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网平台建设主要产品介绍

智慧校园网平台建设主要产品介绍
智慧校园网平台建设主要产品介绍

智慧校园网平台建设主要产品介绍

目录

1项目背景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现状分析 (5)

1.3总体建设目标 (5)

2主要产品介绍 (7)

2.1核心交换机RG-N18010 (7)

2.1.1产品图片 (7)

2.1.2产品概述 (7)

2.1.3产品特性 (8)

2.1.4技术参数 (11)

2.2出口核心网关设备 (16)

2.2.1产品图片 (16)

2.2.2产品概述 (16)

2.2.3产品特性 (16)

2.2.4技术参数 (17)

2.3汇聚交换机RG-S2910XG (20)

2.3.1产品图片 (20)

2.3.2产品概述 (20)

2.3.3产品特性 (20)

2.4室内放装AP RG-AP320-I (27)

2.4.1产品图片 (27)

2.4.2产品概述 (28)

2.4.3产品特性 (28)

2.4.4技术参数 (31)

2.5室内分布式AP RG-AP120w (36)

2.5.1产品图片 (36)

2.5.2产品概述 (36)

2.5.3产品特性 (36)

2.5.4技术参数 (38)

2.6室外AP RG-AP630 (41)

2.6.1产品图片 (41)

2.6.2产品概述 (41)

2.6.3产品特性 (42)

2.6.4技术参数 (45)

1 项目背景概述1.1 项目背景

学院自建校以来,服务于教务教学的校园网络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学院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学院业务系统的增多和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实验探究和实践的要求明显提高,因而对整个学院的校园网性能承载和功能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校园网络已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另外,由于原有的网络设备使用年限和技术更新等因素,现有校园网设施也已很难满足新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

随着无线应用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师生,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高速、稳定、可靠、可运营、可管理的无线网络对于塑造学院新一代智慧校园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在无线网络产品和技术都已成熟,无线11ac,11n技术相比传统11g的技术在性能和覆盖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加上学校无线应用越来越多,如笔记本、pad、手机等终端广泛应用,学校全校无线校园网建设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背景和需求,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等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形成以移动互联网络接入环境、知识云、学习云支撑的课堂教育模式,以在线教育支撑的联合培养模式、以虚拟课堂支撑的学生自学模式、以网上社团支撑的通识培养模式、以仿真实验环境支撑的实践教学模式、以网络评议支撑的科学评估模式,以综合数据分析支撑课程建设质量。全面推进学生自主性、互动性和探究式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战略的总体目标。

(二)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学科建设梯度推进战略”、“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学科建设战略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是加快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校确立了“支撑专业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发展”学科建设目标,这些工作的推进需要建立以泛在快速的网络环境和基于云架构的资源共享环境为核心的学科建设的公共支撑平台,融合学校数字图书、教学影像视频等各类知识资源,为各学科提供按需、主动推送服务。构建跨学科的网络信息平台,为各科学交叉提供在线的信息交流环境,开展学科相关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术交流合作,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三)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支撑“跨学科研究平台”、“学科联合攻关”科研发展战略的需要。

《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机遇,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科研工作现代化,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我校的科学研究的定位是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基础,以争取高水平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为突破口,在这新形势下,为适应我校新一轮科研发展的需要,开展学术网络建设、面向学术团队建立机构知识库等形式的创新知识资源服务、网上学术交流服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上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是十分必要的,营造具有学院特色、支撑学科建设、结合区域发展的科研环境。

(四)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效能化发展,构建智慧校园的需要。

大学校园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必须借助于信息化的支撑。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强调机关工作的效能建设,强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这些工作的落实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部署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务系统,科学全面地采集、整合、挖掘学校各类相关信息与数据,为学校整体管理效能的提高和量化决策提供支撑。同时,通过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基建改造工作,实现安全监控、节能减排、有效控制等目标,为全力打造智慧校园提供保障。

1.2 现状分析

学院位于职教园区,学校目前只进行办公有线网络建设,现有学生宿舍网络服务由多家公司提供,并未统一纳入到校园网中,这给校园网的统一入口管理带来了阻碍,同时现有校园网仅覆盖教学办公区有线网络,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随时随地使用无线网络已是趋势,另外网络应用系统均是针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进行建设的,并未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来设计、开发以及购置,难免存在信息建设局限性、片面性,致使各系统数据结构差异较大,难以进行跨系统的数据管理和调用,使得资源难以整合。

学生和教师在每个系统中都有一个身份和密码,形成了用户多重身份和密码体系,多重登陆界面;缺乏数据标准,各个业务系统对相同的数据重复管理,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给各部门的协作业务处理带来困难;三个食堂饭卡不能通用,图书馆目前还采用条形码的借阅证,一卡通未能实施;校园无线网仅局部有建设,以上种种让师生不能充分享受信息化服务的便利。行政管理从公文的流转到日常的工作沟通,常因人为因素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大管理成本。学校信息化管理和维护分散在各部门,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难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详实的信息。

1.3 总体建设目标

当前学院已经形成完善的教学办公网有线网。但是全校无线网络基础网,学生宿舍网仍未纳入在校园网中,在网络架构方面不尽合理,此次建设需要考虑与有线网络以及身份认证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

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智慧校园网建设。

总体上,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建设,学院将形成全校统一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有线校园网通过组播、IPTV、IPV6等下一代网络技术承载起校内师生高速的互联网访问以及智慧校园应用交互,无线校园网通过高速的802.11n以及802.11ac等技术与有线网络相辅相成,协同创新,实现校内随时随地的互联网访问,同时通过有线无线的一体化集中运维管理,形成一套高速、可靠、安全可运营的基础承载网络,并通过互联网网关优化实现出口的高性能NAT,并与身份认证系统联动实现智能流控和带宽管理以及智能用户路由实现基于不同运营商的路由选路。实现校园网的“以网养网”,校内师生“用网管网”的智慧校园网建设,并且通过构建校园应用场景的信息沟通平台推动校内整体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打造一个让学校师生满意的信息化服务的生态圈。

2 主要产品介绍2.1 核心交换机RG-N18010

2.1.1 产品图片

RG-N18010

2.1.2 产品概述

锐捷网络Newton 18010(以下简称RG-N18010)交换机是锐捷网络面向云架构网络设计的核心交换机,是业界首个同时支持云数据中心特性和云园区网特性,实现云架构网络融合、虚拟化、灵活部署的新一代云架构网络核心交换机。

根据云计算“强云端轻终端”的特点,锐捷网络创新性的提出“网络云模式”:设计强核心(统一网关、

认证、多业务)、轻接入的理念,将包含云数据中心和云园区网在内的业务管道云化,真正在业务和最终用户之间打通云管道,让网络资源池化、按需分配、灵活扩展。

锐捷网络Newton 18010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架构设计,是目前全球最高配置的核心交换机之一。采用先进的CLOS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交换网板有独立插槽且与主控引擎、线卡硬件分离,交换网板与线卡成垂直90°正交对接.提供持续的带宽升级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单槽位支持高达960Gbps的转发能力,在纯64字节小包测试环境下该线卡也能实现线速转发。单跳报文最小转发时延<1μs,单机箱可支持96个100GE、288个40GE或者1152个10GE全线速接口。

锐捷网络Newton 18010能够适应不同网络规模的端口密度和性能要求,为云架构网络建设提供有力的设备保障,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部署在数据中心、城域网、园区网或数据中心与园区网融合的场景。

2.1.3 产品特性

独有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园区网

RG-N18010可作为园区网3.0解决方案的统一认证、统一网关的核心,通过内置或外置的802.1X/Portal 认证系统,实现有线无线统一集中到核心设备上认证,屏蔽了接入层设备能力和接入方式的差异。RG-N18010支持≥170K容量的ARP资源,做为园区网3.0解决方案的核心时,可支持≥9万个IPv4/IPv6双栈终端集中认证和同时在线。支持1:N虚拟化,可将一台物理设备最大虚拟化为12台逻辑设备,各虚拟交换机间具备独立的转发表项及配置界面,各虚拟交换机的配置/重启互不影响。且支持设备先“多虚一”再“一虚多”的功能联动,彻底实现资源池化

一机一网

RG-N18010交换机支持锐捷网络一机一网解决方案(OSON)。一机一网解决方案通过横向虚拟化VSU(最多可将4台物理设备虚拟化为1台逻辑设备,虚拟组内设备具备统一的二层及三层转发表项,统一的管理界面,并可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纵向虚拟化VXU技术,将核心设备和接入设备零配置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通过网管软件对整网做统一配置和管理,满足简化网络运维管理的需求。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以及冗余性。

云架构网络核心,全球顶级配置

CLOS架构构筑无阻塞交换

RG-N18010采用先进的CLOS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实现转发与控制平面完全分离,即能够配置独立的交换网板与独立的主控板,确保各端口间全线速无阻塞,提供持续的带宽升级能力和业务支撑能力。

RG-N18010采用业务板卡与交换网板完全正交设计,跨板卡流量通过正交连接器传输到交换网板上做交换,实现背板“零”走线,传输损耗最小,极大降低信号衰减,提高业务流量交换机内部传输效率。

最高性能满足未来十年网络发展

RG-N18010单槽位支持2Tbps带宽,可平滑扩展到4Tbps,支持高密度40GE和100GE以太网端口,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满足未来十年网络发展过程中对核心交换机的要求。

RG-N18010支持业界最高性能的小包线速转发能力,包括最高密度板卡在内的所有板卡均可实现64字节小包线速转发,从容应对大型数据中心中业务对高速转发不丢包的苛刻需求。

面对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场景,RG-N18010支持超低时延技术,时延最低可达0.5μs,保证超算中心场景中高速传输的业务需求。

面对数据中心的突发流量,RG-N18010支持超大分布式缓存设计技术,每端口可实现200ms缓存,满足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网络突发流量的要求,确保突发流量不丢包。

支持OpenFlow v1.3协议,可实现核心网络向SDN平滑演进。

数据中心虚拟化让资源按需分配

虚拟交换单元VSU3.0

支持业界领先的VSU3.0(Virtual Switch Unit,虚拟交换单元)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统一运行管理,大幅减少网络节点,降低网络运维管理人员工作量。增加网络可靠性,实现50~200ms链路故障快速切换,保障关键业务不中断传输。支持跨设备链路聚合,方便接入服务器/交换机实现双活链路上联,网络有效连接带宽成本增长。

虚拟交换设备VSD

RG-N18010通过VSD(Virtual Switch Device,虚拟交换设备)技术可以提供业界最高的1:12设备虚拟化,可将一台设备虚拟化为多台虚拟设备,每台虚拟设备具有独立的配置管理界面、独立硬件资源分配(比如内存、TCAM、硬件转发表),可以独立重启而不影响其它的虚拟交换机。最大程度上为您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可让核心交换机资源同时共享给多个区域或用户使用。

多链路透明互联TRILL

RG-N18010支持IETF制定的TRILL(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多链接透明互联)标

准协议,可在数据中心场景中实现超大规模二层组网,提升用户业务部署灵活性,并扩大虚拟机迁移范围。同时由于锐捷网络数据中心产品从接入到核心均支持TRILL技术,可为数据中心有效简化网络设计,提高网络可扩展性和弹性,并为构建一个大型的虚拟化云计算网络奠定基础。

L2-GRE二层通用路由封装

RG-N18010支持基于国际标准的L2-GRE技术,可实现跨越地理限制的数据中心间二层数据通信,使得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数据中心资源能够统一管理、统一分配。

虚拟以太网端口聚合VEPA

RG-N18010支持IEEE802.1qbg标准定义的VEPA(Virtual Ethernet Port AggrRG-RSR7708-Xator,虚拟以太网端口聚合),能将服务器虚拟机产生的数据流牵引到物理网络设备上进行“硬交换”,解决了虚拟机流量无法监管、访问控制策略无法统一部署等问题,又消除传统“软交换”对服务器资源的占用,使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更好适应虚拟化计算环境。

虚拟机感知与安全策略自动迁移

RG-N18010支持虚拟机感知及安全策略自动迁移,有效实现大规模服务器虚拟化应用环境中虚拟机流量的安全控制策略统一部署,并通过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平台配合数据中心交换机、虚拟机管理控制平台,实现虚拟主机全网范围内自由迁移时对应安全控制策略的同步迁移,消除服务器虚拟化环境中网络安全漏洞,减少网络维护工作量。

统一交换,融合存储与以太网

RG-N18010面向下一代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的交换机产品线可为服务器提供FCoE(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以太网光纤通道)接入和以太网接入服务,从而帮助用户轻松整合异构的存储网和数据网,减少网络中的设备数量,真正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融合。支持三种主流的国际标准二层多路径数据传输协议(TRILL/SPB/FabricPath)之一,实现二层多路径负载均衡和链路故障快速收敛。FCoE国际标准的LAN/SAN 融合网络,支持DCB数据中心桥接国际标准,支持IEEE 802.1qbg或VEPA国际标准同时RG-N18010与锐捷网络全万兆数据中心TOR设备RG-S6220可组建FC/FCoE数据中心融合网络方案,将FC SAN、IP SAN、FCoE SAN与面向业务的IP网络融合在一起统一组网和管理,最大程度上简化网络部署成本和布线成本,同时还能保护用户既有投资。

高可靠性与绿色节能设计

RG-N18010各关键部件均为冗余设计:主控引擎1+1冗余,交换网板N+1冗余,风扇框N+M冗余,电源模块N+M冗余,同时各冗余组件均支持热插拔,最大程度上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支持热补丁和ISSU技术,可实现设备在线进行补丁升级。

支持GR for OSPF/IS-IS/BGP等,支持BFD for VRRP/OSPF/BGP4/ISIS/ISISv6/MPLS/静态路由等,实现各协议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故障检测时间小于50ms。

RG-N18010采用40nm芯片工艺,相比传统90nm和65nm工艺更节能。多核CPU支持动态功耗管理,全部光口采用无PHY设计,降低光口功耗,全部以太网电口支持EEE高效节能标准,低负载时可节约功耗。

内部系统低压供电设计,高效率模块化电源,供电系统效率更高。智能风扇支持256级调速,精密温控,节能降噪;高温下可长期工作,适应恶劣环境,为您大幅度节省空调能耗。

多进程模块化操作系统

从1998年起,锐捷网络就开始了模块化操作系统的研发投入,RG-N18010软件平台基于新一代的RGOS 11.X多进程模块化操作系统,将松耦合的防火墙、无线、IPFIX、认证等业务特性归并到统一云架构网络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全面的虚拟化能力和丰富的数据中心和园区网特性。在多进程模块化、进程备份、热补丁等关键可用性指标上达到业界领先水平。采用模块化操作系统,支持多进程备份及ISSU不中断业务升级特性。

2.1.4 技术参数

2.2 出口核心网关设备

2.2.1 产品图片

RG-EU2000 UE

2.2.2 产品概述

锐捷网络RG-EG2000系列网关是适用于多个行业的具有多合一功能特性的出口产品。设备配以高性能的MIPS多核硬件体系架构,拥有高性能NAT、智能选路、集成AC、广域网加速、上网业务优化、智能流控、上网行为管理、内容审计、可视化IPSEC VPN、SSL VPN、防火墙、Web认证等多个功能。凭借着丰富的功能,RG-EG系列能够极有效的优化用户网络,规范上网行为,全方位的加速关键业务开展,提高业务系统使用体验。

2.2.3 产品特性

?广域网优化——总部分支双边部署,加速分支访问总部业务

RG-EG2000系列网关广域网优化技术适用于总部分支型网络,在总部和分支双边部署模式下,通过TCP 协议优化、应用层协议优化、数据优化、低质量链路优化等关键性技术,实现分支访问总部业务系统的加速功能。保证跨广域网访问业务系统能够达到局域网相接近的访问体验,提升业务系统的应用交付能力。

?优化上网体验——“Mini Cache”,加速网页浏览、文件下载

RG-EG2000系列网关还具备简单的缓存功能,能够对html、css、js、图片、flash等网页元素以及doc、tar、gz等大文件进行缓存。减少网页浏览的响应时间、大文件下载缓存到本地,优化上网体验。

?集成软AC——降低小型无线网络建网成本,配置简单易用

RG-EG2000系列网关集成了无线AC控制器功能,最大可以支持16个AP的集中配置管理,对于小型的无线网络无需专门配备一台单独的AC设备,同时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只需几步轻松完成配置,既省钱又易用。适用于普教中小学无线校园网、商贸连锁、咖啡厅、小型企业无线办公网等场景。

?上网行为管理——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RG-EG2000系列网关对内网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屏蔽各种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可对聊天工具、邮件、论坛、微博、搜索引擎等提供安全审计功能,保护内网信息安全。

?可视化VPN——VPN隧道内流量可视可控,业务保障无死角

RG-EG2000系列网关将VPN 的配置简化到了极致,只需简单的鼠标操作即可完成配置,无需专业人员维护。还可以对VPN隧道内的流量进行查看和控制,建立起可视化的VPN网络,为通过VPN开展的关键业务提供保障。

?智能选路——优选数据传输路径,合理利用多条带宽资源

当网络拥有多条出口线路时,选路规划的不合理会造成上网慢、带宽资源浪费等问题。RG-EG2000系列网关提供一整套完善的智能选路体系来解决这些难题。设备会自动分析多条线路的情况,选择最优线路,避免出现跨运营商访问、链路使用率低等问题,提高上网速度。

?流量审计——流量透视,报表生成,提供可靠的决策数据

RG-EG2000系列网关依靠强大的DPI技术,可以基于用户、应用、链路的流量使用统计,并能够生成历史报表。为带宽扩容和基于用户和应用的带宽控制策略提供可靠的历史数据依据。

2.2.4 技术参数

2.3 汇聚交换机RG-S2910XG

2.3.1 产品图片

RG-S2910XG

2.3.2 产品概述

RG-S2910XS-E系列交换机是锐捷网络面向安全、高效和节能的设计理念推出的新一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可提供全千兆接入和灵活扩展的万兆上行数据交互能力。该系列产品采用全新的硬件架构设计,搭载锐捷网络最新的RGOS11.X模块化操作系统,可提供更大的资源表项、更快的硬件处理性能、更高的操作使用体验。充分满足用户高密度接入和高性能汇聚的需求,不同配置的PoE机型还可满足整机所有下行端口PoE+满负载的接入需求和万兆上联的高带宽需求。

2.3.3 产品特性

2.3.3.1灵活的扩展性能

RG-S2910XS-E系列产品的所有的SFP+和SFP端口均可以完全向下兼容低一级的光接口模块;PoE型号支持标准的802.3af和802.3at远程供电标准,提供模块化双电源,能够支持所有下行端口PoE+满负载供电;同时配备数量不等的扩展槽位,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扩展不同数量的万兆光口和电口,完全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量身定制专属的配置。

2.3.3.2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ARP病毒或攻击是网络中最常见,同时影响较大的一类攻击。RG-S2910XS-E系列交换机支持多种模式的ARP防欺骗功能,不论是用户通过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地址,还是使用固定的IP地址,RG-S2910XS-

某高校校园网建设设计方案设计

科技学院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网络大作业 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 班级:电子Z1111 学号: 姓名:

二○一四年一月目录

1.需求分析 1.1网络发展与需求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先进性的、高速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合理使用各种网络设备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怎样使整个网络上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校园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需要实现什么功能,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在教学、科研、管理、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在校园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的计算机环境,为学校各种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收集信息等工作。为了使大学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大学校园网络。 校园需要的基本功能有: ●计算机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 ●网络下载、网络聊天等; ●电子系统:主要进行与同行交往、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 ●文件传输FTP:主要利用FTP 服务获取重要的科技资料和技术文挡; ●INTERNET 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进行学校宣传, 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

和建议等。 ●图书馆的访问系统,用于计算机查询、计算机检索、计算机阅读等; ●对带宽的要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对网络带宽要求最严的数据信号,而且突发性很大,在网络中要时的和高质量的传输。当网络规模比较大,网络用户比较多,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同时发起音频、视频信号和其它各种数据信号的传输时,往往会对网络带宽带来压力,令网络带宽不堪负荷,造成网络拥塞,严重时会导致阻塞,使网络通信停顿。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必须对各种网络技术进行选择,以符合用户对网络实际应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以最高的性价比,实现网络功能。 1.2现有基本状况介绍 学校有如下设施以及具体状况: 图书馆、院系部门到计算机网络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500米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规划设计)

《计算机网络》实践报告校园网设计与规划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管理越来越重要。各大院校的校园网都已经初具规模,良好的网络管理成为校园网能否正常、有效运行的关键。该文基于铜陵学院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探讨,详细讨论了校园网建设目标、设计原则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主干网构建,既有理论研究意义,也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配合当前的教学发展情况,完成学校内部Intrannet的配套基础建设,将全校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流畅、合理、可靠、安全的校园网。还应针对学校的教学特点,具有一些基本的教学功能,以完成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通过各校校园网络的连接,可以更便利地互相交换信息,促进各个学校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校园网络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新的通讯方式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拓扑结构,地址分配规划设计

目录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1) 二.目前国内外相关工作情况 (2) 2.1无线上网 (2) 2.1.1无线上网的发展趋势 (3) 2.1.2无线上网的优点 三.校园网的总体设计 (4) 3.1网络的层次结构 (4) 3.1.1网络规划 (5) 四.校园网的详细规划 (8) 五.结果评价 (17)

一.组建校园网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组建校园网络,既可以实现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能有效的重塑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通过全校师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凝聚共识,开拓进取。校园网既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展现师生风采。同时,校园网也是沟通世界的窗口,制作精美的网站,浓浓的学术气息,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往往给浏览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如何构建校园网络,进而打造文明向上、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校园网物质文化的构成与构建校园网中的学校物质文化实质上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构成校园网络的物质设施;另一个则是网络空间中所虚拟出来的校园,是学校物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在校园网中的再现和整合。前者较多地关注硬件建设、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己经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探讨,我在这里只做简要的叙述;后者则更注重一个人文建设和思想观念的养成(也可以称为软件建设),这与校园网物质文化品质建设的目的更相吻合,将会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展现学校精神风貌的主题设计在校园网建设中,制作者通常要考虑到信息的受众者以及硬件的承载情况来设计网页、文字和图片。 网上教育以受众广、投入低、不受师资的校舍等条件限制、容易开展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相对容易保证等特点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一些重事业高校的网站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应用。但现在中小学的校园网正在建设阶段。中小学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的根本动机,就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而并非只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具有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学校的教育手段。架设满足学校应用需求的小的局域网络、教学网络同样也能发挥大的教育效益。 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实际的中小学校计算机网络的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编号:FS-DY-20260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校园网络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与基础,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跳跃式发展,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步骤。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原则 ● 高速校园网 校园网络是所有应用的基础平台,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要求全网无带宽瓶颈,保证各种应用软件的带宽需求。 ● 高稳定可靠性

校园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一个可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但要考虑设备本身的冗余、容错能力,还要从网络架构的合理设计上,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 高安全 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构建全局安全网络。保证关键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漏,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 轻松使用易管理 对于网络的配置管理简单方便,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整网设备、端口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以及提供故障的自动报警。 ● 良好可扩充性 高性价比,满足目前需要,通过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管理的网络需求。 x网络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某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方案设计.doc

苏州科技学院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网络大作业 校园网建设方案设计 班级:电子Z1111 学号: 姓名: 二○一四年一月

目录

1.需求分析 1.1网络发展与需求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先进性的、高速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合理使用各种网络设备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怎样使整个网络上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校园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资源有序地组织起来,需要实现什么功能,以满足现在和未来在教学、科研、管理、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在校园内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的计算机环境,为学校各种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研究、收集信息等工作。为了使延安大学能够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服务,设计并实现了延安大学校园网络。 校园需要的基本功能有: ●计算机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 ●网络下载、网络聊天等; ●电子邮件系统:主要进行与同行交往、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等活动; ●文件传输 FTP:主要利用 FTP 服务获取重要的科技资料和技术文挡; ●INTERNET 服务: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利用外部网页进行学校宣传, 提供各类咨询信息等,利用内部网页进行管理,例如发布通知、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等。 ●图书馆的访问系统,用于计算机查询、计算机检索、计算机阅读等; ●对带宽的要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对网络带宽要求最严的数据信号,而且突发性很大,在网络中要求实时的和高质量的传输。当网络规模比较大,网络用户比较多,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同时发起音频、视频信号和其它各种数据信号的传输时,往往会对网络带宽带来压力,令网络带宽不堪负荷,造成网络拥塞,严重时会导致阻塞,使网络通信停顿。为了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必须对各种网络技术

智慧校园网络运营维护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运营维护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背景 (2) 1.1方案说明 (2) 1.1.1项目背景概述 (2) 1.2智慧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6) 1.2.1智慧校园网建设必要性 (6) 1.2.2智慧校园网优化分析 (7) 第二章运营维护方案 (9) 2.2.1服务保障体系 (9)

第一章项目背景 1.1 方案说明 1.1.1项目背景概述 1.1.1.1项目背景 自建校以来,服务于教务教学的校园网络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学校业务系统的增多和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实验探究和实践的要求明显提高,因而对整个学校的校园网性能承载和功能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校园网络已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另外,由于原有的网络设备使用年限和技术更新,现有校园网设施也已很难满足新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 随着无线应用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师生,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学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高速、稳定、可靠、可运营、可管理的无线网络对于塑造学院新一代智慧校园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在无线网络产品和技术都已成熟,无线11ac技术相比传统11g的技术在性能和覆盖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加上学校无线应用越来越多,如笔记本、pad、手机等终端广泛应用,学校全校无线校园网建设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背景和需求,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等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需要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手段,形成以移动互联网络接入环境、知识云、学习云支撑的课堂教育模式,以在线教育支撑的联合培养模式、以虚拟课堂支撑的学生自学模式、以网上社团支撑的通识培养模式、以仿真实验环境支撑的实践教学模式、以网络评议支撑的科学评估模式,以综合数据分析支撑课程建设质量。全面推进学生自主性、互动性和探究式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战略的总体目标。 (二)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学科建设梯度推进战略”、“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学科建设战略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是加快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我校确立了“支撑专业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发展”学科建

学校网站建设工作总结doc

学校网站建设工作总结 在校领导的重视支持,党委校长办公室、网络中心的积极组织下,各学院、处室团结协作、勤奋努力,xxxx年我校网站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对外宣传、促进工作,、校务公开、提供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一、组织调研,确定重点抓双基工作目标 今年初,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党委校长办公室)组织12部门有关领导,对北大、清华、北航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对校内网络硬件资源及其网络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信息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并邀请清华大学专家来校指导。针对我校信息化工作双基较差,即网络服务较差,校内信息资源建设较差的问题,提出今年重点抓网络服务&全校各级网站建设工作, 二、组建信息化工作队伍,明确职责&任务 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确定马书尚副书记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并印发“关于加快&规范部门网站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学校网站&部门网站负责单位和职责,各级网站分管领导、网管员的职责任务,规范了各级域名&静态信息、动态信息的审签、发布程序。并据此组建立了以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校办)为牵头部门,负责学校网站建设维护和部门网站指导督办,网络中心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全校网站的网

络黄金&技术支持;各职能处(室)学院设分管领导&网管员,负责本部门网站工作,上下联系、畅通快捷的校内网站工作体系。 三、改版学校门户网站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我校原网页的运行速度慢、稳定性及信息量均不能满足师生&社会各界的需要。根据校领导意见,校办协同宣传部、网络中心重与西安长城数字有限公司合作,于xxxx年7月开始制作学校新网页,9月20日发布试运行,11月19日通过学校工程验收委员会验收。新网站以学校网页为门户(目录、导航条),包含16个主栏目,54个子栏目,连接50多个校内二级网站和主题网,近200个政府部门、国内外高校&重要媒体网站,信息量大,连接深度合理,基本满足信息需求。新网开发技术先进,运行速度快,安全稳定,维护方便, 四、整改部门二级网站 通过2次网站建设工作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快&规范部门网站建设的通知》等文件,队部们部门网站的技术运用&内容设计提出指导性意见,开展部门网站检查评比等措施,部门网站由很大改观。一是网站数量增加,今年新建二级网站7个,按照学校技术要求将静态网站改建为动态网站18个。二是网页整体质量提高,页面美观,结构清晰,技术运用合理。学院网站基本

校园信息化建设计划书范文

校园信息化规划 1前言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也为了使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进一步,我们本着“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正成为营造新型学校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着学校教育飞速创新与发展。信息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学习方式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的民主化。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资源充实、丰富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2需求分析校园网建设思路与规划目标 校园网建设思路 Internet在学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普及。据统计,美国的学校建设了校园内部信息网络并与Internet连通的比例高达98%,国内的主要大学和中专学校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学校的内部信息网络,校园信息网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应与学校的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随着校园网络的成功建设,必将给学校的管理部门、各级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科研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应根据学校资金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可依照以下思路进行: 校园网络具有怎样的功能 1、满足计算机教学科研、行政办公需要,提供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资源。 2、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自动化功能。 3、满足信息情报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科研人员对各种信息资料、教学情况的检索和查阅。包括Web 查询、电子公告等。 4、具有远程通信能力,借助internet等通信手段,以最低的通信成本,方便地实现远程互联,跨越地域限制,满足学校要求,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 5、具有收集、处理、查询、统计各类信息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原有数据资源,为学校领导提供准确、快捷的数字信息,实现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6、校区网络系统要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冗

小学网站建设策划书

小学网站建设策划书 一、网站建设板块设计 外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内网(资源库+信息化办公平台)+博客(学科组+班级+个人) 1、外网 封面: 校徽:xxxx实验小学校 假师道以攀援,循书阶而xx。(文化气息) 尊重个体,张扬个性,为每个孩子创造最佳的发展空间。(动画) 教师通道学生通道家长通道 xx博客 xx实验小学校徽创意说明: 形状说明: 1、整个外形为xx两个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GS的连笔。 2、整个形状为展翅飞翔的鸟. 3、整个红蓝部分又是飘动的红领巾形状,寓意为积极向上的少年先锋队员充满朝气和活力。 4、黄色的星取自xx之星,代表xx实验小学的学生个个都是优秀的学生。 5、蓝色部分的“道路”用白色“书阶”分开,寓意为学生“假师道以攀援,循书阶而xx”,同时表示通往成功的道路充满各种阶段和困难,随着一个一个困难的克服,逐渐到达代表成功的星形顶点。这里的“xx”是指学生人生自我目标的实现。 色彩说明:采用红黄蓝三种原色,色彩简洁而鲜艳,同时寓意每个少年儿童都有七彩的童年。 导航: 校徽:xxxx实验小学校 假师道以攀援,循书阶而xx。(文化气息)

尊重个体,张扬个性,为每个孩子创造最佳的发展空间。(动画) 教师频道:校园动态、教师公告、名师展示、个性化成长、内网登录、课件、教学设计、论文、反思随笔、学科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等 家长频道:校园动态、学校通知、家校联动、名师展示、个性化成长、班级博客、教师个人博客、家长博客、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频道:校园动态、学生通知、名师展示、xx之星、个性化成长、班级博客、学生作品展示、资源、 专题频道:科研频道德育频道 二、组织管理团队 班级博客(班主任)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个人博客 三、xxxx实验小学网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2010学年度) l 以上为日常工作分工,注意工作紧急性和协调性,工作期间QQ在线。 l 网站新闻栏目24小时内更新,坚持网站发布内容每日审核。 l 课件市级及以上由技术中心统一制作,区级课件由技术中心负责集成,校级自主制作。 l 技术中心人员每日必须填写工作日志,设备维护需要进行登记 l 学校大型活动统一安排相关工作,坚持做好5S服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分类号编号 ******** 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姓名: 导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可以说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各地正加紧建设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建设的热潮正日渐兴盛。建设校园网已经成为了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高效、智能的校园网是每个高校都必不可少的。 本设计从校园网络的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对校园网络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表述,表明了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校园网拓扑图清晰反映了了校园网的具体规划,并具体列举了建设校园网所需的设备、协议及结构。另外,本设计考虑到了校园网的安全问题,顾列举了几个保护校园网络安全的途径方法。最后,总结列举了一下校园网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备;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become the core facto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are gradually warming in our country, many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school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as the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The school set up a high efficiency intelligence, and the office and teaching automation computer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 st century construction talent of urgent need. This desig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ampus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of campus network,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s of design, and shows that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Use of campus network topology graph clearly reflect the specific planning it campus network, and specific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equipments, agreement and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s considered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gu list some protection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approach. Finally, the paper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for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sitive rol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goal; Equipment; security 目录 绪论......................................................................... 1. 校园网建设背景............................................................ 1.1项目概况 .............................................................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2.2系统性能需求 .........................................................

高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设计设计

高校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1 校园网络建设背景 目前校园网为学校和运营商共同运营,运营商提供宿舍网维护、出口带宽。目前整个校园网有线部分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建设年限比较旧,星锋航建议可以逐步进行替换,将原有百兆更换为千兆接入到桌面。 校园网有线接入接入交换机,每台接入交换机都需要管理人员进行配置,网络面临着设备管理难得问题,需要进行将整体网络扁平集中认证。 校园内部也有WIFI,但是WIFI单独独立于校园网,学生移动终端使用越来越频繁,只有有线网络的校园网很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使用需求。 2 高校无线网络需求 ◆实现室内、室外整个校区内的无线全覆盖。 ◆有线、无线网络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便利性。 3 校园网络总体目标 校园网络项目总体目标如下: 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展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使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使用校园网络; 满足校内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如PDA、手机、平板电脑对互联网访问的需求; 改善现有有线网络的网络体验; 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服务无所不在且安全优质,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战略; 3.1 具体目标 建设一个高可用、高安全、高稳定、易使用、易管理、易扩展的无线校园网络与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支持802.11N标准,实现无线网络的无缝、高速覆盖,为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学校的全面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形成覆盖全校的高速无线网络。在网络规模、技术水平、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达到省内一流水平,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和公共资源服务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无线基础平台。 全面进行多种灵活接入方式建设,通过完善的高速无线网络来实现整个校园范围内无盲点区域的网络覆盖,学校拥有对全校(包括无线网络在内)的所有网络设备完全管理权限,以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可用、可管;在校内可以提供各运营商的无线网络WLAN接入等。3.2 项目建设目标 星锋航方案侧重实际应用,覆盖校园内大部分区域(包括宿舍楼、教学楼),为教学和学习生活提供切实可用的无线网络环境; 采取通行的网络协议标准:目前无线局域网普遍采用802.11系列标准,因此校园无线局域网将主要支持802.11n/802.11ac标准,从而提供可供实际应用的相对稳定的网络通讯服务; 全面的无线网络支撑系统(包括无线网管、无线安全,无线计费等),以避免无线设备及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或网络管理的混乱而导致的问题; 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支持Web登陆、pppoe、专用客户端、radius认证、pptp_vpn,支持微软系统自带的vpn及Android、iOS系统自带VPN拨入认证多种认证方式;并且此次需要实现有线网和无线网的统一认证; 集安全、管控、优化于一体的网络出口解决策略;

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

《网络工程设计与应用》实习报告 课题设计:高校校园网设计方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错误!未指定书签。 引言......................................................................... .. (3) 第一章、校园网需求分析 (4) 1.1项目背景 (4) 1.2需求分析 (4) 1.2.1网络信息点分布 (5) 1.2.2应用系统需求分析 (5) 1.3目前的网络现状.............................................................. ......................................... .. (5) 第二章、拓扑图及IP地址分配 (6) 2.1网络拓扑结构图 (6) 2.2 IP地址分配及子网划分 (6) 2.3校园网络系统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7) 第三章、校园网综合设计 (7)

3.1校园网建设原则 (7) 3.2校园网建设目标 (8) 3.3校园网建设技术需求 (9) 络系 统…………………………………………………………………………… (9) ………………………………………………………………………… (9) ………………………………………………………………………… (9) ………………………………………………………………………… (9) 3.4网络主干设计及设备选型 (9) 主干网 (9) (10) 第四章、设备清单与报价 (13) 4.1网络系统清单及预算 (13)

中小学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中小学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一、用户需求分析 (一)师生需求 建设智慧教室,实现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学习、智慧化的评价。提供学校各种业务系统和学习资源,通过公共服务门户一站式登录,享受便捷的教学资源和应用服务。 (二)公众需求 实现一站式教育事务办理和信息查询,获取优质的专业发展学习资源,家长可以和学校一起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教育管理者需求 为学校教育管理者提供最强大的管理服务,高效地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管理。 二、建设目标 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互联网新技术,将教学、科研、管理和家校沟通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构成统一教育信息化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材多媒体化、办公自动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智慧型教育创新模式,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建立一个智慧化的、系统化的教与学生态智慧教育云系统。 (一)校园环境数字化 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学习、教学、研究、管理、生活等)的全面教育数字化。 (二)应用泛在化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泛在的应用模式;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网络连通。 (三)创新教育模式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融合,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改变师

生交流方式,培养师生信息化生存能力,实现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校园网的建设思路

1.1.1 校园网的建设思路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网络应用环境,它的建设与使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局域网的网络技术时要体现开放式、分布式、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的原则。校园网的建设主要应用局域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各种网络应用技术。局域网技术是一项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互联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局域网技术成为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伴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应用而得到迅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应用,使我们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信息。校园网是使用了局域网技术以及各种多媒体应用技术,并结合Internet应用等其它的技术来建设。使得校园网能满足现代教学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使计算机的应用能对教学管理现代化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实现信息查寻、教务管理,并与外部网络系统进行交流等多种需要。 1.1.2 校园网的建设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网络系统的总体规划、硬件的选型配置、系统管理软件的应用以及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因此在校园网的建设工作中必须处理好实用与发展、建设与管理、使用与培训等关系,从而使校园网的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地开展。首先,校园网的建设是一个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长期服务的工作,因此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出发,以服务于教育为基本点,结合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出科学的规划部署。在校园网的规划建设中,一般学校应遵循“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其次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必须坚持硬件建设与组织管理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的组织管理水平,不断开发网络的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功效,提高校园网对学校教育的服务水平。 1.2 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是同一建筑、同一校园、方圆几公里远的地域内的专用网络。局域网通常用来连接公司办公室或企业内部的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以共享软、硬件资源。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局域网标准委员会员会曾提出局域网的一些具体特征: 局域网在通信距离有一定的限制,一般在1~2Km的地域范围内。比如在一个办公楼内、一个学校等。 较高传输率的物理通信信道也是局域网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广域网中用电话线连接的计算机一般也只有20~40Kpbs的速率。 因为连接线路都比较短,中间几乎不会爱任何干扰,所以局域网还具有始终一致的低误码率。局域网一般是一个单位或部门专用的,所以管理起很方便。 另外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所支持连接的计算机数量也是有限的。组网时也就相对很容易连接。 1.2.1网络的体系结构 网络通常按层或级的方式来组织,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不同的网络,层的名字、数量、内容和功能都不尽相同。但是每一层的目的都是向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这一点是相同的。层和协议的集合被称为网络体系结构。作为具体的网络体系结构,当前重要的和使用广泛的网络体结构有OSI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缩写,它被分成7层,这7个层次分别定义了不同的功能。几乎所有的网络都是基于这种体系结构的模型进行改进并定义的,这些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物理层是位于体系结构的最低层,它定义了OSI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1背景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2.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带宽、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网站建设工作方案(完整版)

方案编号:YT-FS-2880-15 学校网站建设工作方案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学校网站建设工作方案(完整版) 备注:该方案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概述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名片,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 特色,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建立自己学校网 站是最直接的宣传手段。学校网站可以让地区内的人 们了解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和了解。同时学校网站也 是师生展示风采风貌、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建站目标 1、树立学校品牌,展示学校形象; 2、发布学校的重大活动安排与招生政策; 3.便学生及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的动态及教学纲 领; 三、网站规划 根据学校的特点、内容形式的不同,规划建设不

同的网页表达方式,在设计和创意方面既体现学校的特色,又兼顾其展的方向。做到既量身定做、又兼容并蓄。 1.设计风格 网站属性:综合性网站; 风格:清新、简约风格;形象: 有一个统一的logo图案,背景为学校鸟瞰图。 2.界面创意 标准的图标风格设计,统一的构图布局,统一的色调、对比度、色阶; 图文风格; 四、网站架设步骤 (1)建立网站形象 确定网站色调和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即以清新、简约为主的风格(蓝色为主) (2)网站信息布局 学校网站的主体信息结构及布局,它是总体网站的框架,所有的内容信息都会以此为依据进行布局,清晰明了的布局会使浏览者能方便快捷地取得所需信

校园网建设方案范例(CISCO路由器)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 1.1、校园网建设思路与规划........................................................................... 1.2、校园网建设目标......................................................................................... 1.3、校园网设计要求....................................................................................... 第二章网络方案设计 ................................................................................... 2.1、设备选型考虑........................................................................................... 2.2、网络拓扑结构........................................................................................... 第三章网络设计分析........................................................................................ 3.1、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3.2、IP地址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 3.3、VLAN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3.4、路由协议规划及相关配制结果............................................................... 第四章网络应用设计........................................................................................ 4.1、服务器分析与选择................................................................................... 4.2 、系统软件选择 第五章涉及到的问题及心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