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漏斗技术_在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应用_刘好源
“漏斗技术”在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应用

“漏斗技术”在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漏斗技术”置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
方法 69例胸椎或腰椎骨折、1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根据第12肋骨、骶骨或骨折的横突等标志确定椎体次序,记录置入操作中和术后并发症,其中34例术后行CT断层扫描检查判断螺钉的位置,记录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
结果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及腰椎椎弓螺钉338枚,1例术中即发现椎体次序定位错误。
所有病例术后X线片观察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CT观察136枚螺钉有5枚穿透椎体前骨皮质,无一枚穿透椎弓根内侧壁;术中和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结论椎弓根漏斗技术植入螺钉的方法是可靠、可行的。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and method of pedicle screw implantation in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by funnel technique.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thoracic and lumbar pedicle screw fixation.The spinal segments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marks of 12th rib,sacrum and tranaverse process.Their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viewed.The accuracy of screw placement was evaluated with X ray in all cases and CT in 34 cases of thegroup.Results A total of 338 thoracic and lumbar pedicle screws were placed by funnel technique.One case was complicated with wrong location of segment.Thirty��four patients were scann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to determine the screw's position,in which 5 screws penetrated the cortical wall.No neurovascular or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was found.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pedicle screw implantation by funnel technique is scientific and feasible.【Key words】thoracolumbar fracture;pedicle screw;internal fixation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中,起到锚定作用,以其创伤小、安全简便、复位满意、固定坚强等优点,广泛用于治疗脊柱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矫形等各种疾患。
AF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椎 爆裂 性 骨折 1 例 , 效 满 意 。A 4 0 疗 F内 固定 系统 结 构 简单 ,
螺纹 套 筒 。 使骨 折 复位 。对 合 并 有严 重 神经 系统 症状 , 后 1 伤
周 , 管严 重 狭 窄者 行 椎 板减 压 , 装 上 横 连 杆 , 分 止 血 , 椎 再 充
操 作方 便 , 固定牢 固 , 其 对 于恢 复脊 柱 生 理 弯 曲和 椎 管 内 尤
1 a e t h r c lmb rs iefa tr swe e p rtd b AF i tra x t n. d t v u t h fe t e e so 4 s 0 c swi toa ou a pn r cue r o e ae y h ne n f ai An oe a aet ee ci n s f li o l v
维普资讯
・
临床 研 究 ・
28 1第 卷 2 0年 月 5第 期 0
AF椎 弓根螺钉在 胸腰椎 骨折治疗 中的应 用
舒 克 冬
( 宁省 鞍 山市 双 山 医院 骨科 , 宁鞍 山 14 3 ) 辽 辽 10 2
【 摘要】目的: 验证 A F系统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意义。方法 : 应用 A F系统对 14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进 0
【 编 号】1 7 — 2 02 0 )l b 6 — 2 文章 6
The a pplc to o ia i n f AF i n r a m e t o ho a o um b r v r e a r c na li t e t n f t r c l a e t br e f a -
浅谈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

浅谈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作者:吴常来源:《大观周刊》2012年第06期摘要:外科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祛除病灶的同时,亦必然对身体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希望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获取最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和病人对这一希望的追求导致了外科微创理念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微创理念的贯彻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手术的微创化是现代外科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拟对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微创技术骨科目前,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主要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创伤骨科三个领域。
一、微创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1、关节镜问世于20 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引进我国,此后便逐步开展了关节镜下手术。
关节镜是骨科最早使用的微创技术,它不但已经从初创时单纯的膝关节扩展到肩、肘、腕、髋、踝甚至指间关节,而且还从简单的处理半月板损伤和滑膜疾病发展到半月板移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和软骨缺损移植,而且有报道用于关节外的手术,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狭窄性腱鞘炎和某些良性肿瘤、骨囊肿、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等的手术治疗。
另外,随着汽化刀、电弧刀等精确切割设备的出现,关节镜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也明显提高。
关节镜用于治疗关节内骨折,使关节骨端骨折的复位更接近解剖,而且使切口更小,对骨折断端血供破坏更小,患者的康复更快。
2、微创关节置换手术:微创全髋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是最近几年关节外科最新发展的技术,目前有两种方法:单切口技术与双切口技术。
单切口技术采用常规的改良外侧入路或后入路,仅需8~10cm的手术切口,通过特殊设计的拉钩、臼锉等器械,减少对髋关节周围正常组织的解剖。
两切口技术通过其中1个切口植入股骨假体,另外1个切口植入髋臼假体,手术过程需要C臂X线机监视。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周围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两切口手术24h后患者即能出院。
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内固定中的应用

治 疗 胸 腰 椎 骨折 伴有 脊髓 损 伤 及腰 椎 滑 脱 3 9例 , l 2 经 一 9个
月 随 访 , 得 了 满意 的效 果 , 报 告如 下 。 取 现 1 临床 资 料
4 讨论
椎 弓 根 螺钉 通 过 椎 弓 根进 入 病 椎 的 上下 椎 体 ,固定 后 其 支 撑 点 接 近 中柱 , 而前 后柱 亦 能 得 到牢 靠 的 固定 , 有三 维 固 具 定 性 能 , 而 阻 止 了脊 柱 伤 段 的 屈 曲伸 展 及 旋转 , 利 于骨 折 从 有
入 院后 积 极 做 术前 准 备 , 血 , 果 是 腰椎 骨折 伴 脊 髓 神 配 如 经 损 伤者 , 一般 于伤 后 2周 左 右 在 无 禁忌 证 的情 况 下 手术 。 手 术 在 持 续 硬 外 麻 醉 下 及 X 线 机 下 进 行 , 者 俯 卧 于 “ ” 垫 患 U 形
上 , 为 骨 折 患者 则 胸 髋 部垫 高 。 如 以病 椎 为 中心 做腰 背 后 正 中
中 3例伴 有 大 小 便 失禁 。
2 治 疗 方 法
胸 腰椎 骨折 治 疗 的 主要 目的是 要使 骨 折 椎 体 达 到解 剖 复 位, 彻底 使 椎 管 减 压 , 复 脊 髓 通 道 , 用 的 固 定 器 械 要 求 能 恢 应
固定 牢 靠 , 作 要 简单 。 操 腰 椎 管狭 窄 治 疗 以全 椎 板 截 除 , 底 减 压为 主 。 谓 彻 底 彻 所 减 压 是 指 在 截 除 椎 板 时 不 但 要 够 高 够 宽 , 盛要 解 除 椎 体 后 而
胸腰椎骨折脱位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 44 -胸腰椎骨折脱位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刘双宝(榆林市定边县医院 719000)【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2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效果差异。
结果:手术时长为(190±10)min ,失血量为(810±20)ml ,随访时长为(12±1.5)个月;术后两周到术后8个月的Cobbs 角与受损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情况均比术前有大幅度好转,p<0.05。
结论:胸腰椎骨折脱位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损伤恢复,受损部位愈合效果好。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胸腰椎骨折属于临床常见性脊柱骨折类型,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而形成的胸腰椎连续性骨折,常见骨折原因集中在交通事故、坠落受损和挤压损伤等。
该区域脊柱活动度相对较小,属于腰与胸脊柱的过渡范围,在超负荷情况下会产生变形。
运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操作便捷、复位和固定效果良好,术后恢复情况好,在临床运用广泛。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2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1.5±4.2)岁;损伤具体位置中,T11为7例,T12为6例,L1为4例,L2为3例 ;损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为6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伤8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采用俯卧位。
以受损椎体为手术操作中心,在正中处做切口,其长度覆盖受损椎体与其上下1个椎体的长度,而后逐步切开、剥离皮肤与肌层组织,充分暴露椎板。
通过X 线透视机对受损椎体与其上下椎体做定位,在上下椎体的“人字嵴”顶位做钉置入位置,而后向椎体双侧做顺次开口与进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失误及并发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失误及并发症刘好源;吴培增;童星杰【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1(8)7【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弓螺钉植入失败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椎弓根螺钉手术技术失误及并发症 ,分析手术技术失误的原因及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 ,提出预防椎弓根螺钉失败的措施。
结果 :本组 1 2 7例 ,术中操作失误主要是 :错位固定 2例 ,椎弓根定位错误 5例 ,复位欠佳 3例 ,骨折过度复位 2例 ,神经损伤 2例。
术后并发症 :螺钉断裂 6例 ,连杆断裂 2例 ,假关节形成 2例 ,矫正度丢失 4例 ,切口裂开 2例 ,占 2 5 .2 %。
结论 :椎弓根螺钉技术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要求术者具有良好的脊柱解剖知识及脊柱外科手术经验 ,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技术要求 ,椎弓根螺钉的准确定位及准确植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后配带支具及扶拐功能锻炼 ,恰当的植骨技术。
【总页数】2页(P710-711)【关键词】脊柱;椎弓根固定;并发症;螺钉内固定【作者】刘好源;吴培增;童星杰【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74医院骨科;泉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2【相关文献】1.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螺钉置钉失误分析 [J], 黄华;曹晓建2.腰椎退变性疾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医源性失误10例因为分析 [J], 朱余龙;朱海涛;王水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进钉失误探讨 [J], 张少晨4.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J], 陈克;顾锐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失误原因与对策 [J], 苏敬阳;王朝君;冯骁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漏斗技术”在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应用

4 8・ 0
创伤外科 杂志 2 1 0 0年第 l 2卷第 5期
J ru aSr ,00 V 11 , o5 a m ug2 1 , o.2 N . T
・
论 著 ・
文 章 编 号 :09— 2 7 2 1 )5— 4 8— 3 10 4 3 (00 0 00 0
“ 斗技 术 ” 胸腰 l n umba p ne usn u e e hn q r s i i g f nn lt c i ue
L U oy a G NG Ha ,I G oJa LN i— u , HE I Ha —u n, O o JAN u —in,I Jnd iC N n — n XU Ta —u , A inrig, NG J n g r g, inr iHU NG Ja — n WA u o u
c s sa d C 4 c s so eg o p Re u t A t tl f 3 h r cc a d lmb r e il c e swe ep a e y a e n T i 3 a e ft r u . n h sl s oa 8 t o a i n u a d ce s r w r lc d b o3 p
a dlmb rsieb u n l eh iu .M eh d A ttlo 4 p t nsw r u jce h rcca dlmb rp d n u a pn yfn e c nq e t to s oa f ai t ees be tdt toai n 8 e o u a e —
椎 弓根漏 斗技术植入螺钉 的方法是可靠 、 可行 的。
【 关键 词】胸腰椎骨折 ;椎 弓根螺钉 ;内固定 【 中图分类号】R 63 2 8 . 【 文献标识码 】A
AF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AF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目的:验证AF系统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意义。
方法:应用AF系统对104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固定,并作X 线、CT检查对AF疗效进行分析。
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
结果:术前Frankel分级B~D级均有1~2级的进步,无医原性神经根损伤体征,无断钉现象。
结论:AF 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疗效显著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To ve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tlas Fixation(AF) system for thoracolumbar vertebrae.Methods:104 cases with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 wereoperated byAF internal fixation.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F by X-ray and CT scans.Results:Thepatierts of Frankel’s B~D before operation were improved by 1~2 degree after operation. There were no iatrogenic nerve root injury and broken screws.Conclusion:There are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manipulation, perfect fixation and obvious effectiveness, forAF ,it 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of treatment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s.[Key words] Spinal fracture; Spinal cord injury; Atlas fixation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我院自1998年7月至今应用AF 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04例,疗效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文章编号:1009-4237(2010)05-0408-03“漏斗技术”在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的应用刘好源,龚 灏,简国坚,林金堆,陈峰嵘,徐天睿,黄建明,王 俊【摘要】 目的 探讨“漏斗技术”置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
方法 69例胸椎或腰椎骨折、1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术中根据第12肋骨、骶骨或骨折的横突等标志确定椎体次序,记录置入操作中和术后并发症,其中34例术后行C T 断层扫描检查判断螺钉的位置,记录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
结果 采用“漏斗技术”置入胸椎及腰椎椎弓螺钉338枚,1例术中即发现椎体次序定位错误。
所有病例术后X 线片观察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C T 观察136枚螺钉有5枚穿透椎体前骨皮质,无一枚穿透椎弓根内侧壁;术中和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结论椎弓根漏斗技术植入螺钉的方法是可靠、可行的。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 683.2 【文献标识码】A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p e d i c l e s c r e wi m p l a n t a t i o ni nt h o r a c i ca n dl u mb a r s p i n e u s i n g f u n n e l t ec h n i q u eL I UH a o -y u a n ,G O N GH a o ,J I A NG u o -J i a n ,L I NJ i n -d u i ,C H E NF e n g -r o n g ,X UT i a n -r u i ,H U A N GJ i a n -m i n g ,W A N GJ u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T h e 174t h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X i a m e n 36100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e v a l u a t et h e a c c u r a c y a n dm e t h o do f p e d i c l es c r e wi m p l a n t a t i o ni nt h et h o r a c i c a n dl u m b a r s p i n e b y f u n n e l t e c h n i q u e .Me t h o d s At o t a l o f 84p a t i e n t s w e r e s u b j e c t e d t o t h o r a c i c a n d l u m b a r p e d -i c l es c r e wf i x a t i o n .T h e s p i n a l s e g m e n t s w 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w i t h t h e m a r k s o f 12t hr i b ,s a c r u ma n dt r a n a v e r s e p r o c e s s .T h e i r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w e r e r e v i e w e d .T h e a c c u r a c yo f s c r e wp l a c e m e n t w a s e v a l u a t e dw i t hXr a yi na l l c a s e s a n d C Ti n 34c a s e s o f t h e g r o u p .R e s u l t s At o t a l o f 338t h o r a c i c a n d l u m b a r p e d i c l e s c r e w s w e r e p l a c e d b y f u n n e l t e c h n i q u e .O n e c a s e w a s c o m p l i c a t e d w i t hw r o n g l o c a t i o n o f s e g m e n t .T h i r t y -f o u r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s c a n n e d w i t h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t o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s c r e w 's p o s i t i o n ,i n w h i c h 5s c r e w s p e n e t r a t e d t h e c o r t i c a l w a l l .N o n e u r o v a s -c u l a r o r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 f l u i d l e a k a g e w a s f o u n d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m e t h o do f p e d i c l e s c r e wi m p l a n t a t i o nb yf u n n e l t e c h n i q u e i s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f e a s i b l e .【K e yw o r d s 】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 f r a c t u r e ;p e d i c l e s c r e w ;i n t e r n a l f i x a t i o n作者单位:362003福建厦门,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骨科 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中,起到锚定作用,以其创伤小、安全简便、复位满意、固定坚强等优点,广泛用于治疗脊柱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矫形等各种疾患。
在目前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中,影像引导的导航技术由于其操作繁琐、价格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手术技巧还在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后路脊柱固定方法。
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多,各种手术并发症逐渐显露出来,椎弓根位置不当是造成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螺钉能否准确地通过椎弓根到达椎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1]。
我院2008年9月对所有胸椎、腰椎弓根均采用“漏斗技术”植入椎弓根钉螺钉,通过患者并发症和C T 断层扫描评价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19~60岁,平均39.2岁。
其中T 6合并T 8椎体骨折1例,T 12椎体骨折23例,T 12并L 3椎体骨折1例,L 1椎体骨折35例,L 2椎体骨折7例,L 1、2椎体骨折1例,L 2、3椎体骨折1例,腰椎滑脱15例,共置入338枚螺钉。
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及两髂嵴垫软枕,根据骨折部位调整手术床的伸屈度。
行传统手术方式,显露椎板、关节突、副突、横突,除T 6合并T 8椎体骨折1例C 型臂X 线机术前定位外,均利用第12肋、骶骨或骨折的横突等骨性标志确定椎体次序。
在拟植入椎弓根螺钉的椎体上确定进针点的位置,胸椎关节突表面外缘的纵线与肋横突中上1/3横线的交点为进钉点,通常T1-4为横突根部的中上, T5-9为横突根部与椎板交界处,T10-12大多位于横突根部中点;腰椎的进钉点可以在上关节的基底部咬除一部分骨质,显露椎弓根的髓腔部分,人字嵴是椎弓根钉的定位点。
确定进钉点后,不用开口器,用咬骨钳咬除进针点直经约0.5c m骨皮质,再用刮匙刮除局部松质骨,使椎弓根入口呈现漏斗状,通过漏斗可窥见横突前方及椎弓根外侧壁的皮质,再用圆头椎弓根探子沿横突前方皮质向椎弓根外壁过渡,并逐渐进入椎弓根,旋入过程中不需旋加过多的压力,仅凭借手指的力量左右旋转将椎弓根探子缓慢向前推进。
用直径2m m的圆头测探器探查孔道四周,确定孔道四周为骨性结构;同时测量椎弓根孔道的长度,以指力插入后遇到阻力为止,选择比孔道短5m m的螺钉。
在不攻丝的情况下按照探子方向缓慢旋入螺钉,安装纵向连接杆撑开椎间隙进行骨折椎体复位或提拉复位滑脱椎体。
所有患者均施行了固定节段的植骨融合,切除融合区内关节突软骨,去除椎板表面皮质骨,并将椎体皮质鱼鳞状回植;植骨材料选择自体骨加异体骨(北京鑫康辰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3 术后治疗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应用抗生素3~5天。
术后次日摄X线片,部分患者C T扫描评价骨折复位及椎弓根螺钉情况;术后7天行腰背肌功能锻练,戴腰背支具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恢复及植骨融合情况去除腰背支具,定期复查。
4 评价方法记录所有患者和术后出现的血管、神经、内脏损伤等并发症,行X线检查、C T断层扫描,评价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所有椎弓根内侧壁、外侧壁和椎体前缘穿透的螺钉数目,并测量穿透距离。
将螺钉穿透距离分为3级[2]:Ⅰ级<2m m,Ⅱ级<2~4m m,Ⅲ缘>4m m。
结 果84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40~65分钟),平均出血量120m l(80~200m l)。
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进行X线片检查、C T断层扫描。
共置钉338枚螺钉,T52枚,T72枚,T92枚,T1148枚, T1272枚,L162枚,L270枚,L316枚,L416枚,L530枚,S118枚,术后X线片显示放置良好(图1);C T 观察136枚螺钉有5枚穿透椎体前骨皮质,穿透距离<4m m(图2);无一枚穿透椎弓根内侧壁。
a.术前X线片示T12L3椎体爆裂性骨折;b.术后椎弓根螺钉位置正确图1 患者男性,19岁,因摔伤致T12L3椎体爆裂性骨折 2a 2b图2a 患者女性,44岁,椎弓根螺钉位置正确图2b 患者男性,52岁,螺钉穿透椎体前壁讨 论在目前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中,影像引导的导航技术由于其操作繁琐、价格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手术技巧还在广泛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中,起到锚定作用。
椎弓根是椎体的“力核”,具有最强的固定点,强大的把持力,以及三维控制作用,通过短节段内固定装置上的椎弓根钉与纵向连接杆之间的撑开、加压等作用力,提供三维矫正和坚强的内固定,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列,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减少融合节段[3]。