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习(一) 中和滴定及应用拓展新选.

专题练习(一) 中和滴定及应用拓展新选.
专题练习(一) 中和滴定及应用拓展新选.

专题练习(一)中和滴定及应用拓展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中和滴定】1.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求出被测物质的组分含量。酸碱中和滴定是重要的滴定分析实验。

Ⅰ.(1)现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中和滴定法去测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实验步骤如下,请填写有关内容:

①将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每次用3~4 mL待测醋酸溶液润洗2~3次,然后加入待测醋酸至0刻度以上。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溶液,使滴定管_____________,并使液面达到____________,记录初读数。

②用相似的方法在碱式滴定管中加入标准NaOH溶液,并调节好液面。

③在酸式滴定管内取V mL的待测醋酸移到洗净的锥形瓶中,加2~3滴________作指示剂。

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醋酸。左手__________________,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NaOH 溶液,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表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终读数。

⑤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2)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根据滴定突跃,其选择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0 0 mol·L-1,所取待测醋酸的体积V均为20.00 mL。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求待测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滴定前第一次

终点

第二次

终点

第三次

终点

碱式滴定管

液面刻度

0.10 mL 19.12 mL 18.15 mL 19.08 mL

Ⅱ.(1)DIS

广泛深入。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测定NaOH滴定同浓度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分别如下,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写出2条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NaOH滴定磷酸的pH变化曲线图,已知曲线右端NaOH已过量。

①写出第一次滴定突跃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曲线中没有第三个突跃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磷酸是二元酸,只有二个突跃

B.到第二个突跃后,溶液碱性已较强,滴定过程中溶液碱性变化不大了

C.磷酸浓度不够大,不能出现第三个突跃

D.NaOH溶液量不足,在第三个突跃前已消耗完

E.第三次滴定突跃范围太窄,不明显

【沉淀滴定】2.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以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待测液,进行测定溶液中Cl-的浓度。已知:

银盐

AgCl AgBr AgCN Ag2CrO4AgSCN 性质

颜色白浅黄白砖红白

溶解度(mol·L-1) 1.34×10-67.1×10-7 1.1×10-8 6.5×10-5 1.0×10-6 (2)若用AgNO3溶液滴定NaSCN溶液,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_________。

A.NaCl B.BaBr2C.Na2CrO4

刚好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还原滴定】3.KMnO4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的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

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如下所示:

①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中,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 h;②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③过滤得到的KMnO4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并放在暗处;

④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80 ℃条件下用基准试剂(纯度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稳定性较好的物质)溶液标定其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用于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H2C2O4·2H2O B.FeSO4 C.浓盐酸D.Na2SO3

(3)若准确称取W g你选的基准试剂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取25.00 mL置于锥形瓶中,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4)若用放置两周的KMnO4标准溶液去测定水样中Fe2+的含量,测得的浓度值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巩固练习】4.重铬酸铵[(NH4)2Cr2O7]是一种橘黄色晶体,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制纯净的N2及Cr2O3等。实验室可由工业级铬酸钠(Na2CrO4)制取重铬酸铵。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将铬酸钠溶于适量的水,加入一定量浓硫酸酸化,使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钠。

步骤2:将上述溶液蒸发结晶,并趁热过滤。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晶体再溶解,再蒸发结晶并趁热过滤。

步骤4:将步骤2、3得到的滤液冷却至40 ℃左右进行结晶,用水洗涤,获得重铬酸钠晶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重铬酸钠和氯化铵按物质的量之比1∶2溶于适量的水中,加热至105~110 ℃,让其充分反应。

(1)步骤1是一个可逆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步骤2、3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4在40 ℃左右结晶,其主要目的是。

(4)步骤5获得(NH4)2Cr2O7还需补充的操作有_____ 。

(5)(NH4)2Cr2O7受热分解制取Cr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6)对上述产品进行检验和含量测定。

①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K+的实验方法是。

②为了测定上述产品中(NH4)2Cr2O7的含量,称取样品0.150 0 g,置于锥形瓶中,加50 mL 水,再加入2 g KI(过量)及稍过量的稀硫酸溶液,摇匀,暗处放置10 min,然后加150 mL 蒸馏水并加入3 mL 0.5%淀粉溶液,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30.00 mL,则上述产品中(NH4)2Cr2O7的纯度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Cr2O2-7+6I-+14H+===2Cr3++3I2+7H2O,I2+2S2O2-3===2I-+S4O2-6;N-14,H-1,Cr-52,O-16)

【巩固练习】5.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色变成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2)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

/mL

1 25.00 1.0

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专题练习(一)中和滴定及应用拓展

1. Ⅰ.(1)①尖嘴内充满溶液 0或0刻度以下 ③酚酞溶液 ④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球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3)0.095 00 mol·L -1

Ⅱ.(1)①起点pH 不同,盐酸的小,醋酸的大 ②均有一个pH 突跃 ③盐酸中开始pH 上升慢,突跃前突然变快,醋酸中开始pH 上升快,突跃前pH 上升变慢(任选两条)

(2)①H 3PO 4+OH -===H 2PO -4+H 2O ②BE

2(1)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 (2)C 2Ag ++CrO 2-4===Ag 2CrO 4↓

3.(1)酸式滴定管 (2)A (3)10W 63V

(4)偏高 4.(1)2CrO 2-4+2H +Cr 2O 2-7+H 2O (2)除去硫酸钠杂质 (3)尽量使Na 2SO 4不析出

(4)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及干燥 (5)(NH 4)2Cr 2O 7

Cr 2O 3+N 2↑+4H 2O (6)①用洁净的铂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沾取晶体或蘸其溶液少许,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若火焰显紫色说明含有K +

,否则不含 ②84.00%

5.(1)①偏高 ②无影响③B ④无 粉红(或浅红)(2)18.85%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微专题高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教师版莘庄

【微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1)三大守恒、 等量或比例关系的存在 ①电荷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 ②物料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某元素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量守恒,②不同元 素的总量之间存在总量上的大小或比例关系;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实例、互动略。 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产生的[H +]和[OH -]总量相等。若是单纯的可水解的盐 溶液可以直接快速得出质子守恒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若是复杂的混合溶液则可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 ⑤混合溶液的处理: 能反应的物质混合溶液,按照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比例处理; 不反应的溶液,按照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可水解的盐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混合溶液,讨论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某些题设条件可得出水解和电离的相对大小。 3)恰好中和与溶液呈中性的区别:一定浓度或一定pH 值的酸碱中和反应时,恰好中和、酸过量、碱过量时溶液的酸碱性的讨论。恰好中和是反应物质的量的关系,溶液呈中性是溶液的[H +]和[OH -]量的关系。 【解题关键】 1、 先分析图像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 2、 再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 【典型例题】3COOH 溶液 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A .C(CH 3COOH)>C(CH 3COO -)>C(H +)>C(Na +)>C(OH -) B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 3COO -)+C(OH -)=C(CH 3COOH)+C(H +) C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 C(CH 3COOH)+ C(CH 3COO -) D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OH -)>C(CH 3COO -)>C(H +) 【解题思路】A 项用极值思维,一桶酸(碱)与一滴碱(酸) B 项点①是酸碱按照2:1混合,看生成物,即醋酸和醋酸钠为1:1的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C 项点②是中性的点,即酸稍微过量的点,醋酸和醋酸钠,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D 项点③是中和的点,即醋酸钠盐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 针对性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酸碱滴定练习题(1)

酸碱滴定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2、配制好的HCl需贮存于( )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塑料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3、用c(HCl)= mol?L-1 HCl溶液滴定c(NH3)= mol?L-1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A、等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 4、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 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 )5、欲配制pH=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A、HAc(Ka=×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0-5)~NH4Cl D、KH2PO4-Na2HPO4 6、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A、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8、(1+5)H2SO4这种体积比浓度表示方法的含义是() A、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6 B、水和浓H2SO4的体积比为1:5 C、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5 D、浓H2SO4和水的体积比为1:6 10、用LHCl滴定L NA2CO3至酚酞终点,这里NA2CO3的基本单元数是() A、 NA2CO3 B、2 NA2CO3 C、1/3 NA2CO3 D、1/2 NA2CO3 11、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氨水(Kb=×10-5) B、苯酚(Kb=×10-10) C、NH4+ D、H3BO3(Ka=×10-10) 12、用L HCl滴定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用L HCl滴定L NaOH的突跃范围是() A、 B、 C、 D、 13、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A、4-5 B、5-6 C、4-6 D、5-7 14、用NaAc?3H2O晶体,来配制PH为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Ka=×10-5)A、将49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 B、将98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5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C、将25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D、将49克NaAc?3H2O放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LHAc溶液,用水稀释至1升 17、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醋酸中的乙酸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红 D、甲基红-次甲基蓝 18、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用KHP表示)的摩尔质量为 g/mol,用它来标定L的NaOH 溶液,宜称取KHP质量为() A、左右; B、1g左右; C、左右; D、左右。 20、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1、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那么溶液中存在()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22、下列各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溶液后,其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A、NaHCO3 和Na2CO3 B、NaCl和 NaOH C、NH3和NH4Cl D、HAc和NaAc 23、在HCl滴定NaOH时,一般选择甲基橙而不是酚酞作为指示剂,主要是由于() A.甲基橙水溶液好; B.甲基橙终点CO2影响小; C. 甲基橙变色范围较狭窄 D.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 25、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A、 H2C2O4?2H2O; B、 Na2C2O4; C、 HCl;D H2SO4 。 26、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单位:mol/L)相同,则何者碱性最强() A、 CN-(KHCN=×10-10); B、 S2-(KHS-=×10-15,KH2S=×10-7); C、 F-(KHF=×10-4); D 、 CH3COO-(KHAc=×10-5); 27、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高考化学总复习考点题型专题讲解6---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高考化学总复习考点题型专题讲解 高考化学总复习考点题型专题讲解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应用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定量实验之一,近几年新课标高考侧重考查了该实验的原理及其拓展应用,问题设置主要集中在实验仪器的使用、滴定终点判断、误差的分析、数据的处理计算等方面。熟练掌握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并能将相关知识进行灵活迁移应用是解决此类实验问题的关键。 1.(2018·全国卷Ⅲ)用0.100 mol·L-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 0 mol·L-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 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解析:A对:由题图可知,当AgNO 3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时,溶液中的c(Cl-)略小于10-8 mol·L-1,此时混合溶液中c(Ag+)=

0.100 mol·L-1×50.0 mL-0.050 0 mol·L-1×50.0 mL 100 mL = 2.5×10-2 mol·L-1,故K sp=c(Ag+)·c(Cl-)≈2.5×10-2×10-8=2.5×10-10。B 对:因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溶液中必然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 故曲线上的各点均满足c(Ag+)·c(Cl-)=K sp(AgCl)。C错:根据Ag++Cl-===AgCl↓可 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 3溶液的体积为0.040 0 mol·L-1×50.0 mL 0.100 mol·L-1 =20.0 mL。 D对:相同实验条件下,沉淀相同量的Cl-和Br-消耗的AgNO 3的量相同,由于K sp(AgBr) <K sp(AgCl),当滴加相等量的Ag+时,溶液中c(Br-)<c(Cl-),故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答案:C 2.(2018·全国卷Ⅲ)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 影剂、还原剂。利用K 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1)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__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 (2)滴定:取0.009 50 mol·L-1的K 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 量KI,发生反应:Cr 2O2-7+6I-+14H+===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 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I 2+2S2O2-3===S4O2-6+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 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下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的

酸碱中与滴定拓展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拓展应用 1.沉淀滴定法 (1)概念: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 + 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 - 、Br - 、I - 浓度。 (2)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AgNO 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 - 的含量时常以CrO 2- 4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 比Ag 2CrO 4更难溶的缘故。 2.氧化还原滴定法(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 的物质。此类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涉及有KMnO 4或I 2或I -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①5H 2C 2O 4+2MnO 4-+6H +=2Mn 2++10CO 2↑+8H 2O ②5Fe 2++MnO 4-+8H +=5Fe 3++Mn 2++4H 2O ③C 6H 8O 6(维生素C)+I 2→C 6H 6O 6+2H ++2I -④I 2+2S 2O 23-=2I -+S 4O 26- 指示剂选择:反应①、②不用指示剂, MnO 4-为紫红色, 颜色褪去或出现紫红色时为恰好反应。 反应③、④都有I 2,则用淀粉作指示剂。 (2)实例:①酸性KMnO 4溶液滴定H 2C 2O 4溶液 指示剂:酸性KMnO 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 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 2S 2O 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 2S 2O 3+I 2===Na 2S 4O 6+2NaI 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Na 2S 2O 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达标练习:1、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 和Na2CO3的混含液中的NaOH 含量时,可先在 混合液中加过量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 作指示)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 和NaOH 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_____(填“会” 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 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确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这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_________(填“能”或“不 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4)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2.(1)图I 表示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B ,B 与C 刻度间相差1mL ,如果刻度A 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mL 。(2)图II 表示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A 、是amL B 、是(50-a)mL C 、一定大于amL D 、一定大于(50-a)mL 3、某学生有0.1000mol/L KOH 溶液滴定未知尝试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 )移取20.00mL 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 )取标准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 )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 )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 )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 )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 固体(含少量NaOH )配制标准溶液并有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 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4、称取NaOH 、Na2CO3的混合物Wg ,溶于水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以Mmol/L 的盐酸滴定, 耗用V1L 时变为粉红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最初以甲基橙 作指示剂,当耗用V2L 盐酸时变橙色,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计算混合物中NaOH 和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 5、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 性质。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 密度为p g/mL 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 mL_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加水

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计算

专题3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丽水学院附中杨帆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1.能够从水的电离角度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2.知道PH的大小与氢离子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 4.能够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初步学习pH计的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溶液酸碱性的本质溶液的pH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用具:CAI课件PH试纸稀盐酸食盐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前不久,农夫山泉在上海一些大卖场进行派发PH值试 纸、测试水的酸碱性活动,并在广告中宣称:“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 的弱碱性水,喝着这样的水,能在不知不觉间将身体的酸碱平衡调节 到完美”。此广告遭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一是碱性水能否调节人体 的酸碱平衡,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颐认为,人体胃酸 的PH值通常在3左右,酸性很强,但由于人体内的酸碱缓冲体系,喝下PH值为5~8的水后,其实几乎是没有差异的。另一名网友更对其产品本身提出质疑,该饮用水产品的包装上标注着:PH值为7.3(±0.5),说明该产品并不一定是碱性水。还有网友质疑将pH试纸全部放入玻璃杯中,进行“pH试纸测水”的方法是否正确? 问题:1.你认为农夫山泉打出碱性水广告依据是什么? 2.你对网友的质疑怎么看? [温故知新] 1.请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离子积表达式:K w= 在25℃时其值是_____________ 3.往水中分别加入0.1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K w会不会变?将水加热到100℃时K w会不会变? [交流讨论]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 H-)之间有什么关系? 1.溶液中性的本质是C(H+) =1×10-7mol/L,还是C(H+)=C(O H-)? [归纳小结]

(新课改省份专版)202x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跟踪检测(四十)专题研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1.下列仪器名称为“滴定管”的是( ) 解析:选D D为碱式滴定管。 2.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仪器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的是( )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D.移液管 解析:选C 酸式滴定管盛放标准酸溶液,需要润洗2~3次,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多,故A不选;碱式滴定管可量取碱溶液,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少,故B不选;锥形瓶不能润洗,若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多,且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对实验无影响,故C选;移液管可量取碱溶液,若不润洗,消耗标准酸偏少,故D不选。 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 A.NaOH B.Na2CO3C.NaCl D.NH3 解析:选C A选项,NaOH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B选项,Na2CO3水溶液中CO2-3水解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C选项,NaCl水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D选项,氨气与水反应变为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4.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解析:选B A项,滴定管用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错误;B项,在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由小变大,正确;C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错误。 5.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专题训练 1. 在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A. 在量筒的上端 B. 在滴定管上端 C.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 的右边 2.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 25ml量筒 B. 25ml酸式滴定管 C. 25ml碱式滴定管 D. 有刻度的 50ml烧杯 3. 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 低的是() A.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 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 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4.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放下列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 B. 与NaOH 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 C. 与NaOH反应时, H2SO4的中和热大于HCL的中和热 D. 与H2SO4反应时,Ba(OH)2 的中和热等于NaOH的中和热的2倍 5. 下列关于等体积、等pH的NaOH和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OH-的浓度相同B. 需要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中和 C. 温度升高10℃,两溶液的pH 仍相等 D.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6. 下列有关中和 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7.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取出部分 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 体体积为() A. 大于10.0mL B. 小于10.0mL C. 等于10.0mL D. 等于11.0mL 8. 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发生反应将生成() A. HI B. IOCl C. HClO D. ICl 9. 有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教师版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 一、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 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二、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 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反应实质:H ++OH-=H 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有n(H+)=n(OH-) 即c酸V酸=c碱V碱 三.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所用的仪器是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滴定终点(借助酸碱指示剂) 四、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⑴选取指示剂的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灵敏 ②变色范围与终点pH接近 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溶液pH 1.0 1.5 1.8 2.3 2.6 4.0 7.0 10.0 11.4 11.7 12.3 ⑵ 指示剂对应溶液的颜色变色范围 甲基橙橙色红3.1橙4.4黄 酚酞无色无8浅红10红 紫色石蕊紫色红5 紫8蓝 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酚酞溶液或甲基橙均可,一般不选用石蕊(变色不明显) ②强酸滴定弱碱: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③强碱滴定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④通常选用颜色有浅变深的指示剂

(3 指示剂 酚酞甲基橙 操作 强碱滴定强酸无色变为浅红色橙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浅红色变为无色黄色变为橙色 五.中和滴定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⑴中和滴定所用的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烧杯、(白纸)等。 ⑵酸(碱)式滴定管 ①结构特点: a.酸式玻璃活塞盛酸性溶液及碘水、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 性的溶液(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HF) 碱式橡皮管玻璃球盛碱性溶液(不宜于装酸性溶液,也不能装碘水、 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液) b.有温度,零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最小刻度0.1mL,精确度0.01 mL ②规格:25ml 50ml等 ③用途:中和滴定(精确测定);精确量取溶液的体积(两次读数差) (3) 使用注意: a.滴定管应先检查是否漏水(方法),再用蒸馏水洗涤,最后用待盛溶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于装酸性溶液,及碘水、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液。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 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也不能装氢氟酸。 c.碱式滴定管:用于装碱性溶液,不宜于装酸性溶液,也不能装碘水、溴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液。 d.锥形瓶:是进行中和滴定的反应容器。使用前只须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也不必干燥,里面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结果。无须用待测液润洗。 六、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和步骤(标准液:盐酸;待测液:氢氧化钠溶液) (1)检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方法) (2)洗涤: 滴定管:先用蒸馏水洗净后,然后分别用少量标准液和待测液分别润洗相应的滴定管2-3次;原则:少量多次。

2021届高三化学复习练20分钟---水酸碱中和滴定与图像拓展(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水酸碱中和滴定与图像拓展(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洛阳质量检测)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干燥后才能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C.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 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lg 4=0.6。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H+)为1×10-4 mol·L-1 B.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 C.滴定过程中宜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D.b点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一定为c(CH3COO-)>c(H+)>c(K+)>c(OH-) 3.(2019·合肥六中模拟)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质用HA表示),利用电导率传感器绘制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Ⅰ为盐酸,曲线Ⅱ为醋酸溶液 B.a点、c点均为滴定终点 C.c点:c(Na+)>c(A-)>c(H+)>c(OH-) D.b点pH大于1

4.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 mL 0.100 0 mol·L -1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 -1 的 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 点溶液呈酸性,此时:c (CH 3COO - )-c (CH 3COOH)=2c (H + )-2c (OH - ) B .从a 到b :c (CH 3COOH ) c (CH 3COO -)逐渐增大 C .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D .b 点和c 点对应的溶液中,K w 相同 5.(2020·镇江调研)已知:pOH =-lg c (OH - )。298 K 时,在20.00 mL 0.10 mol·L -1 盐酸中 滴入0.10 mol·L -1 的氨水,溶液中的pH 和pOH 与加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MJQ 表示溶液中pH 的变化 B .M 、P 两点的数值之和pH +pOH =14 C .N 点水的电离程度比P 点大 D .pH 与pOH 交叉点J 表示V (氨水)=20.00 mL 6.(2019·济宁模拟)室温下,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三种碱(AOH 、BOH 和DOH)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滴定时,随着盐酸的滴入,水电离出的c (H + )始终增大 B .滴定至P 点时,溶液中:c (Cl - )>c (B + )>c (BOH)>c (OH - )>c (H + ) C .pH =7时,三种溶液中c (Cl - )相等

高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练习试题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水的离子积常数 b 2.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 (H +)、c (OH -)的关系 a a 3.pH 的概念,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a a 4.pH 的简单计算 b c 5.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pH 试纸、pH 计测定溶液的pH) a b 6.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b 7.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a 考点一 知识梳理 1.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或H 2O 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加试):K w =c (H +)·c (OH -)。 (1)室温下:K w =1×10-14。(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 增大。 (3)适用范围: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4)K w 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 +和OH -,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 +和OH -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 w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 +和OH -的离子积常数。即K w 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22H O H O (H )(OH )c c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 +和OH -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 不变。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 3、Na 2CO 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 w 水的电离程度 c (OH -) c (H +)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酸、碱滴定管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能够绘制中和滴定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 3.经历中和滴定的过程,知道中和滴定的步骤,掌握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 4.在理解中和滴定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实验误差分析策略。 学习重点:中和滴定的基本实验操作 学习难点:实验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问题一】——酸碱中和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简单计算,完全中和20mL 0.1mol/L HCl,需mL0.5mol/L NaOH(aq); 完全中和20mL 0.1mol/L HCl,需10 mL mol/L NaOH(aq);若改为20mL 0.1mol/L H2SO4,则答案如何? 3、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中酸碱浓度与体积关系的计算式 【问题二】——酸碱中和滴定 1、已知某酸(碱)浓度,如何来测定未知碱(酸)浓度? 2、依据原理是什么?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哪些? 3、精确测定溶液体积 1)掌握滴定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a 酸碱滴定管的结构——注意刻度和酸碱式区别以及与量筒的对比 b使用方法

c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洗涤,并用清水润洗2-3次,在装酸液/碱液之前,必须用待盛液体润洗,思考,如果不润洗会导致什么结果? 2)了解移液管的使用※ 4、怎么确定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记忆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5、实验步骤 6、简单计算 常温下,50mL水中,加1滴(1mL为20滴)0.1mol/L HCl,溶液pH= ; 若改为加0.1mol/L NaOH,结果又如何? 7、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终点时,是恰好pH=7吗?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8:、误差分析 1)为什么要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怎么润洗? 2)为什么要排尽玻璃尖嘴管中的气泡,怎样操作? 3)滴定过程中用_______手控制活塞,用________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应用 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标准液润洗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氯化钠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2.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实验结果一定偏高的是 A.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 B.滴定时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没有干燥,所测得待测液的浓度 C.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选甲基橙做指示剂,所测得醋酸溶液的浓度 D.滴定管(装标准溶液)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所测得待测液的浓度 3.下列是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25.00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氯化钠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盐酸 4.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000mol·L-1盐酸pH=1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盐酸润洗 C.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逐渐变小 D.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5.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结果(碱的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后,俯视读数 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入了10mL蒸馏水再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操作液洗 D.酸式滴定管注入酸液后,尖嘴留有气泡,开始滴定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10 mL 0.1mol?L-1醋酸与中和100 mL 0.01mol?L-1的醋酸所需同种碱溶液的用量不同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练习: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1.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为( ) A.500 mL量筒B.10 mL移液管 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 解析: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因KMnO4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用50 mL酸式滴定管。 答案:C 2.下列某种仪器中盛有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甲同学平视读 1

数为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若x>n>y,则该仪器是( ) A.酸式滴定管B.量筒 C.容量瓶D.碱式滴定管 解析:仰视读数时数值偏大,俯视读数时数值偏小,即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因此该仪器是滴定管。又因为盛放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故应是酸式滴定管。 答案:A 3.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⑥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滴定 2

3 等顺序操作,则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 ) A .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 B .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 .指示剂变色15 s 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 D .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解析:根据c (B)=c (A )·V (A ) V (B )判断,A 项中,V (B)的实际 量减少,导致V (A)减少,测定值偏小; B 项使液体充满气泡,导致V (A)增大,测定值偏大;C 项未到滴定终点,偏小;D 项,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B 5.向盛有10 mL NaOH 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象中能体现溶液pH 变化情况的是( )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1

考点过关(中)考点9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在科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扩展到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中和滴定原理是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与日常生活及实验室工作联系非常密切应用性强,所以常以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为切入点,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运用,其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指示剂选择、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析、定量计算等知识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以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为载体,全面考查电解质溶液和化学学科守恒的思想观念,已经成了近几年高考频繁出题的新热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 +、OH -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 (H +)=n (OH -);若用参加反应的c (H +)、c (OH -)来表示,其关系式为c (H +)·V 酸=c (OH -)·V 碱,由此可计算c (H +),其表达式是c (H +)=c -V 碱 V 酸;也可计算c (OH -),其表达式是c (OH -)=c +V 酸V 碱。由c (H + )、c (OH -)可分别求出相应酸、碱的浓度。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完全的时刻),指示剂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变色明显、灵敏,而且要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 突跃范围相吻合,这样就能准确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即酸碱恰好中和时的pH)。其方法是在待测液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其颜色的变化,常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石蕊试液的原因是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和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包括玻璃活塞、长玻璃管,可盛放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及氢氟酸,碱式滴定管包括长玻璃管、橡皮管、玻璃球,可盛放碱性溶液。滴定管的上端都标有规格大小、使用温度、0刻度,滴定管的精确读数为0.01mL 。滴定管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 【例题1】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 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 待测NaOH 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其中叙述错误.. 的是( )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C.③⑤⑦ D.①③⑤⑦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可以提炼为6个关键字。洗(洗涤):洗涤仪器并进行检漏、润洗;取(取液):向酸(碱)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加入2~3滴指示剂;滴(滴定):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向锥形瓶中先快后慢地加入标准液(后面逐滴加入),至指示剂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如由红色变

高三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及拓展应用专题六十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及拓展应用专题六十题型一 单曲线图像分析 1.(2018·海南五校高三模拟)25 ℃时,20.00 mL 0.1 mol·L -1 HR 溶液中滴加0.1 mol·L - 1NaOH 溶液,混合液的pH 与所加入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E 点对应溶液的pH 一定等于1 B .F 点对应的V (NaOH 溶液)一定为20.00 mL C .F 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 +)=c (R -)>c (H +)=c (OH - ) D .在 E ~ F 段内某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 (OH -)=c (H +)+c (HR) 2.(2018·江西各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已知常温下CH 3COOH 的电离常数K =1.6×10-5,lg 4=0.6。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1 K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溶液中c (H +)为1×10-4 mol·L -1 B .a 、b 、c 、d 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 点 C .滴定过程中宜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D .b 点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一定为c (CH 3COO -)>c (H +)>c (K +)>c (OH -) 3.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 mL 0.100 0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 -1的NaOH 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 点溶液呈酸性,此时:c (CH 3COO -)-c (CH 3COOH)=2c (H +)-2c (OH - ) B .从a 到b :c (CH 3COOH )c (CH 3COO -) 逐渐增大 C .水的电离程度:b 点<c 点 D .溶液的pH :a 点<c 点<b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