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三横突综合症讲义

合集下载

应用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应用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应用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罗军
【期刊名称】《《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年(卷),期】2006(003)005
【摘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腰椎横突间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腰痛病之一,其发生率较高.办公人员由于长期处于久坐状态、缺乏必要的活动或者运动员运动姿势不对或运动过度,致使附着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的软组织呈现紧张与痉挛状态,极易损伤,形成无菌性炎症.继发骨膜纤维组织增生,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神经引起局部疼痛或并发肢体放射性传导性疼痛.笔者6年来应用小针刀治疗办公人员久坐和运动员运动所导致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总页数】1页(P71-71)
【作者】罗军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医务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9
【相关文献】
1.局部封闭结合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方玉树
2.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22例 [J], 贾斌;刘彦勋
3.小针刀治疗歼击机飞行员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分析及医学鉴定 [J], 周肆华;孟庆刚;杨军;魏成
4.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 [J], 薛君平
5.小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护理 [J], 陈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一、定义:1.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亦称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

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

二、诊断2.1 诊断要点2.1.1 病史腰部长期劳损或者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

释义·腰部长期劳损或腰部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可引起腰背筋膜或肌肉紧张,使同侧或对侧横突尖处的软组织撕裂而受损伤,并出现渗出、出血、水肿,反复劳损积累可引起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肌筋膜增厚、肌肉挛缩等病理变化,使穿过其中的神经血管受到炎性刺激和机械性挤压而产生疼痛刺激症状。

2.1.2 症状体征以腰部慢性、间歇性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

酸痛部位广泛,但不能指出具体的疼痛点,腰部容易疲劳。

单一姿势难以持久维持,劳动后腰部症状明显加重。

查体:慢性期无明显体征;急性发作时,腰部肌张力增高,运动功能受限,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端有压痛,呈结节状或条索感;下肢腱反射对称,皮肤知觉、肌力、直腿抬高试验均属正常。

2.1.3 影像检查X线摄片可见一侧或双侧第三腰椎横突过长,左右对称,或向后倾斜,可作鉴别诊断之用。

三辨证3.1 肾阳虚证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3.2 肾阴虚证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3 瘀血阻滞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部分患者有跌打损伤史。

3.4 寒湿腰痛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摘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本文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解剖病理方面着手,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应用解剖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有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又称为“腰三横突滑囊炎”、“腰三横突滑膜炎”、“腰三横突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是腰肌筋膜劳损的一种类型,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和爱好较剧烈体育运动者,多系慢性劳损所致。

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或腰臀痛,少数病人的疼痛范围波及同侧股部、膝下、腹股沟或腹部,轻者表现为腰部酸困不适,活动受限,重者则卧不安席,翻身及行走困难。

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颇多,常见的有中药、针灸、推拿、拔罐、注射疗法、针刀松解及综合治疗等。

但由于各种原因各种疗法都存在有效率高、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问题。

本文对第三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1、腰椎横突陶甫[1]等在1981年首次提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并对其解剖情况作了详尽描述,第三腰椎位于腰前凸曲线之顶点,是五个椎体的活动中心。

其横突最长,它不似第一、二腰椎横突有肋骨保护,也不同于第四、五腰椎横突有骶骨保护,且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尖部有许多与躯干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肌肉和筋膜附着,故第三腰椎两侧横突所受的拉应力最大,是腰椎的活动中心,为腰椎屈、伸、侧弯及旋体的枢纽,所受的杠杆作用最大,故最易引起其上所附着的肌肉、肌筋膜损伤,出现出血、无菌性炎症、机化而发生粘连,反复牵拉,压迫刺激临近的腰脊神经后支和软组织而发生腰痛和臀部痛,甚至向大腿后侧至胭窝平面以上扩散。

2、相关的肌肉、筋膜、韧带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有大小不等的肌肉,刘靖[2]等对45例成人男性L1-5干燥腰椎骨共45套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测量,认为横突各方附着的肌肉主要有①前侧的腰大肌、腰方肌②横突之间的横突间肌③横突背侧的竖脊肌④自胸腰筋膜起自L1-4横突的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腰背筋膜中层附着于腰椎横突尖)。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

(2)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

(3)一侧或双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

(4)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二)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腰肌板硬,转摇不能,动则痛甚。

舌质暗红,脉弦紧。

2.风寒阻络证:腰部冷痛,转侧俯仰不利,腰肌硬实,遇寒痛增,得温痛缓。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阴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

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腰痛日久,酸软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腰肌萎软,喜按喜揉。

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推拿治疗1.治则:舒筋通络,松解粘连,活血止痛。

2.取穴:肾俞、志室、阿是穴、委中、五枢、维道、冲门穴等。

3.手法:按法、扌衮法、揉法、点拨法、腰椎整复法及腰部被动活动。

4.操作步骤:(1)扌衮揉放松腰脊法:患者俯卧位,先用按法、揉法或扌衮法在患处周围及腰部疼痛部位施术,手法施力由轻到重。

对急性发作,不能忍受按压者可直接施用点按、点拨法。

(2)点拨穴位通经法:用拇指在肾俞、志室、委中等穴施用点按、点拨法,以疏通经脉,达到止痛之目的。

(3)腰部点拨解痉法:用拇指在腰部软组织痉挛处施以点按、点拨法,可在第三腰椎横突端部及阿是穴处进行点拨,以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

(4)屈髋屈膝牵拉法:患者仰卧位,用双手扶住膝部做屈膝屈髋被动活动3~5次。

(5)髂前点拨理筋法:患者仰卧位,用四指并排点拨髂前、腹股沟处的髂腰肌,点按五枢、维道穴及冲门穴。

(二)针灸治疗选用第三腰椎横突端或横突下,深度为6~8cm,行提插捻转手法1~2分钟,然后向一个方向大幅度捻转至滞针为度,再以电针治疗仪作电疗刺激,配穴人中(平补平泻),命门(补),委中(双、泻、放血),太溪(双补)等,主穴配穴均每10分钟行手法1次,并留针40分钟,每天1次,7天为一疗程。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PPT课件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PPT课件
3
4
[解剖生理]
(一)腰椎横突:腰椎横突在发生上由 肋部和横突部愈合而成,其前部即代 表肋部。横突由椎弓根与椎弓板融合 处向外突出。在 5个腰椎横突当中, 第三腰椎横突最长,弯度大,活动多, 所受杠杆作用最大,其上附着的筋膜、 韧带及肌肉承受的拉力较大,因此损 伤的机会较多。
5
(二)腰脊神经: 腰部的脊神经出椎间孔后, 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较粗,构成神经丛 (腰、 骶丛); 后支较细,在横突间肌内侧向后走行。 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分布于肌肉, 外侧支成为皮神经。臀上皮神经发自腰1一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穿横突间隙向后走行, 再穿过附着在腰1--4横突上之腰背筋膜的深 层,然后入骶棘肌至其背侧与浅筋膜之间向 下走行,在骶棘肌的外缘腰下三角处穿过腰 背浅筋膜,在皮下组织分为内、中、外三支, 越过髂嵴的后部,达臀部皮下,称为臀上皮 神经。部分神经纤维入臀中肌,其余分布于 臀部及大腿后侧的皮肤。
17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18
(二)梨状肌综合征:疼痛从臀部开始,可沿 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但无腰 痛症状。自觉患侧下肢短缩,步履跛行,或 呈鸭步移行。压痛点局限在臀部梨状肌体表 投影区。此外,梨状肌紧张试验为阳性,可 与之鉴别。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 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腰部活动功能明显 障碍,尤以屈伸为主。脊柱侧弯畸形,直腿 抬高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在棘突旁 或腰骶部,且有叩击痛和反射痛。
6
[病因病机]
(一)外伤:腰椎具有生理性前凸,第三腰椎 位于其前凸顶点的中间位置,为 5个腰椎的 活动中心,是腰椎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 活动的枢纽,第三腰椎横突较其他腰椎横 突长,所以此处承受拉应力最大,横突上 附着的肌肉、韧带及筋膜等所受到的拉力 亦大,故此处构成了最易受到损伤的解剖 学基础。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按摩方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按摩方法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按摩方法
本病较为常见。

积累性劳损,外伤是主要致病原因。

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在腰椎中最长, 易出现劳损, 易受外伤,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局部水肿、组织变性、粘连等。

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单侧患病者多见,体力劳动者易患此病。

患者第三腰椎横突处疼痛,局部可能出现肿胀。

患侧臀部疼痛,也可出现大腿痛、腰部运动障碍, 以向健侧的侧屈运动障碍最为明显。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按摩
(1)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位于患者左侧, 以右手掌根在患
者腰部患处掌根揉治疗第三腰椎横突外缘处3~ 5 分钟, 力量以轻柔
为宜,见本图(1) 。

(2)术者以双手食、中、无名指指端为着力点按揉患者腰椎棘突3~ 5 分钟, 以患处为重点,见本图(2) 。

(3)术者用拇指按揉患者的居髎及环跳穴。

每个穴位处各持续治疗
1~ 3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以拇指揉腿患者伏兔、委中、承山穴, 持续治疗3~ 5 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1)此症临床多
见痛点确定,应先确诊后再行以上治疗。

(2)治疗需持续进行,发病及治疗期间, 以休息为主。

(3)治疗过程中手法力度宜刚柔相济, 不要用力过大,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也不能轻而无效。

(4)应加强局部保暖,佩戴合适护腰,保护腰部不受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讲座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讲座

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讲座目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2)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2)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 (3)3.1 体格检查 (4)3.2 影像学检查 (5)3.3 肌电图检查 (6)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 (7)4.1 保守治疗 (8)4.1.1 药物治疗 (9)4.1.2 物理治疗 (11)4.1.3 康复训练 (12)4.1.4 正确的坐姿和体位 (13)4.2 手术治疗 (14)4.2.1 微创手术 (15)4.2.2 开放手术 (17)五、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18)5.1 健康饮食 (19)5.2 保持正确的姿势 (20)5.3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21)5.4 避免重物负荷 (22)5.5 定期进行体检 (22)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调整 (23)6.1 合适的床垫选择 (24)6.2 穿着合适的鞋子 (25)6.3 家庭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26)6.4 心理调适 (28)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 (29)7.1 康复治疗 (30)7.2 日常护理 (31)7.3 心理护理 (32)7.4 随访与复查 (33)八、常见问题解答 (34)8.1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遗传吗? (36)8.2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根治吗? (36)8.3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多少费用? (37)8.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38)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坐姿不当、劳累过度、遗传因素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使得间盘失去弹性,易受损伤。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重复性的弯腰动作、搬运重物等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从而引发该病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不适,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严重的疼痛、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经方肾着汤治疗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经方肾着汤治疗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经方肾着汤治疗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原涟靖【摘要】目的:观察经方肾着汤治疗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济源康复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96例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均采用经方肾着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愈83例、好转11例、未愈2例。

VAS 评分由治疗前(6.56±1.08)分降至治疗后(1.8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运用中医经方肾着汤辨证论治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方简力宏,值得关注和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6【总页数】2页(P1091-1092)【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寒湿型;中医经方;肾着汤【作者】原涟靖【作者单位】济源康复医院河南济源 459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69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又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或周围滑囊炎,属中医筋伤痹证范畴,多发生于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者,少年及老年患者少见,从属于腰背筋膜炎或筋膜劳损,临床分型有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寒湿型、瘀滞型等。

其寒湿型除劳损因素外,往往有感受风寒湿邪病史,如汗湿沾衣或贪凉睡卧地板等病史,临床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俯仰不利,严重者影响患者睡眠及正常工作,以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压痛明显[1]。

本研究采用肾着汤辩证治疗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96例,分析其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取济源康复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96例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

其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39~45岁63例,46~52岁22例,53~58岁11例,平均46.2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64个月;单纯左侧腰痛48例,右侧腰痛19例,双侧腰痛者29例,放射至臀部及大腿后侧27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cm处 ,尤其是瘦长型患者可触到横突尖端并有明显的压痛及限局性肌 紧张或肌痉挛。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 达大腿及膝部。
• X线平片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较长。 • 检查可见第3腰椎横突尖部有明显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臀上
皮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异常,并沿臀上皮神经走行有压痛。多数 病人可合并患侧股内收肌紧张,并在该肌耻骨起点处有压痛。早 期病人腰臀部稍丰满,晚期则可有轻度肌萎缩。X线检查可见患 侧第3腰椎横突肥大。
腰三横突综合症
定义:
• 第三腰椎是腰椎活动的中 心,横突最长,其尖端易 受外力影响出现损伤,如 因急慢性损伤出现腰痛及 下肢疼痛,腰部活动障碍 等症状,称为第三腰椎横 突综合征。
• 腰肌劳损患者中,表现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者较 多见。临床上,常见腰3、 腰4横突尖端也有类似腰3 横突的病变,因此有人将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归入 横突间综合症中。本病多 见于体型瘦长的青年人。 本病属于中医“伤筋”的
临床表现:
• 1、症状 病人多为青壮年,常有腰扭伤或劳 损史,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 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脊肌(第棘肌)向大腿 放射痛。或伴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 小腿放射痛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 但无压痛。
• 2、体征 患侧竖脊肌痉挛,L3横突尖端有明 显的局限压痛。早期臀肌丰满,内収肌痉挛 (由L2-4闭孔神经支配);重者,晚期可见 臀肌痉挛,臀中肌可触及索条状物,有压痛。
腰3横突的影像学表现:
病因
• 导致本病的内因是第三腰椎 横突由于解剖学和生物生物 力学的因素,所受的应力较 大。腰椎前屈、侧弯及旋转 运动时易致横突尖端附着的 软组织出现肌肉撕裂、小血 管破裂等病理变化,引起组 织水肿,压迫和刺激腰神经 后支的外侧支,引起所支配 的肌肉痉挛,并在局部形成 纤维化、疤痕样组织,出现 一系列症状。第三腰椎横突 过长或两侧不对称等解剖上 的变异,也是内因之一。寒 冷刺激也会诱发本病。
治疗:
• (1)一般治疗:在腰痛发作的急性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者可在腰部两旁置沙 袋制动。
• (2)西药治疗:常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 也可用好得快局部喷涂。
• (3)中药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 陈皮,柴胡,升麻,甘草,秦九,川芎,桃仁,红花,五灵脂, 香附,牛膝,地脂,土蟞虫。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外 用药可选用穴位敷贴、膏药等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即可。
• (4) 让病人背靠墙壁直立,然后医生辅助病人弯腰,当病人不能再继 续往下弯腰时,医生一手托住病人腹部,一手压住病人背部,弹压一 下,病人即能将腰弯至正常,接着让病人直立,医生扶住病人使之背 伸,当不能继续背伸时医生即顺势使病人向背部过伸一下,手法结束 。
• (5)可在痛点(阿是穴)用一根针强刺激手法。深刺达病区,捻针 柄以提高针感,已有酸、麻、胀、串等“得气”征时,可留针10 ~15分钟。10次为一疗程,一般需1~2疗程。配合物理治疗 电脑 中频(心脏、血压正常者)微波、纳米波、电脑多功熏蒸、超短 波电疗机、超声波治疗、超激光等。
腰3横突的发病机制
•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以第3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点的 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骼支架保护, 主要靠韧带肌肉来维持其稳定性,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 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
• 腰部活动频繁,而第3腰椎横突居全腰椎中心,是调节平衡 的枢纽,是腰部活动中受力的集中点,抗应力大,劳损机会 多;且第3腰椎横突是腰椎横突中最长的,当腰、腹部肌肉 强力收缩时,其末端所受到的拉应力最大,因此,第3腰椎 横突上附着的肌肉筋膜容易发生牵拉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 性渗出、充血、肿胀,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 等的增生,邻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产生腰部 及臀部疼痛,引起腰骶肌痉挛。另外,急性腰扭伤时引起第 3腰椎横突周围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若治疗不当或 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横突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筋膜增厚, 肌肉痉挛,产生相应的症状。
• 中医认为它由先天禀赋不足 并受寒、劳损所致。
临床表现:
• 患病时可为腰部酸痛,也可剧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 活及工作。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腰部后仰不痛,向对侧弯 腰受限。
• 腰部疼痛牵滞,受寒或劳累后加重,疼痛有时向臀部、同侧内收 肌和大腿前侧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 显,并可触及肌痉挛结节或条索样物质;腰部活动稍受限制。X 线平片一般无异常发现,少数可见第三腰椎横突明显过长或不对 称等.
治疗:
• (6)自我推拿疗法:可缓解疼痛,解除痉挛。患者亦可 自我推拿治疗。患者用拇指顶在第3腰椎横突的压痛点处 ,随着呼吸而用力点按,吸气时减轻,呼气时用力,每次 30下,然后用拳轻轻叩击5分钟,用双手掌搓热后轻揉疼痛 处。每天可做3~5次。
范畴。
腰3横突的解剖
腰椎横突是胸腰筋膜前层的附着点,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和横突间 韧带相连;又是腰方肌、横突棘肌的起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也通过腱 膜起于此处;肌肉和筋膜对腰部稳定性和运动性有重要作用。
而L1-3脊神经后支穿过横突的肌筋膜行于横突背侧。其中L2脊神经 后外侧支正好紧贴L3横突下行。故L3横突综合征的发生与其解剖和生 物力学特点有关,L3是腰椎前凸的顶点和腰椎活动的中心,成为腰部活 动杠杆的支点,承受压力应最大,而L3横突最长、最宽,尖端肥厚;附 着在L3横突的胸腰筋膜前层也最多,成束状。因此,附着于L3横突的 软组织,形成了以L3横突为中心,肌肉-筋膜-L2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特殊 结构。当腰部用力,特别是用力不平衡时,一侧椎旁肌收缩,由于杠杆 作用,必然引起对侧横突上撬,从而产生L3横突尖端组织的急、慢性损 伤,出现出血、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久之,在L3横突尖端周围出现 纤维化,形成瘢痕粘连、筋膜增厚和肌腱膜挛缩,可引起神经、血管束 卡压,出现下腰痛或腰臀部疼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