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3年,在约翰·洛克菲勒三世的提议下,美国设立了“法勒委员会”(FilerCommission),旨在唤起“公共当局和学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该研究机构对全国私人基金会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于1977年出版了7卷本的报告书。该机构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享受免税的慈善组织构成了美国在政府和私人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1980年出现了一个机构,名为“独立部类”(IndependentSeetor),其成员包括捐赠者和受赠者双方,其作用也是交流、研究、加强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刺激本部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联合协作。

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热浪带动了全球。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兴起了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1998年10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NGO研究中毛、”(2000年改为“NGO研究所”),是一个纯学术型NGO研究机构,也是国内首家专事非营利组织研究机构:“。该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翻译了大量的外文相关资料,观察和总结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正式走上正轨。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研究来看,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非营利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动因问题,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韦斯布罗德对非营利组织存在的解释是在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分析范式下进行的。他采用剩余分析的策略论证了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在韦斯布罗德看来,任何投票者都有对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的需求。而对于满足个人需求而言,不管是政府、市场还是非营利组织,都是可采取的手段渠道。而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满足个人的需求方面存在相互替代性。他主要提出了非营利组织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并由此产生出“什么是公共物品?为何市场无法提供公共物品?为何政府也无法满足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这三个问题。韦斯布罗德从问题出发解释了企业(市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三种机制存在的必要性,指出它们是互补关系。具体而言,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取决于消费者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满意程度,当消费者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越不满意,非营利组织的规模就越大。但是该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这一理论无法解释提供私人物品的非营利组织。换言之,有些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并非是公共物品,但这一理论无法解释此类现象。

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亨利·汉斯曼的“契约失灵”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私人物品要由非营利组织提供。他认为在有些领域,消费者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的质量,当消费着和服务提供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就会发生合约失灵。虽然大多企业会保质保量的提供优良价格的服务,但也有少数企业存在欺诈行为,很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以次充好以少充多,为谋求自身最大化利润而欺骗消费者。其结果是消费者不能与企业达成最优的合约,即使达成也很难履行,致使消费者的利益蒙受损失,出现所谓的“契约失灵”现象。在汉斯曼认为,如果这种服务由非营利组织来提供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非营利组织不能把纯收入分配给自己的成员、管理者、理事等,而必须用于该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这即是公益使命。汉斯曼认为正是“不得分配盈利约束”使得非营利组织在提供服务时,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是消费者在“契约失灵”条件下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比伯顿·韦斯布罗德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汉斯曼的“契约失灵”理论恰好是一种补充。莱斯特·萨拉蒙从“志愿失灵”的观点出发,提出“第三方管理”模式,主要针对近代政府行为的转变性与多样性,在公共服务的输送上,必须依赖许多非营利组织来运作。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渴望与对政府权力扩大的惧怕使得非营利组织得以产生。萨拉蒙认为由于福利国家理论没有区分政府的资金提供者角色和服务输送者角色的区别,因此这种理论对美国不适用。而美国联邦政府在实践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资金和指导的提供者。美国联邦政府

主要依靠大量的第三方机构来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于是出现了“第三方管理”模式。花乡在萨拉蒙看来,利用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交易成本会比利用政府低的多。因此,最初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应由非营利组织担任,而政府则是在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不足的情况下发挥进一步作用。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角色是补充者而不应该是替代者。出于对交易成本的考虑,由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具有互相补充性,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可以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对于这方面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彼得·德鲁克。他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作了全面总结,尤其在目标管理方面。在1994年,德鲁克出版了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思想的著作《非营利机构的经营之道》,这部著作为现代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除了德鲁克,里贾纳·E·赫兹琳杰和詹姆斯·P·盖拉特在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方面也称得上是大成者。里贾纳·E·赫兹琳杰在著作中详细的介绍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模式,指出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需要引入营利精神和商业行为,可以与商业运作和谐的结合为一体。几卿詹姆斯·P·盖拉特则首先从宏观上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分析,开门见山的指出了非营利组织过程中的十大难题,同时也总结了优秀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征。全书从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出发不仅论述了使命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更详细具体地剖析了如何确定组织的使命,并重点分析了21世纪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十个影响因素。在战略规划论述的基础上盖拉特详细阐述了非营利组织行动的三个关键环节:营销、公共关系和募款。另外,他还主要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的核洲自要点: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董事会与员工以及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盖拉特的该著作对处于变革时代的非营利组织很有意义。全书深入浅出,给出大量案例,具有可操作性美中不足体现于由于成书较早,而在绩效评估一节过于单薄。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研究来看,其成果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或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国非营利组织理论。

杨团是国内对美国非营利组织和基金会研究的代表人之一。他以基金会为切入点,先论述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自此基础上展开阐述非营利组织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宏观控制的税法手段以及非营利组织筹款和监督网。

秦晖与杨团的研究切入点不同,他是在中西社会历史背景比较的基础上,对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他认为当代中西方的公益是由历史上的公益发展而来的,而不同时期的公益特征又是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因而中西方的公益发展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西方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的繁盛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困境中寻求多元治理结构之解决途径的产物。而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在现代化改革的背景下发生的,是在与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建设同步的环境下发生的气沈原以中国基金会及其对外交往活动为研究切入点,肯定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后指出:诸如“市民社会”或“法团主义”之类的理论框架,并不能契合于中国社团现象的研究,甚至有切割中国社会现实之嫌。他认为应当着力从中国社会本身的演化脉络去探索社团的缘起和发育过程,从制度环境与组织互动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的社团组织,揭示了其缘起和变异的内在逻辑。

二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理论研究。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人力资源及人事管理理论研究、绩效管理理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及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等。康晓光通过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研究指出,双重管理制度造就了社团半官半民的性质。‘,吴东民、董西明从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着手,第一部分对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介绍;第二部分对非营利组织的各项管理部分及其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