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概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modelsofhuman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化学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动物:wistar大鼠 130g左右 药物:硫代乙酰胺腹腔内注射 方法:第一次20mg/100g体重 第二次起:12mg/100g体重 每周两次 时间:8周
四氯化碳肝硬化动物模型
动物:wistar大鼠
药物:四氯化碳
180~200g
40%~50%(CCl4)油溶液0.3ml/100g
肺水肿动物模型
二、生理盐水注射法
动物:家兔或狗
药物:生理盐水
给药:静脉快速输入大量生理盐水,按40ml/kg体重 /分钟 时间:达到动物血量1~1.5倍时即可发生肺水肿
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大鼠诱发模型(其中之一) 动物:大鼠 180~200g 药物:胆固醇、猪油、甲基硫氧嘧啶 方法:1%~4%胆固醇 10%猪油 0.2%甲基硫氧嘧啶 86%~89%基础饲料 时间:连续饲喂7~10天
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
有多种方法可诱发肝癌,介绍其中的一种 药品:黄曲霉素 动物:大鼠 途径:饲料中拌喂 浓度:0.011~0.015PPM 时间:6个月 诱发率:80%
自发性肿瘤及移植瘤株
自发性肿瘤在小鼠中较多
主要部位:乳腺、肺、肝、造血 组织等,以乳腺最多
移植瘤株
动 物:大、小鼠均可 材 料:肝肿瘤组织碎块 移 植 方 法:开腹手术植入肝脏 体外B超引导注射入肝 成 功 率:接近100 % 时 间:1周以上可见
十三、儿科疾病动物模型
十四、传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十五、寄生虫病动物模型 十六、普通外科手术动物模型 十七、创伤动物模型
十八、中医症候动物模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肿瘤动物模型
一、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2010.12.4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抗Thy1肾炎
Thy-
造模机制
2
Thy1是鼠类胸腺细胞表面糖蛋白,也存在于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利用大鼠胸腺细胞作抗
原免疫家兔,制备的兔抗大鼠Thy1抗血清(ATS)
可直接与系膜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固定补体形成膜
攻击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继而引起残存的系膜细
胞增生,制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4
造模机制
抗Thy1肾炎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面 与
大鼠胸腺细胞表面
具有相同的抗原
(糖蛋白)
大鼠胸 腺细胞
新西兰家兔,
收集家兔血清
大鼠
45
实验动物
雄性成年新西兰家兔; 体重150g左右雄性SD大鼠。
抗Thy1肾炎
46
抗Thy1肾炎
操作步骤
1. 制备大鼠胸腺细胞悬液 2. 兔抗大鼠Thy1.1抗血清(ATS)制备
第3d系膜细胞开始增生; 至第7d增生明显; 第4、5周系膜细胞增生的同时伴有系膜基
质增多,部分毛细血管襻呈分叶状。
50
模型特点
抗Thy1肾炎
1. 本模型与人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相似。
2. 单次注射ATS后肾脏病变常为可逆性的,反 复注射后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和慢性肾功 能衰竭。
5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左:正常; 右: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电子致密物(D)沉积。
65
嘌呤霉素致肾病模型
[方法]-2 一次注射:
用体重280~300g雄性大鼠,静脉或腹 腔注射嘌呤霉素,剂量为130~150mg/kg体 重。10d左右出现蛋白尿。
66
嘌呤霉素致肾病模型
[方法]-3 一次注射:
用体重150~200g雄性SD大鼠,麻醉下行左侧颈 静脉插管,缓慢注射嘌呤霉素生理盐水溶液,剂量 为80mg/kg体重,5min内注完。蛋白尿于注射后3~5 天开始升高,9~11天达高峰,约14天开始下降,至 28天恢复正常。
实验十四--泌尿系统PPT课件

.
16
男性膀胱剖面(前部观)
尿道
膀胱
•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
17
•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
18
尿道
女性尿道的特点:短、宽、直。 临床意义:易发生逆行感染。
.
19
女性骨盆矢状断面图
实验作业
1.在新鲜动物肾柱标本上观察肾的形态,找到 肾门。
2. 解剖新鲜动物肾脏,并找到肾皮质、肾髓质、 肾柱、肾锥体、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 肾盂。
.
12
输尿管盆部
.
男性骨盆矢状断面图
13
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关系
输尿管
• 生理性狭窄
1.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2. 与髂血管交叉处 3. 壁内部
临床意义:尿路结石的易 嵌顿的部位。
.
14
膀胱
•膀胱的形态
分部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底 膀胱颈
.
15
膀胱
•膀胱的内腔
输尿管间襞
输尿管口 尿道内口
实验十四 泌尿系统
澍青医专解剖教研室
.
1
实验物品
新鲜动物肾脏 泌尿生殖系统模型 盆腔矢状切标本 全尸标本2具 挂图1套
.
2
目的要求
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构造;输尿管盆部(特别 是女性)的主要毗邻;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及 意义;膀胱的形态、构造;膀胱三角的概念。
熟悉:肾的被膜;输尿管位置、行程和分段;膀胱 的位置及其与腹膜的关系。
了解:女性尿道的形态特征及开口部位。
.
3
实验内容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
4
泌尿系统
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功能:产生尿液,贮存尿液,
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 全面 详细

[E.泌尿系统]
1.诱发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给兔、猫、狗注射异种抗肾血 清、细菌抗原与肾组织复合抗原, 以及抗原抗体诱发动物肾小球肾 炎模型。
[F.内分泌与代谢] (1)手术糖尿病模型 :
自从德国的Won Mening将犬作 胰腺全切除术,造成糖尿病后,陆续 报道猫、大鼠、兔、猪、猴等切除80 %一90%胰腺,并受到高糖饮食刺激 后,引起永久性糖尿病。
原位移植——肺、肝脏、肾脏、 卵巢等
异位移植——皮下移植
四、设计动物模型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重视“类似于人类疾病”的模型 。 2.注意选用标准化和实用价值高的动物。 ①生活在标准化的环境内,有清楚的遗传背景
和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标准,具有较强的敏感 性、较好的重复性和反应均一性的特点。 ②有严格的饲养规程。 ③易获取大样本实验和观察。
的研究。
4.大鼠癫痫模型 雌性WISTAR大 鼠腹腔注射氯化锂3mmol/kg。24小 时后按30mg/kg体重分3次腹腔注射 匹 鲁 卡 品 ( 0.1% , 每 次 间 隔 10 分 钟)。可出现癫痫发作,持续发作1 小 时 后 , 给 予 10mg/kg 安 定 注 射 即 可终止。
[B.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肿瘤动物模型]
2.诱发性肿瘤模型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发大鼠腺胃癌; ——硝基哌嗪等诱发大鼠鼻咽癌; ——二甲肼诱发小鼠大肠癌。
[肿瘤动物模型] 3.移植性肿瘤模型
将人类肿瘤移植到动物体内,经传代后,成 活率、生长速度、荷瘤寿命、侵袭和转移等生物 学特性稳定。
[肿瘤动物模型]
1.自发性肿瘤模型:
近交系小鼠: ——129/terSv 睾丸畸胎瘤发病率30%。 ——AKR 淋巴性白血病发病率♂76-90%;♀68-90%。 ——C3H 乳腺癌发病率97%,乳汁中有乳腺癌致病因子。 ——BALB/c 肺癌发病率♂29%;♀26%。 近交系大鼠: ——F344 乳腺癌发病率♂41%,♀23%;白血病24%;甲 状腺瘤22%;睾丸间质细胞瘤85%。 ——LOU/C 8月龄以上自发浆细胞瘤♂30%,♀16%。 ——ACI 雄性自发肿瘤:睾丸瘤46%;肾上腺瘤16%; 脑肿瘤11%。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九,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一)脑缺血 1,动物:250-300克SD大鼠. ,动物:250-300克SD大鼠. 2,造模:麻醉,右侧卧位,开 颅,阻断其左侧大脑中动脉,引 起局灶性缺血,出现中风症状.
(二)脑出血 1,动物:成年大鼠. 2,造模:麻醉,俯卧位固定于脑 立体定位仪,并做股动脉插管. 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尾 状核中心坐标,开颅,钻孔,穿刺 针抵达尾状核区域,从股动脉抽血 60l注入尾状核,骨蜡封闭颅骨孔. 60
四,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一)肾炎: 1,鸡蛋白诱发肾炎: (1)动物:2-2.5公斤家兔. )动物:2 2.5公斤家兔. (2)致敏:静脉注射不稀释的鸡蛋白1)致敏:静脉注射不稀释的鸡蛋白1 6ml,共4-5次,每次间隔4-5天. ml,共4 次,每次间隔4 (3)诱发过敏:向肾动脉注射1-3ml鸡 )诱发过敏:向肾动脉注射1 3ml鸡 蛋白,用手指压迫肾动脉5 蛋白,用手指压迫肾动脉5-6分钟. (4)判断指标:出现蛋白尿. 2.马血清诱发肾炎: 3.免疫血清诱发肾炎: 2.马血清诱发肾炎: 3.免疫血清诱发肾炎:
三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1,诱发型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2, 自发型动物模型( 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3, 抗疾病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抗疾病动物模型(Negative 4,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二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1,人类的替难者(避免人体实验造成危害) 2,可按需要取得实验样品 3,缩短研究周期 4,可比性强 5,有助于认识疾病本质 6,药效临床前研究 7,为教学服务
常用实验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EMP实验利用啮齿类动物对新异环境的探究特性和对高悬敞开 臂的恐惧心理,形成矛盾的心理应激,较好地模拟了焦虑样症状。 该模型操作简单,能够简单直观地反映动物的焦虑状态,是一种 较为成熟经典的焦虑动物模型。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200g左右。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大鼠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连续8周;小鼠每日 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120mg/kg,连续注射6~8周 (各报道略有不同)。
【模型评价】
使用Morris水迷宫,染色及生化指标等,可测试出该模型小鼠 的学习和记忆缺陷、胆碱能系统变化,以及脑组织神经元的丢失 和线粒体膨胀呈空泡样变性的现象,这与老年动物的生理表现一 致。该模型造价低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模拟损伤较为全 面。
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同时从右侧颈总动脉放血,可选择在放血 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解除左侧颈总动脉结扎, 同时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停止放血。可将放出的血液经股静脉输回 体内,以继续观察。
【模型评价】
本手术全部在直观下进行,一边从右侧颈动脉放血,一边将放 出的血液从股静脉输入,既能直接观察,又能方便地控制分流量 和速度,较为实用。
【操作方法】
测试前把动物放于盛水玻璃缸中游泳15min,要确保动物不能 逃脱。15min后将动物取出置于加热的环境(32℃)中干燥 15min,再放回各自的笼子。24h后再次将动物分别放入水缸中, 强迫游泳6min。当动物停止挣扎漂浮在水中,只做必要的轻微 动作保持头在水面上的时候,被认为是不动。记录后4min的不 动时间。在抑郁症的药理学和行为学的干预存在下不动时间将会 明显减少。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自发肿瘤的发病率与雌鼠的生育状态密切相关:A系小鼠生育后雌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为60—80%,而未生育过的雌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仅为5%‘,
动物自发肿瘤的研究要注意动物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以便为肿瘤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提供实验资料。
02
模型特点及应用 涂抹中基胆思后150-200天(平均178天),存活鼠皆出现鳞状上皮癌,单发或多发,有在乳头状瘤部位癌变,亦有在其他部位突然出现者。鳞癌出现后,即停止涂抹甲基胆蒽。癌生长迅速,小鼠通常在1—2周内死亡,但有的存活时间较长。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
高血压疾病研究中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ypertension)
(—)实验动物自发性肿瘤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白然情况下所发生的肿瘤。 实验动物自发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近交系动物,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小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在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用于肿瘤实验研究的小鼠品系或亚系就有200多个。在近交系小鼠中,各种肿瘤的发生率因品系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
概念:是指人工地诱发出特定疾病的动物模型。
01
方法: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
02
优点: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的需要等特点。
3
2
1
实验动物助理技师测试题+答案

实验动物助理技师测试题+答案1、全身麻醉剂采用的是以下()种。
A、巴比妥类B、乙醇C、氯仿D、乙醚答案:A2、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用途()。
A、教学示教之用没有培养出高级别的动物,不得以用之生产所用B、教学示教之用某些科学研究为探索方法而从事的预试验之用没有培养出高级别的动物,不得以用之C、教学示教之用科学研究之用生产所用D、科学之用检定之用教学示教之用生产所用答案:B3、小鼠灌胃一次能耐受的最大容量是()。
A、09mlB、19mlC、05mlD、39ml答案:C4、下列哪个不属于悉生动物?()。
A、四菌动物B、双菌动物C、三菌动物D、单菌动物答案:A5、雌性大鼠体成熟时间为()。
A、30-35日龄B、45-60日龄C、80-90日龄D、70-75日龄答案:C6、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态、念珠状有芽胞和鞭毛的细杆菌,引起动物腹泻,出血性肠炎和盲肠炎,肝脏多发性灶样坏死和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原体是()A、假结核耶尔森菌B、毛样芽胞杆菌C、嗜肺巴氏杆菌D、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答案:B7、动物性别判定可依肛门与生殖孔距离,间距小者为性。
A、雌性B、无法确定C、雄性D、不能这样判断答案:A8、清洁级、SPF级动物的管理要点是()。
A、饲养在隔离系统中饮水、饲料、垫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检测环境、动物。
B、饲养在屏障系统中饮水、饲料、垫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对动物进行微生物、寄生虫的检测。
C、饲养在屏障系统中饮水、饲料、垫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检测环境、动物。
D、饲养在隔离系统中饮水、饲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检测环境、动物。
答案:C9、在注射巴比妥钠进行麻醉比格犬时,通常的配置浓度是多少?A、.001B、.03C、.2D、.05答案:B10、抗日战争时期从印度进入我国,以后被带到北京,并被推向全国的一种在我国使用最广、使用量最大、抗病力、适应性强的封闭群小鼠是()A、NIHB、KMC、ICRD、LACA答案:B11、对动物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时吸收最快的方式是( )A、肌肉注射B、皮下注射C、腹腔注射D、静脉注射答案:D12、具有诱导排卵特点的动物是()A、犬,家兔,大鼠B、猴,猫,骆驼C、家兔,猫,骆驼D、家兔,大鼠,豚鼠答案:C13、如果采用酪蛋白作为单一的蛋白质来源,不补充氨基酸,则日粮蛋白质必须要达()时,才能保证豚鼠生长最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genital
Urologic disease
acquired dysfunction of the urinary system.
Kidney disease Urologic disease
Non-renal urinary tract disease
Testing parameters for Urinary disease
【造模机制】
【造模方法】
【模型特点】
二.继发病变型
此类模型多采用肝脏切除或诱导动物肝 硬化的方法使肝脏IgA清除减少,或者在 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基础上进行 后期处理。
1.4.3. 自发病变型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
自发病变型IgA肾病动物模型常指某些纯系动物或转基因动物 具有IgA 肾病易感性。 ddY小鼠因其血清IgA浓度较高,在28周可见蛋白尿,同时免疫 荧光显示IgA,C3和IgG沉积出现,至59周出现系膜基质增生。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for Bilateral Ischemic AKI in Mice 1.Preparation for experiment homeothermic monitor system, animal hair clipper , tissue forceps with blunt points, tweezers with ultra-sharp points, dissecting and operating scissors with sharp points , micro-aneurysm clip applying forceps, 4–0 Vicryl suture with 1/2-circle needle of 17-
2. Surgical procedure and surgery
3.8.ET-l转基因小鼠肾纤维化动物模型
将人的ET-1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法转移到NMRI小鼠受精卵, ET-1在肾、脑和肺高表达。此转基因小鼠在14个月时观察到 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囊肿,而无高血压,提示 ET-l能非血压依赖地引起肾纤维化。此ET-1转基因小鼠未出 现明显蛋白尿。
四、肾衰动物模型
mm length; needle holder, Michel wound clips, Michel wound
clip-applying forceps, 1-ml syringes, 30 G needles, alcohol swab, cotton swab, gauze sponges, and surgical gloves. 0.9% sodium chloride), 5 mg/ml pentobarbital in saline, 0.03 mg/ml buprenorphine in saline
1.肾脏重量
2.细菌培养
3.血清检测 4.血清大肠杆菌凝集效价检测 5.肾脏形态观察
【模型特点】
【运用范围】
【模型评估】
三、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1.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
2.孢素A肾病动物模型 3.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 4.肾脏切除动物模型 5.大霉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动物模型 6.镇痛药肾病动物模型 7.蛋白超负荷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8 .ET-l转基因小鼠肾纤维化动物模型
1周后结蛋白(desmin)和仅平滑肌肌动蛋白(d-smooth muscle actin,sMA)在肾间质表达进行性增加。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在2周开始,同时胶原I、胶原Ⅳ、层连蛋白(1aminin)霉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庆大霉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是其造成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3.1.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unilateral ureteral obstmction UUO)
实验动物一侧输尿管结扎,在结扎后1周内该侧肾脏即开始出 现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 其他干预因素:UUO大鼠腹腔内注射IN.1130(一种GF-B1受体的抑
制剂),观察到给药的uuO大鼠TGFβ、胶原I、pSmad2的mRNA水平 较UU0对照大鼠下降。免疫组化证实IN.1130抑制肾脏胶原I的表达。
用雌性Fischer 344大鼠,阿司匹林230 m∥(kg·d)和扑热息痛 380 m∥(kg·d)溶解于饮水,持续给药65周。最早出现肾乳头的 结构损伤,并累及肾间质细胞和基质,随后可见到肾间质纤维化 和肾小管萎缩。
3.7.蛋白超负荷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大鼠和小鼠建立的每日腹腔注射无菌小牛血清0.5 mL,造成 肾间质纤维化的同时还造成明显的肾小球硬化。
Zhang等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制作了子宫球蛋白 ( uteroglobin,UG)基因剔除小鼠,结果UG敲除的小鼠 出现以明显蛋白尿、镜下血尿、体重下降为特征的进行性肾 小球疾病;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嗜复红的蛋白复合物在肾 小球沉积伴有肾小管细胞增生和肾实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检 查显示IgG、补体C3、纤维连接蛋白( FN)和胶原在肾小 球沉积
1.4IgA 肾病动物模型研究
1.4.1.免疫诱导型 1.免疫复合物诱导 2.微生物成分诱导 3.异种蛋白诱导 1.4.2.继发病变型 继发病变型主要指某些全身性疾病发展时导致肾内 IgA 免疫复合物沉积,出现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如酒精性 肝炎、狼疮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等。 1.4.3. 自发病变型(基因工程IgA动物模型)
1.Blood urea nitrogen (BUN) and serum creatinine 2. Pathogenic parameters 2.1 HE staining
2.2.PAS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糖原染色 ):基底膜、 系膜基质、纤维蛋白、血管玻璃样变、淀粉样纤维等可成阳 性反应,呈紫红色或淡染,从而可以观察系膜基质、基底膜 等,可用于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或血管病的诊断 。
TGFβ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纤连蛋白(fibmnectin,FN)及 胶原I在肾脏的表达也被抑制。 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bosentan)后ETaR表达下降,肾 间质纤维化明显改善。
3.2.环孢素A肾病动物模型
CsA肾病模型多采用SD大鼠皮下注射CsA 7.5~25 mg /(kg· d), 多数文献为15 mg/(kg· d).连续28 d或35 d,同时给予无钠或低钠 饮食. 组织学表现为条纹状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与肾小球入球小 动脉的透明变性。
给药方式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或腹腔内注射,给药剂量 80 mg~400 ml/· d),用药时间4-14 d,观察到停药后30 d 出现肾问质纤维化。 Wistar大鼠连续2 d皮下注射庆大霉素250 mg/(kg /· d),观 察到4 d时肾问质纤维化最明显,28 d时恢复正常。
3.6.镇痛药肾病动物模型
1.1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
【造模方法】
【模型特点】
【运用范围】
1.2.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动物模型
1.3 .微小病变型肾病动物模型
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为常 见的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单纯性的肾病综合征。以其 病理形态学特征命名,MCD光镜下可见轻度系膜增生,电 镜下肾小球特征性表现为弥漫性足突融合。 1.3.1 嘌呤霉素肾炎模型 1.3.2 阿霉素肾病模型
动物模型建立遵循的原则
4.适用性和可控性:设计复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应尽量 考虑在临床能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以便 于开展研究工作。 5.易行性和经济性:复制动物模型设计,成尽量做到方 法容易执行和合乎经济原则
Animal models of urinary system
1.肾小球疾病动物模型 2.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3.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动物模型 4.肾衰竭动物模型 5.尿路结石动物模型 6.膀胱癌动物模型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由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症。
1.油酸诱发的大鼠急性肾衰模型
2.缺血性急性肾衰动物模型
3.汞剂诱发家兔急性肾衰模型 4.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诱发大鼠急性肾衰模型
4.1.油酸诱发的大鼠急性肾衰模型
【模型特点】
4.2Mouse model of ischemic acute kidney injury
3.3.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
Wistar大鼠腹膜内注射马兜铃酸5 mg/(kg·d),共16周,注 射毕虽已可见肾脏损害,但并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直至24 周才出现多灶性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 通浸膏水溶液给SD大鼠间断灌胃,也成功建立了慢性AAN模型
3.4.肾脏切除动物模型
用140-160 g的雄性SD大鼠,行右侧肾切除同时结扎左侧肾动脉 后段和前段的1-2支造成左肾2/3梗塞。造模1周时肾间质 细胞增生,2周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肾小管内表达增 加,2~10周时在间质表达增加。
二、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动 物 模 型 慢性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一 、急性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 【造模机制】
【造模方法】
【模型特点】
【运用范围】
【注意事项】
【模型评估】
二 、慢性肾盂肾炎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
【造模方法】
观察指标
一 . 肾小球疾病动物模型
1.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
1.1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2.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动物模型 1.3微小病变型肾病动物模型 1.4. IgA肾病动物模型 1.5 硬化性肾小球肾病
1.1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 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 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 纤维化,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小管 间质损害等为临床表现。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 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 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 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