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学的文旅产品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颐和园文创为例

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颐和园文创为例

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颐和园文创为例摘要文创设计是近年来大火的一个设计概念,但从文创设计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呈现出了缺乏文化和疏于生活两大问题。

笔者从符号学角度提出了前者的解决方法,从产品品类选择的角度提出了后者的解决方法,并以颐和园文化为例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创产品设计的实施步骤,对设计师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文创设计;符号学;主成分;解释引言文创设计,一谓文化,二谓创意,两者结合,旨在通过设计使产品能够包含并传达出诸如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方面的意义。

文创产品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以及直接载体之一,它得益于文化的滋养,同时也传承着文化的理念,相比一般产品具有更深远的传播意义[[1]]。

1 文创设计存在的问题1.1 缺乏文化的问题文创产业一味追求商业价值而导致文创产品文化内涵不足。

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当今已经形成了一种范式,即将代表文化的图案符号经过再设计之后印制在明信片、书签、卡套、手机壳等平面产品之上[[2]],此种设计方法只是表现了文化外在的符号,并未传达出文化深层的意义。

1.2 疏于生活的问题文创设计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

往往一个文创产品买回家之后的宿命就是被当作摆件无人问津。

产品与生活之间需产生长期联系,亦应当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被人们在使用中有效传播起来[[3]],故文创产品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不应流于形式、疏于生活,相反,只有贴近生活,成为日常用品,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文化价值。

文创产品的使用过程正是用户通过对产品形态、符号化特征以及内涵寓意进行解读,进入隐藏在表层注释背后的意义象征,从而完成从明晰的实用功能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的转变[[4]]。

2 问题的解决思路2.1 应用符号学理论解决缺乏文化的问题设计与符号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创设计就是典型的运用符号原理进行设计的范例。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说,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5]]。

符号学视域下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创新点与难点 (6)二、符号学理论基础 (8)2.1 符号的定义与分类 (9)2.2 符号学的基本原理 (11)2.3 符号学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12)三、麻柳刺绣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14)3.1 麻柳刺绣的历史渊源 (15)3.2 麻柳刺绣的地域特色 (16)3.3 麻柳刺绣的符号元素 (17)四、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18)4.1 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20)4.2 麻柳刺绣元素的提炼与转化 (21)4.3 创意构思与表现手法 (22)五、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23)5.1 国内案例分析 (24)5.2 国际案例分析 (26)5.3 案例对比与启示 (27)六、麻柳刺绣文创产品设计的优化策略 (28)6.1 设计风格的创新 (29)6.2 技术手段的融合 (30)6.3 市场需求的把握 (31)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成果总结 (34)7.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5)7.3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36)一、内容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麻柳刺绣这一传统手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特别是在符号学视角下的深入分析。

麻柳刺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但由于时代变迁和审美变化,麻柳刺绣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

本研究将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麻柳刺绣中的象征意义、文化符号和审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文创产品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以促进麻柳刺绣的现代转型和国际化传播。

研究首先将系统梳理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符号学基本概念、符号与媒介、符号与现实的关系等,为后续分析麻柳刺绣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将侧重于麻柳刺绣的设计元素、图案组合、色彩运用等方面,运用跨文化视角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出麻柳刺绣符号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特点。

符号学视阈下的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符号学视阈下的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符号学视阈下的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符号学的视角,深入探究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

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符号及其意义的学问,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沈阳故宫,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殿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本文将结合符号学理论,对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有效传达沈阳故宫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文章首先将对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明确符号学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随后,通过对沈阳故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独特的符号元素和文化符号。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将这些符号元素有效融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使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更能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韵味。

本文还将关注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当前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案例,提炼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设计理念和策略。

结合沈阳故宫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建议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符号学理论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理解,也为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推动沈阳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和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二、沈阳故宫文化符号解析沈阳故宫,作为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之一,承载着满清两代皇室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

在符号学的视角下,沈阳故宫不仅是一座建筑群落,更是一个富含象征意义和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

这些符号通过建筑、装饰、文物等多种形式得以呈现,传递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满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在建筑符号方面,沈阳故宫的宫殿布局严谨对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胶东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胶东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胶东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符号学理论概述 (7)2.1 符号的定义与分类 (9)2.2 符号学的基本原理 (10)2.3 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1)三、胶东红色文化资源分析 (12)3.1 胶东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13)3.2 胶东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14)3.3 胶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15)四、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胶东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原则 (17)4.1 突出主题性 (18)4.2 注重创新性 (19)4.3 强调实用性 (20)4.4 保持文化性 (21)五、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胶东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22)5.1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元素 (23)5.2 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 (25)5.3 优化产品结构功能 (26)5.4 打造差异化特色品牌 (27)六、案例分析 (28)6.1 胶东地区红色文创产品案例分析 (29)6.2 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 (30)6.3 存在问题的分析 (31)七、结论与展望 (32)7.1 研究结论 (33)7.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34)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5)一、内容描述本论文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胶东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

通过梳理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结构主义、符号学模型以及传播学理论等,为胶东红色文创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设计指导。

结合胶东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民俗传统等,分析了这些资源在文创产品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潜在价值。

在具体设计实践方面,本研究以当地著名的红色景区和纪念地为背景,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相关元素进行提炼和转化,创新性地设计了多款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意义的红色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体现了胶东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满足了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摘要:旅游景区品牌的塑造对于吸引游客、提升景区形象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研究旅游景区品牌的塑造方法和策略,通过对品牌符号的分析与解读,探讨符号在旅游景区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景区品牌塑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旅游景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和空间现象,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到访。

如何塑造和传播景区品牌已成为景区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品牌是一种文化符号,其独特的符号表达体现了景区的特色和印象,对游客形成了品牌认知和联想。

本文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探讨符号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

二、景区品牌符号的分析与解读1.景区名称的符号意义景区的名称是构建品牌符号的重要元素,它代表着景区的特色和形象。

例如,黄山作为一座有名的山脉景区,其名称中的“黄山”寓意着金黄壮丽的山景,形象鲜明地展现了景区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2.景区标志符号的设计景区的标志符号是品牌推广中的重要媒介,它能够传递景区的核心价值和印象。

标志符号的设计要符合景区的特色和定位,能够引发游客的共鸣。

例如,故宫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景区,其标志符号采用了黄色作为主色调,传达出古朴庄重的氛围,展示了故宫的文化魅力。

3.景区宣传语的符号表达景区宣传语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信息形式,能够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中传递景区的核心价值和印象。

宣传语的符号表达要简洁明了,能够引发游客对景区的兴趣和关注。

例如,“苏州园林,天下第一园林”的宣传语,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三、符号在旅游景区品牌传播中的作用1.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品牌符号能够触发游客的情感共鸣,激发游客对景区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景区的名字、标志符号和宣传语等都是品牌符号的载体,它们能够通过触发游客的情感响应,使游客产生强烈的好感和认同,从而促进品牌传播。

2.塑造景区形象和特色品牌符号的设计与传播可以帮助景区塑造独特的形象和特色。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对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进行研究。

介绍了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特征。

然后,对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包括符号的选择和使用、符号与文化的关联、符号的传达效果等方面。

提出了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相关建议,包括注重符号的文化内涵、灵活运用符号、注意符号之间的关联性等。

1. 引言贵州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贵州作为旅游目的地。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行的象征和纪念,对于旅客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设计出能够吸引游客注意、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2. 符号学理论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科,主要关注符号的产生、运用和传递等方面。

符号是由具有意义的符号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功能。

符号学主要有三个重要概念,即符号的意义、符号的表征和符号的传达。

2.1 符号的意义符号的意义是人们对符号所赋予的心理感知。

符号的意义是社会共识的产物,是人们对符号所经验到的记忆和情感的总和。

不同的符号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且符号的意义也会因时间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符号的表征是符号所具有的各种形式和特征。

符号的表征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符号的表征既可以是语言、图像等具有明确含义的符号元素,也可以是隐喻、暗示等具有模糊含义的符号元素。

符号的表征是人们对符号意义的传达和理解的媒介。

符号的传达是指人们通过符号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的过程。

符号的传达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包括符号的发送方,也包括符号的接收方。

符号的传达需要考虑符号选择和使用的合理性,以及符号与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关联性。

3. 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分析3.1 符号的选择和使用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该选择和运用能够吸引游客注意、富有地方特色的符号。

符号的选择和使用应该考虑符号的意义和表征,以及符号与游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契合程度。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引言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涌现并竞相争夺游客的关注。

如何通过品牌塑造来吸引游客,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已成为旅游行业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基于符号学理论,探讨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和方法,为提升景区品牌价值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品牌塑造在旅游景区中的重要性1. 提升认知与关注度旅游景区通常位于偏远地区或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想要吸引游客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自然风景或文化遗产,还需要通过品牌塑造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关注度。

一个具有独特符号的景区品牌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和推广活动等方式,在游客中建立起品牌认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兴趣。

2. 塑造旅游体验品牌塑造不仅仅是一个标识、一个名称,更是给游客带来特殊体验的象征。

通过塑造景区品牌,可以定位景区的核心特点和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特色的旅游体验。

例如,某个景区可以通过品牌塑造告诉游客他们将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宁静、放松心情,从而吸引那些渴望远离喧嚣城市的游客。

3. 增加口碑和忠诚度一个成功的景区品牌除了吸引更多游客,还能够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并通过其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潜在游客。

同时,让游客对景区产生情感依赖和忠诚度,使他们成为品牌的忠实支持者。

这将有助于景区的长期发展和稳定运营。

二、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景区品牌塑造方法1. 符号的选择与设计符号作为品牌的核心元素,承载着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

旅游景区品牌的符号可以包括标志、标识、色彩、字体等。

符号的设计应与景区的特色和目标受众相匹配。

例如,如果一个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打,可以选择一种寓意自然、和谐与清新的色彩,并使用相关的自然元素作为品牌符号,如山峦、绿树、蓝天等。

2. 故事的讲述与传播一个好的品牌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能够打动游客并引发共鸣。

通过品牌故事的讲述和传播,景区可以让游客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故事可以围绕景区的历史、传说、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等展开,让游客在品牌故事中感受到景区的独特之处和体验价值。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纪念品作为旅行者对于旅行目的地的留念和纪念的必备品,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而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畅游。

关于设计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融入到纪念品设计之中,以满足游客对于贵州旅游纪念品的需求。

一、符号学理论在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科,它关注符号如何被使用、解释和理解。

符号是一种可以代表某种概念或对象的事物,比如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红心代表爱情等等。

在纪念品设计中,符号不仅可以代表着特定的意义,还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对于旅行目的地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贵州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可以让游客在挑选和使用纪念品的感受到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山川秀美,风景如画。

在纪念品设计中,可以选取贵州境内标志性的自然景观作为符号的运用,比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荔波小七孔等等。

这些自然景观代表着贵州的自然美景,将其运用在纪念品设计之中,可以让游客在使用纪念品的回味起在贵州的美好时光,激发对于贵州旅游的美好回忆。

这些自然景观符号也可以成为贵州旅游的地标性符号,让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贵州。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纪念品设计中,可以选取贵州著名的民族文化符号,比如苗族的银饰、侗族的风雨桥、布依族的火把节等等,作为纪念品的设计元素。

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既代表了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又可以让游客在使用纪念品的感受到贵州独特的民族风情,增加了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这些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也可以促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贵州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着独特的特产和手工艺品。

在纪念品设计中,可以选取贵州独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作为符号的运用,比如贵州的茶叶、瓷器、苗族刺绣等等,作为纪念品的设计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符号学的文旅产品设计研究
文创产品是当下经济转型的商业选择和重要趋势,旅游文化衍生品是文创产品其中一个类型,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以及未来旅游周边产品设计方向,结合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知识,旨在提高文化转化为“文旅产品”的质量,为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标签:文旅产品;设计符号学;理论支持
1引言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物质需求日渐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

当下,文创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消费文化,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文创产品一部分的旅游衍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文化产品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基于各种特色文化符号的产品开发掀起了一股全国性热潮。

2消费语境下的产品符号
从符号学视角看,符号本身并没有意义,它只是人类实现沟通交流的一种途径,人们通过符号认知世界,符号是文化得以积累进而传承的最基本载体。

[1]符号学的领域很广泛,本文主要讨论设计领域符号学中的产品设计符号,产品符号可以理解为产品的外在形式,即我们可看到的造型、结构、色彩、材质等元素。

一个产品的研发过程就是将一些文化符号通过某些设计原则转化为消费者可理解形式的过程。

[2]
3文旅产品研究
3.1文旅产品的概念:
在语言学范畴,文创两个字作为动名词存在,即文创并不能对产品的属性进行界定和描述。

定义一件产品是否是文创产品,主要还是看该产品是否附加了文化属性。

可以说文创产品是具有文化符号的产品。

文旅产品就是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它是文创产品细分后得到的产品。

3.2关于文旅产品现状:
文创产品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英国,随后传播到全球。

中国内地开始重视文创这一概念也有几年时间了,但是文创产品市场不容乐观。

在旅游文创市场,文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完全丧失了文旅产品的意义。

[3]目前我们常见的文创产品多以平面形式呈现,如:手机壳、冰箱贴、抱枕图案等。

平面类文创衍生品已经无法占据当下文旅消费市场。

[4]
“娃娃”等三维形象成为继平面产品之后新的潮流,这些产品承载着IP符號、文化内涵,但往往容易在创意和造型上牵强附会,导致产品的审美和功用不相融合。

视觉性产品已经逐渐失去市场,文旅产品需要新的发展方向。

3.3文创的价值:
文化元素在转化为产品时,产品自身应该能够传达历史,即文创产品应该能够承载历史文化,在形式上承载精神价值。

好的文旅产品不仅可以传播历史人文,还可以很好的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文旅产品设计原则与方法
4.1文旅产品设计原则:
文创产品设计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利他。

好的文旅产品,在设计文旅产品时应遵循实用性、审美性、文化传承的原则,文旅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旅客,产品应做到实用,舒适,审美适度,材料适当,造价适中,如充电宝,木梳等实用性产品。

4.2文旅产品设计流程:
文创产品的属性是衍生性、周边性。

文旅产品主要反映的是当地的旅游经济和地域风土人情,所以在开发文旅产品时应注重地域元素的挖掘提取,遵循以下方法设计:
以开封包公府文化元素为例进行文旅产品开发:
4.2.1地域文化元素解读:
开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

开封的文化元素很多,如:清明上河园、开封府、杨家将、朱仙镇木板年画、官瓷等。

在此提取开封府的相关元素进行解读:包公祠因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包青天而出名,所以开封府最典型的就是公堂文化,大堂前安放有“龙头、虎头、狗头”三把铡刀,令人生畏。

4.2.2文化元素提取:
选定虎头铡,根据设计符号学的方法进行元素提取,将这些文化符号依据产品符号学的造型、材质、色彩及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虎头铡传说是宋朝包拯处置犯人的刑具,龙虎狗三把铡刀分别对应不同的身份的犯人,虎头铡专为惩戒文武大臣。

从造型上讲,虎头铡是一头老虎仰头正卧;从材料上讲,三把铡刀均为金属铜所制;从色彩上讲,制作之初均为铜的原色,随时间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从纹饰讲,铡刀底座还有一些水波纹饰。

4.2.3文化元素重构与再造:
将提取的文化元素进行整理,选择可用元素,作为一件便携的文旅产品,很少会使用铜材,而且老虎的外形过于具象,应将其进行线条简化处理,重新创造出一种符合要求的神似的元素造型。

4.2.4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
文旅产品应向实用性与审美性共存方向转型,做到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文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件,而且其更新换代快,很容易融入文化符号,所以最终方案是设计一件融入虎头铡元素的无订订书机。

4.2.5设计评价:
虎头铡原是一种刑具,其文化氛围过于严肃,将其做成订书机的实体产品,并不丧失其原来的文化内涵,而且订书机本身是实用性較强的产品,体积也小巧易携带,符合文旅产品的要求。

5总结与展望
设计出具有当地明显特色的文旅产品不仅传播了地域特色文化知识,同时还增加文旅产品的附加价值,真正做到传播优秀文化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随着全国性文化热潮的掀起,赋予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将是一种趋势,文旅产品的开发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美)莱斯利A*怀特.沈原,黄克克等译.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3.
[2]罗仕鉴,李文杰.产品族设计DNA[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60-68.
[3]申冰.洛阳地域性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20-23.
[4]磨炼.基于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16(16),1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