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昆河铁路
昆明

昆明一、概况昆明,云南省省会,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之一。
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
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极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市虽位于北纬亚热带,但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以"春城"之称而享誉中外。
其特点一是春季温暖,干燥少雨,日温变化大。
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二是夏无酷暑,雨量集中,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平均气温22℃。
三是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四是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睛少雨。
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日4天左右,全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3--5%。
昆明市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二、人口、面积全市人口726万3100人;常住人口648.64万,市区常住人口358万3429人,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6%,为428万人,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男女比例为105.76:100。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
三、交通昆明市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家一级口岸城市,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门户城市。
昆明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多维度、社会集聚度“五度”加权高,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运作半径辐射全省。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年吞吐量计划3800万人次远期达到8000万人次,已于2012年6月28号通航,是全国第四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昆明市内现有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昆丽铁路、昆玉铁路、昆河铁路等12条铁路干支线。
初三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

初三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1.我国某一旅游圣地,有着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图中的()【答案】D【解析】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的聚居地,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竹楼.这种房屋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适应了西双版纳地区降水多、气候湿热的特点.当地人模仿孔雀的样子跳孔雀舞,富有特色的食品是竹筒饭,每年的4月份举行盛大的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祝福.读图可知,题目中的D选项是云南省,根据题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2.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
(2)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 (请在图中绘制出来)(3)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多条铁路,如铁路、铁路、铁路等。
(4)“东方多瑙河”是指经云南省的 (州市)后,流入缅甸。
(5)“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该铁路是指()A.内昆铁路B.南昆铁路C.昆河铁路D.成昆铁路(6)云南省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旱灾、泥石流和。
(7)云南资源丰富,有:“王国、王国、王国”之称。
(8)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居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第一深水湖泊是。
【答案】(1)怒江澜沧江金沙江(2)昆河铁路(3)成昆贵昆南昆(4)澜沧江西双版纳(5)C(6)滑坡(7)动物植物旅游(8)长江第一湾滇池抚仙湖【解析】(1)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其中澜沧江流出我国后成为湄公河.(2)云南省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是昆河铁路即昆明到河内的铁路线,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3)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多条铁路,如: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南昆铁路等.(4)“东方多瑙河”是指澜沧江经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后,流入缅甸后成为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它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5)“云南十八怪”之一:“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该铁路是指昆河铁路,昆河铁路指滇越铁路云南部分,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6)云南省自然灾害众多,云南省的主要灾害类型有:地震、旱灾、泥石流和滑坡.(7)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行政中心是昆明,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具有“桥头堡”的重要战略地位,云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旅游王国”之称.(8)长江在丽江石鼓镇形成“长江第一湾”,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是滇池,第一深水湖泊是抚仙湖.【考点】本题考查云南省.3.西双版纳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省B.广东省C.云南省D.福建省【答案】C【解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
滇越铁路读书笔记(通用5篇)

滇越铁路读书笔记(通用5篇)滇越铁路读书笔记篇1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和旅游的交汇点背景概述:滇越铁路是中国云南省和越南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
这条铁路始建于1904年,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于1910年全线通车。
它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一条铁路。
深入分析:滇越铁路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条铁路连接了云南和越南的许多著名景点,如丽江、大理、昆明等。
同时,这条铁路也是云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滇越铁路在维护和运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旅行者,我对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有着深刻的感受。
它不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在乘坐这条铁路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云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同时,我也意识到,保护和维护这条铁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对比与参照: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一些铁路线路,滇越铁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为突出。
例如,法国的米轨铁路虽然也是历史悠久的线路,但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不如滇越铁路丰富。
此外,滇越铁路与其他国家的铁路线路相比,其维护和运营状况也更为良好。
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滇越铁路是一条历史悠久、文化和旅游价值丰富的铁路线路。
滇越铁路读书笔记篇2滇越铁路,这是一条跨越中国云南和越南的铁路线,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
这条铁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都非常重大,因此我选择了它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在阅读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之后,我发现滇越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条文化和历史的纽带。
这条铁路连接了两个国家,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在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和问题。
首先,滇越铁路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克服许多技术和政治上的困难。
其次,这条铁路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殖民地历史和民族问题。
最后,铁路的建设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在云南的四条“生命线”

或者用军 事 术 语 说,就 是 切 断 中 国 的 ‘交 通 线 ’。 一 旦 失 去 了 外 国 的 援 助,中 国 政 府 就 会 投 降”。[5](P16)日本帝 国 主 义 只 要 封 锁 中 国,就 可 以 达到困死中国的目的。[6](P900)事实上从全球而言, 进入近代 以 后,国 家 自 我 封 闭 的 时 代 难 以 为 继, 国与国之间 的 相 互 依 赖 性 与 日 俱 增,“所 以 战 争 爆发后的首要措施,就是针对敌方采取经济上的 封锁”。[7](P184)经济封锁是战争不可分割 的 组 成 部分,它给 被 困 方 带 来 的 困 境 是 非 常 严 重 的;因 而被困方只有打破封锁,才可能求得生存。于是 一场交通 战,随 之 展 开。 日 本 要 封 锁,中 国 要 突 围,交通战势所必然。
第二条线路,从西安,经兰州、星星峡、霍尔 多依托传 统 的 驿 路 和 少 量 的 水 路,主 要 依 靠 人
果斯到达苏联土耳斯坦的萨奥捷克,全长 3750公 力、畜力运 输,因 而 马 帮 扮 演 了 重 要 角 色,故 有
里,其中 3520公里在中国境内。这条线路距离 “驮在马背上的云南”之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马
1938年,日本封锁中国东部沿海交通线。国 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当时中国的海外交通主要是 四条。第一条,以香港为中心,经过华中、华南各 地通向内地 的 路 线 (香 港 路 线 );第 二 条,沿 古 丝 绸之路,经 甘 肃、新 疆 进 入 苏 联 哈 萨 克 斯 坦 共 和 国的陆上运 输 线 (西 北 路 线 );第 三 条,连 接 越 南 海防、昆明的路线(法属印度支那路线,主要是滇 越铁路线);第四条连接缅甸仰光、腊戍至昆明的 线路(滇缅路线)。[7](P16)
滇越铁路历史文化旅游的新题材——殖民侵略与人民反抗

滇越铁路历史文化旅游的新题材——殖民侵略与人民反抗关键词:滇越铁路、殖民侵略与人民反抗、中共云南地方党史、红色旅游1.摘要滇越铁路建于1910年,是中国境内现存最长、保存程度较完好的米轨铁路。
滇越铁路滇段的建设,客观上促进了沿线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但同时,也与法殖民者对我国西南诸省的殖民企图密不可分,铁路的建设更是以牺牲国家主权与大量劳工的生命为代价的,使得滇越铁路烙下了难以抹去的"殖民烙印"。
当前,对滇越铁路历史遗存的保护性开发得到了社会重视,但针对其红色文化的旅游题材的开发却仍待完善。
以此为背景,本文着重阐释了:在法殖民者的控制下,滇越铁路沿线涌现出的各族人民团结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程,并以近代殖民入侵和人民反抗为主题,探索其文化旅游开发的新题材。
1.历史背景十九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为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在全球展开殖民扩张。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云南的诸如铜、锡等储量可观的自然资源成了列强觊觎的目标。
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并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
法殖民者获得了西南诸省通商和铁路修筑权,迈出了掠夺西南资源的第一步。
此时的法殖民者,已在越南将铁路由海防修至老街。
并以"平均势力"为由,提出"从越南修筑铁路至云南昆明",若不允则"必须派舰重办"。
1903年10月29日,中法两国正式签订由法国单方草拟的《滇越铁路章程》,"经驻扎北京法国署使臣吕班与总理衙门互相同文照会,所载中国国家允准法国国家或所指法国公司,自越南边界至云南省城修造铁路一道"[2]。
时有诗云,"残贼何心种祸胎,敢挥玉斧弃朱崖。
而今万里滇南道,汽笛呜呜伴鬼哀"。
1.选线勘址与河口起义个旧,坐落在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上,锡、铜等有色金属产量丰富,至今尚有"中国锡都"的美誉,这也成为了法殖民者规划铁路掠夺资源的重点。
滇越铁路保护政策

滇越铁路保护政策
滇越铁路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铁路,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为了保护这条铁路,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
首先,政府将滇越铁路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
任何破坏、改建或拆除滇越铁路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滇越铁路沿线环境的保护。
禁止在铁路沿线进行任何可能影响铁路安全和环境的行为,如乱倒垃圾、乱砍伐树木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滇越铁路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铁路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同时,加强了对铁路沿线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如车站、桥梁、隧道等。
最后,政府还加强了对滇越铁路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举办展览、制作纪录片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滇越铁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之,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滇越铁路,确保其安全、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端 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 是云南省惟一以瑶

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端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是云南省惟一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在此形成枢纽与越南对接距省会昆明469公里距河口瑶族自治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部,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是云南省惟一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
河口县交通非常便利,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在此形成枢纽与越南对接,是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南太平洋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自对外开放以来,河口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贸易,与越南的老街省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河口瑶族自治县面积1332平方公里外文名称Yao Autonomous County of Hekou人口104609 人(2010)别名Hà Kh?u 方言云南方言、白话、瑶语行政区类别自治县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所属地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著名景点花鱼洞原始森林跨境旅游下辖地区辖河口、南溪2个镇,桥头、瑶山、老范寨、莲花滩4个乡机场规划中政府驻地河口镇火车站河口北站电话区号0873车牌代码云G邮政区码661300地理位置云南省东南部行政代码532532县委书记毛宗晦县长邓进秀民族构成汉族、瑶族、苗族、彝族、壮族境内口岸河口口岸毗邻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沿革汉代河口瑶族自治县属牂牁郡进桑县。
明代为临安府王弄山长官司地。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设河口对汛督办公署。
民国十五年(1926)河口划为特别行政区,1950年设河口市。
红、白两河流会于此,故名。
1955年改河口县,1963年改河口瑶族自治县。
2000年,河口瑶族自治县辖2个镇、4个乡:河口镇、南溪镇、瑶山乡、莲花滩乡、老范寨乡、桥头苗族壮族乡。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河口瑶族自治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南端,东经103°23′~104°17′,北纬22°30′~23°02′之间。
准、米轨套轨施工工法

准、米轨套轨施工工法套轨是共用一套铁路的枕木及路基,将不同轨距的两条线路共线,使不同轨距线路相互嵌套,两种不同轨距的火车可以同时在一条铁路上同行的铁路。
作为全国仅有的百年米轨——昆河铁路(滇越铁路),曾经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国家铁路的高速发展,百年米轨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一度被荒废和遗弃,严重的浪费了国家的宝贵资源。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既有的米轨铁路资源,带动沿线经济的蓬勃发展,采用套轨施工法将米轨和准轨线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二者交汇贯通已成必然。
2 工法特点将米轨和准轨线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3 适用范围适用于准轨、米轨互联互通。
4工艺原理将米轨的施工方法与准轨施工方法有机结合,提高套轨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5.2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铺轨工程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的多工种联合作业,铺轨前应具备批准的施工设计文件和有关基础工程竣工资料,包括车站平面图、隧道表、桥梁表(含孔跨)、架梁岔线位置表、曲线表、坡度表、水准基点表、断锥表及线路情况说明书等。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有关基础工程竣工资料、全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铺轨总工期、有关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单位自身的铺轨能力,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5.2.2 铺底碴路基成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可铺底碴,道碴运至铺轨现场进行摊铺,整平顶面,底碴铺设厚度为20cm~25cm,中间拉成槽,中间凹槽宽度宜为2.5m。
2.3 布放轨枕由于套轨线路的特殊性,目前轨枕厂未生产与套轨线路配套几何尺寸的混凝土枕,通常采用25*16*250cm木枕施工。
按照设计轨枕类型及间距,人工摆放木枕,木枕在铺设前,采用8#铁丝捆扎枕木头,防止钉入道钉时破裂。
木枕按一端取齐的要求摆放,直线地段沿线路里程计算方向左侧取齐;曲线地段在曲线外侧取齐;然后钻好道钉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越铁路—昆河铁路目录修建的历史基本概述铁路维护铁路机车铁路改建现状概况铁路申遗滇越铁路从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全长854公里,分为越南段(即越段)和云南段(即滇段)。
今天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滇越铁路是指其滇段部分,1958年铁道部电令:滇段改称昆河铁路。
百年前修建这条铁路,是法国殖民主义侵略东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法国人修建的火车站,见证滇越铁路百年沧桑昆河铁路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全长468公里。
共有车站62个。
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
现仍为米轨轨距,即窄轨铁路。
昆河铁路,史称滇越铁路滇段,于1903年10月开工修建,1910年1月正式通车。
全长仅469公里的这条铁路,跨越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跨越了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热带山地季风雨林湿润气候三大气候带;穿越了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
它的开通运营,让云南人见到了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促进了云南现代文明的进程。
百年间,这条铁路记载着法国殖民压迫与中国人民反压迫的历史,记载着革命先躯在走向共和之路上艰苦卓绝的斗争。
修建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后,法国进入中国。
1885年6月,法国通过中法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接着又争夺云南的铁路修筑权。
1898年3月,法国驻华公使吕班借口干涉还辽有功照会清总理衙门,在提出割让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于1899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租借地))的同时,要求“中国国家允许法国国家或法国公司,自越南边界至云南省城修筑铁路一道”,清廷答复:“可允照办”。
这样法国取得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
1899年9月,以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为首的几家机构成立了滇越铁路公司,承包了滇越铁路的集资修建业务。
越南境内的海防至老街段1901年动工。
1903年10月,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34款,1904年,云南境内开始兴建。
滇越铁路的修建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
滇越铁路经过的地方多为人烟稀少的地区,其间高山河流不断,工程异常艰难,466公里的铁路须设3628道桥梁、涵洞及山洞,技术要求高,如波渡箐的一座人字桥,架于两山石壁间,并无桥柱,距涧底90米,两端接山洞,长65米,当时旋架旋塌,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告完成。
因为工程复杂工作量大,法国人共投资1.5亿余法郎,修筑费用比京汉、津浦铁路费用高得多。
滇越铁路公司前后累计从云南及邻近各省招募了二三十万工人筑路,由于工程的艰险和法国铁路公司的非人待遇,工人“到工后死于烟瘴者,不知凡几。
加以克扣工资、无钱觅食,逃亡饿毙者,实不能以数计”。
据统计,到1910年通车时,前后惨死的工人达六、七万人之多。
有人写诗感叹道:“切齿当年卖国臣,南朝奸桧是前身;双行铁轨千家命,怎奈经营付别人!”连当时的云南地方官吏也不得不承认“此路实吾国血肉所造成矣”。
修路中不断激起人民的反抗,“拒修洋路”呼声不绝,迫使法帝将铁路改线;昆明的革命党人和爱国士绅一再提出“赎路自办”。
但由于法帝的强大和清政府的腐败,人民的反抗一次次被镇压。
宣统二年(1910年)3月31日,滇越铁路全线竣工通车。
是时,轨距仅一米(标准轨距为1.435米)的铁路上,行驶着客车车厢狭窄,货车的体积小、运量仅在20吨左右,靠着蒸汽动力,不堪重负地喘着粗气,以时速30至40公里的速度蹒跚地爬行在深山高壑之中的铁路上。
与三四十年代修筑的公路上奔驰的汽车相比,显然是“火车没有汽车快”了。
法国人柏顿认为:“滇越铁路建成后,不仅云南全省商务为法人所掌握,而且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
”法帝国主义利用滇越铁路大肆榨取云南人民的血汗和资源。
通车头十年,滇越铁路每年运输量达64万余吨,法国收取云南运费达数百万元。
东方汇理银行沿途设立了许多分支机构,与滇越铁路公司沆瀣一气,一再对云南的进出口货物增加过境税,还常常以各种借口以停运相挟,我方商民备受盘剥,东方汇理银行则通过办理个旧销港大锡的跟单押汇,操纵了云南的外汇业务。
滇越铁路也加速了云南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和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对云南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交通方面,以前昆明到内地,先乘驿运至中越边境的蛮耗,再坐水运由越南海防转达香港上海,行程二个月以上。
铁路通车后,一周就能达香港。
直至解放前,云南的铁路仍仅此一条。
经济方面,滇越铁路把云南的河口、蒙自、昆明三个通商口岸连在一起,把铁路沿线的个旧大锡、弥勒竹园红糖、宜良大米运送到省外和国外,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电站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发电输电设备,云南亚细亚烟草公司、宣和火腿公司引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云锡公司为提高大锡产量和质量购买的洗、选、冶炼、化验设备等均通过滇越铁路运来,促进了云南近代工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社会风俗方面,铁路通车使大量洋货涌入,昆明街头法式建筑的医院、教堂、商店、住宅林立,电灯、电话、自来水、汽车进入了一部份人的生活,看电影、穿西装、男女同校、鞠躬礼代替了跪拜礼也渐入民俗,使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转变。
1940年初,日军侵入越南,并派机炸断了滇越铁路,使中国大量物资积压在海防。
中方派抢修队日益赶修,国民政府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亲自坐镇,督运海防积压物资,6月,法国政府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宣布禁止中国货物由越南滇越铁路入境,使中国军用民用物资大量积压并落入敌手。
为了阻止日军入侵云南,国民政府下令炸断了河口大桥,让滚滚红河作为天然屏障。
同时,拆河口至碧色寨177公里路轨移铺川滇铁路昆明至曲靖段,使大量国际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运抵昆明后继续用铁路运至抗战前方。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经中法双方交涉,法国为赔偿在停运期间和海防等处积压物资的损失,乃将昆明河口段的主权和经营权移交中国作为抵偿。
四十余年滇越铁路的主权终于回到中国手中。
基本概述昆河铁路,又称滇越铁路。
建于1903—1910年。
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轨距为1米的窄轨铁路。
该线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1942年),为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从越南北犯中国,曾分段拆除近250公里,余者亦不通车。
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修复工程,1957年全线通车。
线路自昆明北站向东引出,过水晶波站折向正南,经宜良、开远、蚂蝗堡到中越边界重镇河口镇。
沿线既有崇山峻岭,茂密森林,又有大河小溪,涓涓流水;既有沃土良田,五谷丰登,又有广阔草原,百花盛开。
雨水充沛,气候宜人,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是旅游的好地方。
继俄、德两国之后,法国夺取了滇越铁路的控制权。
滇越铁路全线分南北两大段。
南段在越南境内,称越段,长389公里;北段在中国境内,自老街(越南老街省省会)跨越红河进入河口,经碧色寨到昆明,称滇段,长469公里。
越段于1901年动工,1903年告成。
滇段于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
滇段工程远比越段艰巨,桥梁425座,有的两端紧接隧道,下临万丈深涧;隧道155座,占滇段全长的36%。
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
铁路维护2001年进入雨季后,昆河铁路开远至河口段因两侧山高、地质条件差,经常发生落石、塌方等。
为保证安全运行,昆明铁路局做出停开昆明北——河口的5933/4次列车,昆明北——蒙自、石屏间的5931/2次列车的决定,(昆明火车北站贴出公告)请前往河口、蒙自等地的旅客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铁路部门正组织人力、物力抓紧清理塌坊、排除落石隐患的工作,以确保该线尽快恢复通车。
昆河铁路部分列车停开后,大量旅客涌向公路运输部门,几个汽车站发现发往蒙自河口的中巴、卧铺车客座率也比平时高了许多。
2003年6月16日,昆明北——河口、蒙自、宝秀等地的米轨客车全部停运,仅保留货运。
2005年10月,一辆从昆明沿石安公路(老路)向宜良行驶的大货车,车上载有一个大铁皮桶,铁皮桶内装有10余吨重的盐水,当这辆大货车行驶到呈贡县七甸乡境内时(即在昆河铁路线32公里附近),与对面行驶来的另一辆货车相撞。
拉着盐水的货车在避让另一辆货车时,由于下雨路滑,货车冲开公路边的围栏,翻下2米多高公路,正好砸在通行的货运火车车头上,把火车的油箱砸了个洞,货车司机受伤。
在场的围观群众随即向公安报案,接到报案后的昆明铁路局、铁路公安民警和交警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交警负责疏通石安公路上被堵的汽车,昆明铁路局的抢险人员负责昆河铁路线上的抢险,同时赶到的还有铁路医院的医生,医务人员对受伤的货车司机进行伤势治疗,发现货车驾驶员受伤并不严重。
由于下雨天冷,给抢险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一个装有10多吨重的盐水铁皮桶就靠在轨道边,当时,抢险人员调来一辆起重机,准备把这个10多吨重的铁皮桶拉起来,发现这个起重机根本拉不动铁皮桶,后来,昆明铁路局又从宜良调集了一辆火车,把铁皮桶移开轨道。
数10名抢险人员冒着风雨,在雨中进行抢险救援。
出事的位置是昆河线32公里附近,昆明铁路局接到报警后,就迅速组织抢险人员赶到现场,通行的火车是一辆货运火车,造成了火车被迫停止了近1个小时。
铁路机车滇越铁路所使用的为米轨机车。
早期是蒸汽机车,之后改为内燃机车。
滇越铁路(昆河铁路)所使用的机车为东方红21型(米轨型),该车液力传动,轴式B-B。
另有一种型号为四方机车车辆厂所生产的东风21型内燃机车,该车为交-直流电传动。
轴式C0-C0。
铁路改建2004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由中国通往越南的国际铁路通道--泛亚铁路东线昆(明)河(口)段玉溪至蒙自准轨铁路改建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2002年7月,铁道部、云南省在向国家上报的《云南国际铁路通道新建玉溪至蒙自铁路项目建议书》中提出:“按照立足国内和优先发展标准轨距铁路的方针,采用昆明至玉溪利用既有昆玉准轨铁路,玉溪至蒙自新建准轨铁路,蒙自至河口利用既有米轨铁路预留新建准轨铁路条件的组合方案。
”2006年4月10日,铁道部同意全长147公里的玉蒙线经通海、建水的I级铁路设计方案,并于2005年9月1日开工建设。
昆河铁路改建是先行新建玉蒙准轨铁路,今后视运量增长情况,积极争取修建蒙自至河口准轨铁路,而非简单改造米轨铁路、或在米轨线路原址上新建铁路。
因此,保留下来的昆河米线铁路“申遗”问题进一步受到关注。
由中铁八局昆明建设公司第二分公司施工的开远市建设西路上跨昆河铁路立交桥工程,自2004年4月1日正式施工以来,全体施工人员冒着酷暑,顶着烈日作业,截至5月15日,已完成制梁22片、25米深的钻孔桩19棵。
该桥共计12跨,每跨30米长,需自制梁240片、钻孔桩64棵,其中最深的37米,最浅的20米。
对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建设单位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