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_张楠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估——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7期(总第445期)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估——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刘一欧(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摘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疗保障资源分布在城市地区,被城市居民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体却一直处于医疗保障严重缺乏的困境中。
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法,从投入阶段、产出阶段和受益阶段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泰尔指数[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以较少的经费投入解决了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称其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经费问题的唯一典范”。
然而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逐渐解体,以经济效率优先的发展方针在带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却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遭受到极大的挑战,我国医疗卫生问题形势严峻。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将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能够解决农民生存所面对的突出难题,为农村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 研究综述参考现有研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服务(见表1)。
而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无差异地享受卫生产品,而是要求在社会成员间达到相对的公平,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保障水平基本一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从目前来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包括投入阶段均等化、产出阶段均等化以及受益阶段均等化三个部分。
表1 中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范围卫生领域产品范围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应急、卫生急救、采血服务、健康教育、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安全饮水、精神卫生等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救治、急诊、大兵救治、儿童疾病救治、计划生育服务、基本药物治疗、采用规范技术进行的急慢性诊断、治疗、康复目前我国众多学者针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了一定研究。
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

以上各式中T总、组内和各省(自治区、中、西各区域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本研究通过Excel表完成数据初步处理,指数及卫生资源密度指数计算,生资源配置公平性。
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状况我国区域内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是影响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见表2。
2.2.2我国各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泰尔指数贡献率分析 通过比较我国东、中、西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对总泰尔指数贡献率可得出,自2015年后,在机构配置上呈现“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且西部不断与中、东部地区拉大差距,说明机构配置在区域内不公平的现象主要是由西部地区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配置不公平所导致的。
在床位配置上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说明公共卫生机构床位配置在区域内不公平的现象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配置不公平所导致的。
在专业卫技人员配置上,从2013年起,东部地区的泰尔指数贡献率高于中、西部。
因此,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见表3。
2.3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分析 运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复合人口和地理面积两个因素来综合评价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水平。
从地区来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密度指数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的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卫生资源密度指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从时间序列来看,全国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源密表1 2012—2019年我国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变化情况年份机构数(个)床位数(张)专业卫技人员数(人)20120.09 1.47 3.8720130.23 1.59 4.4220140.26 1.64 4.5620150.23 1.72 4.5920160.18 1.79 4.6120170.14 1.89 4.6920180.13 1.96 4.7920190.11 2.03 4.91年均增长率 3.43% 4.72% 3.47%表2 2012—2019年我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泰尔指数年份项目机构床位专业卫技人员2012区域间0.00780.00140.0002区域内0.01980.02680.0085总差异0.02760.02810.0087 2013区域间0.02000.00140.0010区域内0.05030.02690.0075总差异0.07020.02840.0084 2014区域间0.01740.00170.0009区域内0.04090.03200.0078总差异0.05820.03360.0087 2015区域间0.01340.00240.0007区域内0.04720.03270.0083总差异0.06070.03500.0090 2016区域间0.00920.00240.0006区域内0.04960.03380.0096总差异0.05880.03610.0102 2017区域间0.01150.00190.0009区域内0.04180.03330.0097总差异0.05320.03520.0106 2018区域间0.01300.00240.0009区域内0.03620.03410.0106总差异0.04920.03640.0115 2019区域间0.01270.00120.0011区域内0.02870.03850.0123总差异0.04140.03970.0134表3 2012—2019年我国各地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对总泰尔指数贡献率(%)年份项目机构床位专业卫技人员2012东部14.7960.3329.19中部24.2418.9626.48西部32.6615.8542.57 2013东部44.6254.8343.38中部17.2224.6612.53西部 9.7215.5132.54 2014东部28.8850.6436.88中部22.7230.4517.70西部18.5913.9434.93 2015东部28.7848.6237.21中部22.5432.3421.06西部26.5112.2234.15 2016东部21.5952.6535.92中部11.5527.6525.11西部51.2513.1732.64 2017东部15.8354.2336.28中部 9.5627.7529.91西部53.0912.6125.54 2018东部13.3755.9040.69中部 9.5725.3429.89西部50.6712.3121.66 2019东部 9.1653.2945.69中部11.2631.8628.69西部48.8111.8317.40度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机构资源密度指数自2015年起逐年下降。
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

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资源运行效率和配置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进行分析。
[结果]我国医疗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值是主要影响因素。
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配置,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主要由于区域内差异。
标签:医疗卫生资源;运行效率;公平性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随之严峻。
如何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公平有效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是卫生体系长期致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sit指数法进行效率分析,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各省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1 研究方法1.1.1 效率分析方法DEA-Malmquist模型是用于对“多投入、多产出”模式的决策单元的运行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的方法。
DEA基本模型中的CCR模型是假定规模报酬可变,其得到技术效率值(effch)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pech)和规模效率值(sech),即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
Malmquist指数是基于距离函数构建,能对决策单元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的方法。
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值(Tfpch)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值(Effch)和技术进步值(Techch),即全要素生产率值=技术效率值×技术进步值。
技术效率值衡量对现有资源和技术利用情况,技术进步值衡量医疗技术提升情况。
当Tfpch大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上升状态;当Tfpch小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衰退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下降状态。
鉴于投入比产出更容易控制,本文采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以投入角度对我国医疗机构从2010-2015年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
基于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基于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孙健;文秋林【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0-2014年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江苏省各卫生资源的集中指数介于-0.152 9~0.077 4,各卫生资源的总泰尔指数介于0.001 6~0.020 3.结论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较公平;卫生资源配置呈改善状态;卫生资源配置地区间、地区内差异明显.【期刊名称】《现代医院管理》【年(卷),期】2016(014)005【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集中指数;泰尔指数;江苏省【作者】孙健;文秋林【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宁市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1]。
因此,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意义重大。
本研究利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卫生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1—2015年《江苏统计年鉴》,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
1.2 研究方法1.2.1 区域划分。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状况,本研究将江苏省13个地级市分为苏北、苏中、苏南3个地区,苏南地区包括镇江市、常州市、南京市、无锡市、苏州市,苏中地区包括泰州市、南通市、扬州市,苏北地区包括宿迁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徐州市[2]。
1.2.2 集中指数。
集中指数是世界银行推荐的用于评价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服务不公平性的指标,已被广泛用于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3]。
我国精神卫生床位配置及公平性变化研究

r
st
oimp
r
ovet
hef
a
i
r
ne
s
so
ft
hea
l
l
o
c
a
t
i
ono
fbedr
e
s
ou
r
c
e
s
.I
nadd
i
ge
t
i
on,
i
ti
sa
l
s
one
c
e
s
s
a
r
oc
oo
r
d
i
na
t
eandp
r
omo
t
et
hede
ve
l
opmen
to
fpsy
ch
i
a
t
r
i
cbedr
e
s
ou
r
c
e
si
nt
hee
a
s
泰尔指数从人口、地 理 和 经 济 三 个 角 度 反 映 精 神 卫
生床位资源配置的 公 平 性 变 化,以 期 为 我 国 相 关 政
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和 Nk 分别为第 k 组 年 末 人 口 数 (地 理 面 积、当 地 人
均 GDP)和 精 神 卫 生 床 位 数 占 全 国 总 年 末 人 口 数
c
t
edf
r
om Ch
i
na
'
s He
a
l
t
hS
t
a
t
i
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

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公平性泰尔指数的运用可以避免采用基尼系数时由于指数缺陷而产生的偏差,更为准确地衡量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的公平性。
本文首先使用泰尔指数从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两个方面分解我国不公平性产生的途径,然后综合两种途径对我国卫生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公平性进行测算。
研究发现我国卫生资源地区间分布的公平性有所改善,而地区内部的不公平程度却有加剧的倾向,使得总体公平性的改善不明显;卫生硬件资源分布的公平性要优于软件资源。
标签:卫生资源公平性泰尔指数一、前言作为社会公平基本内容之一,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意味着每一位社会成员拥有相同的机会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其直接体现社会公平,并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进行卫生服务资源公平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发现并保护弱势群体,进而促进建立卫生服务公平的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等。
国内对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已有一些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文章停留在描述性分析的层面上,没有根据公平性指标对其进行量化。
部分研究采用了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来评价我国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但是由于这两种测算方法存在着内在缺陷,分析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
本文通过泰尔(Theil)指数的运用,试图克服基尼指数分析的缺陷,较为深入地分析我国卫生服务资源的公平性。
文中所用到的全国各省地级市人口和卫生资源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2、2004、2006和2008年卷。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1.研究方法的说明关于公平性分析的指标,国外有一些文献采用公平性指数对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分析。
Wagstaff 等(1991) 利用集中指数法衡量保健费用和健康状况分布的不公平性。
Doorslaer等(1994) 提出了一种使用各种患病率指标衡量健康不公平性的方法。
Gerdtham 等(1996) 用集中指数法衡量健康状况的不公平性。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h e lt a h r e s o u r c e s a l l o c a t i o n wa s a n a l y z e d w i t h T h e i l I n d e x . An d s h a r e o f c o n t ib r u t i o n i n e a c h re a a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 . Re s u l t s Th e a — mo u n t o f h e lt a h r e s o u r c e s i s i n c r e si a n g g r a d u a l l y . B u t g a p s a mo n g d i fe r e n t re a a s re a s t i l l e x i s t e d . Th e e q u i t y o f h e a l t h r e s o u r c e s ll a o c a t i o n i s i mp r o v i n g y e r a b y y e a r . An d t h e e q u i t y o f h rd a w re a r e s o u ce r s i s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h u ma n r e s o u r c e s . T h e i n t e r n a l i n —
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

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4期143㊀作者简介:常湘(1993-),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医药产业经济与政策;曹阳(1966-),女,博士,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医药产业经济与政策的研究(通讯作者).技术的结合来实现土地测绘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3.2㊀公众的土地测绘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宁德市民对于土地测绘档案管理的概念不强,这也是宁德市土地测绘档案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公众未对土地测绘档案的工作有足够多的了解,在土地测绘档案的搜集和土地测绘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群众配合力度不够,使得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在一些土地测绘档案管理单位的宣传工作中,部分市民对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工作表示不了解,那么可想而知,宁德市民对于土地的测绘工作的支持力度也会大大降低.3.3㊀土地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较少宁德市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测绘档案存量巨大,土地测绘工作量也逐年大幅增加,尤其是在近几年宁德城市功能规范和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对于土地测绘工作的需求量更是急剧增加,但宁德市土地测绘单位数量病态不能很好地满足目前宁德是土地测绘资源开发的需求,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人员供应量也存在较大缺口,大多土地测绘管理人员存在知识储备有待提高㊁档案管理人员分配不合理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单位的技术培训工作开展较少.甚至相当一些单位不具备开展工作人员管理技能培训的能力.4㊀宁德市土地测绘档案管理的若干建议4.1㊀加快土地测绘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步伐土地测绘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土地测绘档案的利用效率,降低纸质土地测绘档案的腐烂风险㊁数据丢失风险㊁信息泄露风险,为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性和便利.对于宁德市土地资源档案电子化建设,可以借鉴福州市㊁泉州市等进展较快的城市进行土地测绘档案的电子化转移与改造工作,部分有条件的土地测绘档案管理单位在申请政府财政支持后,可以引进更加先进的土地测绘档案管理设备,对土地测绘档案进行集中管理与集中规划,对宁德市土地测绘档案管理进行战略性规划.4.2㊀定期展开对土地测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土地测绘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土地测绘单位必须对相关土地测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设备的使用能力㊁维护能力㊁处理能力㊁管理培训在提高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确实有极大的作用,使得土地测绘档案的管理人员具有与时俱进的工作能力,建设素质精良的土地测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也有很大的建设性意义.4.3㊀保质保量做好土地测绘档案更新工作十九大的召开,更进一步强调了土地在我国战略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土地测绘档案为土地的规划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优质精准的土地测绘档案可以为社会不同单位提供规划的具体建议及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那么,相关单位只有在不断的努力中,严格依据监测与测量数据对土地测绘档案的数据进行更新,为宁德市的土地规划㊁城市功能建设提供科学精准的元数据.参考文献[1]郝晶晶.土地测绘资料档案管理[J ].河南科技,2013.[2]宁德市国土资源局.宁德市 十三五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Z ].2016.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及公平性分析常㊀湘㊀曹㊀阳(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摘㊀要:[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资源运行效率和配置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㊁洛伦兹曲线㊁基尼系数㊁泰尔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医疗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值是主要影响因素.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优于按地理配置,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主要由于区域内差异.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运行效率;公平性中图分类号:D 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4.064㊀㊀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需求增加, 看病难㊁看病贵 的问题也随之严峻.如何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公平有效的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是卫生体系长期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 E A-m a l m q u s i t 指数法进行效率分析,运用洛伦兹曲线㊁基尼系数㊁泰尔指数,分析各省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情况,为政策与商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4期144㊀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1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1㊀研究方法1.1.1㊀效率分析方法D E A-M a l m qu i s t 模型是用于对 多投入㊁多产出 模式的决策单元的运行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的方法.D E A 基本模型中的C C R 模型是假定规模报酬可变,其得到技术效率值(e f f c h )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值(p e c h )和规模效率值(s e c h ),即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ˑ规模效率值.M a l m q u i s t 指数是基于距离函数构建,能对决策单元效率进行纵向动态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全要素生产率值(T f p c h )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值(E f f c h )和技术进步值(T e c h c h ),即全要素生产率值=技术效率值ˑ技术进步值.技术效率值衡量对现有资源和技术利用情况,技术进步值衡量医疗技术提升情况.当T f p c h 大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上升状态;当T f p c h 小于1,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衰退状态,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下降状态.鉴于投入比产出更容易控制,本文采用D E A 模型中的C C R 模型,结合m a l m q u i s t 指数,以投入角度对我国医疗机构从2010-2015年的运行效率进行测算.1.1.2㊀公平性分析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㊁基尼系数㊁泰尔指数分析我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洛伦兹曲线(l o r e n z c u r v e)是直观上反映公平性的方法,其原理是将3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卫生资源以每万人口或每万平方千米地理面积拥有量升序排列,据此以人口累积百分比或地理面积百分比作为横坐标,以卫生资源累积百分比作为纵坐标,绘制洛伦兹曲线.此曲线距离绝对公平线越近说明资源配置越公平合理.基尼系数(G i n i c o e f f i c i e n t)是定量衡量公平性的方法,是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得到的统计分析指标,其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于0表明资源配置越公平,越接近1,表明资源配置越不公平,G<0.2表明绝对公平,0.2ɤG<0.3表明比较公平,0.3ɤG<0.4表明相对合理,0.4ɤG<0.5表明差距较大,G>0.5表明差距悬殊,一般以0.4作为基尼系数警戒线 .其计算公式为:G =ni =1W i Y i +1+2 n -1i =1W i (1-V i )-1(1)G :基尼系数;n :纳入分析的地区总数;W i 各地区人口数(或面积)占总人口数(或面积)的百分比;Y i :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量占总量的百分比;V i =Y 1+Y 2+Y i ;i:各地区每万人口(或每万平方千米)卫生资源拥有量排列序号.泰尔指数(T h e i l)可以进一步将公平性分解为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差异,其值越小表明公平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T I = ni =1W i l o g W i Y i æèçöø÷(2)W i :各地区人口数(或面积)占总人口数(或面积)的百分比;Y i :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将泰尔指数进一步分解得到如下:T I =T I 组内+T I 组间(3)T I 组间= kg =1W g 1g W gY g(4)T I 组内=m g =1W g Y g(5)T I :全国某卫生资源泰尔指数;T I 组间:表示东㊁中㊁西部区域间差异;T I 组内:表示东㊁中㊁西部区域内差异;K =3,表示东㊁中㊁西地区总数;m :东㊁中㊁西地区内部省份数;W g :东㊁中㊁西各地区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数百分比;Y g :东㊁中㊁西各地区卫生资源拥有量占全国总卫生资源百分比;T g :表示东㊁中㊁西地区泰尔指数.1.2㊀数据来源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31个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医疗机构.数据来源于2011-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D E A-m a l m q u s i t 模型选择投入指标为:机构数(个)X 1㊁卫生技术人员数(人)X 2㊁床位数(人)X 3;产出指标为:门急诊人次(万人次)Y 1㊁入院人次(万人次)Y 2.1.3㊀统计方法将所收集的数据录入E X C E L 建立数据库,运用D e a p 2.1进行D E A-m a l m qu s i t 指数测算,运用E X GC E L 绘制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2㊀结果2.1㊀我国医疗卫生机构D E A-m a l m qu i s t 指数动态分析2.1.1㊀我国医疗卫生机构D E A-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分年度分析表1㊀2010-2015年31个省市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值及分解情况年份技术效率pe c h 技术进步s e c h纯技术效率p e c h 规模效率t e c h c h 全要素生产率t f pc h 2010-20111.0110.9951.0120.9981.0062011-20121.0081.061.0031.0051.0692012-20130.9981.0061.0020.9961.0042013-20141.0160.9981.0091.0071.0042014-20151.0070.9711.0021.0050.978均值1.0081.0041.0061.0021.012㊀㊀由表1可知,2010-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其中纯技术效率㊁规模效率㊁技术效率㊁技术进步年均增长分别是0.6%㊁0.2%㊁0 8%㊁0.4%,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出微弱的积极贡献.从时间序列看2010-2014年全要素生产率均大于1,在2011-2012年增长幅度达到峰值,为6 9%.从2013年技术进步值开始衰退,导致2014-2015年t f p 值小于1.这说明总体上我国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是提升的,其中技术效率所作贡献较大,受技术进步效率所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下降.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4期145㊀2.1.2㊀我国医疗卫生机构D E A-m a l m q u i s t 指数分地区分析对区域间进行分析,在31个地区中21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值大于1.东部12个地区有8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中部9个地区有6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西部10个地区有7个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其中北京㊁天津㊁辽宁㊁上海㊁江苏㊁吉林㊁黑龙江㊁安徽㊁湖北㊁重庆这些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在3%以上,并且除北京外,这些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贡献.浙江㊁海南㊁山西㊁湖南㊁西藏㊁甘肃这些地区的由于技术效率的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有1%左右的小幅度增长,其技术进步值均小于1.表2㊀31个省市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情况地区技术效率pe c h 技术进步s e c h纯技术效率e f f c h规模效率t e c h c h 全要素生产率t f pc h 北京1.0321.011.0271.0051.043天津1.0151.0151.011.0051.03河北1.0110.9861.0150.9970.997辽宁1.0241.0171.0231.0011.041上海11.032111.032江苏1.0041.03611.0041.039浙江1.0010.9981.0030.9991福建0.9810.9910.98110.972山东10.994110.994广东10.997110.997海南1.010.9920.9931.0181.003广西11.001111.001山西1.030.9841.0311.013内蒙古1.0010.9911.0011.0010.992吉林1.0121.0191.01111.031黑龙江1.0041.0361.0031.0011.041安徽11.041111.041江西1.0040.9881.0031.0010.992河南1.0060.9851.0070.9990.991湖南1.0330.981.0171.0161.012湖北1.0121.0261.0160.9951.038重庆1.0091.031.0041.0041.039四川1.0010.9811.0010.981贵州0.9920.9810.99210.973云南11.006111.006西藏1.0150.99411.0151.009陕西1.0240.991.0231.0011.014甘肃1.0210.9821.0191.0021.002青海1.0020.9831.0030.9990.985宁夏1.0071.0211.0071.027新疆0.9971.0330.99711.03㊀㊀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的省份分别是河北,福建,山东,广东.河北由于技术进步值和规模效率值衰退所累,福建由于技术进步值和纯技术效率值衰退所累,山东和广东均由技术进步值衰退所累.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㊁江西㊁河南.内蒙古和江西,其均由于技术进步值衰退所致,河南由于技术进步值和规模效率值衰退所累.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的省份分别是四川㊁贵州㊁青海.四川和青海,均由于技术进步值衰退所累,贵州由于技术进步值和纯技术纯技术效率值衰退所累.从D E A-m a l m qu i s t 模型分析可以看出,总体上2010-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有1.2%的小幅度上升,T F P 增长幅度大的主要是技术进步带动,说明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稳定,技术进步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提高作用明显.分地区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近年来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10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技术进步值下降的影响,而2013年起,技术进步值总体上的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技术水平是影响医疗机构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原因.2.2㊀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分析2.2.1㊀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洛伦兹曲线将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每万人口卫生资源拥有量按升序排列,绘制医疗机构的机构数㊁床位数㊁卫生技术人员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图1㊀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洛伦兹曲线由图1可以看出,31个省市按人口配置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的l o r e n z 曲线均靠近绝对公平性,其公平性优于机构数的公平性,且东中西部的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相当.2.2.2㊀医疗卫生资源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测算由l o r e n z 曲线分析数据和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各项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见表3.表3㊀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全国东部中部西部机构数0.1850.2030.1510.133床位数0.0690.0650.0590.045卫生技术人员数0.0740.0740.0580.071㊀㊀由表3可以看出,在全国水平上3项投入指标都达到绝对公平.在区域水平上,除东部地区的机构数达到比较公平以外,东㊁中㊁西部地区各项指标都达到绝对公平.2.3㊀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分析2.3.1㊀医疗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洛伦兹曲线将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每万平方千米卫生资源拥有量按升序排列,绘制医疗机构的机构数㊁床位数㊁卫生技术人员的洛伦兹曲线,如图2.图2㊀医疗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洛伦兹曲线与卫生资源人口分布比较,卫生资源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曲线距离绝对公平线较远,公平性较差.其次政策与商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4期146㊀㊀三项卫生资源的东部地区公平性优于全国水平,地区间公平性差距较大.2.3.2㊀医疗卫生资源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测算由l o r e n z 曲线分析数据和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各项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见表4.表4㊀卫生资源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全国东部中部西部机构数0.6150.2270.5350.624床位数0.6390.2940.5330.652卫生技术人员数0.6470.3210.5230.650㊀㊀在全国水平上,三项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差距较大.从区域水平来看,东部的公平性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的机构数和床位数都达到比较公平,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相对合理状态.中西部各项指标公平性均差距悬殊.2.4㊀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性分解分析为进一步分析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的原因是来自地区内部差异性还是地区间差异性,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得到组内贡献率和组间贡献率.该贡献率表示某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见表5㊁6.表5㊀2015年全国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指标泰尔总指数组间指数组间贡献率组内指数组内贡献率机构0.0260.00311.7%0.02388.3%床位0.0030.00123.1%0.00260.7%人员0.0040.00113.0%0.00487.0%表6㊀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东部贡献率中部贡献率西部贡献率机构0.03148.7%0.01827.5%0.01523.8%床位0.00342%0.00342%0.00221.2%人员0.00544.3%0.00323.4%0.00332.3%㊀㊀从全国整体来看,三项卫生资源的组内贡献率均高于组间贡献率,且机构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的组内贡献率大于85%,表明资源配置的不公平主要由于区域内部差异.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组内差异率大于40%,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内部不公平性严重,其次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公平性较好.3㊀讨论3.1㊀技术进步效率值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D E A-m a l m qu i s t 效率分析表明,总体来看,2010-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微弱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2%,从2013年开始的技术进步值开始下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分地区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增长状态,其中技术进步值大的省份全要素增长率幅度较大,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衰退状态的地区均受技术进步值不同程度的衰退,说明技术进步效率值是全要素生产率值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效率值主要反映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值较低说明医疗机构技术创新学习水平较低,我国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的技术进步值小于1,表明医疗机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应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大医务人员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医疗设施设备条件.3.2㊀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配置公平性分析表明我国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按人口配置的各项医疗卫生资源都达到绝对公平或比较公平状态,东部地区按地理配置的各项卫生资源比较公平,中西部地区差距悬殊,全国水平上按地理配置的卫生资源都处于差距悬殊状态.我国地理面积和人口数量呈现不均等分布,东部地区地理面积占14%,人口数占比45%;西部地区地理面积占比59%,人口数占比2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医疗服务可及性也称方便性,指居民达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的距离和消耗的时间,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就医,在进行医疗资源分配时主要考虑人口因素,对地理因素考虑较少.3.3㊀资源配置的地区内部不公平性是影响整体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泰尔指数结果进一步说明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内部的不公平,也就是说在东中西内部地区,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某几个省份,这个现象在东部地区最为严重,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较好.这说明我国在进行医疗资源配置是应综合考虑地理和人口因素.对中西部地区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平衡东西部地区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逐步缓解资源配置的不公平问题,同时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设备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参考文献[1]李习平.基于D E A 的甘肃省医疗机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2015,32(6):997G1000.[2]经姗姗,李勇.新医改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22(2):106G117.[3]李娟.甘肃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效率评价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4:17G18.[4]董维佳.陕西省医疗机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及效率研究[D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4:25G26.[5]杨展,胡晓等.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资源,2017,20(2):106G109.[6]柯思思,刘新会等.我国各地区医疗机构D E A-M a l m q u i s t 效率指数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6,36(5):32G34.[7]徐州㊁陈家应.南京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医疗费用负担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3):221G224.[8]史生学,杨洋.泰尔指数在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均等情况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7):7G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果
各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指数 TL 为:
∑ TL
=
n Pilog( Pi )
i=1
Ri
2. 1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由表 1、表 2 可见,2007 ~ 2011 年,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
( 2)
部地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随时间的增长呈
式 2 中,Pi 为各地区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例,Ri 为 各地区卫生资源数占全国卫生资源总量的比例。
间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结果如表 3 及图 1、图 2、图 3 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总体、各地区内部及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的泰 尔指数大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 平性逐渐改善。并且,床位配置的公平性最好,医生次之,护士 配置的公平性虽然最差,但其 5 年间改善的幅度最大。
床位和护士配置公平性 5 年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 为: 东部地区配置的公平性最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公平 性好于西部,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区间资源配置的泰尔指 数最低,公平性较好。对于医生,2009 年之前东部地区的公平 性最差,西部地区最好; 2009 年之后东部地区明显改善,西部 地区 2009 年出现异常增高后也逐渐改善,通过查阅相应年鉴 资料发现,2009 年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与陕西两省医生数量出 现大幅增加,而在 2010 年又明显下降( 可能是因为两省这几年 的统计口径不同) ,从而造成了西部地区泰尔指数的异常变 化,这也表明泰尔指数对资源数量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 中部 地区配置公平性 5 年来呈现平稳改善的趋势; 地区间配置的泰 尔指数最小,公平性较好。
统计年鉴》的分类,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 东
部地区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琼 11 个省、直
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晋、黑、吉、皖、赣、豫、鄂、湘 8 个省; 西部地
区包括蒙、渝、桂、黔、川、滇、藏、陕、甘、青、宁、新 12 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1. 2 研究方法
1. 70
1. 64
1. 76
1. 69
1. 75
1. 74
全国 1. 55 1. 59 1. 77 1. 81 1. 84
东部 1. 38 1. 46 1. 61 1. 71 1. 84
护士( 人)
中部
西部
1. 11
1. 00
1. 19
1. 06
1. 33
1. 20
1. 45
1. 37
1. 58
1. 53
泰尔指数是 1976 年由荷兰经济学家 H. Theil 提出的,从
信息量与熵的概念来考察不公平性和差异性。在取不同正数
作底时,泰尔指数结果只差 1 个常数因子,说明了泰尔指数的 相对意义作用[1],本研究取 e 为底。根据泰尔指数的分解原
理,本文用来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泰尔指数越小,说
明公平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Key word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equity; Theil Index.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财富越增加,公平越重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 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健康公平基本内 容之一,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意味着每一位社会成员拥有相同 的机会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直接体现社会公平,对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有重要意义[1,2]。
equity among different areas is serious,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equity of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o narrow the gaps among different areas,reverse the unbalance of doctor-nurse ratio,improve the equity of human
床位( 张)
中部
西部
2. 69
2. 72
2. 98
2. 96
3. 30
3. 26
3. 56
3. 62
3. 81
3. 94
全国 2. 85 3. 09 3. 35 3. 59 3. 85
东部 1. 71 1. 76 1. 91 1. 93 1. 98
医生( 人)
中部
西部
1. 46
1. 43
1. 51
1. 45
西部 1 ∶0. 70 1 ∶0. 73 1 ∶0. 73 1 ∶0. 81 1 ∶0. 88
全国 1 ∶0. 77 1 ∶0. 79 1 ∶0. 80 1 ∶0. 85 1 ∶0. 91
2. 2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计算结果 根据式( 1) 、( 2) 、( 3) 计算我国总体、各地区内部以及地区
地区间卫生资源总量的差距,着力解决医护比倒置问题; 改善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注重改善地区内部的公平性; 引导
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促进供需平衡。
[关键词] 卫生资源; 配置; 公平性; 泰尔指数
[中图分类号] R 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63( 2014) 02-88-04
mount of health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But gaps among different areas are still existed. The equity of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is improv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equity of hardware resourc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human resources. The internal in-
表 3 2007 ~ 2011 年我国各地区、地区间及全国
卫生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
项目 床位 医生 护士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东部 0. 0244 0. 0194 0. 0152 0. 0126 0. 0107 0. 0266 0. 0250 0. 0190 0. 0146 0. 0129 0. 0429 0. 0391 0. 0346 0. 0245 0. 0222
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各地区内部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性指数 Ti 为:
Ti = ∑Pialog( EEai )
( 1)
式 1 中,令 i 地区有 a,b,c…等多个省份,Pia 为 a 省人口 占 i 地区总人口的比例,Ei 和 Ea 分别为 i 地区和 a 省的人均卫
△通讯作者: 孙晓杰
·88·
生资源数。
Analyzing the equity of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il Index. / Zhang Nan,et al. / / The Chi-
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quity of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from 2007 to 2011,and put forward coun-
递增趋势。从床位来看,2009 年之前为东部地区最高,2009 年 之后,西部地区发展较快,逐步超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则一直
则全国总的不公平性指数 T 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每千人口拥有的医生、护士数变化相对较
n
∑ T = TL + PiTi
( 3)
i=1
通过计算各个地区及地区间的贡献率,可以反映该地区不
i 地区地区内不公平性贡献率 Di = Pi* Ti /T
( 4) 1,医护比倒置问题仍然存在。
各地区间不公平性贡献率 DL = TL /T
( 5)
表 1 2007 ~ 2011 年我国每千人口卫生资源变化情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东部 3. 07 3. 26 3. 46 3. 59 3. 82
小,均是东部地 区 最 高,中 部 和 西 部 地 区 低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我国总体及各地区医护比随时间的变化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5 年间,东部地区的医护比均为最高总体不公平性的影响程度。
国平均水平; 全国以及各地区医护比虽不断升高,但仍低于 1:
考虑到数据 的 可 获 得 性 和 分 析 可 行 性[4],本 文 选 择 以 往 研究中常用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 助理) 医师数、注册
护士数( 下文分别简称床位数、医生数、护士数) 三个卫生资源
指标进行分析。所 需 资 料 均 来 源 于 相 应 年 份 的《中 国 区 域 经
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根据《2012 年中国卫生
法: 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变化情况进行一般统计描述; 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并计算各地区
及地区间的贡献率。结果: 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地区间仍存在配置差距;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逐年改善; 硬件
资源公平性优于人力资源; 各地区内部不公平性问题较严重,是影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建议: 缩小
ter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Methods The status of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equ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