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节点方法和属性

元素节点方法和属性
元素节点方法和属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 web前端培训教程:元素节点方法和属性

提供了比较方便简单的定位节点的方法和属性,以便我们快速的对节点进行操作。分别为:getElementById()、getElementsByTagName()、getElementsByName()、getAttribute()、setAttribute()和removeAttribute()。

1.getElementById()方法

getElementById()方法,接受一个参数:获取元素的ID。如果找到相应的元素则返回该元素的HTMLDivElement 对象,如果不存在,则返回null。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获取id 为box 的元素节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 PS:上面的例子,默认情况返回null,这无关是否存在id="box"的标签,而是执行顺序问题。解决方法,1.把script 调用标签移到html 末尾即可;2.使用onload 事件来处理JS,等待html 加载完毕再加载onload 事件里的JS。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 //预加载html 后执行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

PS:id 表示一个元素节点的唯一性,不能同时给两个或以上的元素节点创建同一个命名的id。某些低版本的浏览器会无法识别getElementById()方法,比如IE5.0-,这时需要做一些判断,可以结合上章的浏览器检测来操作。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 { //判断是否支持getElementById

alert('当前浏览器支持getElementById');

}

当我们通过getElementById()获取到特定元素节点时,这个节点对象就被我们获取到了,而通过这个节点对象,我们可以访问它的一系列属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tagName; //DIV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innerHTML; //测试Div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id; //获取id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id = 'person'; //设置id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title; //获取title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title = '标题' //设置title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style; //获取CSSStyleDeclaration 对象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style.color; //获取style 对象中color 的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style.color = 'red'; //设置style 对象中color 的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className; //获取class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className = 'box'; //设置class

alert(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bbb); //获取自定义属性的值,非IE 不支持

2.getElementsByTagName()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 getElementsByTagName()方法将返回一个对象数组HTMLCollection(NodeList),这个数组保存着所有相同元素名的节点列表。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获取所有元素

PS:IE 浏览器在使用通配符的时候,会把文档最开始的html 的规范声明当作第一个元素节点。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 //获取所有li 元素,返回数组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0]; //获取第一个li 元素,HTMLLI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item(0) //获取第一个li 元素,HTMLLI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length; //获取所有li 元素的数目

PS:不管是getElementById 还是getElementsByTagName,在传递参数的时候,并不是

所有浏览器都必须区分大小写,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我们必须坚持养成区分大小写的习惯。

3.getElementsByName()方法

getElementsByName()方法可以获取相同名称(name)的元素,返回一个对象数组

HTMLCollection(NodeList)。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add') //获取input 元素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add')[0].value //获取input 元素的value 值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 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add')[0].checked //获取input 元素的checked 值

PS:对于并不是HTML 合法的属性,那么在JS 获取的兼容性上也会存在差异,IE 浏览器支持本身合法的name 属性,而不合法的就会出现不兼容的问题。

4.getAttribute()方法

getAttribute()方法将获取元素中某个属性的值。它和直接使用.属性获取属性值的方法有一定区别。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getAttribute('id');//获取元素的id 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id; //获取元素的id 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getAttribute('mydiv');//获取元素的自定义属性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mydiv //获取元素的自定义属性值,非IE 不支持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getAttribute('class');//获取元素的class 值,IE 不支持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getAttribute('className');//非IE 不支持

PS:HTML 通用属性style 和onclick,IE7 更低的版本style 返回一个对象,onclick 返回一个函数式。虽然IE8 已经修复这个bug,但为了更好的兼容,开发人员只有尽可能避免使用getAttribute()访问HTML 属性了,或者碰到特殊的属性获取做特殊的兼容处理。

5.setAttribute()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 setAttribute()方法将设置元素中某个属性和值。它需要接受两个参数:属性名和值。如果属性本身已存在,那么就会被覆盖。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setAttribute('align','center');//设置属性和值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setAttribute('bbb','ccc');//设置自定义的属性和值

PS:在IE7 及更低的版本中,使用setAttribute()方法设置class 和style 属性是没有效果的,虽然IE8 解决了这个bug,但还是不建议使用。

6.removeAttribute()方法

removeAttribute()可以移除HTML 属性。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removeAttribute('style');//移除属性

PS:IE6 及更低版本不支持removeAttribute()方法。

原生JavaScript对于DOM的操作总结

一、DOM创建** DOM节点(Node)通常对应于一个标签,一个文本,或者一个HTML属性。DOM节点有一个nodeType属性用来表示当前元素的类型,它是一个整数: 1:Element,元素 2:Attribute,属性 3:Text,文本 DOM节点创建最常用的便是document.createElement和document.createTextNode方法: var node1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var node2 = document.createTextNode('hello world!'); **二、DOM查询** // 返回当前文档中第一个类名为"myclass" 的元素 var 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myclass"); // 返回一个文档中所有的class为"note"或者"alert"的div元素 var el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div.note, div.alert"); // 获取元素 var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xxx'); var els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highlight'); var el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td'); Element也提供了很多相对于元素的DOM导航方法: // 获取父元素、父节点 var parent = ele.parentElement; var parent = ele.parentNode;//只读,没有兼容性问题 var offsetParent=ele.offsetParent;//只读,找到最近的有定位的父节点。//没有定位父级时,默认是body;但在IE7以下,如果当前元素没有定位属性,返回body,如果有,返回HTML;//如果当前元素某个父级触发了haslayout,则返回触发了haslayout这个元素。 // 获取子节点,子节点可以是任何一种节点,可以通过nodeType来判断 var nodes = ele.children;//标准下、非标准下都只含元素类型,但对待非法嵌套的子节点,处理方式与childNodes一致。 var nodes = ele.childNodes;//非标准下:只包含元素类型,不会包含非法嵌套的子节点。 //标准下:包含元素和文本类型,会包含非法嵌套的子节点。 //获取元素属性列表 var attr = ele.attributes;

树与图的简单遍历算法

树与图的简单遍历算法 发表时间:2019-01-14T09:56:22.79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作者:闵俊齐 [导读] 树与图是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而树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图,它的两两结点之间存在唯一简单路径。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重庆 400065 摘要:树与图是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而树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图,它的两两结点之间存在唯一简单路径。利用其特殊性质,人们创造了许多算法来处理数据结构问题和程序调用问题。而树与图的遍历算法也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算法之一。本文从树与图的概念出发,简单的介绍了树与图的主要存储方式,并重点对二叉树的简单遍历算法、哈夫曼树的生成和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及广度优先遍历做出了介绍。 关键词:数据结构;二叉树;图;遍历算法 1.树与图的概念 树是一种数据结构,是由n(n≥0)个结点构成的具有明显层次关系的有限集合。一棵树一般由一个根节点和若干个子结点构成。结点与结点之间具有明显的并列或层次关系,这种层次关系称为父子关系。在一棵树中,没有父结点的结点被称为根结点。树有几个重要的概念,以下做出简单的介绍——树的度:某个结点拥有的子树的数量称为这个结点的度,度为零的结点也叫做叶结点,而度不为零的结点叫做分支结点。树的深度:一棵树的根结点的层次为1,其他结点的层次是其父结点的层次加1。一棵树里最大的层次的值被称为这棵树的深度。树有无序树,有序树,二叉树等。其中二叉树是每个结点最多有两个子结点的树,每个结点的子树通常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故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的最大值为2,而又有左右之分,二叉树中结点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除最后一层的叶结点没有子结点外,其余每一层的每个结点都具有两个子结点的二叉树称为满二叉树。如果存在一个深度为h的二叉树,它的除h层外其余各层(1~h-1)的结点数都达到了最大值,并且它的第h层的结点全部集中在树的左边,这种二叉树就被称为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引申出来的,它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本文后部分将会介绍二叉树的简单遍历算法。 图由若干个顶点组成的有限非空集合和各个顶点的边构成,通常表示为G(V,E),其中G表示一个图,V是图G中顶点的集合,E是图G中边的集合。图数据结构主要研究形状和图形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它必须反映数据所对应的元素之间的几何关系和拓扑关系。图依照边的方向可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有向图由顶点和弧构成。弧有弧尾和弧头,带箭头的一边称为弧头。图结构与树结构相比较,图中的任意两个元素都有可能相关。而对某个结点而言,树下层可能有多个元素,上层只有能一个元素,复杂度比树大[1]。 2二叉树与图的储存方式 2.1二叉树的储存方式 二叉树有两种储存方式: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顺序储存就是按照完全二叉树的结点层次顺序存储的一种只适用于完全二叉树的储存方式,且在最坏的情况下,k个结点的单支数却只需要长度的 -1的一维数据。这种储存需要一个完全连续地址,所以会占用许多的储存空间。 在二叉树中,每个结点信息一般都由一下几个部分构成:该结点的数据元素(Data)、指向左子树的指针(L child)和指向右子树的指针(R child)。利用指针,我们可以很好的存储二叉树。若使用二叉链表,每个结点的结构如图1(a)所示。一般可以(L,D,R)来表示。在三叉链表中,可表示每个结点的父结点,结构如图1(b)所示。一般可以(L,D,P,R)来表示[5]。链式储存不需要完全连续地址,节约储存空间[2]。 图2 3.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及哈夫曼树的生成 3.1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遍历,是指用某种方法沿着某条路对每一个元素做一且仅一次访问,它是二叉树的重要运算之一。二叉树的主要有三种访问方式: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LabVIEW 属性节点初级课程

可以选择真时继续()。 计数接线端:表示已经完成的循环次数,该计数从0开始。在本例中,如果当产生的第13个点值超过0.9时,计数器值为12。 结构隧道: 当需要将循环中的数据传入或者传出时,我们使用隧道的方式(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2. For 循环 For 循环常用于已知代码循环次数的情况,比如数组的操作。下面是For 循环的流程图: 2.1 For 循环的流程图 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具体介绍以下For 循环: 如图 2.2,使用For 循环产生一个3×4的二维随机数组。(该程序见附件Generate array.vi ) 图2.2 For 循环产生3×4的二维随机数组 属性节点初级课程 控件的大部分属性都可以通过属性对话框ā行设置,对于未包括的属性则需要通过属性节点来编程操作了。属性节点用于访问对象的属性。在某些应用程序中,可能需要通过编程使前面板对象对特定的输入作出响应,使其显示不同的外观。 例如,当用户输入一个无效的密码时,红色指示灯开始闪烁。 又如,改变图表上线条的颜色, 当数据点高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希望显示的线条是红色而不是绿色。 使用属性节点可通过编程来完成这些修改。 也可使用属性节点通过编程来调整前面板对象的大小、隐藏前面板的部分内容、向图形中添加光标等。 LabVIEW 的属性节点功能强大、用途多样,不同控件对象有不同的属性。 本课程将介绍一些特别的属性的范例,这些属性可用于改变前面板对象的外观和功能。 关于属性节点的更多信息见LabVIEW 帮助。1. 创建属性节点 右键单击前面板对象,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创建? 属性节点,再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一个属性,这样就创建了该前面板对象的一个属性节点。同时,LabVIEW 会在程序框图上创建一个与该前面板对象隐含链接的属性节点。 如果对象自带标签,属性节点将有同样的标签。 创建节点之后可以修改该标签。 同一个对象可以创建多个属性节点。2. 使用属性节点 属性节点创建后,节点最初有一个代表某个属性的接线端,您可以通过对其进行修改来更改对应的前面板对象的属性。 属性节点上的这个接线端既可用于设置(写入)属性,也可用于获取(读取)该属性的当前状态。(某些属性节点是只读/只写的除外)。 例如,如果为一个数字数值控件创建了属性节点,则该节点将在程序框图上显示,其可见属性默认为选中。 接线端右侧出现的小箭头表示正在读取属性值。右键单击接线端并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转换为写入则改为写入操作。 将布尔假值连接到可见属性接线端,则属性节点接受数据时前面板上不出现该数值控件。将布尔真值连 接到可见属性接线端,则前面板上将出现该控件。见图1:

深搜广搜遍历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遍历算法 深度优先搜索的过程 深度优先搜索所遵循的搜索策略是尽可能“深”地搜索图。在深度优先搜索中,对于最新发现的节点,如果它还有以此为起点而未搜索的边,就沿此边继续搜索下去。当节点v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有那条边的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发现为止。即 ⒈以给定的某个顶点V0为起始点,访问该顶点; ⒉选取一个与顶点V0相邻接且未被访问过的顶点V1,用V1作为新的起始点,重复上述过程; ⒊当到达一个其所有邻接的顶点都已被访问过的顶点Vi时,就退回到新近被访问过的顶点Vi- 1,继续访问Vi-1尚未访问的邻接点,重复上述搜索过程; ⒋直到从任意一个已访问过的顶点出发,再也找不到未被访问过的顶点为止,遍历便告完成。 这种搜索的次序体现了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所以称之为深度优先搜索。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描述: 程序实现有两种方式--递归与非递归。 一、递归 递归过程为: Procedure DEF-GO(step) for i:=1 to max do if 子结点符合条件 then 产生新的子结点入栈; if 子结点是目标结点 then 输出 else DEF-GO(step+1); 栈顶结点出栈; endif; enddo; 主程序为: Program DFS; 初始状态入栈; DEF-GO(1); 二、非递归 Program DEF(step); step:=0; repeat step:=step+1;j:=0;p:=false repeat j:=j+1; if 结点符合条件 then 产生子结点入栈; if 子结点是目标结点 then 输出 else p:=true; else if j>=max then 回溯 p:=false; endif; until p=true;

第9讲节点1铰接柱脚与刚接柱脚在传力机理和节点构造设计地区别

第9讲节点 1、铰接柱脚与刚接柱脚在传力机理和节点构造设计的区别有哪些? 答: 铰接柱脚传递柱脚位置的剪力和轴力;刚接柱脚除了传递剪力和轴力之外,还通过锚栓传递柱脚位置的弯矩。 铰接柱脚中由于锚栓不传力,所以锚栓布置在中和轴附近;刚接柱脚中由于锚栓传递弯矩,所以锚栓布置在远离中和轴的位置。详见下图所示。 2、刚接柱脚锚栓截面如何计算? 答: (1)柱脚锚栓应采用Q235或Q345钢材制作。锚固长度不宜小于25d(d为锚栓直径),锚栓端部按规定设置弯钩或锚板。 (2)刚接柱脚锚栓直径一般在30~76mm的围选用,但不宜小于30mm。锚栓的数目在(a)一对锚栓的铰接柱脚(b)两对锚栓的铰接柱脚(c)带加劲肋的刚接柱脚(d)带靴梁的刚接柱脚 门式刚架柱脚型式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每侧不应小于2个。 (3)埋设锚栓时,一般宜采用锚栓固定支架,以保证锚栓位置的准确。 3、 柱脚底板在什么情况下应设置抗剪键,其作用是什么?如何计算? 答: 在柱脚中,锚栓不宜用于承受柱脚底部的水平剪力,此水平剪力fb V 可由柱脚底板与其 下部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之间的摩擦力来抵抗,此时,摩擦力V fb 应符合下式要求: 0.4fb V N V =≥ 当不能满足上式的要求时,当摩擦力不能抵抗柱脚的水平剪力时,应按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的形式设置抗剪键。 4、 钢柱与底板的连接焊缝有哪几种形式?如何通过计算来保证其安全可靠? 答: (1)当采用铰接柱脚时 a )当H 形截面柱与底板采用周边角焊缝时(如下图a 所示),焊缝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w Nc f f ew N f A σβ=≤ 抗剪键 (a )立面图 (b )模型图 抗剪键示意图 膨胀细石混凝土 抗剪键 基础

树的遍历(递归和非递归)

二叉树的遍历 一、设计思想 二叉树的遍历分为三种方式,分别是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先序遍历实现的顺序是:根左右,中序遍历实现的是:左根右,后续遍历实现的是:左右根。根据不同的算法分,又分为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 递归算法: 1.先序遍历:先序遍历就是首先判断根结点是否为空,为空则停止遍历,不为空则将左子作为新的根结点重新进行上述判断,左子遍历结束后,再将右子作为根结点判断,直至结束。到达每一个结点时,打印该结点数据,即得先序遍历结果。 2.中序遍历:中序遍历是首先判断该结点是否为空,为空则结束,不为空则将左子作为根结点再进行判断,打印左子,然后打印二叉树的根结点,最后再将右子作为参数进行判断,打印右子,直至结束。 3.后续遍历:指针到达一个结点时,判断该结点是否为空,为空则停止遍历,不为空则将左子作为新的结点参数进行判断,打印左子。左子判断完成后,将右子作为结点参数传入判断,打印右子。左右子判断完成后打印根结点。 非递归算法: 1.先序遍历:首先建立一个栈,当指针到达根结点时,打印根结点,判断根结点是否有左子和右子。有左子和右子的话就打印左子同时将右子入栈,将左子作为新的根结点进行判断,方法同上。若当前结点没有左子,则直接将右子打印,同时将右子作为新的根结点判断。若当前结点没有右子,则打印左子,同时将左子作为新的根结点判断。若当前结点既没有左子也没有右子,则当前结点为叶子结点,此时将从栈中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的根结点,打印结点元素,同时将当前结点同样按上述方法判断,依次进行。直至当前结点的左右子都为

空,且栈为空时,遍历结束。 2.中序遍历:首先建立一个栈,定义一个常量flag(flag为0或者1),用flag记录结点的左子是否去过,没有去过为0,去过为1,默认为0.首先将指针指向根结点,将根结点入栈,然后将指针指向左子,左子作为新的结点,将新结点入栈,然后再将指针指向当前结点的左子,直至左子为空,则指针返回,flag置1,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打印该结点,然后判断flag,flag为1则将指针指向当前结点右子,将右子作为新的结点,结点入栈,再次进行上面的判断,直至当前结点右子也为空,则再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一直到结束,使得当前结点右子为空,且栈空,遍历结束。 3.后续遍历:首先建立两个栈,然后定义两个常量。第一个为status,取值为0,1,2.0代表左右子都没有去过,1代表去过左子,2,代表左右子都去过,默认为0。第二个常量为flag,取值为0或者1,0代表进左栈,1代表进右栈。初始时指针指向根结点,判断根结点是否有左子,有左子则,将根结点入左栈,status置0,flag置0,若没有左子则判断结点有没有右子,有右子就把结点入右栈,status置0,flag置1,若左右子都没有,则打印该结点,并将指针指向空,此时判断flag,若flag为0,则从左栈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重新判断;若flag为1则从右栈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重新判断左右子是否去过,若status为1,则判断该结点有没有右子,若有右子,则将该结点入右栈,status置1,flag置1,若没有右子,则打印当前结点,并将指针置空,然后再次判断flag。若当前结点status为2,且栈为空,则遍历结束。若指针指向了左子,则将左子作为当前结点,判断其左右子情况,按上述方法处理,直至遍历结束。 二、算法流程图

HTML DOM简要教程

第一部分HTML DOM简介 1 DOM简介 HTML文档对象模型 HTML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定义了访问和处理 HTML 文档的标准方法。HTML DOM 把 HTML 文档呈现为带有元素、属性和文本的树结构(节点树)。 什么是 DOM? 通过JavaScript,您可以重构整个HTML文档。您可以添加、移除、改变或重排页面上的项目。 要改变页面的某个东西,JavaScript 就需要获得对 HTML 文档中所有元素进行访问的入口。这个入口,连同对 HTML 元素进行添加、移动、改变或移除的方法和属性,都是通过文档对象模型来获得的(DOM)。 DOM 被分为不同的部分(核心、XML及HTML)和级别(DOM Level 1/2/3) DOM 可被 JavaScript 用来读取、改变 HTML、XHTML 以及 XML 文档。 ?Core DOM 定义了一套标准的针对任何结构化文档的对象 ?XML DOM定义了一套标准的针对XML 文档的对象 ?HTML DOM定义了一套标准的针对HTML 文档的对象 2 DOM节点 节点 根据 DOM,HTML 文档中的每个成分都是一个节点。

DOM 是这样规定的: ?整个文档是一个文档节点 ?每个HTML 标签是一个元素节点 ?包含在HTML 元素中的文本是文本节点 ?每一个HTML 属性是一个属性节点 ?注释属于注释节点 Node层次 节点彼此都有等级关系。 HTML 文档中的所有节点组成了一个文档树(或节点树)。HTML 文档中的每个元素、属性、文本等都代表着树中的一个节点。树起始于文档节点,并由此继续伸出枝条,直到处于这棵树最低级别的所有文本节点为止。 下面这个图片表示一个文档树(节点树): 3 DOM节点树 文档树(节点数)

2+二+图与遍历算法+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1.证明下列结论: 1)在一个无向图中,如果每个顶点的度大于等于2,则该图一定含有圈; 证明:设无向图最长的无重复顶点的迹,10k V V V P =(若含有重复顶点,则取重复顶点及其之间的点,即可构成一个圈)。由于每个顶点度大于等于2,故存在与1V 相异的点'V 与0V 相邻,若,'P V ?则得到比P 更长的迹,与P 的取法矛盾。因此,P V ∈',从而0'10V V V V 是闭迹,又顶点无重复故存在圈.0'10V V V V 其他证明方式二:设在无向图G 中,有n 个顶点,m 条边。由题意知,m>=(2n)/2=n ,而一个含有n 个顶点的树有n-1条边。因m>=n>n-1,故该图一定含有圈。 证明方式三:(201228015029012 皇甫杨) 逆否命题:在一个无向图中,若该图没有圈,则必存在顶点的度数小于2。 ∵ 该图没有圈 ∴ 该图为森林 ∵ 森林是由树组成的,且树中必包含叶子结点 ∵ 叶子结点的度为1 ∴逆否命题得证。 (定义:迹是指边不重复的途径,而顶点不重复的途径称为路。起点和终点重合的途径称为闭途径,起点和终点重合的迹称为闭迹,顶点不重复的闭迹称为圈。) 2)在一个有向图D 中,如果每个顶点的出度都大于等于1,则该图一定含有一个有向圈。 证明:同上,设有向图最长的无重复顶点的有向迹,10k V V V P =每个顶点出度大于等于1,故存在'V 为k V 的出度连接点,使得'V V k 成为一条有向边,若,'P V ?则得到比P 更长的有向迹,与P 矛盾,因此必有P V ∈',从而该图一定含有有向圈。 2.设D 是至少有三个顶点的连通有向图。如果D 中包含有向的Euler 环游(即是通过D 中每条有向边恰好一次的闭迹),则D 中每一顶点的出度和入度相等。反之,如果D 中每一顶点的出度与入度都相等,则D 一定包含有向的Euler 环游。这两个结论是正确的吗?请说明理由。如果G 是至少有三个顶点的无向图,则G 包含Euler 环游的条件是什么? 证明:1)若图D 中包含有向Euler 环游,下证明每个顶点的入度和出度相等。

串口服务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串口服务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串口服务器是将来自TCP/IP协议的数据包,解析为串口数据流;反之,也可以将串口数据流打成TCP/IP协议的数据包,从而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它能多个串口设备连接并能将串口数据流进行选择和处理,把现有的TTL串口或者RS232/RS485/RS422接口的数据转化为IP端口的数据,这样就能够将传统的串行数据送上流行的IP通道,而无须过早的淘汰原有的不带以太网模块的设备,从而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投资,简化了布线。在数据处理方面,串口服务器完成的是一个面向连接的TTL串口或者RS232/RS485/RS422链路和面向无连接以太网之间的通讯数据的存储控制,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处理来自串口设备的串口数据流,并进行格式转换,使之成为可以在以太网中传播的数据帧;对来自以太网的数据帧进行判断,并转换成串行数据送达响应的串口设备。在实际应用方面,串口服务器完成是将TCP/IP协议的以太网接口映射为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一个标准串口,应用程序可以像对普通串口一样对其进行收发和控制,比如一般计算机有两个串口COM1和COM2,通过串口服务器可将其上面的串口映射为COM3、COM4、COM5等。 串口联网服务器产品提供了直接通过网络来访问工业设备的解决方案。传统串口设备因此可以被转换成可以从局域网甚至互联网来监测和控制的以太网设备。IOTworkshop的串口服务器提供不同的配置和规格特性以符合特殊应用的需求,包括有Modbus协议转换、TCP、UDP操作模式等。串口联网服务器是重新改造既有串口设备最简单的办法,包括PLC、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传感器、无线电收发机和其他串口设备。在自动化工业领域、有成千上万的感应器、检测器、PLC、读卡器或其他设备,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控制网络,作为信息系统中管理数据的工具。而最常用来连接这些设备的通讯界面就是RS232和RS422/RS485总线。以太网/互联网等网络架构已逐渐在自动化产业内被广泛的采用,取代传统的串口通讯而成为自动化系统通讯的主流。在这种趋势下,以TCP/IP和以太网为代表的成熟度较高的开放式网络技术,正逐渐地被应用在各个自动化系统,连接并控制所有的设备。对所有设备制造商和设备使用者而言,寻求一个经济、快速的解决方案,让现有的设备可立即联网使用,成为掌握竞争商机的重要课题。IOTworkshop出品的Eport-E10超级网口、HF5111设备联网服务器正是这种“立即联网”的解决方案。它可以让传统的TTL串口或者RS232/485/422设备,立即转换成具备网络界面的网络设备。 1.直连方式:所谓直连就是将计算机上的网线口与串口服务器上的以太网口直接相连, 如图1所示。该组网方式布线简单,可以实现较长距离传输,较长距离传输的实现 是因为从计算机到串口服务器的距离增大。网线的制作与一般的上网用的网线接线 相同。通过虚拟串口管理软件将串口服务器上的串口映射为COM3、COM4等,便 可像普通串口一样对其进行操作。对于Eport-E10来说,如果将其TTL串口增加 MAX485芯片就成为RS422或RS485,同样可以将其映射为COM3、COM4等,所 以对于上位机来说不管串口服务器以什么样的串口方式输出,其操作方式与对计算 机自身的COM1、COM2口的操作方式一样,大大简化了上位机的编程工作量。然 而,串口服务器真正的优势以及价值的体现并不是表现在直连方式的应用上,将设 备连接到以太网上是它重要的目的。

DOMDocument属性与方法

最近发现DOMDocument对象很重要,还有XMLHTTP也很重要 注意大小写一定不能弄错. 属性: 1Attributes 存储节点的属性列表(只读) 2childNodes 存储节点的子节点列表(只读) 3dataType 返回此节点的数据类型 4Definition 以DTD或XML模式给出的节点的定义(只读) 5Doctype 指定文档类型节点(只读) 6documentElement 返回文档的根元素(可读写) 7firstChild 返回当前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只读) 8Implementation 返回XMLDOMImplementation对象 9lastChild 返回当前节点最后一个子节点(只读) 10nextSibling 返回当前节点的下一个兄弟节点(只读) 11nodeName 返回节点的名字(只读) 12nodeType 返回节点的类型(只读) 13nodeTypedV alue 存储节点值(可读写) 14nodeV alue 返回节点的文本(可读写) 15ownerDocument 返回包含此节点的根文档(只读) 16parentNode 返回父节点(只读) 17Parsed 返回此节点及其子节点是否已经被解析(只读) 18Prefix 返回名称空间前缀(只读) 19preserveWhiteSpace 指定是否保留空白(可读写) 20previousSibling 返回此节点的前一个兄弟节点(只读) 21Text 返回此节点及其后代的文本内容(可读写) 22url 返回最近载入的XML文档的URL(只读) 23Xml 返回节点及其后代的XML表示(只读) 方法: 1appendChild 为当前节点添加一个新的子节点,放在最后的子节点后2cloneNode 返回当前节点的拷贝 3createAttribute 创建新的属性 4create视频教程'>cdA TASection 创建包括给定数据的CDA TA段 5createComment 创建一个注释节点 6createDocumentFragment 创建DocumentFragment对象 7createElement 创建一个元素节点 8createEntityReference 创建EntityReference对象 9createNode 创建给定类型,名字和命名空间的节点 10createPorcessingInstruction 创建操作指令节点 11createTextNode 创建包括给定数据的文本节点 12getElementsByTagName 返回指定名字的元素集合

javascript获取指定节点父节点、子节点的方法

用javascript获取指定节点父节点、子节点的方法 我们在实际的开发当中经常要获取页面中某个html元素,动态的更新该元素的样式、内容属性等。 那么如何获取要更新的这些元素呢?用JavaScript获取这些节点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是总结的一些方法. 1. 通过document节点获取: (1)document.getElementById(elementId):该方法通过节点的ID,可以准确获得需要的元素,是比较简单快捷的方法。如果页面上含有多个相同id的节点,那么只返回第一个节点。如今,已经出现了如prototype、Mootools等多个JavaScript库,它们提供了更简便的方法:$(id),参数仍然是节点的id。这个方法可以看作是document.getElementById()的另外一种写法,不过$()的功能更为强大,具体用法可以参考它们各自的API文档。 (2)document.getElementsByName(elementName):该方法是通过节点的name获取节点,从名字可以看出,这个方法返回的不是一个节点元素,而是具有同样名称的节点数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要获取节点的某个属性来循环判断是否为需要的节点。 例如:在HTML中checkbox和radio都是通过相同的name属性值,来标识一个组内的元素。如果我们现在要获取被选中的元素,首先获取改组元素,然后循环判断是节点的checked属性值是否为true即可。 (3)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tagName):该方法是通过节点的Tag获取节点,同样该方法也是返回一个数组,例如: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A')将会返回页面上所有超链接节点。在获取节点之前,一般都是知道节点的类型的,所以使用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返回的数组可能十分庞大,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那么,这个方法是不是就没有用处了呢?当然不是,这个方法和上面的两个不同,它不是document 节点的专有方法,还可以应用其他的节点,下面将会提到。 2、通过父节点获取: (1)parentObj.firstChild:如果节点为已知节点(parentObj)的第一个子节点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这个属性是可以递归使用的,也就是支持parentObj.firstChild.firstChild.firstChild...的形式,如此就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节点。 (2)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stChild:很显然,这个属性是获取已知节点(parentObj)的最后一个子节点。与firstChild一样,它也可以递归使用。 在使用中,如果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那么将会达到更加令人兴奋的效果,即: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stChild... (3)parentObj.childNodes:获取已知节点的子节点数组,然后可以通过循环或者索引找到需要的节点。 注意:经测试发现,在IE7上获取的是直接子节点的数组,而在Firefox2.0.0.11上获取的是所有子节点即包括子节点的子节点。 (4)parentObj.children:获取已知节点的直接子节点数组。 注意:经测试,在IE7上,和childNodes效果一样,而Firefox2.0.0.11不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使用和其他方法不同样式的原因。因此不建议使用。 (5)parentObj.getElementsByTagName(tagName):使用方法不再赘述,它返回已知节点的所有子节点中类型为指定值的子节点数组。例如:parentObj.getElementsByTagName('A')返回已知的子节点中的所有超链接。

算法设计总思想

第一章复习要点 1、算法的定义及特点。 答: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一个过程。 算法是若干指令的有穷序列,满足性质: (1)输入:有外部提供的量作为算法的输入。 (2)输出:算法产生至少一个量作为输出。 (3)确定性:组成算法的每条指令是清晰,无歧义的。 (4)有限性:算法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次数是有限的,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第二章复习要点 1、分治策略的基本思想。 答: (1)将原问题划分为k个子问题。 (2)对这k个子问题分别求解。如果子问题的规模仍然不够小,则再划分为k个子问题,如此递归的进行下去,直到问题规模足够小,很容易求出其解为止。 (3) 将求出的小规模的问题的解合并为一个更大规模的问题的解,自底向上逐步求出原来问题的解。 2、阶乘函数的递归定义和实现。(p20) 3、Fibonacci数列的递归定义和实现。(p20) 4、排列问题的实现。(p21-22) 5、整数划分问题的递归式定义以和实现。(p22-23) 6、Hanoi问题的实现。(p24) 7、二分搜索算法的实现。(p28) 8、棋盘覆盖问题的实现。(p32-34) 9、合并排序的递归实现、速排序的递归实现。(p34-39) 第三章复习要点 1、动态规划基本思想。 答: (1)动态规划算法与分治法类似,其基本思想也是将待求解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 (2)但是经分解得到的子问题往往不是互相独立的。不同子问题的数目常常只有多项式量级。在用分治法求解时,有些子问题被重复计算了许多次。 (3)如果能够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而在需要时再找出已求得的答案,就可以避免大量重复计算,从而得到多项式时间算法。 2、完全加括号的矩阵连乘积问题动态规划求解。(递推式p64及算法实现p65) 3、备忘录方法。 答:备忘录方法是动态规划算法的变形。与动态规划算法一样,备忘录方法用表格保存已解决的子问题的答案,在下次需要解此问题时,只要简单地查看该子问题的解答,而不必重新计算。与动态规划算法不同的是,备忘录方法的递归方式是自顶向下的,而动态规划算法则是自底向上递推的。因此备忘录方法的控制结构与直接递归方法的控制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备忘录方法为每个解过的子问题建立了备忘录以备需要时查看,避免了相同子问题的重复求解。 4、完全加括号的矩阵连乘积问题备忘录方法求解。(p70) 5、最长公共子序列动态规划求解。(递推式p73及算法实现lcslength方法p73-74,lcs方法p74) 6、0-1背包问题动态规划求解。(递推式p93及算法实现p93-94)

二叉树遍历C语言(递归,非递归)六种算法

数据结构(双语) ——项目文档报告用两种方式实现表达式自动计算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目录 一、设计思想 (01) 二、算法流程图 (02) 三、源代码 (04) 四、运行结果 (11) 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1) 六、心得体会 (12)

一、设计思想 二叉树的遍历分为三种方式,分别是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先序遍历实现的顺序是:根左右,中序遍历实现的是:左根右,后续遍历实现的是:左右根。根据不同的算法分,又分为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 递归算法: 1.先序遍历:先序遍历就是首先判断根结点是否为空,为空则停止遍历,不为空则将左子作为新的根结点重新进行上述判断,左子遍历结束后,再将右子作为根结点判断,直至结束。到达每一个结点时,打印该结点数据,即得先序遍历结果。 2.中序遍历:中序遍历是首先判断该结点是否为空,为空则结束,不为空则将左子作为根结点再进行判断,打印左子,然后打印二叉树的根结点,最后再将右子作为参数进行判断,打印右子,直至结束。 3.后续遍历:指针到达一个结点时,判断该结点是否为空,为空则停止遍历,不为空则将左子作为新的结点参数进行判断,打印左子。左子判断完成后,将右子作为结点参数传入判断,打印右子。左右子判断完成后打印根结点。 非递归算法: 1.先序遍历:首先建立一个栈,当指针到达根结点时,打印根结点,判断根结点是否有左子和右子。有左子和右子的话就打印左子同时将右子入栈,将左子作为新的根结点进行判断,方法同上。若当前结点没有左子,则直接将右子打印,同时将右子作为新的根结点判断。若当前结点没有右子,则打印左子,同时将左子作为新的根结点判断。若当前结点既没有左子也没有右子,则当前结点为叶子结点,此时将从栈中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的根结点,打印结点元素,同时将当前结点同样按上述方法判断,依次进行。直至当前结点的左右子都为空,且栈为空时,遍历结束。 2.中序遍历:首先建立一个栈,定义一个常量flag(flag为0或者1),用flag记录结点的左子是否去过,没有去过为0,去过为1,默认为0.首先将指针指向根结点,将根结点入栈,然后将指针指向左子,左子作为新的结点,将新结点入栈,然后再将指针指向当前结点的左子,直至左子为空,则指针返回,flag置1,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打印该结点,然后判断flag,flag为1则将指针指向当前结点右子,将右子作为新的结点,结点入栈,再次进行上面的判断,直至当前结点右子也为空,则再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一直到结束,使得当前结点右子为空,且栈空,遍历结束。 3.后续遍历:首先建立两个栈,然后定义两个常量。第一个为status,取值为0,1,2.0代表左右子都没有去过,1代表去过左子,2,代表左右子都去过,默认为0。第二个常量为flag,取值为0或者1,0代表进左栈,1代表进右栈。初始时指针指向根结点,判断根结点是否有左子,有左子则,将根结点入左栈,status置0,flag置0,若没有左子则判断结点有没有右子,有右子就把结点入右栈,status置0,flag置1,若左右子都没有,则打印该结点,并将指针指向空,此时判断flag,若flag为0,则从左栈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重新判断;若flag为1则从右栈出栈一个元素作为当前结点,重新判断左右子是否去过,若status 为1,则判断该结点有没有右子,若有右子,则将该结点入右栈,status置1,flag置1,若没有右子,则打印当前结点,并将指针置空,然后再次判断flag。若当前结点status为2,且栈为空,则遍历结束。若指针指向了左子,则将左子作为当前结点,判断其左右子情况,按上述方法处理,直至遍历结束。

labview属性节点

很多朋友对于属性节点的使用表示有些不明白,但是其作用又是相当强大的,所以必须明白怎么使用属性节点以及如何调用的问题,下面就来为大家解迷。 在获得对象的reference之后,就可以使用属性节点(Property Node)和调用节点(Invoke Node)来设定对象属性和调用对象提供的固有方法(Method)。 属性节点的一般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属性节点 属性节点的最上面有两个输入参数和两个输出参数,输入参数reference用于接入对象的reference,输入的reference参数在被复制之后从reference out输出,可以再接入下一个使用reference作为输入参数的节点或函数。其他两个输入、输出参数用于错误处理。当接入某一个reference后,在class的位置会出现与该reference对应对象类别名称,比如App(Application)表示接入的是应用程序的reference,VI表示接入的是VI的reference等。reference输入参数一般有默认值,例如当类别(class)为Application时,其默认值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reference;当类别为VI时,其默认值为节点所在VI的reference。name1,name2等端子为属性端子,name1和name2代表属性名。 在属性端子上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快捷菜单,在这个菜单里含有名为Properties的属性列表子菜单,在同样的快捷菜单里Change to Read和Change to Write选项将把端口在写端口和读端口之间转换,各个端子之间的读写状态互不影响。某些属性只能读不能写。在默认情况下类型名class和属性名name 1等采用的是“短名称”的表示方法,在属性节点上弹出右键快捷菜单,选择Name Format->Long Names将打开“长名称”的显示方式。如图2 所示: 图2 新放置的属性节点 作为一个例子,为第一个端子选择Oper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属性,该属性表示运行程序的操作系统名称。运行程序后,在字符串指示器里返回所选择属性的值Windows NT,如图3所示。Oper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8c3772226.html,为只读属性。reference参数使用了默认值,即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reference,这同使用空的machine name参数调用Open Application Reference 参数返回的结果完全相同。

连接节点原理和方法

2010.09 /29 (包括抗震规范)的要求,甚至比现浇结构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结构体系。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来看,可采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中承重构件可以全部为预制构件或者预制与现浇构件相结合。其中,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以分为全预制剪力墙结构、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和适当降低结构性能要求的多层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为预制装配式大板结构)。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及预制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中的框架,梁、柱全部采用预制构件,承重构件之间的节点、拼缝连接均按照等同现浇结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该结构体系具有和现浇结构等同的性能,结构的适用高度、抗震等级与设计方法与现浇结构基本相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可以结合预制外挂墙板应用,实现主要结构接近100%的预制化率,尽量减少现场的湿作业。 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主要指内墙现浇、外墙预制的结构,该结构目前在北京万科的工程中已经示范应用。由于内墙现浇,结构性能和现浇结构类似,适用高度较大、适用性好;采用预制外墙可以与保温、饰面、防水、门窗、阳台等一体化预制,充分发挥预制结构的优势。该体系的适用高度可参照现行现浇结构的有关标准并适当降低,是目前阶段较为实用的一种结构体系。 全预制剪力墙结构指全部剪力墙采用预制构件拼装装配。预制墙体之间的拼缝基本等同于现浇结构或者略低于现浇结构,需要通过设计计算满足拼缝的承载力、变形要求,并在整体结构分析中考虑拼缝的影响。该结构体系的预制化率高,但拼缝的连接构造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难以保证完全等同于现浇剪力墙结构,目前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还不充分,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工作。 以上两种结构体系中,可以采用整块预制墙板,也可以采用预制叠合墙板;在抗震设防地区应优先采用预制叠合板。 参照日本和我国上世纪的经验,结合我国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可发展一种新型的多层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即预制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该结构体系主要用于6层以下的建筑,预制墙板之间的拼缝构造可不按照等同现浇要求,只连接部分钢筋,施工简单,速度快,适用于各地区大量的多层住宅建设。当然,这种结构体系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结和完善。2.2结构布置要求 与现浇结构相比,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平面布置宜更加规则、均匀,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平面长宽比不宜过大,局部突出或凹入部分的尺度也不宜过大。结构竖向布置宜规 则、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竖向突变,承重构件宜上下对齐,结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结构相关预制构件(柱、梁、墙、板)的划分,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能组装成形式多样的结构系列原则。 3、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研究 3.1关键技术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是指柱全部采用预制构件、梁采用叠合梁、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体系。该 结构也可与现浇剪力墙或者核心筒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体系中,梁、柱宜采用简单的“一”字型预制构件,便于生产、运输及安装,梁、柱预制构件在节点

数据结构 树的三种遍历

学号:E30814013 姓名:张芸; 专业:网络工程 题目::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Btnode{ char data; struct Btnode *lchild; struct Btnode *rchild; }Btnode; void main() { void xianxu(Btnode *BT); void zhongxu(Btnode *BT); void houxu(Btnode *BT); Btnode *CreatBiTree(Btnode *BT); Btnode *BT; Btnode *B; BT=(Btnode*)malloc(sizeof(Btnode)); printf("先序输入二叉树中节点的值(一个字符,先序输入),空格表示空树\n"); B=BT=CreatBiTree(BT); printf("输出二叉树(二叉树的遍历)\n"); printf("先序\n"); xianxu(BT); printf("\n"); printf("中序\n"); zhongxu(BT); printf("\n"); printf("后序\n"); houxu(BT); printf("\n"); } Btnode *CreatBiTree(Btnode *BT) {char ch; scanf("%c",&ch); if(ch==' ')BT=NULL; else{

BT=(Btnode*)malloc(sizeof(Btnode)); BT->data=ch; BT->lchild=CreatBiTree(BT->lchild); BT->rchild=CreatBiTree(BT->rchild); } return BT; } void xianxu(Btnode *BT) { if(BT){ printf("%c",BT->data); xianxu(BT->lchild); xianxu(BT->rchild); } } void zhongxu(Btnode *BT) { if(BT){ zhongxu(BT->lchild); printf("%c",BT->data); zhongxu(BT->rchild); } } void houxu(Btnode *BT) { if(BT){ houxu(BT->lchild); houxu(BT->rchild); printf("%c",BT->dat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