级钟文韬
何立伟是新时期文学的积极探 索者。1984年前后,正当我国文 学由伤痕文学向反思文学、改革文 学过渡的时候,<白色鸟>以其 “另类”的面目凸兀在中国文坛。 它一点也不像当时流行的小说那样 以情节和人物取胜。反而一举夺得 当年全国短篇小说大奖。甚至也很 难被称为“短篇小说”,因为只有 三千来字。因而被有的评论家视为 “微型小说”。“风乍起,吹皱一池 春水”。以此来形容这篇小说引起 的争议.实在不为过。 当年发表这篇小说时只有三十 三岁年纪的何立伟。以老到的笔墨 向读者讲述了没有触及什么重大社 会主题的“小故事”。更确切地说. 他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画卷.一 幅优美宁静的自然图画,写了两个 孩子在夏日河边的游戏。但我们在 阅读时却感受到了那个非常年代对 美好东西的毁灭。它几乎就是一幅 传统的文人水墨画,小桥流水,青 山疏远,意蕴古典,境界清淡。其 内在意境的开阔、幽深,其诗情画 意和哲理情愫的融汇交织。天衣无 缝,不露痕迹。无不令读者喟叹和 佩服。 ‘白色鸟>深深吸引读者的, 是浓郁的诗情诗韵。是淡雅的画面 构图。是信手涂抹的山水风情。何 立伟创作伊始,是以诗歌立足于中 国文坛的。直到年近三十才改写小 说。由此。他自己也说自己是把一 颗“诗心”融入小说中,创造出一 种独具个性的“诗意小说”来。他 说: “我喜欢古典诗词,尤爱许多
造上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那位土 生土长的黑少年,调皮、勇敢、憨 厚、可爱,他是我们在乡村少年中 常常可以看到的少年形象。那位白 少年,单纯、自信、有知识,是从 城里“落难”到乡下的孩子。他们 性格不同,却也相映成趣。小说充 分展示了少年生命的纯洁、美丽和 勃勃生机,给壮阔的大自然平添了 一股活力。作者写人物,不是按照 现实主义的做法去刻画性格.挖掘 心理,而是用他的“诗笔”,轻描
意义。
是那样凝淡相宜、自然天成,让人 观之清爽亮丽、赏心悦目。绘画中 空白手法的运用.更是这篇小说的 匠心独运之处。在《白色鸟》的文 本中,实际上有两个世界,一个是 河边的大自然世界,这里是那样美 好、宁静,生生不息,就像一个世 外的“桃花源”。而另一个是文革 年代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 荒谬、丑恶和暴力.它是以河边的
世界为对立物而存在的。作者正是 要揭示现实世界对河边世界的“破
色鸟:}情节的时代背景很明白,就 是文革前期对“反动权威”的大批 判。被批判的外婆害怕那场面伤害 了小外孙的心灵,有意把孩子远远 地支走。这情节再具体、再清晰不 过了。如果循着这样一条主线演绎 成一篇小说.它的主题就同当时绝 大多数伤痕、反思文学没有什么两 样了。而何立伟聪明地从河边、少 年的角度切入,精心描绘了一幅远 离尘世的自然图画。这图画越真 实、越自然、越美好,就越能唤起 我们对美的向往、珍惜。同时越能 激发我们对丑的憎恶、警觉。新颖 的视角找到的是一个关于美的存在 和美的被毁灭的主题。这是对文革 时代本质的揭示。但它又超越了具
师道・教研2015年第2期
万方数据
把意象融入小说将哲理化为表述——当代小说《白色鸟》鉴赏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钟文韬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秘书学系 师道·教研 Teacher Doctrines 2015(2)
引用本文格式:钟文韬 把意象融入小说将哲理化为表述——当代小说《白色鸟》鉴赏[期刊论文]-师道·教研 2015(2)
坏与毁灭”。但作者却把现实世界 推到了遥远的幕后。作为一个空白 来处理.只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外 婆怎样把少年打发到河边去玩,村 子里的批判会的锣声响起来。推到
幕后的现实世界中正展开一个故
事,一个悲剧故事。作者把这样一 个空白留在小说中。形成了巨大的
责任鳊辑龙建尉
清标潇洒拂云端(国画)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陈方中
究.既有一种统一的色调——以蓝
天、绿水为主的淡雅之色。又有这 统一色调之下的多样色彩。耀眼的 太阳光、浓绿的河草、或红或黄的 野花。还有“雪白雪白”的两只
93
师道・教研2015年第2期
万方数据
我教我思
鸟、一白一黑两个少年。色彩搭配
张力。让读者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 象、联想和再创造。这就把小说的 内容陡然扩展到了无限。 小说的哲理内涵是什么, 《白
淡写,笔到意到,描绘出一种富有 神韵的“意象”式人物来,与周围 的环境融为一体。他们更带有一种 类型化、象征性的特征。作品还有 一个重要意象,那就是白色鸟。这 到底是什么鸟?别去追究!我们只 知道它是生长在水边,浑身洁白的 一种水鸟就行了。这一雄一雌两只 白色鸟,悠然自得,安逸祥和,象 征了一种“美丽”、“安详”、“自 由”。但正是那一阵锣鼓声,惊飞 了一对水鸟。粉碎了美丽和平的世 界。白色鸟成为整篇作品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