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在山区高速公路发展的作用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工作的体会与探讨

( )地 质勘 察人 员技 术水 平 、职业 技能参 差 不 2 齐 ,经常会 出现错判 、漏判地质病 害的现象 。
来越 高。山区公路的环境 载体主要是 自然环境 ,也是 地质环境 。因此 ,山区高速公 路的环 境和 生态保 护 , 实际上 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 害的防治 ,地 质工作应贯穿于勘察 、设计 、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 。
1 概 述
难 以全 面 、透 澈 地 认 识 地 质 现 象 。
随着 国路 越来 越多地通 往 山区。山区公路 由于其线形指标 高,工程艰 巨,投 资巨大 ,对 自然环境 的破坏也严重 山区地形地质条 件复杂 ,地质环境脆弱 ,高速公路建设 不可避免地要 出现高填深挖 、隧道 和高桥等工程 ,以致对地质环境 造成破坏 ,处理不好 还会诱 发和加剧各 种地 质灾 害, 增加公路建设投资 ,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 的安全 隐患。随着环境保 护理念 的 [益深入 ,对于 山区高速 _ _ I 公路的勘察设计 、施工和运 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
( 较 多 项 目的 勘 察 设 计 工 期 都 非 常 紧 张 ,有 4)
地 质现象 ,如滑坡 、泥石流 、岩崩及岩堆 、岩溶 、软 弱土 、膨胀土 、湿陷性黄土 以及沙漠 、冻土 、采空 区 和强震 、高地应力区等的制约 ,因此 ,应贯彻地质选 线的原则 ,尽可能详细地收集 1: 0 0的区域地质 20 0 0 构造 、地层岩性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和地震地质 以 及环境地 质等方 面的资料。 ( )利 用 卫 片 和 航 片 等 遥 感 资 料 ,编 制 1: 2 5 0 1: 0 0 路线 工程地质 图 、地 质灾害分 布 00 或 0 100 0 图 ,标明大的区域大断层 、重大地质 病害位置 ,配合 路线方案设计 ,进行现场踏勘 和重点 路段的调查 、钻
高速公路土石方工程的地质勘察

高速公路土石方工程的地质勘察地质勘察在高速公路土石方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可以提供精确的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高速公路土石方工程的地质勘察。
一、勘察区域的范围和目的在进行地质勘察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勘察区域的范围。
高速公路工程通常覆盖较大面积,因此勘察区域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工程起点和终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
勘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适宜的土石方工程处理措施。
二、地质勘察方法地质勘察包括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两个阶段。
野外调查是地质勘察的基础,通过实地观察和采样,获取地质样本以及现场地质数据。
室内测试则是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获得更加准确的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参数。
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地质勘察的核心工作,包括地形地貌调查、地质构造调查、地下水调查等。
地形地貌调查主要是对工程区域的地表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包括地势起伏、河流分布、植被状况等。
地质构造调查则是研究地质构造的性质和分布,了解构造对土石方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调查是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水文问题,确定地下水位和水文特征,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室内测试室内测试是对采集的地质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以获取更加详细的地质信息。
常见的室内测试包括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土壤颗粒分析、地质化学测试等。
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土壤颗粒分析则是分析土壤中的颗粒组成和颗粒分布特征,为土石方工程处理提供依据。
地质化学测试则是对地质样品进行化学性质测试,以了解地质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三、勘察结果的分析和应用通过对地质勘察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高速公路土石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结果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位等,还包括土石方工程处理的方案和施工方法。
高速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高速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可靠性,明确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地质勘察工作,掌握地质勘察工作要点,才能提升地质勘察工作水平,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质勘察工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提供重要依据,确保高速公路施工高效率、高质量进行,满足交通运输需求。
因此,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高速公路;地质勘察;要点1高速公路地质勘察一般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充分的地质勘探,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地质勘探的相关内容。
首先,做好地质调绘是地质勘探的基础。
勘探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地表地貌情况,并与路线方案对比,确保勘探点的布置和定位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此外,还需要保证勘探点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以免后续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地质勘探需要充分考虑微地貌情况和变化。
勘探点应覆盖所有类型的地貌单元,并对可能出现突变和异常的位置进行适当加密。
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掌握地质情况,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地质信息。
针对不良地质分布和特殊岩土,地质勘探需要特别重视。
在这些地质条件简单的段落中,勘探点的布置按一定间距进行。
而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段落中,则需要综合物探的方式进行勘探,并根据实际情况辅以钻探。
在技术性钻孔的布置中,需要选择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位置,并按50%严格控制。
优先采取交互布设的方式,以确保岩芯的采取率。
此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钻孔的质量和安全性。
2高速公路施工地质勘察重要性分析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地质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良的地质条件可能会给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地质勘察在山区高速公路发展的作用

地 质 勘 察 在 山 区 高 速公 路发 展 的作 用
口周 少宇
( 山西 省 交 口县 人事 局 山西 吕梁
0 3 2 4 0 0 )
摘 要 随着公路 建设 的 飞速发展 , 高速公 路建 设 已全 面进入 山 区, 且 呈现规 模建 设 的趋势 。在 建 设 山 区高速公路 时面临 的最 大问题是 山区独特 的地形 、 地质 、 水文、 生 态等 自然条件 。如 何提 高山 区高速公路 的建设质 量 , 更好 的发挥 其 功能 、 作用, 勘 察设 计 就是 整个工程 建 设的 灵魂 , 是 前提 条件 。 ’ 关键 词 山 区高速公路 勘 察 设计 施工 运营 工程 地质 条件 地质 病 害 中图 分类 号 : P 6 4 2 . 2
由于 国民经济 的发展 和路 网完善 的 需求 ,高速 公路逐 步进 入 山 区 。高速公路 由于其线形 指标高 , 工程艰 巨, 投资 巨大 , 对 自然环 境 的 破坏 也非常严 重 。随着环 境保护 理念的 目益深入人 心, 对于 山区高速
1 . 概述
文 献标识 号 : A
文章 编号 : 2 3 0 6 — 1 4 9 9 ( 2 0 1 3 ) 2 2 — 0 1 4 2 — 2
的勘 探 、 调 查资料 的分 析, 研究 路线通过方 案并不 断优化 。 对剧地质病 害的可能 性 , 谨慎 的确 定路线 的线位和 采取 的工程 措施 。地质 技术 人员应 配 合路线 设计 师 作好地质 咨询 工作 , 可以沿初 步拟定 的路线线位 , 进行全线踏勘 , 对重点 工点进行地质 调查, 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工程地质情况, 评估路线方 案的可行性,发现重大不 良 地质地段或预测工后会 出现难 以治理 的地质 病害 的路段要及时反馈信息 , 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很 多地质 灾害f 滑 坡、 泥石流等油 于植被覆盖 、 后期人工改造 以及观察角度和范围有 限等原 因, 在现场难 以判断。 通过遥感资料( 如航片) 可 以从宏观上观察全貌, 合理 的解译 , 有利于对此类不 良地质体 的正确认识 。 必要 时应增加技术设 计阶 段, 对重大 地质病害 路段进行 深入勘察 , 确定路 线可行性 。 3 . 4施 工图设计 阶段一 一详查工点地 质条件 本阶段应详查工 点地质( 桥位、 隧道 、 深路堑、 高填 路堤 、 陡坡 路堤 、 支 挡构造物) , 进行重要工点 1 : 2 0 0 0地质测绘 。采用调查、 测绘、 槽探 、 坑 探、 钻探、 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 。查 明场地岩土体组成、 性质、 分布 以及风化 层、 不 良地质 、 特殊性岩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在路线纵横方 向的变化 。 除了详细 的地质勘 察工 作之外 , 还 要贯 彻综合 设计 原则 , 在 路线 设计 的各个 阶段 , 对 工程地 质条件 要有 充分 的 了解 , 保 证路 线方 案 的 科学性 。 对地质 资料要充分利 用 , 桥位 、 隧道 、 路线各有 一套地质 资料 , 但彼 此经常脱节 。 比如 当桥 隧相连 时 , 隧道勘 察发现有 不 良地 质现象 , 桥梁 设计人员却 不知道 , 还 把桥 台置于其 上。因此加 强各专业 之间 的 交流沟 通 , 互相 学习 。从事 路线 、 隧道 、 桥梁设 计的人 员要 尽量 多地掌 握一些 基本 的地 质知识 , 以有利于对 地质 资料 的合理 使用 。 施 工阶段 一一遵循信 息化施工 、 补 充勘察 、 动态设计 原则 由于地质条 件 的复 杂性和勘察周 期 的制约 , 在设 计阶段难 以布置 充分 的勘察工作 量 , 无法 查清场地 详细工程 地质条件 , 在施工 期间 , 可 以进行 补充勘 察,如对岩 溶发育 区或岩性差 异大 的场 地逐桩钻 探 , 对 原进 场 困难 场地通 过施 工便道进 场钻 探 。施工 中发现 新 的地质 问题 也要补 充勘察 。 3 . 5 运 营阶段 一一加强敏 感 点监测 山区高速公 路运营期 间也要 高度 重视地 质工作 。 因为有 些地质灾 害 的发生是一个 长期 的过程 , 应力 释放或 边坡的蠕变 有些需 要长达几 年乃 至十几年 的时 间, 一 次性治理 有时并 不能保证长 治久安 。因此对 于一 些在施 工 中出现病 害的路 段或 重要 工点要 建立 数据 库 ,进 行变 形、 位移和地 下水 的动态 监测 , 定期 巡查 , 建立 防灾 和预警 系统 , 在 雨 季 或洪水季 节要加 强对敏感 点的监测 。通 过长期 观测记 录, 还可 以更 深入 的认识 地质规律 , 分析地质 病害 的发生发展机 理 , 预测 发展趋势 , 发现 有不利 的趋势要及 时采取措 施 。 4 . 正确 认识地质 工作 的重 要性和特殊 性 由于岩土 体的组成 物质差异 , 更重要 的是在岩 土体 内部 分布有 大 量 的不连续 界面 , 把 完整的岩士 体分割 成许多块体 , 总体 为非均质 体 , 在应 力 的传 递上非 常复杂 , 因此 岩土工程 属于 非线性科学 。现有 的岩 石 力学 、 土力学 、 岩体力 学等均 难 以准确 的描述 岩土 体实 际 的力学 本 构 关系 。地质 灾害 的发 生除 了其 本身 的因素外 , 还 受到许 多外界 的因 素影 响, 十分 复杂 。因此 , 对于岩土 工程 的分析计 算只能是 半定量 的 , 在很 大程度 上受分析 者经验 的制约 。 对 于 已经存在 的滑坡 、 崩塌 、 泥石 流 等地质病 害, 其周 界相对清 楚, 各种 勘察设计技 术规范 较完备 , 认识 起来 相对容 易 。最难 的是对于 现状稳 定的高边坡 , 预测其 人工 开挖 后 的稳定性 。 对 于其地质构 造的分 析 , 地质 . 力 学模型 的建立 , 稳 定计算
地质勘察设计的全过程服务——山区高速公路地质设计代表工作探讨

{
仨; & a 程 场 r e g m ̄ 工 市 1e g n e
{ l
; ;
维普资讯
地质勘察设计的全过程服务
山区高速公 路地质 设计 代表工作探讨
文 /李 净一 孙 缝军 图 /尚正强 我 国 已 建 成 的 高 速 公 路 中 。 超 过 1 /4的 里 程 为 山 区 高 速 公 路 。在 山 区修 建 高 速 公 路 不 同 - T 原 地 区 。 面 临 的  ̄- - - 其 最 大 问 题 是 山 区 多 变 的 地 形 .地 质 .水 文 .生 态 等 自 然 因 素 .其 中 尤 以 地 质 变 化 对 设 计 和 施 工 造 成 的 影 响 最 大 。由 - 3 - : 山 区高 速 公 路 地 质 勘 查 相 对 - 平 原 地 区 3 - : 难 度 急 剧 增 加 。 察 成 果 难 免 在 施 工 中 勘 出现 偏 差 。那 么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如 何 掌 控 地 质 变 化 情 况 。尽 可 能 优 化 设 计 ;如
一
是地 质勘察 工作本 身客观 条件造
成 的 。众 所 周 知 .地 质 勘 察 主 要 是 采 用 以点 代 面 连 点 成 面 的 方 式 来 揭 示 地 质构造 。 映 的是 一种 地 质近似 推 测情 反
况 。 由 于 山 区 地 形 地 貌 变 化 大 ,地 质 构
造 多 变 、骤 变 .单 纯 依 靠 前 期 勘 察 工 作 完 全 查 明 地 质 情 况 是 不 可 能 的 。 然 存 必
山 区高 速 公 路地 质 勘 察 工作 现 状
目前 我 国 山 区 高 速 公 路 设 计 前 期 的
地 质 勘 察 工 作 及 其 成 果 . 遍 与 规 范 规 普
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工作 中发现仍有重 大 的地 质病 害存在 或有潜 在 的重
大地质病 害时 , 必须及 时调整线位 。对 于重大 的地质病 害应 尽量绕避 , 实在无法绕 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 的可能性与可靠 性, 尽量 在路线 的平纵 面优化上下功夫 , 采用分离式路基 、 用
害多发 , 高速公路的建设 不可 避免 的要 切坡 、 沟 、 填 隧道 , 对 地质环境 造成 严重破 坏 , 处理 不好还会诱发 和加 剧各种地质 灾害 , 增加公路建设投资 , 响工期 , 影 甚至给运营 阶段 带来严 重的安全隐患。地 质工作应贯穿 于设 计 、 施工 和运营 的全 过 程, 根据不 同阶段应采取不 同的方法和手段 。
的地质灾害评估 , 路线方 案设 计 , 配合 进行 必要 的现场 踏勘 和重点路段的调查 , 反复对 比, 优选 出工程地质条件最 好 、 地 质灾害最少 、 工程建设对 地质环境 的不 利影 响最小的路线走
域构造地 质、 岩石地层 、 水文地质 、 工程地质 、 地震 地质 、 环境
前对于桥位和隧道等 构造物工点地质 勘察较为 重视 , 但是对 于深路堑和陡路堤 、 斜坡 路堤 、 挡构造 物等路基 方 面的工 支 点也必须加强勘察 , 特别是 高边 坡和不 良地质体的勘察 和预
测。重视筑路材料料场 和弃 土场 的的调查 , 免出现由于取 避 土 、 土场所不合理 , 弃 导致乱挖乱弃 , 破坏环境 , 水土流失等 。
摘
要: 论述 了山区高速 公路建设 各阶段应 重视的地质工作 , 提出了勘察设计 、 施工 、 运营等不 同阶段的地质
工作 重点 , 分析 了 目前 在山 区高速公路 建设 各阶段地质工作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对山区高速公路地 质科技 并 发展前景进 行 了展望 。 关键词 : 山区高速公 路 ; 勘察 ; 设计 ; 施工 ; 运营 ; 地质 ; 病害 中图分类号 :4 9 U 1
工程地质对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的影响山区高速铁路工程线长站点多,工程类型多,经过的地域广,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工程地质勘察难度大,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以高铁勘察为调查研究对象,结合山区的地貌、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主要不良地质问题及形成原因,对山区高速铁路勘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山区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综合性的工作,首先是先搜集沿线地质资料,再进行地质或工程地质测绘,而后进行物探、钻探、地质测试、室内试验等勘探方法,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资料整理,编制出合格的勘察报告。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趋势就是采用综合勘察和综合分析方法,因此,山区高速铁路勘察时既要考虑工序的先后,还要考虑各专业的衔接,合理安排勘察工作,这样才能保障勘察工作合理有序地进行。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研究是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兴建而开展的,近几年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对高速铁路勘探技术和勘察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
山区高速铁路工程沿线往往跨越的地质地貌单元众多,并且分布大量的隧道、桥梁等控制工程。
高铁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造就了沿线众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问题,其有类型多、分布广、规模大的特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岩体破碎或岩性软弱。
引起碳酸盐岩类岩溶在长汀盆地广泛分布,另外在中复、小池、龙岩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均为覆盖型岩溶。
高铁综合勘察方法的运用,对于查明工程所处的地质背景、岩溶和岩溶水的发育特征及其与桥隧的关系及危害程度、为各桥隧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奠定了基础,对有效规避存在的地质风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行业勘察人员对铁路勘察认识不足和对铁路规范理解的偏差。
如大量的房建、冶金、化工、港口交通等勘察单位跨行业进行铁路勘察,各部门习惯地将其行业勘察方法照搬过来,导致对沿线工程地质条件错误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的勘察业普遍存在着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工程勘察体系,没有一本国家标准能够对整个土木工程都适用的工程勘察原则的规定。
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分析

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分析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山区道路修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道路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只有通过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地质条件,为设计方案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才能确保施工、运营工作的安全。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标签: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解决方法;引言近年来,我国山区道路交通发展迅速,这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山区道路建设需要全面分析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等多项地质因素,给建设工作增加了难度。
对于山区道路的建设单位来讲,只有认真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认识其中的勘察难点并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查明地质条件,为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山区道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勘察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将复杂地质条件予以查明。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难点进行介绍:1.地质构造复杂山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区域断裂、次生断裂发育、褶皱发育。
复杂的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极大,其特点主要为:①构造造成的破碎富水地带具有不均一性、隐蔽性;②区域性断裂构造引发的次生断裂具有隐伏性,常常地表未见出露,难以发现。
2.不良地质频发山区相较于平原区,不良地质种类繁多且频发,特别是滑坡、崩塌、危岩、岩堆、泥石流等,这些不良地质给山区道路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同时给山区人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如笔者参与建设的青海省峨堡至祁连公路改建工程,原有道路在临近祁连县城路段,有3处高发型泥石流,改建前泥石流经过路段为路基,泥石流发育时导致道路中断,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改建后采用桥梁跨越,避免了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勘察在山区高速公路发展的作用摘要:地质勘察是公路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勘察设计要贯彻地质选线原则,突出重大地质病害对线路的制约,详查工点地质条件,加强敏感点监测。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病害
abstract: geological survey of highway design, construction important basis, survey and design to carry out geological line selection principle, highlight major geological hazards on the lines of the restricted sit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conditions, strengthen the sensitive point monitoring.
keywords: highway; survey;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geological disaster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
高速公路由于其线形指标高,工程艰巨,投资巨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
山区一般地形
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切坡、填沟、打洞(隧道),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环保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
二、山区公路建设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阶段
工可阶段对地质工作不够重视,地质遥感工作不做或精度不够,不能够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导致选定的路线走廊带中地质病害多,处理难度大,给后期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初步设计阶段,由于路线方案调整较大,而工期紧张,因此很多勘察工作量作废,路线地质精度不够,部分工点缺少地质资料,给设计工作带来隐患,也使得施工图设计阶段路线方案有时发生较大调整。
施工图设计阶段不做或漏做重要工点的1:2000地质测绘,或虽做了但精度不够;对一些地质病害研究不深,导致对一些重要工点的勘察深度不够;对于路线地质调查深度不够,导致一些地质敏感点遗漏,在施工中出现地质病害。
构造物勘察相对较细,而路基方面的勘察则往往较粗略。
2.2施工阶段
地质技术力量薄弱,岩土工程监测和监理不力,施工工序和方法不对,导致地质病害的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病害。
对工程地质特点认识不足,不能够及时预测和反馈地质病害,只能被动地等待地
质病害的发生。
3.3运营阶段
地质工作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无法保证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顺畅。
三、加强各阶段勘察工作管理的意义
3.1勘察设计阶段
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a)工可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利用遥感资料(卫片和航片),编制中比例尺(1:5万或1:10万)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重大的地质病害体,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件,进行初步的地质灾害评估,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b)初设阶段――突出重大地质病害对路线方案的制约
确定路线方案前应对沿线地质构造带、断层、岩石的层理情况、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等,通过对遥感地质判释资料以及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路线通过方案并不断优化。
对地质较为复杂地段还应注意在设线后诱发并加剧地质病害的可能性,谨慎的确定路线的线位和采取的工程措施。
地质技术人员应配合路线设计师作好地质咨询工作,可以沿初步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踏勘,对重点工点进行地质调查,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工程地质情况,评估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或预测工后会出现难以治理的地质病害的路段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
很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由于植被覆盖、后期人工改造以及观察角度和范围有限等原因,在现场难以判断。
通过遥感资料(如航片)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全貌,合理的解译,有利于对此类不良地质体的正确认识。
必要时应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对重大地质病害路段进行深入勘察,确定路线可行性。
c)施工图设计阶段――详查工点地质条件
本阶段应详查工点地质(桥位、隧道、深路堑、高填路堤、陡坡路堤、支挡构造物),进行重要工点1:2000地质测绘。
采用调查、测绘、槽探、坑探、钻探、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
查明场地岩土体组成、性质、分布以及风化层、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在路线纵横方向的变化。
除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之外,还要贯彻综合设计原则,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要有充分的了解,保证路线方
案的科学性。
对地质资料要充分利用,桥位、隧道、路线各有一套地质资料,但彼此经常脱节。
比如当桥隧相连时,隧道勘察发现有不良地质现象,桥梁设计人员却不知道,还把桥台置于其上。
因此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
从事路线、隧道、桥梁设计的人员要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地质知识,以有利于对地质资料的合理使用。
d)施工阶段――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在设计阶段难以布置充分的勘察工作量,无法查清场地详细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期间,可以进行补充勘察,如对岩溶发育区或岩性差异大的场地逐桩钻探,对原进场困难场地通过施工便道进场钻探。
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问题也要补充勘察。
e)运营阶段――加强敏感点监测
山区高速公路运营期间也要高度重视地质工作。
因为有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力释放或边坡的蠕变有些需要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一次性治理有时并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因此对于一些在施工中出现病害的路段或重要工点要建立数据库,进行变形、位移和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定期巡查,建立防灾和预警系统,在雨季或洪水季节要加强对敏感点的监测。
通过长期观测记录,还可以更深入的认识地质规律,分析地质病害的发生发展机理,预测发展趋势,发现有不利的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
四、正确认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