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与预防

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与预防

分 方 娩式
阴道 分 娩 ( 包括 严 钳 助 产 2例 ) 6 1 2 4 8
发 嚣
69 6 71 .7
剖 宫 产
76 6
1 8
74 8
20 . 3
经 检 验 , < . ,两种 分娩 方式 新 生儿 窒 息率 差别 有 统 P 0 5 0 计 学意 义 , 宫产 引起新 生儿 窒息发 生 率明 显低 于经 阴道 分娩 。 剖
绕 、 转 。临产后 , 扭 宫缩 加 强 , 露 下降 , 带 异常 致 先 脐 脐带 受 压 明显 , 产 程 中发 现胎 心 监 护频 发 变 异 减 若
速 常提 示脐 带 受压 [ 3 1 发 变 异减 速 逐渐 加 重 或 出 。频 现其 他异 常 胎 心率 图形 时 . 观 察 羊 水 性 状 , 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需 如 羊 水 污染 , 时 间 内胎 儿 无 法 从 阴道 娩 出 , 尽 快 短 应 剖 宫产 结 束产 程 。因此 . 妇 孕 晚期 自数 胎 动很 重 孕 要 . 出现 胎 动减 少 或 过 多 时应 重 视 , 且 及 时 行 若 并 胎心监 护 , 发现 胎儿 宫 内缺血 缺氧 时积 极处 理 。 3 羊 水过 少 本 资料 中羊 水过 少者 l 例 , . 2 l 均存 在 不 同程度 的羊 水 污染 , 中 I 其 度污 染 6例 (45 %) 5 .5 ,
预防 , 早处 理 , 降 低新 生 儿 窒息 发生 非 常 重要 。 及 对 本 文 对 我 院产 科 住 院 分 娩 新生 儿 中发 生 窒 息 的 6 6 例 进行 回顾 性分 析 , 现将报 道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例 , 生 率 71 %。产 钳 助产 2例 , 生儿 均 发生 轻 发 . 7 新 度 窒 息 。剖 宫产 分 娩 7 4例 . 生 儿 窒息 1 8 新 8例 , 发 生率 23 %。 以看 出 , .O 可 阴道分娩 新 生儿 窒息 发生率

新生儿窒息10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102例临床分析

脉 出血 部 位 和 出血 情 况 , 择 性 行 血管 栓 塞 , 功率 高 , 选 成 达
9 % 以上 。该方 法 的应 用 , 其对 年 轻 患者 , 免 子宫 切 除 , 0 尤 避
除 此 病 。 ④ 子 宫 切 口 愈 合 不 良和 / 感 染 。影 响 子 宫 切 口愈 或 合 的 因 素 有 多 种 , 宫 切 口位 置 过 低 或 过 高 , 切 缘 两 侧 一 子 使 边 厚 一 边 薄 , 其 愈 合 不 良 ; 口 边 缘 血 管 未 结 扎 , 成 血 使 切 形
14 新 生 儿 窒 息 与 分 娩 方 式 关 系 见 表 3 . 。 表 3 新 生 儿 窒 息 与 分 娩 方 式 关 系
13 其 中 窒 息 儿 1 , 5 窒 息 发 生 率 为 7 O % 。 窒 息 分 4 7, 2 0 男 4, .l 度根 据 18 9 3年 临 潼 会 议 精 神 , 出 生 后 l i 以 m n阿 氏 评 分 进 行 , 本组 轻 度 窒息 6 4例 , 6 .4 , 度 窒 息 3 占 27 % 重 8例 , 3 .6 。 占 72 %
≥4 0 g组 比 较 , <O 0 。 00 P .1
的 重 要 原 因 。 我 院 19 19 9 2 9 4年 与 儿 科 共 同 协 作 抢 救 复 苏 新 生 儿 窒 息 12例 , 就 其 临 床 资 料 作 回顾 性 分 析 。 0 现
l 临 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我 院 产 科 19 . 9 2— 1 9 年 共 出 生 活 产 儿 94
( 辑 编
二才)
新 生 儿 窒 息 12例 临 床 分 析 0
张 相 花 山 东 费 县 妇 幼 保 健 院 新 生 儿 窒 息 是 产 科 最 常 见 并 发 症 , 围 产 期 新 生 儿 死 亡 是 2 30 7 40

新生儿窒息的案例

新生儿窒息的案例

新生儿窒息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案例一:2019年9月27日下午,那坡县的关女士因为超过预产期6天,没有产征,便到那坡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待产。

医生诊断,关女士的胎心监测发育好,具备顺产的条件,让她继续自然待产。

然而,在10月4日,医生考虑到关女士妊娠41周还没有动静,继续妊娠有过期妊娠的风险,遂开始静滴催产素。

次日中午12时30分许,关女士出现生产的征兆。

10月6日0时40分,关女士顺产下一男婴,取名为国庆。

然而,小国庆出生时出现窒息、不哭,四肢无力、神志不清,无自主呼吸等症状,被诊断为呼吸衰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经过治疗,小国庆的病情没有得到改善,最终在出生仅两天多后死亡。

案例二:2022年5月31日,袁某凤入院x县第一医院准备生产。

6月1日3点14分,其女儿艾某1出生,然而出生后不久,艾某1便因“生后窒息7小时”转院到x大学第二医院。

经过诊断,艾某1被确诊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艾某1在x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了25天,花费了大量医疗费用。

然而,她的病情并没有完全恢复,后来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再次住院治疗。

案例三:毛女士在怀孕期间被诊断为宫内孕39+4周,LOA单活胎临产,同时患有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瘤和不良孕产史。

在分娩过程中,毛女士的胎心基线持续下降,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

医生告知毛女士后,她同意进行助产术。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胎儿出现了新生儿窒息的症状,经过抢救无效后死亡。

案例四:林某在出生后不久被诊断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多种疾病。

他在x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多次前往该医院和其他医院进行复查和治疗。

然而,尽管经过了长时间的治疗,林某的病情并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他仍然处于治疗中。

这些案例都表明了新生儿窒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新生儿窒息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

60例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抢救体会

60例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抢救体会

高,使围产儿病死率增加。

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出血最常见原因,可使母体缺血;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可导致胎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另外过期妊娠可使胎盘功能下降,妊娠合并心脏病、急性感染可使胎儿供氧不足等均可导致胎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增加。

3.4 预防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相关高危因素均可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超声、胎心监护等手段进行分析,应不断加强产前、产时对胎儿、孕母的监护,及时发现处理高危因素,防止产程延长,及时发现纠正胎窘,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在最大程度上尽量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残伤儿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 杨锡强,等主编.新生儿窒息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8.[2] 乐杰主编.胎儿宫内窘迫.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143.[3] 韩立桂.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3):112.(编校:袁静 魏赤平)60例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抢救体会Emergerncy Treatment for60Neonates with Asphyxial Complication 刘素香作者单位:110200 辽宁,辽中县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法】 R72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1358(2007)03-209-02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

窒息缺氧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出现神经、呼吸、心血管、肾脏、脑等并发症。

现对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月60例新生儿窒息后并发症的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诊断标准采用《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1],窒息程度从生后1min Apgar评分为准:8~10分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60例患儿中男40例,女20例,日龄:<1d40例,~2d 10例,~3d5例,>3d5例。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同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肺内炎症和其它异物,如羊水、胎粪、痰液等堵塞呼吸道,使呼吸道变窄或完全堵死所致,为了更好地及时抢救新生儿窒息,笔者根据临床上对1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介绍如下,仅供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1.1 自2004年以来,笔者抢救新生儿窒息15例,死亡一例,成活14例,成活率为93.3%,其中男婴9例,女婴6例,最小2天,最大年龄为15天,平均为8.5天。

肺内炎症所致7例,其中异物堵塞呼吸道占8例。

1.2 临床症状:患婴开始出现轻微咳嗽,无明显发热,主要表现呼吸急促、深大,患婴哺乳时更甚,并出现无力性哭闹,口唇和颜面发紫明显。

查体:可出现呼吸“三凹征”,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多以痰鸣音为主,个别患儿可听到湿性罗音,但比例不大,能听到湿性罗音者,大部分为肺内炎性窒息患儿。

本组有6例能听到肺部湿性罗音,约占总窒息人数的40%,一般不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以上症状若不及时发现,患婴可出现突然呼吸停止,出现窒息状态。

2 抢救方法2.1 及时吸氧在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先将头偏向一侧,给予及时吸入氧气,但氧的流量不易过大,以免损伤患儿的肺组织,如来不及吸氧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氧气到时方能停止。

2.2 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在抢救新生儿窒息时,在吸氧的同时,及时清除患儿口腔中的异物,用吸痰器将异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出异物时,动作要快,要轻,不能等待,只有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才能确保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如果没有吸痰器,除用口吸之外,可用大注射器在乳头处套上导尿管进行抽吸,想一切办法将异物及痰液吸出。

2.3 及时做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按摩术发现患婴呼吸心跳停止时,除及时吸氧和清除呼吸道异物外,必须及时的实施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术,新生儿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与抢救成人时不同。

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复苏囊正压给氧,如没有复苏囊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时挤压复苏的压力以达到改善肤色和肌张力为限。

新生儿窒息分析

新生儿窒息分析

气管插管的特殊指征

极不成熟的早产儿
给肺表面活性物质 怀疑膈疝 每次分娩如需气管插管都应有一位有插管 经验的人到场
气管插管:解剖标志
气管插管: 检查导管位置

呼气时,雾气凝结在导管内壁
每次呼吸时胸廓都扩张 胸片最后确认导管是否在气管里 直接观察到导管由声门穿过

CO2 检测
围产医学的概念




从胎儿到新生儿是生物学的一个连续过程 , 新生 儿的过去史就是胎儿史 , 胎儿的疾病将延伸为新 生儿疾病 , 产科对于监护胎儿正常发育、及早发现高危妊娠、 做好产时监护对确保母婴安全有重要作用 , 新生儿科对于了解孕期胎儿情况、产时抢救新生 儿、产后对高危儿进行监护观察对提高人口生存 质量同样有重要作用。 新生儿科是产科的延续 , 因而加强产、儿科合作 对提高围产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复苏程序要点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30秒,心率<60次/分, 在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同时加胸外按压。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加胸外按压30秒,心率 仍<60次/分,加肾上腺素。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中的重点

新生儿复苏中最重要和有效的措施是正压 人工呼吸
继发性呼吸暂停中有效的正压人工呼吸常 表现在心率的迅速恢复 如果心率无改善,可能是通气无效和/或需 要胸外按压和使用肾上腺素。

在30sec有效的正压人工呼吸 及30sec胸外按压配合正压人工呼吸 _____________ 共计60sec之后
心率仍< 60次/min

给肾上腺素
给肾上腺素: 反应不良 (心率 < 60 次/min)
检查效果: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气管内插管 给肾上腺素 考虑: 低血容量可能

新生儿130例病案析

新生儿130例病案析

新生儿130例病案析摘要】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13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及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24.6%、23.1%、21.5%,重度窒息率以产前出血比率最高占41.7%,其次为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全、早产。

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妊娠并发症,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超声检查,及时防治胎儿宫内窘迫。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产科原因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凡是能够使血氧浓度降低的因素,都可以导致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时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130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寻找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共分娩新生儿2138例,新生儿窒息130例,发生率6.08%。

其中轻度窒息99例,占76.2%;重度窒息31例,占23.8%;新生儿窒息死亡4例,占3.1%。

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Apgar评分法[1],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2 方法新生儿窒息是指出生时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而浅表的呼吸,可以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亦可是娩出过程中一些因素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2]。

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可由单一病因引起,但常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本文以最主要的一项为代表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1)脐带因素:脐带绕颈、过短、打结等脐带受压使脐血流中断。

(2)胎盘功能不全:如重度子痫前期、胎儿早剥、前置胎盘、过期妊娠等致胎盘供血不足、功能减退。

(3)羊水过少28例:临产前超声提示羊水暗区≤2cm,羊水指数≤5cm,或产前见羊水<300ml。

40例血清肌钙蛋白Ⅰ在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40例血清肌钙蛋白Ⅰ在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40例血清肌钙蛋白Ⅰ在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意义
闫军;程明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09(38)23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在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法(CLIA)检测40例窒息新生儿的cTnI,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的检测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3006-3007)
【作者】闫军;程明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400050;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6118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2;R446.61
【相关文献】
1.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的意义 [J], 余新超;王慧;王立金
2.83例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分析 [J], 陈东亮;陈凯;陈燕
3.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与B型钠尿肽前体联检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J], 蔡
仪术;江姗;陈国春
4.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检测在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 [J], 高佩琦
5.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的检测及其意义 [J], 毕玫荣;张岩;孙念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目的:对新生儿窒息产科的临床治疗方法作一分析。

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严格遵循抢救步骤进行抢救,并对抢救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40例窒息患儿有33例属于轻度窒息,通过积极抢救成功复苏,另7例患儿属于重度窒息,在进行积极、有效、严格的复苏抢救后及时转往儿科行对症支持治疗,资料随访可见此7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症状也得到理想改善,无死亡病例。

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轻,发现时间越早,抢救效果越佳,产科临床应该加强对新生儿各项指标的监测,以便能早期发现并有效防控窒息,以促进患儿的生命安全。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治疗;效果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若新生儿窒息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会诱发患儿血糖异常,易导致患儿死亡或致残,因此,早期对窒息患儿给予科学、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尤为重要[1]。

本研究便将医院产科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窒息患儿的临床抢救措施与抢救效果,现作如下报道,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择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出生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根据患儿窒息严重程度(新生儿窒息患儿的窒息严重程度根据第7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Apgar评分进行判断,轻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4~7分之间;重度窒息:1 min Apgar评分在0~3分之间)分为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7例。

男女比例23∶17,出生体重2750~4280 g,平均体重(3170±440)g;其中自然分娩17例,胎吸产8例,剖宫产15例。

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接受本次研究前,均已排除孕产妇妊娠期有高血压病史者、有服药史,因其他疾病造成脑损伤的新生儿。

1.2 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通过本次实践研究,总结出如下几点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1)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不仅易造成新生儿窒息,还会导致难产,例如持续性枕横(后)位,经常会引起新生儿窒息,临床需提高重视。

(2)脐带因素。

脐带过短、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受压等脐带异常现象,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在宫内因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新生儿窒息。

因此,在产前完善各项检查,密切观察胎心和羊水状态异常,也是临床产科需注意的重点。

(3)胎盘功能不全。

胎盘功能不全主要指胎盘绒毛间发生老化、血栓、梗死等症状,导致血、氧、营养等循环发生障碍,最终引起胎儿缺氧,胎儿娩出后便会发展为新生儿窒息。

针对胎盘功能不全者,在产前做好相关检查的基础上,还应该由丰富的产、儿科医生制定合理的分娩方案,并积极配合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工作。

(4)羊水污染。

羊水污染容易使胎儿处于缺氧状态,例如羊水过少、羊水黏稠,分娩时易导致胎粪吸入,引起新生儿窒息。

基于这类因素,在接生时注意及时清除胎儿鼻咽部内羊水,也很有必要。

(5)催产素应用。

催产素应用不科学、不合理,也容易造成新生儿窒息。

例如催产素应用剂量大,容易导致子宫收缩过频、过强,进而引起绒毛间隙血流减少,使胎儿获氧减少。

针对此类因素,分娩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应用催产素,不得滥用、过量使用[2]。

1.3 抢救方法基于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的了解,在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抢救中,便应该遵循如下几个要点:(1)复苏抢救准备。

孕产妇在孕期或产时存在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时,便需在分娩前将各种抢救器械准备到位。

确保氧气管道良好连接,同时为防止新生儿的热量丧失和呼吸道黏膜干燥,为有窒息倾向的新生儿提前打开热辐射台,准备好复苏气囊,检查气囊通气是否良好,有无漏气问题,不同大小的面罩均需准备一份,一旦需要面罩给氧,面罩大小可以合适选择。

此外,针对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在分娩时最好由熟练掌握复苏技术的新生儿科医师到现场指导和参与抢救工作,以保證新生儿复苏抢救的有效性。

(2)清理分泌物。

产时,当新生儿娩出后平卧,使头轻度后仰,应用吸管吸净患儿口鼻、呼吸道中黏液;针对轻度窒息患儿,需在热辐射台保暖下,摆正体位(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并擦干体表羊水,然后由医生于喉镜直视下,吸净患儿口腔、咽部的粪染羊水与分泌物,并吸净呼吸道深部的羊水及分泌物,每隔3~5 s抽吸1次。

同时轻轻刺激患儿足底部或摩擦背部,以此来诱发自主呼吸。

(3)吸氧。

以氧流量5 L/min 按储气囊,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通过挤压气囊的方式对患儿加压给氧。

(4)胸外心脏按摩。

若患儿在吸氧后,心率还在60~80次/min时,则需应用胸外心脏按摩。

医生手指位于患儿胸骨的下1/3处(注意不可按压剑突),按压下胸骨距离为1.5~2.0 cm,按压然后放松,使心脏重新充盈,频率120次/min。

每进行正压通气1次,则需按压3次,当心率>80次/min时便可停止按压。

(5)儿科治疗。

重度窒息患儿因病情严重,大多需要临时用药治疗,因此在及时进行复苏抢救后,需将患儿立即送往儿科急救治疗[7]。

1.4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复苏抢救的效果进行观察,复苏效果分为完全复苏:患儿复苏抢救2 h以内,缺氧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四肢活动良好,心率>100次/min,氧饱和度>0.90,呼吸规律处于平稳状态;良好复苏:患儿复苏抢救2~8 h内,缺氧症状得到缓解,存在反射,刺激后有反应,四肢末端青紫,氧饱和度在0.85~0.9之间,呼吸规律处于平稳;不良复苏:患儿通过8 h以上的复苏抢救治疗,缺氧症状才得到改善,或者是因复苏抢救无效致病情加重而死亡[4]。

2 结果2.1 窒息患儿复苏抢救效果分析观察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复苏抢救效果,33例轻度窒息患儿通过严格的抢救均成功复苏,7例重度窒息患儿在行复苏抢救后及时送往儿科继续治疗,后期观察可见7例重度窒息患儿的抢救效果也比较理想,复苏良好率100%;无死亡病例。

2.2 窒息患儿不良情况发生分析33例轻度窒息患儿在抢救期间均未见并发症发生,7例重度窒息患儿中有3例并发HIE(脑缺氧缺血性脑病),但经儿科救治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新生儿窒息属于产科临床常见病,多是指产前、产时、产后的各种因素作用,致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胎儿在出生后1 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是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为主要生理病理改变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若未得到有效的干预治疗,很有可能造成远期后遗症,严重时还会给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积极抢救与处理,也是临床需注意的重点。

本研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新生儿窒息的如下几点特征:(1)胎儿或新生儿暂停原发性呼吸,属于新生儿窒息的起始症状,当10~15 s内患儿不再呼吸即成为暂停原发性呼吸,属于新生儿窒息的前兆,临床需提高重视,做好实时监测工作,以便能及时发现窒息前兆,在患儿处于轻度窒息时期便进行积极救治;(2)早产儿与过期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较高,对于此类新生儿,必须高度重视。

在接生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时,应该在前期做好窒息预防工作,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展开抢救;(3)臍带绕颈、脐带打结或脐带过短均容易导致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统计可见,由脐带因素引发的新生儿窒息比率较大,临床对此类因素也需提高重视,在分娩尽量规避脐带因素引发的新生儿窒息[4]。

且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还发现,轻度窒息的患儿复苏抢救良好率明显优于重度窒息的患儿,且轻度窒息患儿救治过程中未见并发症发生,重度窒息患儿中有7例并发脑缺氧缺血性脑病。

因此表明,早期发现新生儿窒息问题,在轻度窒息时便采取最有效措施,用最快速度对患儿进行复苏治疗,帮助患儿恢复正常呼吸循环,可以尽最大程度避免患儿出现伤残、后遗症,减小死亡率,提高治愈康复率[5-6]。

而关于产科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措施,除了如上所述几点外,还应该从如下几点加强,以便能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窒息抢救成功率。

(1)做好分娩前后预防工作。

母体分娩前,根据分娩方式选择的不同,做好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工作,准备齐全各种抢救设备、器具及药品,以便在发生新生儿窒息时及时展开抢救;母体分娩后,需及时应用各种有效对策快速处理,排除新生儿气道的阻碍因素,确保新生儿呼吸及气道畅通性[7]。

(2)综合救治。

严格遵循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流程展开抢救,针对窒息较为严重的患儿,均及时转送儿科进行纠正酸中毒、恢复心率、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以便使患儿能够及早复苏。

(3)窒息新生儿在复苏成功后,也不敢疏忽大意,需实时、动态观察新生儿的心率、肤色、呼吸、精神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做好后期干预,以促进新生儿早期康复[8]。

综上所述,新生儿一旦发展成为重度窒息,不仅会给抢救工作带来难度,还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对轻度窒息新生儿必须要及时抢救,避免患儿病情恶化发展为重度窒息,增加抢救风险。

参考文献[1]陈巍,何彩风.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179-181.[2]黄爱华,苏瑞.盐酸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76-77.[3]白华,王胜.苯巴比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11):4675-4676.[4]游森水,陈梅.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33(25):125-126.[5]王启升.纳洛酮早期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7(1):110.[6]鲁静.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抢救体会[J].当代医学,2015,21(4):17-18.[7]周萍英.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抢救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4(4):257.[8]王芳,周文丽,王玉珍.121例产房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25):246-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