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点缀小趣味,为拼音教学赋能

点缀小趣味,为拼音教学赋能作者:朱璐颖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1年第47期拼音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认读文字的重要工具,由于它不具备汉字的表意性特点,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枯燥和单调。
过于理性、刻板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孩子们失去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该阶段孩子的学习心理,赋予拼音教学更多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更主动地投入课堂。
一、善设情境,让拼音“活”起来(1)创造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乐于在游戏化、情境化、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因此如何在一开始牢牢捕捉学生的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
拼音教学的导入环节往往是叩开孩子学习意愿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这个环节的是否出彩往往决定着接下来孩子投入的程度高低。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拼音的每一课都有一幅插图,它们将抽象的拼音的外形变化为生动的图像。
比如在《i、u、ü》一课中,在池塘边的小鱼、乌龟、衣服等都能作为认清拼音外形的资源。
教师可以以此构建出拼音乐园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发现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资源。
(2)创编童话,破解教学难点。
拼音学习中存在许多的拼写规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抽象的规则很难记忆,比如,在教学到ü和jqx在一起后的标调规则时,教师可以创编这样的童话:正当j、q、x与i玩得高兴的时候,小ü来了(戴着帽子的ü)。
它也想和j、q、x玩,可是你知道吗?小ü和j、q、x碰在一起,就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原来,小ü和我们的小朋友一样,非常有礼貌,它只要一见到j、q、x,马上就把自己的小帽子摘下来,向他们行个礼,然后和它们亲密地在一起玩耍。
以此引出ü和j、q、x在一起要省略两点的规则。
二、善用活动,让规律“动”起来(1)借助实物,有效帮助区分。
拼音中有许多较难区分的字母,比如b和d,p和q,f 和t。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的方位感较弱,一味地运用口诀会让他们产生混淆。
有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给汉语拼音课堂添活力

有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给汉语拼音课堂添活力摘要: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增加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为汉语拼音课堂添活力。
这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让身体动起来、引用趣味儿歌、使用拼音歌曲、加入动人故事、创设童趣情境和设置好玩游戏。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教学策略活力关于汉语拼音教学,2011版课标教学建议中的具体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一上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使用统编版教材后,汉语拼音教学被置于识字教学之后,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拼音教学往后挪了,但对于入学不久的孩子而言,学习汉语拼音还是有不小的难度,因为他们本身缺少学习方法,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身心发展比较稚嫩,因而不少学生缺乏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增加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宜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正是解决学生缺乏学习拼音积极性的良方。
笔者根据这一教学建议,设置了六大教学策略,来为汉语拼音课堂注入活力。
一、让身体动起来,给汉语拼音课堂添活力一年级孩子精力旺盛,总喜欢动来动去,可是课堂有课堂的纪律,这不得不让孩子收敛起自己的天性,规规矩矩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加入让身体动起来的学习活动,让孩子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释放自己的天性,就完美解决了孩子好动的天性与课堂纪律之间的矛盾。
同时,这样适时适量的身体活动,能释放孩童的精力,帮助他们调解注意力。
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调动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往往能增强孩子的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教过一年级拼音的教师知道,汉语拼音的声调教学是个难点。
对于初学拼音的孩子来说,声调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掌握四个声调只能通过不断地练习,在实践中掌握四声发音方法的规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声调时是这么做的。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a戴了不同的小帽子,你们知道这些小帽子叫什么吗?生:声调。
如何教“活”汉语拼音

如何教“活”汉语拼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宣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因此,我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在教学中提升若干新颖、有趣的小游戏,师生互动的活动来增强拼音教学的新鲜感,帮助孩子们学好汉语拼音。
一、营造鲜活的拼音教学环境
教室是童趣盎然的拼音王国。
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奇心强,形象思维显著,为了消除他们刚入学的恐惧感、陌生感,新学期初,我将教室精心“包装”起来。
各种各样色彩缤纷的拼音挂图,卡片将教室装点一新。
为了唤起孩子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教室最显眼处贴上“拼音王国欢迎你”注音横幅,让孩子们一踏入教室就置身于拼音王国,感觉亲切又新鲜。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拼音王国的内容形式不断更新着,栏目也日渐丰富起来。
有“声母家族”、“韵母宝贝”、“整体音节大动员”等。
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增强对字母与音节的学习和记忆。
后来,孩子们自己也学着创办起栏目来,如设计名片(用拼音写出自己的名字),甚至有孩子提议把名片贴到拼音角里。
于是,教室里又增添了“拼音小明星” 专栏。
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拼读方法后,拼音王国成了他们的展示台,有时是孩子们颇为得意的美术作品,并配上拼音的简介;有时是向同学们推荐的一首首注上音的好儿歌、好古诗……在拼音王国里孩子们的落落大方起来,因为他们就是这个国度中的主人。
寓趣于拼音中,让拼音活起来

寓趣于拼音中,让拼音活起来作者:张丽华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24期怎样才能使拼音教学更有新鲜感呢?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反思过去的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被动地读写,单调地抄写过程中,兴趣渐渐丧失,效果大大降低。
因而,拼音教学应选用富有变化、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把拼音学习融入到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当中。
如何有效地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我对拼音教学采取了以下对策。
一、灵活调整教材,突出重点、难点1.单韵母教学注重四声练习。
单韵母是整个拼音学习的基础,学生容易掌握6个单韵母的读音、字形及四声顺序认读,因此,教学时重在四声打乱顺序练习读,读熟练,为拼读打好基础。
2.声母教学以拼读为重,注意形近字母的比较。
声母的单个认读,学生比较熟练,只是形近的几组字母有些混淆。
如b,d,p,q;f,t;n,m。
教学时,利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区分,重点放在与单韵母的四声拼读上,通过拼读进一步巩固声母,直至达到单韵母与声母组成的音节能直呼。
3.复韵母教学寻找规律适当合并。
复韵母教学时,引导学生寻找发音规律,即由前一个字母滑向后一个字母,前一个字母响而长,把发音的方法教给学生。
如复韵母ei的读音,我先讲解它的发音要领:先摆出e的口型,发e的音,口型由大到小,快速滑向i,e重i轻,中间不断气,一口气读成ei。
并示范发音,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变化,反复模仿,使学生熟练掌握。
复韵母的发音方法基本掌握后,在教学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时,再进行适当合并。
4.补充儿歌、小故事,设置拼音、阅读、观察综合课课堂上练习拼读后,补充一些与当节课知识有关的儿歌,而且这些儿歌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如儿童学习起步阶段,引导他们认识校园,放学后到校门口,读一读学校的名字,下课时间欣赏美丽的校园,上课时将指导说话自然地融入其中,在这样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们轻松复习了拼音,还培养了观察说话能力。
二、树立新的汉语拼音教学理念,使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第一,利用直观的教具,引起兴趣。
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让拼音教学活起来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
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之变得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学习兴趣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
新教材在编排上尽量考虑了这些特点,每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还编排了一首儿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游戏化教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学学中获得知识。
以教学复韵母“ai”“ei”“ui”为例。
我设计了“排队上车”“呼叫名字”“打电话”等一组游戏。
教学时几个孩子上来做“排队上车”的游戏,他们从高到矮排着队,一个个挨着次序上车。
孩子们欢快地做着游戏,从中学会了复韵母ai(挨)。
吃晚饭了,小伙伴们还在楼下玩耍着。
“妈妈”扯开嗓子大声呼喊:“立立,快回家吃饭了”“‘ei’,我来了”。
一个个孩子随着“母亲”的呼叫声答应着。
复韵母“ei”就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会了。
“打电话”的游戏更使学生们兴趣盎然。
丁零零,电话铃响了。
“‘ui’,你是谁?”“我是爸爸,今天,我们厂里加班,我要晚一点回家。
”“ui”的声音不断地在教室里响起,同桌的两个孩子互相打着电话。
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认识了“ai”“ei”“ui”三个复韵母。
2.实物演示,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记住字形。
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音和形的演示。
如教“t”时,教师可拿一把带钩的布伞进行直观演示,再把水一滴滴地滴到伞上,让学生仔细听水滴在布伞上的声音,然后在问答中揭示“t”的读音及写法。
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
3.利用表演,激发兴趣(1)带头饰表演在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n”“l”和“ü”相拼规则中,我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三个好朋友‘j’‘q’‘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ü’,小‘ü’小‘ü’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
创设有效情景,让拼音教学“活”起来-教育文档

创设有效情景,让拼音教学“活”起来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然而,汉语拼音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单调枯燥、容易厌倦,是初入学儿童学习上遇到的第一道难关。
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
于是,我把教材中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灵活运用“情景图”――激发课前学习兴趣教材汉语拼音部分,将同组的几个拼音字母纳入同一幅“情境图”中,使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情境图”新颖活泼,形象生动,富有童趣。
教学时,我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相机出示要学的拼音字母。
如“?、o、e”的教学:1.出示幻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讨论,交流:①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②图上有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3.小结图意,听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
有一天,太阳公公还没有爬上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旁唱起了?字歌,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ooo,她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
他它跳着跳着,发现了自己在溪中美丽的倒影,便不由自主得哼起歌来eee.几只刚学会游泳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往这边赶过来,它们也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4.引出单韵母?、o、e。
这样,既提供了学习拼音字母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自然地引出课堂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的认知需求借助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唤起了他们的学习意识。
二、选择恰当教学方法――保持课堂学习兴趣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1.创编儿歌、顺口溜。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创编儿歌顺口溜学拼音,不仅能让枯燥的拼音课变得有趣味性,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如何让拼音教学活起来利川市第二民族实验小学何妮娟汉语拼音是小学第一学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的重要工具。
汉语拼音学习本身枯燥单调,简单机械地重复训练,教学往往收效甚微。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爱上拼音,突破拼音学习难关?结合部编教材的特点谈一谈我在拼音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兴趣为伴,生活为友,快乐学拼音。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感官活跃的年龄,他们喜欢生动的图片,风趣的语言,有趣的游戏。
因此,激趣是学习拼音的首要任务。
如,j、q、x和ü相拼的拓展练习教学:“刚才,小ü和j q x站在一起后,开心地干什么呢?”联想到之前的趣味小故事,学生会开心地回答:“唱着歌曲”。
“对!歌曲很好听呢!”教师边过渡边板书音节ɡē qǔ,指导学生拼读。
当学生读准这个音节词语后,教师又可适时夸奖:“大家读得真好!奖给你们一个大苹果(贴画)。
”此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学习劲头十足,卖力地练读。
这时,教师再次渲染气氛,接着出示长胡子老爷爷的图片,夸道:“瞧,老爷爷也来夸大家了!你们看,他的下巴上长了什么?”“hū xū”这个词语便从学生的小嘴中蹦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完成了j、q、x和ü的音节拓展练习。
二、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巧妙学拼音。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拼音教学中,我们还应借情境图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拓展学习。
(一)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拓展学拼音。
如在《汉语拼音5 ɡ k h》一课中,引导学生观察,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今天的读音就隐藏在小故事里,快来跟老师读一读吧。
小鸽子ggg,小蝌蚪kkk,知道学生发音要轻短,借助图片来读gkh的发音,再借助图片来观察声母的形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发现花环的形状,蝌蚪的形状,椅子的形状。
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发现的说一说。
让拼音“活”起来

Hale Waihona Puke 学 习兴 趣 。 在教 了拼 读 后 , 我 把 拼 音 卡 片做 成 动 物 头 饰 , 做 找 朋 友 的 游戏 。 一个学生 问: b o , b 一 0 一 b o , 你在哪? 带 了 头 饰b 和0 的 学 生 走 过 去说 . 我 们 是 你 的朋 友 。 这 样 的朋 友基 本 上 每 节 课 都 用上 . 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掌握 , 而 且 能 不 断 巩 固 。 又 如 教 完 2 3 个 声 母后 , 我 会 让 孩 子 们 玩 摘 苹 果 的游 戏 , 我 把 声 母 做 进 苹
考试 周 刊2 o 1 5 # - g 6 o  ̄
让
拼
音
“ 活’ ’ 起
庞 天 吉
来
( 张家港市妙桥小学 , 江苏 张家港
2 1 5 6 1 5 )
摘 要: 拼音, 是 小学 语 文教 学 的 第 一道 难 关 , 相 对 来说 也 是 最 枯 燥 乏 味 的 内g - t - 。 怎样 使 一 年 级 学 生快 快 乐乐 地 学 习拼 音 并 掌握 它 , 是 每 个 一年 级 教 师面 临 的 f * - I 题 。本 文 旨在 讨 论 如 何 让 拼 音 “ 活” 起来,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性 , - /  ̄学生 更 轻 松 、 更 快 地 掌 握
汉语 拼 音 , 为 以 后 的 学 习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关键词 : 汉 语 拼 音 小 学语 文 学 习兴 趣 汉 语 拼 音 是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帮 助 学生识字 、 阅读 、 学 好 普 通 话 的重 要 工 具 。《 语文课程标准》 在 实施 建议 时指 出 : “ 汉 语 拼 音 教学 尽 可 能有 趣 味 性 ,宜 以 活 动 和游 戏 为 主 。 ” 因 为 我们 面 对 的 是 一 年 级 学 生 , 他们 比 较 活 泼 好动 , 而面对枯燥乏 味的汉语拼音 , 很 难 提起 兴 趣 , 所 以 在 设 计 汉 语 拼 音教 学 时应 以 兴趣 为切 入 点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 如何 让拼 音 教 学 变 得 生 动 有 趣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使 学 生 很 快 进 入 拼音 学 习 的情 境 中 . 下 面我 谈 谈 教 学 中的 几 种 做 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我国清代教育家王筠曾说过:“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
”六岁左右的孩子,刚踏进小学校门,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汉语拼音。
要让他们对枯燥的拼音产生兴趣,教师
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拼音教学“活”起来,让学生爱学、愿学、乐学,让每个孩子都来主动参与、积
极活动,使拼音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一、讲述故事,创设情境
现在的孩子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如果很好的利用,对学习拼音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之一。
这个规则的讲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叙述。
小ü是学生,j、q、x是老师,学生见老师要脱帽行礼。
可为孩子们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把小ü画成一个小学生的样子,戴一顶有两个小纸球的帽子,j、q、x画成老师的模样。
老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手拿教具来表演。
“ 小ü小弟弟,他最懂道理,见了哥哥jqx,脱去帽子敬个礼。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把小ü去点的规则记住了。
通过带着头饰表演,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做人,并在
富有童趣的表演中掌握了jqx和ü相拼的规则。
二、创编儿歌,巧妙记忆
儿歌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克服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
课本中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平
时他们就爱读,通过读儿歌,不仅能使学生的口齿得到锻炼,纠正错误的读音,提高发音的质量,还能无
意中认识了汉字,感受到优美语言的魁力。
例如《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
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从中知道了要爱护花草树木。
我还根据需要带领学生自
己创编了一些相应的儿歌帮助学生熟记拼音,如学习“ai”
,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好朋友,排排坐,你挨我,我挨你。
a在前,i在后,挨在一起ai,ai,ai。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既练习了ai的及音,又联系了儿童的实际生活,使韵母富有了实际的含义。
在学习鼻韵母时,也通过念儿歌帮助学生区别:天安门楼an an an,手摁门铃en en en ,树下躲荫in in in ,
一只山羊ang ang ang ,一只蜜蜂eng eng eng ,一只老鹰ing ing 一只蚊子un un un ,一朵白云ǖnün ün ,
ing ,一座闹钟ong ong ong.
学拼音时,创编儿歌,既可以帮助学生读准字母的音,记忆字母的形,又突出了拼音教学的重点,解决
了难点,还可以缓解小学生的疲劳,调节小学生的情绪,调动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三、游戏互动,轻松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