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报告-2014-4-15
土地财政依赖症

“土地财政依赖症”
病根就在于地方政府求钱若渴。改革开放初期, 地方政府一直被“缺钱”所困地大潮,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开始形成。
刺激因素之一,财税制度改革。 刺激因素之二,住房制度改革。 刺激因素之三,政绩观的改变。
刺激因素之四,寻租动力。
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的 刺激因素,必须对症下药,进行根治。
我们小组认为:
第一,改革分税制度。 第二,改革政绩指标。 第三,改革土地制度。
除此之外
尽快建立围绕土地制度的综合制度环境是 必要前提。 落实现有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房地产调 控相关政策是当务之急。 优化央地关系、鼓励社会创新是重中之重。
“土地依赖症”形成的原因
对“土地财政”依赖比较严重的应该是中部不发 达城市和沿海还没有形成产业支撑的开发区,欠 发达城市和新兴地区由于没有相关产业作为支撑, “土地财政”必然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我国土地出让制度有关。 土地都是通过买断的方式使用几十年,这造成地 方政府官员乐于寅吃卯粮、竭泽而渔,根本不考 虑下一任政府官员如何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
小组分工:
黄劼焕(选题演讲)
钱蔚臣(整理修改) 吴平
(PPT制作)
财政时事评论
地方政府土地的现状 ——“土地财政依赖症”
土地财政已成为中国大多地方政 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已是不争 的事实。 近日,由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媒 体《中国经济周刊》共同发布的 “我国23个省份‘土地财政依赖 度’排名报告指出,23省份“土 地财政依赖度”排名中,
北京土地偿债总额第一, 浙江依赖度第一,浙江、 天津2/3的债务要靠土地出 让收入偿还。广东则尽管 土地偿债规模较大,位列 第7,但是土地偿债在整个 债务占比中排名第17位。 发达的实体经济有效缓解 了政府对土地的依赖度。
土地财政大考

土地财政大考史可土地财政—一个舆论穷追不舍,地方政府讳莫如深的词汇。
从古至今,土地财政一直以不同的面貌存在着,但都没有像今时今日这样处境尴尬。
如今,且看它十年繁华落尽曲将散,或许是该冷静下来思考其“原罪”与“救赎”的时候了。
《新理财》5月刊曾经关注过各地政府对于低迷楼市的“救市”措施。
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软着陆调整的力度正继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出台放开限购等调控政策的城市已经扩大到宁波、无锡、杭州萧山、天津滨海、铜陵、郑州、扬州、南宁等多个城市。
除却这些公开救市的城市之外,广州南沙、佛山高明、常州和福建等有救市传闻的城市也已经超过10个。
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越来越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但糟糕的情况并不会就此停歇,预计深度的价格调整将会在三、四季度显现出来,并且会牵连房地产业上下游的行业。
低迷的楼市无疑会波及地方财政收入,而通过刺激楼市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似乎是最有效快捷的方法。
但是从目前来看,救市并未收到意向的效果,楼市量价齐跌的压力仍未改善,并且正在传导到各地的土地拍卖市场。
地方财政考验自4月下旬以来,土地市场迅速冷却,多个二三线城市的大量地块以底价成交,广州、济南、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天津等城市流拍地块显著增加,底价成交在多地土地市场唱主流,溢价率、楼板价较高地块似乎已绝迹。
进入5月份后,土地市场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呈现出断崖式下坠。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显示,5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767宗,环比减少19%,同比减少45%;土地出让金总额1375亿元,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38%。
另外,土地成交量和出让金均不同程度锐减。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当前,土地市场进入低迷期,这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的偿债水平,甚至可能引发阶段性土地财政危机,进而进一步影响到地方政府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偿债能力。
从近期中国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我国23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土地偿债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的结果来看,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度最小的城市也有1/5的债务需要依靠卖地偿还,而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前两位的浙江省和天津市两地政府债务有2/3的份额要靠卖地来偿还。
哪个省更依赖土地财政?

哪个省更依赖土地财政?作者:刘德炳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研究并发布23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总览北京土地偿债总额第一,浙江依赖度第一《报告》显示,从“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总额”的绝对值,即此类债务总额来看,排名依次为北京、浙江、上海、四川、辽宁、湖北、广东、重庆、山东、天津、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北、广西、黑龙江、陕西、吉林、海南、山西、甘肃,江苏未公布数据。
从土地财政依赖度,即“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来看,排名依次为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庆、北京(估算)、江西、上海、湖北、四川、辽宁、广西、山东、江苏、安徽、黑龙江、湖南、广东、陕西、吉林、甘肃、河北、山西。
23省份最少的也有1/5债务靠卖地偿还浙江天津2/3債务要靠土地出让收入偿还《报告》显示,23个省份中,浙江省以66.27%排名第一;天津排名第二,64.56%。
换句话说,浙江、天津两地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都有2/3的份额要靠卖地来偿还。
浙江省审计厅公布的审计公告中明确指出,地方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2012年底,浙江省、市、县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739.44亿元,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4133.91亿元的66.27%。
排名靠前的北京在“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总额”的绝对值上排名第一,但未给出其在相同统计截止日期内占整体债务的相对比值。
近些年,北京的地王不断涌现,根据北京市审计局公布,截至2012年底,其土地偿债规模高达3601.27亿元,位列23个省份之首。
而截至2013年6月,北京市县两级政府债务余额为6496亿元,最近三年年均增长33%。
据此测算,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地方债规模应当在6000亿元上下,即北京市土地偿债在整体债务中的份额应在50%~60%。
占比最小的三个省份,分别是甘肃(22.4%)、河北(22.13%)、山西(20.67%)。
哪个省更依赖土地财政?《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研

近2 0年来 ,随着 中国房地产业 的 重考量 和追求 ,也 不 同程 度地 出现 了
兴起 和发展 , 中国城 市建设 、 地 方政府 “ 卖地 冲动” , 其财政支 出过度依赖于土 的必 要 基 础 。对 于土 地 财 政 而 言 , 有 了
资金 、 市 民生活质 量 、 城 市 周 边 农 村 经 地 财 政 , 甚 至 是 将 土 地 出 让 收 入 作 为 地 具体 的量化数据 , 可以更清晰地 了解 和
使用 了同样 的报 告格式 : 主要 分为 “ 近 债 务对 土地 出让 收 入 的 依 赖 程 度 较 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程度 。因此 , 我们
年 来 加 强 政 府 性 债 务管 理 的 主要 措 高” ,成为各省级审计报告 中最受关注 将 审计报告 中的“ 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 施” 、 “ 政府 性 债务 规模 及 结构 情 况 ” 、 的 问 题 。据 统 计 , 2 9 个 省份 ( 新疆 、 西 偿 还责任债 务 中占比” 称 之为 “ 土地 财 “ 全 省政府 性债务 负担情况 ” 、 “ 政府性 藏 、 港 澳 台除 外 ) 的 审计 公 告 中 , 在 介 绍 政 依 赖 度 ” 。 l 8 发展 ・ 月刊
F A z H A N ・ s H l D l A N
报告的量化指标的计算 方法
视
点
即“ 承诺 以土地 出让 收入偿还债务 ” 三级政府 ; 四川 的范 围是 “ 1 8个 市级 、 除,
1 1个 县 级 政 府 ” ( 即 四川省 2 1 个 市 总额除以“ 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 “ 土地财政依 赖度” , 即“ 土地偿债 1
其他的则 不算在 内) 。 收入偿还 的各级地方政府债务” 的总额 入偿 还债务 ,
土地出让金飙升超税收多省市财政严重依赖土地(共5篇)

土地出让金飙升超税收多省市财政严重依赖土地(共5篇)第一篇:土地出让金飙升超税收多省市财政严重依赖土地土地出让金飙升超税收多省市财政严重依赖土地日前,各省(市)陆续发布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人民网财经记者梳理报告发现,多省(市)的土地出让金飙升,有的省份甚至已超税收收入。
人民网财经记者在《关于四川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中看到,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一项中,四川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2356.59亿元。
其中,国土方面收入,即土地出让金达2049.36亿元。
而四川省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715.9亿元,其中国有土地方面收入1444.91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土地出让金飙升了605亿元,增幅近40%。
而2013年四川全省税收收入2102.48亿元,增长仅15.1%。
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与税收相差不多。
与四川相比,江西省2013年的土地出让金则早已超过了税收收入。
《江西省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3年江西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10.7亿元,增长74.8%。
《报告》称土地出让金增加,主要是土地出让面积增加,土地出让价款收入增加较多。
相较而言,江西省税收收入增速则逊色很多。
数据显示,江西省2013年税收收入1177.7亿,增长20.4%。
由此来看,税收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增速都低于当年的土地出让金。
数据显示,2013年云南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35.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37.5%,比上年决算数增加251.2亿元,增长32%;对此,云南省解释,政府性基金收支增幅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比上年大幅增长。
此外,北京市2013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92.8亿元,相比2012年的401.1亿元,增长了47.8%。
经计算,2013年北京市税收同比仅增长12.4%,远低于47.8%的土地出让收入增幅。
地产天天见(第12期):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城市都具有什么共性?

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城市都具有什么共性?我国2020、2021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别为8.41、8.7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和3.5%。
我们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来衡量地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整体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44.3%和42.5%。
我们统计的92个城市2020年平均土地财政依赖度为46%。
其中一线城市34.3%,二、三四线城市基本相当,分别为45.8%和46.2%(由于2021年部分城市数据披露不完整,因此全部采用2020年数据)。
一线城市除了广州,其他三个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在30%以下,财政收入来源较为多样化。
上海、北京、深圳之所以土地财政依赖度比较低,有几方面原因:1)城市产业发达,头部企业聚集,特别是服务业中科技、金融占比高,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82%、73%、62%,全国为53.3%,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9%、18%、15%;同时也拥有特定的制造业基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8%、27%、36%。
2)税收来源广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高,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税收收入/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85%、83%、80%,均高于广州(75%)。
图表1. 我国2021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8.71万亿元,同比增长3.5% 图表2. 我国2021年土地财政依赖度为42.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备注:土地财政依赖度=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地方 政府性基金收入)图表3. 2020年一、二、三四线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分别为34.3%、45.8%、46.2% 图表4. 2020年一线城市除了广州,其他三个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在30%以下图表5. 80%的省会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都在中等及以上资料来源:财政部,中银证券八成的省会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都在中等及以上。
2020年省会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均值为44.9%,其中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有:南宁(61%)、长春(60%)、贵阳(58%)、南昌(56%)、广州(56%)、西安(56%)、南京(53%)、福州(52%)、武汉(52%)。
科研课题论文: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68798 财政研究论文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概述(一)土地财政的概念界定“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依靠和利用土地的所有权及管理权,进行财政活动和利益分配,利用土地转让等方式获取土地收益作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目的在于筹集资金以缓解财政收入不足和地方建设发展所需。
对于土地财政这一概念我国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概括,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2008)直观揭示地方政府的做法,将“土地财政”戏称为“卖地财政”。
朱秋霞在她的《中国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研究》一书中写到,“土地财政”指的是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所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
从内容上,土地财政收入包括了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土地税收,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融资途径获得的收益。
也有学者将“土地财政”分为狭义和广义化,狭义的土地财政是指土地出让金收益。
广义上的土地财政是指除了土地出让金收入外,还有其他土地出让的相关收入。
(二)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中扮演的角色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利弊均有。
在城市化的进程的初期,土地财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土地财政出现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可能会影响民生问题加重、带来经济风险、导致权力寻租等,成为中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正面积极的效应。
首先,“土地财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发展。
不仅增加地方财政,保证地方政府正常运转需要和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对财政收支的缺口进行了弥补,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的发展。
其次,土地财政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障,有了稳定财源就能有效促进和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在政府进行出让土地时,主要有公益性用地、经营性用地和工业性用地三种用途。
公益性土地是政府保障公民公共服务需求的载体,没有收益回报。
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约利用省内排序及主要指标数据-V1

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约利用省内排序及主要指标数据-V1中国的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约利用情况,是一个非常复杂、庞杂的话题。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个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也日趋多元化、多样化。
本文将对各省区、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出主要指标数据,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各省区土地利用情况排名1. 安徽省:安徽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39,7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40%,人均耕地面积为0.023公顷,位列全国第12位。
2. 河南省:河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6,6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3.4%,人均耕地面积为0.02公顷,位列全国第16位。
3. 湖北省:湖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85,9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7.01%,人均耕地面积为0.012公顷,位列全国第22位。
4. 广东省:广东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8,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19.82%,人均耕地面积为0.012公顷,位列全国第29位。
5. 江西省:江西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6,6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8.4%,人均耕地面积为0.023公顷,位列全国第31位。
6. 福建省:福建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2,0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26.09%,人均耕地面积为0.011公顷,位列全国第32位。
7. 河北省:河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87,7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4.43%,人均耕地面积为0.014公顷,位列全国第34位。
8. 山西省:山西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5,6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2.6%,人均耕地面积为0.019公顷,位列全国第36位。
9. 辽宁省:辽宁省的土地总面积为14,5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26.2%,人均耕地面积为0.013公顷,位列全国第39位。
10. 湖南省:湖南省的土地总面积为210,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35%,人均耕地面积为0.014公顷,位列全国第40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个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报告
2014-4-15 者:刘德炳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导读:对于土地财政而言,有了具体的量化数据,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分析土地财政的现状和问题,特别是准确界定和判断地方债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合理依赖度,为房地产政策和地方债务等重大问题提供分析思路和决策依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中国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德炳|执笔
报告背景
近20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城市建设、地方政府资金、市民生活质量、城市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极大改善。
这其中的直接贡献便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新的和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双重考量和追求,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卖地冲动”,其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甚至是将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地方债务偿还的主要渠道,即当前被外界所诟病的“土地财政依赖症”。
目前对于“地方债是否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以至压缩楼市调控空间、绑架中国经济”等疑虑,各界争论不一,但争论各方却缺少量化标准,更没有一个量化指标。
量化指标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
对于土地财政而言,有了具体的量化数据,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分析土地财政的现状和问题,特别是准确界定和判断地方债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合理依赖度,为房地产政策和地方债务等重大问题提供分析思路和决策依据。
报告的数据来源
从2014年1月23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审计厅(局)陆续公布了各省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这是全国省级审计部门第一次集中对外公布地方债。
从公布的审计报告来看,各省级审计部门关于地方债的审计报告基本上使用了同样的报告格式:主要分为“近年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主要措施”、“政府性债务规模及结构情况”、“全省政府性债务负担情况”、“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四个版块。
而在“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个版块,审计部门公布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二是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其中,第三个问题,即“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成为各省级审计报告中最受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29个省份(新疆、西藏、港澳台除外)的审计公告中,在介绍“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有23个省级审计部门都明确将“地方债依赖土地收入偿还”列入其中。
23个省份的审计机构给出了截至2012年底“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的具体数值或可供测算的相关项数值。
该数值反映了土地财政在地方债中的比重,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程度。
因此,我们将审计报告中的“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称之为“土地财政依赖度”。
报告的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
“土地财政依赖度”,即“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的数值,其计算方法为:由“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的总额(即分子),除以“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即分母)得出。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省级审计部门圈定“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的本省份各级地方政府的范围并计算其总额。
例如浙江是“省、市、县政府”三级政府;四川的范围是“18个市级、111个县级政府”(即四川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中,有18个市级、111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其他的则不算在内)。
其次,省级审计部门再统计出本省份“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有极个别省份如四川,其统计口径不含省级政府债务,只统计了市县两级政府)。
最后,将以上两项统计数据进行相除,即“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总额除以“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从而得出“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这一数值。
即我们称之为的“土地财政依赖度”。
根据上述的省级政府审计部门的公开审计报告及其相关数据,《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研究院联合研究并发布“我国23个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报
告”(下称《报告》)。
23省份“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总览
北京土地偿债总额第一,浙江依赖度第一《报告》显示,从“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总额”的绝对值,即此类债务总额来看,排名依次为北京、浙江、上海、四川、辽宁、湖北、广东、重庆、山东、天津、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北、广西、黑龙江、陕西、吉林、海南、山西、甘肃,江苏未公布数据。
从土地财政依赖度,即“土地偿债在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占比”来看,排名依次为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庆、北京(估算)、江西、上海、湖北、四川、辽宁、广西、山东、江苏、安徽、黑龙江、湖南、广东、陕西、吉林、甘肃、河北、山西。
23省份最少的也有1/5债务靠卖地偿还
浙江天津2/3债务要靠土地出让收入偿还《报告》显示,23个省份中,浙江省以66.27%排名第一;天津排名第二,64.56%。
换句话说,浙江、天津两地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都有2/3的份额要靠卖地来偿还。
浙江省审计厅公布的审计公告中明确指出,地方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2012年底,浙江省、市、县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739.44亿元,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4133.91亿元的66.27%。
排名靠前的北京在“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债务总额”的绝对值上排名第一,但未给出其在相同统计截止日期内占整体债务的相对比值。
近些年,北京的地王不断涌现,根据北京市审计局公布,截至2012年底,其土地偿债规模高达3601.27亿元,位列23个省份之首。
而截至2013年6月,北京市县两级政府债务余额为6496亿元,最近三年年均增长33%。
据此测算,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地方债规模应当在6000亿元上下,即北京市土地偿债在整体债务中的份额应
在50%~60%。
占比最小的三个省份,分别是甘肃(22.4%)、河北(22.13%)、山西(20.67%)。
这意味着,即使对土地偿债依赖度较小的省份中,也至少有1/5的债务要靠土地来偿还。
土地偿债规模与整体债务占比不完全对等
广东总量多占比小,海南总量少占比大从绝对值来看,23个省份中,北京、浙江、上海三地需要依靠土地收入来偿债的债务规模排在前三名,分别是3601.27亿元、2739.44亿元、2222.65亿元;土地偿债规模最小的是吉林、山西、甘肃,分别是586.16亿元、268.94亿元、206.54亿元。
《报告》显示,土地偿债规模与土地偿债在整体债务中的占比这两项数据呈现比较紧密的关联性:土地偿债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省份,土地偿债在整体债务中的占比也较大。
因为容易卖地、卖高价地,才能保证土地偿债规模,也对土地更加依赖。
浙江、上海、四川、辽宁、湖北、重庆、山东,他们的土地偿债规模分列第2~9位,其土地偿债在整体债务中的占比则分别位列第1、8、10、11、9、5、13位。
北京的土地偿债规模排名第一,其占整体债务的比例在50%~60%,排名也靠前。
但广东例外。
广东的土地偿债规模较大,位列第7,但是土地偿债在整个债务占比中排名第17位。
据了解,广东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一,民营经济发达,尤其是实体经济发达,有效地缓解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饥渴。
反之,土地偿债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省份,其土地偿债在整个债务中占比大多排在后面。
但也有例外。
海南尽管土地偿债规模小,只有500多亿元,但是土地偿债在整个债务占比中却排名第4。
近年来,海南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尤其是在国际旅游岛概念的推动下,海南岛社会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倚重程度较高,这种局面也在海南的土地债务表上体现了出来。
广西土地偿债规模只有700多亿元,位居16位,但土地偿债比例高达38.09%,排名第12位。
进一步分析发现,一方面,广西整个的地方债务规模较
小,截至2012年底,全自治区(不含乡镇)只有1900多亿元,在所有的省区市中排名靠后,低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广西地方债结构中,地方债增长的主力在市本级政府,而广西债务支出中,土地收储支出较大,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储的投入大,对土地收入也会格外依赖,因为土地财政作为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受益方即是市本级和县本级政府。
这直接表明,越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必然会加大土地的推地规模,乃至不断推出高价土地。
而早在2010年,广西南宁的一个地王楼面价格就突破了1万元/平方米。
报告外6省份对土地依赖度如何?
部分地区违规采用BT(建设—移交)模式除了这23个省份列出的情况外,河南、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云南这6个省份,以及23个省份未统计的部分省级、市级和县级政府,是否就不存在土地偿债的问题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发现,去年以来,河南、贵州、云南等地,卖地的情况也非常活跃。
河南郑州一地就曾出现好几宗地王级地块;而在河南南阳、信阳,以及云南昆明等地,去年以来都出现过征地风波。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6个省份的审计报告中发现,这些地方与土地相关的地方债已经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贵州省审计发现,部分地方违规通过BT(建设—移交)模式,向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借款等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400.64亿元,如修文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用预期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分别与4家公司签订BT模式投资合作12.02亿元框架协议。
河南、云南、内蒙古等地,实际也大量存在着用土地收入“变相”偿还地方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