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植物—细菌和蓝藻

合集下载

原核生物名词解释

原核生物名词解释

原核生物名词解释原核生物名词解释原核生物是最简单的一类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

有细胞壁和拟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只有DNA,也没有染色体,只能进行有丝分裂。

可分为真细菌和古细菌两个亚门。

1.真细菌:原核生物中数量最多,主要是细菌和放线菌,也有少量的蓝藻和粘菌等。

常用“细菌”和“真细菌”来指代前者。

( 1)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主要靠分解有机物为能源的异养型微生物。

细菌是原核生物中唯一具有细胞壁、能独立生活的类群。

其中多数对人类有益或有害,如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帮助宿主防御疾病,而产甲烷菌和固氮菌则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气,产生氮肥,有利于农业生产。

也有少数对人类有害,如能致病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

按细胞壁的成分,细菌可分为三类: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非革兰氏阳性菌;根据细胞壁的组成及结构,又可分为两类:细菌和粘菌。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但也有的属革兰氏阴性菌,如肉毒梭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主要由葡萄糖胺和甘露糖构成,少数含有内肽聚糖,如结核杆菌。

( 2)古细菌:是细菌以前的生物,由一类特殊的原核生物进化而来,一般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但也有例外,如巨大芽孢杆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在地球上生活的各种原核生物,都是以化学能作为能量来源,并利用糖类、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合成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被细胞利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细菌能发酵糖类,将其中的有机酸转化成为乙醇,使酒精发酵,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此过程称为发酵。

因此,细菌是制造酒精的主要微生物。

2.古细菌:细菌以前的生物,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因而广泛分布在古老的地层中。

常见的如裸甲藻,能从无机物中提取甲醇,再把甲醇用于有机物的发酵;而发现于马达加斯加岛和南非布隆迪共和国马哈卡拉页岩中的能溶解冰的奇特古细菌,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它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能源。

原核生物大多为单细胞生物,只有少数的种类多细胞,称为菌类,有的属还具有叶绿素,有的细菌营异养型生活方式,以其他原核微生物为食料,有的细菌则营腐生生活方式,专以动植物的尸体为食料。

第八章 原核藻类

第八章 原核藻类

第八章原核藻类第一节原核生物与原核藻类一、原核生物的概念及范畴概念:凡细胞不具真核,仅为原核结构特征的生物即为原核生物。

约在35亿~33亿年前出现。

主要特征:原核:无核膜、核仁,不形成染色体裂殖: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不出现纺锤体其他:一般不具膜细胞器,鞭毛不为9+2型细胞壁主要为肽葡聚糖现存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古细菌、蓝藻、原绿藻二、原核藻类蓝藻门(Cyanophyta)含叶绿素a,藻胆素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含叶绿素a、b,藻胆素第二节蓝藻门(Cyanophyta)一、蓝藻门的主要特征(一)生境蓝藻门分布极广,从两极到赤道,从高山到海洋,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海水中也有。

此外蓝藻还可生活在水温85℃的温泉中,以及寄生于其他植物体或与菌类共生。

(二)形态特征有单细胞(管胞藻属Chamaesiphon等),有群体(微囊藻属Microcystis等),有丝状体(颤藻属Oscillatoria等)(三)细胞结构细胞壁:内纤维素,外果胶质,同时外壁具有粘肽、粘多糖、胶质体等。

原生质体:包括周质和中央质。

周质为色素质,含有亚显微片层、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中央质含有核质,无核结构,但有核的功能。

色素: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及黄色色素贮存物质: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四)繁殖营养繁殖:单细胞—细胞分裂群体—群体破裂丝状体—形成藻殖段无性生殖: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五)异形胞是由营养细胞组成的,一般比营养细胞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是空的。

形成异形胞时,细胞内的贮藏颗粒溶解,光合作用片层破碎,形成新的膜,同时分泌出新的细胞壁物质于细胞壁外边。

与营养细胞的区别是:壁厚;细胞质中的颗粒物质溶解,呈均匀状态;原来的类囊体膜解体,形成新膜;颜色呈淡黄色或透明状。

异形胞的功能:一是将藻丝细胞分隔成藻殖段进行营养繁殖;二是细胞内含固氮酶,可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

二、蓝藻的经济价值和代表种类(一)食用普通念珠藻(地木耳)(Nostoc commune)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海雹菜(Brachytrichia quoyi)苔垢藻(Calothrix crustacea)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二)固氮藻类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 Strsab.)固氮鱼腥藻(A. azotica)林氏念珠藻(Nostoc linckia)沼泽念珠藻(Nostoc paludosum Kutz.)溪生单歧藻等(Tolypothrix rivularis Hansg)(三)蓝藻的放氢在缺氧条件下,固氮酶催化放出氢气。

藻类 原核生物

藻类 原核生物

关于藻类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藻类都是真核生物,因为藻类是绿色植物四大类群之一(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但是蓝藻不是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因此又叫蓝细菌。

蓝藻虽然有个藻字,但它并不是藻类植物。

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细菌:弧菌,球菌,杆菌,线菌,螺旋菌等带描述形状的菌
放线菌
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除了链霉菌,是放线菌),食用菌
(三菌三体: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都是原核的)
关于藻类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藻类都是真核生物,因为藻类是绿色植物四大类群之一(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但是蓝藻不是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因此又叫蓝细菌。

蓝藻虽然有个藻字,但它并不是藻类植物。

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细菌:弧菌,球菌,杆菌,线菌,螺旋菌等带描述形状的菌
放线菌
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除了链霉菌,是放线菌),食用菌
(三菌三体: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都是原核的)
关于藻类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藻类都是真核生物,因为藻类是绿色植物四大类群之一(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但是蓝藻不是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因此又叫蓝细菌。

蓝藻虽然有个藻字,但它并不是藻类植物。

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细菌:弧菌,球菌,杆菌,线菌,螺旋菌等带描述形状的菌
放线菌
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除了链霉菌,是放线菌),食用菌
(三菌三体: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都是原核的)。

蓝藻

蓝藻

• 鱼种放养不合理: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鱼塘易发生
• 内因:微事藻生物学特性,对高温、低光强和紫外线的适应,可以 过量摄取无机碳和营养物质,低的氮磷比等因素都有利于蓝藻生长。
• 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 池海埂一线的岸昆明滇池暴发蓝藻 • 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 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 一个,现在水质为劣V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 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 2011年8月21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湖面 蓝藻又开始“抬头”,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巢湖市高度 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蓝藻拦截、打 捞和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
Oscillatoria culture specimens did possess sheaths (arrow).
Oscillatoria sp.
1]潮湿或小型水体
2]单列组成的丝状体
3]短圆柱状 4]藻体前后运动或摆动 5]dead ce
•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 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 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 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 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 •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
–褐色管孢藻Chamaesiphon fuscus -清水 –泥生颤藻 Oscillatoria limosa-水体污染
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
胶被
胶鞘
蓝藻(Cyanophyta)
一、蓝藻一般特征 blue-green algae;粘藻-细胞壁外有胶鞘;裂殖 [一]藻体形态

蓝细菌(螺旋藻)

蓝细菌(螺旋藻)

蓝细菌(螺旋藻)中文名称:蓝细菌英文名称:cyanobacterium其他名称:蓝藻(blue-green algae)定义:细胞质中含有光合膜的原核生物。

光合膜中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蓝藻(Cyanobacteria)是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

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

红海就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蓝细菌蓝细菌(Cyanobacteria)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在50亿年前,地球本是无氧的环境,使地球由无氧环境转化为有氧环境是由于蓝细菌出现并产氧所致。

人们从前寒武纪地壳中发现大量由蓝细菌(如螺旋藻)生长形成的化石化的叠层岩(约30亿年)中得到证实。

蓝细菌在植物学和藻类学中被分类为蓝藻门。

由于它的细胞结构简单,只具原始核,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没有叶绿体。

故将它隶属于原核生物界的蓝光合菌门,这一门的细菌叫蓝细菌。

它对于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蓝细菌分布极广,普遍生长在淡水、海水和土壤中,并且在极端环境(如温泉、盐湖、贫瘠的土壤、岩石表面或风化壳中以及植物树干等)中也能生长,故有“先锋生物”的美称。

许多蓝细菌类群具有固氮能力。

一些蓝细菌还能与真菌、苔蕨类、苏铁科植物、珊瑚甚至一些无脊椎动物共生。

编辑本段形态与构造蓝细菌的细胞一般比细菌大,通常直径为3~10μm,最大的可达60μm,如巨颤蓝细菌。

【生物知识点】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生物知识点】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生物知识点】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主要是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包括了所有的生物,从单细胞动物到高等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下文将对它们的区别进行详细讲解。

一、细胞的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对细胞结构的构建方式不同。

原核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细胞没有核和细胞器。

绝大部分的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一个称之为核区的区域内,通过DNA链来维持基因的传递和复制。

同时,原核生物的细胞壁通常很坚硬,可以保护细胞不被破坏。

而真核生物细胞则更加复杂,它们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核内包含着遗传物质,通过RNA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真核生物的细胞壁相对较软,且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元素需要通过透过细胞壁,才能进入真核生物的细胞中。

二、遗传物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略有不同。

原核生物的核区内仅含有一个单粒线性DNA分子,而真核生物则包含多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含有数百个基因。

原核生物的DNA通常存在于环状分子中,因此其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比真核生物更快。

三、代谢活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代谢活动也存在区别。

绝大多数原核生物都是自养生物,它们通过自己的代谢活动来生存和繁殖。

例如,细菌通过无氧和有氧呼吸来产生能量,蓝藻则通过光合作用来产生能量。

而真核生物则更加复杂。

它们的代谢活动包括了蛋白质合成、膜运输、胚胎发育、免疫响应等。

真核生物可以通过细胞分化来形成各种器官,从而担负各种不同的功能。

四、基因表达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方式也存在区别。

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同一位置(即核区),这使得细胞中只有一个等值的mRNA,从而减少了基因调控的复杂性。

真核生物则不同,它们的基因表达需要经过基因转录和RNA后转录两个过程,其中RNA后转录包括了mRNA、rRNA和tRNA等不同类型的分子。

第七节 其他类型的原核微生物(5)

第七节 其他类型的原核微生物(5)

立克次氏体的特点
①细胞呈球状、双球状、杆状或丝状等
②有细胞壁,G― ③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与G―细菌相似,以二等分 裂方式繁殖。 ④通常在真核细胞内寄生,寄主一般为虱、蚤、 蜱和螨等节肢动物,并可传至人或其他脊椎动 物。
立克次氏体的特点
⑤具有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
大多只能利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产能而 不能利用葡萄糖或有机酸产能,故不能 完全脱离寄主细胞而独立生活。
1970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沙眼及有关疾 病的国际会议上,正式将这类病原微生物 称为衣原体。

衣原体的特点:
① 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3μm或 可达1.0~1.5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 ② 有类似细胞壁的结构(细胞壁由LPS和蛋白 质组成,缺乏肽聚糖)。 ③ 酶系统不完整,尤其缺乏产能代谢(ATP再 生)的酶系,不能磷酸化葡萄糖或代谢葡萄糖, 是一种“能量寄生物”
蓝细菌的应用

蓝细菌可被用于开发食品和保健食品,
其中螺旋蓝细菌(Spirulian)的蛋白质含量高达
50%~60%、脂肪含量6%~7%,现已被开发
为“螺旋藻”功能性食品。

还可作为水田的生物肥源, 它包括许多食用种类如发菜念珠蓝细菌,普通 木耳念珠蓝细菌,盘状螺旋蓝细菌最大螺旋蓝 细菌等。
二、古生菌
⑥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可用鸡胚、敏感动 物或合适的动物组织培养物培养。 ⑦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立克次氏体:细胞呈球状、双球状、杆状或丝状 等,有细胞壁.
真核细胞内寄生
立克次氏体寄主一般为虱、蚤、蜱和螨等节肢动物。
三、衣原体

衣原体(Chlamydia)是在活的真核细胞内营 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核生物的关系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核生物的关系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核生物的关系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生物是三个不同的生物分类单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三类生物,同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最古老的细胞类型之一,包括细菌和蓝藻。

它们是由一个单细胞的原核细胞组成,没有真核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

原核生物的DNA通常是以原核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原核生物的代谢过程相对简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原核生物与其他两类生物的关系:1.1 原核生物与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一类真核生物,但相对于其他真核生物而言,原生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组织分化。

然而,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事实上,原生生物可能是从原核生物中演化而来的。

通过研究细菌和蓝藻,科学家发现它们的DNA序列与某些原生生物的DNA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1.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细胞器,如细胞核和线粒体。

而真核生物具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和多样的细胞器。

然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有一些共同的遗传信息。

比如,细菌的RNA聚合酶基因与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基因在序列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演化起源。

2. 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一类真核生物,它们通常是单细胞的,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原生生物包括原藻、滑藻、原虫等。

原生生物在细胞结构和功能多样化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复杂性,但相对于其他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的分化程度较低。

原生生物与其他两类生物的关系:2.1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之间有一些相似性。

研究发现,某些原生生物的DNA序列与某些细菌和蓝藻的DNA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这表明在进化的过程中,原生生物可能与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2.2 原生生物与真核生物:原生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细胞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体形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或
叶状体
细胞结构: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
果胶质);液泡;载色体
光合作用色素:叶绿素a, b以及α-胡萝
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
同化产物:淀粉
11:08:03 21
不同植物体类型的绿藻
11:08:03
22
绿藻的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游动孢子、静孢子 同配生殖 (isogamy) 异配生殖 (anisogamy) 卵式生殖 (oogamy) 接合生殖 (conjugation)
11:08:03
31
2.3
红藻门(Red Algae)
藻红素(phycoerythrobilin)、 红藻淀粉(florideanstarch);
生活史中不产生游动孢子。
11:08:03 32
紫菜(Porphyra)的生活史---紫菜属
11:08:03
33
11:08:03
34
2.4
褐藻门(Brown Algae)
Peach leaf curl
Mushroom
Earth stars
Common stinkhorn
鬼笔
Bracket fungus
11:08:03
57
bolete 牛肝菌
Shelf fungus 层孔菌
11:08:03 58
A bird’s nest fungus
鸟巢菌
11:08:03
59
Ch 3
第二部分 系统植物学部分
植物类群的多样性——约40余万种 植物类群的划分:形态、结构、生殖
特点、生活方式等
原核植物 藻类植物 黏菌 真菌
低等植物
结构简单, 无根、茎、叶 等器官的分化。 又称原植体植物 (thallophyte)
11:08:03
2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11:08:03
14
异形胞
heterocyst
厚壁孢子
akinete
Spirulina 螺旋藻
1 2
11:08:03
3 4
15
Anabaena 项圈藻
蓝藻群体形态
11:08:03
16
胶质鞘
11:08:03 17
水华(water bloom)
微囊藻(Microcystis)
11:08:03
18
枝状地衣
61
11:08:03
62
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1 植物分布的先导; 2 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
3 药品、香料和化工原料等的来源
11:08:03
63
6
不同形态的细菌
11:08:03 7
细菌的基本结构
纤毛
荚膜
鞭毛
核糖霉素
11:08:03 8
Look at a sneeze!
11:08:03
9
The most deadly of all know biological toxins is produced by…….
1克 —— 一千四百万
Botulism bacteria 腊肠杆菌
Ch2 藻类植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植物——约3万种、植物体形态结 构差异极大; 类群划分的依据:藻体形态、细胞结 构、所含色素、贮藏物质、生 殖方式、生活史类型等 代表类群主要包括:硅藻、绿藻、红 藻、褐藻等
11:08:03 19
2. 1 显微镜下的不同硅藻(硅藻门)
11:08:03
20
2. 2 绿藻门(Green Algae)
地衣(lichens)
多年生植物,藻菌共生体。 (1) 壳状地衣(crustose)颜色鲜艳,不易
与基质剥离,如茶渍衣属 (2) 叶状地衣(foliose)易与基质剥离,如 梅衣属 (3) 枝状地衣(fruticose)树枝状,直立或
下垂,如松萝属
11:08:03 60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11:08:03
Physarum
11:08:03
44
Arcyria
Lycogala
11:08:03
45
2.4.2 真菌(Fungi)
真核异养生物, 无叶绿 素和质体,寄生或腐生。 营养繁殖:各种孢子 无性生殖:各种孢子 有性生殖:不同类型
大多数真菌的生活史中 只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11:08:03 46
11:08:03
胶质鞘;细胞质—中心质 (centroplasm), 周质 (periplasm)或色素质 (chromatoplasm)
繁殖方式 直接分裂; 藻殖段(homogonium)
无性繁殖——厚壁孢子(akinete)
光合作用色素 叶绿素a、藻蓝蛋白、藻红蛋白等
11:08:03
13
蓝 藻 的 细 胞 结 构
47
11:08:03
48
11:08:03
49
黑根霉生活史
11:08:03
50
子囊菌生活史
11:08:03
51
11:08:03
52
担子菌生活史
11:08:03
53
锁状联合过程示意图
11:08:03
54
Sac fungus 子囊菌
11:08:03
55
Morel 羊肚蕈
11:08:03
56
替(海带) (萱藻)
11:08:03
40
2.4 粘菌和真菌 2.4.1 粘菌门(Slime mould)
兼有动物和植物特性的一类真 核生物。
11:08:03
41
子实体
粘菌 (Slime mould)
变形植物体
11:08:03
42
发网菌(Steminitis)--- 发网菌属
11:08:03
43
11:08:03 4
细胞壁组成:主要为含胞壁酸(细菌
壁特有)的肽聚糖;荚膜。 生活方式:绝大多数异养(腐生、寄 生或共生),少数自养(光合 细菌和化能自养细菌)。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多采用直接分裂 (无丝分裂)。芽孢 光合作用色素:细菌叶绿素
11:08:03 5
14000 X
11:08:03
细菌的大小和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23
有性生殖
11:08:03
衣 藻 (Chlamydomonas)
衣藻属
11:08: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蛋白核
眼 点
载色体
伸缩泡
鞭毛
24
衣藻 (Chlamydomonas) 生活史
11:08:03
25
水绵(Spirogyra)---水绵属
11:08:03
26
水绵(Spirogyra)
11:08:03
27
11:08:03
28
石莼(Ulva)的生活史---石莼属
11:08:03
29
11:08:03
30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在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
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的 现象。
同形世代交替(isomorphic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在形态和结构上基本相同的 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11:08:03 10
11:08:03
11
Garbage and leaves
11:08:03
After composting
12
1.2 蓝藻门(Blue-green Algae)
植物体形态 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
(filament);异形胞(heterocyst)
细胞结构 细胞壁—粘肽(peptidoglycan)、
颈卵器植物
维管束植物
(被子植物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上述植物类群结构比较复杂,大多具有根、茎、 叶等器官的分化,有胚的形成。
11:08:03 3
Ch1 原核植物—细菌和蓝藻
1.1 细菌(Bacteria)
形态特点:单细胞,植物体极小;
* 球形(无鞭毛,不能运动) * 杆状(通常具鞭毛,可游动) * 螺旋形(通常具鞭毛,可游动)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海带属)的生活 史。异形世代交替(heteromorphic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
11:08:03
35
Life cycle of the kelp
Heteromorphic 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异形世代交替
11:08:03
36
11:08:03
37
Kelps---海草灰
11:08:03
38
Sea plants(Postelsia)
11:08:03
39
总的特点: 核相交替(单倍体、二倍体):减数分裂发生
的时期
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生活史过程:
1 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时发生,生活史中只有单 倍体。如衣藻 2 减数分裂在配子囊形成配子时发生,生活史中只 有二倍体。如松藻 3 有世代交替,同形世代交替(石莼)异形世代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