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分析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小剂量瑞舒伐他汀,给予观察组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等血脂水平都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TC、LDL-C显著较低,HDL-C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充分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关键词: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冠心病;糖尿病;血脂糖尿病属于冠心病的等危症,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较为常见。
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内皮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病变以及血脂异常,冠状动脉常出现严重性弥漫性病变,影响远端血管,不利于患者预后。
针对冠心病伴糖尿病临床上常给予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治疗,以达到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1]。
今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以探讨对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的作用,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
所有患者经过《内科学》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内冠心病、糖尿病判定依据得以确诊[2],且经冠脉造影或CT证实。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药物过敏、近期服用抗炎降脂类药物史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7至75岁,平均年龄为(55.4±3.7)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8至76岁,平均年龄为(55.6±4.2)岁。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检 验医学与临床 2 0 1 4年 3月第 1 1卷 第 6期 I a b Me d C l i n , Ma r c h 2 0 1 4 , Vo 1 . 1 1 , No . 6
・
・
82 9 ・
临床 研 究 ・
冠 心 病 合 并 糖 尿 病 患者 的血 脂 检 验 结 果 分 析
1 资料 与 方 法
( Ap o A I ) 以及 载脂 蛋 白 B ( A p o B ) 使 用 免 疫 比 浊法 用 中 生试 剂
盒进 行检测。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广 州 市番 禺 区 中 心 医 院 2 0 1 1 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 月收治 1 0 0例 单 纯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为 试 验 A 组 , 其 中男 5 4例 , 女4 6 例, 年龄 3 9 ~8 3岁 , 平均年龄 5 7岁 。同 期 收 治的 1 O O例 糖 尿 病 合 并 冠 心 病 患 者 为试 验 B组 , 其中男 5 6例 , 女4 4例 , 年龄 4 5 ~8 O岁 , 平均年龄 6 o岁 。 另 取 同 期 1 0 0例 体
陈 慧谊 , 黄俊 杰 , 黎 永祥 , 陈武 嘉 , 姚春 松 ( 广 东省 广州 市番 禺区中心 医院检 验科 5 1 1 4 0 0 )
【 摘要】 目的 通 过 对 冠 心病 合 并糖 尿 病 患 者 血 脂 6项 检 验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 探 讨 冠 心 痛 评 估 方 法 。方 法 选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查结果的分析

表1 5 4例疑似食管癌放大胃镜 下黏膜碘染色 病理诊断结果
高, 片刻可使食 管黏膜染棕褐色 , 炎症 、 形增生 、 异 癌病变 可降 低局部葡萄糖的含量而使着色降低四 。本组 5 4例患者 中, 食管 癌及癌 前病变 的病例 占 4 .%(45 ) 因此 , 于 内镜检查 中 44 2 / , 4 对
发现食 管黏膜糜烂 、 粗糙 、 充血 的患者 均应进行 放大 内镜 结合 碘染的方法 , 此项新技术 明显 提高早期食 管癌及 癌前 病变的检
出率 。与国内张月明等研究成果一致 , 他们证 明碘染 色技 术对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 变检出率最高[ 1 J 。联合 利用 放大 胃镜 的放 大效应 和上 皮细胞对色素 的 内吞作用 可观察食 管黏膜微结构 变化 , 可更加准确地发现恶性病变 , 进行靶 向活检 , 高早期食 提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一般都会影响三大物质代谢紊乱 , 中 其 血脂异常较常见 , 现对我 院确诊糖尿病 的患者 同时查血脂 的结
果进行分析。
1 资 料 和方 法
控制不佳者 或未发现糖尿病而未治疗者 T G明显升高 , C不增 T
高, 本文调查结果 T G增高 5 .%, 42 而合 并 T C增 高为 1 . 同 75 %, 时高脂血症是老年糖尿病最早并发症 ,也是引起 动脉硬化 、 冠 心病 、 脑血管意外 , 最后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还是缺血
1 叶应翔 . 脑血管疾病[ 】 M.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9 ,6 ~ 6 1 0 1 3 17 9 2 黄鉴政. 血管病脂蛋 白( ) 脑 a 及其血脂成 分测定 [. J 临床神经病学杂 ] 志 ,9 4 7 4 : 1 19 ,( )2 1 ( 收稿 日 :0 8 0 — 1 期 20—8 1)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凝血和血脂代谢异常是其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因此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凝血四项指的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活化,因此常常伴随着PT和APTT的延长,FIB和D-dim的升高。
这些指标的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PT和APTT的延长与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
同时,FIB的升高也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联。
而D-dim 是一种体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随心血管炎症的加重而升高,因此其升高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性较强。
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是导致其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TC、TG和LDL-C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HDL-C的降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也与其肥胖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性程度有关。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对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对于已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这些指标并及时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其疾病的进展和死亡率。
因此,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凝血和血脂代谢情况,尤其是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成为其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极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核心环节。
目前,他汀药物是CHD合并T2DM患者调脂治疗的首选,其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其他因素控制较好地情况下,单用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指南所推荐目标后,但仍有较高的剩余风险。
对于CHD合并T2DM患者,采用不同调脂方案进一步优化血脂谱,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标签:冠心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与AS形成息息相关,目前LDL-C是血脂管理的首要关注目标,但有研究提示非HDL-C可能比LDL-C在预测AS的发展方面更有优越性,因其代表所有致AS脂蛋白颗粒中胆固醇含量,主要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LDL。
另有研究表明HDL-C是一个独立的与CHD发生负相关的指标[1],故提倡HDL-C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主要预测指标,尤其是在他汀治疗使LDL-C达标患者[2]。
除了胆固醇外,高TG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性的研究也从未中断[3]。
证据表明在CHD合并T2DM心血管事件极高危人群,巧妙的调脂方案选择,在紧盯LDL-C,全面优化血脂谱,可进一步消灭心血管残余风险、改善长期预后。
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目前,血脂指南仍强调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无论选择何种调脂药物,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尤其CHD合并T2DM患者,其包括:限制胆固醇及脂肪摄入量,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及低升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同时适当添加降低总胆固醇膳食摄取鱼类ω-3鱼油的摄入;保持中等强度锻炼,调节能够保持理想体重或减轻体重[4]。
2 降胆固醇药物2.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降低ASCVD事件临床获益大小与其降低LDL-C幅度呈线性正相关。
CTTC的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明显获益,LDL平均降低 1 mmol/L,全因死亡率下降9%,心血管不良事件下降约21%。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分析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分析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
方法取35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血糖正常人群早晨空腹血(血清),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35例糖尿病患者TG、TC、LD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C、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脂血症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
标签: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患者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并且多数伴有肥胖。
再加上此类患者,在脂肪代谢上,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血浆移除三酰甘油(TG)减少,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加,血浆游离脂肪酸和TG浓度升高,导致患者脂肪代谢紊乱[1]。
对此,笔者就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了检测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糖尿病住院患者35例作为糖尿病组,门诊健康体检血糖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39~80岁,平均(55.09±11.78)岁。
糖尿病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对照组35例中,男16例,女19例。
排除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心衰、肝或肾功能异常患者。
两组烟酒嗜好、工作压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受试者均于禁食12 h后次日早晨采取静脉血,经前处理后,运用日立718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TG、TC、HDL-C、LDL-C等项目。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冠心病患者血脂检验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冠心病患者血脂检验的应用与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脂检验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方法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疾病组研究对象,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
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指标并进行比较。
结果疾病组患者的总胆固醇(8.64±1.63mmol/L)、甘油三酯(2.21±0.39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8±1.34mmol/L)、载脂蛋白A(3.58±0.61g/L)以及载脂蛋白B(3.62±0.69g/L)均高于健康组数据,高密度脂蛋白(1.05±0.12mmol/L)较健康组更低,上述六项指标组间对比存在较大差别(p<0.05)。
结论血脂检验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检验冠心病属于脂质代谢异常疾病,因脂质在血液中过量生成,附着并堆积在冠脉内膜上,导致出现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类物质摄入量不断增加,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脂代谢异常,因此,本文旨在分析血脂检验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意义,见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以本院通过冠脉造影或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5例,纳入疾病组,同时选取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属于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将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存在其他类型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
疾病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0:15;年龄范围(48—70)岁,平均年龄(59.42±5.21)岁;血压情况:平均舒张压(87.26±5.63)mmHg,平均收缩压(134.21±12.25)mmHg;平均体重指数(27.12±2.53)kg/㎡。
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7T08:51:05.7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5期作者:郑笑蓉[导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价值分析。
郑笑蓉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省永康市 321307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测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择7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将其各归结于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别,并以此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价值体现,做详细阐述。
结果两组人员的各项血脂检验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价值体现(P<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血脂检验,血脂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显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血脂检验;应用价值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同时它也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脂肪、糖、蛋白质代谢紊乱[1]。
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其患者难耐受,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
在临床检查上,通过检验血脂能够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且可体现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通过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之间进行血脂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测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择7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各归纳于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别,比较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两组男女比例均等且平均年龄45.48±3.45岁。
两组参与人员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分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分析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以为冠心病的合并风险做评
估,为未来冠心病诊疗提供借鉴。
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随机从该院资料库中,选取3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3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及资料库外健康人群34名正常组,分析对比3组的血脂检测结果。
结果3组人员血脂检测结果分析中,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 B)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的发病与血脂整体水平高,关系密切,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高,要注意合并冠心病的发生;临床诊断冠心病,可以将血脂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加以应用。
标签: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单纯2型糖尿病;血脂检验;分析
冠心病是老年常見病和多发病,被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头号疾病。
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急性患者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死亡,可合并多种心脑血管分项疾病,可谓威胁老年人的一大杀手[1]。
为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血脂检验分析与冠心病本质之间的关系,以为临床诊疗冠心病提供借鉴和参考,特选取该院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3组作为该次调查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比较分析法,随机从该院资料库中,选取3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3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及资料库外健康人群34名正常组。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医学》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表现有一般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伴有冠心病胸闷、胸痛、心率失常等症状和对照组的相关糖尿病症状,正常组人群为各方面身体康健之人;排除标准:将有脑血管疾病、血液病、风湿病等患者排除在外。
其中对照组患者34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16例,年龄60~65岁,平均年龄(62.51±0.25)岁;病程1~10年,平均(4.54±1.21)年。
观察组患者34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龄60~65岁,平均年龄(61.36±1.75)岁;病程2~10年,平均(4.96±1.20)年。
正常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2.55±1.75)岁。
3组人员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的常规检查,注意检查前天晚上9点以后禁食禁水,空腹血常规抽血化验。
即清晨8点将3组人员的3 mL空腹静脉血抽取出来,在干燥食管中注入,在1 h内分离血清,标本无溶血,2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400型,Olympus),应用上海长征试剂盒对三组人员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日本株式会社试剂盒对三组人员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进行检测;应用中生试剂盒,运用免疫比浊法对三组人员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 B)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然后将其体重指数(BMI)计算出来,并采用血糖仪对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的血脂主要有4个参考值,甘油三酯0.45~2.25 mmol/L,总胆固醇3.24~5.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8~1.9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08~3.12 mmol/L。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人员的临床资料比较
3组人员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3组人员血脂相关指标平均值比较
3组人员血脂检测结果分析中,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肪(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Apo B)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FPG、2 hPG、HbA1c变化情况比较
和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hPG、HbA1c 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3.1 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价值
冠心病是一种胸痹症,是心脏病的一种,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胸腔压榨性疼痛,严重者会因急性心衰而死亡[3]。
中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和器官进行性退化,因该疾病致死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一旦临床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可以避免意外死亡[4]。
3.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价值
在上述研究中,将2型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3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对其血脂检测结果的分析来看,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肪、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 B)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2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PG、2hPG、HbA1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排除冠心病的参考,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验结果普遍偏高,对冠心病的检测率和检出价值,可以作为诊冠心病,及早控制冠心病发展的有效参考,尤其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要将其作为预防并发症合并症的注意事项加以关注[5-7]。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发病与血脂整体水平高,关系密切,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高,要注意合并冠心病的发生;临床诊断冠心病,可以将血脂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关文龙,郑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78-79.
[2] 许玲玉,李清楚,康志强,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80-81.
[3] 张迎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5,14(11):28-29.
[4] 胡丽霞.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50-51.
[5] 陈慧谊,黄俊杰,黎永祥,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6):829,832.
[6] Maimaituxun G,Shimabukuro M,Fukuda D,et al.Local Thickness of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Surround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s a Simple Predictor of Coron- ary Artery Disease- New Prediction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Framingham Risk Score[J]. Circ J,2018,82(5):1369-1378.
[7] Cortigiani L,Huqi A,Ciampi Q,et al.Integration of Wall Motion,Coronary Flow Velocity,and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le Reserve in a Single Test:Prognostic Value of Vasodilator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 J Am Soc Echocardiogr,2018,31(6):69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