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

合集下载

2024年蓝莓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蓝莓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蓝莓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具有药用价值的水果,在全球市场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对蓝莓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供应链等各个方面,旨在为蓝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蓝莓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蓝莓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蓝莓市场规模还将持续增长,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对蓝莓营养价值的认可。

3. 竞争状况蓝莓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包括国内外的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

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品牌,包括ABC、XYZ等知名蓝莓品牌。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渠道和加强市场推广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此外,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给市场格局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4.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蓝莓作为一种天然的超级食品,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纤维等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年轻人和都市白领群体,更加关注健康和保持身材,在他们的购买决策中,蓝莓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

5. 供应链蓝莓的供应链包括种植、采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种植阶段涉及到土地选择、种植技术、育种改良等因素,采摘和运输阶段需要确保蓝莓的新鲜度和品质不受损。

加工阶段主要是将蓝莓制成干果、果酱等加工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销售阶段则需要开拓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下超市、电商平台等。

6. 市场趋势蓝莓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食品市场的增长将推动蓝莓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会继续增加。

•科技创新将推动蓝莓种植技术的改良,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会更为突出。

•电商平台的兴起将为蓝莓销售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蓝莓加工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蓝莓作为一种颇受欢迎且富含营养的水果,在近年来逐渐走俏全球市场。

蓝莓加工市场作为蓝莓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蓝莓加工市场进行前景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态势。

当前市场概况蓝莓加工市场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水果加工领域的热点。

蓝莓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提高,促使对蓝莓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加工市场主要涵盖蓝莓干、蓝莓酱、蓝莓果汁、蓝莓酒等多种产品。

目前,蓝莓加工市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蓝莓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环节。

市场发展趋势健康饮食的兴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饮食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趋势。

蓝莓作为一种天然、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蓝莓加工产品可以在不同的餐饮场所,如咖啡馆、健康食品店、酒店等销售,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多元化产品开发蓝莓加工市场的发展还有赖于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开发。

除了传统的蓝莓干、蓝莓酱等产品外,通过技术改进和产品研发,还可以开发更多种类的蓝莓加工产品。

例如,可以研制出以蓝莓为原料的冷冻甜点、蓝莓口味的雪糕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市场竞争态势蓝莓加工市场由于前景广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知名品牌,它们具有较好的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进入者也必须面对品牌认知度不高等挑战。

因此,创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差异化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市场前景分析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养生理念在社会上的普及,蓝莓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未来几年蓝莓加工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0%以上。

因此,市场容量的扩大将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结构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健康需求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的蓝莓加工市场将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企业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追求。

蓝莓市场调研报告

蓝莓市场调研报告

蓝莓市场调研报告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口感独特的水果,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本文旨在对蓝莓市场进行调研,了解蓝莓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为蓝莓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意见。

蓝莓市场概览蓝莓市场主要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部分。

国内市场在近几年迅速发展,消费者对蓝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

国际市场方面,蓝莓主要出口到亚洲、北美和欧洲等地。

蓝莓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但与其他水果相比,蓝莓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待提高。

蓝莓市场发展趋势1.健康饮食意识增强: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蓝莓作为一种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高端市场需求增加:一些高收入群体对品质优良的水果有更高的需求,蓝莓作为一种价格较高的水果,受到这部分消费者的偏爱。

3.产品多样化:蓝莓产品从传统的新鲜蓝莓开始逐渐拓展到蓝莓干、蓝莓果酱、蓝莓饮料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产业链整合加强:近年来,蓝莓产业链整合程度提高,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各环节更加协同,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

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对蓝莓消费者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的消费者需求: 1. 品质保证:消费者对蓝莓的品质要求较高,尤其关注蓝莓的口感和香甜度。

2. 安全健康:消费者对蓝莓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非常重视,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机认证的蓝莓。

3. 方便食用:快节奏的生活让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方便食用的蓝莓产品,如蓝莓酸奶、蓝莓酸奶粉等。

4. 价格合理:蓝莓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市场竞争分析蓝莓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有以下几类: 1. 同类水果竞争:蓝莓与其他水果如草莓、覆盆子等都属于柔果类水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市场竞争。

2. 不同形式蓝莓产品竞争:蓝莓产品的多样化形式,如新鲜蓝莓与蓝莓干、蓝莓饮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3. 产地竞争:不同产地的蓝莓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差异,也成为竞争的焦点。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蓝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且美味的小果实,被誉为“皇后水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蓝莓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蓝莓产业链、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蓝莓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一、蓝莓产业链蓝莓产业链涉及到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种植阶段为蓝莓产业链的起点,主要包括蓝莓苗木繁育、土地选择、种植技术等。

收购阶段是指企业收购种植户种植的蓝莓,其重要性在于保障蓝莓的质量和数量。

加工阶段将蓝莓加工成不同形态的产品,如蓝莓饮料、蓝莓干、蓝莓果酱等。

销售阶段则是将加工好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二、市场规模蓝莓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蓝莓总产量达到45万吨,产值达到90亿元人民币,其中75%的蓝莓产自四川、云南等省份。

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让蓝莓等高营养、高品质的水果越来越受到青睐。

根据《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0)》数据,中国蓝莓的年销售额在2019年达到1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50亿元。

三、发展趋势1. 品种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蓝莓产业的品种越来越多样。

在品种更新方面,国内已经引进了多个蓝莓品种,如兔眼蓝莓、金龙蓝莓、星光蓝莓等。

这些品种的种植适应性更强,口感更好,同时也更加耐病虫害,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 品质提高品质提高是蓝莓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种植技术方面,针对蓝莓的生长特点,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如施肥、喷药等措施,以提高蓝莓的品质。

同时,在收购和加工环节也加强了品质控制,确保不同形态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口感和健康需求。

3. 技术升级蓝莓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无人机收割、智能种植、气象预报等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蓝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不断发展创新,在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更高品质的服务的同时,也在推动蓝莓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国内外蓝莓研究现状

国内外蓝莓研究现状

国内外蓝莓研究现状在国外,蓝莓研究主要集中于北美、欧洲和东亚等地区。

品种选育方面,国外学者通过对蓝莓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选育出了一系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如美国农业部选育的“伯克利”品种,果实大而饱满,口感酸甜适中,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在栽培技术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土壤管理、水肥调控、修剪和采收等方面。

例如,美国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秸秆堆肥的土壤改良方法,显著提高了蓝莓产量和品质。

此外,欧洲和日本等国也在蓝莓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

在国内,蓝莓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品种选育方面,我国通过对引进品种的筛选和评价,选育出了一批适于我国生长环境的优良蓝莓品种。

如黑龙江农业大学选育的“蓝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果实大、口感好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栽品种。

在栽培技术方面,国内研究者主要于园地选择、定植技术、配方施肥和节水灌溉等方面。

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灌溉量和灌溉方式对蓝莓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国内也在蓝莓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方案。

总之,国内外蓝莓研究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随着人们对蓝莓品质和产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蓝莓种质资源,选育更多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2、加强蓝莓栽培技术创新,优化土壤管理、水肥调控等技术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3、深入开展蓝莓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4、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开展蓝莓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研究,提升品种培育的效率和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蓝莓研究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蓝莓上的应用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土栽培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2024年蓝莓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蓝莓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蓝莓市场规模分析概述本文旨在对蓝莓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蓝莓的种植和消费趋势,然后探讨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并讨论相关的竞争对手,最后给出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

蓝莓的种植和消费趋势近年来,蓝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长。

由于蓝莓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蓝莓列入他们的健康饮食计划。

此外,蓝莓的可口味道和多种用途(比如鲜食和制作蓝莓酱、蓝莓果酱等)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蓝莓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根据行业研究,全球蓝莓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这是由于蓝莓健康食品的推广和消费者对天然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蓝莓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进,使得蓝莓的产量和质量都获得了提升。

竞争对手分析蓝莓市场存在着一些竞争对手。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水果种类(比如草莓、覆盆子等)以及其他健康食品(比如酸奶、坚果等)。

这些竞争对手的存在可能对蓝莓市场的增长构成一定的挑战。

因此,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考虑如何突出蓝莓的优势,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未来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扩大蓝莓市场的规模,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市场推广:通过电视广告、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蓝莓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加大品种选择:研发出更多种类的蓝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进一步提升蓝莓的市场占有率。

3.提供多样化的蓝莓产品:开发蓝莓饮品、蓝莓零食等多种蓝莓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下的需求。

4.加强合作关系:与农民、超市等渠道进行合作,确保蓝莓的供应链畅通无阻,提供新鲜的产品给消费者。

5.积极参与行业展会:通过展示蓝莓的种植和加工工艺,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并与潜在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结论蓝莓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增长,并且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然而,企业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时需要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通过加强市场推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加强合作关系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在蓝莓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与趋势引言:蓝莓是一种富含营养、口感鲜美的小型浆果,具有高纤维、低糖分和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食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增加,蓝莓消费量逐年增加,全球蓝莓产业迎来了显著增长。

本文将对全球蓝莓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一、蓝莓产业的现状(一)产量和种植面积目前全球蓝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留美农业和科技学会(IRTA)的数据显示,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约9.5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约27.3万公顷,年均增长率约为9.3%。

蓝莓的主要生产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智利、西班牙和南非等,这些国家的蓝莓产量占据全球的绝大部分。

(二)消费市场蓝莓消费市场逐年扩大。

据国际蓝莓组织(IBO)的数据显示,全球蓝莓消费量从2000年的约5.5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约26.2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9%。

蓝莓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的蓝莓消费量最大,占据全球消费总量的40%左右;欧洲地区的蓝莓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西班牙和英国等国家的市场需求旺盛;亚洲地区的蓝莓消费量增长速度最快,中国的蓝莓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三)贸易全球蓝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国际蓝莓组织(IBO)的数据显示,全球蓝莓贸易量从2000年的约3.1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约15.4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11.5%。

主要的蓝莓贸易国家包括美国、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蓝莓进口国和出口国;智利是全球最大的蓝莓出口国之一,其蓝莓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50%左右。

二、蓝莓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与种植方式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蓝莓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创新。

现代蓝莓种植采用温室和大棚种植方式,可以在全年提供优质的蓝莓供应;无土栽培和滴灌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蓝莓的精准管理和远程监控。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前言近年来,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逐渐兴起,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产量持续增加。

目前,主要的蓝莓种植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智利、中国等。

据预测,未来几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竞争格局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蓝莓种植企业和深加工企业。

一方面,蓝莓种植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的种植技术和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深加工企业需要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高品质的产品。

在竞争格局中,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这些企业往往能够利用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趋势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蓝莓作为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备受青睐。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蓝莓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再次,科技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蓝莓种植和深加工技术的创新,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种类和更高品质的蓝莓产品。

此外,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多,国内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同时,发展趋势显示,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因此,企业应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顺利抓住市场机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2024年蓝莓种植深加工市场分析现状的简要内容,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市场报告和研究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蓝莓产业及研究现况2012年7月17~22日,第10届国际蓝莓和超级水果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Masstricht)举行,世界20个国家近400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包括科研人员、农场主、企业代表和一些协会代表。

会议内容广泛,包括全球蓝莓的生产发展趋势、栽培技术、脱毒苗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育种、保健功能、采后处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笔者根据第10届国际蓝莓与其他超级水果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结合我国蓝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l 世界蓝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球高丛蓝莓栽培的总面积已由2005年的4.2万hm2发展到目前的7.73万hm2,增加84%。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美国的蓝莓占全球栽培总面积的47%,加拿大占12%,两者相加还不到60%。

与过去占80%。

85%相比,减少了20%一25%。

智利栽培面积1.3万hm2,为美国的37%;尤其是有机蓝莓面积已达1580hm2,接近美国1665hm2的水平。

阿根廷的栽培面积也增加很快,达到了3845hm2。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约l000hm2,南非约500hm2,整个南半球面积接近世界总栽培面积的25%。

目前波兰的面积为3157hm2,德国2145hm2。

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是蓝莓发展较快的国家。

日本自1951年引进蓝莓后,至今已有60余年,前30年发展很慢,到1980年时共计10hm2。

1980年当蓝莓的保健功能被确认后,加快了发展步伐,尤其在过去的10年中更为迅速,到2011年共有l000hm2,产量达3000t。

推动日本蓝莓发展的有3个主要因素:①引种和推广了三大类蓝莓新品种,特点是大果,风味更佳,更耐贮藏。

②研究出了适合日本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栽培措施。

③利用蓝莓的保健价值引导消费者,也促进了蓝莓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中国栽培蓝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才开始推广,目前栽培面积被认定为3499hm2,发展速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此面积数约为日本的3-4倍,然而商品产量却只有4000余t。

这明显地反映出,中国蓝莓高速发展中栽培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不高的问题。

面对世界蓝莓发展和竞争的形势,我们势必严肃对待,认真改进,否则很难跟上世界蓝莓业高速发展的步伐。

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蓝莓的年消费量从0.2亿kg增长到1.9亿kg,增加了约9倍。

平均每人的消费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年每人509增长到2010年的5009以上。

过去5年中,欧盟的蓝莓消费量也成倍增长,未来的几年内可能会达到每年3倍以上的增长。

过去10年里,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顾客欢迎,因此包括可口可乐公司在内的一些饮料生产商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蓝莓保健功能的研究仍然是热点,会上约有1/3的论文属此领域。

过去认为从保健的目的出发每人每天应摄入1000 - 5000单位超级等渗抗氧化剂(ORAC)才能满足需要,现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每人每天摄入量应达7000单位,所以消费量还会有巨大的增长。

与一般栽培蓝莓的价格相比,有机蓝莓的价格通常高20%一100%,吸引了种植者采取有机方法种植蓝莓。

过去5年里,世界各地有机蓝莓基地增长迅速,包括新种植基地和由传统种植基地转向有机基地。

在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州栽培技术发达,有机蓝莓总面积达1060 hmz,占全美国总数1665 hm2的64%。

全世界有机栽培面积总数由2006年的1200 hm2发展到2011年的4156 hm2,增加2.5倍。

2蓝莓的栽培技术研究2.1 土壤覆盖管理研究美国继续在覆盖技术方面进行长期、更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种植蓝莓时土壤覆盖管理的重要性。

部分引进蓝莓的国家,更加注重研究如何通过栽培措施,克服本地不利于蓝莓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如日本通过种植穴土壤改良、高畦栽培和木屑覆盖等措施,在原水稻田成功种植了蓝莓。

智利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如防晒剂和遮阳网等,研究如何防止强光对北高丛和南高丛蓝莓的灼伤。

在50%黑色网下,‘莱格赛’(Legecy)和‘百里吉大’(Brigitta)品种都会延迟成熟,果实增大。

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直接将硫磺粉撒入土壤中,改为将硫酸加入灌溉系统,可以更快速的降低土壤pH值。

随着有机蓝莓栽培面积的扩大,美国从2006年开始了一个长期研究计划比较栽培措施,包括平地栽培和起垄栽培,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覆盖方法和适宜品种选择等。

4年的研究表明,高畦栽培时所需灌溉水量要比平畦多;起垄栽培的累计产量比平地栽培的高18%;‘公爵’(Duke)施用羽毛粉比鱼肥产量高。

但无论是肥料种类还是施用量,对‘自由’(Liberty)品种的产量无影响。

表明施肥研究要与品种相结合;用高畦和黑地膜覆盖种植的果实,其花青素含量较高。

用地膜、锯屑和锯屑加腐殖土覆盖的试验表明:以栽植第2-5年(2008 -2011)的总产量进行比较,地膜覆盖最佳,每株约产6.35 kg;其次是锯屑加腐殖土,约6.25 kg;第3为锯屑覆盖,约5.8 kg。

这3种覆盖处理的根系和枝叶干重之比因品种而不同(注:仅表明了不同品种对覆盖的效果反应不同)。

对‘公爵’品种而言,锯屑覆盖产量最高,地膜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对‘自由’而言,情况相反,地膜覆盖最高,锯屑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

这3种覆盖处理的植株,其总干重(地上部和地下部之和)‘公爵’品种相差不明显;‘自由’品种的根干重以地膜覆盖最高,锯屑覆盖最低,锯屑加腐殖土居中。

另外,覆盖试验区的‘都克’(Duke)、‘利卡’(Reka)、‘德拉帕’(Draper)、‘蓝丰’(Bl uecrop)、‘蓝金’(Bluegold)、‘蓝仔’(Bluejay)、‘莱格赛’(Legecy)、‘自由’(Liberty)、‘奥萨蓝’(Ozarkblue)和‘奥罗拉’(Aurora)10个品种,连续4年(2008~ 2011)覆盖,其单株总产量地膜覆盖普遍比有机物料覆盖高,平均高出41%。

各品种间以‘莱格赛’和‘奥萨蓝’产量最高,只有‘蓝金’品种两种处理差异不明显。

2.2施肥种类和方法研究在使用羽毛粉肥(N:P:K=13:O:O)与鱼肥(N:P:K=4:1:1)的比较试验中,连续4年(2008—2011)单株总产以高羽肥处理效果最好,低羽肥和低鱼肥其次,高鱼肥效果最差(高:指2007~ 2009年用肥量每年每公顷57kg氮;2010~ 2011年每年每公顷102kg氮。

低:指相应用肥量换算的氮肥为高用肥量的1/2)。

在对根系和枝叶干重比的测定中,使用羽肥的都高于使用鱼肥的;而不论是使用羽肥或鱼肥,低肥的根系和枝叶的干重比高于高肥的。

这个试验值得中国蓝莓种植者注意,表明过高的氮肥用量并非蓝莓所必须,尤其是磷肥和钾肥更应适当施用。

在俄勒冈以‘蓝丰’为试材,历时6年(2006-2011)的研究中证明,施肥应靠近根系,否则效果差。

种植第1年用单管滴灌比用双管距根颈20cm远处滴灌更有效,因为氨态氮的离子不易移动。

用滴灌施肥与施用粒状肥相比,滴灌施肥的效果好,但用肥量较多。

颗粒肥靠近根部施用效果好。

蓝莓园的前作为花生和禾草时,草地比花生地好。

原因是花生地的土壤pH值偏高,有机质的含量只有约2%,只是磷的含量较高;而草地的pH值较低,有机质是花生地的2倍。

对‘奥斯汀’(Austin)和‘顶峰’(Climax)两品种而言,前作为花生地和草地时,其产量差异达到了1:3。

高海拔地区栽培蓝莓,果实的花青素含量较高;日本采用不加温冷棚栽培蓝莓,果实可提前到6月雨季前采收。

对19个南方高丛品种,8个北方高丛品种和2个兔眼品种的试验表明,采取放蜂、灌溉和合理施肥的条件下,开花期(50%)和果熟期(50%)可提前lO一40天(因年份不同而异);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注意野生资源的持续管理和关注,开始进行资源评价、生态条件(雨量、温度、土壤、光照、海拔)和繁殖技术(生根激素、插条年龄和扦插时间等)的研究;荷兰从2010年开始进行蓝莓的无土栽培试验。

2.3病虫害防治随着蓝莓栽培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美国、智利和荷兰等国都非常重视病虫害种类的调查和防治研究。

阿根廷引种后发生金龟子类的地下害虫(Dyscinetus sp.),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率高于50%。

新近发现了多种病毒病,主要在叶部。

在美国发现一些病毒潜伏期长达15年之久,在蓝莓园进入盛果期时爆发。

智利于2005年起出现了银叶病(silver leaf),病原菌为Chondrostereum purpureum,首先发生在‘蓝百里吉塔’品种(Brigitta Blue)上,而后逐渐依次蔓延至‘蓝丰’、‘公爵’、‘德拉帕’、‘伊利’(E lliot)、‘密斯蒂’(Misty)、‘蓝哈芬’(Blueheaven)。

采用修剪、喷洒防病剂、用药灌根等措施均无法阻止病害扩散,只有用了大量的堆肥浸提液(每年每公顷6000L),才使病害停止蔓延,并使病斑株恢复正常。

果实炭疽病是病原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感染的结果。

研究表明,果实含糖量高而酸度低时发病少,体外菌丝体培养也有同样的反映。

证实了‘伊利’品种抗病而‘泽西’( Jersey)敏感,并查明有两种黄酮类物质只在‘伊利’中存在,而‘娟赛’中不含有。

‘用梯芙蓝’( Tifblue)、‘顶峰’(Climax)和‘南方之星’(Star)的离体枝条接种和培养表明,30℃和35℃高温使茶枯病(枝条枯萎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e病斑发展严重。

有趣的是,发现大黄蜂(Bumble bee)可带有抗病物质以减少灰霉病菌(Botrytis)引起的花腐病发生。

南方高丛蓝莓品种的根腐病(Phytophthora cinamomi)明显比兔眼蓝莓品种重,其中唯有‘海岸’(Gulfcoast)品种具有与兔眼蓝莓品种同样的抗性,采用高畦和使用农药甲霜灵(metalax-yl)可减少发病。

3蓝莓的育种3.1 品种选育过去10年,私人育种工作者的成果大量涌现。

无论是公共研究机构还是私人爱好者,陆续推出了大量品种。

2002年以来有90多个品种推出,其中南方高丛蓝莓为数最多。

在未来10年,预计也有不少新品种审定。

欧洲一些国家利用野生资源,希望培育出更耐寒、适应短生长季和高抗氧化活性的新品种;培育适合机械采收的鲜食品种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为应对全球变暖趋势,智利开始系统选育耐干旱和高温的新品种。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更加便利。

大量的育种计划旨在培育大果型品种,许多研究者担心地提出,果实个头越大,则果皮重量的比例越小,抗氧化的活性成分越少,从保健的角度看并非理想。

但是,追逐经济效益的欲望驱使,向往大果的育种计划势不可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