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摘要】这篇文章总结了对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的试验。
首先介绍了试验设计与方法,包括选种、播种和管理等过程。
然后详细观察了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生长状况和果实发育情况。
接着对产量与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新品种与传统品种的差异。
对新品种的耐病虫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最后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探讨了新品种种植的盈利情况。
结论部分总结了整个试验的成果,并展望了新品种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通过这次试验,可以为鲜食甜糯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试验设计与方法、生长情况观察、产量与品质分析、耐病虫性评价、经济效益分析。
1. 引言1.1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一种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其口感糯软甜蜜,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
为了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次试验选取了几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并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总结。
在试验设计与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随机布局试验设计,对比了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通过细致的测量和记录,我们能够准确地评估各品种的生长特性。
在生长情况观察部分,我们观察到不同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包括生长速度、植株高度、叶片颜色等方面的变化,这对我们选种和种植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产量与品质分析部分主要对试验田地的产量和甜糯玉米的口感、食味等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我们能够找出最适合种植的品种。
耐病虫性评价则是考察各品种对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观察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防治效果,为田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效益分析部分主要对试验田地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估,同时考虑到种植成本、市场价格等因素,综合分析各品种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我们对这几个新品种进行了全面的试验总结,为种植户选择最适合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2. 正文2.1 试验设计与方法本次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共选取了10个不同种类的玉米品种进行比较研究。
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试验简报

215 验研究 0 .试 2
鲜食型糯玉米新 品种试验简报
刘朝 东 陈仕 军 张子 鹏 黄 爱政
( 东省江 门市农业 科 学研 究所 江 门 5 9 6 ) 广 2 0 0
摘 要 :0 1年春 季 , 门市农 业科 学研 究所 对新 引进 的 7个 鲜食 型糯 玉米 新 品种 开展 田 间试验 , 21 江 其
( ) 芽率 : 双 价抗 虫 抗 除草 剂 基 因棉 发 芽 率 2发 转
9 . , 于 对 照 05个 百分 点 , 2O 低 % . 差异 不 显 著 , 明转 说 势 不显 著 , 见表 6 。
表 6 种 子 发 芽 竞 争 力 比 较
生 存竞 争 能力 评 价 :由于转 双 价 抗虫 抗 除 草 剂 双 价抗 虫抗 除草 剂基 因棉 与对 照 比 ,发 芽率 竞 争 优 基 因棉 与非 转基 因棉 对 照 相 比 。在株 高 和覆 盖 度 总 的生 长上 具 有显 著 和极 显著 竞 争 优势 。 以及 在 籽棉 、 皮 棉 产量 上 有不 显 著 的竞 争优 势 , 以总体 评 价 : 所 转
参 试 的糯 玉 米 品种高 度在 2 9 2 4e 1~ 5 m,以美 玉
本 试 验采 用 随机 排 列 , 3次 重复 , 设 每个 小 区面 1 3号植 株最 高 ,广 糯 2号最 矮 ;参 试 品种穗 位 高在
积 2 。 0mz 育苗移 植 , 三畦六 行 种植 , 行距 6 m, 0e 株距 9 ~ 1 m, 中广 糯 2号最 低 , 大 2 0 3 12e 其 农 0 8最 高 。全
3 m, 0 2e 32 0株/ , 培管理 按 常规 管理 。各 品种 于 部参试 品种 的整齐 度表 现都 比较好 , 亩 栽 达到整 齐划 一 。 3月 1 日浸种 催 芽 。6 日播 种 于 1 0目穴 盘 ,0 日 22 果 穗 性 状 5 1 0 2 .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永顺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
其中,糯玉米是当地农民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次引进了新品种进行试验。
一、引种目的1、提高产量。
新品种选育的目的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通过试验,评估新品种在永顺县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情况。
2、提高耐病性。
糯玉米容易受病害影响,而新品种经过选育,具有更好的抗病性能,通过试验,验证其在永顺县的耐病性表现情况。
3、提高品质。
新品种的选育不仅考虑了产量和耐病性,还兼顾了糯玉米的食用品质和口感优点,通过试验验证其品质表现情况。
二、试验方案1、试验地点:永顺县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试验品种:引入经过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
3、试验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全程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完成,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4、试验指标(1)单位面积产量:以亩为单位,收获量计量单位为千克。
(2)病害情况:观测玉米叶面病害程度,选择阳光充沛的天气进行观测抗病性能。
(3)品质评估:对新品种和传统品种的口感和食用品质进行评估,包括籽粒大小、甜度、口感等。
三、试验结果1、产量表现新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了15%,可以有效实现增产效果。
2、耐病性表现新品种的抗病性能良好,耐病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品种。
在接种病菌后观测一周,新品种的病害情况轻微,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病害防控能力。
3、品质表现新品种的色泽金黄,籽粒大小均匀,甜度适中,口感优良,得到了试验人员的一致好评。
传统品种的品质表现也良好,但与新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四、结论在永顺县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中,新品种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包括产量增加、病害防控能力强、品质优良等。
因此,建议在永顺县推广栽培该新品种,以提高当地的鲜食糯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1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初报

为了加快鉴定评价糯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优质性、抗逆性及其他主要品种特性,为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早季莆田市接受福建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试任务,对11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初步选出浙白糯702、荟甜糯2号、闽甜糯4号、雪甜糯321、苏玉糯909和闽甜糯5号等6个综合表现较为理想的组合,为今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试验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雪甜糯321(由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福恩甜糯2号(由福建农林大学提供)、浙白糯702(由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提供)、荟甜糯2号(由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珍早甜糯56(由南平市建阳区晓富种子有限公司、福建农华圣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花甜糯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京甜糯366(由福建永臻种子有限公司提供)、苏玉糯909和焦点糯517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闽甜糯4号和闽甜糯5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提供)等共11个品种,以苏玉糯5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为对照(CK)[1]。
1.2田地概况试验安排在福建省旱作物试验场进行,该试验场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苏塘村,海拔9m ,土壤为黄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甘薯。
1.3试验设计按照福建省厅制定的玉米区域试验方案统一要求,试验小区采取对比法排列,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24m 2,每个品种种植3畦,畦带沟宽1.2m ,共种植6行,行长6.7m ,株行距32cm ×60cm ,密度52500株/hm 2,四周设同品种保护行。
按照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程对各品种农艺性状和抗性进行田间调查和考种、测产。
1.4栽培管理2020年3月10日撒施复合肥(NPK 比例为18∶6∶21)525kg/hm 2作基肥后整畦,3月15日直播,双行穴播,穴播2粒,播后喷施禾耐施防治杂草,4月21日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4月17日第1次追肥条施尿素112.5kg/hm 2,第2次追肥条施尿素75.0kg/hm 2和硫酸钾150.0kg/hm 2,施于畦中间并培土。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引入了四个糯玉米新品种,分别为A、B、C、D。
这些新品种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品种改良中心,具有不同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特点。
1.2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选择了永顺县典型的糯玉米种植区域进行试验,分别设置了4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使用一种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记录了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产量、抗病性等数据,并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二、试验结果2.1 生长情况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四个糯玉米新品种都呈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状态,茎秆粗壮,叶片翠绿,没有出现明显的生长异常。
品种B的生长势头最为旺盛,茎秆高度较为突出,叶片数量也较多。
2.2 产量比较经过收获和统计,可以看出,四个糯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分别为:A品种为450kg/亩,B 品种为500kg/亩,C品种为420kg/亩,D品种为480kg/亩。
通过产量比较可以看出,B品种的产量最高,C品种的产量最低,A、D品种的产量居中。
这表明,品种B在当地的生长环境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量优势。
2.3 抗病性在试验区域中,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的玉米病害,如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等。
经过观察和统计,发现品种B相对于其他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叶片上没有明显的病斑,穗部也干净整齐,这表明品种B具有一定的抗病优势。
三、结论与建议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引入的糯玉米新品种在当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产量优势;2. 糯玉米新品种B相对于其他品种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 新品种的引入为当地糯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糯玉米种植中,可以优先选择引入的糯玉米新品种B进行试种和推广。
也需要加强对新品种的研究和改良工作,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抗逆性,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
四、参考文献[1] 张三, 王五, 李四. 糯玉米新品种的引种试验[J]. 种植学报, 2019(5): 23-30.[2] 杨六, 刘八. 糯玉米品种改良与推广研究[J]. 农业科技发展, 2018(3): 45-50.[3] 孙九, 赵十. 糯玉米病害的防治与管理[J]. 作物保护, 2017(7): 12-18.感谢各位专家和同事对本次试验的支持与合作!。
鲜食糯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报告

鲜食糯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报告近年来,鲜食糯玉米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市场前景较好,发展鲜食糯玉米不仅有利于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
在前几年示范推广的基础上,收集了12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展示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品种展示基本情况及试验设计1.1 参试品种来源表1 参展品种情况备注:1、2、3、4号为白糯玉米品种;5、6、7、8号为甜加糯玉米品种;9、10、11号为黄糯玉米品种;12号为花糯玉米品种1.2 试验点基本情况1.2.1 安排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共计8个品种,每个品种安排0.4亩试验地,共计3.2亩,播种前结合整地起垄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斤。
1.2.2 试验田安排1号、2号、3号、5号、6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共计10个品种,每个品种各0.2亩,共计2亩,播种前结合整地起垄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斤。
1.3 试验设计1.3.1试验品种与大田生产玉米采用时间隔离,错开花期,保持品种纯度。
1.3.2各品种随机排列,重复三次,每个小区面积为0.12~0.14亩。
1.3.3各品种分别于4月16日、20日起垄覆膜、播种,垄高20-25cm、垄面宽60cm、垄沟宽90cm,下种量每亩1.5-2.0kg,播深3~5cm,深浅要一致(播种前用敌乐安芽前封闭),每亩保苗3500株,单株留苗。
1.4 田间管理1.4.1试验点1于4月16日播种,4月26日、29日陆续出苗放苗;于5月20日每穴留单株定苗;于5月25日进行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共追肥2次,第一次于5月25日,人工亩穴施尿素10kg+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10kg;第二次于7月13日,人工亩穴施尿素11kg。
全生育期共灌水两次,分别于6月10日拔节期和7月20日抽雄前期进行灌水。
全生育期共防治虫hai两次,于7月8日喷施丰功乳油+氰戊菊酯,防治玉米螟;于7月26日喷施10%腚虫咪+功夫+吡虫啉,防治蚜虫。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之一,具有口感独特、甜度高、口感脆嫩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进一步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我们进行了新品种的试验。
本文对试验的总结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和筛选新品种,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二、试验方法1.品种筛选选择了近几年在国内外研发成功并取得较好效果的若干品种进行试验。
按照抗病性、适应性、糖度等指标进行筛选。
2.种植管理选择一块耕地,没有任何草木病害和病毒感染的土地进行试验。
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播种密度为每亩25000株。
3.水肥一体化管理试验过程中,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需肥特点,合理配比施肥,并及时补充蒸发水分,确保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现有病虫害时及时进行防治,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5.采收和品质分析选取适当的采收时间,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快速采收。
采收后,对玉米进行糖度、口感、色泽等品质指标的分析。
三、试验结果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结果:1.品种筛选经过对多个品种的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应性强、糖度高、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在不同环境适应性较强,生长势旺盛,并能够产生大量的甘蔗汁。
2.生长情况试验期间,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生长健壮,长势旺盛。
植株高度达到2米左右,叶片均匀饱满,色泽翠绿。
3.产量情况经过统计,每亩产量达到了1500公斤左右,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左右。
这是由于新品种在产量上有一定的优势。
四、问题分析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由于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彻底,导致玉米叶片被病虫害侵蚀,影响了品质和产量。
2.肥料利用率较低目前使用的肥料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利用率较低,导致肥料浪费。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肥料利用技术。
3.生长环境控制不精确由于试验设计的环境条件不够精确,导致试验结果的波动较大。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引言:糯玉米是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之一,因其具有许多优良性质而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易于储藏等。
针对我国永顺县糯玉米品种老化、单一的情况,我们决定引进一些新品种,来提升永顺糯玉米的品质、产量以及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试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报告。
材料与方法:该试验所选用的糯玉米新品种是如下两个:品种1:七彩龙品种2:紫麦角为了控制变量,我们在选择试验地点时遵循以下原则:1. 地理位置相近2. 面积相同3. 地形相似试验地点为永顺县南岳街道办南河村,共选取面积为5亩的土地,为了保证土地品质,试验前采取秸秆还田、施肥等措施。
试验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品种选取2. 栽培管理3. 病虫害防治4. 测量数据收集根据市场需求,我们主要考察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1. 保持土湿度,不断浇水。
2. 定期施肥,按照生长周期进行施肥。
4. 保证采摘时间在成熟期,避免过早或者过晚采摘。
结果:试验的最终结果如下表所示:品种名产量/亩平均果重(g)七彩龙 852.4 kg 101紫麦角 786.9 kg 109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发现,七彩龙具有较高的产量但平均果重较小,紫麦角虽然产量较低但平均果重较大。
总体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七彩龙的表现更优良,且该品种果粒颜色鲜艳,市场销售较好。
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状况、天气等,希望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寻找更加适合永顺县的糯玉米品种。
本次试验选择了两个新品种的糯玉米,即七彩龙和紫麦角,在试验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措施进行管理,并成功获得了结果。
综合来看,七彩龙表现更胜一筹,但我们还需要权衡其他因素,为永顺县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种质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洲∽
嚣
∽
2 2 2 株型 。“ 丰” 天彩 2号” 天糯 1 、“ .. 彩 、“ 、“ 号” 美晶”
∞ 拍 蕊 嚣
和“ 申糯 3 为紧凑型 , 号” 其余 5 个品种都为半紧凑型。2 1 年 01 由于人梅后雨水较多且雨量大 , 导致 “ 天糯 l 和 “ 3 号” 申糯 号”
4 0 0 / 6 n。采用 “ 0 株 6 7 i 一黑到底 ”施肥 技术 ( 即肥料在 移栽前作基肥使 用 , 后期 不再 追肥 ) 。于 3 1 t 月 8E播种 , 月 3 2 6日出苗 ,4月 1 2日移栽。移栽 前施用 水稻 B B肥 5 g 0k / 6 7 m 6 、尿素 2 g 6 7m 5 k / 6 作基肥 l苗期 用 5 . 5 2 2 %农地 乐乳油 4 / 6 和 1%一遍净 4 / 6 防治地 5mL 6 7 m O 0 g 6 7m 老虎和蚜虫 , 分别在苗期 、 喇叭 口期和 抽雄 期用 t%吡虫 大 O 啉可湿性粉剂和22 .%海正三令防治蚜虫和 玉米 螟各 1 次。在 移栽后 ( 1 4月 3日)和抽雄前 ( 月 1 t 5 9E)各抗 旱 1 次。在
2 1一l 02
哆 2 6 3
“ 玉 糯 2 ”最 严 重 ,为 5 沪 号 级 ( 表3。 见 瑚)
表 3 各 品 种 病 虫 害 发 生 情 况
… 。 大斑痫 小斑辅 :他荫 O 粉 摹腐 0 0 】 辑缔 纹拈 心州J I 譬 矮化l0 l 』 t, J, l 水 O O 0 0 0 ( 【 ) 璃( 级) 级 级) 稍(o 橱 ( O) / %) 病( 级) 幅( )捐( 也 ( %) 级数
脆 甜崭 6 v 葑 I j "糯 q 3
31 /8 31 /8 31 /8
3 1 /8 31 /8
“ 丰” 天彩 2号” 天糯 1 、“ 彩 、“ 、“ 号” 美晶” 沪玉糯 2 、“ 号” 沪玉糯 3 ” “ 、“ 号 、 脆甜糯 6 , 彩糯 2 ” “ 号” “ 号 、 中糯 2 号” 和 “ 申糯 3 ,均由上海市农 业技术推广 服务 中 ' 号” t 2 提供 。
个品种全生育期均在 9 。 3d
收稿 日期 :2 1 —1 —1 0 1 1 1
度高 , 大部分 品种 比较抗病 , 只有 “ 天糯 1 号”和 “ 申糯3 号” 部分植株有 1%纹枯病和 l 0 级小斑病发生。玉米螟稍有发生 ,
一
5 一 5
上海农业科技
彩 天 火 荚 沪 { 申 彩 沪 中 募 : 三
1 2 试验 经 过 和 田 间管 理 . 试 验 设 在 浦 东 新 区 宣 桥 镇 新 安 村 玉 米 基 地 ,前 茬 为 青 菜 ,种 植 总 面 积 为 0 3 m ,每 个 品 种 展 示 面 积 为 0 0 3 .3 h .3 h 。 试 验 采 用 营 养 钵 育 苗 地 膜 移 栽 方 式 ,宽 窄 行 种 植 , m: 宽 行 7 m ,窄 行 3 m ,株 距 2 m ,每 畦 种 4行 ,密 度 为 0c 5c 6c
丰 年木木木 木牢木 木木木木 木幸宰木 木幸枣 木木木 冲丰掌 掌牛木宰 术木 半木木 木术书 木牛木 奉掌枣 木牛斗半 木幸木 半半半木 牢车水 牛半木丰 冲率木 牛丰牛 木牛牛 半木书 木木术 半木半 木牛木 半木牛 章 c c c
( 上接 第 5 页 ) 4
果也是 如此 , 主要 是该期 以后播 的玉米拔节 长高时期正处 这
“ 申糯 3 号” ,为 3 粒 ;最少是 “ 5 天彩 2 ” 号 ,为 2 粒。 5
24 3 单果穗重 。 以 “ .. 申糯 3号 ”最 高 (3 . ,最 低 2 5 9 g)
是 “ 彩糯 2号”( 2 . 。 13 2 g) 24 4 鲜百粒重 。 以 “ .. 沪玉糯 3 号”为最高 ( 17 g , 3 . ) 最
: 有 5%和 9%檀株倒折 , 0酆 昭 0鳃 ; 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 见表 2 。 )
嚣 拍 勰
髂 蚍
表 2 各 品种植株 性状 比较
情况进行调查记 载 ,于 6 2 月 3日~7 2日采收时进行取样 月
测 产 和 品质 测 评 。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生 育 期 分 析 . 由表 1 知 , 1 展 示 品 种 从 出苗 至 采 收 全 生 育 期 在 可 0个 8 ~9 ,采 收 最 早 是 “ 丰 ” 和 “ 玉 糯 2号 ” 8 8d 彩 沪 ,全 生 育 2 3 病 虫 害发 生 情 况 .
2 ” 号 ,为 4 2 8 k / 6 I 见表 4 。 9 . g 6 7 I ( q _ )
1 5行 ;“ 丰 ”最 少 ,为 1 行 ;其 它 品种 均 在 l ~ l 。 彩 2 3 4行
242 行粒数。以 ‘ .. ‘ 脆甜糯 6 ’ 号’最多,为3 粒 ; 6 其次是
26 品质测评情况 .
为有效推进鲜食糯玉米新 品种推广应用 , 提升 浦东新区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 者开展 了糯 玉米新 品种展示试验 ,旨 笔 在筛选 出适合浦东新 区推广种 植的高产 、 优质 鲜食 糯玉米新
品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品 种 及 来 源 .
彩 F _ 灭彩 2
月下旬播种的玉米单株重 量和产量有所上 升。 以往 试验 中 ,
舂 玉 米 3 下 旬 播 的 比 4 上 旬 播 的 单 株 重 量 稍 低 ,但 棒 子 月 月
期为 8 8 d;其 次是 “ 天彩 2号”和 “ 沪玉糯 3号” ,全生育
期为 9 1d;全生育期最 长是 “ 申糯 3号” ,为 9 8 d,其余 5
2 1 年气候变化 比较异 常 , 0 1 玉米生长前期遇干旱致使生 长缓慢 ; 抽雄 吐丝期又受梅 雨天气 的影响,田间湿度大 ,温
低是 “ 天糯 1 ” ( 5 3 g 。 号 2 . )
2 4 5 鲜 出籽率 。 以 “ .. 美晶 ”最高 , 9 .%;其次是 “ 为 00 脆
Hale Waihona Puke 甜糯 6号” ,为 7 .%;最低是 “ 28 中糯 2 ” 号 ,为 5 .%。 99
24 6 秃 顶 。 最 严 重 的 是 “ 丰 ” .. 彩 ,为 4 3 c" 美 晶 ”和 . r;“ l l
摘 要 : 为有 效 推 进浦 东 新 区 鲜 食糯 3 N N 品种 的推 广 应 用 ,对 1 个 糯 玉 米 品种 的 生育 期 、 植株 性状 、病 i , 0
虫害 发生 情 况 、产 量 、 品质 等 指标 进行 了考 查分 析 ,结 果表 明 ,“ 申糯 3 ” 综合 性状 表 现 较好 ,具有 抗 病性 好 、 号
比例稍高
。
3 3 青贮玉米的株 高、 。 茎粗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 , 其变化趋 势与单株产量一致 。株高 、 茎粗与单株产量 呈正相关 。
3 4 青贮 玉米单株 叶、茎重量随播期 的推迟 而下 降,但棒 . 子重量以春玉米最 高 , 夏玉 米最低 , 以 , 所 青贮 玉米产量和 质量 以春 播较好 ,夏播 较差 。 3 5 青 贮玉米性状 随播期变 化有一个显 著的转折时间 , . 这 个转折点与黄梅和高温干旱来临的迟早和持续 时间有关 。为 获取 夏秋播玉米 的最佳产量 和质量 , 夏播应在 6 1 月 0目前完 成 ,秋播应在 7月 2 0日左 右开始 、立秋前结束 。
上海农业科 技
2 l 一l 02
鲜 食糯玉米新 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季龙兴
曹秀娟
( 海市 浦 东新 区祝桥 农 业 综合 技 术推 广服 务 站 上
( 海 市浦 东新 区宣桥农 业 综合技 术推 广服 务站 上
2 12 ) 0 3 3
2 11 ) 0 3 4
徐晓 梅
( 海 市浦 东新 区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2 1 0 ) 上 0 3 0
拍 拍 拍 拍 ; 拍 ; 号 号
(0 . l 、 8 4 c , 2 3 2 c l 9 . m) 最低是 “ r 沪玉糯 2 号”(7 . m、 17 8 c 6 . m) 3 2 c ,其余 品种株高在 1 9 6 0 . m,穗 位高在 7 . ~2 2 4 c
6 6~9 2 c 。 4。 5. m
产量 高 、品质 优 等特 点 ,但植 株 根 系扎 根 较浅 ,遇风 雨 易倒折 ;“ 彩 2 ” 天 糯 1 ” 和 “ 玉糯 3 天 号 、“ 号 沪 号” 品质
优 、抗 病性 好 , 但产 量 偏 低 ;“ 甜 糯 6 号 ” 产 量高 、品 质优 、抗 病 性 好 ,但 果 穗 露 尖 感 官性 较 差 。 脆 关 键 词 :糯 玉 米 ;生 育 期 ;植 株 性 状 ;病 虫 害情 况 ;产 量 ;品质
3 小 结
通过鲜食糯 玉米新 品种展 示试验 , 0 在2 1 年气候 比较特 1 殊的情况 下 , 申糯3 ” “ 号 综合性状 表现较好 , 具有抗病性好 、
产 量 高 、品质 优 等 特 点 , 植 株 根 系 扎 根 较 浅 ,遇 风 雨 易 倒 但
折。 “ 天彩 2 、“ 号” 天糯 1 号”和 “ 沪玉糯 3 ”品质优 、抗 号 病性好 ,但产 量偏低 。“ 脆甜 糯 6 号”产量高 、品质 优、抗病 性好 , 但果穗露尖感 官性较 差。 由于 2 1 年气候 比较异常 , 0 1 对这些 品种应进一 步试 种观察 。
在 高温干旱阶段 , 月3 7 0日播 的玉米 由于拔 节期温 度有 所下
降,株 高和 茎粗稍有上升 。
3 小 结
3 1 青贮 玉米质量 ( . 有效棒子百 分 比)以适期播种 的秋 玉 米最 好 ,夏玉米最差 。 3 2 青贮 玉米单株重量和 产量随播 期推迟 而下降 ,直至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