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以巴西桑托斯盆地为例
南大西洋两岸含盐盆地裂谷层序油气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特征对比

南大西洋两岸含盐盆地裂谷层序油气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特征对比康洪全;贾怀存;程涛;王健;孟金落【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8(37)4【摘要】通过对南大西洋两岸南、北部含盐盆地裂谷层序构造演化、沉积充填、盆地结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富集特征的对比研究,总结了两岸南、北部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盆地结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的差异性。
分析表明,两岸南、北部盆地裂谷期构造演化存在北早南晚、北长南短的时序特点;盐下盆地结构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北部盆地裂谷期发育2套湖相烃源岩,南部盆地仅发育了1套优质湖相烃源岩;储层平面分布具有"北砂南灰"的分区分布特征;西非一侧油气呈现"内油外气"的分布特征,而巴西桑托斯盆地则具有"内气外油"的分布特征,油气垂向富集受盐岩盖层控制,油气平面富集受烃源岩、储层和构造等多重因素制约。
【总页数】7页(P113-119)【关键词】南大西洋;含盐盆地;构造演化;油气地质;油气富集;对比研究【作者】康洪全;贾怀存;程涛;王健;孟金落【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相关文献】1.南大西洋两岸含盐盆地类型与油气分布规律 [J], 刘静静;邬长武;丁峰2.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对比 [J], 汪伟光;喻莲;聂明龙3.南大西洋重点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对比 [J], 汪伟光;童晓光;张亚雄;成克男4.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结构差异与大油气田分布 [J], 温志新;吴亚东;边海光;王兆明;贺正军;宋成鹏5.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盐下油气成藏特征对比 [J], 杨晓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油气盐盆地构造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分析(1)

TOC 可以达到 5%。 区域分布最广烃源岩候选层位, 最有可能是在土仑阶 Iabe 组层段内,因为在加蓬海
岸盆地已知该层段是形成烃源岩的主要层段 [15]。 盐 上储集层主要是阿尔布阶的碎屑岩与阿尔布阶和森 诺曼阶硅质碎屑岩。 溶解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提高 了 Pinda 组碳酸盐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它可以做 为良好的储层。 盆地深水区最主要储层为上渐新 统—中新统河道充填浊积砂岩复合体,砂岩固结差, 物性良好, 它是近年来安哥拉发现的巨型油气田的 主要产层。据统计,下刚果盆地中发现的与浊积岩相 关的大型油气田 , 如 Girassol 、Dalia 等 , 油气储量占盆 地总储量的 57% 。 盐岩、Bucomazi 组页岩以及上覆 的森诺曼阶页岩构成了盐下储集层的有效盖层。 下 刚果盆地的油气生成和运移主要集中在森诺曼期— 古新世,现今仍然有部分油气生成。
。
主要储层包括 含 油 性 最 高 的 下 白 垩 统 Lucula 组 砂 岩以及 Toca 组碳酸盐岩。 其中碳酸盐岩的孔隙度达 到了 16%~20% ,渗透率为 600×10 μm 。 盐上潜力
-3 2
烃 源 岩 (图 3)为 上 白 垩 统 Iabe 组 、始 新 统 Landana 组的一部分和中渐新统到中新统的源岩所含的
2 盐盆地演化的主控因素
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柱活动 地幔柱引起一系列构造运动,控 制了被动陆缘盆地的发育。 大约在 130 Ma ,Tristan 热柱的出现造成地壳隆升,造成大规模玄武岩溢流, 导致喀麦隆—安哥拉部分南部鲸鱼海岭 [3,11]的形成。 海岭的出现, 造成北部盐盆地和南部纳米比亚盆地 的差异。 南侧来的海水受到海岭阻挡造成周期性海 侵,在海岭北部形成了一系列盐盆地;海岭南部的地 区缺乏类似海岭北部的封闭条件, 尽管也有部分蒸 发盐的存在,但是成因可能有所不同。 同时,由于海 岭南部受到了火山作用的影响,热沉降受到影响,同 裂谷沉积和后裂谷沉积横向迁移幅度大。因此,本文 研究的三个盐盆地与其南部的纳米比亚盆地从性质 上分属于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火山型被动 边缘盆地,不可混淆。 应力作用 从南大西洋开始张裂直至阿尔布 期 ,一 直 以 斜 向 拉 张 为 主 ,后 由 斜 向 伸 展 变 为 正 向 伸 展 [3, 11-12 ] 。 此 时 , 南 大 西 洋 已 经 扩 张 至 赤 道 附 近,因此赤道部分的盆 地 具 有 走 滑 性 质 , 而 加 蓬
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

南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盐构造形成的控制因素王殿举; 李江海; 程鹏; 李一赫; 刘志强; 王越【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9(043)005【总页数】10页(P924-933)【关键词】南大西洋; 被动陆缘盆地; 盐构造; 离散元数值模拟; 控制因素【作者】王殿举; 李江海; 程鹏; 李一赫; 刘志强; 王越【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山西大同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山西大同 03700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涿州 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320世纪70年代以来, 在南大西洋被动陆缘沉积盆地开展了大量的油气勘探工作,以巴西的坎波斯、圣埃斯皮里图、桑托斯盆地和西非的加蓬、下刚果、宽扎为主(图1)。
勘探中发现了多个油气资源量丰富的油气田, 其中绝大多数近海油田的形成和分布与盐构造有关(Mohriak et al., 2008)。
目前, 南大西洋两岸重点盆地盐上和盐下的油气资源量及其潜力巨大, 已发现的油气储量分别约为7.2×104 MMboe、4.5× 104 MMboe。
其中, 盐下油气储量以巴西桑托斯和坎波斯盆地为主, 总量可达约4.0×104 MMboe; 盐上油气储量西非和巴西地区总量相近, 均为3.6× 104MMboe左右(陶崇智等, 2015)。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主要经历了4期构造演化, 分别为前裂谷期、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袁圣强等, 2008; 何娟等, 2011)。
其中, 多个盆地在过渡期(124.5~112 Ma)阿普第阶发育了厚层蒸发岩(Davison, 2007), 蒸发岩厚度由陆地向海洋逐渐增加, 最厚可达2000 m。
由于蒸发岩流动的不确定性对盆地的构造和沉积演化有很大的影响, 使得含盐盆地的变形样式与不含盐盆地有着根本的不同(Kukla et al., 2017)。
巴西坎普斯_桑托斯盆地油气差异富集规律

巴西深水是 全 球 四 大 深 水 富 油 气 区 之 一,主 要由圣埃斯皮里 图、坎 普 斯 和 桑 托 斯 3 个 盆 地 组 成[1-3],简称大坎 普 斯 盆 地。 其 中,坎 普 斯 和 桑 托 斯盆地油 气 资 源 最 为 丰 富。 据IHS 全 球 能 源 数 据库统 计,截 至 2010 年 底,两 盆 地 累 计 探 明 石 油 储量671亿桶,天然气储量1.63万亿 m3;发 现 油 田 133 个 ,气 田 21 个 ;累 计 油 气 生 产 仅 约 80 亿 桶 油 当 量 ,采 出 率 约 12% ,未 来 增 产 潜 力 巨 大 。
巨型油气田(>5亿桶油气 当 量)是 盆 地 油 气 储 量 的 主 要 来 源 。 根 据IHS(2011)数 据 库 资 料 统 计,自1984年坎普斯盆 地 发 现 首 个 巨 型 油 田 Al- bacora油田以来,截 至 2010 年 底,两 盆 地 合 计 发
现巨型油气田26个(表1)。其 中,坎 普 斯 盆 地 发 现14 个 巨 型 油 田,油 气 储 量 合 计 177 亿 桶;桑 托 斯盆地发现12个巨型油 气 田,油 气 储 量 合 计 314 亿 桶 。 坎 普 斯 盆 地 近 25 年 来 ,巨 型 油 气 田 不 断 获 得发现,发现 水 深 在 1 000~2 000 m 之 间,以 油 田为主。桑 托 斯 盆 地 巨 型 油 气 田 主 要 发 现 于 2006—2010年,油气田水深多在2 000m 以上,石油 和天然气均比较丰富。桑托斯盆地油气田储量规模 明显大于坎普斯盆地,巨型油气田差异预示两盆地 存在不同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富集规律,对两盆 地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差异富集规律的研究对盆地 油气资源潜力认识和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巴西桑托斯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巴西桑托斯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康洪全;程涛;李明刚;王健;陈凯【摘要】为了揭示巴西桑托斯盆地油气富集规律,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结合地震、钻井等基础资料对该盆地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裂谷期湖相泥岩是盆地一套优质并广泛分布的主力烃源岩,成熟度整体呈现“东部成熟、西部过熟”的分带特征;②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层系是盆地主要勘探领域,其中湖相微生物礁藻叠层石灰岩与生屑滩贝壳灰岩是主要的储层类型;③盐岩盖层发育四类构造样式并呈三带展布,从封盖作用上可以划分为西部薄盐-无盐通道区和东部厚盐封闭区;④盆地发育盐下、盐上两大勘探层系,其中盐下勘探层系主要位于东部厚盐封闭区,为盐下生盐下储成藏模式,而盐上勘探层系主要位于西部薄盐-无盐通道区,为盐下生盐上储成藏模式.综合分析认为,盐岩盖层厚度与烃源岩成熟度是该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具体表现为盐岩盖层厚度差异决定油气的成藏层系,而烃源岩成熟度差异决定油气藏类型;东部隆起带外带与中央坳陷带东部的盐下裂谷期勘探层系潜力较大,是未来勘探的2个有利区带.【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6(028)004【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桑托斯盆地;成藏特征;主控因素;盐岩盖层厚度;烃源岩成熟度;勘探潜力区带【作者】康洪全;程涛;李明刚;王健;陈凯【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桑托斯盆地位于巴西东南部海域,北邻坎波斯盆地,南接佩洛塔斯盆地,面积约32.7万km2,水深0~3 200 m,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石油地质条件十分优越,油气发现众多。
截至2014年底,该盆地共获得油气发现70个,探明油气总可采储量超过400亿桶,其中自2006年以来在深水区盐下层系湖相碳酸盐岩领域连续发现了Lula、Jupiter、Franco等多个大型油气田,已累计探明油气可采储量330亿桶,占盆地总量的82%(据IHS,2014),揭示了该盆地盐下层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巨大的勘探潜力[2]。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及其对勘探的影响

大量油气发现的地区,全球 67% 的勘探费用均投 资于此。 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南美东海岸及西 非海岸依然是全球勘探最为关注的地区,预计还会 获得大量油气新发现。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均为叠合型 盆地,其独特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发育史导致这些盆 地具有独特 的 地 质 特 征, 且 对 油 气 勘 探 有 较 大 影 响。 在中段盐岩发育型盆地群及南段火山型被动 陆缘盆地二十多年勘探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不同 的勘探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勘探进程。 综合分 析来看,大部分勘探问题是由于对中段盆地群内及 南段盆地独特的地质特征系统缺乏了解和深入分 析造成的。 因此,在综合分析大量资料及案例的基 础上,充分结合近几年的勘探研究实践,较为系统 地总结了南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主要地质特 征,并深入分析地质特征对油气勘探的影响。
第 30 卷
0 引 言
2000 年以来,全球新发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 的大型油气藏近 5 000 个[1-3] 。 从历年发现的油气 储量来看,全球油气发现出现 2 次高峰:第 1 次出 现在 2000 年,第 2 次出现在 2005 至 2012 年,得益 于高油价与深水—超深水区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 在此期间,全球共发现了 448×108t 油气储量,包括 2007 年发现的位于南大西洋赤道段科特迪瓦盆地 加纳海 域 超 深 水 区 的 朱 比 利 ( Jubilee) 油 田 以 及 2006 至 2010 年发现的巴西桑托斯盆地超深水区 盐下多个大型油田[1,4-5] 。 从 2014 年开始,由于油 价下跌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勘探费 用大幅降低,全球油气新发现个数及储量大幅下 降。 虽然勘探形势严重恶化,但依然在南大西洋两 岸南美东部巴西海域与西非中南部海域、中大西洋 南部海域( 如圭亚那海域)、东非海岸坦桑尼亚海 域、墨西哥湾海域、澳洲西北陆架海域、挪威中部陆 架海域及东南亚海域获得一系列油气新发现。
南大西洋含盐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

南大西洋含盐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邬长武【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5(036)001【摘要】南大西洋含盐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各盆地具有相同的构造演化历史和相似的地层发育特征,但油气分布极不均衡.研究了这些盆地构造演化、地层、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后指出,南大西洋盆地经历了裂谷、过渡和被动大陆边缘3个演化阶段,发育盐下、盐岩和盐上3套层序,盐下、盐上2套烃源岩,盐下、盐上碳酸盐岩和盐上碎屑岩3套储集层,形成3套成藏组合.盐上成藏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取决于盐上浊积砂岩储集层的发育程度和盐上烃源岩的成熟度,在下刚果-刚果扇盆地最为富集;盐下-盐上成藏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取决于油气运移通道、盐上储集层的发育程度,在坎波斯盆地最为富集;盐下成藏组合油气富集主要取决于裂谷盆地规模、基底隆起和盐岩盖层,在桑托斯盆地最为富集.宽扎盆地的盐下层系、桑托斯盆地和坎波斯盆地的外部高地带和中部低凸带盐下碳酸盐岩、各盐盆伸展区盐上碳酸盐岩层系是极具勘探潜力的新领域.【总页数】6页(P121-126)【作者】邬长武【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1【相关文献】1.南大西洋两岸含盐盆地类型与油气分布规律 [J], 刘静静;邬长武;丁峰2.中亚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潜力 [J], 余一欣;殷进垠;郑俊章;李锋;徐小龙;吴航;于笑3.南大西洋被动陆缘共轭盆地烃源岩分布与油气富集规律——以巴西桑托斯盆地和西非纳米贝盆地为例 [J], 杨永才;孙玉梅;李友川;张树林4.南大西洋两岸含盐盆地裂谷层序油气地质特征与油气分布特征对比 [J], 康洪全;贾怀存;程涛;王健;孟金落5.渤海湾盆地滩海地区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勘探 [J], 牛嘉玉;李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层序油气地质特征与有利区预测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层序油气地质特征与有利区预测邬长武【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巴西桑托斯盆地经历了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大陆边缘期3个构造演化阶段,发育了盐下、盐岩和盐上3套层序。
盐下下裂谷期烃源岩是盆地内的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盐下储层主要为上裂谷—坳陷期生物灰岩、上裂谷期介壳灰岩;盐岩层在深水区厚度大,呈连续分布,封盖能力强;基底断垒带有利于形成各类构造圈闭,有利的地质条件为盆地盐下巨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基础。
盆地北部深水区的基底断垒带是盐下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这一区域盐下烃源岩演化程度适中,巨厚连续分布的盐岩层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基底断垒形成的古浅水区有利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断垒、翘倾断块、披覆背斜圈闭十分丰富,周边地堑区生成大量的油气就近运移到地垒区聚集成藏。
其他地区盐下层序存在各种风险,成藏条件略差。
【总页数】5页(P53-56,63)【作者】邬长武【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典型大西洋型深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以巴西桑托斯盆地为例 [J], 马中振2.巴西桑托斯盆地S油田盐下碳酸盐岩地层古地貌恢复技术及应用 [J], 王朝锋;王红平;杨柳;张勇刚;李东;郭渊;刘艳红;庞旭3.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碳酸盐岩油藏硅化作用成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商志垒;武静;尚凡杰;于斌;马学立;覃天;周祚4.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漏失原因分析——以A井为例 [J], 任康绪;赵俊峰;郝强升5.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构造单元划分原则与方案刍议 [J], 史卜庆;马宏霞;丁梁波;范国章;邵大力;王红平;赵俊峰;刘亚明;左国平;王朝锋;杨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缘 盆 地
。
桑托斯 盆 地 油 气 前 期勘 探 主 要 在 盆 地水深
,
盐 下 深水 区 存在 多个油 气 富集 有 利 区 带 截 至 2 0 0 9 年
。
小于 4 0 0 m 的 区 域 发 现 的 油气 多位于盐 上 碳 酸 盐 岩 及
年底 在桑 托斯 盆 地 共 发 现 9 个大 油 气 田 ( 将 可 采 储 量
丰富 ,勘探潜力 巨 , 大 可作为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 目 。 标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大油气 田;含油气系统 ,分布规律 ; 托斯盆地 ; 桑 南大西洋
中图分类号 :T 1 El2 文献标识码 :A
世界 被 动大 陆边 缘主 要分 布于 大 西洋 及印 度洋 两 盆地 、 下刚果盆地等[ 1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在三叠 71 -】 。
,
托斯 盆 地 深 水 盐 下 碳 酸盐 岩 储 集 层 段 中
这 些 巨大 的
。
且 发 育 陆 源 碎 屑 沉 积 和 湖相 碳 酸 盐 岩 等
。 ,
发现 也 标 志 着 其勘 探 方 向 由浅 水 区 逐 渐 向深水 区转 变
储层
,
油 气 勘 探 潜 力 巨 大 近 两 年 的 勘 探 成果 也证 实
一
【 】 6
,
+ 基金项 目:中国石 油天然气股 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 “ 全球常规油气 资源评 价研究 ”(08 一 69 3。 20E 000 ) 第一 作者 简介 :何娟 ,女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 究工作。
收稿 日期 :2 1-0 —1 01 4 5
5 N 01C i eo u ×Ia o’ 7 o321 h aPt l m Ep r l ’ n re 。 tn
D :1 .9 9 ji n 1 7 —7 0 . 0 10 .0 OI 0 3 6 / . s .6 2 7 3 2 1 .3 0 6 s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大油气田形成条件
与分布规律 木
以 巴西桑托斯盆地 为例 何 娟 何登发 李顺利
( 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 8 ) 0 0 3
岸, 构成约 6%的大陆边界[ , 0 1 并形成了 目 I 前世界上 纪晚 期 以后劳 亚大 陆和 冈瓦 纳大 陆破 裂时 ,在 区域拉 非常重要的油气资源区, 如南大西洋两岸、 墨西哥湾及 张作 用的 支配下 ,由海 底扩张 形成 的[ 后 期 由于幕 式 7 ] , 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等[ 。 中南大西洋两侧的被动 的快速沉积,沉积 了多套深水富含有机质细粒沉积及 3 其 】 大陆边缘盆地是现今世界深水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之 滨岸浅水的粗粒沉积,形成现今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 包括巴西东部的埃斯皮里图桑托盆地、坎普斯 及其 配置关 系 。 盆地、 桑托斯盆地和西非大陆边缘的纳米比盆地、 宽扎 桑托斯盆地位于巴西东海岸 ,是典型的被动大陆
囡
_
_
桑托斯 盆 地
钿
油田 等澡 线
海 岸线
圃
| E三
K 【 剖 面位 置 习
虽
商
j盘 }
5
_ 口 一 _ I■ —I l l 固
图
F
l
r e
上 渐新统
一
新近 系
Hale Waihona Puke 古 新统一始新 统
一
上 坎 潘阶
马 斯特 里 赫 特 阶
赛 诺 曼阶
阿 尔 布阶 阿 普特阶
一
中 坎潘 阶
尼 欧 克拇 阶
一
巴 雷姆 阶
基底
桑 托斯 盆地 结 构及 油 气 田 位 置 图
o
遮
.
1 M
a
p
s
ho
w
in g
th
e
s
tr
u c
tu
f S
a n
to
s
B
a s
n i
a n
d t h e d is t r ib u tio n
o
f
,
浊积 砂 岩储 集体 中 且 多数是 以 产 气 为 主 由于 桑 托 斯
,
。
大于 5
×
1 0 8b b l
或大 于 3
r
×
10
堙
f t 。的 油 气 田 定 义 为大 油
盆 地 深 水 区 存 在 着 巨 厚蒸发 岩 层 ( 局 部 盐 层 厚度 大于
2000m
气 田“2 的 Ia
r a
13 ’
张 光亚
( 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 8 ) 0 0 3
摘 要: 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主要 经历 了前裂谷期、裂谷期 、过渡期、漂移期 4 个演化阶段 , 发育 了4 套相应 的
沉积层序 , 并形成 了巴西 ( 坎普斯 、 桑托斯及埃斯 皮里 图桑托盆地等 ) 和西非 ( 日 尼 尔三角洲、下刚果、加蓬 及宽扎盆
)
,
如 2 0 0 6 年 发 现 的 T u p i 油 田和 2 0 0 8 年 发 现
、
) 这 使 得 勘 探 难度很 大
,
。
但是 盐 下 白垩 纪 时 期
油田
J u p ite
油 田 等 ( 图 1 ) 大 多数 均 位 于 桑
, 。
的 同 裂 谷 沉 积 层 中发 育的 湖 相 页 岩是 桑 托 斯 盆 地 最优 质的烃 源 岩
地等 )沿岸一系列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近年来 ,桑托斯盆地深水区发现 了 T p 和 J ptr u i u i 等多个 巨型油气田 , e 作为典型
的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 其具有代表性的油气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可为其他盆地对 比 和借鉴。 桑托斯盆地主力烃
源岩为 盐下 巴雷姆阶一下 阿普特阶湖相页岩和 盐上赛诺曼阶一 马斯特里赫特阶深海相页岩 , 储层包括盐下裂谷期的湖相 碳 酸盐岩与盐上浊积砂岩 , 南大西洋广泛发育的阿普特阶蒸发岩为 区域盖层 , 同时这套蒸发岩对 整个盆地 的圈闭形成及 油 气运 聚起着控 制作用 。结合 该盆地 发育的 Gu r tb a a ia— Gu r t a G a ua I a ea和 Iaa—A u I a ea a ai / u r j/ l b l b h tji c — l b l/ h Ma a aa rmb i 两个含油气系统与 G a aia u rt 、Gu rj 及 I a ea 5 b aua l b l 等 个成藏组合特征 ,总结了桑 托斯盆地大油气 田的分 h 布特点与控制因素 , 比巴西与西非其他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 , 对 分析认为南大西洋深水 区盐 下裂谷期沉积地层 油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