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翻译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修辞

英汉语言对比:修辞
原译的划线部分理解错误,原文中the logic and simplicity,意 为: the simple logic,应译为“运行的基本规则”
Ⅲ. 汉英语言修辞对比
如果撇开语言体系差异因素不谈,而只着眼于修 辞现象时,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显然存在着既 相一致又有更有区别的特点。所以,对这两种语 言的修辞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借鉴和吸收其 中的有益成分,可以丰富本民族语言,提高本民族 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对英汉互译也是一项极富 意义的工作。
例④: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 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 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We must keep to the orientation of serving the people and socialism,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letting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maintain close contact with reality, life and the public. We must always give top priority to social benefits and try to ensure both good economic returns and social benefits. We must create more excellent popular works that reflect the peoples' principal posi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ir real life.

英汉翻译修辞与翻译

英汉翻译修辞与翻译
• 受伤的俘虏是敌人的高级军官,他躺在医生面 前——对医生撒谎。
第18页,共68页。
oxymoron
• 将相互矛盾的概念和判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便相互映 衬,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意味深长的 哲理。
• Writing is busy idleness.
• 写作是忙碌的消遣。
• Better a witty fool than a foolish wit. • 与其作愚蠢的智人,不如作聪明的愚人
• 这是多么伟大的国家啊!----他们竟允许穷 人睡觉。
第16页,共68页。
euphemism
• 用转弯抹角的说法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话,把原来显得粗鲁或 令人尴尬的语言温和、含蓄地表达出来。这在汉语中叫委婉 语。
• John’s wife is a sanitation engineer. • 约翰的老婆是城市美容师/清洁工。 • senior citizens
• 既然失去了和睦,也就失去了友谊,失去了忠 诚,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一切。
第5页,共68页。
assonance
• 在一句话或在一个诗行中间,有两个或更多的 词具有相同的元音。
• We are marching backwards to the glorious age of the 16th century when bigots lighted faggots to burn the men who dared to bring any intelligence and enlightenment and culture to the human mind.
第28页,共68页。
climax
• 把一系列的词、短语或者分句按照其表达的思 想内容的重要性,由弱到强、由轻到重依次排 列,最后达到顶点。这种修辞手法与汉语的 “层递”完全相同。

翻译修辞的技巧

翻译修辞的技巧

翻译修辞的技巧
修辞的技巧是为了通过巧妙的运用语言手段,使文章或言辞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技巧的翻译:
1. 比喻(Metaphor): 将一个事物或概念直接比较和类比于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传达意义和形象。

2. 暗喻(Metonymy): 使用一个相关的词语代替所要表达的概念,以便使语言更具隐喻性和形象感。

3. 拟人(Personification): 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人的特质,以便更好地表达其含义和人情。

4. 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 使用一个问题表达自己立场或观点,而不是真正期望得到答案。

5. 反复(Repetition): 重复某个词语、短语或句子,以增强语气、强调重要性或创造韵律效果。

6. 排比(Parallelism): 使用相似的语法结构和节奏来进行排列,以增强节奏感和强调一系列事物的重要性。

7. 夸张(Hyperbole): 蓄意夸大事物的程度或情况,以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并加强表达的效果。

8. 对称(Symmetry): 运用平衡、对称的结构来表达观点,以增强文章的整体美感和表达的力量。

9. 省略(Ellipsis): 在语句中有意省略一个或多个字词,以创造悬念或增加一种蛛丝马迹的效果。

10. 比较(Simile): 使用"像"或"如同"等词语,将一个事物直接比较和类比于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技巧的翻译,但值得注意的是,修辞是一种艺术性的表达方式,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恰当的转换和运用。

英语常用修辞格的翻译

英语常用修辞格的翻译

省略;Ellipsis

eg:妈妈让他洗碗,她就不洗。 译文:Mother tells her to wash the dishes, but she will not(do it)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形容词移属于同人有关的抽象物 或具体物,这种貌似错误、实为妙用的修辞格叫做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它通过词语巧妙 的“移植”,来取得常规搭配所无法得到的效果。


转喻;Metonymy
Biblioteka eg: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 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鲁迅:《示众》) 译文:Baldy,standing almost directly opposite White Jerkin,stoop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s written on his jerkin. 有时采用意译更为合适 eg: 英雄所见略同。 译文:Great minds think alike.


递升;Climax
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近 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等次序说下去,这种修辞手法叫 递升,英语里称作 climax。运用这一修辞手法,能够使要表 达的思想逐步加深、感情逐步强化,因而能增强语言的说服 力和感染力。 eg: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 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 底舒服。(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译文: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if they attack and we wipe them out,they will have that satisfaction;wipe out some,some satisfaction;wipe out more,more satisfaction;wipe out the whole lot,complete satisfaction.

英语修辞的翻译

英语修辞的翻译

提喻 (synecdoche)
No one grasped you by the shoulder while there was still time; and naught will awaken in you the sleeping poet or musician or astronomer that possibly inhabited you from the begi得目瞪口呆的事。他体内充 满创造力的魔鬼不停地挣扎,挥舞魔爪又抓 又挖,试图冲出体外。魔鬼一边撕扯,一边 尖声狂叫,要他谱写藏于体内的乐曲。他遭 受这般折腾,可是他那可怜的脑袋和身躯却 没有被压跨,岂不奇哉怪也。
双关 (Pun)
--What does that lawyer do after he dies? --Lie still.
矛盾(Oxymoron)
3.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Romeo) 别离是如此地又甜蜜又令人心酸。
4. We are terribly pleased to hear the good news. 我们听到这一好消息真是欣喜若狂。
委婉(Euphemism)
1. That luster has taken a fancy to Middle Eastern dancing. 那个好色之徒现在开始喜欢看肚皮舞。
也许你一生下来就具有成为诗人、音乐家或天 文学家的天赋,但在时间还不算晚的时候,没 有人拉你一把,时机一过,就再也无法唤醒在 你身上沉睡着的才能了。
转喻(Metonymy)
转喻又称借代。它故意不用需要说的人或 物的本称,而是借用与该人或物密切相关 的事物来代替。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consists in using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something else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汉语诗歌修辞的翻译方法

汉语诗歌修辞的翻译方法

六、设问
所谓设问,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以达到加强语气,引人注意的修辞效果。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But do you know by whom these young leaves are cut out? The early spring wind is as sharp as scissor blade.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赠别二首(其二)》) 译文: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 out heart
四、夸张
夸张在汉语和英语里都是常用的修辞,用以加强 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意夸大或缩小事物 的某一方面,从而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翻译中 直接采取直译,能把原文中的语言的感染力带到 译文里。在诗中的应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译文: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
十、反复
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语句或词语, 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这是汉语和英语 里都经常使用的修辞格。该修辞的功能在于突 出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 强节奏感。这一修辞格并不好翻译,要根据不 同的情况来翻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 令(一)》) 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
一、明喻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 三首(其一)》) 译文:When night como face as in dream.

比喻修辞手法翻译

比喻修辞手法翻译

比喻修辞手法翻译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

两个成分是: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喻体"或"客体"。

两个条件是: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
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通常情况下,本体比较抽象、深奥,是实际对象
感到生疏的;而喻体则比较具体、浅显,是交际对象所熟悉的。

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广告修辞翻译

广告修辞翻译

非常 非常可乐,非常 非常选择.(非常可乐饮料) 非常 买电视就要买金星,买金星就是买放心 买金星就是买放心! 买金星就是买放心
Let TUGU INSURANCE keep you afloat in the face of the worst of elements….(保险公司) …The whole area becomes ablaze with the whites, yellows, reds, and oranges of tulips, daffodils and other species popular in English gardens…. (苏格兰旅游广告) 英国花园里逗人喜爱的郁金香,水仙花及其它各 种鲜花遍布整个地区, 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色 有白色的,黄色的, 还有橙色的, 的,还有橙色的,呈现一派争奇斗妍璀灿夺目的 景象…… 景象
Simile
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
眉笔像花瓣一样柔和.(眉笔) 眉笔像花瓣一样柔和. 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童鞋) 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
Phonetic rhetoric
Once tasted, always loved.(饮料) (10)Big thrills. Small bills.(出租车) Pepsi-Cola hits the spot, Twelve full ounces, that's a lot, Twice as much for a nickel, too, Pepsi-Cola is the drink for you. 一册在手,纵览全球.(《全球杂志》) 手 球 来也匆匆,去请冲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修辞的翻译教学目标:了解英语的各种修辞类型,准确理解修辞格的意义;掌握英语修辞格翻译的各种方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要点:英语修辞格的翻译方法:直译;加注;释义;归化;切分;数种译法并用;英语原文无修辞格,翻译成汉语时用修辞格教学步骤:技巧讲解;现场翻译;小组讨论;教师点评教学内容:附后所谓修辞格,就是为了在读者或听众心目中展现出一副形象生动的画面,使他们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产生某种联想,使得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简单化而易于接受,而使用某个词的引申含义,以起到修辞效果。

修辞在英语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任何文体中都可以得到应用。

然而,英语修辞格和汉语修辞格有很大的差异,其汉语翻译也就成了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掌握修辞格及其最佳使用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而达到准确的翻译与表达,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同时提高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

英语中的修辞格种类繁多,根据其格式是否固定可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

1. 消极修辞(Passive Rhetoric Techniques)2. 积极修辞格(Active Rhetoric Techniques)2.1 明喻(Simile) 2.2 暗喻(Metaphor)2.3 引喻(Allusion) 2.4 讽喻(Allegory)2.5 提喻(Synecdoche) 2.6 转喻(Metonymy)2.7 拟人(Personification) 2.8 拟物(Plantification)2.9 反语(Irony) 2.10 夸张(Hyperbole)2.11 矛盾修辞法(Oxymoron) 2.13 拟声(Onomatopoeia)一、消极修辞(Passive Rhetoric Techniques)消极修辞主要指那些没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修辞性写作技巧。

它与语法、语言结构和词汇的关系密切,只是为了修辞和立意新颖的缘故,对之做了一些调整。

譬如:为了增加文采,强化文章的表现力,常常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汇,而另选他词。

这种无固定格式可循的消极修辞手法被称为“求雅换词”(Elegant Variation )。

如在Elizabeth Razzi 写的题为“10 Ways to Lose Pounds”(十种减肥方法)的文章中,“减肥”的表达竟有8 种,文笔活泼,文采灿然:1. Try to shed a few extra pounds.2. Studies show these efforts may shave off the pounds quickly.3. Here are ten simple strategies that can help melt away your fat forever.4. … like a logical way to peel off a few pounds.5. … roughly the amount needed to burn off one pound.6. You must eat less to lose weight.7. A key obstacle to dropping extra pounds is after-dinner snacking.8. 10 Ways to Lose Pounds.以上8 句中的划线部分让我们欣赏了英语词汇的活力与风采。

(一)求雅换词的手法之一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1) Don’t take the low-fat label as a license to eat.不能因为食品标明低脂肪而敞开食用。

这个句子的精彩之处在于“license”一词。

它是用途很广的大词,意为“执照”、“许可证”等。

用在这里给人一种“头小帽大”的感觉,新颖别致。

译文却很难保留这种表达效果。

2) If the term sounds unscientific to 20th-century ears, let us remember there is a definiteconnection between marshy lands and malaria…如果这个术语对生活在20 世纪的人听来不科学的话,那就让我们记住沼泽地和疟疾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其中“ear”一词使用范围极小,只是表示人的听力器官——耳朵,但在此处却将它的所指范围扩大,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二)求雅换词的手法之二是科技词汇和日常用语的“错位”。

1) Nave rats and frogs are said to have reacted wildly to such proposed experimentedsituation.据说,首次用来作实验的鼠和蛙对这种设定的环境改变都有剧烈反应。

“Nave”用于现代生物学时的含义为:not previously subjected to experimentation or particular experimented situation.2) However, there are plenty of people who like tennis. It is the megagame.但是许许多多的人喜欢网球,这是一项十分普及的运动。

“Mega”的含义是兆、百万,是一个科技英语的词缀,用在这里新义顿生。

二、积极修辞格(Active Rhetoric Techniques)积极修辞格主要指那些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修辞性写作技巧。

常见分类如下:(一)明喻(Simile)明喻是把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

常用比喻词有like, as if, as, as though 等。

1) The cheque fluttered to the floor like a bird with a broken wing.支票像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似地飘落到地板上。

2) He looked at me with an air of surprised disapproval, as a colonel might look at a privatewhose bootlaces were undone.他带着一种吃惊的、不以为然的神态看着我,犹如一位上校看着一名没有系好靴带的二等兵一样。

(二)暗喻(Metaphor)暗喻也叫隐喻。

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Webs ter’s New Wo rld Dictionary 给暗喻下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它通常和基本的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者词组被用来比喻另外的一种事物),这个解释简洁明了,暗喻中的主体与喻体的关系比明喻更为紧密。

因此,《辞海》说“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暗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

在形式上,暗喻已不用like, as 等比喻词了。

1) There were no more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when I opened up an abdomen or a chest.当我切开病人的腹部和胸腔时,我不再紧张得瑟瑟发抖了。

本句只有喻体“butterflies”(蝴蝶),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暗喻“紧张颤抖”。

2) What will parents do without the electronic baby-sitter如果少了这位电子保姆,做父母的可怎么办呢?句中本体“TV”并未出现,只有喻体“the electronic baby-sitter”,把电视暗喻为电子保姆,因为电视和保姆都可以起到为父母照看小孩的作用。

(三)引喻(Allusion)引喻就是引用人们熟知的出自神话、寓言、宗教、民俗、格言、成语、文学名著等带有典故性的词语,构成联想,比喻要说明的人或事。

它的特点是不注明出处,一般只引用关键词或词组,正如Webs ter’s N ew World Dictionary 所说,引喻是“an indirect reference; casual mention”,它与叙述或论说融为一体。

适当运用引喻可以做到事出有典,言之有据,使语言的表达变得非常简洁、凝练、精辟、生动,从而增强说服力与感染力。

1)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是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

句中creation(创造)、clay(黏土)、breathe(呼吸)的典故出自《圣经》(The Bible)。

根据《圣经》,人是上帝用黏土创造出来的,当上帝将气息灌入黏土人体,人们开始了呼吸,开始了生命。

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是想说明,父母给了学生以肉体,教师帮助学生塑造灵魂和人格。

(四)讽喻(Allegory)讽喻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示抽象概念,用形象来说明一些深刻的道理。

讽喻有时表现在整篇作品中,作品中任务、行为、情节多暗示与之相似的人物、事件、观念、道德等,弦外之音强烈,多以故事来训诲与启发,寓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葡萄”,狐狸几次蹦跳都未吃到葡萄,临走时说“葡萄是酸的”,寓意嘲讽那种奋力追求某种事物几经失败后而极力贬低某种事物的无可奈何的心境。

1)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引马河边易,逼马喝水难。

指:A teacher can make some good suggestions to his students, but he can’t forc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sage on them.(五)提喻(Synecdoche)提喻是指在同性质、同种类、同一体的事物中,大小互代、部分和整体互代、抽象和具体互代、原料代替所构成的成品等,反之亦然。

Webs 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给提喻下的定义是“a figure of s peech in which a part is used for a whole, an individual for a class, a material for a thing, or the reverse of any of these”.(六)转喻(Metonymy)转喻又称借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